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计算之塔径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71.00 KB
- 文档页数:4
填料塔计算公式填料塔是化工、环保等领域中常用的气液传质设备,要想设计和操作好填料塔,掌握相关的计算公式那可是相当重要!先来说说填料塔的塔径计算公式。
这就好比给塔选一件合适的“衣服”,太大了浪费材料,太小了又影响工作效率。
塔径的计算主要考虑气体的体积流量、空塔气速等因素。
计算公式大致是:D = √(4Vs / πu),这里的 D 表示塔径,Vs 是气体体积流量,u 是空塔气速。
咱就拿一个实际例子来说吧,之前我在一个化工厂实习的时候,就碰到了填料塔塔径计算的问题。
当时厂里要对一个旧的填料塔进行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
我们首先得确定气体的流量,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得通过各种测量仪表,像流量计啥的,获取准确的数据。
然后再根据工艺要求和经验,确定合适的空塔气速。
这个空塔气速的选择可不能马虎,选高了,气体阻力增大,能耗增加;选低了,塔的处理能力又不够。
我们那时候是反复讨论、计算,才最终确定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塔径。
再来说说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公式。
这就像是给塔盖房子,得盖多高才能让气液充分接触,完成传质任务呢?常用的计算公式有传质单元数法和等板高度法。
传质单元数法呢,需要先计算出传质单元数,然后乘以传质单元高度,就得到了填料层高度。
等板高度法呢,是先确定理论板数,再乘以等板高度。
我记得有一次,在设计一个新的填料塔时,为了确定填料层高度,我们可是费了好大的劲儿。
先是在实验室里做小试,模拟实际的操作条件,测量各种数据。
然后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不断调整参数,优化设计方案。
那几天,我们办公室的灯常常亮到很晚,大家都在为了这个项目努力。
还有填料的压降计算也不能忽视。
压降大了,会增加能耗;压降小了,又可能影响传质效果。
总之,填料塔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我们认真研究,结合实际情况,多做实验和计算,就一定能设计出性能优良的填料塔,为生产和环保事业做出贡献。
希望我讲的这些能让您对填料塔的计算公式有更清楚的了解,在实际应用中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精馏塔塔径圆整规则摘要:一、精馏塔塔径圆整的必要性二、常用标准塔径列表三、塔径圆整的方法与原则四、变径的注意事项正文:一、精馏塔塔径圆整的必要性在精馏塔设计中,塔径的计算是一项重要任务。
计算出塔径后,我们需要按照标准塔径进行圆整,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塔径的圆整有助于确保精馏塔的性能稳定,提高馏分纯度和分离效果。
二、常用标准塔径列表根据相关资料,常用标准塔径(mm)如下:400、500、600、700、800、1000、1200、1400、1600、2000、2200。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根据塔的高度、流量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标准塔径。
三、塔径圆整的方法与原则1.方法:首先,根据精馏塔的工艺条件,计算出理论塔径。
然后,参考常用标准塔径列表,选取最接近计算值的标准塔径进行圆整。
2.原则:圆整后的塔径应满足以下条件:(1)确保塔内流体动力学性能良好,避免产生气流速度过大或过小的问题;(2)满足塔板数要求,保证馏分分离效果;(3)考虑塔的结构强度和材料要求,避免因塔径过大导致成本上升或设备选型困难。
四、变径的注意事项1.变径位置:在设计时,提馏段和精馏段的塔径可能不同,需要进行变径。
变径位置应选择在塔板数相同或相近的位置,以减小流体动力学影响。
2.变径过渡:变径过渡应采用圆滑过渡方式,以减小流体在塔内的局部阻力。
过渡段的长度应适当,避免产生流动死区。
3.变径原因:在满足塔径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避免无故变径。
