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债务重组
- 格式:ppt
- 大小:130.00 KB
- 文档页数:20
第1篇一、引言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根据与债权人达成的协议,在债务到期前,对原债务进行部分或全部减免、延期偿还、以资产清偿债务、以债务转资本等方式进行重组的行为。
债务重组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对于缓解企业财务困境、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会计制度的角度,对债务重组的核算方法、会计处理、税务处理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债务重组的核算方法1. 原则债务重组的核算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1)真实性原则:债务重组的核算应当真实、准确反映债务重组的情况。
(2)一致性原则:债务重组的核算方法应保持一致性,不得随意变更。
(3)谨慎性原则:债务重组的核算应充分考虑债务重组的风险,采取谨慎的核算方法。
2. 方法债务重组的核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账面价值法:债务重组时,债务人按照原债务的账面价值进行核算,债权人按照原债权账面价值进行核算。
(2)公允价值法:债务重组时,债务人按照原债务的公允价值进行核算,债权人按照原债权公允价值进行核算。
(3)成本法:债务重组时,债务人按照原债务的成本进行核算,债权人按照原债权成本进行核算。
(4)收益法:债务重组时,债务人按照原债务的收益进行核算,债权人按照原债权收益进行核算。
三、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1. 债务人会计处理(1)账面价值法:债务重组时,债务人按照原债务的账面价值进行核算,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债务重组收益”科目。
(2)公允价值法:债务重组时,债务人按照原债务的公允价值进行核算,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债务重组收益”科目。
(3)成本法:债务重组时,债务人按照原债务的成本进行核算,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债务重组收益”科目。
(4)收益法:债务重组时,债务人按照原债务的收益进行核算,借记“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债务重组收益”科目。
2. 债权人会计处理(1)账面价值法:债务重组时,债权人按照原债权的账面价值进行核算,借记“应收账款”等科目,贷记“债务重组损失”科目。
cpa债务重组知识点总结一、债务重组的定义债务重组是指企业通过重新安排其债务结构,以减少还款压力并改善财务状况的过程。
债务重组可以包括减少债务本金、延长还款期限、重新安排利息支付方式、转换债务形式等。
通过债务重组,企业可以减轻财务压力,改善现金流状况,并为未来发展创造更好的财务基础。
二、债务重组的原因企业进行债务重组通常有以下几个原因:1. 财务困难:企业因市场竞争激烈、经营不善或行业变化等原因导致财务困难,无法按时偿还债务。
2. 资本结构优化:企业希望通过债务重组来优化其资本结构,降低成本、延长还款期限或改善财务杠杆。
3. 业务发展需要:企业为了扩大规模、开拓新市场或进行并购重组,需要进行债务重组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三、债务重组的过程债务重组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步骤:1. 识别问题:企业首先需要识别其债务问题,包括债务规模、还款压力、债务结构等方面的问题。
2. 制定方案:企业需要制定债务重组方案,包括债务结构调整、还款计划安排、利息支付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3. 协商谈判:企业需要与债权人进行协商谈判,就债务重组方案的内容进行商讨和协商,寻求债权人的支持和配合。
4. 签订协议:一旦达成一致,企业与债权人将签订债务重组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执行债务重组方案。
5. 实施方案:企业需要按照债务重组方案的内容,履行还款义务,按时足额清偿债务本息,并向债权人提供相关报告和信息。
四、债务重组的方法企业进行债务重组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 债务延期:延长债务期限,使企业有更多的时间来偿还债务,缓解还款压力。
2. 利率再谈判:与债权人重新协商利息支付方式,降低债务成本,减轻还款负担。
3. 债务重组:通过与债权人协商,将一些债务转换为股权融资,减轻财务杠杆,改善资本结构。
4. 债务减免:与债权人协商,将部分债务转化为无息贷款或减免部分债务,缓解企业财务压力。
五、债务重组的影响企业进行债务重组可能会产生以下几方面的影响:1. 财务影响:债务重组可能对企业的财务表现产生积极影响,包括减少利息支出、减轻还款压力、改善资本结构等。
债务重组知识点总结一、债务重组的基本概念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通过与债权人协商,通过调整债务的形式、金额、期限等方式来缓解债务压力或解决债务问题的一种金融手段。
债务重组通常是在债务人出现经济困难、资不抵债、债务违约等情况下进行的,旨在通过与债权人的协商达成一致,解决债务问题,避免破产清算等风险。
债务重组是一种灵活的金融手段,既可以是简单的债务减免、延期,也可以是复杂的债务重组协议、债权债务转让等形式。
二、债务重组的程序步骤债务重组通常包括以下程序步骤:债务分析、债务协商、债务协议、债务执行四个阶段。
1. 债务分析阶段债务分析阶段是指债务重组的前期准备工作,债务人需要对自身的债务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债务种类、金额、期限等,以及自身的资产负债情况和经营状况等。
同时,债务人还需要对债权人进行调查,了解债权人的诉求和立场,为后续的债务协商打下基础。
2. 债务协商阶段债务协商阶段是债务重组的核心环节,债务人需要与债权人展开协商,就债务的金额、期限、利率、抵押物等进行谈判,达成一致意见。
在债务协商过程中,债务人需要充分表达自身的困难和诚意,同时展开利益博弈,争取最大程度的债务减免或延期。
3. 债务协议阶段债务协议阶段是指债务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正式的债务协议,明确债务的金额、期限、利率等具体条款。
