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化石失踪之谜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盘点中国五大无价之宝,可惜全都下落不明!本文导读:然而能称上真正的史上无价之宝却不在我们的手里,被掠夺或被交易,流失到国外,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已经赎回了一些,例如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已经不断回到祖国的怀抱。
但是还有一些本来就属于我们的无价之宝,现在有的不知所踪,有的在国外私人收藏家手中,更是叫价10亿美元,无人敢要啊!只能从史书记载里了解它们曾经的风采了,想想都令人痛心,自己家的东西却没机会欣赏,就和大清最后一位皇帝回去故宫自己家参观还要交门票一样。
第一件宝物,也是唯一一个化石宝贝,它就是北京人头骨化石。
自北京人头骨化石被发现后,让所有考古学家都兴奋不已,因为北京人头骨化石的发现证实了在几十万年前,就有了人类在古中国大地上生活了!也让国外专家打脸,说中国人的祖先是从欧洲移民过来的,北京人头骨化石的发现,无疑为科学家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更好的依据!所以北京人头骨化石实乃中国史上最具有价值的宝贝之一!然而,北京人头骨化石被发现到最后运送的途中,被日军拦路抢了,最后归属却不得而知。
传言日本将在中国掠夺的文物运回日本的途中,随船沉到大海里了,其中北京人头骨化石就在里面,所以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北京人头骨化石的下落!第二件宝贝就是完璧归赵里面的和氏璧,被秦始皇定位传国国宝,大起大落,时而现世,时而消失。
秦朝灭国以后,和氏璧也随之消失了!说是刘邦攻入咸阳后拿走,之后再也没有和氏璧下落,直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和氏璧有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石敬瑭引入契丹人攻入洛阳,李从珂抱着和氏璧自焚。
和氏璧又神奇消失。
有人说和氏璧就在石敬瑭的墓里。
尘归尘,土归土,也许回到地底才是和氏璧的最好归宿,也许和氏璧早已经摔碎了,只是有心人故意扩大和氏璧的价值罢了!第三件宝贝就是明朝朱棣发动147位当时文豪才子巨匠编写的一部旷世著作《永乐大典》。
作为能与秦国时的《吕氏春秋》;汉朝的《史记》;清朝的《四库全书》齐名,固然有它的价值所在!《永乐大典》它包含了中国几千年来七八千种图书,历时6年才编写完成,它是世界最大最全的文化宝库。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失踪之谜一、“北京人”的发现及其价值“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标本,在抗战时期不知流落何处,这是中国抗战时期的重要损失之一。
1945年12月4日,当年“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者、著名历史考古学家裴文中教授,在天津大公报发表《“北京人”在哪里》一文,他感慨道,这是一个谜!也许不久即可解答,也许永远不能解答。
战后60年来,中国人民一直在关注和寻找“北京人”头盖骨化石,1998年8月,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等1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发出倡议信———《让我们继续寻找‘北京人’》,认为“对中国科学家来说,有这样一件事始终不能忘怀”,并希望“在本世纪结束前,大家携起手来,做一次全人类共同的寻找”。
但其下落,至今仍然是个谜。
为便于国人了解这一失踪事件的来龙去脉,现综合有关资料,进行追踪。
———采自《纵横》(2004年第1期)“北京人”是中国猿人北京种的俗称,也称“直立北京人亚种”。
它生存于第四纪初期,距今约有数十万年。
按照形态上说,它介于现代人与猿过渡的一种原始人类,与现代人的关系十分密切。
龙骨山是北京西南郊房山县周口店镇的一座石灰岩小山。
采石工常常在洞穴和裂隙的砂土中发现化石。
老百姓将此山称之为“龙骨”,并将它们卖给中药铺。
1918年,来华担任矿政顾问的瑞典人安特生来到龙骨山。
1923年,安特生等人发掘的化石中有一颗人类的牙齿,这引起了考古界的注意。
1927年开始系统发掘,然而,接下来几年的发掘,并无重要发现,安特生等人便离开了周口店。
1929年12月2日下午4时许,太阳将要落山,在昏暗的烛光下,有人大叫:“这是什么?人头!”主持发掘的专家裴文中小心翼翼将这个保存完整的猿人头骨取出。
裴文中当时欣喜若狂,用他仅有的一床棉被和被单包裹着这珍贵的头盖骨,冒着严寒,护送到北京城。
