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死亡之谜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2
阅读材料1-5:拿破仑死亡之谜我国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砷是一种兴奋剂和强壮剂,饮用微量砷可以使人强健,使妇女皮肤光润白嫩,砷还能生发。
于是,就出现了使用一种含砷量很高的淤泥进行敷面美容,出售添加了砷的许多生发剂。
砷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有灰、黄、黑三种同素异形体,有毒,因此把它与Hg、Cr、Cd、Pb四种重金属统称为“五大毒素”。
如果人们长期接触砷,将患上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曾经叱咤欧洲政坛的拿破仑·波拿巴的死亡原因的说法有不下30种。
根据官方的说法,拿破仑是死于癌症。
但后来又被人们怀疑是砷中毒而死的。
1821年5月,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上死去。
他的近侍把从拿破仑头上剪下的几缕头发交给了拿破仑家族的成员。
经过对头发的化验,发现有剧毒物质----砷。
一时间,有关拿破仑被毒死的说法便盛传开来。
对于拿破仑头发中砷含量超标,有人说是可能来自拿破仑服用的药物、使用的发乳含有砷。
上世纪的80年代,科学家经过更精密的化验,有人证实进入这位风云人物头发中的毒物来自糊墙纸。
囚禁拿破仑的小屋的墙纸,用了含有砷的颜料。
在干燥的环境中,这种颜料不会产生毒素,但是,如果墙纸受潮发霉的话,毒菌就会使稳定的砷的无机化合物变成三甲基砷,而这种三甲基砷含有剧毒。
即使拿破仑从未接触过墙壁,毒物也会通过空气进入人体,并在人的头发中富集起来。
还有人认为,是有人在拿破仑的食物中投加含砷物,蓄意毒害拿破仑。
拿破仑所中砷毒是否足以致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砷含量过高,在这些问题上,人们还没有达成共识,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拿破仑曾受到砷毒的侵害。
拿破仑之死提醒人们,要防止砷中毒。
英国历史学家考证认为:拿破仑死于裱墙纸法国历史上的伟人拿破仑,1815年6月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战败之后,被放逐到南大西洋的圣爱伦小岛上,囚居了几年之后,于1821年去世。
对于拿破仑之死,历史上有很多的争论。
按照当年的官方死亡报告上指出,拿破仑是死于胃溃疡。
但是,有部分的历史学家却认为拿破仑是死于政治谋杀,真正死因,是砒霜中毒。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拿破仑为什么没葬在先贤祠战神拿破仑死亡之谜
导语:拿破仑,法国的伟人之一,然而拿破仑于一八二一年在圣赫勒拿岛离开人世之后,他的遗体直到一八四零年才被带回巴黎,后安葬在荣誉军人院。
或
拿破仑,法国的伟人之一,然而拿破仑于一八二一年在圣赫勒拿岛离开人世之后,他的遗体直到一八四零年才被带回巴黎,后安葬在荣誉军人院。
或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对法国有功的拿破仑不是安葬在先贤祠而是安葬在了荣誉军人院呢?
巴黎先贤祠,建成于一七九一年,现位于巴黎,不少伟人都安葬在先贤祠中。
先贤祠原本是路易十五为了感谢主的恩赐而修建而成的教堂,然而教堂建成之时正好是法国大革命,于是教堂便被改名为“先贤祠”。
先贤祠上方有巨大的采光窗和精美的柱头,壁上刻有题词“献给伟大的人们,祖国感谢你们”。
进入先贤祠的地宫,墓中间的位置安葬着伏尔泰和卢梭。
先贤祠总共安葬了七十二位伟人。
那么拿破仑为何没能被葬在先贤祠之中呢?拿破仑曾是法国的帝王,更为法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离世甚至为法国人所惋惜,将拿破仑安葬在先贤祠中不是更能让后人缅怀拿破仑吗?根据先贤祠中现在所安葬的伟人,这些伟人大多是思想家,为人们带来思想改革的伟人。
然而拿破仑是一名军人,虽然拿破仑有突出的贡献,但是他的身份并不适合安葬在先贤祠中,所以拿破仑最终被安葬在了荣誉军人院中,这既能体现拿破仑的身份,又让人们更能记住拿破仑的战绩。
拿破仑虽然没能葬在先贤祠,但是拿破仑的事迹不会被后人所遗忘。
