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嵌入式QT开发环境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6
Ubuntu下嵌入式Qt开发环境配置全攻略本文以友善之臂的Mini6410嵌入式开发板为目标板,介绍ubuntu 12.04系统下,配置嵌入式Qt开发工具的过程。
本文中介绍的工具、大部分步骤和脚本来自开发板附带资料光盘,但其默认配置环境为老旧的Fedora 9.0,在ubuntu中配置过程已需要修正。
一、背景众所周知Qt是一个跨平台的开发工具,与本文相关的分支有3个,分别是Linux下的Qt桌面版(基于X Window),嵌入式桌面环境Qtopia(Qt Extended)和嵌入式基础类库Qt Embedded。
嵌入式桌面版拥有集成开发工具Qt Creator,方便进行Qt 程序的设计,默认配置用于开发桌面程序,进行交叉编译设置(有时间待后文详述)后,可以直接编译嵌入式程序。
Qt Embedded也称Qt/E,是运行于嵌入式Linux的Qt基础类库,目前最高版本为4.8(不确定)。
它的图形界面直接工作于Frame Buffer 上,绕过了窗口管理系统,具有较高的效率,适于嵌入式环境。
Qtopia是一个嵌入式桌面环境,以Qt Embedded(在某些版本中称Qtopia Core)为基础,在后期改名为Qt Extended。
它提拥有一个桌面,并供了手机/PDA中常用的基本功能软件(如电话本等等),在4.4.3后官方停止开发(或改由开源社区维护)。
不同的开发目标应当选择不同的开发工具和环境,如果读者不开发桌面程序,也不需要Qt Creator(自己写makefile),可以不用安装桌面版,但装上对后续配置还是有一定方便作用的。
对嵌入式开发者来说,如果仅仅开发单独的图形界面程序,不需要嵌入式桌面的话,只使用Qt/E即可,没必要使用过时的Qtopia。
友善之臂开发板默认的Qtopia环境是2.2,已经与4.x的Qt/E库不兼容,除了演示自带程序外,对开发而言几乎不堪用。
开发板还提供了Qt Extended 4.4.3,但这个环境提供的是一个诺基亚功能机的界面,基本上也只能供学习研究使用了。
嵌入式qt开发项目教程嵌入式Qt开发项目教程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项目概述和环境搭建在这一部分,你需要介绍一下嵌入式Qt开发项目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例如智能家居系统、工业自动化设备等。
然后,你需要指导读者如何搭建Qt开发环境,包括安装Qt Creator、配置交叉编译工具链等。
第二部分:创建项目和界面设计在这一部分,你需要教读者如何使用Qt Creator创建一个新的嵌入式Qt开发项目。
然后,你需要详细介绍Qt Designer工具的使用方法,让读者学会通过拖拽和组件布局的方式设计出所需的界面。
第三部分:编写业务逻辑和功能实现在这一部分,你需要指导读者如何使用C++语言编写业务逻辑和功能实现代码。
包括如何响应用户界面的交互动作、如何与外部硬件设备进行通信等。
第四部分:调试和优化在这一部分,你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嵌入式Qt开发项目调试和优化技巧。
例如如何使用Qt Creator的调试工具进行程序调试、如何进行内存分析和性能优化等。
第五部分:打包和部署在这一部分,你需要指导读者如何将嵌入式Qt开发项目打包成可执行文件,并部署到嵌入式设备上运行。
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编译选项进行编译、如何将依赖的库文件一起打包、如何配置和启动嵌入式设备等。
最后,你可以总结一下整个教程的内容,给读者一些额外的提示和建议,例如如何继续学习和掌握嵌入式Qt开发的进阶内容。
同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资料和学习资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深入学习和应用嵌入式Qt开发技术。
综上所述,一篇关于嵌入式Qt开发项目教程的文章可以包含以上内容,通过简单明了的指导和实例让读者了解和掌握嵌入式Qt开发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Qt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一、Qt版本介绍按照不同的图形界面来划分,分为四个版本:1、Win32版:适用于windows平台2、X11版:适用于各种X系统的Linux和Unix平台3、Mac版:适用于苹果的MacOS4、Embedded版:适用于具有帧缓冲(Frame buffer)的linux 平台Qtopia是基于qt开发的一个软件平台,Qtopia是构建于Qt/E 之上的一系列应用程序,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以开发各种应用程序。
2008年,TrollTech公司被Nokia收购后,Qtopia被重新命名为Qt Extended。
Nokia在推出了Qt Extended的最新版Qt Extended 4.4.3之后的2009年3月3日,决定停止Qt Extended的后续开发,转而全心投入Qt的产品开发,并逐步会将一部分Qt Extended 的功能移植到Qt的开发框架中。
所以总的来说,QT也就三种:面向桌面的x11、面向嵌入式的Qt/E、以及面向嵌入式带各种应用程序的Qtopia桌面系统二、比如是Qt的各种版本介绍1、Qt的安装程序(包含了QtCreator,QtAssistant)Windows--x86--msvc2012_64_opengl :表示window平台,msvc2012可以与VS2012进行结合使用,64位应用程序,要求电脑装的是64位操作系统;opengl表示支持openGL的绘图模式Windows--x86--mingw48_opengl :window平台下的mingw48编译器进行编译。
2、Qt的库的源码包3、Qt安装包的下载网址:如果想下载Qt的以前版本,可以在上面网址的最下面的一栏有个Archive for old versions ,进去就可以下载qt的以前版本了。