确实需要变径时,应充分论证变径的合理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能耗损失和设备投资。
总之,在精馏塔设计中,塔径的圆整和变径是一项关键任务。
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合理选择塔径和变径方案,有助于确保精馏塔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分离效果。
塔和塔板的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一)塔径 D 参考下表 初选板间距H T =0.40m,取板上液层高度H L =0.07m 故: ①精馏段:H T -h L =0.40-0.07=0.311220.00231394.3()()()()0.04251.04 3.78s L s V L V ρρ== 查图表 20C =0.078;依公式0.20.22026.06()0.078()0.0733C C σ===;max0.078 1.496/u m s ===,则:u=0.7⨯u =0.7⨯2.14=1.047m/s 故: 1.265D m ===; 按标准,塔径圆整为1.4m,则空塔气速为2244 1.040.78/1.3s V u m s D ππ⨯===⨯ 塔的横截面积2221.40.63644T A D m ππ===②提馏段:11''22''0.002771574.8()()()()0.05070.956 5.14s L s V L V ρρ==;查图20C0.20.222.09()0.0680.069420C C σ⎛⎫==⨯= ⎪⎝⎭; max 1.213/u m s===,'0.70.7 1.2130.849/u u m s =⨯=⨯=;' 1.20D m ===; 为了使得整体的美观及加工工艺的简单易化,在提馏段与精馏段的塔径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选择相同的尺寸; 故:D '取1.4m塔的横截面积:''2221.4 1.32744T A D m ππ===空塔气速为22440.956'0.720/1.3s V u m s D ππ⨯===⨯ 板间距取0.4m 合适(二)溢流装置采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平形受液盘及平形溢流堰,不设进流堰。
各计算如下: ①精馏段:1、溢流堰长 w l 为0.7D ,即:0.7 1.40.91w l m =⨯=;2、出口堰高 h w h w =h L -h ow 由l w /D=0.91/1.4=0.7, 2.5 2.58.2810.480.91h w L l m ==查手册知:E 为1.03 依下式得堰上液高度:22332.84 2.848.281.030.013100010000.91h ow w L h E m l ⎛⎫⎛⎫==⨯= ⎪ ⎪⎝⎭⎝⎭ 故:L ow h -h 0.070.0130.057w h m ==-=3、 降液管宽度d W 与降液管面积f A有/w l D =0.7查手册得/0.14,/0.08d fT W D A A ==故:d W =0.14D=0.14 ⨯1.3=0.182m2220.080.08 1.30.106244f A D m ππ==⨯⨯=()0.10620.418.55,0.0023f T s A H s s L τ⨯===>符合要求4、降液管底隙高度0h取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流速0u =0.1m/s 依式计算降液管底隙高度0h , 即:000.00230.0250.910.1s w L h m l u ===⨯ ②提馏段:1、 溢流堰长'w l 为0.7'D ,即:'0.7 1.40.91w l m =⨯=;2、出口堰高'w h ''w L ow h =h -h ;由 '/D=0.91/1.4=0.7w l ,'2.5 2.59.9812.630.91h w L l m ==查手册知 E 为1.04依下式得堰上液高度:2233''2.84 2.849.981.040.0146100010000.91h oww L h E ml ⎛⎫⎛⎫==⨯= ⎪ ⎪⎝⎭⎝⎭0.070.01460.0554w h m =-=。
第三章 精馏塔工艺设计计算塔设备是化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制药等生产过程中广泛采用的气液传质设备。
根据塔内气液接触构件的结构形式,可分为板式塔和填料塔两大类。
