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2.16 KB
- 文档页数:5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4.文言文二则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惟.弈秋之为听( )2.思援弓缴.( )而射之3.一心以为有鸿.( )鹄.( )将至二、解释带点的词,并翻译句子。
1.弈秋,通国..者也。
..之善弈通国:善:弈:句意:2.孰.为汝.多知乎?孰:汝:句意:三、给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之”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的不同含义:①助词,相当于“的”;②代词,代指某人或某事;③动词,表示“去、往”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2.一人虽听之.( )3.思援弓缴而射之.( )4.虽与之.俱学( )四、选择恰当句意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孔子不能决也”说明孔子 ( )A.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值得推崇。
B.根本没有什么学问,只不过好为人师罢了。
2.从孔子的回答中,我想到了孔子的一句名言(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这句话表现了两小儿的 ( )A.天真可爱。
B.瞧不起他人。
五、课内阅读。
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文中用的方法叙述两人学弈的态度。
2.用文中的话说说一个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
3.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打“√”。
A.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 )B.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 )C.学习必须不怕困难,知难而进。
( )14.文言文二则一、1.wéi 2.zhuó 3.hóng hú二、1.全国。
善于,擅长。
下棋。
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
2.谁。
你。
谁说你的知识渊博呢?三、1.① 2.② 3.② 4.②四、1.A 2.B 3.A五、1.对比 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学期语文课文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积累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
xué yìbiàn dòu zhuān xīn zhì zhì hóng hú pán yú cāng cāng liáng liáng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2.选字填空。
①辩辨辫________解________别________子②俱具________体家________ ________乐部3.区分易混字。
“辩”与“辨”的读音相同,都读________;两个字的部首也相同,都是________。
但这两个字的字义不同,其中“________”是对不同事物的区别,可组词为________;“________”是用言语提出不同观点,可组词为________。
与它们的字音和部首都相同的字还有________。
4.给“之”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代词,指他,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B.代词,代指鸿鹄。
C.助词,相当于“的”。
D.代词,指弈秋的教诲。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2)一人虽听之。
________(3)思援弓缴而射之。
________(4)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________5.给“之”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在横线上。
之:①的;②指弈秋的教导;③指鸿鹄;④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________(2)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________ ________(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________6.按课文内容填空(1)《学弈》选自《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的道理。
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yōu yǎyōu lǜpéng pài yōng dàipān dēng dǐyùkāng kǎi zāo gāo二、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混.乱(hún hùn)刨.(páo bào)虫子潺潺..(cán chán)鸡.冠(guān guàn)障.碍(zàng zhàng)无济.于事(jǐ jì)三、辨字组词。
沏(______)泽(______)蓬(______)竖(______)踹(______)切(______)择(______)篷(______)坚(______)端(______)四、小小动物真有趣,组成许多好成语,我会填。
过街老(____)气壮如(____)生龙活(____)守株待(____)叶公好(____)打草惊(____)顺手牵(____)杀鸡吓(____)呆若木(____)画虎类(____)杯弓(____)影亡(____)补牢五、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即使……也……虽然……但是……不但……而且……1.花生(_________)外表不好看,(_________)很有用。
2.许多动物(________)能到很远的地方去,(________)还能认路回家。
3.(______)医生吩咐不让你多说话,(________)我不让别人打扰你。
4.(________)是好朋友,我们(_______)要按原则办事。
六、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以下练习。
《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
文中的两个小孩围绕_________展开了辩论,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附答案及详细解析)一、基础再现1.给加点字“为”选择正确的读音。
wéi wèi(1)惟弈秋之为.听。
(2)为.是其智弗若与?(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4)孰为.汝多知乎?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思援弓缴.而射之。
()A.这里指系在箭上的丝绳。
B.这里指带有丝绳的箭。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孰为汝多知.乎?()A.知道。
B.同“智”,智慧。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孔子不能决.也。
()A.断定,拿定主意。
B.决定最后胜败。
5.先给“之”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再完成练习。
①代词,代指鸿鹄。
②代词,代指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③代词,代指弈秋的教诲。
④助词,相当于“的”。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3)通国之善弈者也。
我发现,文言文中的“之”有很多是代词,代指上文中出现的内容。
用“之”字可以(A.避免混淆,使内容便于区分 B.避免重复,使文章更加简洁。
)选择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B.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C.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D.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7.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ㅤㅤ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同样是跟着弈秋学下棋,两个人学习的表现却不同,第一个人,;第二个人,。
(用四字词语填空)用上面的一句话概括两人的学习结果:。
8.课文综合回顾。
(1)《学弈》讲的是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2)《两小儿辩日》是按照的顺序写的。