三、嵌入式Qt开发环境的搭建1.预备知识,嵌入式qt开发环境的安装方法很多,qt的版本也很多。
有点让人不知所措,不知该按哪种方法去安装。
Qt开发环境下载和安装(2015.01.18 by Winland)Qt是跨平台的图形开发库,目前由Digia全资子公司Qt Company 独立运营,官方网址:http://www.qt.io/也可以访问Qt项目域名:/Qt本身支持众多操作系统。
从通用操作系统Linux、Windows,到手机系统Android、iOS、WinPhone,嵌入式系统支持QNX、VxWorks,应用非常广泛。
基于Qt的软件非常多,其中最知名的要数Linux桌面系统KDE(涵盖无数以K打头的应用软件)。
国内WPS for Linux版本、360 for Linux也是使用Qt库开发的界面。
只要有C++基础,Qt是很容易学的,而且开发跨平台的程序也容易。
目前主流使用的Qt库有Qt4和Qt5两个大版本,下面介绍其在Windows系统里的下载和安装。
一、Qt4开发环境下载安装首先进入下载页面http://www.qt.io/download/有四个使用方式,开源社区版、移动版、专业版、企业版,后面几个要钱的,这里选择第一个GPL/LGPL的下载就行了。
进入开源版页面:http://www.qt.io/download-open-source/上面大按钮Download Now是下载在线安装版,其实只是一个下载工具,并不是真正的Qt开发库。
可以自己下载离线安装包,注意页面的“View All Downloads”,点开之后就能看到离线包。
目前看到的全是Qt5.4.0版本的,那Qt4的在哪呢?把上面页面拖到最下面:旧版本包就是最后一个链接:http://download.qt.io/archive/打开之后可以看到四个目录:vsaddin是VisualStudio集成插件,qtcreator是Qt官方的集成开发环境,qt就是各种新老版本下载位置,online_installers就是在线安装工具。
在Qt4的时候,Qt开发环境包括3个基本部分:Qt Framework(Qt库)、QtCreator(IDE)和MinGW(编译调试),都要分别下载安装并配置,比较麻烦。
移植QT5.6到嵌⼊式开发板(史上最详细的QT移植教程)⽬前⽹上的⼤多数 QT 移植教程还都停留在 qt4.8 版本,或者还有更⽼的 Qtopia ,但是⽬前 Qt 已经发展到最新的 5.7 版本了,我个⼈也已经使⽤了很长⼀段时间的 qt5.6 for windows ,本⽂就来介绍⼀下QT在嵌⼊式环境的搭建。
移植以到 JZ2440 为例,使⽤韦⽼⼤提供的 ubuntu9.10 虚拟机作为移植环境。
当然,其它虚拟机也是可以的,我同样在 ubuntu14.04 移植成功,只不过需要额外装⼀些库,后⾯我会简单提及。
此外,我尝试使⽤ 4.3.2 版本的交叉编译⼯具编译 Qt5.6 ,编译过成功很多错误,编译成功之后使⽤ qt 编译应⽤程序时也存在问题,因此我是⽤的是友善提供的 4.4.3 版本的交叉编译⼯具。
建议新⼿使⽤与我相同的编译环境。
因为我们更换了编译⼯具,因此,我们有接下来的4个⼯作。
1、重新编译内核2、制作⽂件系统3、移植tslib4、移植qt⼀、更换交叉编译器⾸先,将下载好的⽂件全部放在 /work ⽬录下1、解压交叉编译器sudo tar zxvf arm-linux-gcc-4.4.3.tar.gz -C / #展开在根⽬录ls /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4.3/bin #检查是否⽣成了编译⽬录2、设置环境变量sudo vi /etc/environment将现在原有的交叉编译器路径替换为我们新解压的交叉编译器,举例:1. #PATH="/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usr/games:/work/tools/gcc-3.4.5-glibc-2.3.6/bin"//注释2. PATH="/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usr/games:/opt/FriendlyARM/toolschain/4.4.3/bin" //增加后期测试时我发现这⾥是有问题的,由于我的安装⽬录都指定的是 usr ⽬录,需要 root 权限,然⽽在 environment 中设置的环境变量导致使⽤ root 权限 make install 过程中出现了个别的 command not found ,于是我将环境变量放到了 /etc/profile 中,这个⽂件是对所有⽤户⽣效的。
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嵌入式开发环境,使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和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嵌入式开发实践。
实验材料:1. 一台支持嵌入式开发的电脑2. 开发板(如Arduino、Raspberry Pi等)3. USB数据线4. 开发软件(如Arduino IDE、Raspbian等)5. 软件安装包(如果需要单独安装)实验步骤:1. 准备开发环境软件:根据使用的开发板选择相应的开发软件,并从官方网站下载安装包。
将安装包保存到电脑上指定的路径。
2. 安装开发软件:运行安装包,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进行软件的安装。
完成安装后,打开软件,检查是否安装成功。
3. 连接开发板:使用USB数据线将开发板连接到电脑上,并确保连接良好。
4. 配置开发环境:打开开发软件,进入设置或配置界面。
根据使用的开发板,选择正确的开发板型号,并设置串行端口。
保存设置。
5. 编写并调试代码:使用开发软件创建一个新的代码文件或打开一个现有的示例代码文件。
编写嵌入式程序代码,并进行调试与测试。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调试器、仿真器等进行代码调试。
6. 上传程序到开发板:完成代码编写和调试后,将程序通过USB数据线上传(烧录)到开发板上。
等待上传过程完成。
7. 运行程序:断开USB数据线,将开发板与目标设备(如传感器、电机等)连接。
开启目标设备的电源,观察目标设备的动作与反应。