板式塔内设置一定数量的塔板,气体以鼓泡或喷射形势穿过板上的液层,进行传质与传热,在正常操作下,气象为分散相,液相为连续相,气相组成呈阶梯变化,属逐级接触逆流操作过程。
本次设计的萃取剂回收塔为精馏塔,综合考虑生产能力、分离效率、塔压降、操作弹性、结构造价等因素将该精馏塔设计为筛板塔。
3.1 设计依据[6]3.1.1板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公式 (1) 塔的有效高度T TTH E N Z )1(-= (3-1) 式中 Z –––––板式塔的有效高度,m ; N T –––––塔内所需要的理论板层数; E T –––––总板效率; H T –––––塔板间距,m 。
(2) 塔径的计算uV D Sπ4=(3-2) 式中 D –––––塔径,m ;V S –––––气体体积流量,m 3/s u –––––空塔气速,m/su =(0.6~0.8)u max (3-3) VVL Cu ρρρ-=m a x (3-4) 式中 L ρ–––––液相密度,kg/m 3V ρ–––––气相密度,kg/m 3C –––––负荷因子,m/s2.02020⎪⎭⎫⎝⎛=L C C σ (3-5)式中 C –––––操作物系的负荷因子,m/sL σ–––––操作物系的液体表面张力,mN/m 3.1.2板式塔的塔板工艺尺寸计算公式 (1) 溢流装置设计W O W L h h h += (3-6) 式中 L h –––––板上清液层高度,m ; OW h –––––堰上液层高度,m 。
32100084.2⎪⎪⎭⎫⎝⎛=Wh OWl L E h (3-7)式中 h L –––––塔内液体流量,m ; E –––––液流收缩系数,取E=1。
hTf L H A 3600=θ≥3~5 (3-8)006.00-=W h h (3-9) '360000u l L h W h=(3-10)式中 u 0ˊ–––––液体通过底隙时的流速,m/s 。
(六)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1.溢流装置的计算因塔径D=1.0m ,可选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采用凹形受液盘。
各项计算如下:(1) 堰长w l取l w =0.66D =0.66×1.6=1.056m(2)溢流堰高度 w h由w h =L h -ow h选用平直堰,堰上高度ow h 由式ow h =3/2)(100084.2wh l L E 计算,近似取E=1,则 ow h =3/2)(100084.2w h l L E =3/2)056.136000097.0(1100084.2⨯⨯⨯=0.029m 取板上清液层高度 L h =60mm故w h =0.06-0.029=0.031m(3)弓形降液管宽度d W 和截面积f A 由Dl w =0.66 查图“弓形降液管的参数”,得t f A A =0.0722 D W d =0.124 故f A =0.0722⨯2.011=0.1452md W =0.124D=0.124⨯1.6=0.198m依式θ=33600≥hTf L H A ~5验算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即 θ=h Tf L H A 3600=36000097.06.0145.03600⨯⨯⨯=8.97>5s 故降液管设计合理。
(4)降液管底隙高度0h0h ='03600u l L w h取'0u =0.02D m /s则0h =25.0056.1360036000097.0⨯⨯⨯=0.037m 由于w h <0h ,所以应取'w h >0h 以保证液体由降液管流出时不受到很大阻力。
选用凹形受液盘,深度'w h =50mm .2.塔板布置(1)塔板的分块因D ≥800mm ,故塔板采用分块式。
查表“塔板分块数”,塔板分块为4块。
(2) 边缘区宽度确定取a W =s W =0.065m ,c W =0.035m(3) 开孔区面积计算开孔区面积按式a A =)sin 180(21222r x r x r x -+-π 其中 m W D r m W W D x c s d 465.0035.026.12537.0)065.0198.0(26.1)(2=-=-==+-=+-=故a A =21222496.1765.0537.0sin 180765.0537.0765.0537.0(2m =⨯+--π (4) 筛孔计算及其排列本例所处理的物系无腐蚀性,可选用mm 3=δ碳钢板,取筛孔直径mm d 50=。
