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9课《综合实践——保护水资源》(第三课时)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5
《保护水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认知程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我们特此开展“保护水资源”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学习水资源保护知识,参与水资源保护实践,从而提高全校师生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二、活动目标1. 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认识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 学习水资源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
三、活动对象全校师生四、活动时间2024年10月五、活动地点学校操场、教室、图书馆六、活动内容1. 主题宣传: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宣传水资源保护知识,提高师生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
2. 知识竞赛:组织水资源保护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水资源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实践活动:开展水资源保护实践活动,如节水减排、水源地保护、水质监测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4. 创意展示:鼓励学生发挥创意,通过绘画、摄影、短视频等形式,展示水资源保护的成果和意义。
5. 总结表彰:对在活动中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激励全校师生更好地参与到水资源保护行动中来。
七、活动组织及分工1. 活动策划:由校环保社团负责,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等。
2. 宣传推广:由校团委负责,制作宣传材料,组织宣传活动。
3. 知识竞赛:由校教务处负责,编写竞赛题目,组织竞赛活动。
4. 实践活动:由校后勤处负责,联系实践基地,组织实践活动。
5. 创意展示:由校艺术团负责,组织学生创作展示作品。
6. 总结表彰:由校领导负责,对活动进行总结,表彰优秀个人和集体。
八、活动预算1. 宣传材料制作费用:500元2. 知识竞赛奖品费用:300元3. 实践活动费用:1000元4. 创意展示奖品费用:200元5. 表彰证书制作费用:100元总计:2100元九、活动效果评估1. 学生参与度:以参与活动的人数和积极性为评估标准。
保护水资源教案保护水资源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保护水资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保护水资源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知道水是宝贵的、有限的水资源,了解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分布,知道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的分布和比重,了解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2. 掌握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知道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及相应的解决途径,了解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及影响。
3. 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以及水浪费和污染现象,知道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能力目标1. 通过阅读各类图表,逐步培养和提高读图、用途、析图、释图的,能力。
2. 通过学习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原因及解决途径,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
3. 通过学习水资源利用状况,培养从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4. 通过对水资源利用状况的调查,培养实践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评价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华北地区严重缺水的事实及缺水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水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正确的节水惜水、保护水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1. 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以及目前人类利用的主要淡水资源。
2. 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应的解决途径。
南水北调的主要路线及意义。
3. 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4. 分析图像、表格、文字等各种信息资料。
教学难点1. 学会分析某一地区水资源紧缺的原因。
2. 理解水利工程的作用,如三峡、小浪底工程。
3. 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主要教法1. 讲述和讲解法2. 对比和分析法3. 讨论法教学准备1. 布置学生课前预习。
2. 布置学生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准备课堂讨论。
3. 教师收集相关资料数据,准备相关投影片。
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内容知识结构如下第一课时学习完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两个方面。
保护水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保护水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增强环保意识,认识到水资源的稀缺和宝贵。
2.为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一)学情分析通过与学生的日常交谈,观察课间与放学期间的情况,发现学生普遍存在浪费水的现象。
对节约用水也只是停留在“一水多用”的简单理解上。
因此,对学生进行节水教育十分必要。
二)物质资料准备1.地球仪、关于地球上水所占比例的课件。
2.水污染情况的资料。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知道这个星期是什么日子吗?每年的3月22日——28日是中国水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水,了解水。
(板书:水)二)确定活动主题老师:同学们,关于水,你都了解哪些?(学生交流)老师:看来水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昨天老师让各小组确定自己要研究的关于水的活动主题,并制定出了自己的活动方案,现在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组的活动主题。
老师相机板书:重要性、分布情况、浪费现象、污染情况三)汇报活动方案及活动过程1.水的重要性老师:各小组确定的主题非常有意义,那你们又制定了怎样的活动方案,调查结果怎样?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先请研究水的重要性的小组来汇报。
学生:我们组先进行了分工,一人负责搜集资料,一人负责记录整理,一人负责调查。
我们通过观察、调查,收集到了很多资料。
下面我跟大家汇报一下。
植物需要水。
动物需要水。
人类需要水。
喝水,做饭,工业,农业都离不开水。
水还能灭火,离开了水我们就没有了生命,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老师评价:你们组收集的资料真不少。
我们的生命之源究竟有多少呢?请研究水的分布情况的小组来给大家汇报一下。
先说你们的活动方案。
2.水的分布情况学生汇报调查结果。
老师演示水所占比例的课件。
老师:如果我们用一个圆来表示地球,陆地占30%,水占70%。
在总水量中,苦涩的海水占97.2%,淡水总量占2.8%。
但淡水中75%存在于极地冰川,无法使用,真正供我们使用的淡水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保护水资源教案范文教案:保护水资源时间:1小时年级:初中目标:1.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2.了解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3.掌握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策略教学内容:一、导入(10分钟)1.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思考: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水是生命之源吗?你认为水对人类和地球的意义是什么?2.学生互动讨论:让学生自由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二、水资源的重要性(10分钟)1.教师介绍水资源的重要性:教师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水资源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2.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水资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举例说明。
