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直流电药物导入仪
- 格式:ppt
- 大小:1017.00 KB
- 文档页数:12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操作规范
1、定义利用直流电使药物离子通过皮肤和粘膜进入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与直流电疗法和所导入药物的适应证相同,常用于周围神经损伤、各种神经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高血压病、关节炎、颈椎病、慢性炎症浸润、瘢痕、粘连、慢性咽喉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等。
(2)禁忌证:对拟导入药物过敏者,其余与直流电疗法相同。
3、设备与用具直流电疗仪(电极的衬垫以多层吸水的柔软绒布制成,厚1cm,衬垫的周边应比电极大1cm,衬垫上应有(一)、(+)极性标志;药物衬布与电极尺寸一致)。
4、选择离子导入用药的原则:
1)易溶于水,易于电离、电解;
2)明确需导入的药物有效成分及其极性;
3)成分纯,不得同时应用几种药物或单味、多味中草药煎制导入,或阴阳极交替导入;
4)局部用药有效;
5)一般不选用贵重药。
5、操作方法与步骤
1)采用衬垫法或电水浴法;
2)将浸有药液的滤纸或纱布放在衬垫下,或将药液倒入水浴盆中;
3)电水浴时的盆内药物浓度为衬垫法的十分之一;
4)操作方法与直流电疗法相同。
6、注意事项
(1)因药物极易被电极下产生的电解产物破坏,因此需要采用非极化电极。
(2)电水浴时注意避免手、足、肢体接触盆壁的电极发生电灼伤。
(3)其余与直流电治疗注意事项相同。
低频超声导药仪操作方法低频超声导药仪是一种用于治疗肿瘤的医疗设备,通过超声波的作用,将药物精确导入肿瘤组织内,达到局部治疗的效果。
该设备操作简单,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下低频超声导药仪的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在操作低频超声导药仪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设备的操作手册,了解设备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操作步骤。
同时要确保设备已经接通电源,并且工作状态良好。
接下来需要准备好需要使用的药物、导管和消毒液等辅助工具。
2.患者准备在患者进行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然后将患者放置在治疗床上,保持舒适的姿势,并确保治疗部位暴露出来,并用无菌消毒液对治疗部位进行消毒。
3.设备操作a. 接通设备电源,并对设备进行自检,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b. 打开超声探头,并在肿瘤部位进行扫描,获取肿瘤的位置和大小等信息。
c. 在扫描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治疗参数,包括超声功率、频率和时间等。
d. 将预先准备好的导管插入到超声探头中,并将导管插入到肿瘤组织内。
e. 启动超声导药功能,将药物通过导管导入到肿瘤组织内,进行定位治疗。
4.治疗结束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即停止治疗,并予以处理。
治疗结束后,将导管取出,并对治疗部位进行消毒和包扎。
同时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以确保设备的清洁卫生。
在使用低频超声导药仪进行治疗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沟通畅通,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2. 确保使用的药物为无菌药物,避免交叉感染。
3. 治疗后要对患者进行观察,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4. 治疗结束后,要对设备和使用的器械进行清洁消毒,并妥善保管。
总之,低频超声导药仪是一种先进的肿瘤治疗设备,操作简单,但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进行操作,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GZ-IIIC型药物导入热疗仪—骨质增生家庭治疗好帮手GZ-IIIC型药物导入热疗仪是在大医院常用的电热疗、药物导入基础上独家研制出的一种综合性家用仪器,本仪器具有便携、易操作、耐用、治疗成本低的特点,患者因而在家就能得到更多和医院相同的系统正规治疗。
该仪器已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上市,医疗器械注册号:冀食药监械(准)字2011第2260092号,患者可通过国家药监局网站医疗器械数据库查询。
GZ-IIIC型药物导入热疗仪使用过程中除了能产生较快的症状缓解作用,树立患者的治疗信心,还作为骨质增生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提高骨质增生的治愈效果。
一、GZ-IIIC型药物导入热疗仪的热疗原理及作用。
