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5)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探究水螅、涡虫的形态结构。
2.概述水熄、珊瑚虫、涡虫、猪肉绦虫、血吸虫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3.概述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4.了解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开心预习梳理,轻松搞定基础。
1.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对称,背腹,有无。
3.水螅的身体呈色, 形,长约。
水螅用身体的一端附着在物体上,另一端有, 周围有5-12条细长的。
4.水螅的体壁是由和两层细胞构成的。
两层细胞之间又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
由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它与相通。
5.珊瑚是由珊瑚虫群集而成的。
在热带海洋中,许多种珊瑚虫的生长和繁殖都很快,它们的骨骼在海岛的四周或海边堆积,逐渐形成了和。
珊瑚的软组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能转化成石油。
有些珊瑚可制成工艺品,如红珊瑚;有些珊瑚能供药用,如柳珊瑚。
6.涡虫全身只有1-1.5cm 背部呈色,腹部颜色较浅。
身体柔软,背腹,体形像一片柳叶。
身体前端呈,两侧各有一个耳状突起,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的,可以辨别光线的明暗。
重难疑点,一网打尽。
7.水螅体内的结构叫做( )。
A.空腔B.消化腔C.体腔D.内脏8.在水螅周围放些水蚤,活水蚤进入水螅体内的方式( )。
A.水蚤游到水螅口中B.水蚤被吞入水螅口中C.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游入口中D.水蚤被水螅的触手捕捉,送入口中9.水螅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是( )。
A.由肛门排出B.由口排出C.由胞肛排出D.由细胞膜排出10.观察水螅的体形和生活状态,以下最适于进行实验的一组是( )。
A.新鲜的自来水中,生有芽体的饥饿的水螅B.井水中,生有芽体的饱食后的水螅C.放置几天后的自来水中,不生芽体的饥饿的水螅D.蒸馏水中,不生芽体的饱食后的水螅11.与原生动物相比,水螅是动物,细胞有了;体壁由、中胶层和组成;体内有消化腔,消化方式不仅有细胞内消化,还有消化。
5.1.6 鸟适用年级:八年级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2)通过举例及科学辩证,说明鸟与人类的关系。
(3)通过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特征活动,树立学生“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重难点:探究和观察“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阐明鸟类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重点)探究“鸟适于飞行特点”这一实验过程及组织教学;呼吸系统中关于气囊辅助肺呼吸的理解。
(难点)第一部分: 自主学习(一)多种多样的鸟鸟的种类很多,是脊椎动物中种类数量仅次于鱼的一个类群。
(二)鸟的主要特征1.除了鸵鸟、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以外,绝大多数鸟都是善于飞行的。
2.鸟有许多适于飞行的特点。
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中空气的阻力。
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
翼搏击空气,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可减轻体重。
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龙骨突;胸肌发达,附着在胸骨上,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
3.鸟的视觉发达,有些能在疾飞中捕食。
用坚硬的角质喙来啄取食物,没有牙齿。
食量大,消化能力强,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很快就随粪便排出。
4.鸟的呼吸作用旺盛,具有与肺相通的气囊,可辅助呼吸。
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
吸气时吸入的空气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则直接进入气囊;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又返回肺内进行气体交换。
这样,鸟无论吸气还是呼气,肺内都有富含氧气的空气通过,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①气管②气囊③肺5.鸟的心跳频率快,体温高而恒定。
鸟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恒温动物。
鱼、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是变温动物。
恒定的体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
6. 与爬行动物一样,鸟也能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起保护作用。
7. 鸟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第五章病毒
学习目标:
1、通过对病毒资料的搜集,学会查阅、整理从各种途径获得的科学资料
2、知道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了解有关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病毒相关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展示课件)同学们,请观察下面资料,感知病毒可以引发哪些疾病?平时我们是如何预防的?