当时拍照者抑止不住激动,目光集中于化石,以致照片中只留下了裴文中的半张脸。
“北京人”化石和文化的发现和研究表明,“北京人”会使用火,对石器工具加工技术有了改善,穴居,会采集和狩猎,有相当程度的社会适应性,平均脑量1059毫升(现代人为1400毫升),肢骨比头骨进步。
北京猿人头盖骨失踪之谜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北京猿人头盖骨失踪之谜》的内容,具体内容:1929年12月2日,我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带领考古发掘人员首次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发掘出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
但却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丢失了。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 1929年12月2日,我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带领考古发掘人员首次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发掘出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
但却在日本侵华战争中丢失了。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欢!:"北京人"也许已被毁坏对于"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是否在世这个问题,有关专家多年来基本持3种态度,一种认为化石还在世,另一种认为化石已经毁于战火,再一种就是对化石的去向态度模糊,认为无法推测。
根据中国古人类学家、最后一个见到化石的胡承志老人讲述,包括"北京人头盖骨"在内的化石当时包了整整6层,而且由内到外相当仔细,即使装到两个没有特殊标志的木箱里,相信就是当时一般的日本兵发现也会上报的。
由于当时战争非常残酷、战事频繁,如果是金银珠宝书画,倒还可能保存下来,但对于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难说日军有如此高的辨别能力。
上海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北京人之父"贾兰坡的学生陈淳认为,综合目前各种信息和线索,化石极有可能毁于战火了。
找到化石的希望应该比较渺茫。
在1998年,贾兰坡联合其他十余名院士发起"世纪末的大寻找",但最后却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陈淳表示,从目前的资料判断,"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当时应该放在协和医院地下室保险库,日军突然发动战争并占领医院,而化石根本没来得及运走,日军就在地下室将其毁掉了。
另外,他还举例说,当时连协和医院的院长、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都被俘虏,连逃命都来不及,谁还能顾及化石呢。
北京人”化石到底在哪里在 1941 年 12 月 8 日,珍珠港事件之后。
美国在北京的一切机构相继被日军所占领,珍藏着“北京人”化石的北京协和医院当然也不例外。
1942 年 8 月,日本的考古学家长谷部言人和高井冬二来到解剖系办公室,当他们打开保险柜后,发现真正的化石已不翼而飞,只留下一个化石模型。
打那以后,追寻“北京人”化石的活动就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研究人类起源的瑰宝生活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古人类之一。
1929 年 12 月,在裴文中教授的主持下,北京周口店发现了一具完整的头盖骨化石,此发现轰动了国内外。
1936 年,贾兰坡教授在 11 天内发现了 3 个“北京人”头骨化石。
到 1937 年 7 月卢沟桥事件爆发,在“北京人”遗址先后发现了完整头盖骨 5 具,头骨残片 21 块,比较完整的下颌骨 12 件,牙齿 100 多颗,残破的上下肢骨 12 件,数以万计的其他化石和用火遗迹“北京人”化石的发现,是古人类学研究中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为研究人类起源及其发展,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北京人”化石是人类精神财富中的瑰宝。