使用本仪器当电极板温度稍高于身体的温度时,热会开始借着传导、对流、或是辐射的方式传向身体。
可以产生以下效果。
1.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速度加快,利于组织中毒素的排出;同时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加快新陈代谢,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
因而在炎症早期用热可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在炎症后期用热,可因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溶解坏死组织,从而有助于坏死组织的清除及组织修复,使炎症局限。
2.缓解疼痛:热疗能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炎性水肿,加速致痛物质的排出及渗出物的吸收,从而解除局部神经末梢的压力。
热疗还可使肌肉、肌腱和韧带等组织松弛,可缓解因肌肉痉挛、关节强直而引起的疼痛。
常用于骨质增生、颈椎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病人。
3.减轻深部组织充血: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体表血流增加,因而相对减轻深部组织的充血。
4.热熨效应: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使病人感到温暖舒适。
二、GZ-IIIC型药物导入热疗仪的电疗原理及作用。
本仪器采用低频脉冲电流,这种电流在人体内可引起离子和荷电微粒的迅速移动,因而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明显的刺激作用。
低频电流可改变神经和肌肉细胞的膜电位,使之兴奋而产生收缩,因此有模拟按摩作用,产生类似按摩的捶击感和脉冲式电灸感;同时改变组织内的理化特征,改善局部水肿或脱水现象,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功能的作用;并可通过电刺激反射,改善内脏的活动功能。
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中药定向透入治疗)中药定向透入治疗指使用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使药物在加热状态下, 定向透入病者患部, 充分发挥药效。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得关节疼痛、腰背痛、颈肩痛及盆腔炎所致得腹痛等症状。
二、评估1.当前主要症状、临床表现、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
2.心理状况。
3.患者体质及贴药部位得皮肤情况。
三、告知1、治疗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2、治疗期间会产生正常得针刺感与蚁走感,护士可根据患者感受调节电流强度。
3、若局部有烧灼或针刺感不能耐受时,立即通知护士。
4、中药可致着色,数日后可自行消退。
四、用物准备离子导入治疗仪、中药电极贴片、固定带、纱布、接线板五、基本操作方法1.洗手、戴口罩,评估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治疗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得耐受程度,心理状况等。
2.至病房,核对、解释,取合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主要临床表现,既往史,治疗 部位皮肤情况,对疼痛得耐受 核度解心理状嘱排空小便,取合 适体位暴露治疗部位,清洁治 疗部位皮肤,注意保暖检查输出调节就是否至“ 0” 接通电源开关连接,根据医嘱 选择方案,调节电流量清洁患者治疗部位皮肤3. 接通电源,开机,连接电极片与导联线。
4. 根据医嘱正确选择治疗方法 ,按输出键,再按强度键逐步增 大治疗强度。
5. 观察病情及仪器运作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6. 操作完毕,取下电极贴片,关闭电源;协助患者穿衣,取舒适 卧位,整理床单位,并妥善处理治疗仪及电极贴片。
7. 记录治疗结果并签字。
六、注意事项1. 治疗过程中若患者感觉不适,应暂停治疗对症处理。
2. 对初次接受治疗得患者,应掌握循序渐进得原则,强度逐渐 增高,以患者能。
3. 耐受为宜,治疗开始时应先将启动键打开 ,然后放置电极,治 疗结束时应先断开连接导线,再关机。
4. 孕妇及皮肤破损处禁用。
附件: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操作流程图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操作评分标准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操作流程图主考老师签名:考核日期:年月日。
低频超声导药仪是一种利用超声波技术来辅助药物导入体内的设备。
其作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超声波作用:低频超声波具有机械振动和热效应的特点。
