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州市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处置盘活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漳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7.20•【字号】漳政综〔2014〕115号•【施行日期】2014.07.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漳州市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处置盘活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漳州、常山、古雷开发区管委会,漳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漳州市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盘活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漳州市人民政府2014年7月20日漳州市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处置盘活工作方案为进一步盘活我市批而未供土地和闲置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拓展发展空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一)清理范围按照“分清类型、查明原因、分类处置、理旧控新”原则,对全市批而未供土地、闲置土地进行处置盘活。
批而未供土地分批而未征和征而未供两种情形,闲置土地分政府原因和企业原因两种情形。
(二)阶段目标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应从本方案下发之日起,用三年的时间基本完成本辖区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工作。
2014年完成35%的清理处置任务,十年以上已批未供、闲置土地全部得到清理处置;2015年完成35%,五年以上已批未供、闲置土地全部得到清理处置;2016年完成30%,批而未供、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基本完成。
二、处置措施(一)土地批而未征的类型及处置措施1.政府不能及时组织土地征迁对已取得省以上政府农转用批文,还没有完成征地拆迁的,依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征地交地工作的意见》(闽政〔2013〕50号)精神,切实发挥好政府在征迁工作中的主体作用,明确时间节点,依法依规、有序运作,及时完成建设项目征地交地工作。
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仁市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异议、质疑和投诉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9.28•【字号】铜府办发〔2020〕45号•【施行日期】2020.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铜仁市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异议、质疑和投诉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铜仁高新区、大龙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工作部门: 《铜仁市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异议、质疑和投诉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铜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9月28日铜仁市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异议、质疑和投诉管理办法第一条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当事主体异议、质疑和投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活动投诉处理办法》《政府采购质疑和投诉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招标(采购)人、代理机构依法负责受理、答复投标人、供应商、竞买人、竞拍人提出的异议、质疑;各级发改、财政、自然资源、住建、交通、水利、工信、林业、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市场监督等行政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对相应行业(含产业)的招标投标活动实施监督,依法受理投标人、供应商、竞买人、竞拍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在招投标过程(包括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中标及签订合同)中提起的投诉事项以及依法查处泄露保密资料、泄露标底、围标串标、歧视、排斥潜在投标人等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条对异议、质疑事项的处理程序。
招标投标异议、质疑,是指投标人、供应商、竞买人、竞拍人认为招标文件、招标过程和中标结果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以书面形式向招标(采购)人或代理机构提出疑问主张权利的行为。
福建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关于印发《福建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行政监督平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市场管理【发文字号】闽发改法规[2018]105号【发布部门】福建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发布日期】2018.04.10【实施日期】2018.04.10【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福建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关于印发《福建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行政监督平台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闽发改法规〔2018〕105号)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福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厦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漳州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泉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三明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莆田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南平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龙岩市财政局、宁德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委员会、平潭综合实验区行政审批局,各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福建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行政监督平台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福建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工作联席会议2018年4月10日福建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行政监督平台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行政监督工作,运用福建省公共资源交易电子行政监督平台(以下简称“监督平台”)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行政监督,提高公共资源交易公开透明度,维护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秩序,促进廉政建设,根据《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和规范,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监督平台的使用、运行和保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公共资源交易,是指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领域的具有公有性、公益性的资源交易活动。