拟送美国暂存1941 年初,日美关系日趋紧张,当时从事“北京人”化石研究的德籍学者魏敦瑞为了这批标本的安全,希望把主权属于中国的“北京人”化石运往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以便继续研究,待战争结束后再运回中国。
经中美双方协商达成协议。
1941 年 11 月 20 日,魏敦瑞研究室工作人员胡承志和解剖科技术员吉延卿,负责将“北京人” 、“山顶洞人”以及一些灵长类的头骨、牙齿等化石精心装进两个大木箱,箱外分别标有 Case1 和 Case2。
失踪前后两箱化石被送到美国海军陆战队驻华总部。
阿舒尔斯特上校命令,将“北京人” 化石改装到美军专用的标准化箱内,并责成即将赴美的军医福莱,负责将箱子运往秦皇岛霍尔坎伯兵营,搭乘“哈里逊总统”号返美珍珠港事件爆发后,“哈里逊总统”号轮船没有返美,霍尔坎伯兵营却被日军占领,美海军陆战队队员统统成了战俘,被押送到天津战俘营。
国宝失踪之谜一九二六年到一九三九年期间,我国在北京西南周口店挖掘出了几块古猿人头骨化石,这是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发现,然而这个令世界关注的国宝却在抗日战争时期不幸失踪了,举国闻之震惊。
那么国宝又是如何失踪的呢?据说,成年的古猿人头骨化石存放在北京协和医院的底层保险柜中。
1937年,满怀野心的日本向中国示威,占领了北京。
而当时协和医院挂的是美国的旗帜,才幸免一劫。
到了1941年,美国和日本关系恶化,为保证中国国宝不落入日本人手中,人类学家魏敦瑞提议将国宝交与美国保管。
这年初,转移国宝的建议得到中国政府的批准后,魏敦瑞等人就将珍贵的文物送到驻北平使馆。
12月5日,专列开往秦皇岛,准备在8日搭乘美国的邮船运送国宝。
但奸诈的日军在8日突袭了珍珠港,准备护送国宝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被日军中途截住了,邮船没能及时接应。
此后,举世瞩目的化石失踪了。
曾怀疑过日军偷取化石,但他们坚决否认并没有发现过头骨化石。
日本人追寻化石的工作非常卖力,他们逼问裴文中,一说不知道,就用严刑逼供,甚至还灌辣椒水,直到晕死过去。
临出来的那天,日本人说:“裴文中,要枪毙你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这有纸和笔,写遗书吧。
”正当裴文中开始写时,他们却哈哈大笑地说,“裴文中,今天放你回家了。
”当时传出化石在天津找到的消息。
也对,如果化石没有找到的话,日本怎么会轻而易举的放过裴文中呢?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而劫掠的一批化石也移交给盟军当局,以便归还给中国。
但中国收到的清单中竟没有北京人头骨化石。
盟军总部应中国政府的请求,派令动用驻日盟军参与广泛搜寻,却仍一无所获。
1949年9月,周口店的挖掘者又将目光投向周口店,希望有新的发现。
皇天不负有心人,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和技工们又陆续从挖土中,获得了几颗北京人的牙齿和其他动物的化石,发现了头盖骨零零散散的碎骨,通过不懈的努力,又拼合成了一块较为完整的头盖骨。
不过,这些失踪的“北京人”头盖骨究竟哪去了?直到现在,仍是个未解之谜。
历史谜案:北京人头盖骨究竟去哪了?2014-12-16 新华网来源:东方网北京猿人复原像1929年12月2日,我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带领考古发掘人员首次在北京房山周口店发掘出北京猿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
这一发现,平息了上个世纪以来围绕爪哇猿人的争论,确立了“猿人阶段”的存在,证实了达尔文关于人类起源于古猿的理论,从而揭开了人类进化史上重要的一页。
发现192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大规模发掘工作开始了。
发掘的主持单位是中国地质调查所和协和医学院。
第二年,我国两位能干的青年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和裴文中,参加了周口店的发掘工作。
他们精力充沛,给整个现场带来了生气。
到了1929年,震撼世界学术界的奇迹终于发生了:在周口店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
时间是这一年的初冬,工作人员在发掘过程中,突然看到一个小洞,洞口的裂隙窄得只容一人出入。
为了探明虚实,裴文中来到洞里,仔细一看,高兴极了,原来在这里意外地发现了许多动物化石。
他顾不得寒冷,决定把挖掘工作继续下去。
到12月2日下午四点,已经日落西山,洞外天色渐渐暗下来,呼啸的寒风在山野吹着,洞里觉得更冷了,但人们依旧在昏黄的蜡烛光下聚精会神地工作。
