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金廊商圈及周边商业详细调研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16.47 MB
- 文档页数:57
沈阳商圈报告
一、引言
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是辽宁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比较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沈阳市商圈是中国东北地区最为繁荣的商圈之一,拥有大量的商业资源和消费市场。
因此,对沈阳商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商圈概述
1.1 商圈范围
沈阳市商圈主要分布在市中心和主城区周边,其中以中街、北站、沈河、浑南等商圈规模最大。
1.2 商圈特色
沈阳市商圈主要以购物为主,尤以服装、化妆品等消费品为主导商品,同时也包括餐饮、休闲娱乐等业态,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三、商圈分析
2.1 商圈类型
沈阳市商圈可以分为传统商业区和新型商业区两种,传统商业区以中街、北站等为代表,以商场、步行街等为主要商业形态。
新型商业区以浑南等为代表,以购物中心、大型卖场等为主要商业形态,整合大量的商业资源和服务功能。
2.2 商圈竞争格局
沈阳市商圈主要以大型商场、百货公司为核心竞争对象,如大悦城、卓展购物中心等,同时也面对互联网购物、广告营销等市场新生态的冲击。
2.3 商圈发展趋势
由于沈阳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消费群体更新换代,沈阳市商圈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未来商圈的发展趋势将更加多元化和服务化,涉及金融、文化、科技、旅游等领域,以满足消费者更高的需求。
四、结论
沈阳市商圈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地域优势,人口资源、消费市场等方面都具有较高的潜力,对沈阳市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形象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和规划商圈资源和发展瓶颈,提高商圈发展的效益和质量水平,使其成为沈阳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市各主要商圈基本情况调研报告一、市商圈基本情况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信息、旅游文化中心,全市面积12948平方公里,人口约为810.6万人,共辖9个市辖区分别为和平区、河区、大东区、东陵区、于洪区、铁西区、皇姑区、北新区、家屯区,一个县级市新民市,三个县康平县、法库县、辽中县。
据资料显示,的商业格局以和平区和河区为主要商业核心区域,形成了市级商圈3个:中街商圈(下图A)、街商圈(下图B)、长江街商圈(下图G);区级商圈3个北市商圈(下图I)、北站商圈(下图J)、铁百商圈(下图H);专业商圈3个五爱商圈(下图C)、三好商圈(下图D)、南塔商圈(下图F);特色商圈1个西塔商圈(下图E)等商业区域。
其中中街商圈和街商圈是市两大主力商圈,其辐射围大,对周边城市吸引力强。
而五爱街商圈、三好街商圈、南塔商圈均是辐射东三省的批发商场,是商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它商圈性区域较强,是商业的补充。
J I二、主要商圈基本情况Ⅰ中街商圈调研分析(一)基本状况1、区域市场界定该商圈横跨大东、河两区,其中东半部分行政隶属于大东区,俗称东中街,而西侧部分则属于河区,是市历史最悠久的商业中心。
2、商圈围中街商圈以中街步行街为核心,东起小什字街、南至南顺城、西至西顺城、北起北顺城,由中街、小东路、北中街、南中街、路、街、街等主要道路围合组成。
3、商圈规模(1)占地面积中街商圈总长约1900 米,宽约1400 米,总占地面积2.6 平方公里;其中,中街商业步行街长850 米,宽18 米。
(2)商业面积中街商圈在营业总面积为60 万㎡左右,未开业(包括闲置和在建)商业网点营业面积约30 万㎡。
该区总营业面积近100 万㎡。
(3)年营业额该商圈年营业额超过100 亿元。