当超声波传入人体组织时,会产生微小的振动和摩擦,从而促进细胞膜通透性的增加,使药物更容易渗透进入细胞内。
2. 声波共振效应:低频超声波可以与药物分子之间的化学键发生共振,从而增加药物分子的活性和渗透性。
这种共振效应可以使药物更容易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
3. 声波压力效应:低频超声波的压力效应可以改变细胞膜的结构和通透性,使药物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
此外,声波压力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吸收。
综上所述,低频超声导药仪通过超声波的机械振动、热效应、共振效应和压力效应等作用,可以增加药物的渗透性、活性和吸收,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和效果。
超声电导仪
【用途】
仪器通过电脉冲致孔与超声、电脉冲导进作用,使何透皮吸收的药物经皮肤透进人体,发挥药物的作用。
【详细说明】
1、致孔脉冲由5个方波构成,致孔脉冲峰值分8档可调
,致孔脉冲应在治疗时段的最前面出现。
1.2、电导脉冲
的基础波形为2000Hz的方波,若干个脉动正弦半波组成一
个波群,波群出现的频率分7档可调,电导强度由每一波
群中脉动正弦半波的个数分10档可调。
【产品特点】
给药速度快,药物直达病变组织,并形成药物高浓度区,促进药物向细胞内转运;
提高生物利用度,减少药物用量(全身用药量的1/5-1/3),无药物到达靶组织千的损失(如肝脏首过效应,经应循环其它无效组织分布);
药物不经过全身血循环,有效避免全身毒副作用,无交叉感染、无创伤、无痛苦,使用方便。
金稻超声波导入仪说明书
金稻超声波导入仪是一款高级的超声波药物导入仪器,可以将药物通过超声波的力量导入皮肤深层,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该导入仪使用非常简单,下面我们将分步骤详细解释如何正确使用该仪器。
1、仪器准备
首先需要将仪器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将仪器上的电源线连接好电源插座,同时将超声波声波头和高频头安装到导入仪上。
2、准备工作
在使用金稻超声波导入仪之前,需要对要治疗的部位进行清洁,以便更好的吸收治疗效果。
同时,需要将要使用的药物准备好,如果需要稀释的话,在使用之前将药物按照比例稀释。
3、启动导入仪
按照导入仪的使用手册上的指示打开导入仪的开关,同时将导入仪的频率和功率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来说,频率应该在1MHz左右,功率则根据不同的药物进行调节。
4、开始导入药物
首先,将超声波声波头以圆形的方式覆盖在治疗部位上,进行轻轻按摩,使皮肤微微变暖和。
然后,使用高频头慢慢将药物滴入超声波声波头上,药物会在超声波的力量下被带入皮肤深层,促进疗效。
5、使用方法
在使用金稻超声波导入仪时,一般应该连续使用5-15分钟,同时,应
该注意调节超声波的频率和功率,并根据药物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
总之,金稻超声波导入仪十分易用,只需要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即
可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如果您还没有使用过该仪器,那么我建议您
在使用前阅读一下仪器的使用手册,以便您更好的掌握使用方法。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名词解释示例文章篇一:哎呀,同学们,你们知道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吗?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特别高大上,感觉特别神秘?其实啊,这就好像是给我们的身体开了个特别的“小通道”。
就比如说吧,我们的身体就像是一个大大的城堡,城堡里的每个房间都需要不同的东西来保持正常运转。
而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呢,就是专门给城堡里的房间送“宝贝”的一种神奇办法。
想象一下,有一种小小的“魔法药水”,它能治病,能让我们不舒服的地方好起来。
可是,如果直接把这些药水喝下去或者涂在皮肤上,它们可能很难准确地到达需要去的地方。
这时候,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就出马啦!它会利用直流电,就像是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带着这些“魔法药水”变成一个个小小的“勇士”,然后通过我们的皮肤,直接冲到生病的地方。
这是不是特别厉害?比如说,要是我们的肌肉酸痛,有一种专门能缓解酸痛的药水,通过这个疗法,这些药水就会像聪明的小士兵一样,准确地找到酸痛的肌肉,然后发挥作用,让我们不再难受。
再比如说,如果我们的骨头受伤了,也有能帮助骨头恢复的药水,通过这个神奇的办法,这些药水就能直达骨头受伤的地方,加速骨头的愈合。