突然,裴文中高兴地喊叫起来:“是猿人!”大家围拢过来,果真发现一个猿人的头盖骨,一半已露出地面,另一半还埋在硬土里。
人们兴奋极了,目不转睛地盯着。
这时天色越来越黑了,但大家的心情已经急不可耐。
裴文中毅然决定,继续挖下去,一直到把这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完全出土为止。
这一夜大家都没睡好。
第二天一清早,裴文中就派专人把这个大喜讯报告给北京城里的地质调查所。
又过了几天,12月6日,裴文中亲自坐着汽车,用他自己的两床被子和褥子、毡子,包着这稀世珍宝护送到城里。
1936年贾兰坡又先后在猿人洞发现3个“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
二战期间,周口店猿人洞先后出土的全部5个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神秘失踪,再度震惊了世界。
丢失“北京人”化石一直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1940年12月26日,日军占领了北平,美日战事一触即发。
“北京人”发现记作者:米艾尼来源:《百姓生活》2019年第09期上世纪30年代,周口店考古发掘现场。
1936年11月15日至26日的11天中,考古学家贾兰坡在周口店接连发现了3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这是11月26日发现第三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时的场景,右下方发掘者是贾兰坡。
1918年2月,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在北京得到了一包带着红色黏土的骨骼碎片化石。
送他这份礼物的,是一位在燕京大学任教的化学家。
他饶有兴味地告诉安特生,這些化石出自周口店鸡骨山的山崖,那座山因为红土中藏着大量鸟类骨骼而得名。
安特生是当时名噪一时的地质学家,同时也是一位考古学家、探险家。
周口店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一下子引起了他的兴趣。
鸡骨山所在的位置,正暗合了当时西方学者对中国“龙骨”的争论。
20世纪初,一位德国医生在北京买到了不少被作为中医药材使用的“龙骨”和“龙齿”,这些东西辗转到了德国古脊椎学家施洛塞尔教授的手里。
经过鉴定,他们惊讶地发现,这些“龙骨”和“龙齿”中竟然有两颗符合人类特征的牙齿,这是古人类学在整个亚洲大陆破天荒的发现。
他们追查到“龙骨”的出处,便是当时的中国直隶地区,而鸡骨山所在的周口店,正是直隶地界。
1918年8月,安特生带着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生物学家葛兰格一同前往周口店鸡骨山,开始了一场考古之旅。
在距离鸡骨山约两公里处,他们发现了一处地势较高早已废弃的石灰矿。
在一条矿墙的裂缝里,有白色带刃的石片,非常像人类的原始工具。
安特生满怀期许地说:“等着吧,总有一天,这里将变成考察人类历史最神圣的朝圣地之一。
”事实上,在1918年的夏天,一个古人类学的重大宝库之门,已经向世人打开——挖出白色石片的这个地点,正是现在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第6号地点。
在1921~1923年之间,安特生对鸡骨山进行了多次发掘,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两枚“古人类牙齿”化石。
这两颗牙齿化石的发现震惊了全世界。
周口店的发现,给人类起源学说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东亚起源说。
必读书目《爷爷的爷爷哪里来》阅读指南【第一阶段阅读指南】……………………………………………………………贾兰坡(1908—2001),字郁生,河北玉田人。
中国古人类学家、史前考古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
贾兰坡小时候家中并不富裕,但他仍然到学校学习知识,长大后依靠自学,从实践中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他积极进取、勇于担当、团结协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考古过程中,他严谨、科学的精神令我们敬佩。
他著作丰富,已出版400多篇(部)作品,对科普创作情有独钟。