4、服务半径中街商圈服务半径辐射整个市,该商圈服务日客流量约30 万人次。
其中,本地消费者约占80%,外地消费者约占20%。
5、目标客户群该商圈以市与部分外地的中高端消费人群为目标客户群,以年青、时尚为主力目标客户群。
沈阳金廊地产发展研究报告前言本文系对沈阳金廊地产发展方面的初步研究报告,系依据大量国内外资料以及第一手调研资料编撰而成,主要从市场综合分析和未来需求趋势预测分析的角度,对沈阳市的竞争优势以及商业地产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籍此导出金廊开发建设必要性、可行性的简要论证,同时,对金廊开发建设的强度、规模、金廊地产用途性质构成提出参考建议。
另外,本文对金廊地产项目招商提报出整合营销传播(IMC)策略建议,并对策略要览进行了简明扼要的阐述。
再者,本文对金廊地产收益状况进行了初步估算分析。
最后,本文对全文论述进行了结论性总论。
本文尚有许多待改进之处,但其中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思路大体正确,其分析结果的趋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主题:基于市场角度的金廊地产发展研究主题词:金廊、金廊地产、城市功能中央区、星级酒店、写字楼、零售商厦、公寓、高档住宅、采博城。
鸣谢在本文编撰过程中,如下单位在资料和数据提供方面曾给予大力协助,特此致谢(排名不分先后,恕未能全部列出):沈阳市商业局、沈阳市统计局、沈阳市旅游局、沈阳市发展计划局、沈阳市建委、沈阳市规划局、沈阳市房产局、铁西新区发展计划局、铁西新区国有工业管理局等。
编撰: xxx目录前言. 11. 沈阳竞争优势简要分析. 51.1独特的区位优势. 51.2 极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综合经济实力. 61.3 具有上佳表现的三大产业优势. 81.4 令人振奋的工业基础优势. 101.5 2003-2010年沈阳国内生产总值预测. 122. 沈阳商业地产现状简要分析. 142.1 沈阳商业地产现状主要指数分析. 182.2 沈阳星级酒店简要分析. 202.2.1 从经营规模看沈阳星级酒店投资品质. 202.2.2 从国际酒店连锁经营情况看沈阳星级酒店水准. 222.2.3 从平均客房出租率看沈阳星级酒店运营情况. 232.2.4 从房间价格看沈阳星级酒店竞争优势. 232.2.5 如何解决沈阳星级酒店面临的主要问题. 262.3 沈阳写字楼市场现状简要分析. 272.3.1 混乱的写字楼市场. 272.3.2 不尽人意的开发和管理水平. 302.3.3 如何解决沈阳写字楼市场面临的问题. 323.金廊主要功能阐述. 353.1 金廊将成为沈阳的“城市功能中央区”. 363.2 金廊将对服务业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 403.3 金廊将是沈阳城市升级的标志. 444.金廊地产开发建议. 464.1 沈阳金廊开发规模和强度建议. 464.2 金廊地产用途性质构成建议. 474.3 金廊区域中星级酒店开发量建议. 494.3.1 2003-2010年沈阳星级酒店需求趋势分析. 494.3.2 金廊区域中星级酒店配置建议. 514.4 金廊区域中高档写字楼开发量建议. 524.4.1 2003-2010年沈阳甲级写字楼市场需求趋势分析. 524.4.2 金廊区域中甲级以上写字楼配置建议. 594.5 金廊区域中大型商厦开发量建议. 604.5.1 2003-2010年沈阳市大型零售商厦需求趋势简要分析. 60 4.5.2 金廊区域中大型零售商厦配置建议. 614.6 金廊区域中小户型公寓开发量建议. 624.6.1 沈阳小户型公寓市场概述. 624.6.2 2003-2010年沈阳市中小户户型公寓需求趋势简要分析. 67 4.6.3 金廊区域中中小户型公寓配置建议. 674.7 金廊区域中高档住宅开发量建议. 684.7.1 沈阳高档住宅市场现期滞销主要原因简要分析. 704.7.2 金廊区域中高档住宅配置建议. 724.8 金廊区域其他物业配置建议. 734.8.1 构筑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会展物业. 734.8.2 营造体现区域集中优势的金廊餐饮、娱乐场所. 794.8.3 成就沈阳经济区采购平台. 825. 金廊地产整合营销传播策略要览. 835.1整合营销传播简介. 845.2 金廊地产整合营销传播主要目标. 855.3 金廊地产IMC基本传播模型构建方法简述. 855.4 金廊地产项目招商营销成功关键支持点. 