(学生交流讨论、发言,完成下面表格)
二、请学生分组讨论,认识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大小:____。
结构特点:。
分类:。
生活习性:__ 。
三、了解病毒入侵生物体的过程与原理,观看课件后讨论,并把过程描述出来:
四、认识几种常见的病毒模型:。
五、认识病毒于人类的关系:
1、不利于人类的方面:。
2、人类有效利用病毒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方面:。
六、知识拓展
1、查阅资料,了解人类与病毒的抗争史。
2、与父母共同研究自己的预防接种卡,了解自己对什么病毒有免疫力,并与父母和同学交流。
2。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感悟学习目标】:1.描述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2.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3.关注动物栖息地的保护。
一、【自主学习】(一)、两栖动物【阅读教材P25—26页,通过阅读和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1. 常见类型:青蛙、、蝾螈等。
2.青蛙的形态结构特征:(1)生活环境:青蛙的幼体是,生活在中,用呼吸,成体生活在、、边的陆地上或水中。
(2)形态:眼睛后面有,头部前段有一对,前肢,后肢,趾间有蹼。
(3)运动:依靠四肢使青蛙既能在生活,也能在活动。
(4)体表:皮肤且能分泌粘液,皮肤内部密布。
(5)呼吸:用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3、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呼吸,成体大多数生活在陆地上,也可以生活在,用呼吸,辅助呼吸。
(二)、爬行动物【阅读教材P27—28页页通过阅读和观察图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类型:蜥蜴、、、、等。
2、蜥蜴的形态结构特点:(1)生活环境:生活在田野和山坡的草地上。
(2)形态:头部后面有,四肢短小,不能跳跃,能迅速。
(3)体表:皮肤干燥,表面覆盖着角质的,既可以保护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
(4)呼吸:蜥蜴的气体交换能力较强,只靠的呼吸,就能满足蜥蜴在陆地上对需求。
(5)生殖:将受精卵产在上,受精卵较大,卵内较多并含有一定的,卵外还有坚韧的保护,使卵能够在陆地的环境中发育成幼晰。
3、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
二、【合作探究】:1、写出图中青蛙发育的四个阶段的名称:1 ;2 ;3 ;4 。
2、青蛙生殖发育的特点?三、【畅谈收获】四、【习题跟踪】:1、青蛙皮肤裸露而湿润的意义是 ( )A保护体内水分不散失 B、有利于体表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C、减少游泳时的阻力D、适应水中生活,运动灵活2、某同学捉到一只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天蛙就死掉了,蛙死亡的原因是( )A无法呼吸 B、饥饿 C、惊吓 D、水质有问题3、青蛙的四肢善于 ( )A爬行 B、游泳和跳跃 C、行走 D、逃脱敌害4、娃娃鱼(大鲵)是世界上 ( )A、最珍稀的两栖动物B、最大的两栖动物C、最原始的两栖动物D、最高级的两栖动物4、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的细鳞,这有利于 ( )A适应水生生活 B、利用皮肤呼吸 C、适应陆地生活 D、自由活动5、蜥蜴呼吸的特点是 ( )A完全用肺呼吸 B、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用体表呼吸 D、用鳃呼吸6、下列各组动物中,都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鳄鱼、海龟B、河蟹、河蚌、滩涂鱼C、大鲵、蟾蜍、蝾螈D、河马、水牛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全新部编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全册
共114页)
概述
本导学案为全新部编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的导学辅助资料,共含114页。
下面将简要介绍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目标。
章节内容
1. 第一章:生物的起源和发展
- 主要内容:生物的起源、进化和分类
- 研究目标:了解生物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
2. 第二章:生物的组成
- 主要内容:生物的基本化学组成,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等
- 研究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组成成分,明白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3. 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主要内容:细胞的基本结构、功能和特点
- 研究目标:认识细胞的基本构成,明确细胞的功能和特点
4. 第四章:细胞的分裂和遗传
- 主要内容:细胞的分裂过程和遗传基础
- 研究目标:了解细胞的分裂过程,理解遗传的基本原理
5. 第五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 主要内容:DNA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表达和调控
- 研究目标:掌握DNA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方式
结语
本导学案共包含全新部编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的全部内容,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起源、组成和遗传等基本知识。
同时,该导学案也提供了相关的研究目标,帮助同学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份导学案,提高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水平。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检测(自学检测)1.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比较简单 ,其中大多数生活在海洋中,例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生活在淡水中,例如水螅。
2.水螅的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身体一端附着在水草等杂物上,另一端伸展着细长的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3.水螅体形呈辐射对称,这种对称有利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的各种刺激、捕食和进行防御。
4.水螅身体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其中内胚层围成的腔叫消化腔;外胚层上的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的利器,在触手部位尤其多。
5.生活在清澈溪流的石块下身体背腹扁平,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它们是涡虫(动物),属于扁形动物。
