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A21合同段黄连坑隧道出口右线K294+626~+611段围岩变更会议纪要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XXX合同段隧道仰拱首件施工总结目录1、编制依据 (1)2、工程概况 (1)2.1 仰拱首件位置地质情况 (1)2.2 隧道仰拱首件段底部构造 (2)3、首件目的 (2)4、首件工程施工组织 (3)4.1 人员配置 (3)4.2 机械设备配置 (3)4.3 材料组织 (4)4.4 各道工序具体实施时间 (4)4.5 各道投入的人员设备 (4)5、仰拱施工工艺 (5)5.1 施工放样 (5)5.2 仰拱开挖 (5)5.3 垫层砼浇筑 (6)5.4 仰拱衬砌 (6)5.5 填充混凝土浇筑 (10)6、安全文明施工 (12)7、总结 (13)7.1 首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3)7.2 总结 (14)隧道仰拱首件施工总结1、编制依据1 《235国道金华婺城至武义公路婺城段工程TJ-2合同段招标文件》2 《235国道金华婺城至武义公路婺城段工程TJ-2合同段投标文件》3 《235国道金华婺城至武义公路婺城段工程TJ-2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一册》4 《235国道金华婺城至武义公路婺城段工程TJ-2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四册》5 《中交一公局隧道四十项规定》6 相关勘察文件7 《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四部联合印〔2014〕104号8 《浙江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浙政令2012年第300号9 《关于进一步加强隧道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浙交[2013]219号10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GB10204-200911 《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12 《公路工程建设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指南》ISBN978-7-114-10088-82、工程概况235国道金华婺城至武义公路工程婺城段TJ-2合同段,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不确定因素较多,出现问题后很难处理,为确保隧道工程质量,我项目部进行了隧道仰拱工程首件工程施工,本着“预防为主,先导试点”的原则,对首件工程的各项工艺、技术和质量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确定最佳工艺,建立样板工程,以指导后续工程批量生产,预防和纠正后续批量生产中可能产生的质量问题。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印发《关于合武铁路下穿合宁高速公路安全隐患协调会议纪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公布日期】2007.04.12•【字号】皖安监二函〔2007〕48号•【施行日期】2007.04.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铁道、公路、民航、森林、缉私正文安徽省应急管理厅印发《关于合武铁路下穿合宁高速公路安全隐患协调会议纪要》的通知省高速公路总公司、合武铁路安徽有限责任公司:现将《关于合武铁路下穿合宁高速公路安全隐患协调会议纪要》印发给你们,请严格遵照执行。
二〇〇七年四月十二日关于合武铁路下穿合宁高速公路安全隐患协调会议纪要2007年4月11日,省安全监管局牵头在合肥会同省发改委、省交通厅召开了协调解决合武铁路下穿合宁高速公路造成安全隐患问题(以下简称问题)的会议。
省高速公路总公司、合武铁路安徽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与会人员实地察看了问题现场,听取了省高速公路总公司和合武铁路安徽有限责任公司以及相关单位对问题的介绍。
会议一致认为,正在建设的合武铁路下穿合宁高速公路8K公路桥下,路基距高速公路桥墩很近,施工造成部分桥墩桩基裸露,且合宁高速公路“4(道)改8(道)”工程桩基与合武铁路在建路基工程施工交叉,危及安全。
会议讨论通过了协调解决安全隐患方案,现纪要如下:一、统一思想认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公路交通和铁路交通都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要切实将思想统一到“发展是第一要务、安全是第一责任”的高度上,加强相互沟通和协调,确保合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和合武铁路建设项目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时保质完成工程进度。
二、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标准施工,合理解决交叉施工中危及安全问题。
合宁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和合武铁路建设项目业主单位要严格依照《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一步完善工程施工等相关许可手续,签定交叉施工安全互保协议,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木寨岭隧道右线出口塌方处理
吴发展