8.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对比设计预期和实际观测,分析代码的执行情况,查找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嵌入式开发环境,并进行了基本的嵌入式开发实践。
通过编写代码、调试和运行程序,我们能够控制目标设备进行特定的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和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嵌入式开发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的嵌入式开发中,可能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硬件接口、通讯协议、资源管理等。
qt安装教程Qt(发音相似于“cute”)是一种跨平台的C++图形用户界面(GUI)开发框架,适用于开发桌面应用程序、嵌入式系统和移动平台应用程序。
在本教程中,我们将介绍如何安装Qt开发环境。
以下是安装步骤的详细说明:第一步:下载Qt安装包首先,访问Qt官方网站(https://www.qt.io/)并选择“Downloads”选项。
在下载页面上,你可以选择不同的版本和组件,根据你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版本。
第二步:选择适合的安装程序根据你的操作系统选择适合的安装程序。
Qt提供了Windows、macOS和Linux等不同的版本。
例如,如果你使用Windows系统,可以选择Windows版本的安装程序。
第三步:运行安装程序双击下载的安装程序,运行Qt安装向导。
接受许可协议和使用条款,然后点击“下一步”。
第四步:选择安装选项在安装选项页面上,你可以选择要安装的组件和功能。
如果你只是想安装Qt桌面开发组件,可以选择相应的选项。
你还可以选择安装Qt Creator IDE,这是一个集成开发环境,用于开发Qt应用程序。
第五步:选择安装路径在安装路径页面上,选择你想要安装Qt的目录。
默认情况下,它将安装在C:\Qt目录下。
你可以保留默认设置或选择其他目录。
第六步:配置安装选项在配置安装选项页面上,可以选择是否自动添加Qt到系统的环境变量中。
如果你不熟悉这个选项,建议保留默认设置。
点击“下一步”继续。
第七步:选择Qt版本在选择Qt版本页面上,你可以选择要安装的Qt版本。
通常建议选择最新版本,因为它包含了最新的功能和修复了一些问题。
第八步:安装程序执行点击“安装”按钮后,安装程序会开始执行安装过程。
等待安装完成。
第九步:安装完成安装完成后,你将看到“安装成功”提示。
点击“完成”按钮关闭安装程序。
第十步:配置Qt Creator如果你选择安装Qt Creator IDE,启动它后,需要进行一些配置。
首先,选择语言和外观选项,然后点击“下一步”。
【前言:由于我也是第一次搭建这个环境,整个所用时间不止一周,以及以前用java觉得还要配置环境变量,好麻烦,但那不过是几分钟的事,后来手动配置php,最快半天,一般我都要用一天的时间,个人比较笨;现在配置个嵌入式qt环境的时间不止一周的时间,真的是整个人都被整疯了,而且到此刻,我还不确定我的环境是否已经配置的完全正确,以下是一些环境搭建过程中碰到的问题,稍微整理了一下,建议在配环境的时候,多看几篇比较完整的环境搭建的文章,准备好前期工作(很多与编译有关的软件包提前装好),对比着做,然后出现错误了再上百度或谷歌去找答案,不要急,慢慢来,一周时间不算很长(经常错了从头再来)】首先,去QT的官网(/downloads)下载文件:直接下载Qt SDK for Linux/X11 32-bit** (422 MB)(这样比较简便,虽然可能占的空间要大一点)2,第二步就是安装刚刚下载的二进制文件:chmod u+x qt-sdk-linux-x86-opensource-2010.05.1.bin./qt-sdk-linux-x86-opensource-2010.05.1.bin(这一步需要注意已经安装了gcc,g++,并且版本足够高,因为我一开始在red hat9的系统里装完之后,发现red hat自带的gcc版本太低,导致了很多麻烦,最终也没有解决好)3 下载coss tools包:/crosstool/crosstool-0.43.tar.gz4。
安装cross toolsmkdir ~/downloads 在用户主目录下建立一个下载文件夹,之后安装过程中下载的包都会自动放到这个文件夹下sudo apt-get install bisonsudo apt-get install flex以下4步是必须的,gcc的版本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只能是3.4;因为要用这个版本来编译内核。
sudo apt-get install gcc-3.4cd /usr/binsudo ln -s gcc-3.4 gccsudo rm gcc正式安装sudo mkdir /opt/crosstoolsudo chown 当前登录的用户名 /opt/crosstooltar -zxvf crosstool-0.43.tar.gzcd crosstool-0.43vi demo-arm.sh注释掉#eval `cat arm.dat gcc-4.1.0-glibc-2.3.2-tls.dat` sh all.sh --notest在其后,加上eval `cat arm.dat gcc-4.1.1-glibc-2.3.2.dat` sh all.sh --notest注意:cat arm.dat gcc-4.1.1-glibc-2.3.2.dat而不是默认的gcc-4.1.1-glibc-2.3.6-tls.dat修改linux内核版本,linux内核可以自己选择,我的linux内核是linux-2.6.24(前面下载的那个) lingd@ubuntu:~/downloads/crosstool-0.43$ vi gcc-4.1.1-glibc-2.3.2.datBINUTILS_DIR=binutils-2.16.1GCC_CORE_DIR=gcc-3.3.6GCC_DIR=gcc-4.1.1GLIBC_DIR=glibc-2.3.2LINUX_DIR=linux-2.6.28LINUX_SANITIZED_HEADER_DIR=linux-libc-headers-2.6.12.0GLIBCTHREADS_FILENAME=glibc-linuxthreads-2.3.2GDB_DIR=gdb-6.5修改交叉编译工具前缀vi