你们说,这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是不是像一个超级厉害的快递员,能把治病的“包裹”准确无误地送到身体里需要的地方?我觉得啊,这个疗法真的太神奇啦,它给我们治疗疾病提供了一种特别有效的办法,让我们能更快地恢复健康,重新变得生龙活虎!示例文章篇二:哎呀呀,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吗?反正我之前是没听说过,感觉这名字可真够复杂的!啥叫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呢?简单来说,就好像是给我们身体里的小细胞们开了个特别的“快递通道”。
想象一下,我们生病的时候要吃药,那些药要经过我们的嘴巴、肠胃,然后再慢慢发挥作用,这个过程有时候可慢啦!但是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就不一样啦!它是通过直流电,把带有药性的小离子直接送到我们生病的地方。
就好比是我们要给远方的朋友送东西,普通的办法可能要绕好多路,很久才能到。
斯佳康高能健康仪对药物的导入作用发布时间:2021-12-10T02:32:56.589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1期作者:范丽查丽君[导读] 斯佳康高能健康仪根据自然生物电场的原理,范丽查丽君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协和医院 434000摘要:斯佳康高能健康仪根据自然生物电场的原理,把数千伏特到数万伏特的高电压所形成稳定的高压生物电场,轻柔的包围住生物体,但在输出高电压的同时,产生的电流极其微弱。
当生物体处于这种高电压、低电流并且绝缘状态的高压生物电场中,人体各个部位产生极其细微的振动,各组织器官的不平衡得到充分调整,各细胞产生与电场周期相适应的配向运动,细胞间的凝聚力趋向缓和,细胞内外液体,主要是体液中的矿物质离子(钾、钠、磷、镁、钙离子等),按照正常值重新分配(离子效果),促使血液保持弱碱性。
在此过程中,斯佳康高能健康仪同时发挥了对药物的导入作用,深层排毒,可以减少药物用量,增加吸收,加快排泄,是服用药物人群的好帮手。
本文主要探讨斯佳康高能健康仪的高压生物电疗法促进药物导入的原理及在药物的导入方面所能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斯佳康高能健康仪;药物导入;高压生物电1,斯佳康高能健康仪对药物的导入原理:斯佳康高能健康仪具有高压低流生物电的特点以及其所产生的微振动效应、电磁效应、离子效应、热效应等,使经过口服、输液打针、雾化、外敷等途径进入人体的药物在高压下导入更彻底,能把药物离子化,分子结构变小,所以更容易被吸收。
高能健康仪能促进皮肤电阻下降,扩张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具有消炎、消肿、镇痛、和改善局部循环的作用,对于风湿跌打扭伤等较多疾病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溶液中某些成分可以在直流电场中电离为药物离子,借助药物离子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特性,在直流电场力的作用下,带电的药物离子沿皮肤表面大量的毛孔和汗腺口以及粘膜的细胞间隙等电阻最小的途径定向移动进入体内,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
不同种类的药物离子在皮肤内存留的时间不同,可短至数小时长达数十天。
超声药物导入沈阳美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2014-01-01什么是超声“药物导入”(靶向给药)治疗在超声波治疗的同时利用超声作用直接将治疗药物穿过完整的皮肤进入体内而产生局部和全身疗效的治疗方法。
简而言之是超声波治疗与超声透皮给药相结合的联合治疗。
其治疗作用:1、超声波治疗;2、超声把药物经皮肤这个特殊通道进入体内产生的,区别于口服、肌注、静脉滴注等给药方法,是第三种给药途径。
超声“药物导入”(靶向给药)治疗在临床使用上的作用特点1、无肝脏首过效应,药物直达病灶部位2、药效稳定、持久3、无血药浓度峰谷现象4、无痛苦、无创伤、安全、方便5、温热理疗超声“药物导入”(靶向给药)治疗的安全性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对人体无创、无毒、无辐射,安全无副作用。
超声“药物导入”(靶向给药)治疗的临床应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儿科(腹泻、肺炎、遗尿、厌食等)、肝病科(甲乙肝、脂肪肝等)、骨科(颈腰椎病、肩周炎、关节炎、软组织损伤、股骨头坏死、骨折后愈合等)、妇科(附件炎、盆腔炎、痛经、月经不调)、中医全科等。
超声“药物导入”(靶向给药)治疗的原理超声波可以提高生物膜、毛孔的通透性。
超声波作用前,毛孔为50μm 左右;超声波作用后毛孔扩大到110μm左右,而药物分子大小为80μm左右。
另外,通过温热效应和促渗剂(水化剂、角质层剥离剂)的应用对皮肤进行预处理,增加皮肤的通透性;通过机械效应“内按摩”产生允许生物大分子药物通过的生物孔道。
人为造成药物通过的直接通道,使药物顺利通过。
通过以上方法的协同作用促进了药物向体内的有效转运。
并结合中医经络理论,通过对相应穴位的刺激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及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超声波的理疗和扩张毛孔促进药物透入的双重功效实现了“1+1>2效应”。
