人教版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72 MB
- 文档页数:5
第四章光现象(时间:85分钟分值:80分)一、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1.雷雨天气时,我们通常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速比声速(选填“快”或“慢”),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m/s。
2.老师组织同学们去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春游,小张同学在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地面上有很多圆形光斑,这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选填“树叶”或“太阳”)的(选填“实像” 或“虚像”)。
3.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矫正舞姿,当她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时,镜中像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在“水中倒影”“海市蜃楼”“立竿见影”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4.小华将平面镜斜插到如图所示的水槽中,放在阳光下,结果在光屏上看到七种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光的现象。
该现象说明太阳光是(选填“单色”或“复色”)光。
5.图为中国“天河”号空间站核心舱的结构验证件,它会对照射到其上的光产生(选填“镜面”或“漫”)反射,使参观者能从不同方向看到它。
看到部分结构验证件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该部件(选填“吸收”或“反射”)红光。
6.图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该现象可以用来解释,若仅把小孔由圆形变成正方形,则像的形状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7.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为图中(填字母)点;若增大入射角,出射点的位置会(选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变”)。
8.图为明代画家吴伟的饮驴图,画配诗《 题老人饮驴图》中有两句诗:“岸上蹄踏蹄,水中嘴对嘴”,这是光的现象,水中所成的是驴的(选填“实”或“虚”)像。
9.小强同学在家里观察鱼缸里的金鱼,如图所示,他的眼睛在A点看见金鱼的像在B点。
若他从A点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能照射到金鱼,该激光应射向(选填“B点”、“B点上方”或“B点下方”),这是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
10.如图所示,固定在水面上方的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有一个光斑A,已知光束与水面的夹角为40°,此时反射角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放映中的投影仪屏幕B.明亮刺眼的玻璃幕墙C.播放节目的电子大屏幕D.正月十五皎洁的满月2.我国古代的学者墨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小孔成像实验探究的人。
下列关于小孔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孔所成的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C.小孔成像中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D.小孔所成像的大小只与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3.如图所示,一辆玩具车放入水中,从侧面看车轮浸入水中的部分变“扁”了,以下光路图能正确反映其成因的是()A.B.C.D.4.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A.雨后空中的“彩虹”B.水中的筷子弯折C.“熊猫”的影子D.猫在镜中的像5.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A.看到的鱼的前方B.看到的鱼的方向C.看到的鱼的上方D.看到的鱼的下方6.如图小明正在照镜子,又远离镜子后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镜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小明远离镜子1m,像也远离镜子1mC.小明离镜子越远,像越小D.平面镜的上端向小明倾斜,像位置不变7.有一圆柱形敞口容器,从其左侧某上高度斜射入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产生一个光斑O,如图所示。
下列操作将使光斑向左移动的是()A.保持水面的高度和入射点不变,使激光的入射角增大B.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上升C.保持水面的高度不变,使激光笔向右平移D.保持激光射入的角度不变,使水面下降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能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可见光B.彩色电视机画面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黄、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C.疫情期间测温枪可以快速对人体进行非接触式体温测量,它是利用红外线进行工作D.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对于骨骼的生长和身体健康都有好处二、填空题9.在一张不透光的纸上打一个极小的“△”三角形孔,让太阳光垂直射到这张纸上经过这个小孔,这时在地面看到(选填“圆形”、“三角形”或“方形”)小亮斑,是因为光在空气中沿传播。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检测卷及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以下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A.皎洁的月光B.晶莹的露珠C.璀璨的钻石D.漂亮的萤火虫2.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折射现象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吸收各种色光3.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发生的现象是()A.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C.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D.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4.一束光线射向平静的水面,若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30度,反射角为()A.30°B.60°C.70°D.90°5.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发射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6.下列光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小孔成像B.水中倒影C.手影游戏D.树下阴影7.一束光从空气射向透明物质,发生反射与折射,若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是1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是110°,则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分别是()A.45°,25°B.25°,45°C.45°,65°D.65°,45°8.如图所示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B.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C.装水的池中标杆没有影子D.两池中标杆影子长度相同二、多选题9.身高1.7m的小明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他()A.在镜中的像是实像B.在镜中的像高1.7mC.与镜中的像距离4mD.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越来越小10.物理原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原理或物理规律的是()A.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入射角大于折射角B.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蒸发现象,需要吸热C.同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其密度是相同的D.