【期刊名称】《青海交通科技》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隧道塌方易发生在围岩变化交界处,对塌方原因进行分析,采取封闭坍塌面,初期支护拱部超前注浆,短进尺台阶法开挖通过塌方段等对性处理措施,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总页数】3页(P107-108,114)
【作者】吴发展
【作者单位】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洛阳47100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木寨岭隧道塌方段处理技术 [J], 李喜军;于福贵
2.求引隧道右线出口塌方段施工技术方案 [J], 徐娇
3.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乌坑坝隧道右线出口塌方处理 [J], 王忠勋;李彪;吴俊强
4.杭新景高速路设岭隧道右线塌方治理措施探讨 [J], 菅玉奇;樊丽文
5.王家岭双连拱隧道右线塌方处理 [J], 魏家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目录一、编制根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有关旳国家和行业原则、规范及要求 (1)2.基础资料 (1)二、工程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地形、地质情况 (3)2.水文、气象情况 (3)3.沿线主要不良地质问题 (4)4.交通道路情况 (4)5.工程特点 (4)6.施工任务划分及安排 (4)四、大金山隧道旳共性和特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隧道共性 (6)2.大金山隧道特征 (6)五、此次风险评估对象及目旳...............................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风险评估管理机构、程序及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风险评估与管理组织机构 (8)2.风险评估程序 (9)3.隧道工程风险评估基本流程 (11)4.评估措施 (12)5.隧道工程风险评价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6.隧道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内容 (16)七、大金山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分段评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大金山隧道风险评估 (17)八、风险对策措施及提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主要旳风险原因和风险事件 (27)2.降低风险对策 (27)3.塌方地段风险处理控制措施 (37)4.洞口及明洞工程段防护技术措施 (38)5.软弱围岩及浅埋段预防坍塌、冒顶旳其他技术措施 (39)6.岩溶地段风险处理措施 (40)7、爆炸物品使用管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隧道坍塌处理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目的 (2)1.2 编制依据 (3)二、隧道坍塌原因分析 (4)2.1 自然因素 (4)2.2 人为因素 (5)三、隧道坍塌预防措施 (6)3.1 加强地质勘探 (7)3.2 优化设计方案 (8)3.3 提高施工质量 (9)3.4 完善应急预案 (11)四、隧道坍塌应急处理流程 (12)4.1 应急响应 (13)4.2 现场处置 (13)4.3 救援与疏散 (14)4.4 事故调查与处理 (16)五、隧道坍塌处理技术 (17)5.1 堵塞物清除 (18)5.2 衬砌加固 (20)5.3 支护结构修复 (21)5.4 隧道排水 (22)六、案例分析 (23)七、总结与展望 (24)7.1 实践经验总结 (25)7.2 未来发展趋势 (26)一、前言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交通需求的日益增长,隧道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隧道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地质和环境问题,其中隧道坍塌事故尤为严重。
制定一套科学、合理且实用的隧道坍塌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本处理方案旨在针对隧道坍塌事故,明确应急处理原则和目标,为救援人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操作指南。
该方案还将对隧道坍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类似事故的发生概率。
在本处理方案中,我们将充分考虑隧道坍塌的各种可能因素,包括地质条件、施工工艺、材料质量等,并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确保方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我们还将在方案中强调应急救援的重要性,提高应对隧道坍塌事故的整体能力。
本处理方案将为隧道坍塌事故的处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操作指导,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贡献。