精馏塔主要工艺尺寸计算一、塔径D1、精馏段塔径初选板间距m H T 40.0=,取板上液层高度m h L 06.0=,故m h H L T 34.006.040.0=-=-; 0319.030.28.87792.00015.02121=⎪⎭⎫ ⎝⎛⨯=⎪⎪⎭⎫ ⎝⎛⎪⎪⎭⎫ ⎝⎛vL SS V L ρρ 查Smith 关联图得C 20;依2.02020⎪⎭⎫⎝⎛=σC C 校正物系表面张力为m mN /45.21时的C0720.02045.21071.0202.02.020=⎪⎭⎫⎝⎛⨯=⎪⎭⎫⎝⎛=σC Cs m Cu V V L /405.130.230.28.8770720.0max =-⨯=-=ρρρ可取安全系数为,则s m u u /843.0405.160.060.0max =⨯==故m u V D S 179.1843.092.044=⨯⨯==ππ 按标准,塔径圆整为1.2m,则空塔气速。
2、提馏段塔径初选板间距m H T 40.0=,取板上液层高度m h L 06.0=,故m h H L T 34.006.040.0=-=-; 0782.070.20.96041.00017.02121=⎪⎭⎫ ⎝⎛⨯=⎪⎪⎭⎫ ⎝⎛⎪⎪⎭⎫ ⎝⎛vL SSV L ρρ 查Smith 关联图得C 20;依2.02020⎪⎭⎫⎝⎛=σC C 校正物系表面张力为m mN /92.19时的C ,即0679.02092.19068.0202.02.020=⎪⎭⎫⎝⎛⨯=⎪⎭⎫⎝⎛=σC Cs m Cu V V L /279.170.270.20.9600679.0max =-⨯=-=ρρρ 可取安全系数为,则s m u u /767.0279.160.060.0max =⨯== 故m u V D S 825.0767.041.044=⨯⨯==ππ 按标准,塔径圆整为1.0m,则空塔气速。
为统一精馏段和提馏段塔径,取为。
第三节 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填料塔工艺尺寸的计算包括塔径的计算、填料能高度的计算及分段3.1 塔径的计算1. 空塔气速的确定——泛点气速法对于散装填料,其泛点率的经验值u/u f =0.5~0.85贝恩(Bain )—霍根(Hougen )关联式 ,即:2213lg V F L L u a gρμερ⎡⎤⎛⎫⎛⎫⎢⎥⎪ ⎪⎝⎭⎝⎭⎣⎦=A-K 1418V L V L w w ρρ⎛⎫⎛⎫ ⎪ ⎪⎝⎭⎝⎭ (3-1) 即:112480.23100 1.18363202.59 1.1836lg[()1]0.0942 1.759.810.917998.24734.4998.2Fu ⎛⎫⎛⎫⎛⎫=- ⎪ ⎪ ⎪⎝⎭⎝⎭⎝⎭所以:2F u /9.81(100/0.9173)(1.1836/998.2)=0.246053756UF=3.974574742m/s其中:f u ——泛点气速,m/s;g ——重力加速度,9.81m/s 2 23t m /m α--填料总比表面积,33m /m ε--填料层空隙率33V 998.2/1.1836kg /m l kg m ρρ==液相密度。
气相密度W L =5358.89572㎏/h W V =7056.6kg/h A=0.0942; K=1.75; 取u=0.7 F u=2.78220m/s0.7631D === (3-2)圆整塔径后 D=0.8m 1. 泛点速率校核:260003.31740.7850.83600u ==⨯⨯ m/s3.31740.83463.9746F u u == 则Fuu 在允许X 围内 2. 根据填料规格校核:D/d=800/50=16根据表3-1符合 3. 液体喷淋密度的校核:(1) 填料塔的液体喷淋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单位塔截面上液体的喷淋量。
(2) 最小润湿速率是指在塔的截面上,单位长度的填料周边的最小液体体积流量。
对于直径不超过75mm 的散装填料,可取最小润湿速率()3min 0.08m /m h w L ⋅为。
板式塔的设计板式塔的设计包括塔高的计算、塔径的确定、溢流装置的结构尺寸、板面布置、塔板校核及负荷性能图绘制等项内容。
一、板式塔的工艺计算(1)选定塔顶、塔底产品浓度(有时由设计任务书给出),进行全塔物料衡算,列出物料衡算总表。
(2)确定冷凝器、塔顶、塔底的操作压力。
(3)确定塔顶、塔底温度。
(4)选定进料状态,定出进料温度。
(5)在已定的操作压力下,作出x-y相平衡曲线。
(6)求出最小回流比。
(7)确定适宜的操作回流比。
(8)计算所需的理论板数及进料位置。
(9)确定全塔效率,算出精馏段、提馏段实际塔板数。
(11)计算塔顶冷凝器及塔底再沸器的热负荷,求出塔顶、塔底所需冷却剂量及加热蒸汽用量,列出全塔热量衡算总表。