其代表作有《中国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中国猿人》《旧石器时代文化》等。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是学者贾兰坡专门为了解答“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而写的科普书。
本书分为《爷爷的爷爷哪里来》和《悠长岁月》两部分。
全书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向大家讲述一个个娓娓动听的研究中国古人类历史的故事。
在《爷爷的爷爷哪里来》中,我们可以在作者深入浅出的叙述中了解人类起源的历史,跟随作者的足迹一起寻找古人类起源、生存的证据,体会人类由原始走向现代、由低级迈向高级的艰难历程。
在作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其高尚的人格之光在闪耀:正直善良、乐于助人、勇于担当、团结协作、敬业奉献等。
为了实现理想坚持不懈地追求;对劳动人民体贴入微的关怀;对知识如饥似渴的热爱;对困境乐观坚强地面对并勇于去克服……这些也是作者的经历给予我们的启示。
《爷爷的爷爷哪里来》共________章,第________周到第________周我会阅读第________章到第________章的内容。
北京人头盖骨丢失之谜 第四章 内容概要 抗日战争时期,北京人化石装箱准备运往美国,等战后再运回中国,不料却在中途失踪。
战后尽管人们付出了许多努力,但仍未能找到。
阅读目标 ①北京人化石在运往美国的途中发生了什么?②为了找到北京人化石,人们做了哪些努力?③北京人化石具有哪些意义?为什么人们要找到它?(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阅读技巧 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北京猿人头盖骨丢失之谜的反思500字一、引言在人类进化史上,北京猿人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发现。
然而,关于北京猿人头盖骨丢失之谜一直困扰着科学界。
本文将以北京猿人头盖骨丢失之谜为主题,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思考,探讨其可能的原因,并进而引发更深入的思考。
二、回顾北京猿人北京猿人,亦称为猿人、直立人等,是在中国北京周口店发现的古代人类化石。
该化石具有相对完整的下颌骨和牙齿,但头盖骨却一直未被发现,成为科学界的谜团。
三、头盖骨丢失的可能原因1. 自然因素:我们不能排除自然力量的作用。
古代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北京猿人头盖骨的丢失,使其无法留存至今。
2. 人为因素:另外,人为因素也是一个可能的原因。
历史上的武装冲突、盗墓活动等都有可能导致北京猿人头盖骨被洗劫一空。
3. 骨髓疾病:北京猿人头盖骨的丢失也有可能与其自身骨髓疾病有关。
一些骨髓疾病可能导致骨骼脆弱,使头盖骨容易受到损伤或丧失。
4. 人类行为:我们也不能排除人类行为的可能性。
尽管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原因,但人类的行为可能导致了北京猿人头盖骨的丢失。
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证据支持。
四、个人观点和思考北京猿人头盖骨丢失之谜的背后,无疑蕴含着重要的信息和价值。
对我而言,这个谜团更加凸显了人类对历史、文明和自身起源的好奇心。
通过探索北京猿人头盖骨丢失之谜,我们不仅能够了解人类发展的历史和进化过程,更能够深入思考自身的成长与进步。
我们的人类历史充满了未解之谜,而这些谜团的解开需要不断的努力和探索。
北京猿人头盖骨丢失之谜的反思促使我思考人类理解自身历史的困难与复杂性。
历史上的种种因素和事件,使得我们无法完全还原或理解过去。
人类是一个复杂且变化多样的物种,我们的历史也是如此。
北京猿人头盖骨丢失之谜无疑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和挑战。
从个人角度而言,我对这个谜团充满了好奇和敬意。
通过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我们或许可以一窥其中的奥秘,进而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北京猿人及其在人类进化史上的地位。
第十八章地震,还是埋"宝"。
钟振兴回忆这段历史的时候,他要详细告诉世人这几块头盖骨丢失和找回的具体细节,以让后人铭记它,传承它,保护好我们的国宝。
这第一颗头盖骨和两瓶化石就在民宅底下安静地躺了近三年。
这所民宅是一位陈老汉和他儿子的,本来他们家庭条件还可以,祖先给他留下这一片瓦房,总算有立足之地。
老汉的妻子早已因病去世,他一手把儿子从小带大,父子情深。
儿子叫陈志强,自懂事后,就非常孝顺,体贴父亲,处处帮着父亲做事。