1.1 编制目的本处理方案的编制目的在于明确隧道坍塌事故的处理原则、步骤和措施,以确保在发生隧道坍塌事件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通过制定详细的处理方案,为现场指挥人员提供指导,确保各项救援措施的有效实施,也为后续的事故调查分析和经验总结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甘麦公路工程土建四标隧道施工安全专项方案河南高速发展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十月目录1 编制依据---------------------------------------------------------22 编制原则---------------------------------------------------------23 安全管理目的-----------------------------------------------------24 工程概况---------------------------------------------------------45 隧道总体施工方法-------------------------------------------------46 隧道施工危险源分析-----------------------------------------------57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措施--------------------------------------------117.1安全组织机构和安全生产责任制---------------------------------117.2特种作业人员和机械安全管理-----------------------------------137.3施工现场安全管理---------------------------------------------137.4开挖和爆破安全管理-------------------------------------------147.5用电安全管理措施---------------------------------------------157.6防尘安全管理措施---------------------------------------------168 隧道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防止措施----------------------------------168.1应急小组组织机构及成员职责-----------------------------------16 8.2隧道坍塌应急预案 --------------------------------------------18 8.3高处作业坠落-------------------------------------------------188.4触电事故-----------------------------------------------------198.5机械伤害事故-------------------------------------------------208.6防火应急预案-------------------------------------------------208.7应急联系方式-------------------------------------------------218.8应急人员安全及善后解决---------------------------------------218.9现场恢复-----------------------------------------------------218.10防止措施----------------------------------------------------229 雨季施工措施----------------------------------------------------2210 文明施工--------------------------------------------------------25 结束语-------------------------------------------------------------26琥珀隧道安全施工专项方案一、编制依据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393号。
隧道监控量测规范-隧道监控量测规范隧道监控量测要点分析摘要:为确保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结构的长期稳定性,本文结合向莆铁路某隧道施工状况,重点阐述了Ⅴ类围岩采用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阶段的监控量测,为二衬施工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Abstract: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safety,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long-term stability of structure of the tunnel project,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condition of a tunnel construction of Xiangtang-Putian Railway,this paper expounds the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of V-type surrounding rock by three-step and seven-step excavation method in construction phase to provide important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second lining construction.关键词:隧道工程;监控量测;数据分析、处理、反馈;预警值Key words:tunnel project;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data analysis,processing and feedback;warning value1 监控量测目的把量测结果反映到设计施工中的目的,首先是确认施工的安全性,其次是提高工程的经济性。