(填序号)①两小儿辩日②两小儿笑③孔子不能决④孔子见两小儿二、阅读提高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及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duò jiǎo páo xiào quán shén ɡuàn zhùhún zhuóhuǎnɡ hūbiéchūxīn cái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诞.生(dàn yan)纵.观(zòng zhòng)酸碱.(xián jiǎn)华.罗庚(huàhuá)俄裔.(yìshang)锲.而不舍(qièqì)三、辨字组词。
峭(______)歉(______)赐(______)搏(______)浴(______)俏(______)谦(______)竭(______)博(______)欲(______)四、补充词语,完成练习。
势不可(____)不(____)思索(____)(____)撞撞(____)(____)不安指手(____)(____)你(____)我(____)1.画横线的词中填的字读音是(____)画波浪线的词中所填的字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2.可以用来描写人的心理活动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来势迅猛,不可抵挡”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3.选词填空。
对别人______________是不文明的行为,也是对对方的不尊重。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竟然偶然猛然突然果然1.(_____),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
2.门(_______)开了,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子。
3.雨衣上(_______)还长着两只袖筒,不像那种斗篷式的。
4.一个(_____)的机会,我与京剧结了缘。
5.侦察兵(_______)一个翻身,将敌人稳稳地按住,没法动弹。
一、作者简介《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二、课文理解《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弈:下棋。
者:代词,用在名词后,指“......的人”。
也: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感叹。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使:让。
诲:教导。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惟:只。
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之:指弈秋讲的内容。
鸿鹄:天鹅。
援:拉。
弓缴:弓[缴:指系在箭上的丝绳]。
之:指鸿鹄。
译文: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将要飞到这里来,想取过弓箭,把它射下来。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译文:这个人虽然与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了。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因为。
其:他,指后一个人。
弗若:不如。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译文: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学了《学弈》,你明白了什么?学习态度不同,结果就不同。
做任何事,必须专心致志才能取得成功,三心二意就会失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及答案一、拼一拼,写一写。
支yuán() shè()箭争biàn()虽与之jù()学 fú()若之yǐ()二、照样子,连一连。
善弈ɡōnɡ zhuó辩斗 pán yú鸿鹄 shàn yì盘盂 tàn tānɡ弓缴 hónɡ hú探汤 biàn dòu三、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其:①他的,指后一个人。
②其中。
1.为是其.智弗若与?()2.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之:①弈秋的教导。
②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③天鹅大雁一类的鸟。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4.一人虽听之.。
()5.思援弓缴而射之.。
()四、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的字,并写出句子的意思。
1.孔子不能决.也。
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国之善.弈者也。
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思援/弓缴/而射之。
B.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C.为是其智/弗若与?D.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六、读课文,按要求做题。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14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卷一、基础知识1.(3分)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推门而入翩翩飞舞急急勿勿心旷神怡B.不可计数应接不瑕面面相觑无边无际C.栩栩如生索然无味无病而呻战无不胜D.不计其数乌云蜜布众星拱月寸草不生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2.(3分)与《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启示不相符的一项是()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B.抓住当前,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C.志存高远,抢抓机遇D.机会多的是,不用急于定夺三、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3.(3分)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讲笑话时要避免不良的口语习惯。
B.讲笑话时,自己首先要笑,这样才能感染别人。
C.笑话要讲得吸引人,就要尽量表现出笑话中人物的神态、语气和动作。
D.要讲语言风趣、体现机智的笑话,不讲不尊重人、挖苦人的笑话,远离低级趣味。
四、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4.(3分)青蛙和小鸟争论起来,是因为()A.小鸟说,天无边无际大得很B.青蛙说,天不过井口那么大C.青蛙和小鸟对天有多大的看法不一样五、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9分)5.(3分)按拼音写汉字。
húlìpútáo chuíxiàkǒu shuǐfèi jìn chéng shú6.(3分)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①第一个“有的人”指;第二个“有的人”指。
②两个“死”字的含义是。
A.两个都指失去生命B.前一个指失去了生命,后一个指虽生犹死C.前一个指虽生犹死,后一个指失去了生命(2)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反动统治者想流芳百世,可实际上早已臭名昭著;拥有蓬勃生命力和伟大精神的革命战士B.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春天一到,青青的野草就会把他的名字遮盖住,刻在石头上的名字烂得更快了。
六年级下语文第十四课《文言文二则》同步练习一、选择题。
1.下列带点字与“通国之善弈者也”一句中“善”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项?()A.善.变B.友善.C.善.战D.行善.2.“缴”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一项有关?()A.文书B.丝绳C.方向D.颜色3.下面加点字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A.援.助B.与之俱.学C.弗.若之矣D.辨斗.4.下列句子意思与其他三句不一样...的是哪一项?()A.这就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
B.这不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
C.难道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D.这是因为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当然不是这样的。
5.“思援弓缴而射之”正确的朗读停顿为()A.思援弓/缴/而射之B.思援/弓缴/而射之C.思/援弓缴/而射之D.思援弓/缴而射之6.“我认为太阳中午离人近,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与()同义。
A.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B.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C.我以日初出近,而日中时也近。