太阳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多种色光组成的三、填空题1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传播,光在其他各种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它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章末测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语句不涉及光的直线传播的是()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如影随形,形影相伴C.余音绕梁,三日不绝D.井底之蛙,所见甚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B.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入射角为40°D.漫反射的光路不具有可逆性3.临沂市文化公园是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5m深的荷花池内,一只立于荷尖上的蜻蜓距水面0.6m(如图),蜻蜓在水中的像()A.因光的折射而形成B.是比蜻蜓略小的虚像C.在水面下0.9m深处D.与蜻蜓相距1.2m4.为了有效地预防“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全县中小学校均要落实“晨午检”制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单元测试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潼南城市建设走上了快车道。
下图是美丽的潼南夜景莲花大桥一角。
关于水中的倒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倒影是实像B.倒影是虚像C.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在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陈老师走在随州街头,看到地面上树荫里有许多圆形光斑,抬头看看树叶间刺眼的阳光,想到这树荫下藏着物理学的秘密,便拍下两张照片(如图)。
经估测树荫下一个清晰光斑的直径约为7cm,这束阳光从约7m高处的树叶间照射下来。
我们常说太阳光经过约8分钟来到地球(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按1.5×1011m计算),粗略计算太阳的直径最接近()A.1.5×109m B.1.5×1019mC.5×106m D.5×1012m3.提词器是由一个高亮度显示器和一块与其成45°角的专用镀膜玻璃组成,镀膜玻璃将显示器上的文稿内容反射到演讲者前方。
如图,当演讲者前方呈现“爱我中华”四个字时,他直接看显示器会看到()A.B.C.D.4.有了光,自然界才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6×108m/sB.光从空气进人水中,传播方向一定发生改变C.电影屏幕选用粗糖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D.—束光与镜面成30°角照射到平面镜上,其反射角是60°5.夜晚,小林在明亮房间里,通过一面窗户玻璃看到了自己的像,而在晴朗的白天却看不见。
对于此现象,他作出如下分析,正确的是()A.夜晚和白天,人都可以通过这面玻璃成像B.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夜晚发生镜面反射,白天发生漫反射C.白天,射向这面玻璃的光全部透过玻璃,没有反射D.白天,人通过这面玻璃成的像更小6.温室里可以培养反季节蔬菜,绿色蔬菜需要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则()A.绿色是因为蔬菜发出绿光B.绿色是因为疏菜反射绿光C.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的是绿光D.温室顶部应当安装绿色透明玻璃7.如图所示,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的距离是5m。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基础卷)(解析版)(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4章。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中午12:00时,若太阳光垂直射入纸板上一个很小的“△”形孔,那么在地面上形成的光斑的形状是()A.“”形B.“”形C.“△”形D.“”形【答案】A【分析】当光沿直线传播经过很小的孔时,就能形成物体倒立的像,这就是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解答】解:太阳光垂直照射在刻有一个很小的“Δ”形孔的纸板上,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地面上形成太阳的像,像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一样,与小孔的形状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双阳“彩虹桥”的美丽夜景如图所示,其水中“倒影”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答案】A【分析】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解答】解:平静的水面上有“彩虹桥”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故选:A。
3.2022年11月8日,延边出现了美丽的月食,下列现象中与月食成因相同的是()A.雨后彩虹B.形影不离C.水中倒影D.池水变浅【答案】B【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逐项分析各情景运用的光学知识进行作答。
【解答】解:月食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
A.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形影不离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与月食成因相同,故B符合题意;C.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水池变浅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小明站在竖直的玻璃幕墙前20m处,他在玻璃幕墙上的像距他的距离为m,当他走近玻璃幕墙时,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小明上学前站在穿衣镜前2m处整理仪表,他与镜中自己像的距离是m;当小明向后退了60cm时,镜中所成像的大小(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小芳站在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m;当她走近平面镜时,她在镜中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她在镜中成的像是(“虚”或“实”)像。
4.小明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的眼睛,此时驾驶员通过车内后视镜(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见小明;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填“虚”或“实”)像.5.①岸边树在水中的倒影、②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③池水映明月、④海市蜃楼、⑤中午树荫下的亮斑。
属于光的反射是,属于光的折射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是。
(填序号)6.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为;如果入射角减小,则反射角会。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7.近些年来,潜水颇受年轻人的青睐,潜入水中的潜水者看到岸上的树木位置变高了。
下图中的四幅光路图中,那一幅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A.B.C.D.8.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角增大20º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恰好成直角,则原来的入射角是()A.20ºB.25ºC.30ºD.45º9.在平静的水面上空,一只鱼鹰正在斜向下俯冲捕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鱼鹰在水中的自己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鱼鹰看到的鱼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鹰在俯冲过程中,它在水中的像变大D.鱼鹰应向它看到的鱼的下方俯冲才可能捕捉到鱼10.如图所示,小梦用激光笔对准看到的小鱼照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能照亮小鱼,因为激光照到了鱼身上B.不能照亮小鱼,因为激光照到鱼身的上方C.不能照亮小鱼,因为激光照到鱼身的下方D.能照亮小鱼,因为激光照到鱼的像上,使像反射的光变强11.小明同学在课外用直径不同的纸筒制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外筒左侧中央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点燃蜡烛并置于小孔前一段距离,贴在内筒左侧半透明纸上能看到清晰的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1.