arm.datKERNELCONFIG=`pwd`/arm.configTARGET=arm-linux(该名称为目标名称,我是觉得默认(arm-unknow-linux-gnu)的太长所以修改了,修改了后要注意了相关目录的权限)TARGET_CFLAGS="-O"执行下一个命令,系统将开始编译,并下载下面的包:binutils-2.16.1gcc-3.3.6gcc-4.1.1glibc-2.3.2linux-2.6.24linux-libc-headers-2.6.12.0glibc-linuxthreads-2.3.2gdb-6.5这个工程很长需要n小时的时间来可以ls一下看看里面的文件,里面有一些脚本文件,具体功能可以到/crosstool 上查看FAQ./demo-arm.sh (会执行很漫长)执行完后,最后一行提示:Done!执行完毕,修改环境变量安装完成后,默认的安装目录就是开始创建的那个/opt/crosstools/1.添加环境变量vi ~/.bashrc在最后添加如下if [ -d /opt/crosstool/gcc-4.1.1-glibc-2.3.2/arm-linux ]; thenPATH=/opt/crosstool/gcc-4.1.1-glibc-2.3.2/arm-linux/bin:$PATHfi就是把安装的工具bin目录添加到PATH变量中。
正点原子I.MX6U嵌入式Qt开发第一章在Ubuntu下编写C在Ubuntu下编写C++在Ubuntu上面编写C++,本章节内容主要介绍在Ubuntu在终端窗口下使用vi/vim编辑一个C++源文件。
通过编写最简单的示例“Hello,World!”。
带领大家学习如何在Ubuntu终端下编辑和编译C++。
这里要求大家会在Ubuntu上使用vi/vim,也就是要求大家有一点Ubuntu入门的基础。
如果没有这些基础也是可以拷贝C++的代码到Windows上使用像Dev-C++这种轻量级C/C++ 集成开发环境(IDE)进行编写和编译。
但是编者还是希望大家和编者一起学习在Ubuntu下编写C++,因为后面第二章的内容都是在Ubuntu下编写和讲解C++的基础。
同时也可以锻炼在Linux开发C++的能力!1.1 C++简介C++ (c plus plus)是一种静态类型的、编译式的、通用的、大小写敏感的、不规则的编程语言,支持过程化编程、面向对象编程和泛型编程。
C++ 被认为是一种中级语言,它综合了高级语言和低级语言的特点。
C++ 是由 Bjarne Stroustrup 于 1979 年在新泽西州美利山贝尔实验室开始设计开发的。
C++ 进一步扩充和完善了 C 语言,最初命名为带类的C,后来在 1983 年更名为 C++。
C++ 是 C 的一个超集,事实上,任何合法的 C 程序都是合法的 C++ 程序。
截止2020年,在2017年发布C++17,已经是第五个C++标准了。
我们也见过或者听过C++98,这样的C++标准,也就是1998年发布的C++,所以叫C++98,是C++的第一个标准。
学习C++我们要理解概念,而不是深究语言技术细节。
我们只要带着第二章的C++基础概念,学习Qt或者写C++会有一定的帮助。
C++环境设置为了写这份教程,作者也是从新装了一个Ubuntu18.04。
从头搭建环境。
我们先配置软件源的服务器地址为啊里云的地址。
(完整)PC平台QT环境搭建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PC平台QT环境搭建)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PC平台QT环境搭建的全部内容。
PC平台QT环境搭建1、源码包准备在Trolltech公司的网站上可以下载该公司所提供的Qt/Embedded+Qtopia的免费版本,本次实验目录下已有要下载的文件。
所需源码包如下:qt-embedded-2。
3。
10—free。
tar。
bz2qt-x11-2。
3。
2。
tar.gzqtopia-free-source-2.1.1。
tar.gztmake—1.13。
tar.gz在做实验前把这些文件拷贝到您的实验源代码目录,如/root/pcmyqt目录下.这里我们定义一个环境变量SRCDIR来表示源代码目录以方便后面使用,如果你的源代码目录不是/root/pcmyqt根据情况更改。
2、安装qt embedded+Qtopia开发环境请严格按照以下顺序编译(注意:可参考qtopia-free—2。
1.1自带的文档中的Building Qtopia from Source 一章)。
(1)解压缩源码包(first.sh):(2)设置环境变量(env。
sh):环境变量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能否正确的安装及编译这些安装包,下面介绍一下这些环境变量:TMAKEDIR :指向用于编译Qt/Embedded 的Tmake 工具QT2DIR :指向Qt—X11 2。
3.2 的文件夹QTEDIR : 指向Qt—Embedded 2.3。
10 的文件夹(3)编译Qt 2。
Qt-WinCE全解声明:花费了三天时间,周转各大网站,终于在今天将自己的第一个Qt程序在“小I(SAMSUNG i718+)”上跑了起来!一、Qt嵌入式环境的搭建a)首先,下载Qt的嵌入式开发包qt-embedded-wince-opensource-src-4.4.0.zipb)然后,下载VS2005。
c)最后,下载一个嵌入式开发的SDK,如Windows Mobile 5.0 Pocket PCSDK,可以在微软的官方网站上下载到!d)还有一个是同步的软件Microsoft ActiveSync4.5中文简体版。
------------------------------------------安----装--------------------------------------------------------e)首先安装VS2005,很简单,按照向导来,在自定义安装中务必选择“智能设备开发”。
f)关于Microsoft ActiveSync4.5的安装更是“straightforward”。
在此不再多说!g)然后,安装Windows Mobile或是其它版本的SDK,可以用自定义的SDK!简单h)比较麻烦的就是qt-embedded-wince的安装。
