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而文化则是人类社会的精神和行为的总和。
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塑造。
语言是文化的表达。
每个民族、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这种语言反映了他们的文化特点、价值观和认知方式。
例如,中国的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通过对事物形态的描绘来表达含义,反映了中国人对事物形态的关注和细致的观察能力。
而英语则是一种以音标为基础的语言,强调语音的准确和语法的规范。
这种不同的语言特点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语言反过来也影响着文化。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媒介。
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语言的传递,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例如,中文中有许多成语、谚语和俗语,这些语言表达方式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正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英语中则有许多习语和俚语,这些语言表达方式反映了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和生活方式。
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用词习惯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塑造了文化的特点。
语言与文化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语言的发展和演变是不断适应文化变化的结果,而文化的变化也会带动语言的演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都在发生改变,这也会反映在语言的使用上。
例如,随着科技的发展,新词汇不断出现,以适应人们对新事物的命名和表达需求。
同时,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和全球化,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增多,语言也在不断吸收和融合其他文化的元素,形成新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
总结起来,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塑造。
语言是文化的表达和传承媒介,而文化则通过语言的传递和演变得以发展和传承。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丰富多样性。
我们应该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加深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特点和价值观的理解,以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发展。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语言学家帕尔默也曾在《现代语言学导论》一书中提到“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
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
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
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
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
2)语言记录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作用不只是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而存在,人们在利用这一工具的同时,也把人类对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的认识凝固在语言中,即语言还具有记录文化的功能。
近几年,由于某些原因,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甚至对某些大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考研。
以前,同学们在一起聊的都是“你毕业了,准备去哪工作啊?”,前些年是学生去挑选好的单位,而现在却是单位挑选优秀的毕业生,因而现在同学们经常会聊的是“你打算考研吗?”。
“你打算考研吗?”类似的还有“你考公务员吗?”、“啃老族”、“小私”、“博客”及“抄袭”等等。
这些例子无一不记录着当今的种种文化。
3)语言促进文化发展人类发出的第一个有意义的声音可能是极其偶然的现象,当这种声音被一起活动的人所接受时,其他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会发出这种声音,于是,这种声音就成为人们某种认识的标记。
随着这种标记的增多,人们的眼界便会越来越开阔,相互之间的交际便越来越自如。
这种认知事物的标记就是语言。
由于有了语言,人们在表达某种思想时才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经历。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工具,同时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因为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人们的语言使用方式、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都与其所处的文化密切相关。
语言反映了文化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词汇,因此也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观。
例如,许多东亚国家的语言中强调团队合作和尊重长者,这反映了这些文化中重视集体主义和传统价值观的特点。
而在西方国家,独立、竞争和自由等概念则更加重要。
文化也影响着语言的演变和发展。
文化中的变化和发展会直接影响到语言的使用方式和发展趋势。
例如,科技的发展和新兴文化的涌现都会对语言造成影响。
现代汉语中的“打车”、“网红”、“二次元”等词汇都是随着文化和社会的变化而产生的。
此外,语言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当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时,语言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对方的文化和价值观。