拿破仑为什么会被流放
第六次的反法联盟来势汹汹,虽然拿破仑所率领的法国军队屡次取得胜利,但是拿破仑的处境被非常不好,国内国外到处都是针对他的
生活常识分享。
关于拿破仑的电影整理《拿破仑》(1927)法国影片以拿破仑童年时代领导打雪仗开始,当时他已显露出战略才华,但同学们却看不起他。
拿破仑他与同学抗争,被管理学校的僧侣扔进雪地里。
大哥命时期,他试图把家乡科西嘉引入战火,遭到反对,乘船逃亡。
后来他带领军队在风暴中击退英国军队。
回到巴黎后,他发现哥命已经沦为恐怖统治。
他在被关押时结识了约瑟芬,后又在庆祝哥命成功的活动中再次相见,但因为策划入侵意大利而差点误了自己的婚礼。
出征意大利前,他来到哥命先驱的会议大厅,罗伯斯比尔、丹东等人的鬼魂现身,请他担起领导哥命的重任。
他接受挑战,发誓很快熄灭所有战火。
在阿尔卑斯山,他发现部队缺衣少粮,士气低落,于是他决定阅兵。
此时,画面扩展成三块银幕,展现出壮观的军营场面。
拿破仑的到来和鼓动使得士兵重振旗鼓。
影片的高潮:三个银幕的画面时而各自为战,时而合为一体,最后军队进入意大利时,银幕分别显现蓝、白、红三种颜色。
此乃影史奇观《拿破仑情史》(1954)美国影片改编自德国作家玛莉-沙林格的日记体小说《我与拿破仑》,是一部虚构的历史题材影片,讲的是拿破仑发迹之前与一位富商的女儿、年仅17岁的欧仁妮·黛丝蕾·克拉里坠入爱河,但是后来拿破仑发现相比爱情而言,征服整个世界对他更有吸引力,于是拿破仑为了实现自己的Z治野心,不顾念曾经资助过他的欧仁妮·黛丝蕾·克拉里对他的一番情意,转而向社会名媛约瑟芬求爱,伤心欲绝的欧仁妮·黛丝蕾·克拉里最终嫁给了伯纳达将军。
拿破仑之后终于在权力的舞台上平步青云,1799年登上了法国权力的最高峰,加冕当了皇帝。
伯纳乌将军则在被瑞典国王认养之后率领军方反对拿破仑。
拿破仑在莫斯科战役当中大败之后被流放到厄尔巴岛后又再潜回巴黎生动了法国内战。
为了避免战祸遣害百姓,欧仁妮-黛丝蕾-克拉里单独未见拿破仑,力劝他接受放逐,拿破仑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接受了这种请求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最后郁郁而终。
拿破仑怎么死的拿破仑他的一生发动了无数次的战争,在人们心中也留下了不可以磨灭的印记。
但是这位优秀而且杰出的人物最后离开人世却引起了无数人的猜测和疑惑,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拿破仑怎么死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拿破仑怎么死的从1815年说起,拿破仑失败之后被关在圣赫勒拿岛上,他已经在失败之后完全的绝望了,所以也从来没想过要逃出这个地方。
于是便在这里居住,还开始写自己的回忆录。
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后,拿破仑在1821年去世了。
而对于拿破仑的死因这个问题,至今人们还是不断的猜测着,而拿破仑到底怎么死的虽然有许多的说法,但是却不能被完全的确认。
那么人们对于拿破仑是怎么死的到底有什么说法呢?曾经有医生说过,根据一些检测结果和报告,可以看出拿破仑是死于癌症的,而且他的父亲也是癌症患者,所以这个说法也有一些人会认同。
还有一个说法是说拿破仑的死是因为有人在他的咖啡中放了砒霜,所以才会慢性中毒后死去。
但是最近几年关于拿破仑的死因又有了新的说法。
有人从拿破仑的头发中发现其中含有大量的砷,因为断定拿破仑是砷中毒而死的。
而且重要的是人们也从当年的墙纸中发现含有砷,因为空气比较潮湿,所以才会慢慢渗透出来。
拿破仑一生的女人拿破仑是一代著名的英雄人物,他的一生几乎可以说是一部传奇,无数的战争创造的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那么有英雄就要有美人,拿破仑的女人到底有多少没有人可以说的清,但是在拿破仑的女人之中,至少有三个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影响。
第一个就是拿破仑的初恋欧仁妮,曾经拿破仑也承认过这是他爱上的第一个女人。
他们之间很有缘分,从相识到相爱时间也不是很长,本来已经约定了到欧仁妮十六周岁的时候两个人结婚,但是动荡的时局和波折的命运还是拆散了两个人,欧仁妮十分介意拿破仑和那些上流社会的贵妇接触,她还曾经去寻找过拿破仑,但是最后得到的消息却是拿破仑要结婚了,在如此巨大的打击之下,欧仁妮嫁给了别人。
