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词典公布2016年度热词!画风被川普、英国脱欧带偏了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9
《⽜津词典》的2016年度词汇,你认识吗?到了年底,各类年度词汇评选,都开始宣布结果了!继上周Brexit(英国脱欧)被选为柯林斯词典的2016年度词汇之后,本周,⽜津词典宣布其2016年度词汇为post-truth(后真相),单独发布的英美年度词汇也是这个词。
《⽜津词典》宣布post-truth(后真相)为2016年度词汇,这个词反应了这⼀年政治领域“⾼度紧张”的状态。
Oxford Dictionaries has declared 'post-truth' as its 2016 international word of the year, reflecting what it called a 'highly-charged' political 12 months.词典将post-truth定义为形容词,描述的是客观事实对公众意见的影响没有感性诉求产⽣的影响⼤这样⼀个状况。
It is defined as an adjective relating to circumstances in which objective facts are less influential in shaping public opinion than emotional appeals.《⽜津词典》表⽰,post-truth这个词⾸次使⽤是在1992年。
不过,词典表⽰,这个词在2016年的使⽤率⽐上⼀年增长了2000%,⽽今年正好是脱欧公投和美国总统⼤选之年。
Oxford Dictionaries says post-truth is thought to have been first used in 1992. However, it says the frequency of its usage increased by 2,000% in 2016 compared with last year, coincidingwith the EU referendum and the campaign for the White House in the US.《⽜津词典》的Casper Grathwohl表⽰,post-truth或将成为“定义我们这个时代的词汇之⼀”。
“山寨”等流行语被收入牛津词典Oxford Dictionary addspopular Chinese terms拥有115年悠久历史的牛津词典推出了新版《牛津英汉汉英词典》,其中收录了近年来流行的中文词汇。
据介绍,为了编纂这本新发行的中英文词典,中英两国的出版社共计60名编辑人员花费了近5年的时间。
与原版相比,它用现代化、口语化的语言对词条进行解读,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
这将是史上第一本“达到如此规模的中英文词典”。
为了更易于理解词条的文化含义,该词典还专设了侧栏,对“胡同”、“油条”等富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提供详细解释。
这本词典的主编表示,由于语言发展过快,纸质版本很难跟上更新步伐,词典出版后更新的词条将只在其网络版进行更新。
The 115?year?old prestigious Oxford Dictionary will now include popular new Chinese terms like “shanzhai” and “youtiao”, as part of the modern Chinese language.As China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rld economy, the Chinese language is forever evolving, attracting more attention from people who want to understand this ancient yet vibrant language.All these new or often fashionable terms can be found in the new Oxford English?Chines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that was unveiled in the recently concluded Beijing International Book FairThis dictionary is the largest single volume English?Chinese,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and contains 670,000 words and phrases after five years of preparation. Sixty editors from th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 its partner in China —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worked together on the project. According to Julie Kleeman, the dictionary?s chief editor, most of the firm?s editors are Chinese, while about one fourth atr native English speakers.“We don?t want to make it florid, we want it to be modern and conversational... many of the words in the present dictionary are no longer in use,” said Kleeman. “The need for studying Chinese by foreigners today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decades ago ... Precise, native and practical — that isour core advantage,” she said.She added the dictionary also has a sidebar section that explains words that pack in too much cultural information, like “hutong”, a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style common in the narrow lanes of Beijing. Another would be “youtiao”, the popular Chinese breakfast staple usually eaten with soybean milk.According to th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press release, terms included in the new version of dictionary are selected from both the Oxford English Corpus and 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s LIVAC Synchronous Corpus.Kleeman said newer publication, updates will be available only for the online version as language often changes too quickly for book versions to keep pace. The online version will also offer a Chinese phonetic pronunciation guide.The online version, allowing access via different platforms from the PC to the iPad, will be ready “as soon as possible”, Kleeman said.福建张瑞供稿。