在跨文化交际中,了解对方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可以有效地避免误解和文化冲突。
综上所述,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互为影响。
对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者来说,对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 1 -。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在交际中的应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在交际中的应用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 语言和文化本质上是同一种现象。
语言文化就是指以文字表达的方
式来传播文化,文化习俗等等,而文化本身也是通过语言的交流来传
播的。
对于社会来说,语言和文化是有着密不可分之关系的。
2. 语言和文化具有紧密的表象性关系,它们在客观上是各自独立的社
会现象,但是也不断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对方。
对于一个民族的语言
而言,语言的变化可能会带来文化上的变化,而文化的变化也会直接
或间接地影响语言发展。
3. 语言和文化彼此作用,共同形成特定民族性格和个性。
文化是具体
实践,语言是理论性阐释,二者之间相互增强,相得益彰。
二、语言在交际中的应用
1. 语言已经成为人们进行交流、分享信息,把思想传递给他人的重要
媒介。
在日常交流过程中,掌握一种语言能够让我们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了解和理解别人的言行。
2. 此外,通过语言进行交流,能得知别人的思维方式,从中也可以了
解及掌握别人的文化习俗,从而更容易地建立沟通桥梁。
同时,我们
也可以利用语言学习和掌握一门外语,从而了解和体会他国文化。
3. 因此,语言是无处不在的文化表现形式,它不仅是介绍文化的载体,更是把文化传给别人的工具,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语言及其文化视
角的客观性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无疑能够对大家的沟通有质的提升。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对汉语学习的影响
语言和文化存在密切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反过来,文化也影响语言的形成和发展。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和习惯用语:不同文化中的事物和现象有不同的称呼和习惯用语,学习汉语需要学习其中包含的文化内容。
2.语法结构:语法结构是文化背景的折射,不同文化中的思维方式和交际方式影响了语法结构的形成和使用。
3.语音特点:语音特点是语言中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不同文化中的语音系统有区别,学习汉语需要掌握汉语的语音特点。
4.交际方式: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方式反映了文化中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对学习者的交际能力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了解汉语所包含的文化内容有助于深入理解和使用汉语,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同时,通过学习汉语,也可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拓宽跨文化交际的视野和能力。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Sapir)在他的《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学家帕尔默也曾在《现代语言学导论》一书中提到“语言的历史和文化的历史是相辅而行的,他们可以互相协助和启发。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
首先,从文化的内涵来看,它包括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个方面。
而语言正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文化的一部分,二者都为人类社会所特有。
其次,正像文化一样,语言也不是生物性的遗传,而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
再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也是如此,它为全社会所共有。
2)语言记录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作用不只是作为人类的交际工具而存在,人们在利用这一工具的同时,也把人类对生活现象、自然现象的认识凝固在语言中,即语言还具有记录文化的功能。
近几年,由于某些原因,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甚至对某些大学生来说,毕业就意味着失业,因而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考研。
以前,同学们在一起聊的都是“你毕业了,准备去哪工作啊?”,前些年是学生去挑选好的单位,而现在却是单位挑选优秀的毕业生,因而现在同学们经常会聊的是“你打算考研吗?”。
“你打算考研吗?"类似的还有“你考公务员吗?”、“啃老族”、“小私"、“博客"及“抄袭"等等。
这些例子无一不记录着当今的种种文化。
3)语言促进文化发展人类发出的第一个有意义的声音可能是极其偶然的现象,当这种声音被一起活动的人所接受时,其他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会发出这种声音,于是,这种声音就成为人们某种认识的标记。
随着这种标记的增多,人们的眼界便会越来越开阔,相互之间的交际便越来越自如。
这种认知事物的标记就是语言。
由于有了语言,人们在表达某种思想时才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经历.这样语言就慢慢的带来了文化千丝万缕的变化.4)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描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是相互关联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和相互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表达文化的各种价值观、信仰、传统、习俗和习惯,同时也反过来影响文化。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第一步是相互影响。
语言的不同水平可以影响文化的形成和传承。
