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跳蚤咬伤
• 昆虫纲,蚤目。深褐色;体小,通常以毫米计;胸部附肢 适于跳跃,不易捕捉。体外寄生虫。叮咬人体后,可
引起皮肤丘壮红肿,且丘肿常常连片,奇痒无比。
• • • • • 处理方法: 1.碱性液体涂抹叮咬处,止痒处理。 2.龙葵捣烂涂抹可消肿。 预防措施:
1.跳蚤常常寄生于其他哺乳动物体毛中,与动物接 触时要注意。
• 2.跳蚤在开阔处喜欢跳跃,在隐蔽处喜欢钻营。在 有跳蚤的地方尽量少穿衣服。怀疑身上有跳蚤时,应 尽量大范围地抖动衣服。
(四)全沟蜱咬伤
• 蛛形纲,体长3~5毫米;褐色;头、胸、腹愈合 呈卵圆形。脚须在体前并拢,外观似头部,称为 “假头”。森林中比较常见,尤其是落叶松林。 • 全沟蜱(俗名:草爬子)属于体外寄生虫,以动 物血液为食物。侵害人类时,其“假头”常常钻 入皮下。人们发现后,用手拽下时,往往会将 “假头”遗留在皮肤内,造成局部溃疡。 • 受害症状: • 1.皮肤局部红肿、溃疡。 • 2.全沟蜱可以传播“森林脑炎”,并有一定潜伏
• 处理方法: • 1.3%氨水泡洗患处。2.拔出毒刺,用肥皂清洗伤口。 3.结扎肢体,防止毒素扩散。4.蛇药溶解涂抹患处。 5.大青叶、半边莲捣烂外敷。6.去医院。 • 预防措施: • 1.不要赤手在缝隙,石块下摸索。 • 2.放在营地地面的服装、鞋帽,要检查后再穿。 • 3.帐篷离地面较近处的拉锁要拉好。 • 4.晚间半睡半醒时感觉有东西在自己身上爬时,
三、节肢动物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 (一)蝎子蛰刺 • 蝎子白天Βιβλιοθήκη 隐藏在缝隙、石块、落叶下,夜间活动。
蝎子尾端有一个发达的尾刺,具有毒腺,能分泌神经 性毒素。人被蝎子蛰刺后,疼痛难忍,并伴随局部或全
• • • • 身中毒,多处被蛰刺甚至有性命之忧。 中毒症状: 1.伤口剧痛,局部红肿、水泡、血泡、组织坏死。 2.2小时许,烦躁、出汗、流口水、气喘、恶心,甚至 呕吐。 3.多处垫刺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昏迷,严重者呼吸麻 痹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