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核心考点之提分冲刺专题05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_114
- 格式:doc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12
专题二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课时)一、重难点:1、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及染色体、DNA 、染色单体的数量变化规律2、有丝分裂的过程以及染色体、DNA 的数量变化规律3、细胞分化以及细胞的全能性4、衰老细胞的特征5、细胞的凋亡6、癌细胞的特征以及细胞癌变的机理 二、知识网络构建有 无一个细胞中染色 一个细胞中核DNA 一个细胞中染色单体 体数量变化曲线 数量变化曲线 数量变化曲线 同源染色体适用范围:进行的生物时特点:结果:某些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减Ⅰ前期减Ⅰ后期减Ⅱ后期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概念:过程:结果:形成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含义细胞周期阶段划分间期:含义前期各时期的主要特点中期过程(以植物细无丝分裂胞为例)后期末期真核生物一个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曲线:举例体细胞主要增殖方式:变化规律一个细胞中核DNA数量变化曲线: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意义:概念:时间:发基因结果:形特点:、、普遍性细胞分化实质:基因的癌细胞的特点:意义: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含义:细胞的单细胞生物: 全能性 与个体衰原因:老的关系:多细胞生物:死亡实例:特征:异常死亡区别:概念:附:1、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主要分裂时期的图像识别(以二倍体为例)源体定不联会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 源体定联会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源体以不成对,即奇数)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点分裂 2、依据细胞质分配方式的判断(针对减数分裂)专题二细胞的生命历程第2课时典型例题1、下图甲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乙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B.处于图甲a时期和图乙B→A时期的细胞可进行DNA复制C.处于图甲、图乙各时期的细胞一定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D.处于图甲b时期的细胞,若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一定加倍2、下图中甲~丁为小鼠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比例图,关于此图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C.丙图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的某一阶段 D.丁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3、下图为人体某结构部分细胞的生命历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6过程不包括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的裂解清除B.4过程的细胞内染色质收缩但不影响DNA复制和转录C.5过程的细胞不会发生细胞凋亡且细胞周期会延长D.3和6过程中因基因选择性表达而有新蛋白质合成4、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
细胞的生命历程D1 细胞的增殖及有丝分裂实验1.D1、E4[2018·天津卷] 二倍体生物细胞正在进行着丝点分裂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着丝点分裂一定导致DNA数目加倍C.染色体DNA一定由母链和子链组成D.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一定是其体细胞的2倍1.C [解析] 二倍体生物细胞进行着丝点分裂时,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前者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A项错误。
着丝点分裂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B项错误。
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则DNA中一定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C项正确。
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增加,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2倍,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也暂时加倍,但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D项错误。
1.A3、C5、D1 [2018·重庆卷] 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经处理后被甲基绿染色,其细胞核呈绿色B.剪取大蒜根尖分生区,经染色在光镜下可见有丝分裂各时期C.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D.在光镜的高倍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见叶绿体的结构1.A [解析]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DNA被甲基绿染成绿色,A 项正确。
在观察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等过程才能对细胞进行观察,B项错误。
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越快,C项错误。
在光镜下观察新鲜菠菜叶装片,可以看到呈球形或椭球形的叶绿体,但其亚显微结构需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D项错误。
5.G2、D1、G5[2018·四川卷] 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5.B [解析] 本题考查了生物进化、染色体变异及秋水仙素的作用。
1.如图为细胞周期中某时期细胞核的变化示意图。
此过程()A.发生在分裂间期,染色体正在复制B.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前期,核膜逐渐消失C.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中期,染色体螺旋变粗D.发生在细胞分裂的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解析】图示中的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呈细丝状,有核膜,但结构不完整,说明核膜正在逐渐消失,据此可以确定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A、C、D均错误,B正确。
【答案】B2.甲、乙两图均为连续进行分裂的细胞周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图甲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图乙中A→B表示分裂期B.图中a、c和B→A时期,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C.图中b、d和A→B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会出现加倍D.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和染色体数目的加倍是同时进行的【答案】D3.下列对人体干细胞和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细胞内没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干细胞和癌细胞都不会衰老或凋亡C.若抑制DNA复制会使这两种细胞都停留在分裂间期D.干细胞增殖产生子细胞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解析】人体正常体细胞中均含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A错误;干细胞也会衰老和凋亡,B错误;通常情况下,干细胞和癌细胞的分裂方式均为有丝分裂,而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因此抑制DNA复制会使这两种细胞都停留在分裂间期,C正确;如果干细胞增殖分化成其它组织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不再增殖或暂不增殖,D错误。
【答案】C可使动物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变性失活,进而使该细胞凋亡。