儿子到二十多岁,父亲让人介绍给儿子把婚事办了,一家人总算和美。
不久,日本人占领了北平,很快又爆发了太平洋战争,在日本人的统治下,一家人的生活很艰辛。
一个冬天的晚上,陈老汉躺着睡不着,媳妇进门后三口之家的用度紧张起来,又是战乱期间,他在盘算着以后的生计该怎么过。
在床上躺了两三个钟头,他还是没有睡意,忽然他听到几个日本人叽里哇啦的喊声,那是他们赶回去救火的叫声,他听不懂,但听得出他们很着急,很快喊声远去了。
他又听到隔壁的美国公使馆里有动静,他也没放在心上。
后来过了一个多小时,他又听到地下的响声,虽没有震动,可他耳朵很精灵,估计地下要发生什么事了。
不像是老鼠窜动,难道是地震?这有可能。
他有点害怕,想去叫醒儿子和儿媳,但他想还没这么快,先细听听再说。
他下了床,披好衣服,用耳朵贴着靠公使馆这面的墙,下面的确有响动,比他在床上听得清楚得多。
他听说地震有摇动的感觉,但他在床上没有感觉到,他还听说一个最好判断地震的方法是去看橱柜,只要里面的碗有细微的颤动就是地震的前奏。
他又蹑手蹑脚披着衣服去看碗柜,边看边听好久都没什么反应。
一连听了很久,还是没有大动静,只是,他感觉不一样的是,这种轻微的响动现在到了自己的床底下。
估计快半夜了,下面一时没了响动。
老汉接着又躺下,过了好一阵墙根下动了起来,还有两下是撞到他墙基的声音。
这时,外面几个美国站岗士兵说笑着斗起嘴来,骂骂咧咧的,声音很大,吵得他听不清楚。
国宝失踪之谜初一国宝失踪之谜初一作文【一】我知道我身上肩负的责任。
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地位,就像德国人以海德堡人为骄傲一样,中国人以北京猿人的头盖骨而自豪,它是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是无价之宝。
我们正在周口店挖掘北京人头盖骨时,卢沟桥事变发生了。
日寇的铁蹄即将践踏这片土地,所以我们必须撤离。
为了保证头盖骨的安全,经国民政府协调,美国政府答应代为保管。
没有想到的是,我们乘坐的国宝号货轮意外失事,由我们护送的北京人头盖骨在运送途中不慎丢失,船上几百人只有我一人生还。
因此,我成了唯一一个知道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的人。
那是个风雨如晦的日子,我和几个同僚一起乘坐国宝号去美国。
我妥善地把头盖骨保存在一个木匣子里,放在我的床头。
晚上,我们喝咖啡到深夜,聊着聊着就睡觉了。
突然,一阵骚动惊醒了我们,原来我们乘坐的船不幸与一艘日本军舰相撞,眼看就要沉没。
那时正值珍珠港事件爆发,美日关系紧张,日本军队向我们所乘坐的船疯狂扫射,我看到许多人倒下了。
日本军舰掉转方向迅速离开,我们乘坐的船只开始缓慢下沉,大家都惊慌失措。
见此情景,我立即去取北京人头盖骨。
令我没想到的是,木头匣子不见了!我迅速跑出船舱,只见一个人拿着一些东西跑向船头,其中就包括木匣子。
我大声喊叫:站住。
谁知那人纵身跳入了大海中,抱着那东西游向了远处。
我顿时目瞪口呆:我的上帝啊,头盖骨丢了,怎么向国家交代!此时,我的心情忐忑不安。
正当我惊讶的时候,耳边突然传来一声惨叫:救命啊!船要沉了!我这才反应过来。
就在这危险的时刻,下起了大雨,我来不及思考,抱起身边的救生圈跳入大海,再回头时船已经沉没了。
呼喊声、救命声一起掺杂在我的耳边。
我的心情很复杂,但渴求生命的欲望却达到了极至。
我在海上漂流了三天,正当我的生命快要走到终点的时候,一艘开往美国的法国油轮把我解救了,后来我才知道整条船上的人只有我生还。
我永远忘不了从我手中丢失的头盖骨。
或许有一天,北京人头盖骨能够从历史的尘埃中浮。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五四学制) 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2013年1月,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监测中心成立,并开始对北京猿人洞进行“体检”,某同学在跟随专业人员在“体检”过程中对北京人的生活进行了丰富的想象,其中正确的是()A . 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 . 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C . 钻木取火烧烤捕捉到的野兽D . 用火堆驱赶野兽和照明2. (2分)“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人类最早制造和使用的劳动工具是()A . 打制的石器B . 磨制的石器C . 骨器D . 青铜器3. (2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了探索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准备了如下资料,其中最有参考价值的是()A . 