87附录1 金廊地产收益初步估算. 91附1.1 政府及土地使用权拥有者收益初步估算. 91附1.2 5万平方米商业复合地产投资回报初步估算. 92结论. 951. 沈阳竞争优势简要分析1.1 独特的区位优势沈阳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南部,辽宁省东部偏东,从全球区位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角度看,正是东北亚的“龙睛”之地,是中国东北地区经济、交通、文化的中心,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
沈阳商场调研报告沈阳商场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广阔的消费市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沈阳商场也在不断增多和变化。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沈阳商场的发展现状,分析市场特点和竞争态势。
二、调研内容1. 商场规模和数量:调研了沈阳市各个区域的商场数量和规模,包括传统实体商场和购物中心。
2. 商场格局和布局:分析了沈阳市商场的格局和布局,包括商场类型、经营品类和租赁情况等。
3. 商场运营和管理:调查了商场的运营和管理情况,包括商场的品牌定位、租金水平、客流量和销售额等。
4. 消费者需求:了解了沈阳市消费者的购物偏好和需求特点,包括消费者群体、购买力和消费习惯等。
5. 竞争态势:分析了沈阳市商场的竞争态势,包括同类商场的竞争关系和主要竞争对手的经营情况等。
三、调研结果1. 商场数量和规模:沈阳市商场数量多,规模不一,覆盖了各个区域,其中购物中心大致占商场总数量的一半。
2. 商场格局和布局:购物中心和传统商场并存,购物中心以大型连锁品牌为主,传统商场则以小型独立店铺为主。
各个商场的租赁情况较为稳定,且租金水平较高。
3. 商场运营和管理:沈阳市商场品牌定位各异,有多个商场定位较为高端,客流量和销售额较大。
商场的客流量主要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平日相对较低。
4. 消费者需求:沈阳市消费者群体多样化,购买力逐渐提升,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购物中心进行购物,以便获得更为便捷和多样化的购物体验。
消费者对于购物环境、品牌和服务的要求较高。
5. 竞争态势:沈阳市商场竞争较为激烈,主要竞争对手为同类型的购物中心和大型连锁品牌,不同商场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租金水平、商户品牌和服务质量等方面。
四、结论和建议1. 沈阳市商场数量和规模已经相对饱和,新商场的发展应考虑特色和定位的差异化。
2. 商场要注重提升服务品质和购物体验,满足消费者对于环境、品牌和服务的要求。
3. 商场要加强与品牌商户的合作,提供更具吸引力的租赁条件和销售支持,以吸引更多优质品牌入驻。
沈阳市各主要商圈基本情况调研报告一、沈阳市商圈基本情况沈阳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信息、旅游文化中心,全市面积12948平方公里,人口约为810.6万人,共辖9个市辖区分别为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东陵区、于洪区、铁西区、皇姑区、沈北新区、苏家屯区,一个县级市新民市,三个县康平县、法库县、辽中县。
据资料显示,沈阳的商业格局以和平区和沈河区为主要商业核心区域,形成了市级商圈3个:中街商圈(下图A)、太原街商圈(下图B)、长江街商圈(下图G);区级商圈3个北市商圈(下图I)、北站商圈(下图J)、铁百商圈(下图H);专业商圈3个五爱商圈(下图C)、三好商圈(下图D)、南塔商圈(下图F);特色商圈1个西塔商圈(下图E)等商业区域。
其中中街商圈和太原街商圈是沈阳市两大主力商圈,其辐射范围大,对周边城市吸引力强。
而五爱街商圈、三好街商圈、南塔商圈均是辐射东三省的批发商场,是沈阳商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它商圈性区域较强,是沈阳商业的补充。
JI二、主要商圈基本情况Ⅰ中街商圈调研分析(一)基本状况1、区域市场界定该商圈横跨大东、沈河两区,其中东半部分行政隶属于大东区,俗称东中街,而西侧部分则属于沈河区,是沈阳市历史最悠久的商业中心。
