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讲义(5)__TCP
- 格式:ppt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20
tcp的知识点
TCP(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以下是一些TCP的主要知识点:
1.传输层:TCP是传输层协议之一,位于网络层之上,应用层之下。
它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有序的和错误校验的数据传输方式。
2.连接管理:TCP使用三次握手来建立连接,并使用四次挥手来关闭连接。
这确保了连接的可靠建立和终止。
3.数据传输:TCP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数据传输方式,通过确认机制、重传机制、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4.字节流:TCP将数据看作字节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边界。
应用程序发送的数据被分割成TCP认为最适合发送的数据块,接收端再将这些数据块重新组合成原始数据。
5.可靠传输:TCP通过确认机制和重传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确认消息,发送端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确认消息,会重传数据。
6.流量控制:TCP使用滑动窗口机制进行流量控制,以防止接收端来不及处理接收到的数据。
滑动窗口机制允许接收端动态地告诉发送端其当前的处理能力。
7.拥塞控制:当网络拥塞时,TCP会减慢发送速度或停止发送数据,以防止网络过载。
这是通过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和快恢复等算法实现的。
8.TCP协议的缺点:由于TCP是面向连接的,因此可能会因为三次握手的延迟而导致建立连接的速度较慢;另外,TCP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制可能导致数据传输的延迟增加。
以上知识点是TCP协议的主要内容,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协议的工作原理。
tcp通俗讲解摘要:1.TCP简介2.TCP的建立连接过程3.TCP的数据传输过程4.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5.TCP的断开连接过程6.TCP的应用场景正文:TCP,即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
它由IETF在1974年设计,并在1981年成为互联网标准协议。
TCP在网络通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各种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1.TCP简介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这意味着在数据传输之前,需要建立一个连接。
TCP连接的建立是通过三次握手过程完成的,该过程在通信双方交换一系列的数据包来确认双方都已准备好进行数据传输。
2.TCP的建立连接过程在TCP连接的建立过程中,通信双方需要完成三次握手。
首先,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SYN(同步)数据包,请求建立连接;然后,服务器收到SYN 数据包后,向客户端回复一个SYN-ACK(同步确认)数据包,表示同意连接请求;最后,客户端再向服务器发送一个ACK(确认)数据包,确认收到服务器的回复。
3.TCP的数据传输过程在TCP连接建立后,通信双方可以开始传输数据。
TCP使用字节流进行数据传输,即将数据分成一个个字节,按照顺序传输。
每个数据包都会携带一个序列号,以确保接收方可以正确地重组收到的数据。
此外,TCP还使用确认和重传机制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4.TCP的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TCP提供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机制,以确保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流量控制通过滑动窗口机制实现,接收方告知发送方可接受的最大数据量,从而避免因接收方处理能力不足而导致的数据丢失。
拥塞控制通过拥塞窗口和慢启动算法实现,当网络拥塞时,发送方会减小发送的数据量,以降低网络拥塞程度。
5.TCP的断开连接过程当数据传输完成后,TCP需要关闭连接。
关闭连接的过程是通过四次挥手完成的。
首先,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FIN(结束)数据包,表示要关闭连接;然后,服务器收到FIN数据包后,向客户端回复一个ACK数据包;接着,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一个FIN数据包,表示同意关闭连接;最后,客户端再向服务器发送一个ACK数据包,确认收到服务器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