二、筛孔塔板的设计参数液体在塔板上的流动型式确定之后,完整的筛板设计必须确定的主要结构参数有:①塔板直径D②板间距H T③溢流堰的型式,长度l和高度w hw④降液管型式及降液管底部与塔板间距的距离ho⑤液体进、出口安定区的宽度和边缘区宽度⑥筛孔直径d和孔间距0t三、筛孔塔板的设计程序1、板间距的选择和塔径D的初步确定初选板间距H T,取板上清液层高度h l=50-100mm之间,计算最大允许气速u max ,根据泛点百分率计算出设计气速u 和所需气体流通面积n A ,uV A S n =,按下表1选择塔板流型,并取堰长kD l w =,通常单流型可取k=0.6~0.8,双流型取k=0.5~0.7。
对容易发泡的物系k 可取得高一些,以保证液体在降液管内有更长的停留时间。
由教材图8-17查得溢流管面积f A 和塔板总面积T A 之比,即TnT Tf A A A A A -=,然后求得塔板总面积T A ,根据πTA D 4=求得D ,按塔设备系列化规格,将D 进行圆整。
当塔径小于1m 时,按100mm 递增,当塔径大于1m 时,按200mm 递增。
s V 为气体的体积流量m 3/s , s V 需要按精馏段和提馏段分开计算,最后根据塔径的大小确定均能满足要求的塔径。
塔和塔板主要工艺尺寸计算精馏段塔和塔板主要工艺计算(一)、塔径 D初选板间距 H T =0.40m,取板上液层高度h L =0.06m,所以 H T - h L =0.40-0.06=0.34m (s s V L )(VL ρρ)2/1=(45.1003993.0)(94.2.76580)2/1=0.0456查Smith 关联图得C 20=0.072C= C 20(20σ)2.0=0.072(2062.20)2.0=0.0724 u max =CVV L ρρρ-=0.072494.294.2.76580-=1.196 m/s取安全系数为0.70,则u=0.70u max =0.70×1.196=0.837 m/s所以 D=u 4V s π=378.014.345.14⨯⨯=1.485m 按标准,塔径圆整为D=1.6m ,则空塔气速为V 空=2sD 4V π=26.1414.345.1=0.72m/s(二)、溢流装置采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平形受液盘及平形溢流堰,不设进口堰。
各项计算如下。
1、溢流堰长l w取堰长l w 为0.7D ,即l w =0.7×1.6=1.12m2、出口堰高h wh w =h L -h ow由l w /D=1.12/1.6=0.7 h L / l w 5.2=14.37/1.125.2=10.8 查液体收缩系数计算图可知E=1.023h ow =3/2w h )l L (E 100084.2 =3/2)12.1.3741(023.1100084.2⨯⨯=0.016m h w =0.06-0.016=0.044m3、降液管的宽度W d 与降液管的面积A f由l w /D=1.12/1.6=0.7 查弓形降液管的宽度与面积图,可得W d /D=0.412 A f /A T=0.0834所以 W d =0.142D=0.142×1.6=0.227mA f =0.0834×2D 4π=0.1677 m 2 由式sTf L H A =τ计算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的时间以检验降液管面积,即 sT f L H A =τ=003993.04.01677.0⨯=16.80s (>5s 符合要求) 4、降液管低隙高度h o取液体通过降液管低隙的流速o u '为0.08m/s ,即h o =ow su l L '⋅=0.0812.1003993.0⨯=0.045m (三)、塔板布置(1)取边缘区宽度W c =0.035m 、安定区宽度W s =0.065m (2)开孔区面积A a =2[x 22x R -+2R 180⨯πsin 1-Rx] =2[0.50822085.0657.0-+20.765180⨯πsin 1-0.7650.508]=1.431 m 2其中 x=D/2 – (W d +W C )=1.6/2 –(0.227+0.065)=0.508mR=D/2 - W C =1.6/2 -0.035=0.765m(四)、筛孔数n 与开孔率ϕ取筛孔的孔径d o 为5mm,正三角形排列,一般碳钢的板厚δ为3mm , 取t/ d o =3.0 所以孔中心距t=3.0×5.0=15.0mm塔板上筛孔数n,即n=(23t 101158⨯) A a =2315101158⨯×1.431=7365 个 塔板上开孔率ϕ,即 ϕ=a 0A A ﹪=2o )d /t (907.0﹪=23907.0﹪=10.1﹪ (在5-15﹪范围内)每层塔板上的开孔面积A O 为,A O =ϕA a =0.101×1.431=0.1445 