D.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远,而日中时远也。
7.根据《两小儿辩日》这则文言文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题目《两小儿辩日》的“辩”字改为“辨”,更为准确。
B.两小儿关于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远或近的争辩都有充分的依据,是科学的。
C.课文表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D.第一个小孩从触觉角度说明自己的观点,第二个小孩从视觉角度说明自己的观点。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鸿鹄.(hào hú)弓缴.(zhuó jiǎo)学弈.(yù yì)辩斗.(dǒu dòu)盘盂.(yú mènɡ)弗.若(fó fú)沧.沧(chānɡ cānɡ)探汤.(shānɡ tānɡ)三、我会辨字组字。
弈( ) 鹄( ) 慎( )诲( ) 磅( )挨( )仞( ) 奕( ) 皓( )镇( )悔( )膀( )埃( )忍( ) 四、积累古代文学常识。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看拼音,写词语。
pái huái chóu chàng yī wēi mái tóu cán bàofěi túbō xuēyā pòpī píng jì tuō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处.境(chù chǔ)间.断(jiān jiàn)分.外(fèn fēn)暂.时(zàn zhàn)坚劲.(jìng jìn)瘦削.(xuē xiāo)徘徊.(huí huái)参与.(yù yǔ)三、比一比,再组词。
瑞(_________)受(_________)斑(_________)汇(_________)端(_________)授(_________)班(_________)江(_________)四、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完成句子。
一去不(____)(____)思乱想全神(____)注(____)喜若狂归心(____)箭追悔(____)及忐忑不(____)(____)然不同八儿(____)地看着妈妈煮制腊八粥,但是今年的却与往年的(____),原来是妈妈把枣子同赤豆搁多了。
五、选词填空。
怀念想念纪念惦念1.这张照片留给你做个(_____________)。
2.我(__________)那荷塘,在那里我认识了大自然和谐的美和人类淳朴的爱。
3.他们在国外,时时(__________)着祖国。
4.母亲十分(____________)在外地工作的女儿。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弈秋学下围棋,一个_________________,一个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4课
《文言文二则》课后作业及答案
一、按要求填空。
1.“辩”是____________结构的字,我能写一个含“辩”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
用换部件的方法组成新字再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弗”在“弗若之矣”中的意思是________,用加部件的方法组成新字再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发现:很多字都是有一定联系的,用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识字。
二、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填序号)
①往,到……去。
②指弈秋的教导。
③他,指专心致志的那个人。
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⑤代词,指天鹅。
1.一人虽听之.。
()
2.惟弈秋之.为听。
()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4.思援弓缴而射之.。
()
三、读句子,给加点字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A.擅长
B.善于
C.善良
2.为.是其智弗若
..与?曰:非然.也。
()
A.以为不如当然
B.认为不像果然
C.因为不如这样
3.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
A.争论故事
B.辩论原因
C.辩论过去
4.两小儿笑曰:“孰为
..汝多知乎.?”()
A.谁同“谓”,说语气词
B.谁认为在乎
C.熟悉认为语气词
四、词语集锦。
“专心致志”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
看到“鸿鹄”,我想到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句话,“鸿鹄之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到“及其日中如探汤”这句话,我想到与此意思相近的描写太阳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内阅读。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用“”画出两小儿用事例说明自己观点的句子,用“”画出表明孔子态度的句子。
2.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B.及日中/则如盘盂
C.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D.日初出/大如车盖
3.两个小孩对太阳远近的理解似乎都有道理,因为他们是从视觉和触觉两个不同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的。
一个是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观点。
4.根据选文理解填空。
(1)其中一个小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
比喻手法说明自己的观点。
(2)通过这个故事体现了两小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和孔子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
(3)“孰为汝多知乎”采用反问的句式,表现两小儿的______________。
5.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范氏之亡①也,百姓有得钟②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③有声。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④掩其耳。
恶⑤人闻之,
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⑥矣!
【注释】①亡:逃亡。
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③况然:形容钟声。
④遽(jù):立刻。
⑤恶:害怕。
⑥悖(bèi):荒谬。
1.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将下列译文补充完整。
“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掩其耳”的意思:他()别人
听到钟声,来把钟(),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
()并继续敲。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欲负而走.()
A.逃跑
B.经过
C.走路
D.移动
(2)则钟大不可负.()
A.担任,担负
B.驮,背
C.失败,与“胜”相对
3.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A.它告诉我们,遇事要实事求是,懂得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B.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
C.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末节,是不对的。
4.给这则寓言故事拟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呢?请你再写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读下面《论语》中的句子,体会其意思,并归类。
A.学习方法
B.学习态度
C.思想修养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参考答案
一、1.左中右示例:百口莫辩辫小辫辨辨别瓣花瓣
2.不示例:拂飘拂佛仿佛费浪费加部件换部件
二、1.② 2.④ 3.③ 4.⑤
三、1.A 2.C 3.B 4.A
四、聚精会神比喻远大的志向示例:烈日炎炎骄阳似火
五、1.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2.A
3.形状的大小温度的高低
4.(1)大如车盖如盘盂
(2)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实事求是
(3)天真可爱
5.示例:学无止境,要大胆质疑,勇于发问。
六、1.害怕抢走捂住
2.(1)A (2)B
3. B
4.掩耳盗钟示例:守株待兔愚公移山
七、1. A.2. B .3.C.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