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病人的清洁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2.34 MB
- 文档页数:5
《基础护理学》-病人清洁的护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病人清洁护理的重要性。
2. 掌握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3. 能够运用护理知识评估和处理病人清洁护理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病人清洁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技巧和步骤,包括床上擦浴、口腔护理、晨间护理等。
3. 护理评估和处理病人清洁护理中的问题,如皮肤完整性评估、压疮预防与护理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病人清洁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床上擦浴、口腔护理等基本技巧和步骤。
2. 实践操作法:演示床上擦浴、口腔护理等操作,并进行实地操作练习。
3. 案例分析法:分析病人清洁护理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护理知识进行评估和处理。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地操作练习中的技能掌握程度,如床上擦浴、口腔护理等。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护理评估和处理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护理学》。
2. 实物模型:用于实地操作练习的病人模型。
3. 幻灯片和视频:用于讲解和演示病人清洁护理的技巧和步骤。
教学计划:第一课时:介绍病人清洁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第二课时:讲解床上擦浴、口腔护理等基本技巧和步骤。
第三课时:实地操作练习床上擦浴、口腔护理等操作。
第四课时:分析病人清洁护理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护理知识进行评估和处理。
第五课时:总结和复习教学内容,进行课堂提问和案例分析报告的评估。
六、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教室安静、整洁,适宜进行教学活动。
2. 教学材料准备:准备教材、实物模型、幻灯片和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操作场地准备:安排合适的操作场地,准备床上擦浴、口腔护理等操作所需物品。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引入病人清洁护理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病人清洁护理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与演示:使用幻灯片和视频讲解床上擦浴、口腔护理等基本技巧和步骤,并进行实地操作演示。
《基础护理学》-病人清洁的护理教案设计第一章:教案目标与评估1.1 教案目标1.1.1 了解病人清洁护理的重要性1.1.2 掌握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方法1.1.3 学会制定病人清洁护理计划1.2 教学评估1.2.1 评估学生对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1.2.2 评估学生对病人清洁护理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二章: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原则2.1 病人清洁护理的概念2.2 病人清洁护理的原则2.2.1 尊重病人的隐私和尊严2.2.2 遵循卫生与无菌原则2.2.3 个性化护理原则2.3 病人清洁护理的注意事项2.3.1 评估病人的一般情况2.3.2 选择合适的清洁护理用品2.3.3 观察病人的反应和效果第三章:病人清洁护理的方法3.1 口腔清洁护理3.1.1 口腔清洁护理的意义3.1.2 口腔清洁护理的方法3.1.3 口腔清洁护理的注意事项3.2 皮肤清洁护理3.2.1 皮肤清洁护理的意义3.2.2 皮肤清洁护理的方法3.2.3 皮肤清洁护理的注意事项3.3 头发清洁护理3.3.1 头发清洁护理的意义3.3.2 头发清洁护理的方法3.3.3 头发清洁护理的注意事项第四章:病人清洁护理的实际操作4.1 操作前的准备4.1.1 评估病人情况4.1.2 准备清洁护理用品4.1.3 检查设备设施4.2 口腔清洁护理操作步骤4.3 皮肤清洁护理操作步骤4.4 头发清洁护理操作步骤4.5 操作后的处理4.5.1 整理用物4.5.2 观察病人反应4.5.3 记录护理过程第五章:病人清洁护理计划的制定与实施5.1 制定清洁护理计划的依据5.1.1 病人的病情和需求5.1.2 护理规范和指南5.1.3 医疗环境和资源5.2 清洁护理计划的要素5.2.1 护理目标5.2.2 护理措施5.2.3 护理时间5.3 清洁护理计划的实施与评价5.3.1 实施护理计划5.3.2 观察病人反应和效果5.3.3 评价护理效果并调整计划第六章:病人清洁护理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6.1 并发症的识别6.1.1 识别可能的并发症6.1.2 了解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6.2 并发症的预防措施6.2.1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6.2.2 遵守无菌操作原则6.2.3 定期评估病人状况6.3 并发症的处理方法6.3.1 掌握紧急处理流程6.3.2 及时报告并寻求医生协助6.3.3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第七章:特殊情况下的病人清洁护理7.1 特殊病人清洁护理的特点7.1.1 