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的色不按比例重构。 特点:既有原物象的色彩感觉,又有一种新鲜的感觉. 由于比例不受限制,可将不同面积大小的代表色作为主色调。
23
(4)部分色的重构:从采集后的色标中选择所需的色进行重构,可选某个
局部色调,也可抽取部分色。 特点:更简约、概括、即有原物象的影子,又得更加自由、灵活。
24
(5)色彩情调的重构:根据原物象的色彩情感,色彩风格做“神似”的重构,
传统文化类, (脸谱、陶器、 名胜古迹等… )
民间艺术类, (剪纸、布艺、蜡染、民族刺绣等…)
建筑类,
(任意中西方古今建筑艺术,室内室外…)
人物服装类, (时尚元素或人物整体造型)
艺术门类或大师画作 (如歌特、涂鸦&凡高、毕加索…)
40
作业:以一张图片的色彩为基调,从中提炼出若干种主色调的色彩和关 键的色彩,列在下端,并以这些色彩为基调重新组织一张新的画面。
入预想的设计轨道
的
过
程
在新的画面上进行有形式美感的概括、归纳和重构
但重 仍组 不产 失生 原新 图的 的色 意彩 境形 。象
,
3
色彩的采集
1.对自然色的采集 2.对传统色的采集 3.对民间色的采集 4.对图片色的采集
4
1、色彩的采集
色彩的采集形式: (1)对自然色的采集:
5
(1)对自然色的采集:
解构一词源自于解构主义。解构主义是指运用现代主义的词汇,却从逻辑上否定 历史上的基本设计原则(如美学原则、功能原则、力学原则)所构成的新的艺术 流派,有人称之为解构主义,又有人称之为新构成主义[2]。解构主义重视个体、 部件本身,反对墨守成规的集合和总体,它认为构件本身就是关键,因而对单独 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3]解构手法的理论依据是格式塔完形 理论,格式塔(Gestalt)德文原意为形、完形。它是指事物在观察者心中形成的 一个有高度组织水平的整体。"整体"的概念是格式塔心理学的核心,它有一个重 要的特征:整体在其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大小、方位)均变的情况下,依然能 够存在。格式塔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解构作品中整体和部分的矛盾,从理 论上解释了原作与解构作品异构同质的关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