m 2 气体通过筛孔的气速 u o =V s / A O =1.45/0.1445=10.03 m/s (五)、塔的有效高度Z (精馏段) Z=(10-1)×0.4=3.6m提馏段塔和塔板主要工艺尺寸计算(一)塔径 D初选板间距 H T =0.40m,取板上液层高度h L =0.06m,所以 H T - h L =0.40-0.06=0.34m (s s V L )(VL ρρ)2/1=(24.1004358.0)( 3.23790.98)2/1=0.0480查Smith 关联图得C 20=0.072C= C 20(20σ)2.0=0.072(2019.50)2.0=0.0716 u max =CVV L ρρρ-=0.0716 3.233.23790.98-=1.118 m/s取安全系数为0.70,则u=0.70u max =0.70×1.118=0.783 m/s所以 D=u 4V s π=783.014.324.14⨯⨯=1.52m 按标准,塔径圆整为D=1.2m ,则空塔气速为V 空=2sD 4V π=26.1414.342.1=0.71m/s(二)溢流装置采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平形受液盘及平形溢流堰,不设进口堰。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SO2气体吸收塔的设计系别: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姓名:***学号: ************ 指导老师:***2015年 6 月 22 日目录一设计任务书二设计方案简介三工艺计算一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混水吸收SO2,其余为惰性组分,采用清水进行吸收。
合气体(先冷却)中的SO2(二)操作条件(1)操作压力常压(2)操作温度 20℃(三)设计内容(1)流程的选择:本流程选择逆流操作;(2)工艺计算:吸收剂量求取、操作线方程式、填料塔径求取、填料层高度、最小润湿速度求取及润湿速度的选取、单位填料层压降的求取、吸收塔高度等的计算;(3)附件选型:液体分布,分布器及再分布器、支座等的选型;(4)编写设计说明书和设计结果一览表,绘制填料塔的工艺条件图。
二设计方案简介2.1方案的确定2.1.1装置流程的确定本流程选择逆流操作。
2.1.2吸收剂的选择吸收剂为清水2.1.3操作温度与压力的确定(1)操作压力常压(2)操作温度 20℃2.2填料的类型与选择的过程,操作温度及操作压力较低,工业上通常选用塑料对于水吸收SO2散装填料。
本流程选用N38塑料鲍尔环填料。
2.3设计步骤本课程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来进行设计:(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2)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主要包括:塔径,填料层高度,填料层压降;(3)设计液体分布器及辅助设备的选型;(4)绘制有关吸收操作图纸。
三 工艺计算3.1基础物性数据3.1.1 液相物性数据20℃时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为 ρL =998.2 kg/m 3 粘度为 µL =1.0050mPa ·s 表面张力为σL =72.6×103 N/mSO 2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为 D L =147×10-9m 2/s=5.29×10-6m 2/h (依Wilke-Chang 0.518r 0.6()1.85910M TD V φμ-=⨯计算,查《化学工程基础》)3.1.2 气相物性数据设进塔混合气体温度为20℃,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 Vm =Σy i M i =0.04×64+0.96×29=30.4g/mol 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ρVm =RT PM =293314.84.30325.101⨯⨯=1.2645kg/ m 3混合气体的粘度可近似取为空气的粘度,查化工原理得20℃空气的粘度为 μV =1.81×105Pa ·s查手册得SO 2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 D V =1.08×10-5m 