《北京人头骨化石失踪之谜》B . 《半坡和河姆渡遗存的食物结构比较》C .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使用探究》D . 《夏商周农业发展概况》4. (2分)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是()A . 元谋人遗址B . 北京人遗址C . 河姆渡遗址D . 半坡遗址5. (2分)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 . 火的使用B . 农业生产的发展C . 能建造房屋D . 使用陶器6. (2分)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是()A . 希腊B . 埃及C . 印度D . 中国7. (2分)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共同点是为了()A . 巩固大一统的格局B . 加强王权C . 加强思想控制D . 削弱诸侯封国势力8. (2分)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集权统治的主要特征是()A .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 . 国家一切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C . 在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D .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9. (2分)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
北京猿人头盖骨失踪之谜
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在位于北京房山区的周口店发现了一颗完整的头盖骨,这就是“北京人”头盖骨。
这一发现把最早的人类化石历史从距今不到10万年推至距今50万年。
“北京人”头盖骨的出土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中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
根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提供的资料,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27年正式开始发掘,此后的10年间,周口店猿人洞中先后发掘出土5颗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
发掘出的“北京人”化石起初一直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队侵占了北京,但当时协和医院是美国的机构,悬挂星条旗,侵华日军铁蹄一时不敢踏入。
这时,“北京人”化石在这个“保险箱”里还安然无恙。
到了1941年,日美关系越来越紧张,为了使“北京人”化石不被日军抢走,协和医院与重庆政府协商后,决定把化石送到美国暂时保管。
然而,随着珍珠港事件的爆发,日本军队迅速出动,占领了北京、天津等地的机构。
极具科研价值的5颗“北京人”头盖骨,连同牙齿147颗、头骨碎片、面骨、下颌骨、股骨、锁骨等,以及全部山顶洞的人类资料,就在这次转移到美国的途中神秘失踪,留下了一桩至今难解的历史悬案。
“北京人”头盖骨失踪之谜作者:周敬国来源:《科学24小时》2011年第04期事情发生在1929年,随着寒冬的来临,周口店龙骨山野外发掘也将告结束,地质所人员返城了,担任考古发掘总负责人杨钟健教授的助手、年仅25岁的裴文中被留下,负责现场扫尾工作。
12月2日下午4时,裴文中和工人们用箩筐盛土从洞中吊起抬出洞外,处理完这一堆砂土便准备收工。
此时,一位工人在铲土时意外地在缝隙的底部凿穿了一个洞,这个神秘的洞穴引起了斐文中的注意,于是他坠绳进入洞内,沿洞壁往前走了几步,竟发现许多埋在土里呈半裸露的远古动物的化石,他弓着身子察看后又用手电筒向四周照射搜寻,突然发现不远处有一块圆状的头骨。
裴文中经辨认后惊叫起来:“这是猿人的头盖骨。
”裴文中立刻招呼三位工人带工具和蜡烛下来,他亲自操锹小心挖掘。
当夜,裴文中给地质所写信报告“得一猿人头盖骨”,第二天早晨这封信派专人送了出去。
12月6日清晨,裴文中用自己的两床棉被将猿人头骨包裹起来,外面再加线毯捆扎,登上了开往北平西便门的长途班车。
经地质所专家鉴定:这是一块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化石,此乃世界前古之人类的化石,其年代当在50万年以上……“中国猿人”头盖骨的发现,轰动了世界科学界。