本办法所称监督平台是省发改委受省政府委托建立的为全省各级公共资源交易行政监督部门和监察机关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采取在线监督方式,运用大数据实现预警纠错等提供服务的电子信息系统。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漳浦县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漳浦县监察局为规范我县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加强交易活动的监督管理,保证建设工程项目交易、国有资产产权(物权)交易、政府采购、经营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及其他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总则(一)本办法适用于在漳浦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进行的建设工程项目交易、国有资产产权(物权)交易、政府采购、经营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以及按规定应进入交易中心交易的各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
(二)相关职能部门和中心工作人员应认真依法履行对有关交易行为的监督管理职能,对违反有关规定、不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单位)和人员,要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相应的行政责任。
二、监管职责(三)交易中心是县政府负责公共资源交易和提供咨询、服务的协调机构,主要负责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统筹、协调、管理和监督,提供信息发布、咨询和交易服务平台。
(四)交易中心对交易活动履行以下监管职责:1、参与由公共资源管理主体和管理机构组织的有关公共资源进场交易目录、工作方案、监管办法等重大事项的研究制定工作;2、对按规定必须统一进场交易的项目进行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和综合统计;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评标(评审)专家交易现场负面行为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评标(评审)专家交易现场管理,保障评标(评审)活动公平、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办法》《河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实施办法》《河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和评标专家管理办法》《河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考核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规定,结合河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省交易中心”)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进入省交易中心从事公共资源交易的评标(评审)专家交易现场负面行为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评标(评审)专家,是指招标人(采购人)、代理机构依法依规从河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河南省政府采购专家库及相关行业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专业人员,或经有关部门同意由招标人直接确定或采购人自行选定的专业人员,以及招标人(采购人)代表。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评标(评审)专家交易现场负面行为,是指评标(评审)专家在省交易中心从事评标(评审)活动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妨碍评标(评审)活动公平公正的行为。
第五条评标(评审)专家应加强学习,熟悉招投标、政府采购等相关法律法规,掌握电子化评标和专业领域知识;遵纪守法,严守职业道德,公正履行职责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六条省交易中心对评标(评审)专家交易现场发生的负面行为及时报送相关行政监督部门,在行政监督部门做出处理前暂停其进场开展评标(评审)活动。
被行政监督部门依法处理的,按照其处罚结果执行。
第七条评标(评审)专家交易现场负面行为包括:(一)不接受省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现场管理,经劝阻无效的;(二)对现场工作人员或其他评标(评审)专家等进行人格侮辱、人身攻击,以及冲击门禁等扰乱现场秩序的;(三)委托或者代替他人参与评标的;(四)不按交易场所规定核验身份证件进入评标区的;(五)不按规定存放通讯工具、电脑、移动存储设备、纸质资料的;(六)未经允许随意进出评标区或者其他评标室的;(七)在评标区大声喧哗吵闹、交头接耳,经劝阻拒不改正的;(八)在评标过程中擅离职守或者在评标结束前离开的;(九)擅自动用评标委员会其他成员电子辅助评标设备的;(十)以暴力、胁迫等手段扰乱正常评标工作秩序的;(十一)索要、接受超额劳务报酬或者以此怠于评标(评审)的;(十二)在二次或多次报价过程中,评审专家未发起报价通知或在规定时间内供应商未完成报价提前点击报价结束,导致供应商未进行或未完成报价的;(十三)依法应当否决而未否决或无正当理由主观随意否决投标,造成项目复议的;(十四)评标(评审)期间,传递信息或对外泄露评标(评审)情况影响评标结果的;(十五)在质疑投诉处理中,无正当理由随意改变原评标(评审)意见或拒不履行配合答复询问、质疑、投诉等法定义务的;(十六)违反《河南省综合评标专家库评标专家考核办法》《河南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实施办法》相关规定,情形较重造成不良影响的;(十七)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行为的。
大理白族自治州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管理办法(试行)正文:----------------------------------------------------------------------------------------------------------------------------------------------------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告(第8号)现公布《大理白族自治州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管理办法(试行)》,自2010年8月1日起施行。
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二○一○年七月六日大理白族自治州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管理,促进公平竞争,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当事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云南省产权交易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本州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全州行政区域内依法进行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和集体产权转让、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应当遵循政府建立、规范运作、公共服务、公平交易、统一监管的原则,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开、公平、公正。
第四条州政府成立州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负责领导本州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管理工作,并设立州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州公管办),负责处理州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具体履行下列职责:(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组织制定全州招标投标领域内的交易监管制度,并监督实施;(二)对进入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交易活动实施现场监督;(三)建立州公共资源交易投诉举报中心,会同有关行政监管部门及时纠正和查处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四)建立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相关各方及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制度;(五)建立和管理评标专家总库;(六)指导和协调全州的招标投标市场管理工作,对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各行政监管部门派驻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管理;(七)办理州政府及州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加强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加强监督管理规定的通知云政发〔2015〕55号各州、市、县、区人民政府,滇中产业新区管委会,省直各委、办、厅、局:现将《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加强监督管理的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2015年8月6日关于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加强监督管理的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加强监督管理,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资源交易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体系,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开、公平、公正进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我省行政区域内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公共资源交易包括下列内容:(一)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二)政府采购、药品及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三)国有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四)司法或行政机关罚没物资拍卖;(五)其他涉及公有、公共、公益项目的交易活动。