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光现象成因与“小孔成像”的成因相同的是()A. 海市蜃楼B. 一叶障目C. 杯弓蛇影D. 镜花水月2. 对于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后视镜中的像,其中()A. 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B. 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C. 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D. 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3. 在太阳光的照耀下,人们看到玫瑰花呈鲜艳的红色,这是因为玫瑰花()A. 吸收了太阳光中的红光B. 发出了太阳光中的红光C. 反射了太阳光中的红光D. 透过了太阳光中的红光4.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太阳B.地球C.月亮D.房屋5.下列不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的是A.看不到不透明体后的物体B.日食和月食C.太阳落到地平线下还能看见D.人的身影早晚长,中午短6.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30°时,反射角也为30°B.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C.入射角增大5°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也增大5°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一定遵守光的反射定律7.如图所示,向右匀速行驶的动车桌面上有杯水,一束光斜射到水面上,保持人射光方向不变.动车减速时( )A.入射角不变,折射角不变B.入射角变小,折射角变小C.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大D.入射角变大,折射角变小8.喷水鱼因特殊的捕食方式而得名,能喷出一股水柱,准确击落空中的昆虫作为食物,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喷水鱼看到的昆虫像的光路图是()A. B. C. D.9.电焊工人在焊接时,要戴上防护眼罩,这主要是为了 ( )A.防止火星飞溅到眼睛上,把眼睛烫伤 B.防止紫外线对人眼的伤害C.防止红外线对人眼的伤害 D.为了使眼睛看到焊接点10.下列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B.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D. 人越靠近平面镜,人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大11.池中水的深度是2m,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105km,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水中的月是像(填实或虚)。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原卷版)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第4章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秋•邵东市期末)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A.萤火虫B.点燃的蜡烛C.点亮的电灯D.月亮2.(2022•澧县校级模拟)仔细观察光的色散实验,图中的光路示意图正确的是()A.B.C.D.3.(2021秋•锦江区校级期末)在没有其它光源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射到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时,则观众看到的是()A.全身都是绿色的B.上衣是绿色的,裙子是红色的C.上衣是绿色的,裙子是紫色的D.上衣是绿色的,裙子是黑色的4.(2021秋•集美区期末)如图所示,一束光在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恰好照在光屏的A处。
若要让反射光照在光屏的B处,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A.只将光屏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只将光屏水平向右移动一段距离C.只将水面上升一段距离D.只将水面下降一段距离5.(2021秋•柘城县期末)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B.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C.传播方向不一定会发生偏折D.反射和折射不会同时发生6.(2021秋•中牟县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年是天文学上使用的时间单位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是3.0×108m/sC.太阳发出的光,通过大气层射向大地时不是沿直线传播的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小7.(2021秋•襄都区校级期末)晚上小明在路灯下玩,他逐渐靠近路灯后又逐渐远离路灯,则他在地面上的影子()A.逐渐变长B.先变短后变长C.先变长后变短D.逐渐变短8.(2021秋•房县期末)小明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钟面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A.11点20分B.2点35分C.3点55分D.12点40分9.(2021秋•二道区期末)潜望镜常用于在潜水艇、坑道和坦克内观察敌情。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
(16题)1、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A.明亮的月亮B.闪亮的宝石C.绚丽的彩虹D.耀眼的太阳2、我们常能观测到奇妙的天文现象,对月球处于下列不同位置时说法正确的是()A.Ⅰ区月全食B.Ⅱ区月偏食C.Ⅲ区月全食D.Ⅳ位置日偏食3、如图所示,太阳光与水平面成40°,某同学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
此过程中的反射角大小为()A.40°B.50°C.65°D.70°4、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所示,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此时反射角的大小是50°B.该装置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C.液面下降时,光电屏上光斑s右移D.当液面升高时,入射角会随之减小5、当平行光线射到反射镜上后,反射光线好像是从某一点发出的,这种反射镜是()A.平面镜B.凸镜C.凹镜D.三种反射镜都是6、如图所示为蜡烛烛焰在平面镜中的成像示意图。
下列能改变像位置的操作是()A.竖直上移蜡烛B.竖直下移平面镜C.人向平面镜靠近D.像与镜间放一木板7、位于文山州广南县的坝美村,风景优美,被称为“世外桃源”,下列叙述属于光的折射的是()A.游客看到水中鱼儿游来游去B.水车在水中的倒影与水车相映成趣C.树下光斑交错成辉D.地面上树影婆娑8、一盏探照灯的灯光射向空水池,如图所示,在没有水的池底A处形成一个光斑。
在向池中注水的过程中,观察到的光斑会()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在原地不动D.先向左移再向右移9、世间的物体五颜六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红色的透明玻璃吸收了红光B.红色的苹果能吸收太阳光中的蓝光C.红光比紫光的波长要长,所以在真空中红光速度更快D.红、绿、蓝光等比例混合得到白光,所以红、绿、蓝色颜料等比例混合得到白色颜料10、大宾馆里有一种“手一伸水自来,手一收水自停”的全自动感应水龙头,它的原理是()A.利用一种摄像头,看到人来就开水,人走就停水B.利用声音的震动,实现自动开、停水C.利用人体的红外线实现开、停水D.利用后面的人来操控11、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很广泛,下列仪器属于利用红外线工作的是()A.杀菌消毒灯B.测温枪C.验钞机D.医用B超仪12、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烟花表演简洁大气,烟花燃放量仅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10%。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如下短句或词语涉及到的知识与光的直线传播无关的是()A.立竿见影 B.一叶障目 C.鱼翔浅底 D.三点对一线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3.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小孔成像实验的装置,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4.夏日炎炎,人们总喜欢躲在大树的阴影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 D.平面镜成像5.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笔“断”了 B.水中倒影 C.邮票放大 D.手影6.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其中来自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都能造成白色污染,形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的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7.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磨砂玻璃做教室的黑板是为了克服漫反射