债务协议可以是书面协议,也可以是口头协议,但为了避免后期纠纷,建议以书面协议为主。
债务协议一旦签订,债务人和债权人都需要严格履行协议中的约定。
4. 债务执行阶段债务执行阶段是指债务协议签订后,债务双方开始履行协议,进行债务清偿。
债务人需要按照协议约定的金额、期限、利率进行还款或清偿,债权人则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债务执行阶段是整个债务重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风险最大的环节,需要双方密切合作,确保协议顺利执行。
三、债务重组的主要形式债务重组的主要形式包括财务债务重组、法律债务重组和破产重整等。
1. 财务债务重组财务债务重组是指通过协商调整债务的形式、金额、期限等方式,解决债务问题的一种重组方式。
第十章债务重组练习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D;2.B;3.A;4.A;5.D;6.C;7.C;8.A;9.A;10.B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BCD;3.BC;4.AB;5.AE;6.ACD;7.BCDE;8.ABCE;9.BCE;10.BDE;11.ABCD三、业务题1.(1)债务重组日:2007年3月2日。
北方公司债务重组日的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坏账准备 100营业外支出 230贷:应收账款 1500 (2)北方公司借:应付账款 585贷:银行存款 10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30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40投资收益 60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 85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0贷:投资收益 40东方公司:借:银行存款 10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400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 85 贷:应收账款 5852.(1)计算(债务人):固定资产处置损失=80-50=30万元债务重组利得=100-50=50万元甲公司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清理800 000累计折旧200 000贷:固定资产 1 000 000借:应付账款--乙公司 1 0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500 000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500 000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3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300 000 乙公司账务处理:借:固定资产500 000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500 000贷:应收账款1000000。
《企业会计准则第 12 号——债务重组》应用指南(实用版)目录1.债务重组的定义与特征2.债务重组的方式3.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4.债务重组的应用指南5.债务重组的实施范围正文《企业会计准则第 12 号——债务重组》应用指南旨在规范债务重组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本文将从债务重组的定义与特征、债务重组的方式、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债务重组的应用指南和债务重组的实施范围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债务重组的定义与特征债务重组,是指在不改变交易对手方的情况下,经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定或法院裁定,就清偿债务的时间、金额或方式等重新达成协议的交易。
债务重组的特征主要包括:1)债务重组是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进行的;2)债权人作出让步,即同意债务人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或方式清偿债务;3)债务重组涉及的债权和债务是指《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范的金融工具。
二、债务重组的方式债务重组一般包括以下方式,或以下一种以上方式的组合:1)调整债务本金;2)调整债务利息;3)调整债务还款期限;4)变更债务担保方式;5)债权人豁免部分或全部债务;6)其他不影响交易对手方权益的方式。
三、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1)债务重组的会计确认;2)债务重组的会计计量;3)债务重组的相关信息披露。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债务重组涉及的金融工具应按照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进行会计处理。
四、债务重组的应用指南1.债务重组的应用指南适用于执行财政部 2017 年修订印发的《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企业,其他企业参照执行。
2.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2 号——债务重组》的规定,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进行详细披露。
3.企业在进行债务重组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债务重组方式,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2 号——债务重组》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