参照下面的步骤:①、解压,将解压后的文件夹放到一个不含空格的路径中,如我的:f:\penguinx\qt_wince,qt_wince即为此文件夹。
然后设置环境变量:右键“我的电脑”->“属性”->点“高级”标签->“环境变量”选项->在"PATH"中添加路径“f:\penguinx\qt_wince \ bin”。
OK!②编译前戏。
首先,配置编译选项,进行VS2005的命令行中,进入解压的文件夹,然后执行如下:configure -platform win32-msvc2005 -xplatformwince50standard-armv4i-msvc2005可以根据自己的板子及手机配置来选择其它的嵌入式的xplatfrom。
【Tools】VS搭建Qt开发环境00. ⽬录@⽬录01. 概述Visual Studio 2019是强⼤的windows集成开发⼯具,有很好的调试⼯具。
⽽Qt是⼀个优秀的图形界⾯跨平台开发框架,GUI和底层代码分离。
可以结合Visual Studio和Qt两者的优点进⾏Qt开发。
Microsoft Visual Studio是美国微软公司的开发⼯具包系列产品。
Visual Studio是⼀个基本完整的开发⼯具集,它包括了整个软件⽣命周期中所需要的⼤部分⼯具,如UML⼯具、代码管控⼯具、集成开发环境(IDE)等等。
所写的⽬标代码适⽤于微软⽀持的所有平台,包括Microsoft Windows、Windows Mobile、Windows CE、.NET Framework、.NET Compact Framework和Microsoft Silverlight 及Windows Phone。
Visual Studio是最流⾏的Windows平台应⽤程序的集成开发环境。
最新版本为 Visual Studio 2019 版本,基于.NET Framework 4.8 。
2021年4⽉19⽇,微软宣布2021年夏季发布 Visual Studio 2022 的⾸个预览版。
2021年6⽉17⽇,⾸个预览版 Visual Studio 2022 Preview 1 正式发布,并且⾸次发布64位版本。
Qt(官⽅发⾳ [kju:t],⾳同 cute)是⼀个跨平台的 C++ 开发库,主要⽤来开发图形⽤户界⾯(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程序,当然也可以开发不带界⾯的命令⾏(Command User Interface,CUI)程序。
Qt 还存在 Python、Ruby、Perl 等脚本语⾔的绑定,也就是说可以使⽤脚本语⾔开发基于 Qt 的程序。
开源社区就是这样,好东西就会被派⽣扩展,到处使⽤,越来越壮⼤。
Qt6.0开发环境搭建步骤(图⽂)⼀.简单介绍2020/12/08 ⽇,星期⼆,Qt6 正式发布了,这将是⼀个⾥程碑式新版本,这是新主要版本的第⼀个版本,标志着Qt的重要⾥程碑。
1.Qt的核⼼价值它具有跨平台的特性,允许⽤户使⽤⼀种技术并从⼀个代码库将其应⽤程序部署到所有台式机,移动和嵌⼊式平台从低端,单⽤途设备到⾼端复杂台式机应⽤程序或连接系统的可扩展性其世界⼀流的API,⼯具和,简化了应⽤程序和设备的创建它的可维护性,稳定性和兼容性,使⽤户可以轻松维护⼤型代码库拥有超过150万⽤户的⼤型开发者⽣态系统2.核⼼重点领域利⽤C ++ 17下⼀代QML新的图形架构Qt Quick的统⼀2D和3DCMake构建系统(应⽤程序仍⽀持qmake)3.Qt6⼏个重要链接Qt6 相关链接,请参考:⼆.安装步骤从qt5.15开始,环境安装都是在线安装的⽅法。
step1.安装准备打开上述“在线安装器下载地址”,选择 4.0.1 安装包下载,如果已经下载,忽略此过程;step2.安装1.启动需要登录账号,若没有,需要在 Qt 官⽹进⾏账号注册,注册的账号密码牢记,切记,然后按下图步骤依次进⾏安装。
2. 【开源义务】如果是个⼈使⽤,勾选最底下的复选框;如果是公司,需要填写公司名称。
3.【安装⽬录】按照个⼈安装习惯选择常⽤路径,并选择“⾃定义安装”,这样后续就能安装 Qt6 ,个⼈建议安装在系统盘4.【选择组件】勾选 Qt 6.0.0,勾选需要安装的组件,但 MSVC 和 MinGW ⾄少选择⼀种。
5.【协议同意】勾选最⾯的“同意”选项并继续6. 【安装】时间可能会⽐较长,耐⼼等待在 Qt 安装完成之后,⼀测试环境是否可⽤。
新建⼀个项⽬,选择 Qt 界⾯程序关⽂章希望⼤家以后多多⽀持!。
Qt开发环境下载和安装要点Qt是一个跨平台的GUI开发框架,可用于开发桌面应用程序、移动设备应用程序、嵌入式系统等。
本文将介绍Qt开发环境的下载和安装要点。
下载Qt开发环境Qt开发环境可在Qt官网进行下载,Qt官网提供了不同版本和类型的Qt安装包供下载。
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版本,下面是一些最常见的版本:•Qt开源版(Community Edition):免费且开放源代码,较为基础•Qt商业版(Enterprise Edition):具备更多的组件和工具,适合企业应用开发在选择版本时,需注意Qt的版本和所使用的系统是否匹配,例如,在Windows系统中应选择Windows版本的Qt。
安装Qt开发环境在下载好Qt的安装包后,进行以下步骤进行安装:步骤1:运行安装程序运行Qt的安装程序,双击打开.exe文件。
安装程序会首先进行一些配置,然后会跳转到Qt安装向导。
步骤2:选择安装目录在Qt安装向导中选择安装目录。
默认情况下,Qt会安装到C盘下的Qt目录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更改。
步骤3:选择组件在Qt安装向导中选择需要安装的组件。
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需要安装的组件和工具。
Qt提供了很多组件和工具,例如Qt Creator、Qt Quick等。
步骤4:安装在Qt安装向导中点击“安装”按钮,开始进行安装。
安装过程可能需要一些时间,如果安装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查看安装日志文件进行排查。
步骤5:验证安装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打开Qt Creator等工具,来验证Qt的安装是否成功。
小结Qt开发环境下载和安装要点包括下载Qt安装包和安装Qt开发环境两个步骤。
