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6
为了提高我院对腹部创伤的救治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接诊的各类腹部创伤患者。
三、组织机构1.成立腹部创伤应急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外科等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成员。
2.应急小组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现场急救小组:负责现场患者的初步救治。
(2)救治小组:负责患者的转运、检查、诊断、治疗等。
(3)后勤保障小组:负责物资供应、设备保障、通讯联络等。
四、应急响应程序1.现场急救(1)接到报警后,现场急救小组迅速赶赴现场,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2)对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患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建立静脉通路等急救措施。
(3)对有内脏损伤的患者,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
2.转运(1)现场急救小组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
(2)确保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生命体征稳定。
3.救治(1)救治小组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检查、诊断,明确损伤部位、程度等。
(2)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立即进行手术。
(1)对患者进行术后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愈合等情况。
(2)根据患者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五、应急保障措施1.物资保障(1)储备充足的急救药品、器材等物资。
(2)定期检查、更新物资,确保应急物资的完好。
2.设备保障(1)确保急救设备、手术设备等正常运行。
(2)定期检查、维护设备,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3.人员保障(1)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救治能力。
(2)确保医务人员在应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高效地开展工作。
六、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腹部创伤应急演练,检验预案的有效性。
2.总结演练经验,不断优化应急预案。
七、附则1.本预案由我院腹部创伤应急小组负责解释。
2.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腹部创伤的急救和护理腹部创伤较为常见,死亡率高。
其危险性主要是腹腔实质器官的大出血,以及空腔脏器破损造成的腹腔感染。
因此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降低腹部创伤死亡率和伤残率的重要因素。
下面就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腹部创伤的急救和护理,供大家参考。
腹部创伤的急救措施1. 按病情需要,放置于复苏室或抢救室。
2. 绝对卧床休息,若血压平稳,应取半坐卧位,避免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
3. 合理氧疗,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气管插管。
4.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一般每15~20分钟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一次,并作前后对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5. 密切观察腹部情况,每30分钟检查一次腹部体征。
6. 腹部伤口立即作无菌包扎,脱出的内脏不要立即回纳入腹腔,可用无菌纱布覆盖,扣上清洁弯盘,待手术室作进一步处理。
7. 抗休克,补充血容量。
迅速开放2~3条静脉通道,用粗针头输入平衡液等,并快速抽血作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输入全血。
一般腹部创伤的病人,静脉通道不宜建立在下肢。
8. 对病情不稳定者,不宜搬动。
予床边X线、B超检查,以明确诊断。
9. 腹部损伤后应暂禁食,必要时行胃肠减压,并注意引流是否通畅。
10. 留置导尿,记录尿量。
11. 一旦决定手术,应尽快做好术前准备。
腹部创伤的发病机制腹部创伤多见于交通事故、生活意外、斗殴、凶杀等,通常分为二类:1. 闭合性损伤系受钝性暴力所致,若损伤仅造成单纯腹壁损伤,一般病情较轻;若合并内脏损伤,大多为严重创伤。
空腔脏器破损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实质性脏器破裂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
2. 开放性损伤分为贯穿伤和非贯穿伤,大多伴有腹内脏器损伤。
腹部创伤的病情评估1. 评估、了解腹部外伤史2. 全身情况1) 神志单纯腹部伤者大多甚至清楚;车祸或腹内大血管伤伴休克者,神志淡漠、紧张、烦躁不安;合并颅脑伤者,呈昏迷或半昏迷。
2) 面色多有苍白、出冷汗、口渴。
3) 呼吸腹内脏器伤常呈胸式呼吸。
医院外科闭合性腹部外伤的护理应急预案
(一)立即通知医生,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
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二)遵医嘱静脉给予各种止血药物,706羧甲淀粉、全血等。
(三)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心电监护。