三、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20分钟)1.教师介绍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教师介绍全球水资源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包括水的污染、供水紧张等。
2.视频观看:播放与水资源现状和问题相关的视频素材,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
3.学生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所在地区的水资源现状和问题,并汇报给全班。
四、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策略(30分钟)1.教师介绍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策略:教师介绍保护水资源的常见方法和策略,如减少浪费、节约用水、避免污染等。
2.学生小组活动:将学生继续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保护水资源的方法或策略,并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原理、实施步骤等。
每个小组准备一份口头报告和海报,用于展示其研究成果。
3.学生报告和展示: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报告和展示,全班同学进行互动和讨论。
五、总结和延伸(10分钟)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强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学生自主思考: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水资源保护对于他们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3.延伸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有效地保护水资源,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水资源的短文,并展示到课堂上。
教学资源准备:1.播放器和相关视频素材2.小组活动的材料和报告海报制作所需的材料3.班级大屏幕以及学生发言的机制评估方法:1.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和小组讨论的表现2.学生报告和展示的内容和表达方式3.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教学延伸:1.继续深入了解水资源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和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该小组成员将在家庭中观察和记录浪费水的不良现象,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然后,小组将制作海报,向全班同学展示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2、“窍门组”活动计划:该小组成员将调查和研究节约用水的小窍门,并制作小册子或海报,向全班同学展示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
3、“成语组”活动计划:该小组成员将查找和搜集节约用水的成语,并制作海报,向全班同学展示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4、“广告组”活动计划:该小组成员将设计公益广告,通过海报或视频等形式向全班同学传达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各小组将展示自己的成果,并进行评选。
同时,全班同学将共同制作一份珍惜水资源的宣言,并在学校内外进行宣传和推广。
四、活动效果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深刻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珍贵性,增强了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生们也学会了社会调查、公益广告设计等实用技能,提高了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这次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为保护水资源、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了一份力量。
B、刷牙时,可以先将杯子装满水,然后用杯子漱口,避免水龙头一直流水;C、洗菜时,可以用盆装水,将菜浸泡后再用手搓洗,避免浪费水。
3、采访组:A、在洗澡时,可以先用桶接下水,再用接下来的水冲马桶;B、在洗碗时,可以先将餐具浸泡一段时间,减少用水量。
(三)“成语组”1、小组成员搜集到的节约用水的成语有:“珍惜水资源,从我做起”、“水滴石穿”、“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滴水”、“水到渠成”等。
(四)“广告组”活动安排:本次活动分为四个小组,分别是“现象组”、“窍门组”、“成语组”和“广告组”。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工,收集有关节约用水的资料。
其中,“现象组”调查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而“窍门组”则搜集了一些节约用水的小窍门。
同时,“成语组”还搜集了一些有关节约用水的成语,而“广告组”则设计了一些公益广告来宣传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第十九课综合实践—做调查研究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Excel中公式、函数、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图表的复习回顾;2.能根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技能目标:1.掌握用Excel对数据分析处理的方式方法;2.掌握调查问卷数据的统计和图表的制作技能,感受信息技术给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方便快捷; 情感目标: 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总结能力,体验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
增强团队交流合作能力,培养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历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全过程。
难点分析:恰当合理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并得出结论。
三.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先来看一组学生刚进学校时食堂吃饭的照片。
校园生活除了学习之外,食堂是我们每个人每天必去的地方之一。
近一年来的生活,你对我们食堂的饭菜满意吗?哪些菜成为了你的最爱? 请同学来说说,提问了解同学的想法。
为了更准确了解每个同学的想法,这里我们进行一个网络调查统计。
怎么来知道每个菜的具体得票情况呢?到底哪个菜成为了我们最受欢迎的菜品呢?我们今天就来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调查统计。
板书:综合实践——“最喜爱的菜”调查研究接下来,老师就来导出我们每位同学刚刚的投票数据,请同学们查看老师下发的微视频,回顾我们前面学习过的EXCEL知识。
教师:将调查结果数据复制出来并整理后下发学生机活动2【讲授】布置任务呈现调查数据,进行任务分析。
活动3【活动】任务一:任务一:请统计每个菜的总得票数和总共40个菜的平均得票数教师:请同学上台演示“公式法”或“函数法”求每个菜的得票总数,食堂40个菜的平均得票数;其他同学在自己电脑上进行数据统计,组内同学互助解决问题。
教师进行解说,白板进行展示。
活动4【活动】任务二:任务二:为进一步提高食堂菜品质量,请统计出“小于平均得票数的菜品名称”教师:请同学上台演示统计方法;其他同学在自己电脑上进行数据统计,组内同学互助解决问题。
保护水资源教案范文课题:保护水资源教学目标:1.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
2.理解水资源的珍贵性和有限性。
3.掌握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4.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有限性。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行动。
教学方法:讲述、讨论、实践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工具。