牛津字典收录的新词与语言的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语言也随之发展变化。
而词语作为构成语言不可或缺的基础,也不断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演化。
近年来,牛津字典收录的新词就成为了反映时代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重要标志。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牛津字典收录的新词对语言演变的影响。
一、什么是新词?新词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新出现, 没有正式纳入词汇资源的新词语。
新词通常具有时代感和流行性,它们是反映时代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变化的重要标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快速发展,新词频繁地涌现出来,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广泛使用和流行传播。
二、牛津字典收录的新词作为全球最著名的英语词典之一,牛津字典一直在持续更新和完善。
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新词被收录。
那么,究竟有哪些新词被收录进牛津字典了呢?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改进,涌现了许多与网络和数字世界相关的新词,如“selfie”(自拍)、“emoji”(表情符号)和“bitcoin”(比特币)等。
此外,一些新词也与当代文化相关,如“woke”(意识到社会不公)和“hangry”(因饥饿而发脾气)等。
这些新词的出现和流行反映着时代变化和文化发展。
三、牛津字典收录新词的重要性收录新词不仅仅是语言学家的工作,它还影响着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收录新词可以记录语言演变的历史,反映社会文化的变化,可以为未来的语言研究提供参考。
从应用角度来看,收录新词可以保证语言的时效性和流行性,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运用现代语言,促进新词的传播和普及。
另外,每年的“年度词汇”选择,也可以带来话题热度和宣传效益,也让更多人了解和感知新词的含义和用法。
四、新词对语言演变的影响新词不仅反映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也对语言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新词激发了更多的创造性和发明性,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和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一些新词的出现和流行,还促进了某些方言、口语和俚语等语言方式的外传和推广。
牛津辞典选出的 2015 年度词汇,结果它连一个词都不是11 月 16 日,牛津辞典宣布了 2015 年年度单词。
然而,这个词却并非由字母组成。
因为它是一个表达喜极而泣(Face with Tears of Joy)的 Emoji 表情?。
为什么选它?负责评选的牛津大学出版社给出的理由是——这表情太受欢迎了。
根据他们和输入法应用 Swiftkey 的研究,? 是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多的表情。
在英国和美国就分别占到了 Emoji 使用总量的 20% 和 17%。
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增长,因为这个数据在去年才不过 4% 和 9%。
正是如此,它也最能反映出的当下社会的潮流和情绪。
尽管 Emoji 诞生才不过 17 年时间,但如今看来它已完全融入了主流社会。
从电影海报、专用的电脑键盘到公司新闻稿,再到各大品牌的营销活动,Emoji 看上去已经无处不在了──甚至连总统的竞选都有用上它。
另一方面,主流的社交网络对 Emoji 也显得重视起来。
上个月,Facebook 就为其点赞用的蓝色小手新增了?,?,?,?,?以及 ? 6 种Emoji 的表达形式。
而且最近 Twitter 做起类似的事情。
不过,它们都没有用上这个“喜极而泣”的表情。
牛津辞典的备选词汇还涉及“广告拦截”、“暗网”、“难民”、“共享经济”等众多领域。
牛津辞典网站目前投票结果不过吊诡的是,牛津辞典网站上调查的结果和它最终公布的选择并不一致,如上图所示,获得投票最多的其实是“难民”这个词。
考虑到世界上目前正发生的难民危机,我们只能揣测牛津辞典选择 ? 这个表情,嗯,是……无奈吧。
题图来自站酷海洛创意好奇心日报 , 每个时代都有最好的媒体。
牛津词典年度词
每年,牛津词典都会选出一些最具代表性的词汇,以反映当年的社会、文化和科技趋势。
这些词汇经过长时间的筛选和研究,最终被确定为“年度词”。
以下是近年来的一些牛津词典年度词:
2020年度词:气候紧急状态(climate emergency),代表着社会对气候变化的日益关注和呼吁。
2019年度词:少女(climate)领袖(leader),指的是年轻女性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积极参与和领导。
2018年度词:toxic(有毒),用来形容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的负面和有害信息。
2017年度词:post-truth(后真相),指的是事实和真相已经不再是人们决策的主要依据,而是情感和个人偏见。
2016年度词:后真相(Brexit),指的是英国退欧公投事件,反映了全球民粹主义和反全球化的趋势。
这些年度词汇不仅反映了当年的社会和文化现象,也反映了人们对于某些重要问题的思考和认知。
- 1 -。
2012有道词典十大中英热词2012年有道词典发布了十大中英热词,以下是这些热词以及它们的解释:1. 脱欧(Brexit),指英国脱离欧洲联盟的事件。