监测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根据生命体征情况,遵医嘱应用升压药物,必要时微量泵注入。
(四)协助医生做腹腔穿刺,以明确诊断。
(五)遵医嘱行胃肠减压并保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及量,嘱患者禁饮食。
(六)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以保证脑部供血。
(七)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
(八)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腹部创伤如何正确急救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事故,比如交通事故,摔伤,碰伤等。
部分情节较重的事故往往会导致内脏受伤,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内脏脱出。
这种受伤的方式在临床中被称作腹部受伤。
在人体的腹腔中,存在着肝和脾这样类似于血库的器官,所以如果腹部受到重击,一旦出现某一处破裂,血液会瞬间涌出充满腹腔。
因为出血的地方在人体内,不能从外部进行止血,所以病情一旦延误,患处很快就会加重恶化。
所以,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急救措施,这一点毋庸置疑。
那么接下来,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与此相关的知识吧。
1.腹部创伤的类别在临床外科中,腹部创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症。
导致腹壁受损以及(或者)腹腔内器官受损的原因有很多,且腹部创伤的发生率大约占全部损伤的0.4%-1.8%,有时还会伴随着出现内脏损伤以及空腔脏器破裂。
临床治疗中,腹部创伤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两类:1.1开放伤一般情况下,开放伤可以分为穿透伤和非穿透伤。
穿透伤通常是指腹膜已经完全被穿透,腹腔内器官往往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非穿透伤通常是指患者受伤后,腹膜依然完好无损,腹腔没有与外界打通,不过也有可能会伤害到腹腔内脏器。
一般会受到损伤的内脏有肝,小肠,胃结肠,大血管。
1.2闭合伤发生了挤压,爆震和碰撞等钝性暴力后往往就会发生闭合伤。
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出现闭合伤,比如意外事故,坠跌,挤压,打击,冲击伤等。
闭合伤一般可以分为腹壁伤和腹腔内伤两种。
一般会出现损伤的内脏有脾,肾,小肠,肝,肠系膜。
相比于开放伤,闭合性的损伤不会导致患者体表出现明显的伤口,所以需要确认内脏是否出现损伤,这种诊断的操作是比较困难的。
因而如若不能及时确诊患者的内脏是否出现损伤,那么很有可能会延误最佳的手术治疗时期,给患者带来严重的伤害。
所以闭合伤往往更有实际的临床意义[1]。
1.腹部创伤的临床症状在临床治疗中,腹部创伤的患者一般会出现以下临床症状:2.1腹部疼痛因为腹部创伤主要发生在患者的腹部,所以腹腔内的器官会受到强烈的外伤刺激,因而在出现腹部创伤后,患者往往首先会出现腹部疼痛的症状。
简述腹部创伤的急救措施腹部创伤是指外伤导致腹部器官结构及功能受损,可引起严重的生命威胁。
对于腹部创伤的急救措施需要紧急、及时、准确和有效,以避免患者对生命的危及甚至死亡。
一、快速评估在发现可能有腹部创伤的时候,我们需要快速评估伤情,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伤情部位等。
如果发现伤者出现一下状况,需要立即就医:1.告知有撞击或者刺伤过程;2.腹部非常疼痛;3.胸部呼吸急促或者慢;4.血压低;5.大量失血。
二、急救措施一旦发现可能出现腹部创伤的情况,我们需要及时做出急救措施,包括:1、保持患者平卧在急救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平躺的姿势,以避免腹部结构进一步的受损,同时可以减少血液流失和休克。
2、适量的灌胃如果伤者口腔内没有反射,可以适量的灌胃清洗胃部残留物,避免残留物刺激消化道引起不适。
如果伤者无法进行口腔护理,需要立即送往医院。
3、冷敷伤处在腹部受伤部位冷敷,可以减轻局部肿胀,控制局部出血,并有助于缩小肿胀范围。
但是,伤口较大、短时间内无法冰敷时应当停止敷药。
4、禁食水食腹部创伤后需禁食口服水食。
以免引进负性患者食物,使胃液分泌增加妨碍伤口愈合,同时避免因进食引起剧烈腹痛。
5、紧急就医在发现可能有腹部创伤后,最关键的措施是紧急就医。
因为腹部损伤可能涉及到内脏出血、脏器移位、肠管出血等情况,需要进行及时的制定增加腹部防护、防止损伤扩大及内脏的移位。
三、对症治疗如果确诊为腹部创伤,需要进一步进行对症治疗,包括:1、进行盆腔输尿管和输尿管的导管插入如有必要可以进行盆腔输尿管和输尿管导管插入,预防膀胱和输尿管的并发症。
2、抬高腿部在紧急治疗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伤者腿部抬高,让压力从腹部转变到大腿上,减轻腹部流量和压力。
3、如有必要进行手术治疗根据腹部创伤的情况,如果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需要尽快安排手术,以保证时间上的紧迫性。
4、加强卫生护理在伤后的恢复期间,我们需要加强腹部的护理,避免感染和二次受伤等,并加强身体的康复。
腹部损伤现场急救措施腹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一旦发生腹部损伤,需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以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介绍腹部损伤现场的急救措施。
一、损伤类型及其紧急性腹部损伤基本上可分为以下三类:1.腹部软组织损伤:如肌肉挫伤、腹壁瘀血等轻伤;2.腹部脏器损伤:如肝、脾、胰腺、胃、肠道等器官的裂伤、破裂或挫伤,严重性自轻到重不等;3.腹部皮下脂肪和肠系膜血管损伤:如肠系膜血管裂伤、致腹腔内大出血等严重损伤。