在拿破仑的女人中,或许他最爱的还是要说约瑟芬吧,当时约瑟芬是一位子爵夫人,同时也是有名的会交际,自从约瑟芬听说过关于拿破仑的事迹之后,就对他非常的有好感,于是便找机会和他相识。
教学篇誗方法展示笔者在《一代雄狮拿破仑》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讲到“1821年,拿破仑在剧烈的胃痛中结束了一生”时,有“好事”的学生问道:“老师,拿破仑是被毒死的吗?”话题一被打开,马上气氛就活跃了,“老师,我听说拿破仑是被情杀的”“老师,我可是看过书的人!拿破仑传记上说拿破仑是得了癌症死的”。
学生兴趣浓厚,那就上一堂史料实证课吧。
笔者设计了《拿破仑死亡之谜》一课,尝试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
要形成对历史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
史料实证课也是历史课,笔者设计了本节史料实证课的教学目标:1.了解史料的类型和掌握获取史料的方法途径。
2.史料的整理和价值判断,增强实证意识。
3.史料的辨析和推论,形成史证态度。
依据教学目标,笔者在《拿破仑死因之谜》一课中,从指导学生取证、引导学生查证、主导学生求证三方面探寻拿破仑死亡之谜的真相,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指导学生细心取证,搜集史料1.教师指导一:什么是史料?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探寻拿破仑死亡之谜的真相,我们必须搜集拿破仑死因的史料。
那么我们要搜集什么样的史料呢?2.教师指导二:史料的类型。
在即将到来的新教材中,将专门增加一门选修课程模块2史料研读。
模块2史料研读对史料进行了分类。
“迄今为止,人们所能认识并可以搜集、运用的史料大体有文献(史书、档案、书信、报刊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是我们从哪里去搜集史料?3.教师指导三:获取史料的方法途径。
解决历史谜团,学生一般可以从下面几个途径寻找史料:知识普及型网站,如“百度百科”;历史专业网站,如“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馆或书店寻找相关专业性论著书籍;有关音像影视资料;百科全书类工具书等。
拿破仑一生伟大,死后却受尽屈辱,命根子被割下拍卖!拿破仑在西方人眼中的地位非常非常高,常常被拿来与凯撒大帝、亚历山大大帝相提并论。
这三大西方伟人却又都充满了悲情色彩,可能真正伟大的人需要以悲剧来结束,方能为他的伟大画上完美的句号吧。
你看,凯撒大帝是被元老院成员围攻一拥而上在他身上戳了无数个血窟窿,最终凯撒血流干了而死。
这些谋杀者竟然还有凯撒十分信任的人,你说悲剧不?亚历山大大帝虽然不是被反对派谋杀,但他英年早逝,不满33岁就患病而死。
真是天妒英才!而拿破仑似乎比凯撒和亚历山大更悲剧,得势的时候被尊为“法国人的皇帝”,被法国人当成神一般,被全欧洲人所忌惮。
当拿破仑被反法同盟打败后,几乎所有人都离他而去,包括他的皇后。
后来不明不白死在南大西洋中的一个岛圣赫勒拿岛上。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拿破仑死后又开始“吃香”了,有些人偷偷剪一撮他的头发,甚至连拿破仑的阴茎也不见了!那么是谁拿走了拿破仑的阴茎呢?——是为拿破仑验尸的医生,据说他为了作纪念,便割下了……他们都知道拿破仑死后身上“一草一木”都是价值连城的,都是历史的见证,只是作为拿破仑验尸的医生这样做,真的好吗?后来该医生把拿破仑的宝贝交给一名牧师保管,谁知这名牧师把拿破仑的宝贝偷偷带回了法国科西嘉岛,而这里正是拿破仑的出生地,他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代。
之后几十年,拿破仑的宝贝一直被牧师当作传家之宝珍藏着。
1924年,美国一名商人从牧师的后人手中买下了拿破仑的宝贝,并把它放在纽约的法国艺术博物馆展出。
这时候人们才知道遗失了100年的拿破仑的宝贝的下落。
1977年,美国一名医生在巴黎一个拍卖会上买下了拿破仑的宝贝。
这名医生倒不是为了做什么医学研究,他只是喜欢收藏各种奇怪的东西而已。
现在,拿破仑的宝贝被这名美国医生的女儿继承。
据她说拿破仑的宝贝非常干瘪,只有3.8cm长!但是,我想这并不能影响拿破仑的伟大!中外逸闻秘史、百年历史老照片、探索神秘奇异事件 | 大嘴侃历史。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一代枭雄拿破仑死亡原因之谜