这一事件在2016年6月的公投中被决定,对英国和欧洲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2. 占中(Occupy Central),是指2014年香港的一场抗议活动,抗议者要求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真普选,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3. 跨界(Cross-border),指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之间的交叉和融合。
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跨界合作和创新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4. 互联网+(Internet Plus),是中国政府提出的战略概念,意味着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5. 人肉搜索(Human Flesh Search Engine),是指通过互联网集体行动,追踪、曝光和追责某个人或事件的行为。
这种行为在中国互联网上非常活跃。
6. 低碳经济(Low-carbon Economy),是指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被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7. 留守儿童(Left-behind Children),是指由于父母外出务工等原因,长期在农村留守的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8. 网红(Internet Celebrity),是指通过互联网获得大量粉丝和关注的人。
网红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的生活、才艺或者观点,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现象。
9. 佛系(Buddhist Style),是指一种心态,即对事物持平和、淡定的态度。
这个词在年轻人中流行起来,表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和自我放松的态度。
10. 红色通缉令(Red Notice),是国际刑警组织发布的通缉令,用于通缉国际上的重大犯罪嫌疑人。
红色通缉令成为了国际刑警合作的重要工具。
以上是2012年有道词典发布的十大中英热词。
这些热词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热点和关注点。
《牛津词典》评出年度词汇,它说的是“没人关心真相”《牛津词典》周三公布了 2016 年的年度词汇:post-truth(后真相)。
看到这个词你应该已经能够想到,这是对充满政治色彩的这一年的一个写照。
《牛津词典》的官网上这样解释 post-truth 入选的原因:“它的概念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存在,但是《牛津词典》注意到这个词的使用频率由于英国公投和美国大选而飙升。
它已经成为了一个专有名词,例如后真相政治。
”《牛津词典》负责人格拉斯沃(Casper Grathwohl)表示,这个词的使用频率相比去年上升了 2000%。
他说:“我们最早看到它频率的飙升是在 6 月份,那时英国脱欧和川普竞选共和党总统提名的新闻铺天盖地。
鉴于之后它的使用频率就一直没降,成为形容我们年代的词汇之一并不意外。
”关于这个词的意义,一个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是 post 的前缀。
post 在这个词中并不是单纯表示时间上的后,而更贴近于表示在特定时间段内某个概念变得不相关或无关紧要。
换句话说,用 post-truth 作为 2016 的写照,是想说这一年里事实真相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因为大家都用感情来说话。
《牛津词典》网页显示,post-truth 一词最先出现于 1992 年的《国家》(The Nation)杂志中,多用来形容“情感比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
2004 年一本名为 The Post-truth Era 的书和 2005 年喜剧演员 Stephen Colbert 的脱口秀进一步科普了这个词。
格拉斯沃称,随着大众阅读新闻的习惯改变,社交网站已经成为人们的新闻主要来源,而人们亦开始偏向质疑传统新闻的报道,导致“后真相”一词开始具有代表性。
“后真相政治”,指的是民众忽略事实,以立场决定是非而支持政见及政客。
除了 post-truth,其他今年年度热门词汇还包括:Adulting:学习成为成人的方法Alt-right:Alternative right 的简称,形容的是一种极端保守或反动的意识形态,排斥主流政见Brexiteer:支持英国脱欧者Chatbot:聊天机器人Coulrophobia:小丑恐惧症Glass cliff:形容的是一种情况。
“自拍”:《牛津词典》年度热词作者:来源:《时代英语·高二》2015年第01期selfie 例句:1. My homework was too boring, so I took a selfie and posted it to Tumblr.我的作业太无趣了,所以我拍了一张自拍发布到Tumblr网上。
2. My friend takes a lot of selfies and won’t hang out with people hotter than her.我的一个朋友拍了很多自拍,而且不跟长得比自己好看的人一起玩。
Selfie—“a photograph that one has taken of oneself, typically one taken with a smartphone or webcam and uploaded to a social media website” —has been named word of the year by Oxford Dictionaries editors, after the frequency of its usage increased by 17,000% over the past 12 months.Editorial director Judy Pearsall said,“Using the Oxford Dictionaries language research programme, which collects around 150 thousand words of current English in use each month, we can see a phenomenal upward trend in the use of ‘selfie’,and this helped to cement its selection.”The word can be traced back to a post on an Australian online forum in 2002,“Um, drunk at a mate’s 21st, I tripped ofer [sic] and landed lip first (with front teeth coming a very close second) on a set of steps. I had a hole about 1cm long right through my bottom lip. And sorry about the focus,it was a