例如,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深刻地改变了全球文化,英语的使用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西方文化、科技和思想。
语言也会影响文化的价值观。
例如,英语中的'I'代表自我、'me'和'myself',而西班牙语中的'Yo'代表自我、'me'和'myself',这种语言上的表达使得西班牙语更加关注个体的自我认同和身份。
语言也会影响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例如,英语的普及使得更多人了解和接触西方文化,而西班牙语的广泛使用也促进了西班牙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第二步是相互渗透和交融。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渗透和交融使得不同的文化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例如,西方文化深深地影响了许多非西方国家和地区,而许多非西方文化也影响了西方文化,这种相互影响使得文化的多样性更加丰富。
语言和文化之间还有其他许多关系,例如语言的变化可以影响文化的变化,文化的变化也可以影响语言的变化。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复杂和多样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得文化更加丰富多样。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沟通的基础工具,而文化则是人类社会的文明体现。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切,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体现文化的特点和精神内涵。
举个例子,中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成语、谚语、俗语等都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通过它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传统和价值。
同样的道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语言中,都有自己的文化价值和特色,这也为语言研究和学习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
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语言的词汇、语法等方面与文化密切相关,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传递信息的方式也与文化密不可分。
比如,在英文中,“蓝色”表示着冷静、稳重的意思,而在中文中“蓝色”则有着沉静、宁静的意思。
这是因为,英美文化中传统地与红、黄、蓝三种颜色有关,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蓝色与清新、深远有着密切联系。
再比如,在阿拉伯文化中,因为回教的传统和观念,他们禁酒,所以在阿拉伯语中,“酒”这个词组就被用来表示“沙漠”。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不仅仅只是词汇上的不同,还可以表现在语音和语调等方面,这些差异为跨文化交流带来了很大困扰。
三、语言和文化构建了群体与社会的身份认同语言和文化成为了人们归属某个社会群体和建立身份认同的依据。
通过学习别人的语言和文化,学习他们的风俗习惯以及社会规范,我们就可以建立起和他们的亲密感和认同感。
比如,西方的“礼尚往来”的社交礼仪传统被广泛地传递,并与西方文化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穆斯林的文化传统是非常注重礼仪和仪式感的,这也被体现在了他们相互交往的方式和行为习惯上。
通过学习其他民族与国家的文化和语言,我们不仅仅可以拓宽视野,还可以建立起与他们的情感纽带,实现和谐共处和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
总之,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并互为表里。
学习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不仅是个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是促进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与理解的基础,为全球化的时代提供了深层次的文化支持。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并举例
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文化往往反映在语言中。
下面是一些例子:
1. 反映社会地位:有些语言中称呼不同社会地位的人的词汇不同,例如英语中的Mr、Mrs、Miss、Ms等。
2. 反映价值观:不同文化对于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看法,这会反映在语言中,例如在一些文化中,有些词汇可能有贬义,而在其他文化中却没有。
3. 反映历史和传统:某些语言中某些词汇和短语可能源自于特定历史事件或传统,例如汉语中的“四海之内皆兄弟”所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的国际关系观。
4. 影响沟通方式:语言的文化背景也会影响人们的沟通方式,例如在某些文化中,直接表达意见可能被视为不礼貌,需要通过间接方式表达。
5. 影响习惯和行为:语言也与文化习惯和行为相关,例如英语中的“excuse me”可以用于表示道歉或请求别人让路。
论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并相互塑造。
语言是人们交流和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工具,而文化则是人们共同的价值观、信仰以及行为习惯的集合。
首先,语言反映了文化。
语言中的词汇、表达方式和语法结构都反映了一个文化群体对世界的认知、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例如,一些文化中关注家庭和人际关系,他们的语言中可能有更多的称呼词用来表示不同的亲属关系。
而一些文化注重形象和面子,他们的语言中可能有更多的敬语和礼貌用语。
因此,通过研究一个人的语言使用,可以了解他们所处的文化。
其次,语言塑造了文化。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认同的表达。
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这使得人们在思考和表达上有所不同。
通过语言的使用,人们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
例如,一些语言强调信息的准确性和直接性,相应的文化可能更加注重效率和结果。
而一些语言则更注重含蓄和间接表达,对应的文化可能更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体验。