评估特殊病人的需求7.1.2 了解特殊病人的清洁护理难点7.2 不同特殊情况的清洁护理方法7.2.1 老年病人的清洁护理7.2.2 新生儿和婴儿的清洁护理7.2.3 重症病人的清洁护理7.2.4 认知障碍病人的清洁护理7.3 特殊情况下清洁护理的注意事项7.3.1 保证安全,防止跌倒7.3.2 尊重宗教和文化习俗7.3.3 考虑病人的感知和反应第八章:病人清洁护理的跨学科合作8.1 跨学科合作的意义8.1.1 提高护理质量8.1.2 促进病人康复8.1.3 优化医疗资源8.2 跨学科合作的步骤8.2.1 确定合作需求8.2.2 建立沟通平台8.2.3 制定合作计划8.3 跨学科合作的注意事项8.3.1 尊重各专业领域的专业性8.3.3 明确各自职责和任务第九章:病人清洁护理的护理研究与发展9.1 护理研究在病人清洁护理中的应用9.1.1 提高护理实践的科学性9.1.2 促进护理理论的发展9.1.3 创新护理技术9.2 病人清洁护理研究的热点问题9.2.1 清洁护理用品的选择9.2.2 清洁护理操作的标准化9.2.3 清洁护理效果的评价9.3 病人清洁护理的未来发展趋势9.3.1 智能化护理设备的发展9.3.2 个性化护理方案的推广9.3.3 家庭护理的兴起第十章:总结与评价10.1 总结病人清洁护理的重要性和原则10.2 评价学生对病人清洁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10.3 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10.4 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10.5 展望未来病人清洁护理的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案目标与评估:设定明确的教案目标,评估学生对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基础护理学》习题集及答案第六章病人的清洁卫生一、单选题1. 遇有真菌感染的病人,口腔护理应用的漱口液是:EA.1%~3%过氧化氢 B.2%~3%硼酸C.09%氯化钠 D.01%醋酸E.1%~4%碳酸氢钠2.正常人不易引起口腔感染,是由于唾液中有: AA.淀粉酶B.氨基酸C.尿素 D.溶菌酶 E.粘蛋白3.为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不需备的用物是:BA. 棉球 B.吸管 C.漱口液D.开口器 E.压舌板4.以下哪种病人不需行特殊口腔护理:CA.高热患者 B.昏迷患者C.下肢外伤患者 D.危重患者 E.禁食患者5.口腔有绿脓杆菌感染病人应选用的漱口液是:BA.1%~4%碳酸氢钠 B.01%醋酸C.09%氯化钠 D.1%~3%过氧化氢 E.0.2%呋喃西林6.为昏迷病人作口腔护理时,应特别注意不可:EA.头转向一侧 B.钳夹紧棉球擦拭C.帮助病人漱口 D.使用张口器开口E.取下假牙,用牙刷清洁7.口腔有绿脓杆菌感染的病人应选用的漱口液是:BA.1%-4%的碳酸氢钠溶液D.1%-3%过氧化氢溶液8.有假牙的病人,口腔护理时,取下假牙暂时不用,应放在:BA.热水中 B.冷开水中 C.酒精中D.清洗消毒液中 E.朵贝尔漱口液中9.口腔护理时,对长期用抗生素者,应注意观察口腔粘膜:BA.有无溃疡 B.有无真菌感染C.口唇是否干裂 D.有无口臭E.牙龈是否肿胀出血10.王女士,19岁,患血小板减少性紫瘸,检查口腔时发现口腔粘膜有散在瘀血点,左侧下牙龈有瘀血斑,为此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应特别注意:EA.所有用品均应无菌 B. 动作轻稳,勿损伤粘膜C.蘸水不可过湿以防呛咳 D.擦拭时勿触及咽部以免恶心E.擦拭时先擦拭瘀血斑处11.最易发生褥疮的病人是:CA.高热多汗B.肥胖C.昏迷D.营养不良E.上肢牵引12.除了下列哪项以外,均会导致褥疮的发生:EA.局部组织受压B.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刺激C.全身营养缺乏D.使用石膏绷带衬垫不当E.肌肉软弱萎缩13.哪项不符合褥疮炎症浸润期的临床表现:EA.受压表面呈紫红色 B.皮下产生硬结C.局部可出现小水泡 D.局部表皮松解剥脱E.浅层组织有脓液流出14..除以下哪种措施外都可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达到预防褥疮的目的:EA.定时用50%酒精按摩受压处B.经常用温水擦澡C.用湿热毛巾行局部按摩D.全背按摩力量要足够E.保持床单干燥无折15.在身体空隙处垫以软枕的主要作用是:DA.减少皮肤受摩擦刺激B.防止排泄物对局部的直接刺激C.降低空隙处所受压强D.降低局部组织所承受的压力E.促进局部血液循环16.协助患者更换卧位的间隔时间应根据:DA.患者的要求,最长不超过1小时B.家属的意见,随时进行C.护士工作时间的安排来决定D.病人的病情及局部受压情况E.皮肤疾患的程度17.炎性浸润期褥疮出现大水疱,正确的处理是:CA.涂厚层滑石粉包扎B.剪去表皮无菌纱布包扎C.抽出水疱内液体消毒包扎D.揭去表面,贴新鲜蛋膜E.用1:5000呋喃西林清洁创面18.患者林先生,男,45岁,因外伤致截瘫两月,病人一般状况差,骰尾部有一创面,面积2.5cm×5cm,创面较深,有脓液流出。
1.患者,持续高热,护士欲给予该患者特殊口腔护理,评估发现该患者口腔pH 偏酸性时,采用的漱口溶液应为A.0.02%呋喃西林溶液B.0.1%醋酸溶液C.0.9%氯化钠溶液D.1%~3%过氧化氢溶液E.朵贝尔溶液【答案】:D【解析】:记忆性题目,考查常用漱口液,需掌握。
2.患者男性,62岁,肺癌术后并发伤口感染。
患者近几日体温较高,疲乏严重,护士给予该患者特殊病人口腔护理患者的活动义齿应A.口腔护理结束后,取下活动义齿,用温水冲洗干净B.先取下活动义齿,用热水冲洗干净C.暂时不用的义齿,可浸于热水或乙醇中D.暂时不用的义齿,可浸于清水中,每周更换1次清水E.活动义齿应先取下,用冷水冲洗干净【答案】:E【解析】:考查口腔护理注意事项,对活动义齿应先取下,用牙刷刷洗义齿的各面,用冷水冲洗干净,待病人漱口后再戴上。
3.患者男性,57岁,因发现皮下包块就诊。
护士接诊时发现患者存在头虱,遂给予灭头虱操作中,以下正确的是A.穿隔离衣,戴手套B.女患者应动员剃去头发C.灭虱液擦遍头发,用手反复揉搓头发5分钟D.12小时后取下包裹头发的帽子E.更换患者衣裤,进行压力蒸气灭菌处理【答案】:A【解析】:考查灭头虱、虮法。
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隔离措施。
4.患者,股骨干骨折固定术后。