selfie.”It has since produced an array of spin-offs, including helfie (hairstyle selfie), welfie (workout selfie), drelfie (drunken selfie), and even bookshelfie—a snap taken for the purposes of literary self-promotion.Judy Pearsall explained its evolution,“The hashtag #selfie appeared on the photo-sharing website Flickr as early as 2004,but usage wasn’t widespread until around 2012. ”“In early examples, the word was often spelled with a -y, but the -ie form is more common today and has become the accepted spelling. The use of the diminutive -ie suffix is notable, as it helps to turn an essentially narcissistic enterprise into something rather more endearing. Australian English has something of a penchant for -ie words… so this helps to support the evidence for selfie having originated in Aus tralia.”自拍——指的是“人们为自己拍的照片,通常指人们用智能手机或电脑摄像头拍摄后上传到社交网站上的照片”——被《牛津词典》的编辑们评为年度热词,在过去12个月里,它的使用频率上涨了170倍。
牛津词典收录中国网络用语牛津词典是世界上最权威的英语词典之一,收录了大量与英语有关的单词和短语。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中国网络用语在近年来变得越来越重要。
牛津词典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并且开始收录一些中国网络用语以满足读者的需求。
以下是一些牛津词典收录的中国网络用语的例子:1. "Netizen"(网民):该词来源于英语“internet”(互联网)和“citizen”(公民)的组合,用于描述互联网用户的身份。
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兴群体,网民在互联网平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对各种网络事件进行评论和讨论。
2. "Meme"(模因):这个词最早由英国科学家Richard Dawkins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出。
在中国网络上,模因指的是一种通过图像、视频或文本等形式迅速传播的文化符号,常常带有幽默或者讽刺的意味。
3. "Zhuangbility"(装逼能力):该词是由“装逼”和“能力”两个词组合而成,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虚伪或者炫耀的能力。
这种炫耀通常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更出色或者更引人注目。
4. "Tucao"(吐槽):这个词最初来源于中国方言,意思是批评或者讽刺。
在中国网络语境中,吐槽指的是通过言辞或者文字表达对某个现象、事件或者个人的不满或者讨论。
5. "Doge"(达哥):这个词最初来自一张名为“doge”的搞笑图片。
在中国网络上,达哥形容一个憨态可掬或者可爱的形象,常常用于网友戏谑或者调侃。
6. "Ganbei"(干杯):这个词从中文“干杯”翻译而来,表示举杯共饮或者为某个人或者事件干杯。
在中国网络上,干杯用作一种祝福或者庆祝的表达。
7. "Daji"(打鸡):这个词在网络上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表现出色或者获得巨大成功。
这个词源自中文方言,有时也作为对某个人的称赞。
2019柯林斯词典十大词汇包括:
1.气候紧急状态(climate emergency):指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造成的影响,
如全球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等,已经构成紧急状态,需要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
2.硬脱欧(hard Brexit):指英国完全退出欧洲单一市场和关税同盟,不再
与欧盟共享贸易、政治和安全等方面的关系。
3.韦斯特敏斯特(Westminster):指英国议会所在地,也是政治权力的象征。
4.脱钩(de-coupling):指减少或取消两个或多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经济联
系或政治关系,特别是在贸易和投资方面。
5.苏纳克(Surnak):指印度裔英国政治家,曾任英国财政大臣。
6.假新闻(fake news):指故意制造或传播的虚假信息,通常是为了误导公
众或影响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决策。
7.黄色背心(yellow vests):指法国民众抗议政府政策的一种标志,通常由
黄色安全背心制成。
8.特朗普(Trump):指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
9.贸易战(trade war):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通过增加关税、限制进口等
措施来保护本国产业的行为,通常会导致全球贸易减少和经济增长放缓。
10.英国脱欧(Brexit):指英国退出欧洲联盟的政治和法律进程。
《牛津英语词典》季度更新,“抢镜”入围在《牛津英语词典》最近的季度更新中,有五百多个单词和词组被添入,其中包括了“抢镜”(Photobombing)、“众筹”(crowdfunding)、“推特红人”(twitterati)等热词,它们大多与科技和流行文化有关,反映了英语的与时俱进。