B.看到池子里的水深比实际的浅是由于光的折射所致
C.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彩色光是由白光组成的
8.如图2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9.下图是为2008北京奥运会而建造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
方”,其透明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
被称为“镀点”。
北京奥运会举办时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外。
“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A.反射太阳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反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遵循光的折射定律D.折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10.在清澈的湖面上空,小燕子正在向下俯冲捕食。
在小燕子向下俯冲的过程中,关于它在湖水中的像的虚实.它和像之间的距离,正确的说法是()
A.实像,距离变大B.实像,距离变小
C.虚像,距离变小D.虚像,距离变大
11.“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夏天乘凉的“树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岸边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皮影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摄影时用的照相机是根据凹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路灯下,地面上出现人的影子 B.水池底看起来比实际浅
C.平静的水而映出桥的“倒影” D.太阳光下,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光斑二、填空题:
13.阳光下,微风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这里蕴含着光的现
象。
14.2009年7月22日上午8时左右,发生本世纪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
中
国是全球最佳观测地。
日食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光沿________道理解释。
观察日食时要注意保护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过没有减光设备的望远镜直接
观看,否则容易造成视网膜损伤,甚至失明。
比较简易的做法是如图所
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来观看,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位于芜湖市中心的镜湖以环种杨柳而景胜一方,湖畔垂柳成萌,水
面倒影如镜。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___________所形成的岸边柳树的
_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16.人站在平面镜前2 m处,他在镜中的像距平面镜为 m。
若人
以 0.5 m/s速度垂直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相对于人的速度大小为 m/s。
在检查视力时,医生让小王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
实际上,视力表在小王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_____立、等大的像。
若小王的眼睛到虚像的距离为5m ,眼睛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3m ,则他的眼睛到实际的视力表的距离为_____m。
17.右图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由图可知,光线是从______ 射入______中。
三、作图题:
18.“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请在图13中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用斜线标出)。
19.请在图9中,作出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时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0、请在下图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1、下图中,由发光点S 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通过A 点。
试
在图 中确定这条入射光线。
四、实验与探究题
22.如图所示,把一可沿ON 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
上的O 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 和反射光线OB ,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
A .光能否发生反射?
B .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C .光是否只能在镜面上反射?
D .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
.
(3)将ON 右侧纸板向后折,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 . (4)接下来,如果想探究对于已知光路,光能否沿它的反方向传播,请你简要说明做法.
.
23.小伟用如图甲所示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第37题
(1)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
(2)当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进,移去蜡烛B ,在原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看不到蜡烛A 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像。
(3)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下一步应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才能得出实验结论。
24、如图15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
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 如果有3mm 厚和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
应选择________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来源:学科网]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 处放一支点燃的
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 的像。
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 。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15乙所示。
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
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13、 、14、 、 、 15、 、 、 、16、 、 、 、 。
17、 、 。
参考答案
甲 乙
图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B A B A B C A C A B
13.反射
14.直线传播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
15.直线传播反射虚像
16.2 1 正虚 0.4
17、玻璃、空气
四、实验与探究题
22、(1)D (2)垂直(3)同一平面内(4)让光线沿着纸板上已经画出的一条反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观察反射光线是否与原入射光线重合;选择其他反射光线,重复上述步骤.
23、(1)大小(2)虚(3)测出A和A'、B和B'、C和C'到像面的距离,比较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或将纸沿镜面所在位置对折,判断像与物的两对应点是否重合)。
24(1)确定像的位置(或比较像和物的大小);2
(2)像和物大小相等;(3)后面的蜡烛无法和像重合;
⑷将对应的像点和物点相连,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距和物距并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