患者因佩戴石膏,长期卧床,欲给予患者床上擦浴,擦洗上肢和胸腹部时,为患者脱穿衣服的正确顺序是A.先脱近侧,后脱远侧B.先脱远侧,后脱近侧C.先脱患肢,再脱健肢D.先穿健肢,再穿患肢E.先穿近侧,再穿远侧【答案】:A【解析】:考查床上擦浴的操作方法。
清洗上肢和胸腹部:为病人脱下衣服(先脱近侧,后脱远侧;如有外伤则先脱健肢,后脱患肢;协助病人穿上清洁衣服(先穿远侧,再穿近侧;先穿患肢,再穿健肢)。
5.病人女性,高热待查,应用抗生素治疗达3周之久,口腔护理时应注意观察其口腔内有无A.病毒感染B.真菌感染C.寄生虫感染D.细菌感染E.口腔黏膜白斑【答案】:B【解析】:考查口腔护理用物。
《基础护理学》教案三篇篇一:《基础护理学》教案病人的清洁护理,是整体护理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危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来说,机体的清洁、舒适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产物的排泄,能预防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达到促进康复的目的。
第一节口腔护理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
正常人口腔中有大量的细菌存在,其中有是的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降低,饮水、进食量少,咀嚼及舌的动作减少,唾液分泌不足,自洁作用受影响时,细菌可乘机在湿润、温暖的口腔中迅速繁殖,造成口腔炎症、溃疡、腮腺炎、中耳炎等疾患;甚至通过血液、淋巴,导致其它脏器感染,给全身带来危害;长期使用抗菌素的病人,由于菌群失调又可诱发霉菌感染。
所以,做好口腔护理对病人十分重要。
(一)目的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防止口臭、口垢、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粘膜、舌苔的变化及有无特殊口腔气味,协助诊断。
(二)用物1.轻病人口腔护理用物脸盆、毛巾、漱口杯盛清水或漱口溶液、牙刷、牙膏。
2.重病人口腔护理用物治疗盘内盛换药碗、漱口溶液浸湿的棉球,弯钳与压舌板各1,纱布1块,小茶壶或杯内盛温开水,弯盘,手电筒,毛巾,石蜡油,棉签,珠黄散或冰硼散,锡类散,漱口溶液,必要时备开口器等。
(三)常用漱口溶液1.正常口腔用清水、生理盐水、朵贝尔液。
2.口腔糜烂、口臭用1%-3%过氧化氢(遇有机物时放出氧分子,有防腐、防臭作用),2%-3%硼酸溶液(酸性防腐药,可改变细菌的酸碱平衡,起抑制作用),0.02%呋喃西林(有广谱抗菌作用),以及甘草银花液等。
3.酸中毒、霉菌感染用1-4%碳酸氢钠溶液(属碱性药,对霉菌有抑菌作用)。
4.绿脓杆菌感染用0.1%醋酸溶液。
5.中西药制成的含漱消炎散、口洁净等,具有消炎止痛,防治口腔疾患作用。
(四)操作方法1.一般病人的口腔护理适用于不能起床的病人。
抬高床头支架,使病人取斜坡卧位,也可侧卧或头偏向一侧,取病人的干毛巾围于领下,脸盆放于旁边接取漱口污水,备好牙刷、牙膏、漱口水,让病人自己刷牙。
《基础护理学》-病人清洁的护理教案设计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对病人清洁护理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病人感染的风险。
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完成病人清洁护理的各项任务。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巧。
3. 学会评估和处理病人清洁护理中的常见问题。
三、教学内容1. 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巧3. 病人清洁护理的注意事项和禁忌4. 病人清洁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5. 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在病人清洁护理中的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讲解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概念、流程和技巧等。
2. 实践操作:演示和指导学生进行病人清洁护理的操作。
3. 案例分析:分析病人清洁护理中的实际案例,讨论解决方法。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病人清洁护理的注意事项和禁忌,分享经验。
5. 角色扮演:模拟病人清洁护理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如清洁护理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
3.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病人清洁护理案例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分享的经验。
5. 角色扮演表演: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应变能力。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基础护理学》相关章节、案例分析、操作视频等。
2. 教室或实训室:提供宽敞的教室或实训室,配备必要的教学设备和用具,如床、桌子、椅子、护理用品等。
3. 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适中,以便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
4. 教师培训:确保教师具备相关的教学知识和技能,如理论讲解、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