6.涡虫的口长在腹面,口内有一个可以伸出口外的咽,吃进去的食物在内消化,然后食物残渣从口排出,因为它无肛门。
7、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
除涡虫外还有华枝睾吸虫、血吸虫和绦虫也属于扁形动物。
8、大多数的扁形动物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靠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
9.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10.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行课案【合作探究】1.水螅是怎样捕食的?2.水螅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学习目标:1.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反思与补充: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它们与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检测(自学检测)1.线形动物因体形细长如线而得名。
第六节鸟第五单元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六节鸟学习目标:1.概述鸟的主要特征。
2.说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的概念。
3.确立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4.尝试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5.举例说明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形成爱鸟护鸟的意识。
重点:鸟的主要特征;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确立鸟的身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鸟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通过探究,认识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自主学习対学群学展示学法指导认真阅读课本并结合生活常识,课前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教师巡堂,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知识点一:鸟的主要特征【活动一】探究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1)外形:体形呈型,体表,前肢。
(2)运动系统:翼是鸟类的器官,羽毛在排列上是的,生有大型正羽,展开时呈型;骨骼,中空,有;肌特别发达。
(3)消化系统:食量,消化能力,直肠,体内不贮存粪便。
(4)循环系统:发达,的能力强。
体温。
(5)呼吸系统:有和,进行双重呼吸。
鸟类的身体里有多对发达的,它的一端与肺相通,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还突入到骨的空腔里,其作用是暂时贮存气体,帮助呼吸。
鸟类每呼吸一次,进行2人一组相互解决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小组合作完成【活动一】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不懂的问题提出全班讨论解决气体交换,这两次气体交换的场所均为。
又被称为。
鸟的特征在飞行中的作用体呈流线型全身覆盖羽毛,两翼上着生有正羽前肢变成翼胸肌发达骨薄且愈合(形成龙骨突),长骨中空食量大,消化能力强,直肠短,食物残渣随时排出体外心率比人快,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强双重呼吸知识点二:鸟与人类【活动二】举例说说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人一组相互解决在自学中遇到的小组合作完成【活动二】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不懂的问随堂练习1.大多数鸟类体内具有气囊,气囊在鸟飞行时所起的作用不包括()A.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B.减轻体重,增加浮力C.散失热量,降低体温D.保温保暖,使体温恒定2.下列哪项不是家鸽适应飞行生活的外形特点()。
5.5 病毒适用年级:八年级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描述病毒的大小、形态,正确区分各种病毒并说出分类依据。
2.描述病毒的结构组成和繁殖方式。
重难点:病毒的主要特征,与人类的关系。
(重点)病毒的结构、病毒的生活。
(难点)第一部分:自主学习(一)病毒的发现1.19世纪末,俄国科学家在研究烟草花叶病的病因时,推想这种病是由细菌引起的。
他将患花叶病的烟草榨出汁液,用能将细菌滤去的过滤器进行过滤,再用过滤后的汁液感染正常的烟叶,结果发现正常的烟叶还能患病。
这表明烟草花叶病比细菌还小的病原体引起的。
科学家把这种病原体叫作“”。
其他科学家在研究动物的口蹄疫病时,证明了口蹄疫也是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时一种杆状颗粒。
(二)病毒的种类1.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病毒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它们比细菌小得多,只能用来表示它们得大小。
2.以将病毒分为三类: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三)病毒的结构和繁殖1.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
2.外界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毒便侵入活细胞,生命活动就会重新开始。
(三)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1.物带来极大的危害。
2.由病毒引起的感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曾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肝炎、手足口病、埃全球的新冠肺炎也是病毒引起的。
3.从呼吸系统异常到严重到全身的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
4.人们一方面设法治疗和预防病毒性疾病,一方面利用病毒为人类造福。
人们用接种牛痘疫苗的方法,预防由引起的天花,已经使这种病在世界范围内消失。
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在我国由于口服疫苗的普遍使用,已经得到控制。
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病毒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进行防治。
5.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
科学工作者还在寻找利用某些病毒防治有害生物的方法。
1.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及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及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反思及补充:第 1 页学习目标:预习案一、预习提纲1.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它们及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二、预习检测(自学检测)1.线形动物因体形细长如线而得名。