这一发现4.梭菌毒素“Tpel”可能有助于研究治疗癌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变性失活是由于破坏肽键结构能间接改变细胞内mRNA的种类B.“Tpel”C.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不一定是癌细胞D.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答案】A5.如图是基因型为AaBbdd的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则甲、乙细胞()A.均可存在于动物卵巢中B.均有3对同源染色体C.染色单体数分别为12、0D.均在发生基因重组【解析】甲图细胞质均等分裂,且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属于雄性动物,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睾丸中,A错误;乙图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并向细胞两极移动,且没有同源染色体,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B错误;甲图中,含有6条染色体,12条染色单体,乙图没有染色单体,C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甲图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乙图不能发生,D错误。
模块一代谢专题五 细胞的生命历程1重温考纲考点2构建思维脑图3考向梳理4复习练案重温考纲考点考点考情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Ⅰ)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4.细胞的减数分裂(Ⅱ)5.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6.动物的受精作用(Ⅱ)7.细胞分化(Ⅱ)8.细胞的全能性(Ⅱ)9.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及人体健康的关系(Ⅱ)10.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Ⅱ)1.考查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2.呈现形式:文字题。
3.命题特点:(1)不是常考点。
(2)以选择题为主。
(3)难度不大。
(4)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以及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考查细胞的分化和衰老。
构建思维脑图•(1)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 )•(2)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
( )•(3)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 )•(4)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 )•(5)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
( )•(6)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 )•(7)制作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时,洋葱根尖解离后直接用龙胆紫溶液染色。
•( )× √×× × √ו(8)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 )•(9)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 )•(10)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 )•(11)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仅发生在减数分裂中。
( )•(12)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不同。
( )•(13)同一个体茎分生组织细胞的分化能力比叶肉细胞的强。
专题05细胞的生命历程核心素养1.通过学习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进行精确复制和分离,使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一致,维持了细胞的遗传稳定性,可以感悟生命过程的精致和奇妙。
(生命观念)2.认识到有丝分裂的实质是维持亲子代细胞在遗传上的稳定性,体现了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过程,有助于发展抽象概括的科学思维。
帮助认识细胞衰老和死亡与个体衰老之间的关系,学会辩证地看待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科学思维)3.实践“观察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要求学生能够选择适当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并运用高倍显微镜进行观察,从而发展科学探究的技能。
(科学探究)4.认识细胞分化形成的不同组织细胞之间的分工合作、细胞凋亡对个体的积极意义,从而进一步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同合作与奉献的意义。
介绍一些研究成果,如干细胞、细胞衰老的原因学说、细胞自噬等,理解这些研究对于增进人类健康的重要意义。
(社会责任)考点精讲考点一、细胞周期的概念及实验探究细胞周期的概念和表示方法:(1)细胞周期的条件、时间及两大阶段①条件: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根尖分生区细胞、茎形成层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等。
②时间: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③两大阶段:分裂间期在前,经历时间较长,占整个细胞周期的90%~95%,是分裂期的准备阶段;分裂期在后,经历时间较短,可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连续的时期。
(2)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方法名称表示方法说明扇形图A→B→C→A为一个细胞周期直线图a+b或c+d为一个细胞周期坐标图a+b+c+d+e为一个细胞周期柱状图A:DNA复制前(G1期)B:DNA复制(S期)C:DNA复制后(G2期+M期)【特别提醒】根据物质合成的特点,可将分裂间期划分为G1期(DNA合成前期)、S 期(DNA合成期)和G2期(DNA合成后期)三个时期,分裂期也称为M期。
考点二、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有丝分裂中相关结构和数量的变化:(1)染色体形态和行为的变化(2)相关结构的变化规律细胞结构变化规律纺锤体形成(前期)→消失(末期)核膜、核仁消失(前期)→重建(末期)中心体倍增(间期)→移向两极(前期)→平均分配(末期)(3)核DNA、染色体及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以二倍体为例)①数量变化: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2N2N4N4N→2N染色单体0→4N4N4N0 0核DNA 2N→4N4N4N4N4N→2N②曲线模型:(4)染色体、染色单体及DN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①当有染色单体存在时,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
.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纺锤丝出现在分裂中期.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长.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分裂前期.核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解析:纺锤丝出现在分裂前期,错误;分裂间期时间比分裂期长得多,而分裂间期以染色质形态存在,因此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短,错误;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错误;核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正确。
答案:.下列人体细胞增殖过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原癌基因的严格调控.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会大量利用碱基与.有丝分裂的细胞中不含有性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与分子数目始终保持相同答案:.如图是某雄性二倍体动物体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
判断它不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理由是()①有同源染色体②有等位基因③有成对的性染色体④没有联会⑤有染色单体.①③⑤.②③④.①②③.①②③④⑤答案:.梭菌毒素“”可使动物细胞内的一种蛋白质变性失活,进而使该细胞凋亡。
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研究治疗癌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蛋白质变性失活是由于破坏肽键结构.“”能间接改变细胞内的种类.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不一定是癌细胞.细胞发生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解析蛋白质变性失活是由于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错误;“”通过间接改变细胞内的的种类导致细胞凋亡,正确;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的不一定是癌细胞,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正确。