课题:《基础护理学——病人的清洁与卫生》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病人清洁与卫生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性;掌握病人床上擦浴、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基本操作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护理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病人的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1. 病人床上擦浴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 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 皮肤护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难点:1. 病人床上擦浴的操作技巧。
2. 口腔护理的操作细节。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病人清洁与卫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家庭中照顾病人清洁与卫生的经验。
二、理论讲解1. 病人清洁与卫生的基本原则:尊重病人、关心病人、保护病人隐私、保持环境卫生。
2. 病人床上擦浴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 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4. 皮肤护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实际操作1. 教师示范病人床上擦浴、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的操作方法。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操作过程,教师点评并纠正错误。
四、讨论与总结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病人清洁与卫生的要点。
2. 教师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3.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习兴趣。
五、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病人清洁与卫生的护理心得体会。
2. 观察家庭中病人清洁与卫生的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病人清洁与卫生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方法掌握程度。
2.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如病人床上擦浴、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
3. 学生学习态度、团队协作精神及职业道德素养。
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强实践环节。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提高护理质量。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护士资格证基础护理学考点:病人的清洁护理护士资格证基础护理学考点:病人的清洁护理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
接下来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整理护士资格证基础护理学考点:病人的清洁护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口腔护理特殊病人口腔护理适用于高热、昏迷、禁食、鼻饲、口腔有疾患、大手术后及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一)目的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使病人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防止口臭、口垢,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黏膜、舌苔的变化,以及有无特殊口腔气味,以提供病情观察的动态信息。
(二)用物1.治疗盘治疗碗、漱口溶液浸湿的棉球,弯止血钳1把,镊子1把,压舌板1个,小茶壶或杯子(内盛漱口水),弯盘,吸水管,漱口溶液,手电筒,治疗巾,必要时备开口器;液状石蜡、冰硼散、西瓜霜、制霉菌素甘油、金霉素甘油等外用药。
2.常用漱口溶液(1)0.9%氯化钠溶液:清洁口腔,预防感染。
口腔pH为中性时适用。
(2)朵贝尔溶液(复方硼酸溶液):轻微抑菌,消除口臭。
口腔pH为中性时适用。
(3)0.02%呋喃西林溶液:清洁口腔,有广谱抗菌作用。
口腔pH 为中性时适用。
(4)1%~3%过氧化氢溶液:遇有机物时放出新生氧,有抗菌、防臭作用。
口腔pH偏酸性时适用。
(5)1%~4%碳酸氢钠溶液:属碱性药剂,用于真菌感染。
口腔pH 偏酸性时适用。
(6)2%~3%硼酸溶液:属酸性防腐剂,可改变细菌的`酸碱平衡,起抑菌作用。
口腔pH偏碱性时适用。
(7)0.1%醋酸溶液: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时。
口腔pH偏碱性时适用。
(三)操作方法1.评估病人口腔情况,按需准备用物。
2.备齐用物拿至床旁,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3.协助病人侧卧或仰卧头偏向右侧,颌下铺治疗巾,弯盘置于口角旁。
4.湿润口唇与口角,嘱病人张口,观察口腔情况,取下义齿。
5.协助病人用漱口水漱口。
6.嘱病人咬合上、下齿,用压舌板轻轻撑开一侧颊部,用弯钳夹夹紧含有漱口液的棉球,拧干后,弧形擦洗一侧颊部,再沿牙缝纵向由上至下,由臼齿至门齿,擦洗左侧外面。