公共资源交易实行目录管理,列入交易目录的项目,必须进入各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
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由省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机构公布。
第三条公共资源交易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实行综合监督与行业监督相结合、项目审批与交易执行相分离、监督管理与交易服务相分开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交易管理机构和行业监管部门综合监督、集中执法的监督机制,形成省、州市、县市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统一交易平台、统一制度规则、统一信息公开、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监督执法”的市场运行体系。
附件违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典型案例及处理情况(第5期)案例1: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城市管理局通过招标违规设置共享电单车企业准入障碍2020年11月,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城市管理局将共享电单车占用福鼎市城区市政道路基础设施资源三年使用权分为2500辆、2000辆、1500辆、1000辆4宗标的进行拍卖,并于同月与4家中标企业签订《共享电单车运营协议书》。
该行为导致其他共享电单车企业无法进入当地市场开展经营,违反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有关要求。
案例来源:地方上报。
处理情况:该案例已完成整改。
2022年12月,福鼎市城市管理局发布关于废止共享电单车相关文件的公告,废止与4家中标企业签订的《共享电单车运营协议书》,同步细化完善共享电单车运营停放管理,确保共享电单车街面停放有序。
案例2: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国资公司通过竞争性谈判违规设置共享电单车企业准入障碍2021年1月,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国资公司通过竞争性谈—1—判,与福建某公司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由该公司对城区共享电单车项目开展投资与运营,导致其他共享电单车企业无法进入当地市场开展经营,违反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有关要求。
案例来源:地方上报。
处理情况:该案例正在整改。
2022年11月,光泽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按照有关工作规定,向光泽县国资公司提出废除相关采购合同等工作要求,下一步光泽县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将加强督促采购合同废除,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完善共享电单车运营停放管理,确保共享电单车街面停放有序。
案例3: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城市管理局通过招标违规设置共享单车企业准入障碍2021年10月,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城市管理局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杭州某公司和北京某公司为本地区共享单车运营企业,该行为导致其他共享单车企业无法进入当地市场开展经营,违反了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有关要求。
案例来源:地方上报。
处理情况:该案例正在整改。
宁德市霞浦县发展和改革局根据有关工作规定,推动霞浦县城市管理局与2家中标企业解除合同。
青海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全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建立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守信的交易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公共资源交易,是指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药品集中采购、国有产权交易以及其他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具有公有性、公益性的资源交易活动。
第四条公共资源交易应当遵循“统一进场、公开透明、公平诚信、高效便民”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涉、干预项目交易主体依法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活动。
公共资源交易应当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交易平台,统一服务标准,统一信息公开,统一专家管理。
第五条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实行综合监管与行政监督相结合、行政监督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管办分离的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
第二章监管职责第六条省政府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建立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机制,联席会议成员由各行政监督部门和履行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监管职责的机构组成,设立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政务服务监管局。
第七条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落实和指导协调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中的重大事项,统筹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监管规范等工作,指导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和平台建设,协调解决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重大问题。
第八条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承担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工作联席会议日常工作,负责会议组织、联络和协调工作,研究并提出会议议题。
第九条各行政监督部门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履行以下职责:(一)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履行本行业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行政监管、监督检查等职能,研究制定本行业公共资源交易规则;(二)确定本行业纳入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的范围,督促项目统一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三)负责本行业交易主体、代理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管理,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四)各行政监督部门应当运用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电子监督平台,开展协同监管、智慧监管,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及时调整监管重点。