超声“药物导入”(靶向给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超声导入治疗的治疗范围,不仅取决于透入的药物和透入的部位(在这里超声导入治疗作用类似与注射器,治疗范围取决于药物),还具有温热理疗功能。
超声脉冲电导治疗仪一、概述是根据目前国际上最新的透皮给药理论,使药物经过完整的皮肤进入体内而发挥局部和全身治疗作用,同时又叠加了干扰电和低频电等功能的治疗设备。
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经通过了相关部门的检测和认证,属二类医疗器械。
二、特点将超声、电疗、热疗、灸疗、穴位治疗、负压拔罐等作用于一体,可以软化组织,增强药物渗透,促进炎症吸收,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营养供给、激发受损组织再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三、原理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部分组成,此外还有汗腺、皮脂腺、毛囊等附属器官。
表皮的最外层为角质层。
角质层是药物透入体内的最大障碍。
(一)超声波超声波:是指振动频率大于20KHz以上的,人在自然环境下无法听到的声波,在医学上被广泛运用于诊断学(A超,B超,多普勒,彩超)、治疗学(理疗,透皮给药,雾化,声针,治癌,手术,体外碎石,牙科,眼科)等方面。
产生:电能或磁能→超声换能器→超声波超声波是声能的一种传播形式。
当作用于人体时会产生如下效应:(1)机械效应—超声波声动力产生的声流和振动可引起组织细胞内的物质运动(细胞“内按摩”)。
(2)温热效应—超声波在人体内传播过程中,其能量会不断地被人体组织吸收转变为热能而使其自身温度升高(内生热)。
(3)空化效应—在超声波作用下人体内的许多微小气泡被激活并发生一系列动力学变化的过程(气泡和空洞)。
四、作用原理(一)超声导入(phonophoresis或sonophoresis ):超声导入是利用超声波为动力促使药物透过完整皮肤的一种物理促渗方法。
超声波的机械效应、温热效应和空化效应能够使皮肤的角质层细胞通透性增加,有利于药物透入体内。
(二)电致孔(Electroporation)电致孔是用瞬时的高电压脉冲在皮肤角质层的质脂双层打出暂时性的水通道,这些通道的形成为药物的导入提供了途径,使药物能直接穿过角质层被毛细血管吸收。
(三)T P I S (脉冲经皮离子电渗治疗系统)采用不同波形、频率、波幅及占空比等多参数的复合波型,并经过调制的交变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皮肤,使皮肤角质层的结构发生改变,可以有效地去除皮肤的极化现象及对药物吸收的时滞现象,更加提高了药物的透皮速率。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作用原理在药物溶液中,一局部药物离解成离子,在直流电的作用下,阴离子和阳离子进展定向移动。
如果阴极衬垫中含有带负电荷的药物离子或者阳极衬垫中含有带正电荷的药物离子,就会向人体方向移动而进入体。
肾上腺素组织胺导入试验两个小电极和一个大电极放置在右侧前臂上,A电极衬垫用0.01%盐酸肾上腺素液浸湿,而H电极用0.01%磷酸组织胺液浸湿,都连阳极。
右臂伸侧电极衬垫用肾上腺素或组织胺液浸湿,连阴极,通电10分钟后,取下电极观察局部皮肤。
A电极下皮肤出现苍白斑点,提示肾上腺素已进入体并引起反响;H电极下皮肤明显充血、水肿,出现荨麻疹,证明组织胺已进入人体,右臂伸侧电极下皮肤那么元些反响,表示药物没有进入皮肤。
以上试验说明1.根据同性电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原理,利用直流电能将药物离子经完整皮肤导入体。
2.由直流电导入体的药物保持原有的药理性质。
3.阳离子只能从阳极导入,阴离子只能从阴极导入。
(二) 药物导入人体的途径分布深度用数量已经证明,药物离子主要经过皮肤汗腺管口和毛孔进入皮(图2.2.2)或经过粘膜上皮细胞间隙进入粘膜组织。
汗腺导管径15~80μ,所以蛋白质(1~100mμ)等于大分子物质的离子了也能经过汗孔导入体。
;在电场中离子移动速度很慢。
实验证明,谷氨酸在生理溶液(ph 7.45,电压180V,电流强度3mA)每小时移动13mm,而在人体组织每小时只有数毫米。
直流电直接导入离子只达皮,主要堆积在表皮形成"离子堆",以后通过渗透作用逐渐进入淋巴和血液。
进入血液循环后,有的药物选择性地停留在某器官组织,如碘主要停留在甲状腺;磷蓄积在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中等。
药物离子导入的数量与很多因素有关在一定围,溶液浓度越大,导入数量增多,如肝素在0.25~5%的围,浓度越大,导入体的数量增多;复杂的溶剂寄生离子增多,药物导入量减少,药物在电场中最大的转移是在蒸馏水中;向溶液加酒精是一种增加有效导入的方法,但酒精对那些易导致沉淀变性的药物并不适用;不溶解的药物不能导入皮肤,如乳状的氢化可的松不能导入皮肤,只有溶解的作静脉注射用的才能导入;根据法拉弟第一定律,离子导入的数量与所使用的电流量成比例,在一般情况下,通电时间长导入量多,大的电流强度导入药物增多;不同部位导入的数量也有差异,以躯干导入最多,上肢次之,下肢,特别是小腿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