在实践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来判断其紧急程度:•出现腹膜刺激症状如剧痛、反跳痛、肌紧张等•腹部肿胀、跨压痛和移动性浊音•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出汗、皮肤苍白等表现•外观创伤明显、大出血以上情况应及时送医院急救,否则有可能危及生命。
二、现场急救措施腹部损伤现场急救措施主要包括:1. 拨打急救电话在现场发现腹部创伤后,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请求专业的医疗救援。
电话112或120为急救电话。
2. 卧床休息在等待医疗救援的时间内,受伤者应该卧床休息,尽量平躺,保持安静。
3. 保持呼吸道通畅腹部创伤时,受伤者可能会呕吐或咳嗽。
应确保受伤者的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或口水噎住呼吸道,或进入肺部。
4. 控制出血如果受伤者出现大量出血,必须及时控制出血。
对于轻微出血,可以用棉签或绷带进行止血,对于较严重的出血,可用紧急止血带或手掐肢体血管进行止血。
但是,不要在没有专业医护人员的情况下乱动伤口,以免加重出血。
5. 移除紧身衣物现场急救时要尽快把受伤者的紧身衣物解开,如腰带、扣子、裤带等,以释放腹部的压力,以避免引起随之而来的并发症。
6. 避免进食和饮水受伤者在等待医疗救援期间禁止进食和饮水,以免加重伤势和导致呕吐等后果。
7. 不进行任何疗法在等待医疗救援的过程中,不要进行人文活动,包括按摩、理疗、拍打、灌水、打麻醉等。
8. 注意受伤者情绪波动腹部损伤受伤者的情绪非常不稳定,这时应及时安抚其情绪,建立足够的信任,增强其信心,以便在紧急情况下稳定其情绪。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1.了解腹部损伤的致伤因素及分类。
2.熟悉腹部空腔脏器和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
3.熟悉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原则。
4.掌握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腹部损伤,平时和战时均常见。
其发生率在平时占人体各种损伤的0.4%~1.8%。
由于腹部脏器较多,解剖及生理功能各异,受到损伤后的伤情复杂多样。
腹腔内大量出血和严重感染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及时、准确地判断有无内脏损伤,有无腹腔内大出血,是实质性还是空腔脏器损伤,哪个脏器损伤,并给予及时、恰当的治疗是降低腹部损伤病人死亡率的关键。
(一)分类根据损伤是否穿过腹壁,腹腔是否与外界相通,腹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
1.开放性损伤有腹膜破损者为穿透伤(多伴内脏损伤),无腹膜破损者为非穿透伤(偶伴内脏损伤)。
其中投射物有入口、出口者为贯通伤,有入口无出口者为盲管伤。
2.闭合性损伤体表无伤口,损伤可仅局限于腹壁,也可同时兼有内脏损伤。
3.其他穿刺、内镜、刮宫、腹部手术等各种诊疗措施导致的腹部损伤称医源性损伤。
(二)病因开放性损伤常由刀刃、枪弹、弹片等利器所引起。
闭合性损伤常系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打脚踢、棍棒等钝性暴力所致。
无论开放性损伤或闭合性损伤都可导致腹部内脏损伤。
开放性损伤中常见的受损脏器依次是肝脏、胃、小肠、结肠、大血管等;闭合性损伤中常见的受损脏器依次是脾脏、肾脏、小肠、肝脏、肠系膜等。
胰腺、十二指肠、膈、直肠等由于解剖位置较深,损伤发生率较低。
(三)临床表现由于伤情和致伤因素不同,腹部损伤后的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
轻者无明显症状、体征,或仅表现受伤部位肿胀、疼痛,腹部局限性压痛等;重者可出现腹腔内大出血和腹膜炎,导致休克甚至处于濒死状态。
闭合性损伤体表无伤口,给诊断带来困难,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
实质性脏器损伤以内出血为主要表现。
空腔脏器损伤以腹膜炎为主要表现。
如果两类脏器同时破裂,则出血性表现和腹膜炎可同时存在。
腹部损伤病人护理工作总结
腹部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急诊情况,对于这类病人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在护理
腹部损伤病人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以确保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照顾。
首先,对于腹部损伤病人,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观察。
这包括对病人的
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详细的了解,以便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和加重。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病人的伤势进行细致的检查,以确定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在护理腹部损伤病人时,我们需要做好疼痛管理工作。
腹部损伤常常伴有剧烈
的疼痛,因此我们需要及时给予病人止痛药物,并密切观察病人的疼痛程度和变化,以调整止痛治疗方案。
此外,我们还需要密切观察腹部损伤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
等指标。
对于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困难等情况,我们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保证病人的生命体征处于正常范围内。
在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做好伤口护理和感染预防工作。
对
于开放性腹部损伤,我们需要及时清洁和包扎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同时,我们还需要做好病人的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工作,以帮助病人尽快康复。