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凉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4.03.13•【字号】平政办发〔2014〕42号•【施行日期】2014.03.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凉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平凉工业园区管委会,市直各部门,中、省驻平各单位:《平凉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已经2014年2月25日市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审定通过,现印发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平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3月13日平凉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全市各类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加强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监督管理,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质量和效率,建立开放透明、竞争有序、服务到位、监管有力、统一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和《甘肃省省级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平凉市范围内进行交易的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矿业权交易、国有产权交易、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罚没及涉案资产处置等其他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公共资源交易,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被授权的组织所有或管理的,具有公有性、公益性的资源中,依法需要通过竞争方式确定竞得者的活动。
第四条公共资源交易按照政府主导、管办分离、集中交易、规范运行、部门监管、行政监察的机制运作,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实行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平凉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构成的“一委一办一中心”市场管理运行模式。
漳浦县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漳浦县监察局
为规范我县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加强交易活动的监督管理,保证建设工程项目交易、国有资产产权(物权)交易、政府采购、经营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及其他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根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暂行办法。
一、总则
(一)本办法适用于在漳浦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进行的建设工程项目交易、国有资产产权(物权)交易、政府采购、经营性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以及按规定应进入交易中心交易的各项公共资源交易活动。
(二)相关职能部门和中心工作人员应认真依法履行对有关交易行为的监督管理职能,对违反有关规定、不认真履行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单位)和人员,要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相应的行政责任。
二、监管职责
(三)交易中心是县政府负责公共资源交易和提供咨询、服务的协调机构,主要负责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统筹、协调、管理和监督,提供信息发布、咨询和交易服务平台。
(四)交易中心对交易活动履行以下监管职责:
1、参与由公共资源管理主体和管理机构组织的有关公共资源进场交易目录、工作方案、监管办法等重大事项的研究制定工作;
2、对按规定必须统一进场交易的项目进行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和综合统计;
3、协助有关部门监督交易双方执行法律、法规和规章;
4、协助职能部门建立、管理和使用评标专家库,建立招标投标评审专家随机抽取系统;
5、负责对进入交易中心的交易各方进行现场监管; 负责对政府非税收入进行监督,并按规定全额上缴财政,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6、受理交易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投诉,并协助相关职能部门做好调查处理工作;协助处理招投标活动中产生的争议和纠纷;协助有关部门查处招标投标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7、负责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专业交易机构实施监督、考核;
8、负责交易中心工作人员的考核与管理。
(五)相关职能部门对交易活动履行以下职责:
1、依法行使相关的监督职责;
2、负责拟订相关专业交易管理的有关规定;
3、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定组织督促本行业公共资源进场交易;
4、受理交易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的投诉或举报,并依法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5、对所聘用的评标专家进行监督、管理、培训,并对专家库的建设和使用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
6、办理交易文件、合同备案。
(六)交易各方应严格遵守国家、省、市有关交易活动的法律、法规和规定,自觉服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现场监管。
三、监管办法
(七)相关职能部门应落实专人加强对本行业交易活动的监督与管理。
依照部门职责,对行政监管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予以纠正。
(八)交易中心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各类交易活动进行考核评议。
通过查阅资料、受理投诉和考核评议等方式对交易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必要时可向有关当事人调查了解,当事人应及时予以配合。
(九)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交易活动中发生的违法违规行为,可向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或相关职能部门投诉。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接到投诉后,应根据反映的情况,及时协助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开展调查和做出相应处理。
(十)在交易活动中,发现交易各方当事人、评标委员会及其成员、中介机构等有违反交易规定行为的, 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有权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予以纠正或依法处理的意见和建议。
相关职能部门应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书面反馈交易中心。
(十一)进入交易中心的各专业交易机构,应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做好交易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为交易各方当事人提供优质服务,自觉接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
(十二)交易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省、市有关规定,恪尽职守,秉公办事,并自觉接受群众与社会的监督。
严禁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四、责任追究
(十三)交易活动参与人(包括交易各方当事人、交易代理机构及其他相关组织等)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做出相应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书面反馈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1、在交易过程中违反交易程序等有关规定的;
2、有串标、泄密等行为的;
3、未按规定发布交易信息的;
4、未按规定缴纳保证金的;
5、违反规定签订交易合同的;
6、有其他违反规定行为的。
(十四)专业交易机构未按规定履行职责,管理混乱,严重影响交易活动正常进行,造成重大失误或损失的,由相关职能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并将结果书面反馈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十五)相关职能部门未按规定履行行政监管职能,放任自流,严重影响交易市场秩序,有下列情形之一并造成严重后果的,由纪检监察机关依法依纪追究其责任:
1、规定应实行市场化配置而未实行的;规定应进场交易而未进场的;
2、未按规定落实专人进行监管的;
3、对管理职责范围内的交易活动不认真监管,存在失管失察情况的;
4、对各种违纪违法交易行为未及时进行调查处理或未及时反馈处理结果的;
5、有其他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
(十六)交易中心和各交易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存在失职、渎职及其他严重违法违纪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或不良影响的,由相关职能部门或纪检监察机关按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附则
(十八)本办法从2009年2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