来看看这些词你都会不会吧~1.meh /咩/感叹词:随便,呵呵int.expressing indifference or a lack of enthusiasm.2.twerk/特沃尔克/名词:电臀舞,高频扭动屁股的舞姿v.to dance to popular music in a sexually provocative manner, using thrusting movements of the bottom and hips while in a low, squatting stance.3.stagette/斯达捷特/名词:婚前新娘和闺蜜的狂欢n.a party given for a woman about to be married (known elsewhere as a bachelorette party or hen night).4.mahala/马哈拉/形容词:免费的adj. for nothing, gratis.5.freegan/福瑞干/名词:(为环保)吃丢弃的食物的人n.a person who eats discarded food, typically collected from the refuse of shops or restaurants, for ethical or ecological reasons.6.twitterati/推特啊弟/名词:推特红人n.The Tweet elite, whose feeds attract thousands of followers and whose140-character spews capture the attention of the rapt who doggedly monitor them.7.Sexting /塞克斯停/名词:发送色情短信Sex+Texting.8.Photobombing/否头棒冰/名词:成功抢镜的行为(见图中大表姐)n.the act of spoiling (a photograph) by unexpectedly appearing in the camera'sfield of view as the picture is taken, typically as a prank or practical joke.9.Crowdfunding/可绕得方顶/名词:众筹n.The act of fundraising by using the Internet or a similar network to solicit funds from a large pool of potential donors.10.autotune /奥拖吞/名词:电音修饰人声(听听T-pain的音乐或者Cher的believe,你就知道这个词是怎么回事了)n.a software package that automatically manipulates a recording of a vocaltrack until it is in tune regardless of whether or not the original performance was in tune11.webisode/歪必搜得/名词:网络剧n.an episode of a television show that is available online for viewing or download.12、dog whistle/刀哥未搜/名词:看似无伤大雅实则对特定群体不善的言语n.The use of terms that seem innocuous but are intended to convey a hidden and potentially controversial message to a particular audience.13.vape/薇帕/动词:吸电子烟v.To inhale the vapor produced by a non-combustible cigarette, most commonly an electronic cigarette.14.shipping/些品/名词:萌CP,凑CPn.A term used to describe fan fictions that take previously created characters and put them as a pair.15.FOMO/否某/名词:社交控n.Fear of Missing Out16.choss/翘丝/名词:[攀岩用语引申]烂东西n.Low quality or useless. A rock climbing term.17.dhaba名词:印度、巴基斯坦的街边饭店•n.Dhaba is the name given to roadside restaurants in India and Pakistan.18.FLOTUS/付楼特丝/名词:美国第一夫人n.First Lady of the United States.19.SCOTUS/斯购特斯/名词:美国最高法院n.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20.Enviropig/因歪肉皮哥/名词:环保猪,是一种双基因转殖猪n.A genetically modified Yorkshire pig that produces phytase in its salivary glands and can thus digest plant phosphorus more efficiently than ordinary pigsn.21.nanosized/纳诺塞斯德/形容词:纳米级adj. Having a size measured in nanometers.22.on-trend/昂川的/形容词/副词:潮, 流行adj.and adv.Having characteristics which conform to current fashion trends.23.old-earth名词:母亲(不是老地球哦)n.The mother. A person's mother. The elder wise woman of the family.24.lede/里德/名词:文章的开头n.Paragraph in literature is the opening paragraph of an article, essay, news story or book chapter.25.wuss /唔丝/名词:胆小鬼n.A person regarded as weak, ineffectual, or overly fearful.26.howay/吼喂/感叹词:[俚语]快点儿!int. Slang meaning 'come on', 'hurry up' and so on.27.deep web名词:网络中用传统搜索引擎找不到的东西n.The part of the World Wide Web not accessible through conventional search engines.28.retweet/瑞推特/动词:转发推特v.To repost or forward another user's message on the social networking website Twitter.29.JavaScript/加瓦斯葵泼特/名词:JAVA语言n.An interpreted computer programming language30.hyperlocal/嗨坡喽扣/名词:网络城市n.Related to a very small area, smaller than normally considered local.。
嘉兴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测试高二语文试题卷(2020.7)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藉没有标点,即使饱学之士也可能会读错句读,许多断句看上去不无道理,但只有一种最合原意,以“如履薄.(báo)冰”的精神勉力为之,才不致贻.(yí)笑大方。
B.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萦绕耳畔,犹其是当我把珍藏已久的爱情书信集编就付梓.(xīn)的时候,我仿佛又看到他把我的手紧紧地攥.(zuàn)着,豪爽地大笑起来。
C.该公司在群雄逐鹿的市场竞争中独辟蹊.(xī)径,靠高科技创造市场,以出奇制胜的营销战略赢.(yíng)得了无法估量的商誉,企业规模迅猛发展,销售利润连年翻番。