导语:拿破仑是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及军事家,当滑铁卢战役失败之后,他被流放到了英属南大西洋的小岛,圣赫勒
拿破仑是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百日王朝皇帝,也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及军事家,当滑铁卢战役失败之后,他被流放到了英属南大西洋的小岛,圣赫勒拿岛,死于1821年5月5日,享年51岁。
一百多年以来,关于拿破仑的死因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他死于胃癌,有的则说他是被毒死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联邦调查局和法国巴斯特大学以拿破仑的头发进行检验分析,发现含有大量的砒霜(砷),进一步支持拿破仑被下毒的说法。
日前,瑞士巴塞尔大学与苏黎世大学医学史研究所合作,通过对拿破仑不同时期12条裤子腰围尺寸进行研究后断定,拿破仑确是死于胃癌。
20世纪60年代,瑞典牙医首先怀疑拿破仑是因慢性中毒而死。
拿破仑死后,当年医生的尸体解剖和临床症状结论是:他死于胃癌并发症。
当时做尸体解剖的是拿破仑的私人医生弗兰斯西科·安东马奇,一同在场观看的还有5位英国医生。
因此一般认为,医生在尸体解剖时做手脚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在20世纪60年代,一位名叫斯滕·富尔舒沃德的瑞典牙医曾读到拿破仑的第一仆人路易·马尔尚的回忆录。
从回忆录中了解到,拿破仑在被流放期间经常忍受慢性疼痛,他当时就怀疑拿破仑是因慢性中毒而死。
【名人故事】拿破仑兵败滑铁卢之谜拿破仑·波拿巴是世界历史上一位闻名于世的帝王,他统治着整个欧洲大陆,建立了法国第一帝国,使法兰西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拿破仑创下了许多辉煌的战绩,被誉为“战争之神”。
但是,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使他兵败如山倒,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直到他去世。
关于拿破仑在滑铁卢兵败的原因,历史上一直存在许多争议和猜测,被称为“滑铁卢之谜”。
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最后一次战役。
1815年6月18日,拿破仑领导的法军在比利时与英军、普鲁士联合军队交战。
虽然法军有60,000人的优势,但最终在一天的战斗中却受到了致命的打击,最终失败。
战役中,拿破仑失去了许多优秀的将领和数以万计的士兵。
然而,当谈到拿破仑为何失败时,历史学家和战争学家们各自持有不同的观点。
有些学者认为,拿破仑失败的原因在于他的战术和战略的失误。
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的指挥官许多都没有按照他的规定行事,导致战斗失去了协调性。
此外,拿破仑坚持要在滑铁卢展开决战,而且没有充分利用他的优势,如瑞士雇佣军的精神、巨大的攻击力和防御能力。
还有些学者则认为,拿破仑的失败是因为他的运气不好。
他面对的联军早已不是他之前面对过的那个部队。
此次战役中,英国在维克山口完美地利用了拿破仑的错误,而普鲁士也给了法国军队一个致命的致命打击。
此外,拿破仑的健康状况也是隐患,他身患急性溃疡和疟疾,使他无法集中精力推动整个战役。
除了这些因素之外,拿破仑的失败也与他的士兵和指挥官们存在一定的关系。
法国的人民情绪是不稳定的,拿破仑在继承了法国大革命的理想和价值观后,在他的近30年的领导下,法国逐渐变得矫枉过正,并逐步失去了他们的认同感。
因此,在滑铁卢战场上,士兵们很难再发挥出他们那曾经狂热的热情和战斗力。
此外,指挥官们中很多也不希望拿破仑再掌握权力,而是想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和职位。
虽然历史学家和战争学家们就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场上的失败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但是他们都认为这是拿破仑军事生涯中最致命的一次失败。