一、选择题(一) A₁/A₂型题1.以下关于牙刷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牙刷在使用间隔应浸泡在清洁的冷水中B. 选用外形较大的牙刷C. 选用硬毛的牙刷D. 选用柔软的牙刷E. 牙刷应每隔半年更换一次2.以下关于刷牙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刷牙时应将牙刷的毛面与牙齿呈90°B. 将牙刷顶端轻轻放于牙沟部位C. 以快速的环形来回刷动D. 每次只刷2~3个牙齿E. 用牙刷毛面的顶部以环形方式刷洗前排牙齿的内面3. 以下关于义齿的护理不正确的是A. 义齿的刷牙方法与真牙相同B. 患者晚间休息时应将义齿取下C. 义齿取下后,应按摩牙龈部位D. 取下的义齿应浸没于贴有标签的热水中E. 患者戴上义齿前,应对患者口腔进行清洁4. 如患者口腔内有真菌感染,应选用的口腔护理液是A. 生理盐水B.1%~3% 过氧化氢溶液C.1%~4% 碳酸氢钠溶液D.0.02% 氯己定溶液E.0.1% 醋酸溶液5. 适用于口腔有溃烂、坏死组织的口腔护理液是A.2%~3% 硼酸溶液B. 生理盐水C.0.02% 呋喃西林溶液D.1%~3% 过氧化氢溶液E.1%~4% 碳酸氢钠溶液6.最常用的口腔护理溶液是A.0.1% 醋酸溶液B.0.02% 呋喃西林溶液C.0.02% 氯己定溶液D.1%~4% 碳酸氢钠溶液E. 生理盐水7. 口腔护理时,对长期使用抗生素者,应注意观察口腔A. 有无黏膜溃疡B. 有无真菌感染C. 口唇是否干裂D. 有无口腔异味E. 牙龈是否肿胀出血8. 以下患者不需要进行特殊口腔护理的是A. 高热患者B. 昏迷患者C. 下肢外伤患者D. 危重患者E. 禁食患者9. 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不需准备的用物是A. 棉球B. 弯盘C. 漱口液D. 开口器E. 压舌板10. 为昏迷患者做口腔护理时,应特别注意不可A. 头转向一侧B. 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擦拭C. 使用开口器协助张口D. 帮助患者漱口E. 注意观察口腔内有无溃疡存在11. 为患者进行头发梳理时,如遇头发打结不易梳理的情况,可用何种溶液湿润后再梳理A.30% 乙醇B. 清水C. 生理盐水D.70% 乙醇E. 油剂12. 当患者有炎症感染时,皮肤出现的改变是A. 发红B. 湿冷C. 发绀D. 皮温降低E. 苍白13.休克患者皮肤的改变是A. 发红B. 皮温升高C. 苍白D. 弹性差E. 发绀14.关于皮肤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局部有炎症时,皮温降低B. 局部有炎症时,血液循环量减少,皮温增高C. 休克时,血液循环量减少,皮温增高D. 环境较冷时,皮温增高E. 皮温增高表明环境较热或有炎症存在15. 以下哪种患者不宜盆浴A. 老年患者B. 传染病患者C. 心衰患者D. 感染患者E. 妊娠7个月以上的孕妇16. 以下哪种患者不适宜床上擦浴A. 使用石膏固定的患者B. 衰竭的患者C. 传染病患者D. 使用牵引的患者E. 无法自行沐浴的患者17.沐浴的最佳时间是A. 晨起B. 晨间护理后C. 餐前1小时D. 餐后1小时E. 晚间18.住院患者自行沐浴时,以下哪项不妥A. 调节室温至22℃以上B. 水温可按患者习惯调节C. 餐后进行D. 浴室不应栓门以防意外E. 教导患者如何调节水温19. 以下关于床上擦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将热水倒入脸盆约2/3满B. 擦洗眼部时由外眦擦至内眦C. 为患者脱去上衣时,先脱近侧后脱远侧D. 擦洗过程中应防止浸湿床单E. 擦浴应在15~30分钟内完成20. 导致压疮发生的最常见原因是A. 皮肤受到潮湿物的刺激B. 年龄因素C. 压力因素D. 营养状况E. 体温升高21. 下列因素均会导致压疮的发生,除了A. 局部组织受压B. 皮肤经常受到潮湿、摩擦刺激C. 全身营养缺乏D. 使用石膏绷带衬垫不当E. 肌肉软弱萎缩22. 患者仰卧位时,易患压疮的部位是A. 髋部B. 内踝C. 肩胛部D. 膝部E. 膝关节外侧23. 以下关于半坐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易产生剪切力B. 床头抬高应小于60°C. 足部应放木垫D. 屈髋30°E. 腘窝下垫软枕24. 为减轻骨隆突处皮肤所受的压力,可使用下列物品垫在身体的空隙处,但不可使用A. 气垫褥B. 水褥C. 塑料垫D. 羊皮褥E. 软枕25. 预防压疮的关键是A. 保持床单干燥B. 间歇性解除皮肤的压力C. 对皮肤易出汗的部位使用爽身粉D. 受压处皮肤按摩E. 增加营养26. 协助患者更换卧位的时间间隔应根据A. 患者的要求,最长不超过1小时B. 家属的意见,随时进行C. 护士工作时间的安排来决定D. 患者的病情及局部皮肤受压情况E. 皮肤疾患的程度27. 以下哪项不符合压疮炎性浸润期的临床表现A. 受压皮肤表面呈紫红色B. 皮下产生硬结C. 皮肤局部可出现小水疱D. 患者有疼痛感E. 浅层组织有脓液流出28. 以下为压疮炎性浸润期的护理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A. 采用鸡蛋内膜贴于疮面B. 采用红外线照射C. 采用紫外线照射D. 大水疱可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E. 未破的小水疱应尽量减少摩擦29. 以下关于局部持续吹氧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每日2次B. 每次15分钟C. 氧流量为1~2L/minD. 对分泌物较多的疮面,可在湿化瓶内加75%乙醇E. 治疗完毕后,疮面用无菌纱布覆盖或暴露均可30.晨间护理和晚间护理应分别安排在A. 诊疗开始前,晚饭后B. 诊疗开始后,晚饭前C. 诊疗开始前,下午4点后D. 诊疗开始后,晚饭后E. 诊疗间歇中进行,临睡前31. 李先生,臀部出现一2cm×2cm 大小的疮面,真皮层有黄色渗出液,此压疮为 A. 瘀血红润期 B. 炎性浸润期C. 浅度溃疡期D. 坏死溃疡期E. 深度溃疡期32. 护士在观察王先生口腔时,发现一感染溃烂处,此时应选用的口腔护理溶液为A. 生理盐水B.1%~3% 过氧化氢溶液C.1%~4% 碳酸氢钠溶液D.0.02% 氯己定溶液E.0.1% 醋酸溶液(二) A₃/A₁型题(33~35题共用题干)患者赵某,男,70岁,患脑血栓致偏瘫。