D.晚会以富含诗意的《天鹅湖》开幕,用扬溢着喜气的《堂吉诃德》压轴.(zh6u),中间所用的舞剧选段,都属于不同流派的作品,呈现出迥.(jiǒng)然有别的风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近年来,我国各大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方兴未艾....。
[甲]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说,伴随着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新技术,博物馆纷纷加快建立数字资源库、利用“云端”发布馆藏、介绍展览、开设网上展厅。
“网上博物馆”既拓展了博物馆专业范围,也适应了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要求,更.扩大了社会影响。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博物馆数字化得到了一日千里....的发展。
国家文物局通过新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段,满足观众在线观展的需求。
[乙]登录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观众可以直接观看“历史类”“艺术类”“军事类”等类别展览,也可以在地图上选择不同省份,观看当地举办的展览。
[丙]值得一提的是,部分中国文物出境展也收录其中,例如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秦汉文明展”、在荷兰国家军事博物馆举办的“成吉思汗展”等,满足了不同观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
“后真相”时代民间网络话语的传播转向与意义建构作者:孟育耀来源:《传媒》 2019年第3期摘要:网络民间话语根植于民间舆论场,或彰显社情民意,或实现集体话语表达,或重塑“事实”,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对社会价值取向和权力构建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研究后真相时代民间话语的传播转向与意义建构,有助于我们拓展认知,了解民众真实的生存状态与切身利益诉求,为有效引导舆论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后真相民间网络话语传播转向意义建构1992年,史蒂夫·特西奇在美国《国家》杂志上首次提及“后真相”,旨在说明统治者在相关事件中竭力压制令他们蒙羞的真相,封锁坏消息。
2004年,拉尔夫·凯伊斯正式提出“后真相时代”这一概念,并指出“后真相时代”既有谎言与客观事实,也存在着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第三种现实”,即信息内容不完全虚构但也不完全客观,是一种包含个人情绪化的现实。
2010年,大卫·罗伯茨提出“后真相政治”的概念,认为真相受政客左右,公共舆论与新闻议题偏离于真实的事件。
2016年,“美国大选”“英国脱欧”两大极具争议性的新闻事件促使英国《牛津词典》将年度热词评选为“后真相”。
“后真相”开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后真相”的显著特点即是情感大于事实。
其实真相并没有被改变,而是情感凌驾于真相之上,让真相看上去变得次要。
之所以现在引发广泛关注,与时代发展密不可分。
当下社交媒体的较高普及率与频繁使用率,促使信息生产与传播圈层化,人们逐渐形成依赖圈层化的渠道获取信息的习惯。
人际关系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个隐形的“信息茧房”。
“茧房”里面的人们往往价值观相似,兴趣相投,感性冲动,对信息的解读很多时候经过情感过滤与立场筛选后,消弭相左意见,形成合意,对事实真相的阐释让位于情感与立场。
主观认知经过情绪共振、情感共鸣后形成强势意见,占领上风,形成表面上的合理性与认知上的正当性,真相被掩盖,“后真相”时代来临。
一、研究的问题提出“话语”最初属于语言学范畴,具体指说话者或作者在某个语境中用来表达思想情感或实现意图的口语或书面语言单位,比如,词、短语、句子、语段和语篇,或是图片和图像。
后真相时代舆论反转冷思考作者:罗云,郑冬晓来源:《科技传播》 2018年第12期摘要自“后真相”一词2016 年被《牛津词典》收录后,该词语一炮而红。
而由于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诉诸情感的需求赶超对“真相”的追逐。
大众对事实的态度不再取决于事实的真伪,更多倾向于依靠自身的经验和情感。
获取信息不再局限于满足自身的生活必须,而是转到精神层面,寻求共鸣。
“后真相时代”主要表现为:感性大于理性,情感和主观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感性过多、事实被忽略以至于舆论反转现象频发,自媒体平台的推广使得新闻生产平民化,这就造成了虚假新闻、标题新闻的泛滥,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遭受质疑。
在大众个人意识突出和消息传播平台“无门槛”的“后真相时代”,呼吁新闻回归真实,主流媒体引导舆论刻不容缓。
关键词后真相时代;舆论反转;冷思考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13-0033-021 何谓后真相时代“后真相”一词最早出现是在1992 年美国关于海湾战争的一篇文章,它的意思为“情绪的影响力超过事实”。
2016 年,“后真相”因使用频次高达20 倍而成为年度热词被《牛津词典》收录。
“后真相”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密不可分:英国民众表示,投票时受到部分团体和党派的影响导致英国“脱欧”,而事后民众频频表示后悔。
特朗普在当选美国总统后被证实其竞选言论中有71% 不符合客观事实,上任后一个月内撒谎次数高达130 余次。
而今天,“后真相”实现了由政治领域到社会领域的过渡,导致后真相时代的来临。
后真相时代指的是人们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中,大众对事实的把握不再过多关注事实本身,而是更倾向于个人信念和影响。
大众不再完全信赖媒体的“拟态环境”,他们更愿意相信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和富有情绪、个人立场的意见领袖。
大众的关注焦点也从事实的“真相”本身转向于鲜明的个人情感和观点。
大众对事实所持有的态度更多的依据自己情感表达和自己的经验和看法,“真相”的重要性显然已退居二线。
面试热点:牛津词典收录中国网络热词事件
模拟题:你如何看待“土豪”、“大妈”这些网络热词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这件事情?
【参考解析】最近,“土豪”、“大妈”这些网络热词被牛津英语词典收录。
一时间,有人叫好,认为这个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也有人反对,认为牛津吸收的是一些具有负面影响的词语。
是对我们民族的嘲讽。
对此问题,我认为应全面看待,辩证分析。
一方面,伴随着我国的发展及影响力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中文流行词被收录在国外的词典之中,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就好像我们的汉语中也有很多舶来语。