2、商圈范围中街商圈以中街步行街为核心,东起小什字街、南至南顺城、西至西顺城、北起北顺城,由中街、小东路、北中街、南中街、沈阳路、正阳街、朝阳街等主要道路围合组成。
3、商圈规模(1)占地面积中街商圈总长约1900 米,宽约1400 米,总占地面积2.6 平方公里;其中,中街商业步行街长850 米,宽18 米。
(2)商业面积中街商圈在营业总面积为60 万㎡左右,未开业(包括闲置和在建)商业网点营业面积约30 万㎡。
该区总营业面积近100 万㎡。
(3)年营业额该商圈年营业额超过100 亿元。
4、服务半径中街商圈服务半径辐射整个沈阳市,该商圈服务日客流量约30 万人次。
其中,本地消费者约占80%,外地消费者约占20%。
沈阳商场调研报告沈阳是中国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拥有众多著名的购物中心和商场。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沈阳商场的消费环境、商业模式以及消费者需求进行研究。
一、消费环境1. 商场的地理位置分布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和经济发展区,交通便利,方便顾客进出。
2. 商场的建筑设计现代化,采用大面积玻璃幕墙,外观新颖,内部空间布局合理,展示区和购物区划分清晰。
3. 商场内部环境舒适,采用中央空调、人性化的服务设施,为顾客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
4. 商场内部装修风格多样,有高端商场以及平价购物中心等选择,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5. 商场内有众多知名品牌,涵盖服装、鞋包、化妆品、家电等多个领域,可以满足顾客的各种购物需求。
二、商业模式1. 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商场通常采用多元化的商业模式,既有自营商铺,也有租赁商铺。
商场可以通过自营商铺经营一些主题店,增加特色,吸引消费者进店购物。
同时,通过租赁商铺可以吸纳更多知名品牌入驻,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2. 举办各类促销活动:商场通常会定期举办各类促销活动,如打折、满减、买赠等,吸引消费者进店购物。
通过促销活动可以增加商场的知名度,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3. 互联网+商业模式:近年来,一些商场开始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的融合,打造全渠道的购物环境。
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可以方便顾客进行商品的对比和选购,提高购物效率。
三、消费者需求1. 多样化的购物需求:消费者对购物需求的多样性明显增加,除了基本的生活用品,更多地关注品牌、时尚、质量等要素。
购物不单单是满足需求,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表现。
2. 服务体验的重要性:消费者对商场的服务体验要求越来越高,包括店员的服务态度、商品的展示方式等。
商场需要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提升顾客的购物满意度。
3. 互联网购物的流行: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上购物。
商场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提供在线选购和线下自提等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第1篇一、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商圈名称]进行全面的商圈调研,分析其地理位置、人口结构、消费水平、商业业态、竞争态势等关键因素,为未来商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报告分为以下几部分:1. 商圈概况2. 地理位置与人口结构3. 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4. 商业业态与市场分布5. 竞争态势与市场机会6. 结论与建议二、商圈概况1. 商圈名称:[商圈名称]2. 商圈位置:[详细地址]3. 商圈面积:[商圈面积]4. 