辉煌与末路——一个真实的拿破仑拿破仑·波拿巴原名叫拿破仑·布宛纳,1769年出生在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城,他的家族是一个意大利贵族世家。
拿破仑的一生辉煌而悲壮,他创立了著名的法兰西帝国,一生中指挥六十多场战役,被誉为与亚历山大大帝、凯撒大帝、汉尼拔齐名的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是叱咤风云的欧洲霸主。
然而,一代枭雄拿破仑在晚年却命运坎坷,几次战败,惨遭滑铁卢,两度流放,最终在1821年病死孤岛。
毫无疑问,拿破仑是一个伟大的英雄,他用自己卓越的军事才华和政治才能在历史上留下一个辉煌的年代和一个伟大的传奇。
但是我们不得不看到,他走上成功的巅峰与最终走向失败虽然绝对离不开个人的杰出的才能和努力,但是起决定性因素的却是时代环境。
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超越历史,即使是拿破仑,是当时的时代环境造就了拿破仑波澜起伏的壮丽人生。
一,走向辉煌少年时代的拿破仑就有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梦想,他希望有一天能够让科西嘉从法国独立出去。
十六岁时父亲去世,他中途辍学从军,被授予炮兵少尉头衔。
期间他阅读了大量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卢梭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对他产生深刻影响。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拿破仑回到科西嘉,希望推动科西嘉独立,但遭到另一个亲英反法的保利集团排挤,最后全家逃往法国。
1796年,年仅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
拿破仑的军队在意大利多次击退奥地利帝国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联军,从此拿破仑的威信越来越高。
此时欧洲反法联盟逐渐形成,而法兰西共和国国内保王党势力则渐渐上升。
1799年,回到法国的拿破仑被当作“救星”隆重欢迎。
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成功,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实际上是独裁者。
执政后的拿破仑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政治、教育、司法、经济等各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且直到今天依然有重要影响的《拿破仑法典》。
法典对德国、西班牙、瑞士等国的立法也起到重要作用。
揭秘:拿破仑死后惨遭阉割龙根至今保存完好导读:一个人死了以后应该更加光辉高大,但拿破仑·波拿巴死后反而又短了几英寸。
如果目前保存在纽约一家医院里那个干巴巴的小东西出处无误的话,那么矮个子皇帝拿破仑在巴黎下葬的时候,身上一定少了个重要的零件。
虽然岁月的磨砺令他的“那话儿”缩小到小手指大小,但它本来也没有多长。
“他的生殖器很小,而且明显已经萎缩,”一位在1821年出席了拿破仑尸检的医生后来写道,“在他去世以前就有消息说他已经阳痿多时了。
”拿破仑的尸检是在遥远的南大西洋岛屿圣赫勒拿岛上进行的。
他把欧洲大部分地区都卷入了战争以后,在英国军队的监视下在那里度过流放生涯。
尸检以后,一位名叫维尼亚里的科西嘉籍随军牧师用一把锋利的小刀割下了“龙根”。
“瞧瞧!它是我的啦!”据说他曾经这么写过。
拿破仑遗物的收藏者,纽约的泌尿学家约翰·拉蒂默(JohnLattimer)认为,那个牧师的动机很简单。
目前,那块干燥的历史遗物正被他保存在一个小匣子里。
和一切招人厌恶的君主一样,拿破仑生前对他的科西嘉下属们态度很差,动辄辱骂责罚,维尼利里对此怒火中烧。
拉蒂默说:“科西嘉人感情十分强烈。
”他还认为在尸检后维尼亚里有充分的时间“把那小东西割掉作为复仇的手段”。
拉蒂默根据自身的经验证实,在热带地区的高温气候里,尸体的腐臭味道很快就会让人无法忍受。
英国士兵们看着尸体被重新缝合好之后就轻松地离开了,给维尼亚里阉割皇帝的计划提供了可趁之机。
对于这个收藏品是否货真价实的问题,拉蒂默没有过多的怀疑。
它隶属于一大批拿破仑的遗物,他们的持有者可以一直追溯到维尼亚里。
他说:“我没有看到任何削弱其真实性的证据。
在一系列拥有者的名单中没有明显的漏洞。