这些舶来语中,也不乏一些有着负面意义的词汇。
词汇只是一种符号,至于作用,只是方面我们之间进行交流。
对此,我们完全不必太过较真,把它上纲上线。
另一方面,这些词汇反映了目前我国社会的一些现状。
也反映了我国的一些现实问题,我们可以从这些热词中发现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及时的对这些问题进行纠正,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的和谐。
也可以就这些热词的背景进行反思,反思我们的日常言行,是否我们把一些不良的内容作为一种时尚在追捧。
因此,对于这些热词被选进牛津词典这件事,我认为可以用一个阳光的心态去面对,即看到其对于加强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方面的积极的意义,让外国友人更好的全面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
其次,我们自身也要积极的反思,改掉一些恶心,提高公民的素质,积极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向世界各地传播我们的优秀的民族文化。
为了赶上时代的潮流,《牛津英语词典》每个季度都会收录一些时髦的英语新词。
但自从2015年,《牛津字典》把“笑哭”emoji表情评为“年度热词”(word of the Year)之后,似乎在奇葩路上越走越远...去年收录的新词,更是有「Hangry」(生“饿”气)、「CIO」(哭个够)一系列奇葩新词。
今年6月份,《牛津英语词典》的更新版中,又一次新增了900多个新词。
沪江君精选了10个,一起来看看~Precariat 朝不保夕阶级The term precariat, referring to a class of people whose employment, income, and living standards are insecure or precarious .朝不保夕阶级指的是职业、收入和生活水平无保障或不稳定的一类人。
A blend of precarious and proletariat, the word has risen to prominence in recent years in the context of discussions about the growing number of people whose livelihoods rely on casual and freelance labour.它结合了“precarious”(不稳定的)和“proletariat”(无产阶级)这两个词,近年来在讨论依靠临时工作和自由职业生活的人的数量日益增多的问题上经常被用到。
Zero-hours 无固定时限Zero-hours, which is used in the UK to designate a contract of employment that does not include a guarantee of regular work for the employee.“zero-hours”(无固定时限)这个词,在英国这个词用来形容没有固定工作保障的劳动合同。
中国特色直通车系列三之年度热词2016年度十大热词,你都见过吗? 这一年的大事 能预见的都结束了身处互联网时代,不拽几个年度热词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见过世面”呀(o^^o) 话不多说,年度热词十大菜品,备好“碗筷”,“上菜”咯~~~1.Brexit英国脱欧: 6月24日英国公投结果显示:52%的公民支持脱欧,英国宣布退出欧盟,英国首相随即辞去国家首相职位。
Following an advisory referendum held in June 2016, 52% of votes were cast in favour of leaving the EU. "Brexit" is a portmanteau of the words Britain and exit .引用英国《卫报》的评论: “‘Brexit ’is arguably politics ’s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the English language in over 40 years , since the Watergate scandal gave commentators and comedians the suffix ‘-gate ’ to make any incident or scandal infinitely more compelling.”所以,Brexit 是当之无愧的第一热词。
2.Hygge安逸舒适:Hygge 是丹麦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用来形容所有一切舒适的感觉和温馨的气氛。
The Danish word, pronounced "hoo-ga", is usually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as "cosiness"(['k əʊz ɪn əs] 舒适;安逸).想象一下这些画面:Sitting by the fire on a cold night, wearing a woolly jumper, while drinking mulled wineandstroking a dog - probably surrounded by candles. That's definitely "hygge".和爱的人一起窝在沙发里,看着喜欢的电视节目,聊着喜欢的话题,不时喝一口暖暖的热巧克力,看看窗外的飘雪。
牛津词典公布2016年度热词!画风被川普、英国脱欧带偏了emoji: face with tears of joy颜文字:喜极而泣今年《牛津词典》恢复了其一如既往的严肃画风,选出的年度词也不仅让人深思:post-truth adjective后真相Post-truth:Relating to or denoting circumstances in which objective facts are less influential in shaping public opinion than appeals to emotion and personal belief.后真相:意指一些特定状况,在那些情况下客观事实对公众意见的影响没有感性诉求产生的影响大;或者表示与这些状况相关。
Language research conducted by Oxford Dictionaries editors reveals that use of the word post-truth has increased by approximately 2,000% overits usage in 2015.《牛津词典》编辑们的语言研究结果表明:相比2015年,后真相这个词的使用率上升了约2000%。
The concept of post-truth has been in existence for the past decade, but Oxford Dictionaries has seen a spike in frequency this year in the context of the EU referendum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has also become associated with a particular noun, in the phrase post-truth politics.后真相这一概念在过去十年中就已存在,但是《牛津词典》发现今年其使用频率飙升,而这种现象之后的背景是英国脱欧公投和美国总统大选。
