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发酵培养基2019
- 格式:ppt
- 大小:2.47 MB
- 文档页数:68
第三章工业发酵培养基一、填空题1.工业培养基按用途分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2. 培养中速效碳是指,速效氮是指。
3.工业发酵培养基的成分有碳源、氮源、水以及,,。
4. 碳源物对微生物的功能是 __和_ __,微生物可用的碳源物质主要有___ _、___ _、__ _、__ _、__ __等。
5. 微生物利用的氮源物质主要有_ _、_ _、_ __、_ __、__ _等。
6. 生长因子主要包括、和。
7. 在微生物研究和生长实践中,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最基本要求是__ _、_ _、_ _、_ _和_ _。
二、名词解释1.前体2.促进剂3.碳氮比4.孢子培养基5.玉米浆6.发酵培养基三、判断题1.培养基灭菌前加豆油,主要是预防泡沫的产生和提供氮源。
2.青霉素发酵培养基中添加苯乙酸目的是促进产量的增加。
3. 前体是构成细胞结构的小分子物质。
4. 营养成分碳源是细胞组成成分和各种产物的构成元素,不能作为生物能量代谢的必需元素。
5. 柠檬酸可调节培养基的pH,但不能作为碳源被菌利用。
6. 在味精生产时培养基中添加青霉素是为了抑制杂菌。
7. 在固体培养基中,琼脂的浓度一般为0.5—1.0%.8. 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NaCl,其作用是调节渗透压。
四、选择题⒈大肠杆菌液体培养时,它首先利用的碳源是()。
A 淀粉B 乳糖C 葡萄糖D 玉米粉⒉适合细菌生长的C/N比一般为()A 5:1B 25:1C 40:1D 80:1⒊实验室常用的培养细菌的培养基是()A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 马铃薯培养基C 高氏一号培养基D 麦芽汁培养基⒋下列物质属于生长因子的是()A.葡萄糖 B.蛋白胨 C.NaCl D.生物素⒌食品工业微生物发酵一般要求培养基原料( )A.价格高质量好B.营养好价格高C. 价廉易得D.纯度高6 无机氮是速效氮,因为其()A.微生物对其吸收快B.是无机物C. 纯度高D.价廉易得7 下列哪些是生理碱性物质()A.硝酸钠B.氯化钠C.氢氧化钠D.氯化铵8 平板划线分离法需要下面所有的物品,除了( )之外。
第三章中药发酵工艺条件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某种特性,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技术。
目前由于我国人口过多,资源消费排在世界前列,加之资源短缺,所以应大力发展发酵技术。
通过该项技术大规模地生产某种产品,将有助于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
伴随着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发酵技术及相关应用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活跃,已深入到食品、医药卫生、农业生产、轻工业等各领域中,特别是在中草药的发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例如,药用菌类植物是我国药用植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因其独特的防病、治病效果而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药用菌类植物还常常被作为中成药的原料药,所以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目前我们已经注意到,野生型药用菌类植物已经被极度采集,致使资源愈来愈少,国内外市场资源紧缺。
因此,如果单单通过野外采集等途径获得,很难满足医药市场的需求,而且价格十分昂贵。
如采用发酵工程技术,给予适宜的条件来培养这些菌类植物,则可以达到快速、大规模生产的目的,这显然是一条非常好的技术路线。
我国历史上早已有药用真菌的固体培养,如神曲的培养等。
近几十年来,为适应市扬的需求,采用发酵技术生产药用真菌、菌丝体及其他代谢产物有了很大的发展。
如传统名贵中药冬虫夏草、云芝、灵芝、蜜环菌等都已经投入到大规模的工业化连续生产中,发酵周期短,生产效益高。
同时在发酵过程中,除了使菌丝体大量增殖,在发酵液中还可得到多糖、生物碱、酶、核酸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
通过研究表明,这些物质具有抗衰老、抗氧化、抗肿瘤、抗菌、调节免疫等多种功效。
利用发酵技术生产这些药用活性成分,还可进一步使药品生产规范化,药源质量、数量稳定,有利于这些药物的相关制剂打入国际市场。
可见发酵技术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第一节培养基的选择和确定培养基是按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代谢的需要,由各种营养物质按一定比例组合而成的混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