现场监控量测是新奥法施工的三大要素之一,是复合式衬砌设计、施工的核心技术。
通过施工现场监控量测监视围岩变化,掌握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的力学状态和稳定程度,确保施工安全。
岩头岗隧道洞身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岩头岗隧道位于宁德市寿宁县武曲镇滩岩村境内,左右线间距约为20~30米左右,为双向四车道分离式隧道。
岩头岗隧道左线起讫里程为ZK16+942~ZK17+531,长589米,属于中隧道,主要由Ⅱ级围岩80米、Ⅲ级围岩255米、Ⅳ级围岩150米、Ⅴ级围岩89米组成,纵坡为0。
739%,平曲线半径为1200米;右线起讫里程为YK16+950~YK17+550,长600米,属于中隧道,主要Ⅱ级围岩60米、Ⅲ级围岩320米、Ⅳ级围岩150米、Ⅴ级围岩55米组成,纵坡为0.783%,平曲线半径为1000米.岩头岗隧道进口洞门墙均为削竹式洞门,出口洞门墙均为端墙式洞门。
隧道建筑限界为10。
25×5米,最大开挖宽度为12.56米。
隧址区属于剥蚀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山脊平缓,植被较发育,多为茶树。
进口段自然坡度22-30°;出口段自然坡度25-35°,现状稳定,表层上覆残坡积粘性土,厚约1.00~13。
7米.进口段岩性为坡残积粘性土及全-强风化层,围岩级别为Ⅴ级,稳定性较差;出口段岩性为坡残积粘性土、全-强风化晶屑熔结凝灰岩,围岩级别为Ⅴ级,稳定性较差,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冒顶坍塌、失稳,应超前支护,应加强衬砌。
洞身段围岩为中~微风化晶屑熔结凝灰岩,为较硬岩,围岩级别为Ⅱ、Ⅲ、Ⅳ级.隧址区地下水主要为进、出口段坡积土层、风化岩层的孔隙裂隙水及基岩裂隙水.富水性一般,据估算,隧道正常涌水量为215m3/d,最大涌水量为1150m3/d.根据设计图纸说明,隧址区地下水所测的各项指标对混凝土及混凝土中钢筋有微腐蚀性。
本隧道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根据设计图纸说明,隧址区无发生强地震的历史记载.进出口围岩均为强—中-微风化岩,局部为残坡积土。
二、施工准备及人员、机械配置2.1 施工准备2.1.1 施工风、水、电准备①供水:经过现场勘察,在岩头岗隧道进口施工现场地下水水位较浅,水源较为富裕,完全能保障施工所用.鉴于此,准备于岩头岗隧道洞口山顶处修建一座6m×4m×2m的高山蓄水池,蓄水池用1㎝厚钢板加工焊接而成,蓄水约42m3,主要保证隧道正常施工用水.②供电:从业主提供的电源接10KV高压电至岩头岗隧道进口,施工现场布置一台800KVA的变压器组供施工用电,在搭设临时用电线路时应充分考虑线路安全。
[2010]145号
A21合同段黄连坑隧道出口右线K294+626~+611段围岩变更会议纪要
2010年9月18日上午,受杨世红总工指派,计工部许震副主任在A21合同段黄连坑隧道出口工地办公室主持召开黄连坑隧道出口右线K294+626~+611段围岩变更会议,我司计工部、武夷山代表处、S4设代组、J8总监办、A21合同段项目部等有关人员(参会人员名单附后)参加了会议。
与会人员在对隧道围岩进行现场察看的基础上,结合施工设计图纸,对该段围岩变更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和研究,形成一致意见。
现纪要如下:
一、原设计、地质情况
右洞K294+621~+611段围岩级别为Ⅱ级,衬砌型式为F2。
围岩主要由微风化凝灰熔岩组成,岩石坚硬,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发育,岩体较破碎,呈块石状镶嵌结构,侧壁基本稳定,拱部无支护时局部可产生较大的坍塌。
地下水发育较差,为裂隙水,开挖时主要呈潮湿状或点滴状出水。
二、现场掌子面围岩地质情况
右洞掌子面K294+611处实际围岩地质情况为:以弱风化凝灰熔岩为主,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
左侧拱腰部位为大块状破碎软岩,右侧拱顶至拱腰部位为小块状破碎弱风化岩。
K294+621~+611段围岩,左侧+621拱顶至+611拱脚上2m,有一厚约2.0m软岩破碎带,破碎带内岩体呈小块状破碎,部分小片岩用手可掰碎。
围岩表面较干燥。
围岩级别综合判定为Ⅳ级围岩。
三、变更方案
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会议确定以下变更处理方案:
1、K294+611往小里程方向按目前围岩判定级别Ⅳ级进行开挖,采用F4-3支护类型;Ⅳ级围岩终点桩号的确定,视后续现场实际开挖情况再行确定。
原则上每开挖10m,参建四方应对围岩进行再次确认和核实。
2、K294+626~+621段为Ⅱ级至Ⅳ级围岩的加强过渡段,采用F4-3支护类型。
四、会议要求
1、施工、监理单位均要做好掌子面围岩地质描述,及时掌握围岩变化情况,并做好相应影像资料的收集、留存,若围岩发生变化,必须及时上报和反馈。
2、暂停掌子面掘进,待已开挖段全部支护后再行开挖。
Ⅳ级围岩开挖采用上下台阶法,禁止采用全断面开挖。
3、调平层超挖部分严禁用洞渣回填。
4、加快二衬施工进度。
与会人员名单:
南平宁武公司:许震
武夷山代表处:雷文华杨滋建
S4设代组:何平
J8总监办:陈欣邓建勇
A21合同段项目部:张升平林性财乐柄川
记录:杨滋建
主题词:高速公路黄连坑隧道围岩变更会议纪要
抄送:跟审组,A21合同段项目部,J8总监办,S4设代组,武夷山代表处,计工部,公司领导,存档。
南平宁武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10月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