还出现了一个与之相关的特定名词短语后真相政治。
Its not surprising that our choice reflects a year dominated by highly-charged political and social discourse, says Casper Grathwohl, President of Oxford Dictionaries. Fuelled by the rise of social media as a news source and a growing distrust of facts offered up by the establishment, post-truth as a concept has been finding its linguistic footing for some time.《牛津词典》负责人卡斯帕格拉沃斯说:果不其然,我们选出的词反映了今年充斥着高度紧张的政治和社会论争。
随着社交媒体崛起成为大众消息来源,而传统媒体发布的事实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后真相这一概念已找到其语言学根基,而且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词的用法,在政治语境里被用到的次数还是很频繁的:《独立报》在新闻标题里用到了后真相世界这个词。
《旁观者》里用到的是后真相政治。
《镜报》中用到的the era of ‘post-truth说的是后真相时代。
后真相的起源用法Post-truth这个词早在1992年就出现了。
塞尔维亚美籍编剧Steve Tesich在《国家周刊》发表的一篇文章里第一次用到了这个词。
Steve在反思了伊朗门丑闻以及海湾战争时写道:we, as a free people, have freely decided that we want to live in some post-truth world我们作为自由人,我们自愿决定生活在一个后真相世界中。
年度词入选列表alt-right 另类右翼另类右翼:名词,一个持有极端保守或反对变革观点的意识形态组织,主要特点是反对主流政治,通过网络媒体故意散布有争议的内容。
alt-right其实是alternative right的缩写。
2016春夏季,这个词的出现频率明显高多了,仅8月这个词的使用率就达到了30%当时正是希拉里和川普掐的火热的时候,希拉里公开指责川普种族歧视、反穆斯林、反女性、反移民言论这其实就是一种极端另类右翼。
在维基百科的解释里,其含义下包括:supremacism、Islamophobia、antifeminismhomophobiaantisemitism、right-wing populism、nativism、traditionalismhygge 舒适惬意舒适惬意:名词【物质名词】一种舒适惬意的快乐状态,能让人产生满足感或幸福感。
英语中其实没有一个准确的词来翻译hugge,因为它根治于丹麦文化中。
事实上,丹麦已经连续几年被评为世界最快乐的国家了,丹麦人都极其注重个人生活,加上好的不能再好的社会福利,丹麦人几乎没有什么烦恼,对生活品质颇为满意而感到的小确幸就是hugge。
这个词真的非常好用。
比如寒风凛冽的一天,还飘着点雨,你不用出门,窝在家里暖气开足,躺在床上如同废人一般这时候你可以说:This is it! This is hygge!!!glass cliff 玻璃悬崖玻璃悬崖:名词,指女性或少数族裔在颇具挑战的情形下升到领导层职位,工作过程中遭遇失败的风险较高。
如果你对glass cliff不太熟知的话,你一定听过Glass Ceiling对的,除了玻璃天花板,它还暗喻在公司企业和机关团体中,限制某些人口群体晋升到高级职位的障碍。
chatbot 聊天机器人聊天机器人:名词,一个与人类聊天交流的模拟电脑程序,特指在线交流。
2016年3月,微软在推特上上线了一款名为Tay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其人设是名十几岁的女孩子,但是不到24小时,她就被教坏了从她口中蹦出了很多攻击性的言论但是仍有很多公司乐此不疲的宣布要开发新的聊天机器人应用和平台。
adulting 成年人的行事方式成年人的行事方式:名词【物质名词】,像一个负责任的成年人一样行为处事,尤其是完成一些单调但必要的任务。
熟悉parenting这个词的小伙伴就会发现,adulting这个词就是依样画葫芦。
这个词其实从2008年起在社交媒体的出现率就激增,在2016年的使用率更是到达了巅峰,老外乐此不疲地把这个词做进表情包:Brexiteer 英国脱欧支持者英国脱欧支持者:名词,指支持英国退出欧盟的人。
这个词和Brexit一样,对大家而言已经完全不陌生了吧。
Brexit是对英国退出欧盟的一种戏虐说法,是British 和exit的结合体,合在一起的意思是脱欧。
当然了从构词法上来说,词尾-er就代表人。
所以Brexiteer就是支持脱欧的人。
来看看外媒报道中的例句:After the Brexit vote, a lot of discussions are arose in EU.在英国脱欧公投后,欧盟中掀起了很多争论。
有脱就有留,留欧派叫作Bremain。
Bremain是British和remain的结合体,是用来形容留欧的。
这个词外媒的示范是We still think that GBP/JPY is likely to appreciate the most strongly under a Bremain scenario.我们还是认为如果英国留欧,英镑/日元的汇率形势会反响最强烈。
相对还有个比较搞笑的词Regrexit•。
其实,公投结果一出来,就有一大票英国民众说自己后悔了:Regrexit是Brexit的衍生词,是regret 和exit两个词的结合体,合在一起的意思是后悔脱离,直接翻译为悔脱。
用法见As Brexiters realise full implications of voting out commences, I hereby declare today the 25th June as Regrexit Day...鉴于脱欧派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投票可能带来的后果,我自此宣布6月25日为悔脱日。
woke 唤醒唤醒:形容词警示社会中的不公平行为,尤指种族主义。
总之比较级的worker,你别跟worker的释义搞错就行coulrophobia 小丑恐惧症小丑恐惧症:名词【物质名词】,指对小丑这一角色有极端害怕或非理性的恐惧。
今年万圣节前夕,恐怖小丑阴云笼罩了整个美国,因为很可能你就走在回家的路上,就会遇见一个面庞惨白鲜红嘴唇的小丑,朝你笑得毛骨悚然这些神出鬼没的小丑频繁恐吓、诱拐、袭击的事件在美国各州出现,更有学校因为小丑在脸书上的威胁,不得不暂时关闭学校这股阴云随后也扩展到了澳洲、加拿大、英国为什么小丑会发展到令人恐惧的地步?多伦多瑞尔森大学的心理学教授马丁安东尼教授表示:人们眼中的小丑再也不是安全、无忧无虑的形象了。
电影里出现的小丑总是让人恐惧不已,今天的儿童不像过去那样接触很多欢乐、安全气氛中的小丑,而各种媒体展示的小丑形象几乎都是负面的。
Latinx 拉丁裔拉丁裔:名词、形容词,指拉丁美洲人或有拉丁美洲血统的人。
每过一年,背了新词忘了旧词,常用词没记住新兴文化里的词又让人头痛不已,为了丰富自己的词汇量,从这波牛津年度词先背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