基础护理学第七版第六章患者的清洁卫生练习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床上擦浴的目的()A. 保持皮肤清洁B. 促进血液循环C. 改善局部血液循环D. 增进护患关系E. 促进睡眠答案:E2. 患者进行床上擦浴时,以下哪项措施不正确()A. 检查患者皮肤有无异常B. 擦浴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C. 擦浴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D. 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E.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答案:D3. 患者口腔护理时,以下哪项操作不正确()A. 使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B. 检查口腔黏膜有无异常C. 清洁舌面时,从舌尖向舌根方向擦拭D. 使用棉签清洁牙齿E. 每次擦拭后更换棉签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床上洗发的方法()A. 仰卧位洗发B. 侧卧位洗发C. 坐位洗发D. 站立位洗发E. 俯卧位洗发答案:D5. 患者排泄护理时,以下哪项措施不正确()A. 保持床单清洁干燥B. 观察排泄物颜色、性状和量C. 定时给予患者便器D. 协助患者使用便器E. 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清洁排泄物答案:E二、填空题1. 床上擦浴时,应将水温调节至______℃,避免过热或过冷。
答案:40~45℃2. 口腔护理时,应选择______的棉签进行擦拭。
答案:湿润3. 床上洗发时,应使用______洗发液,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发液。
答案:温和无刺激4. 排泄护理时,应保持患者______,预防压疮发生。
答案:局部清洁干燥5. 患者清洁卫生护理中,应遵循______原则,确保患者舒适和安全。
答案:人性化三、问答题1. 简述床上擦浴的注意事项。
答案:床上擦浴的注意事项如下:(1)擦浴前应评估患者全身状况,了解患者皮肤有无破损、感染等情况。
(2)调节室温至适宜范围,避免患者着凉。
(3)操作过程中,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4)使用温水,避免过热或过冷。
(5)动作轻柔,避免损伤皮肤。
(6)擦浴后,及时更换床单,保持床铺清洁干燥。
2. 简述口腔护理的操作步骤。
第八章病人的清洁卫生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1、肺心病病人的皮肤粘膜的颜色是( )A苍白B、发红C、发绀D、色素沉着2.皮肤苍白多见于()A、大叶肺炎B、休克C、胆管阻塞D、猩红热。
3.为病人淋浴、盆浴时,水温不可过高,以免产生()A、疲劳B、眩晕C、休克D、昏迷。
4.适宜盆浴的病人是()A、严重心脏病B、极度衰竭C、肝硬化D、妊娠7个月。
5.床上操浴的目的不包括()A、促进皮肤血液循环B、增强皮肤排泄C、观察病情D、预防过敏性皮炎。
6.床上擦浴时下列哪项步骤是错误的()A、动作敏捷、轻柔B、保护病人自尊C、减少翻动和暴露D、病人出现寒战、面色苍白应稍等片刻再擦7.为右上肢骨折患者脱、穿衣的方法是()A、先脱右肢,先穿右肢B、先脱右肢,先穿左肢C、先脱左肢,先穿左肢D、先脱左肢,先穿右肢。
8.卧有病员床的整理应采用()A撤出床单、抖渣B床刷扫床C用换下的枕套扫床D用套有消毒液的微湿布套的床刷刷床9.有人床换床单的错误操作是()A、松被尾,助患者侧卧B、将枕和患者一同移向对侧C、松近侧各层单并卷入患者身下D、扫床后按顺序换单10.为带有多种导管的患者更换床单时()A、将管了全部拨出B、血管钳夹紧管子C、将管子抬高D、将管子放好并固定,加以保护11.发生压疮的最主要原因是()A、局部组织受压过久B、病原微生物侵入皮肤组织C、机体营养不良D、皮肤受潮、湿摩擦刺激。
12.一截瘫病人长时间仰卧最易产生褥疮的部位是()A、枕部B、肩部C、肘部D、骶尾部13.肾炎水肿的病人预防压褥疮不宜()A、及时更换潮湿的床单B、每2h变换1次体位C、骨突出处垫橡皮圈D、整理床单时不拖拉病人14.病人坐位主要受压点在()A、骶尾部B、坐骨结节C、足跟D、肘部15.骶尾部溃疡病变,可见骨面、创面有臭味,病人有发热为()A、瘀血红润期压疮B、炎症浸润期压疮C、浅层溃疡期压疮D、坏死溃疡期压疮16.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出现水泡,是褥疮哪期发生的()A、瘀血红润期B、浅层溃疡期C、炎性浸润期D、坏死溃疡期17.一女病员,60岁,卧床3 周,近日骶尾部皮肤破溃,护士仔细观察后认为是压疮浅溃疡期,支持其判断的典型表现()A、病人主诉骶尾部疼痛,麻木感B、骶尾部皮肤呈紫红色、皮下有硬结C、创面湿润有脓性分泌物D、皮肤上有大小水泡,水泡破溃湿润18.长期卧床病人为预防压疮,下列哪项做法不对()A、翻身时避免拖、拉、推动作B、适当调节夹板或矫形器械的要紧度C、2-4h翻身一次D、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海绵19.用50%乙醇按摩局部皮肤的目的是()A、消毒皮肤B、去除污垢C、降低体温D、促进血液循环20.协助病人更换卧位的间隔时间应根据()A、病人要求B、病情和受压情况C、医嘱D、家属的提议21.压疮瘀血红润期表现为()A、静脉瘀血、表面青紫B、有硬节、水肿青紫C、红、肿、热、触痛D、坏死、组织发黑22.为预防压疮可选用哪种溶液局部按摩()A、75%乙醇B、0.5%过氧乙酸C、50%乙醇D、0.1%醋酸23.炎性浸润期压疮护理要点是()A、增加局部按摩次数B、防止水泡破裂C、清洁创面、注意引流D、红外线照射24.压疮创面有感染可选用下列哪种溶液清洗()A、50%乙醇B、0.1%苯扎不溴胺C、1:2500呋喃西林D、0.9%氯化钠25.病人王某,男、45岁,截瘫,骶尾部有一创面,面积2cm×1.5cm,深达肌层,有脓性分泌物,创面周围有黑色坏死组织,该创面应如何处理()A、用50%乙醇按摩创面及周围皮肤B、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敷盖新鲜蛋膜C、暴露创面、紫外线每日照射1次D、剪去坏死组织,用双氧水冲洗,置引流纱条26.昏迷病人预防压疮的正确做法是()A经常翻身,一日3-4次 B、用橡胶气圈垫骨突出处C、受压局部用电动按摩器按摩D、限制病人饮水可减少尿失禁防局部潮湿。