最后,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
语言的演变和变化往往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步。
当一个文化中涌现出新的概念、技术或观念时,对应的语言往往也会发展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适应新的需求。
反过来,语言的使用也可以影响文化的发展。
当人们使用不同的语言时,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也会有所不同,从而推动文化的多元化和变化。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互相影响并塑造了彼此。
通过语言,可以了解和理解一个文化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社会规范,同时语言的使用也受到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语言属于文化的范畴,语言包含的范围比较小,文化的范围比
较大,文化分为很多方面,语言只是其一个方面。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语言
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
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和非政府制度。
迄今为止,关于文化的定义存有上百条,目前文化最古典,最受到普遍认为的还是英国的优秀文化人
类学家、古典进化论学派的开创者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定义:文化或文明,
就其广为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含科学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
做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赢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繁杂整体。
“语言”不但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
狭义来说,语言包括口头
语言、书面语言和书面语的物质载体——文字,最狭义的语言不包括文字。
广义的语言不仅包含狭义语言,而且还包括科东俄语言,根据无视感觉的相同,科东
俄语言又可以分成感官的(充斥声音、音乐语言、其他声响符号),视觉的(表情、体态、
动作、聋哑人手语等;图表、公式等;绘图语言;舞蹈语言;蒙太奇语言;各种符号,标志;其他视觉符号等),触觉的(盲文等)。
本文所深入探讨的语言只要就是指狭义的语言,即为口头语、书面语和文字。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语言和文化是一对密不可分的伴侣。
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来一探究竟。
一、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一种语言中的词汇、语法、表达方式等往往与当地的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中文词汇中有很多是来自于中华文化的,如“禅宗”、“道德经”等,它们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而日本语中“礼”这个词则体现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因此,学习语言除了学习语法和词汇外,还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语言塑造文化的形态文化不仅体现在语言中,而且还通过语言塑造出来。
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口音不同,而这些又是局促于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环境之中的产物,因此也使得这些地区、民族有了自己的独特文化特色。
就比如,多数非洲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口头文学作品,象征着非洲文化传承了丰富的口头传统。
而西藏藏族的唐卡艺术又是文化与宗教的综合产物,善用颜色、线条与造型的艺术手法让其成为了西藏文化的代表。
三、语言传递文化价值观语言不仅仅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更是一个传递文化价值观的载体。
在文化中,语言可以通过口头和书面的形式传递文化内涵和知识。
比如,在中国,成语和谚语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让子弹飞一会儿”就体现了中国人那种去虚拟化的哲学观。
当初像罗萨·帕克,乔治·奥威尔等作家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英国社会的不满,通过小说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传递产生的时代性影响。
综上所述,语言和文化是一体两面的。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可以塑造文化的形态,而好的语言则可以传递文化价值观,完美呈现出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
因此,我们对于语言和文化要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它们。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1、文化包括语言,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于文化,大多学者认同,其主要包含两方面: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具体的以实例去展示文化现象对与我们的理解会大有好处,物质文化就是:印度女人穿纱丽,尼泊尔喜欢手抓饭,日本人喜食生鱼片,中国人见面爱握手,毛利人见面碰鼻子,韩国人习惯盘腿习地,这都是各个民族物质文化的表现。
2、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符号系统,当它作用于文化的时候,它是文化信息的载体和容器”。
每一个民族因文化的不同而持有不同的语言系统,就像最简单的中国人说中文,美国人说英语,韩国人说韩文,一个民族的语言蕴含着一个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思维方式,社会心理,民族风情,价值取向,社会观念等。
3、语言是文化的传播方式语言是人类思维方式和文化交流的一种最主要的方式,人类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交流实际上也是文化形成和传播的表现,人类因有思维而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创造了文化,又在不断的语言交流中互相传播各自民族的文化。