“北京人”头盖骨之科学价值时任北平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名誉主任、加拿大解剖学家步达生以拉丁语化学名,将猿人化石定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曾译为北京“中国猿人”或“北京猿人”)。
后经深入研究,“中国猿人”的脑量平均为1043立方厘米,介于猿和现代人之间,其头盖骨比现代人约厚一倍,头部保存的原始性质和“爪哇人”相似,他们同属直立人发展阶段。
时任地质所古生物室主任和北京大学生物学教授双重身份的美国古生物学家葛利普,把猿人的“属”、“种”和“爪哇人”合并,另建立了一个“亚种”,改称为“北京直立人”,俗名“北京人”。
此后“北京人”便被流传了下来。
1930年秋,裴文中在位于“北京人”洞穴的东北角,又惊奇地发现了“北京人”用火的痕迹;同年冬天,周口店炭块标本送巴黎博物馆做化学分析与鉴定。
北京人化石失踪之谜
1929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洞中首次发现了一个远古人类的头盖骨化石,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前的北京人由此向世人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在以后的考古挖掘中,考古学家又发现了大批古人类化石,代表约40个北京人个体,此外还有大量的动物化石和10多万件石器和石片,震惊了世界。
北京人遗址是目前世界上出土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为研究人类早期的生物学演化及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实物依据,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也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如此珍贵的北京人化石却有很大一部分神秘失踪了。
北京人化石的失踪要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从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头盖骨化石到抗日战争爆发,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五个较完整的头盖骨和大量其它化石,这些化石一直被小心翼翼地保存在北京协和医院的保险箱里,由著名的瑞典人类学家魏敦瑞负责研究和保管。
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夕,日美关系已经非常紧张,魏敦瑞考虑到协和医院可能已不再安全,建议将这批举世瞩目的化石转移到美国保存。
就在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半个月左右,协和医院将保险箱内的全部北京人化石秘密装箱,计有头盖骨五个及头骨碎片15块、下颌骨14块,肢骨及牙齿等共147块化石,这批化石被用擦镜细棉纸包好,裹上药棉,再包上纸、细布、棉花,装入两只大木箱后运到美国大使馆,准备随美国海军陆战队运回美国。
然而,这批化石从此以后就神秘失踪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开始找寻这批珍贵的化石,但由于当时的战争环境和启运时绝对保密,因此寻找工作困难重重。
关于北京人
化石的下落,一种观点认为,美国人在秦皇岛将化石运上了哈里森总统号邮船,结果邮船在赴美途中沉没,化石也随之沉入海底。
此说如果确切,北京人化石恐怕难见天日了。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化石运输途中被日军截获,后来由于几经易手,最终下落不明。
如果这样的话,化石可能还在日本民间,但战后美军也曾在日本广泛找寻过北京人化石,结果却一无所获。
1972年,美国富商詹纽斯悬重金找寻北京人化石,一时间有不少前来提供线索,如纽约有一位老太太就声称她丈夫从中国带回的一箱化石就是北京人化石,但结果都与失踪的化石无关。
这批神秘失踪的稀世珍宝究竟身处何方,至今还是一个难解的谜。
1966年,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发掘,出土了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
这是在北京人遗址发现的第六个头盖骨化石,也是目前唯一能看到的头盖骨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