答案.如图是基因型为的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则甲、乙细胞().均可存在于动物卵巢中.均有对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分别为、.均在发生基因重组解析甲图细胞质均等分裂,且同源染色体发生分离,属于雄性动物,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睾丸中,错误;乙图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并向细胞两极移动,且没有同源染色体,说明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错误;甲图中,含有条染色体,条染色单体,乙图没有染色单体,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此甲图可以发生基因重组,乙图不能发生,错误。
2019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细胞的生命历程考点与题型归纳【考点梳理】考点一、细胞的生命历程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其体积增大到一定程度便开始分裂,原因是:(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需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运输,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物质的运输效率越低,细胞将难以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2)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限制细胞的长大细胞核内所含的DNA量是一定的,控制细胞中各项生命活动的能力有一定的限度,所以细胞的体积不会无限长大。
2. 多细胞生物发育过程中细胞的生命历程精子和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及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器官细胞可能会癌变细胞衰老、凋亡考点二、细胞分裂1.细胞的分裂方式原核细胞:一般为二分裂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真核生物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分裂方式无丝分裂——蛙红细胞的分裂方式2. 细胞周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具有周期性。
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如下图:3. 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点一个细胞周期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分裂期又可人为地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时期。
细胞分裂各时期的主要特征见下表:时期主要特征间期G1期转录大量的RNA并合成大量的蛋白质,为DNA复制作准备S期DNA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出的两个DNA分子通过着丝点连在一起,与蛋白质结合形成2个姐妹染色单体G2期为进入分裂期作准备分裂期前期膜仁消失两体现:核膜解体,核仁消失;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形成纺缍体中期点排中央体明显: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中央;染色体数目最清晰,形态最稳定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在纺缍丝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末期膜仁重现体丝变:核膜重建,核仁出现;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纺缍体解失;:本知识导学此部分知识较简要,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学习高三的另一个知识导学“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包含有丝分裂的更详细知识及其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专题五: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之核心考点
[重温考纲] 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Ⅱ)。
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4.细胞的减数分裂(Ⅱ)。
5.动物配子的形成过程(Ⅱ)。
6.动物的受精过程(Ⅱ)。
7.细胞的分化(Ⅱ)。
8.细胞的全能性(Ⅱ)。
9.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Ⅱ)。
10.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Ⅱ)。
核心考点1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一、要点整合
1.理清一个完整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1)甲:A→B→C→A。
(2)乙:a+b或c+d。
(3)丙:a+b+c+d+e。
提醒(1)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2)高度分化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
(3)细胞周期必须是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不能颠倒,且分裂间期远远长于分裂期。
(4)秋水仙素或低温都作用于细胞分裂的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2.理清有丝分裂过程中几种结构的变化
(1)纺锤体的变化:前期形成,末期解体。
(2)核膜、核仁的变化:前期解体,末期重建。
(3)染色体行为变化
3.理清中心体复制、分开与中心粒的数量关系
(1)复制:在动物细胞或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复制在间期完成。
(2)分开:前期移向细胞两极。
(3)数量关系:复制前每个中心体包含2个中心粒;复制后成为2个中心体、4个中心粒。
提醒(1)细胞板是真实存在的结构、赤道板是虚拟的平面。
(2)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3)着丝点分裂是本身行为,不是纺锤丝牵引拉开的。
(4)染色单体数目在分裂间期形成,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染色单体数目变为0。
二、考向设计
设计1 围绕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考查理解能力
1.实验室培养了甲、乙、丙、丁四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测得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细胞中丙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最长
B.加入DNA复制抑制剂,停留在分裂间期细胞数量最少的是丁
C.不同温度下培养以上四种细胞,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都会发生变化
D.正常情况下四种细胞在分裂间期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
【答案】C
【解析】图中是测得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比例,四种细胞的细胞周期无法比较,无法确定分裂间期长短和停留在分裂间期细胞的数目,A、B项错误;细胞分裂受到温度等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C项正确;细胞在分裂后期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D项错误。
2.(2017·全国Ⅲ,29)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
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
(1)DNA合成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
(2)秋水仙素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________________,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_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阻断在间期。
(3)血清饥饿法: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分裂间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答案】(1)分裂分裂间
(2)纺锤体形成不会
(3)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准备物质
3.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的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分子三者的数量比是1∶2∶2,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
A.细胞膜向内凹陷B.着丝点一分为二
C.中心体移向两极D.DNA正在进行复制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