商圈特点:[商圈特色描述,如:繁华、成熟、新兴等]三、地理位置与人口结构1. 地理位置分析:- 交通状况:[商圈周边交通设施,如:公交、地铁、高速公路等]- 周边环境:[商圈周边配套设施,如:学校、医院、公园等]- 周边商圈:[商圈周边其他商业区域,如:购物中心、步行街等]2. 人口结构分析:- 居住人口:[商圈内居住人口数量及构成]- 工作人口:[商圈内工作人口数量及构成]- 过往人口:[商圈内临时性人口数量及构成]- 人口密度:[商圈内人口密度分析]四、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1. 消费水平分析:- 人均消费:[商圈内人均消费水平]- 消费档次:[商圈内消费档次分布,如:低档、中档、高档等]2. 消费结构分析:- 消费品类:[商圈内主要消费品类,如:餐饮、购物、娱乐等]- 消费频率:[商圈内消费频率分析,如:日常消费、周末消费等]五、商业业态与市场分布1. 商业业态分析:- 零售业态:[商圈内零售业态分布,如:百货、超市、便利店等] - 餐饮业态:[商圈内餐饮业态分布,如:中餐、西餐、快餐等]- 娱乐业态:[商圈内娱乐业态分布,如:电影院、KTV、健身房等] 2. 市场分布分析:- 商业集中度:[商圈内商业集中度分析,如:单一品牌、多品牌等] - 商业互补性:[商圈内商业业态之间的互补性分析]六、竞争态势与市场机会1. 竞争态势分析:- 竞争对手:[商圈内主要竞争对手及其市场份额]- 竞争优势:[商圈内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势分析]- 竞争劣势:[商圈内主要竞争对手的劣势分析]2. 市场机会分析:- 潜在需求:[商圈内潜在需求分析,如:新兴消费品类、特色业态等]- 市场空缺:[商圈内市场空缺分析,如:未被满足的消费需求、未被开发的商业领域等]七、结论与建议1. 结论:- [商圈名称]商圈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消费水平较高,市场前景广阔。
沈阳市商业地产调查报告一、沈阳主要商圈调查表(见附件一)目前沈阳市的商业格局,基本形成了以和平区和沈河区为主要商业核心区域的现状。
形成了高中低档分明的北站、五里河商圈;中街、太原街商圈;五爱商圈、铁西商圈、北行商圈等商业区域。
其中中街商圈和太原街商圈是沈阳市两大主力商圈,其辐射范围大,对周边城市吸引力强,这两个商圈的发展对提升沈阳商业形象和增强沈阳商业辐射力具有重大意义。
而五爱街商圈是辐射东三省的批发商场,是沈阳商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它商圈性区域较强,是沈阳商业的补充。
1、中街商圈中街商圈2005 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商业街”称号,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典型商业街之一,同时也是沈阳市最具有历史文化特色、商业氛围浓厚的商圈。
中街商圈主要有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商业步行街、大型综合超市、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以及便利店、专业市场等业态。
中街商圈日人流量达40-50万人次,节日达百万以上,沈阳本地人约占80%,外地人约占20%。
目前中街消费人群的年龄段在25至55岁之间,消费档次属中等或中等稍偏上。
虽然人气充足,但是往往受到交通条件、用地规模、建筑陈旧、空间局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根本的变化和发展,升值空间有限。
从商业业态来看,中街商圈各专业性业态较明确,功能分区较为清晰,主要囊括服装、珠宝、饰品、名表、家居、小食品、广告制作、婚纱等业态。
由于各街功能定位和档次不同,中街商圈部分街区经营业态较为杂乱,档次参差不齐。
造成了主街与各副街的租金水平相差悬殊,整体来讲主街租金约是副街租金的3至5倍。
但整个商圈商业业态完善,但档次较低。
中街商圈横跨大东、沈河两区,其中东半部分行政隶属于大东区,而西侧部分则属于沈河区,是沈阳市历史最悠久的商业中心。
中街商圈总长约1900米,宽约1400米,总占地面积2.6平方公里;其中,中街商业步行街长850米,宽18米。
中街商圈在营业总面积为60万㎡左右,未开业(包括闲置和在建)商业网点营业面积约30万㎡,总营业面积近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