4、语言的形成和文化的发展相互制约虽然说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反映和传播工具,但并不是说语言就不如文化重要,也不是从属于文化,鉴于语言的特殊性,笔者认为语言和文化就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共同形成,共同成长,它们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
二、语言的特点1、指向性:语言具备指向性,语言的指向性使语言的含义描述可以指向对应的事、物。
如:树、人、上等。
语言的指向性受人为认可的事实。
2、描述性:语言的描述性是语言含义的体现,语言具备描述性是语言能够交流的重要体现。
语言的描述性受语言的指向性变化。
3、逻辑性:语言是一种有结构、有规则的指令系统。
语言的逻辑受语言的指向描述而变化。
4、交际性:物质与物质之间的交流需要建立一定的联系,无论其是否相关。
而两个非相关的物质要建立联系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
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源泉。
语言和文化虽然属于不同的范畴,但是却是密切联系的,下面从语言和文化的本质、语言对文化的塑造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语言和文化的本质语言作为人类交流的方式,在人类社会中担负着重要的角色。
而文化则是人类通过语言和其他交流方式创造的,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痕迹和成果。
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也就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
每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中文、英文、法文、日文等等,通过这些语言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背景、历史和传统。
另一方面,文化也会影响到语言,让不同地区、国家的语言产生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比如中文中的“四声”、日语中的“敬语”、英语中的“口音”等等。
二、语言对文化的塑造语言不仅反映文化,更重要的是能够塑造文化。
语言在交流过程中能够传递特定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从而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比如,中文的“众口铄金”,就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即认为大众的意见是正确的、有助于决策的;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独立思考、个人权利等,这一点在其语言表达方式中也有所体现。
因此,语言是文化传承和文化形成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使得文化不断得到传承和发展,并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除此之外,语言也可以通过形成新的词汇、新的句法结构等方式,推动文化变革和发展。
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语言的广泛使用,词汇的涌现和更新也日新月异,可以说,语言的变化让文化更具时代感、更紧贴现实。
三、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与语言对文化的塑造不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语言的运用方面。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在交流时,会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语音、语调、词汇等都会有所不同。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并举例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关联的,一个地区的人们使用特定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和历史传统。
下面是一些例子:
1. 汉字文化:汉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和传统价值观。
汉字的书写和使用方式是中国文化的象征。
2. 法国红酒文化:法国红酒不仅是葡萄酒的代表饮料,而且是法国不可分割的传统。
在法国,红酒与餐桌文化息息相关,并且成为了法国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3. 日本礼仪文化:日本文化重视礼仪,这种文化精神体现在日本人的行为举止,如低头、弯腰、鞠躬等,以表达尊重和感谢之情。
4. 印度教文化:印度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之一,它影响了印度文化和语言。
例如,印度教丰富的故事和神话成为了印度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影响了印度语和文学的发展。
5. 美国工作文化:美国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工作文化也是如此。
在美国,劳动力通常会遵循“谦虚、努力工作并寻求成功”的经验原则,这种文化基因深深影响了美国工作方式。
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
摘要: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文化对语言也有制约作用。
了解语言文化知识有助于我们的交际。
相反地,缺乏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必然会导致交际障碍。
本文列举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并举例说明了这种关系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文化、关系、沟通
正文:
1.简介
我们都知道,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
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语言是一种最重要的文化载体。
另一方面,文化有极大的影响,那就是文化制约着语言。
在所有人类活动中语言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的社交生活的必要工具。
你不能想象世界没有语言将话将人类带入何种世界,因而在这种现象下产生的的人类语言又是如此的神秘, 迄今为止人们都不能完全的了解它。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因而文化又是社会生活的产物,也是一种民族精神。