在下载时需选择合适的版本和安装包,安装时需要选择目录、组件和工具。
安装完成后可进行验证,以确保安装成功。
Qt5 嵌入式GUI开发1.开发工具操作系统版本:使用linux主机安装Ubuntu14.04 的64位版本操作系统。
Qt版本:qt-opensource-linux-x64-5.6.0.run交叉编译工具链:poky1.7.tar.bz22. 开发环境搭建:(1)安装Qt集成开发工具启动终端,进入 qt-opensource-linux-x64-5.6.0.run 所在目录#./qt-opensource-linux-x64-5.6.0.run进行安装(2)进入poky1.7.tar.bz2所在目标解压该文件到 /opt/# tar -jxvf poky1.7.tar.bz2 -C /opt解压后再/opt/出现 poky 文件夹3.编写程序(1) 启动qtcreator 在集成开发工具里编写完软件,先用pc 编译器编译,检查并修改错误,查看效果。
(2) 用交叉编译工具链编译成可在ARM开发板上运行的二进制文件设置环境变量:source /opt/poky/1.7/environment-setup-cortexa9hf-vfp-neon-poky-linux-gnueabi 进入工程目录:#cd /home/chen/qtcode/qt5test2#lscontent.cpp qextserialbase.h ttytest.hcontent.h qt5test2.pro usbtest.cppmain.cpp er usbtest.hMakefile er.2.1pre1 vgatestclass.cppposix_qextserialport.cpp satatest.cpp vgatestclass.hposix_qextserialport.h satatest.hqextserialbase.cpp ttytest.cpp查看下qmake 工具的版本# qmake -vQMake version 3.0Using Qt version 5.3.2 in /opt/poky/1.7/sysroots/cortexa9hf-vfp-neon-poky-linux-gnueabi/usr /lib生产Makefile 文件#qmak *.pro //*即是项目名按TAB键会自动补全#make编译完后,在当前文件夹下生成 qt5test 程序。
qt开发例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QT(被称为Cute)是一种跨平台的C++应用程序框架。
它被用于开发GUI程序,但也可以用于开发非图形用户界面程序,如控制台工具和服务器。
QT是由挪威的Trolltech公司开发的,现在由Qt公司开发和维护。
QT具有丰富的类库,包括网络、数据库、OpenGL等模块。
它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Linux、macOS和移动平台。
QT也被用于开发嵌入式系统。
QT的开发例程非常丰富,开发人员可以利用这些例程快速入门并学习QT的开发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QT开发例程,帮助开发者快速入门QT开发。
一、QT开发环境搭建在学习QT开发之前,首先需要搭建好QT的开发环境。
QT支持多个平台,包括Windows、Linux和macOS。
在Windows上,开发者可以下载QT的开发工具包QT Creator,并安装好相应的编译器,如MinGW、Visual Studio等。
在Linux上,可以使用包管理工具安装QT Creator和相应的编译器。
在macOS上,可以从QT官方网站下载QT Creator,并安装Xcode作为编译器。
搭建好QT的开发环境后,就可以开始学习QT的开发了。
二、QT基础知识在学习QT开发之前,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比如信号和槽机制、布局管理等。
信号和槽是QT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用于对象之间的通信。
当一个对象发出信号时,其他对象可以通过连接这个信号来执行相应的槽函数。
布局管理用于管理窗口中的控件布局,可以确保窗口在不同大小和分辨率下正确显示。
三、QT控件使用QT提供了丰富的控件用于创建GUI界面,比如按钮、标签、文本框、表格等。
开发者可以使用这些控件来构建用户界面,实现各种功能。
控件的信号和槽机制使得不同控件之间可以方便地交互。
四、QT网络编程QT提供了网络模块,可以实现网络编程。
开发者可以使用QT的网络类来创建TCP、UDP客户端和服务器。
qt嵌入式mqtt编程一、概述MQTT(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是一种轻量级的发布/订阅消息传输协议,广泛应用于物联网(IoT)环境中。
QT是一种跨平台的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可用于开发嵌入式系统。
本教程将介绍如何在QT环境中使用MQTT进行嵌入式编程。
二、MQTT与QT结合的优势1. 跨平台支持:QT框架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包括嵌入式系统。
使用MQTT,您可以轻松地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上进行通信。
2. 易于集成:QT提供了丰富的库和工具,使您能够轻松地将MQTT集成到您的嵌入式应用程序中。
3. 高效通信:MQTT协议设计用于低带宽、高延迟的环境,因此非常适合嵌入式系统。
QT通过MQTT库提供高效的通信机制。
三、环境准备1. 安装QT框架:根据您的操作系统,下载并安装适合您的QT版本。
2. 安装MQTT库:根据您的操作系统,下载并安装适合您的MQTT库。
1. 创建QT项目:使用QT Creator创建新的嵌入式项目。
2. 配置MQTT服务器:在项目设置中,配置MQTT服务器地址、端口、用户名和密码等参数。
3. 编写MQTT客户端代码:使用QT提供的MQTT库,编写客户端代码以连接到MQTT服务器并发布/订阅消息。
4. 发布消息:使用MQTT库发布消息到服务器。
5. 订阅消息:使用MQTT库订阅服务器上的消息。
6. 处理消息:在QT程序中处理接收到的消息。