”自从拉蒂默医生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得到了拿破仑最隐秘的部分并为之自豪后,他就一直怀着崇高的敬意把它完好地保存着,从来也没有公开展示过这个物件,也不允许任何人拍下它的照片。
他甚至提出要把它归还给巴黎的拿破仑墓地,但还没有接到任何正式回复。
232拿破仑死于砷中毒在欧洲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法国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百日王朝皇帝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败后,被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于1821年5月5日去世,终年52岁。
史籍都说拿破仑死于胃癌。
134年后,一位瑞典医生在阅读一本由当年看守拿破仑的人撰写的回忆录后,对一个多世纪里,几乎没有人怀疑的拿破仑的死因产生了疑问。
回忆录说,拿破仑死前曾患严重的脱毛病,除头发外,周身汗毛都掉净了。
与此同时,他双脚浮肿,牙根露出啮根,心动过速、胃痛,还经常腹泻。
这位医生根据这些症状,断定拿破仑不是死于胃癌,而是死于砷中毒。
科学家为了证实这一点,利用中子对一根拿破仑尸体上的头发进行放射化分析,得知头发中砷的含量比正常人高出几十倍,他确实死于砷中毒。
中子,是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于1932年发现的。
中子是一种基本粒子,在地球上,除氢以外,所有的原子核里都有中子存在。
方才提到的中子放射化分析是种先进的分析方法。
它不仅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而且能够分析化学性质十分相近的元素或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
在工农生产、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地质勘探、天体化学、考古学以及法学等方面,都大有用武之地。
例如,在美国新生婴儿中,常见一种“纤维化囊性病”(其症状是胰腺、肺、小肠及男性生殖器有缺陷,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可以剪下几毫克新生婴儿的指甲,用中子进行分析。
如果含钠量较高,则表明患有此病,及时治疗。
其他像分析月球岩石、检验进出口食品,厂家微量元素对人体的影响、测定高纯材料的杂质以及鉴定罪证材料、协助侦破案件等等,中子都大有用武之地。
许多重要的军用设备内部常装有烈性自毁炸药。
当缴获到敌人的军用器械时,如果不知安放炸药的准确部位,拆卸时就会招来爆炸之祸。
要探明这种情况,可靠的方法就是中子照相。
拿破仑死亡之谜的三种说法:拿破仑到死怎么死的?本文导读:大揭秘拿破仑死亡之谜拿破仑是十九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提起他恐怕没有几个人不知道。
在1821年5月5日17时49分,被流放到南大西洋圣赫勒拿岛上的拿破仑与世长辞,法国当局随后宣称他死于“心血管疾病”。
但很多人认为拿破仑是被人害死的,拿破仑死亡之谜和拿破仑的财宝之谜或许将是一个永远的谜团。
1、砒霜中毒说2002年10月,科学家对拿破仑不同时期的头发样品进行了测定,发现这些头发中砒霜含量极高。
这一发现正是某些人推测拿破仑死亡之谜,是因砒霜中毒的根据。
但这些样品中的砒霜含量几乎一致,并均匀分布在整根头发上,表明头发上的砒霜应该是来自于外部环境,而非拿破仑摄食到体内的。
当年囚禁拿破仑的房间里,四周墙壁上贴着含有砒霜成分的墙纸。
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下,墙纸会产生一种含有高浓度砷化物的气体,以致使这间屋子里的空气受到污染,年复一年,终于使拿破仑患慢性砷中毒而死亡。
2、胃癌晚期说一位名叫科斯坦的专家,在研究了拿破仑生前最后一位医生安托马奇写的病历后,提出了拿破仑死亡之谜死于胃癌的观点。
安托马奇在病历中记载,拿破仑生前患有消化道溃疡,死前上腹部剧痛难忍,打隔呼出的气味非常难闻。
他还有慢性神经衰弱和厌食迹象。
此外,拿破仓患有慢性泌尿系统疾病,夜里常咳嗽,并出冷汗,这些症状很像胃癌病人。
安托马奇是第一个详细分析验尸报告的人,报告中用医疗术语暗示,医生在拿破仑体内发现了一个胃瘤,但当时负责解剖的人员却不认为这是胃癌的反映。