主要有:1.物质文化:衣食住行;2.社会文化:艺术、民俗、宗教、制度、法律等;3.哲学文化(包括社会和生活观念、审美观念)。
对比来说,文化差异存在于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形式和精神观念。
这种特殊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最重要的一个来源,出于这个原因,我们都必须保护和发展各自的文化特色,保持全球各界不同的文化。
2.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以下:
(1)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像其他的文化现象,语言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但是文化和语言都会随着生产社会的发展与而改变。
但正因为出现不同的文化,才需要更多不同的语言来完善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我们可以说,语言拥有文化的所有属性,所以语言也是一种文化,也是众多文化现象之一。
人类语言不仅是一个整体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同样语言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究其特殊性主要因为:①它是史前时期的产物,是人类无意识的创造——不完全等同于文化的创造性;②它既不属于主观世界,也不完全属于客观世界,具有介于二者之间的性质;③它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反映,是超时代、超政治、超观念的。
(2)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
虽然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但其他文化现象通常不能被独立的存在于语言之外。
毕竟只有通过语言文化才可以得以保留、扩展和传播。
(3)语言是文化的发展的基础。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思维,思维活动离不开语言。
也就是说文化的发展必须依靠集体创造的社会成员,但只有通过使用语言这一良好的沟通工具,才可以社会成员达成沟通并实现相互理解。
不同的文化应该通过语言相互学习。
由于文化必须使用语言作为工具来开发,所以,语言是文化
的发展的基础。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语言和文化不仅在密切的关系,但也着特殊关系。
3.文化和语言沟通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发展的基础,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民族文化的特点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
通过来自不同民族的语言,我们可以从中发现:不同民族的价值观,风俗时否有相同之处,宗教信仰、社会系统等等。
这些文化因素都可能存在于有限制的语言或语言交流中,只是他们自己不容易从中发现而已。
只要通过比较不同民族的语言和语言交流,它就可以显示。
所谓的“语言交际文化”,是一种隐含在语言系统特殊的文化因素,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价值观、生活方式、道德标准、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
这种文化因素主要反映在词汇系统、语法系统和务实的系统语言。
再此将利用一些例子通过比较说明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在语言交际文化上的不同。
(1)问候语(两国人的信念不同)
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和风俗不同,因而问候方式当然也是不一样的。
因为中国是一个长期的农业社区, 在日常表达中有很多的“食物”。
当人们遇到对方,他们会说“你吃了吗? ”这就相当于西方国家问候“你好”一样。
在中国,这是一个常见的方式说“你好”,但西方的人不这么认为。
他们可能认为这问候似乎在说:“我没有吃的,来吧,我们去吃点东西。
”或“我正打算邀请你去我家吃晚餐。
”总之,这意味着说‘你好’邀请晚餐而用。
另一个的问候方式,中国是“你要去哪儿?”或者“你去哪儿了?”。
在中国,这种问候只是礼貌的公式。
但如果你使用这些句子迎接西方人民,他们会感到不高兴。
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这不关你的事!因而在西方的人们总是见面时谈论天气。
如“天气好啊!”他们尊重别人的隐私,也不会允许别人探听自己的隐私。
简而言之,当人们做一个问候,他们应该注意在不同的人群所说也不同。
应该考虑时间、地点、对象、文化背景、社会习俗和其他因素。
使用适当的问候语可以使交流更流畅自然。
(2)告别(个人为他人牺牲时的价值观有差异)
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社会和文化习俗之间的,告别也不同。
例如,中国人去别人的家庭。
当它到时间该说再见时总是以对方为理由表打关怀之意,他们常说:我最好现在就出发。
你一定很累了或者你将不得不去工作明天,我应该走了。
但是美国人,相比之下,他们中的大多数的理由说再见则只为自己。
例如,我必须说再见了,我的妻子正在等待我或我想我现在该走了。
中国人总是更礼貌,而西方人总是有点简单。
(3)禁忌(地区之间信仰不同从而在语言上也会有一定的禁忌)在跨文化交际中,禁忌是最敏感的话题。
文化禁忌研究因此也成为跨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所谓的禁忌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他们的工作不能说的会触犯对方的话语。
从日常生活到政治和经济方面,禁忌是几乎无处不在。
在这里只是谈论一些关于常见的禁忌。
在交谈中,西方的人不愿意说他们的年龄、收入、婚姻、爱情、财产、脂肪等等。
但在中国, 谈论婚姻、收入、爱、年龄等这是很正常的。
此外,西方的人认为不应该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但中国人民总是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
有很多这样的禁忌,反映了不同国家的语言禁忌文化。
4.结论
总之,语言是最重要的的文化传播工具,同时文化在语言的调整和发展中也
有很大影响。
他们都无法独立在对方之外生存。
同时,文化的差异可能引起语言交流时的不便和误解。
因此,学习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将有利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解除沟通障碍。
书目
[1]邓炎昌,刘润清著.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贾玉新著.跨文化交际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论文化语言学中的语言与文化[J].中国学术期刊网
徐娅林
201005002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