2/s=0.039 m 2/h3.1.3 气液相平衡数据由手册查得,常压下20℃时SO 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为 E=3.55×103kPa 相平衡常数为m=E/P=3.55×103/101.3=35.04 溶解度系数为H=ρ/EM=998.2/(3.55×103×18)=0.0156kmol/kN ·m 3.1.4 物料衡算(1)进塔混合气中各组分的量 塔平均操作压强为101.3kPa ,故: 混合气量=3000×20273273+×4.221=124.79 kmol/h混合气SO 2中量=124.78×0.04=4.99 kmol/h =4.99×64=319.44kg/h 设混合气中惰性气体为空气,则混合气中空气量=124.78-4.99=119.79kmol/h =119.79×29=3473.88kg/h(2)混合气进出塔的摩尔组成y 1=0.04 y 2=0.0014(3)混合气进出塔摩尔比组成 进塔气相摩尔比为 Y 1=11y 1y -=04.0104.0-=0.04167出塔气相摩尔比为 Y 2=22y 1y -=0014.010014.0-=0.001401963(4)出塔混合气量出塔混合气量=119.79÷(1-0.0014)=119.96kmol/h (5)吸收剂(水)的用量L该吸收过程属低浓度吸收,平衡关系为直线,最小液气比可按下式计算12min 12()Y Y LY V X m -=-对于纯溶剂吸收过程,进塔液相组成为X 2=0(V L )min =004.3504167.0001401963.004167.0--=33.86取操作液气比为min 4.1)(V L V L = 404.4786.334.1=⨯=VL53.567879.119404.47=⨯=L kmol/h(6)塔底吸收液组成X 11212()()V Y Y L X X -=-000848.0)(211=-=LY Y V X (7)操作线方程 依操作线方程0014.0404.47)(22+=-+=X X VLY X V L Y 3.2填料塔的工艺尺寸的计算3.2.1塔径的计算采用Eckert 通用关联图计算泛点气速。
.
2.3塔的设计
1、塔径的初选
查有机液体的相对密度共线图可得,
85.73℃时乙醇的密度ρ乙醇=738kg/m 3,水的密度ρ水=968.1kg/m 3
进料料液与塔顶气体的平均温度t=(85.73+78.29)÷2=82℃,查乙醇—水
平衡数据可知:
82℃时,乙醇—水的平均摩尔分率为x=0.2857,y=0.5672 计算得:乙醇—水的平均质量分率为w 乙醇=0.51,w 水=0.49
又查得82℃时乙醇的密度ρ
乙醇
=735kg/m 3,水的密度ρ水=970.5kg/m 3
气体平均的摩尔质量Mv=46.07×0.5672+18.02×(1-0.5672)=33.93kg/kmol 液体平均的摩尔质量M L =46×0.2857+18×(1-0.2857)=26.03kg/kmol 混合液的平均密度ρL =735×0.51+970.5×0.49=850.395 kg/m 3 由PV=nRT 可知ρ=PM/RT ,带入数据可得: 气体的平均密度ρv =PM/RT=1.163 kg/m
3
气体的平均质量流量 Wv=V G M V =121.52×33.93=4123.2kg/h 液体的平均质量流量 W L =V L M L =91.14×26.03=2372.4kg/h
液体平均体积流量3
2.790s L
L
h
W
m
L ρ
==
气体平均体积流量3
3545.31s h m V =
两相流动参数0.5
(/)
L
LV V L V W F W ρρ=
⨯ =0.0213
设H T =0.45m , 查筛
此时200.083f C =
则液泛流速5
..02
..020]
/)[()
20/(V V L f f C u ρρρσ-==2.196(其中σ取18mN/m)
取泛点百分率为0.8,可求出设计气速u h 和所需气体流通面积A n
u h =0.8×2.196=1.757m/s V s=
3600V
W v ρ =0.985m 3/s A n =V S / u h =0.560 m 2
按表10-2选择单流型塔板,并取堰长lw=0.7D,由图10-40查得溢流管面积和塔板总
面积之比:
088.0)
(=-=
T
n T T
f A A A A A ,0.61510.088
T A n A =
=-m 2
D=(4A T /π)0.5 =0.89m 根据设备系统化规格,将D 圆整到D=1.0m,作为初选塔径,对此初选塔径可以标出:
A T=πD 3/4=0.785m 2