2.图片、视频等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水资源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新知讲授(10分钟)1.水资源的重要性:讲解水资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包括作为生活用水、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等方面的应用。
2.水资源的有限性:讲解水资源的稀缺性和珍贵性,并介绍全球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
三、讨论与分享(15分钟)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并总结出保护水资源的原因和方法。
2.小组分享:让每个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并进行全班讨论。
四、探究实践(30分钟)1.观察与记录:带领学生到附近的水源地或河流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水资源的现状,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感受。
2.小组讨论:回到教室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再次进行小组讨论,并找出造成水资源浪费和污染的原因。
3.制定保护计划:根据讨论结果,每个小组制定一个保护水资源的计划,并进行展示。
五、总结(10分钟)1.学生分享: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保护水资源计划,并进行全班评议和总结。
2.教师总结:对学生提出的保护水资源的措施进行总结,强调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行动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关于保护水资源的短文,并进行下节课点评。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实践教学,学生参与度较高,能够充分了解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和有限性,掌握了一些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但在实践环节中,由于时间限制,学生观察和记录的内容较为简单,下次可以延长实践时间,让学生更深入地观察和分析。
《保护水资源》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习惯,我们设计了这次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2. 学习水资源保护的相关知识,提高环保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积极参与水资源保护行动。
4. 倡导低碳生活,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三、活动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1课时(45分钟)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我国水资源现状,讲解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紧迫性。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实践活动:学生动手制作节水宣传海报,展示自己的创意和环保理念。
5. 分享与总结:学生展示自己的海报,全班同学共同讨论,总结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现状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水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3. 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创意、团队合作等。
八、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的图片。
2. 文字资料:关于水资源保护的相关知识。
3. 制作材料:海报纸、彩笔、剪刀等。
九、教学建议1.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安全,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
3. 教师在课后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十、注意事项1. 活动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学生注意操作安全。
2.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适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3.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
十一、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水厂,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增强学生对水资源的珍惜意识。
《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介绍水资源的概念、分布和利用状况。
2. 阐述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播放水资源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现状。
2. 分享水资源短缺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
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
第二章: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分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2. 讲解保护水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教学活动:1. 调查学生所在地区的水质状况,让学生了解水资源保护的紧迫性。
2. 分析水资源污染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保护水资源方面的责任。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参与调查和案例分析,评估他们对水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第三章:节约用水的方法与技巧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教学内容:1. 介绍节约用水的方法和技巧。
2. 分析节约用水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学活动:1. 分享节约用水的经验和技巧。
2. 开展节水知识竞赛,让学生掌握节水方法。
3. 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实践节约用水。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的实践情况,评估他们对节约用水方法的了解和运用。
第四章: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内容:1. 讲解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分析水资源利用中的矛盾和挑战。
教学活动:1. 讨论水资源利用中的矛盾和挑战,让学生了解现实问题。
2. 介绍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联。
3. 探讨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在未来社会的意义。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水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认识。
表2:任务实施计划表
(设计此表的原因:督促小组成员均能参与到合作中去,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
)
注:1、在表2中的空白处,填上具体负责人员;
2、填完后,以“第*小组的任务实施计划表”重命名,并保存至“Teacher机――>初
一(*)班――>第*小组”共享文件夹中。
表3:资料分类表:
(设计此表的原因:确定获取资料的来源(因特网、报刊书籍、广播电视、访问
科学家或研究人员或家庭成员),通过各种手段获取资料,并按一定规则或原则
对资料分类。
形成小组资料文件夹(表3给出了一种参考的分类方式)
表4:成果评价表:(师生共同制定评价内容、标准,各小组间对汇报进行自评、互评。
可
六、评价方案设计:
采用组内自评、组间互评、代表点评、教师总评等多种方式
小组:评选出“最佳合作小组奖”3个,“最佳爱水公约”3个。
个人:评选出“最佳环境保护奖“最佳合作奖”、“最佳表现奖”、“最佳能力奖”各2名;
对落选小组和个人:进行鼓励,并帮助指出需改进的地方。
七、师生活动设计:
教师:是活动的组织、引导、协调和督促者;通过巡视,对有困难的小组或个人及时提供帮助,对一些小组或个人进行及时干预。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通过讨论、分析,接受任务,实施任务;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具体知识的运用如下:
1、文件夹的建立、重命名;
2、文件夹的共享设置;
3、资料的下载(网页、图片、文字);
4、资料的整理、汇总(资料的分类存储);
5、WORD的运用;
6、文件的保存;
7、资料的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