《基础护理学》-病人清洁的护理教案设计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病人清洁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对病人清洁护理的重视,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病人清洁护理的重要性、掌握清洁护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以及评估和处理清洁护理中的常见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病人清洁护理的重要性。
2. 掌握清洁护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学会评估和处理清洁护理中的常见问题。
4. 培养对病人清洁护理的重视和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病人清洁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清洁护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清洁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4. 清洁护理的评估和记录。
5. 清洁护理的实践操作演示。
四、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病人清洁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清洁护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清洁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清洁护理的评估和记录。
2. 演示:进行清洁护理的实践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清洁护理的过程和技巧。
3.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清洁护理中的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实践:安排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清洁护理的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实践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如洗手、更换床单、沐浴等。
3.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自我评估: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反思自己在清洁护理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基础护理学》相关章节。
2. 演示材料:清洁护理实践操作视频或PPT。
3. 模拟环境:用于学生实践清洁护理操作的模拟病房。
4. 评估工具:清洁护理操作评估表。
5. 讨论案例:清洁护理相关的实际案例。
七、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病人清洁护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第二课时:讲解清洁护理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基础护理学》教案第六章病人的清洁卫生XXX卫生系基础护理教研室XXX授课章节课型教学方法第六章病人的清洁卫生理论课+实验课授课地点授课时数16学时教室、示教室、实验室讲授法、操作示教、操作练、指导、考核、应用开放式教学系统1、熟悉一般病人口腔健康教育2、熟练掌握特殊病人的口腔护理方法3、掌握头发及皮肤的护理方法教学目标4、掌握压疮的发生原因及好发部位5、熟悉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6、掌握压疮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以心换心,体会病人的感受与痛苦。
1、压疮的发生原因及好发部位2、压疮的防备及照顾护士措施重点3、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4、非凡病人的口腔照顾护士方法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难点口腔护理的操作要点课程内容及环节【组织讲授】【复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第一节口腔照顾护士第二节头发照顾护士第三节皮肤照顾护士第四节压疮的预防和护理第五节晨晚间护理【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第六章病人的干净卫生病人的干净照顾护士,是整体照顾护士中最基本、最紧张的构成部分,尤其是对危重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来讲,机体的干净、舒适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产物的排泄,能防备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到达促进康复的目的。
第一节口腔护理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
正常人口腔中有大量的细菌存在,其中有是的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降低,饮水、进食量少,咀嚼及舌的动作减少,唾液分泌不足,自洁作用受影响时,细菌可乘机在湿润、温暖的口腔中迅速繁殖,造成口腔炎症、溃疡、腮腺炎、中耳炎等疾患;甚至通过血液、淋巴,导致其它脏器感染,给全身带来危害;长期使用抗菌素的病人,由于菌群失调又可诱发霉菌感染。
所以,做好口腔护理对病人十分重要。
(一)目的1.保持口腔清洁、湿润、舒适,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防止口臭、口垢、增进食欲,保持口腔正常功能。