降液管的面积 A f =0.088A T =0.088×0.785=0.0691m 2 A n = A T -A f =0.785-0.0691=0.7159 m 2
实际气速
u h = V S / A n =1.376m/s
实际堰长lw=0.7D=0. 7m
实际液泛百分率u h /u f =1.376/2.196=0.790 2、塔板详细设计:
选择平流溢流堰,并参考表10-3取堰高hw=0.04m ,采用垂直弓形降液管和平型受
液盘,取h o =0.03m,取Ws=Ws’=0.05m(其取值范围为0.025~0.05m),并从图10-40求出弓形降液管的宽度Wd=0.145D=0.145m,于是可以标出:
/2()x D W d W s =-+=0.305m r=D/2-W c =0.47m
带入10-23式可得,2
2
0.5
21
2
12[()
(/)]0.530180
A a x r x r Sin x r m π
⋅=-+=
鼓泡型操作的筛板塔其筛孔直径d o 在3~8mm ,t/ d o 在一般情况下在2.5~5,
取d o =5mm, t/d o =3
故其开孔率ψ=0.907(d o / t)2
=0.101
A o = A a ψ=0.530×0.101=0.054m
2
2.4塔板的校核
1、板压降的校核
取板厚δ=3mm, δ/d o =3/5=0.6,φ=A o /(A T -2A f )=0.1058 m 2
由图10-45查出,并用试插法计算得Co=0.75,由式10-4可求出干板压降(以液柱表示)
2
(1/2)(/)(/)0.034
d v L o o
h g U C m ρρ== 由式10-34可求出堰上液高:
3
/23)
/(1084.2h
w h ow
l l E ⨯=(式中的修正系数E 可由图10-48求出)
=2.84×103
×1.02×(2.79/0.7)2/3
=0.00728m
按面积(A T -2A f )计算的气体速度
0.985 1.523/
(2)
0.7852
0.0691
a T f
Vs u m s A A =
==--⨯ 相应气体的动能因子0.50.5
1.523 1.163 1.639a v Fa u ρ=⨯=⨯=
由图10-46查得液层充气系数β=0.59,由式10-31求出液层阻力(以液柱表示)
()0.59(0.040.00728)0L w o w
h h h m β=+=⨯+=
板压降:h f =h d +h L =0.034+0.0279=0.0619m
2、液沫夹带量的校核
按LV F =0.0213和泛点百分率为0.8,从图10-47查得ψ=0.13,由式10-6求得: 0.086
0.1
1s L v s V
L e m V ρρψ=
∙==<-ψ
3、溢流液泛条件的校核
溢流管中的当量清液高度可由式10-8计算,
已知:hw=0.04m ,h ow =0.00728m,△=0, h f =0.0619m ∑h f =0.153(Ls/L w h o )2 =0.000208m
故降液管的当量清液高度 0.109d w o w f
f H h h h
h m
=++∆++=∑ 乙醇-水的混合物不易起泡,取Φ=0.6,降液管内气沫层的高度
/0.109/0.6
0.1820
f d
d H
H m =Φ==< 所以不会发生溢流液泛。
4、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的校核:
由式10-7可求出液体在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 0.0691
0.109
/8.70632.7903600
f d s A H L s s
τ⨯==
=> 所以不会产生严重的气泡夹带。
5、漏液点的校核
设漏液点的孔速u ow =9m/s ,相应的动能因子(以Ar-2A f 为标准) 0.5
.5
0.5
90.06843
0.702
(2)(0.7852
0.0691)1.163
o w o
a V
T f V
U A
F U A A ρρ⨯==
==--⨯
⨯ h c 为塔板上清液高度
0.00610.7250.006 1.23
0.032s c w w
L h h F m L =+-+=(式10-41)
由图10-49查得漏液点的干板压降h d =0.011水柱
2
0.5
20.5
(2/)
(29.80.011850.3950.655/1.163)
8.23/ow d L o V U gh C m s ρρ==⨯⨯⨯⨯=
计算值与假定值相近,故假设正确。
塔板的稳定系数:
/16.5/8.232.0
(1.5
o o w K U U ===
> 表明塔板具有足够操作弹性。
6.负荷性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