7. 关闭连接:在程序结束时,关闭客户端与服务器的连接。
五、示例代码以下是一个简单的QT嵌入式MQTT客户端示例代码:```cpp#include <QtMqtt>// ...class MQTTClient : public QObject, public MQTTClientInterface {Q_OBJECTpublic:MQTTClient(const QString& serverAddress, quint16 serverPort, QObject* parent = nullptr) : QObject(parent), mqttClient(serverAddress, serverPort, this) {}~MQTTClient() {}public slots:void onConnected() {mqttClient->subscribe("topic"); // 订阅主题}void onMessageArrived(const MQTTClient::Message& message) {// 处理接收到的消息qDebug() << "Received message:" <<message.payload.constData();}private:MQTTClient mqttClient;};//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名为`MQTTClient`的类,继承自`QObjects`和`MQTTClientInterface`,以实现MQTT客户端的功能。
搭建嵌入式QT开发环境网上看了好多关于Qt开发平台搭建的帖子,但发现上面的帖子都比较旧,是针对Qt旧版本而写的。
本人喜欢用较新版的东西,相信新版的东西肯定比旧版的东西好用,果不其然Qt的新版本真的很好用,而且搭建起来更加容易。
刚开始接触的时候,Qt的众多版本搞的自己头昏脑涨,什么Qt/x11,Qt /win,Qt/embedded ,Qtopia core,Qtopia等等,真的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幸好有网络,上网总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且又不需要给予别人回报,当然自己也有些责任共享自己的资料,看来共产主义在互联网已经开始萌芽了,哈哈。
先看看Qt的各个版本简介:1.什么是QTQt是一个完整的C++应用程序开发框架。
它包含一个类库,和用于跨平台开发及国际化的工具。
Qt API在所有支持的平台上都是相同的,Qt工具在这些平台上的使用方式也一致,因而Qt应用的开发和部署与平台无关。
2.什么是QtopiaQtopia 是一个面向嵌入式Linux的全方位应用程序开发平台,同时也是用于基于Linux的PDA(个人数字助理),智能电话(Smartphone)以及其他移动设备的用户界面。
简单地说,Qtopia实质上是一组关于PDA和智能电话的应用程序结合,如果需要开发这类产品可以在这组程序的基础上迅速构建出 PDA或者智能电话。
Qtopia实质上依赖Qt/Embedded。
3.什么是Qt/EmbeddedQt/Embedded 是一个完整的自包含GUI和基于Linux的嵌入式平台开发工具。
这个开发工具的名字好像最容易混淆,当然Qt/Embedded是最熟悉的名字,好像Qtopia Core说的也是它。
最近,奇趣公司又该名字了,它的新名字叫做qt-embedded-linux-xxxx,看来这个Qt/Embedded的马甲还很多哈。
下面就是搭建Qt开发平台了,我的平台是fedora core 7,需要的Qt版本有两个:qt-x11-opensource-src-4.3.2.tar.gz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4.0-rc1.tar.bz2qt-x11版本可以产生Qt开发工具,如designer等等,最重要的是可以得到qvfb,嵌入式的开发有了qvfb,就可以不需要实际的开发板,也可以开发Qt应程序。
qt-embedded版本就是专门用于嵌入式方面的版本。
下面是安装步骤:1. 解压这两个qt包a) tar –jxvf qt-x11-opensource-src-4.3.2.tar.gzb) tar –jxvf 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4.0-rc1.tar.bz2c) cp 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4.0-rc1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4.0-rc1-x86d) mv 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4.0-rc1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4.0-rc1-arm这里,qt-embedded有两个复制: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4.0-rc1-x86 和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4.0-rc1-arm,根据他们的名字可以知道前者是适合x架构的,后者适合arm架构为什么需要两个呢?如果有开发板的话,可以只编译qt-embedded版本成arm架构的就可以了,但是很多时候用qvfb 的话,开发会方便很多,所以多编译一个x86架构的也不错。
这里是否有些疑问,qt-x11也是适合x86结构的,这不是和qt-embedded重复了吗?答案是这样的,qt-embedded版本只能在嵌入式板子上面运行,编译成x86架构的程序也只能在x86的嵌入式板子上跑。
前面说过,我们需要qvfb来开发,但是qvfb 只能执行x86架构的应用程序,所以需要让qt-embedded生成关于x86的库和其他文件。
而将qt-embedded编译成arm,又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我最终的qt应用程序需要在arm架构上面运行,当然需要这方面的库,所以编译成arm 也就顺理成章了。