3.观察口腔粘膜、舌苔的变化及有无非凡口腔气味,协助诊断。
第七节病人的清洁护理
一、口腔护理
特殊病人口腔护理适用于:高热、昏迷、禁食、鼻饲、口腔有疾患、大手术后及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
(一)目的
(二)用物:常用漱口溶液及其作用
(1)生理盐水:清洁口腔,预防感染。
(2)复方硼酸溶液:可轻微抑菌,消除口臭。
(3)0.02%呋喃西林溶液:可清洁口腔,为广谱抗菌溶液。
(4)1%~3%过氧化氢溶液:释放出新生氧气以抗菌除臭。
(5)1%~4%碳酸氢钠溶液:用于真菌感染。
(6)2%~3%硼酸溶液:可抑制细菌的生长。
(7)0.1%醋酸溶液:用于绿脓杆菌感染时。
(三)操作要点
1.活动义齿取下。
2.口腔粘膜溃疡,涂以冰硼散、西瓜霜等;口唇干燥者涂以石蜡油。
(四)注意事项
1.动作宜轻柔,特别是对有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
2.昏迷病人禁忌漱口。
清点棉球个数,不可过湿。
3.活动义齿取下后应彻底洗刷,浸于冷开水中保存,每日换水1~2次。
不可将义齿浸于乙醇或热水中,防止变色、变形和老化。
4.长期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口腔粘膜有无真菌感染。
二、头发护理
(一)床上梳发
若头发纠结成团,30%乙醇湿润后,再小心梳理。
(二)床上洗发:衰弱病人不宜洗发。
(三)灭头虱、虮法
1.常用药液:30%含酸百部酊:百部30g,加50%乙醇100ml,再加入纯乙酸1ml盖严,48小时即可。
2.病人:剪短头发焚烧。
3.护士:
(1)穿隔离衣、戴手套。
(2)用纱布蘸百部酊将头发分层擦遍,反复揉搓10min,病人戴好帽子包严头发。
(3)24h后,取下帽子,用挂上棉花的蓖子蓖去死虱和虮,洗发。
(4)为病人更换被服及衣裤,并放入布口袋内扎紧,灭菌处理。
(5)除去蓖子上的棉花用纸包好焚烧。
梳子和蓖子消毒
三、皮肤护理
(一)淋浴和盆浴:妊娠7个月以上的孕妇禁用盆浴。
1.水温:40℃~45℃为宜,浴室外应挂牌,浴室不闩门。
2.沐浴饭后1h后进行。
(二)床上擦浴
1.脱衣服(先近侧后远侧,先健侧后患侧)
穿衣服(先穿患侧后穿健侧)
2.用50%的乙醇在骨隆突处做按摩
3.如病人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等病情变化,立即停止。
四、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一)概念
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至软组织溃烂坏死。
也称压力性溃疡或压疮。
(二)压疮发生的原因
1.力学因素
(1)压力:垂直压力是造成压疮的最主要因素
(2)摩擦力
(3)剪切力:与体位有关
2.理化因素刺激
3.机体营养不良营养状况是发生压疮的内在因素。
4.受限制的患者
(三)压疮的好发部位
压疮好发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
1.仰卧位枕骨隆凸、肩胛、肘部、脊椎体隆突处、足跟,尤其是骶尾部最易发生压疮。
2.侧卧位耳廓、肩峰部、髋部、大转子、膝部(内侧、外侧)、踝部(内踝、外踝)等。
3.俯卧位肩峰部、肋缘突出部、髂前上棘、膝前部、足趾等。
4.坐位坐骨结节处。
(四)压疮的分期及临床表现
1.淤血红润期:局部皮肤受压,暂时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红、肿、热、麻木或触痛。
此期皮肤表面无破损情况,可逆性改变。
2.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受压部位因淤血而呈现紫红色,有皮下硬结和/或有水泡形成。
水泡破溃后,见潮湿红润的创面,有疼痛感。
3.溃疡期静脉回流严重受阻,血栓形成,组织缺血、缺氧。
轻者真皮层组织感染,浅层组织坏死,溃疡形成;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向深部扩散,甚至到达骨骼,严重者全身
感染。
(五)压疮的预防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鼓励和协助卧床病人经常更换卧位:1次/2h
(2)病人身体空隙处垫软枕等,减轻骨突处受压。
(3)对使用石膏、夹板、牵引固定的病人,要检查、随时观察
2.避免局部理化因素的刺激
不让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布上),严禁使用破损的便盆。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4.加强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适当补充矿物质,如口服硫酸锌,促进慢性溃疡的愈合。
(六)压疮的护理
1.淤血红润期:及时去除致病因素
2.炎性浸润期:保护皮肤,防止感染。
未破损的小水泡应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大水泡需用无菌注射器将泡内液体抽出,不必剪去表皮,涂消毒液,以无菌敷料包扎好。
3.溃疡期:解除压迫,清洁创面,祛腐生新,促其愈合
(1)轻者:鹅颈灯照射,鸡蛋内膜、纤维蛋白膜等贴于创面
(2)重者: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或1:5000高锰酸钾等溶液冲洗创面(溃疡较深者:3%过氧化氢溶液),用碘伏涂擦创面。
药物外敷,植皮手术。
五、晨晚间护理
(一)晨间护理
于清晨诊疗工作前完成。
(二)晚间护理
1.目的保持病室安静和空气流通;观察病情;使病人清洁舒适、易于入睡。
2.内容于晚饭后开始进行。
练习题:
1.口腔有真菌感染时常用的漱口液是
A.2%~3%的硼酸溶液
B.朵贝尔溶液
C.1%的过氧化氢溶液
D.生理盐水
E.1%~4%的碳酸氢钠溶液
答案:E
2.病人长期仰卧,最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是
A.肩胛部
B.骶尾部
C.足跟
D.膝部
E.枕骨粗隆
答案:B
3.病人李某,男,40岁,因外伤截肢两个月,骶尾部受压处因淤血而呈现紫红色,有皮下硬结和有水泡形成,病人有疼痛感。
该病人的压疮处于
A.淤血红润期
B.炎性浸润期
C.溃疡期
D.感染期
E.早期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