研究人员表示,拿破仑的癌症属于晚期,癌细胞已扩散至全身其他器官。
主持此项研究的美国得克萨斯西南大学教授罗伯特·格恩塔说:“即便按照今天的医学水平,他也活不过一年。
” 据史实记载,拿破仑的父亲同样死于胃癌,不过他自己的癌症最有可能是溃疡造成的细菌感染引起的。
格恩塔说,长期行军作战一般都是吃腌制食品,很少接触到水果和蔬菜,这种饮食习惯也就增加了拿破仑罹患胃癌的可能性。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拿破仑兵败俄国之谜素材新人教版伟大人物的一生都是传奇,哪怕是他的失败或者死亡。
拿破仑,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丘吉尔语),一生征战,威名赫赫,曾多次创下军事史上的奇迹。
然而,远征俄国的惨败却改变了他的命运,他一手缔造的法兰西帝国从此一蹶不振逐渐走向衰亡。
对于这次失败,世人议论纷纭,说法不一,遂成历史之谜。
一、战略失误。
远征俄国,路途遥远,战线拖得太长,后勤供应不上,给养困难,而且,事先没有作好周密的战略计划和准备,对敌情认识不足(特别是俄国的气候)。
二、天公不作美。
天助俄国,虽然还只是11月,早到的寒潮便已将俄罗斯大地变成一片冰天雪地,法国军队在严寒天气中每天冻死数千兵马,没过多久,法军就损失了50多万,最后只剩下2万余人。
拿破仑无计可施,狼狈败逃。
三、钮扣危机。
加拿大著名化学家潘尼•莱克托在其著作《拿破仑的钮扣:改变世界历史的17个分子》中披露,变成粉末的钮扣很可能在拿破仑那场惨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衣服上没有扣子的法军被活活冻死。
拿破仑征俄大军的制服上,采用的都是锡制钮扣,而在寒冷的天气中,锡制钮扣会发生化学变化而化成粉末,俗称“锡瘟”。
四、罪在虱子。
法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拿破仑其实是败给了一种小小的体虱。
这种虱子可传染如斑疹伤寒症和五日热(战壕热),让拿破仑丧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
研究人员在拿破仑士兵遗骸的牙齿里发现了能引起斑疹伤寒症的致命细菌,那么便极有可能是这种病原体导致拿破仑军队的灭亡。
五、性病困扰。
通过对拿破仑大军的出土尸骨的研究,专家们发现里面竟有一些女性尸骨。
更让人惊讶的是,墓穴中80%的尸骨都显示,尸骨的主人在死前就患有梅毒等严重性病。
性病的流行,极大地削弱了法军的战斗力。
六、大火改写历史。
1812年9月16日夜,已经占领了莫斯科的拿破仑正静静地等待着沙皇亚历山大来投降。
突然,莫斯科全城烈焰腾空,一片火海。
法国人的粮草、大炮和枪械,还有住所顿时化为灰烬。
拿破仑死亡之谜:死于胃癌还是砒霜中毒?
法国历史上各个皇帝里,我自己最感兴趣的其实是那个弗朗索瓦一世。
这个皇帝当年居然能把脾气乖戾的达·芬奇从意大利哄到法国来安度晚年,还在自己的澡堂子里给法国留下一张如今每年赚取无数外汇的《蒙娜丽莎》。
由此想象,弗朗索瓦一世应该是个值得法国各种文人骚客发挥一通的人物。
但也许是这个皇帝身上毕竟文艺复兴味道太重,法国人至今还是最偏爱他们那个其实名分最尴尬的皇帝:拿破仑一世。
法国的史学家靠拿破仑吃饭的不计其数,甚至连法国的科学家也经常能从拿破仑身上弄出点零花钱。
因为拿破仑的死因已经成了个永远也研究不完的课题,而这其中最重要的道具就是拿破仑的头发。
今年11月,又有一种有关拿破仑死因的结论浮出了水面。
应法国《科学与生活》杂志之邀,巴黎警察局毒物学实验室的负责人里科代尔、法国奥塞电磁辐射应用实验室的专家舍瓦利耶以及巴黎原子能委员会的专家梅耶尔再次对拿破仑的几缕头发进行了分析。
此次取样的头发据说有的是在拿破仑死后从尸体上取下来的,有的是拿破仑在世时按当时的风气剪下来送给他的仰慕者的。
三位专家对每根头发的元素含量进行了上百次分段抽样测量,每一分段的间距都精细到0.5毫米。
最后公布的结果是:无论是在1821年拿破仑死后取下的头发里还是在1805年和1814年拿破仑在世时取下的头发里,砷的含量都超过正常值的5到33倍。
但三位专家并未以此得出拿破仑死于砒霜中毒的结论,因为这些头发的取留时间相距16年,头发中的砷含量却基本一致,而且分段抽样的结果也证明每根头发上各区间内砒霜的含量也未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专家由此推测:头发上的砷更可能来自外部环境而非体内,而最有可能的则是当时流行使用的含有砒霜的防腐剂。