好了,现在简单的总结一下,首先,使用qt-x11提供的库和开发工具开发出qt应用程序,然后使用qt-embedded关于x86库和工具再次编译我们开发qt应用程序,这是所得到的可执行文件就可以在qvfb上运行了,最后,使用qt-embeddedd的arm库再次编译就可以得到在arm上能运行的可执行程序。
很明显,如果有开发板,第二步是可要可不要的(最好是要),如果没有开发板的话,第三步也就没必要了,这样就不需要将qt-embedded编译成适合arm 架构的。
-----------------------------------------------------------具体步骤与说明:1. 下载源码包qt-x11-opensource-src-4.5.0.tar.bz2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tar.bz2下载地址:ftp:///qt/source/2.编译及安装qt-x11-opensource-src-4.5.0qt-x11版本可以产生Qt开发工具,如designer等等,最重要的是可以得到qvfb,嵌入式的开发有了qvfb,就可以不需要实际的开发板,也可以开发Qt应程序。
qt-embedded版本就是专门用于嵌入式方面的版本。
tar xjvf qt-x11-opensource-src-4.5.0.tar.bz2cd qt-x11-opensource-src-4.5.0./configuremakemake install历经漫长的编译过程,约一个半小时,默认安装在/usr/local/Trolltech/Qt-4.5.0下.编译完成后源程序不要删除,还有用。
3.编译及安装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在用户目录下建立一个src目录,用于存放编译源文件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 4.5.0.tar.bz2。
将其解压得到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重命名为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x86. 再次解压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tar.bz2,并重命令为qt-embedded- linux-opensource-src-4.5.0-arm.为什么有两个复制呢?我们可以从他们的名字上就不难看出前者是适合x架构的,后者适合 arm架构的,如果有开发板的话,可以只编译qt-embedded版本成arm架构的就可以了,但是很多时候用qvfb的话,开发会方便很多,所以多编译一个x86架构的也不错。
mkdir ~/srcmv 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tar.bz2 ~/srctar xjvf 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tar.bz2mv 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x86tar xjvf 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tar.bz2mv 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armcd 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x86./configure -prefix /usr/local/Trolltech/QtEmbedded-4.5.0-x86-embedded x86 -qvfbmakemake install-------OK!qt-embedded-x86被安装在/usr/local/Trolltech/QtEmbedded-4.5.0-x86下.cd qt-embedded-linux-opensource-src-4.5.0-arm./configure -prefix /usr/local/Trolltech/QtEmbedded-4.5.0-arm-embedded armmakemake install-------OK!qt-embedded-arm被安装在/usr/local/Trolltech/QtEmbedded-4.5.0-arm下.4.至此我们已经安装好了qt-x11版,即在PC机上运行的QT,qt-embedded-x86版(x86体系的嵌入式板子上运行的QT)和qt-embedded-arm(arm板子上运行的QT).下一步:设置环境变量(1)qt-x11:vi setenv.sh添加如下内容:PATH=/usr/local/Trolltech/Qt-4.5.0/bin:$PATHLD_LIBRARY_PATH=/usr/local/Trolltech/Qt-4.5.0/lib:$LD_LIBRARY_PATH保存退出.移到/usr/local/Trolltech/Qt-4.5.0中。
(2)qt-embedded-x86:vi setenv.sh添加如下内容:QTEDIR=/usr/local/Trolltech/QtEmbedded-4.5.0-x86PATH=/usr/local/Trolltech/QtEmbedded-4.5.0-x86/bin:$PATHLD_LIBRARY_PATH=/usr/local/Trolltech/QtEmbedded-4.5.0-x86/lib:$LD_LIB RARY_PATH保存退出.移到/usr/local/Trolltech/QtEmbedded-4.5.0-x86中。
(3)qt-embedded-arm:vi setenv.sh添加如下内容:QTEDIR=/usr/local/Trolltech/QtEmbedded-4.5.0-armPATH=/usr/local/Trolltech/QtEmbedded-4.5.0-arm/bin:$PATHLD_LIBRARY_PATH=/usr/local/Trolltech/QtEmbedded-4.5.0-arm/lib:$LD_LIB RARY_PATH保存退出.移到/usr/local/Trolltech/QtEmbedded-4.5.0-arm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