蛔虫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2.它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段有口,后端有肛门;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3.蛔虫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结构叫角质层;生殖器官发达;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慢慢地蠕动。
4.除蛔虫外,蛲虫、钩虫、丝虫和线虫也属于线形动物。
5.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6.蚯蚓的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_体节__构成,以土壤中的___有机物__为食。
有环带的是它的前端,身体分节可以使蚯蚓躯体运动更加灵活。
7.用手触摸蚯蚓会有湿润和粗糙的感觉,蚯蚓的运动是靠的肌肉收缩和刚毛的配合完成的。
8.蚯蚓的呼吸是靠__体壁__完成的,___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__体壁_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体外。
9.除蚯蚓外,沙蚕和蛭也属于线形动物,沙蚕的运动器官是疣足。
10.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行课案【合作探究】1.为什么说线形动物比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高等(从结构上分析)?2.怎样预防蛔虫病?3.蚯蚓身体也细长,为什么不属于线形动物?4.蚯蚓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土壤湿度、板结度、食物情况),有什么样的生活习性(活动时间规律)?5.大雨过后蚯蚓为何爬出地面?如果农田里的蚯蚓消失了,农作物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吗?为什么?6.蚯蚓对人类有哪些益处?检测案1、概述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大众中学八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5)
课题
空中飞行的动物 撰稿人:何辉
学
习
目
标 1.能阐明鸟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2.能阐明昆虫等适于空中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
3.概述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 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节肢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特征
难点 鸟适于飞行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
学 生 活 动 教师活动
一、预习教材P20--27内容,感知教材,完成下例问题:
1.空中飞行的动物最先出现的是 ,后来是脊椎动 物中的 ,以及 中的蝙蝠。
2.鸟的身体内有发达的 ,它的一端与 相通。
3.昆虫的身体分 、 、 三部分,运动器官—— 和
着生在 ,昆虫外骨骼的作用是 。
4.昆虫再分类上属于 ,此类动物还有 、 、 、 等, 此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
5.青蛙属 动物,其幼体生活在 ,用 呼吸,成体营 生活, 用 呼吸,同时用 辅助呼吸。
二:合作探究:
1.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和观察教材P21—23页文字和图片资料,探究鸟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
提出问题:鸟的身体有哪些是与飞行的结构特点?
作出假设:A 鸟类的外部形态与飞行生活相适应,主要采用 的方法 B 鸟的内部结构与飞行生活相适应,主要采用 的方法 制定计划:(相互谈一谈)得出结论:(小组相互评价)
鸟的特征
在飞行中的作用 体型呈:
前肢变成 ,生有
有龙骨突,着生发达的
骨薄且愈合,长骨中空
轻而牢固,减轻体重 口内无齿
消化系统完善,消化能力强,直肠短
循环系统完善
双重呼吸 2.观察和思考教材P24页图,完成填空并交流讨论题:
①观察昆虫的翅膀,思考昆虫的翅膀与鸟翼就适于飞行看来有哪些共同点? ②举例说明翅对昆虫的生活和分布有什么重要意义?
都有用于飞行的扇面形结构,这些结构的运动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在空气中都可以产生向上的升力和前进的动力;相对于自身身体的大小来说,都具有轻、薄、表面积大的特点,有利于通过扇动空气产生飞行的动力。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③昆虫适于飞行的特点有哪些?
外形:昆虫的翅、、大,有利于扇动空气。
动力:胸部有发达的,提供飞行时的动力。
三部:三足:两翅:
三:课中练习,夯实基础:
1. 鸟类骨骼的特征()
A 厚而坚固
B 薄而轻,长骨中空
C 长骨较厚,骨质发达
D 厚而轻
2.下列有关昆虫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B 有三对足、能爬行或飞行
C 是无脊柱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
D 运动能力不强
3.两栖动物指的是()
A 即能在水中又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
B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的动物
C 幼体生活在陆地上,成体生活在水中的动物
D 即可在空中,又可在水中的动物
4.成语“鹬蚌相争”中的鹬、蚌两种动物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 肺、肺
B 肺、鳃
C 肺和气囊、肺
D 肺和气囊
5. 下列哪项不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点()
①身体呈流线型②全是披覆羽毛③前肢变成翼④身体分为头、颈、躯干、
四肢、尾⑤食量大⑥消化吸收能力强⑦直肠很短粪便随时排出体外
⑧两翼上的肌肉发达⑨有气囊辅助呼吸
A ①③
B ⑥⑧
C ④⑧
D ④⑥
6.关于鸟类体温恒定的原因,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鸟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热量多
B 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
C 有羽毛的保护
D 鸟有迁徙的习性
7.昆虫外骨骼的重要作用是()
A 支撑身体,可以使身体长得很大
B 使昆虫适应陆地环境生活
C 有利于飞行生活
D 可以防止天敌捕杀,具有防御作用
8.在天空中飞翔的蝙蝠和老鹰,它们()
A 都能用肺呼吸
B 都能有肺和气囊呼吸
C 都能用气管和气囊呼吸 D一个用肺呼吸一个用气囊呼吸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回顾本节所学,构建知识网络:
2.本堂课存在的疑义
3.完成新课标导学案自主检测及课后练习,预习下节课内容
4.请组长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签字、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