三位专家最后的定论仍归于当年根据拿破仑的尸体解剖和临床症状得出的结论,即:拿破仑死于胃癌及其并发症。
这一结论号称是拿破仑死因的最后定论,但这桩公案闹到现在,已经没人相信“最后定论”这种说法了,更何况此次大张旗鼓的调查其实并未得出多少新的发现。
拿破仑的头发里含砷,如今这已是具备基本侦探小说常识的人都知道的事实。
最早发现这一问题的是瑞典牙科医生斯坦。
福肖富德,他以1978年的技术装置检验的结果是,拿破仑的头发越是接近根部含砷量越多,而拿破仑头发内砷含量较平均则是今天科学界多数认可的结论。
有关砷来源在近两年也提出过很多新说法。
一种说法是:1819年拿破仑居住的房间新换了当时很流行的一种糊墙纸,纸上使用的绿色染料是以砷为基础制造的。
拿破仑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又缺少必要的通风设备和体育锻炼,大量的砷随空气被吸入体内,成了导致他死亡的慢性杀手。
更“浪漫”的一种说法是去年年底由当年随拿破仑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上的法国将军德。
蒙托隆伯爵的后人、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弗朗索瓦。
德?孔戴—蒙托隆提出的。
按照德。
孔戴—蒙托隆的说法,他在自家祖传的宅院中偶然发现了一个暗室,暗室里藏有其先人德·蒙托隆伯爵撰写的一部关于圣赫勒拿岛生活的手记。
德。
蒙托隆伯爵在手记中承认,他在圣赫勒拿岛上经常给拿破仑吃含有小剂量砷的药,希望以此使拿破仑身体日渐衰弱,从而最终促使狱卒能允许他返回欧洲大陆接受治疗。
计划失败的原因据推测是拿破仑一直认为自己胃部有肿瘤,为了减轻胃部疼痛经常服用止痛药,结果止痛药与砷发生了致命的化学反应。
此次
“最后定论”使用的“来自防腐剂说”倒是回归到了拿破仑的头发刚被检测出含砷时一般学术界普遍相信的说法。
至于“胃癌及其并发症”的结论,此次调查仍未给出足以解释所有疑惑的证据。
支持拿破仑死于胃癌一派最有利的论据是:拿破仑一家三代人中大多死于胃癌,其中包括他的祖父、父亲与三个妹妹,而现代病例统计学已证实胃癌具有遗传性;最不利的证据则是:拿破仑死时太胖了,实在不像个晚期癌症患者。
不过,拿破仑的体形也没留给砒霜中毒论支持一方多少优势。
因为砷中毒的症状是皮肤发红、神经错乱和体重下降,而拿破仑临死前身体肥胖、皮肤完好,因此砒霜中毒的可能性也值得怀疑。
此次调查给出的说法更像是一种“和稀泥”的意见,即:19世纪使用的药物中本就广泛使用砷。
虽说拿破仑的死因被人来回调查是常事,不过这次特别声张的调查显然和前一阵在法国沸沸扬扬的“开棺验尸”风波有关。
今年6月,法国历史学家布鲁诺。
罗伊.亨利在自己的新著中对存放在巴黎荣军院内的拿破仑遗体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拿破仑于1821年死在圣海伦娜岛并被就地安葬,1840年遗体方运回法国。
亨利指出:当年在巴黎开棺时,有目击者证实拿破仑的尸体保存完好,丝毫不像在岛上潮湿的土地中掩埋过19年的样子。
此外,经对照两次安葬目击者的笔录文件,亨利发现:拿破仑在圣海伦娜下葬时,他的荣誉勋章佩带在衣服外面,而1840年在巴黎开棺时,勋章却被放置在制服里面。
1821年下葬时,有一银色马刺系在拿破仑的靴子上,但至1840年开棺时,这根马刺却不见了。
两只盛有拿破仑心脏和胃的器皿本应放置在棺木的一个角落里,但开棺时却见它们被放置在尸体两腿之间。
最可怀疑的一点是:开棺时人们发现拿破仑一口众所周知的黄板牙变成了刺眼的白牙。
亨利由此怀疑:英国政府在1840年将拿破仑棺木移交给法国时调换了尸体。
为证实自己的怀疑,亨利于今年7月致函法国国防部,请求允许对拿破仑的一缕头发进行DNA检验。
这缕头发是拿破仑的尸体运抵巴黎之前不久由法国医生从尸体上割下来的,目前保存在巴黎法国陆军博物馆。
7月26日,法国国防部正式驳回亨利的请求,理由是:在进行DNA检验之前,必须首先获得拿破仑的后裔的许可,由他们当中选出代表提供一份DNA样本,然后才可以对拿破仑的头发进行检验,以确定两者之间的相似性。
亨利事后已写信给目前居住在科西嘉岛上的拿破仑第五代侄子查尔斯·拿破仑,请求他提供一份DNA样本,但至今未接到答复。
与确认荣军院里那具尸体的身份相比,法国官方显然更情愿给他们“伟大的皇帝”得出一个自然死亡的定论。
不过,没人指望各种争论能就此停息。
据说人的身体上保留时间最长的东西之一就是头发,这样看来,有关拿破仑头发种种风波还可以再延续几百年。
无论如何,法国人还是幸运的:好在当年拿破仑不是个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