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图书馆校外读者服务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67.75 KB
- 文档页数:2
高校图书馆服务校外读者的对策研究--以井冈山大学图书馆为例李小菲【摘要】虽然校外读者与校内读者属于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不同群体,但高校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信息的集散地和传播枢纽,理应为校外读者提供与校内读者一致的服务内容。
为了更好地服务校外读者,高校图书馆应开展馆藏资源宣传、实行资源共享和发挥数字资源优势,提升校外读者的信息素养,让校外读者享受高校图书馆的平等服务并为校外读者提供网络信息服务。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年(卷),期】2016(000)005【总页数】2页(P59-60)【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校外读者;服务对策;井冈山大学【作者】李小菲【作者单位】井冈山大学图书馆,江西吉安 343009【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已经成为所在地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和传播枢纽,向校外读者提供服务是当前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界的共识。
本文以井冈山大学图书馆为例,分析高校图书馆服务校外读者的现状,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校外读者的对策进行研究,为高校图书馆更好地服务校外读者提供有效途径。
井冈山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8年,期间几经撤并、数易馆名,各种设备资料一度分散到其他单位。
1977年以来,江西师范学院井冈山分院(吉安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吉安教育学院图书馆、江西医学院吉安分院(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和吉安地区职工大学(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先后成立。
2000年3月,吉安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和吉安教育学院图书馆合并组建井冈山师范学院图书馆。
2003年7月,井冈山师范学院图书馆、井冈山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和井冈山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合并为井冈山学院图书馆,并于2007年8月恢复井冈山大学图书馆名称。
井冈山大学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13340平方米,包括校本部总馆馆舍面积6740平方米和医学校区分馆馆舍面积6600平方米。
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井冈山大学图书馆设置了办公室、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信息部、综合部和医学校区读者服务部七个部门,实行部门分工负责制度。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研究综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已成为一种趋势。
这种趋势不仅体现了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和共享性,也符合现代社会信息共享的理念。
本文将从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定义、发展历程、影响因素、实现方式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是指高校图书馆在保障校内教学科研服务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开放,提供文献信息服务。
这种开放可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开放,也可以是全面的开放。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起源于美国。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一些高校开始尝试对外开放,允许社会公众进入图书馆查阅文献。
此后,这一做法逐渐得到推广,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
在我国,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也逐步展开,但发展相对较慢。
近年来,随着信息共享理念的普及和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支持,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和推广。
政策法规是推动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重要保障。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要求高校图书馆必须对外开放。
例如,美国通过《高等教育法》等法规要求高校向社会公众开放图书馆。
在我国,相关政策法规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定和实施。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需要加强管理。
一方面,要保证校内教学科研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要制定合理的社会服务政策和措施,确保对外开放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对外服务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信息技术是实现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重要手段。
通过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的应用,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远程查询、文献传递等功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文献信息服务。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数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合法性。
加强社会服务宣传和推广是吸引社会公众的重要手段。
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校园内外宣传、网络推广等方式向社会公众介绍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提高公众对图书馆的认识和兴趣。
制定合理的社会服务政策是保障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可持续性的关键。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研究摘要: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是其教育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体现,是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现状的分析,较全面论述了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服务模式与管理模式,提出了应遵循的原则及制约因素和解决方案。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开放服务中图分类号: g25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1-0075-01一、国内外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现状分析(一)国外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概况目前,美国、日本、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高校图书馆,为企业和社区用户开展服务已经十分普遍。
在美国,所有大学图书馆几乎都向社会读者开放,不论地区、年龄和种族,只要来馆并出示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证件,就可以办理相关手续,入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日本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图书馆建设成国民终身教育的重要基地、建立全国性的终身学习网络系统、加强终身学习的基础建设以及加强“理想图书馆标准”的目标管理。
目前许多日本人把图书馆当成自己的学习室、起居室或个人的俱乐部、孩子的避风港,甚至是家外之家。
在这种形势的敦促下,日本已有80%的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图书馆多年来一直接待校外读者,社会服务量与校内服务量分别为40%和60%。
(二)我国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现状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一直是我国高校图书馆界积极探讨的一个课题,多年来从未间断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不少高校图书馆尝试为社会提供服务。
上海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及石河子大学等一些高校图书馆,以与地区图书馆合作的方式向社会开放;中山大学珠海校区图书馆挂有两块牌子,既是校区图书馆,又是珠海市图书馆;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向所有公众开放;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接待经常到馆学习的校外读者,年均九百多人次。
这些高校图书馆经过实践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例如石河子大学图书馆,根据新疆兵团经济建设的需要,先后开发出“新疆棉花植保数据库”、“农作物害虫查询防治系统”等多个数据库,为指导当地植物保护及农工技术培训等工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