总的来说,护理腹部损伤病人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我们需要全面评估病
人的病情,做好疼痛管理、生命体征监测、伤口护理和感染预防等工作,以确保病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照顾。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的腹部损伤病人尽快康复。
共同进行抢救必要时驾驶员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利用通讯工具通知医院做好救助准备维持秩序劝散闲人保持伤患四周环境的安静安全顺利地将患者送到医院、小结随着社会的进步卫生急救事业的发展人们对急救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院前急救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急救中心应诊人员中的医生、护士、司机、调度员均应专业培训上岗当人们遭受意外伤害或突发疾病的时候急救中心接到呼救电话医护人员接到呼救命令应以最短时间到达现场迅速对患者的病情作出评估实施紧急救护措施挽救患者生命、防止伤势或病情恶化、减轻伤患的痛苦。
院前救护的重点在于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建立静脉通道保护重要器官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为进一步的救治赢得时间提高生存质量。
腹部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兖矿集团公司总医院肝胆外科窦亚丽随着现代社会工业、交通业、建筑业的飞述发展意外事故导致腹部创伤的发生率日益增多多见于车祸、工伤、坠落、殴斗、灾害事故等。
腹部创伤是指由各种原因导致的腹壁和腹部脏器伤是常见的外科急症。
其临床表现以剧烈腹痛、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为特点。
腹部创伤无论是实质脏器及大血管破裂所致的大出血还是空腔脏器所致的腹膜炎如延缓诊治、护理不当均能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
现将其临床护理总结如下‘术前护理、按照急救程序施护争分夺秒抢救生命。
护士要做到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牢固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
、快速做好伤情评估急诊护士要根据病人的神志、面色、脉搏、血压、呼吸、肢体温度、皮肤色泽及活动迅速判断伤员的病情。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有窒息、紫绀的病人应迅速解开其衣领、腰带取出口腔内活动性假牙、碎牙、血块等异物吸净呼吸道分泌物及时充分给氧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人工气囊辅助通气甚至气管切开。
、紧急控制出血对创伤引起的外出血伤处应立即用辅料加压包扎并配合医生清创缝合止血。
、迅速建立条以上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
增加有效血容量是抢救创伤性休克的重要措施。
宜选用大血管静脉留置针以便快速输入大量液体。
腹膜部外伤抢救流程
1、迅速全身检查:在处理腹部损伤患者时,要迅速进行全身检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呼吸道窒息和其他全身多发性损伤。
如果存在呼吸道梗阻或呼吸循环紊乱,必须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或气管内插管给氧,以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迅速判断多个脏器损伤的程度及机体的影响,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
2、抗休克、补充血容量:腹部损伤患者往往伴随着大量出血,容易出现休克症状,因此,抗休克、补充血容量是急救的关键措施之一。
应迅速抽血作血型交叉试验配血,并用粗针头在上肢穿刺维持2-3条静脉通道,输入平衡盐溶液,必要时迅速输血以提高患者的血容量和血压,为后续治疗赢得时间;
3.放置导尿管:为了观察患者的尿量及颜色,需要放置导尿管。
通过导尿管记录患者的尿量,观察尿液颜色变化,可以判断患者的肾功能及循环状况;
4.放置胃管:为了减轻胃肠胀气、防止误吸和观察胃内出血情况,需要放置胃管。
通过胃管抽净胃内容物,观察有无胃内出血,并持续胃肠减压,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防止病情恶化;
5.应用抗生素以防治感染:在处理腹部损伤患者时,还需要应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以防治感染,通过给予患者适量的抗生素,可以预防和治疗伤口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措施可以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因此,在腹部损伤急救、抢救和术前准备中,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腹部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腹部创伤的关键问题在于有无脏器官的损伤,发果只有单纯腹壁外伤,对伤员生命没有多大威胁,而重要的是脏损伤后所引起的大出血与休克,感染与腹膜炎,病情多危重,如不及时诊治,则危及伤员的生命,其死亡率可高达10~20%,因此对腹部创伤的伤员应作到尽早诊断和及时治疗。
(一)急救与后送
腹部创伤伤员的急救与其它脏器伤的急救一样,应先注意检查有无立即威胁生命的情况存在,并应迅速予以处理,首先要注意检查有无呼吸道阻塞和呼吸道机能障碍,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异物,维持呼吸道通畅,如有开放性气胸,明显的外出血等立即威胁生命的情况时,应迅速予以处理,四肢如有骨折,在搬动前应初步固定,休克发生前应积极预防休克,如冬保暖,夏防暑,保持伤员安静,止痛(未明确诊断前,禁用吗啡等止痛剂)和补充液体,当休克发生后,必须快速输血,输液,以尽快恢复血容量,使血压回升,输入的静脉最好先用上肢,因为在腹部伤中,可能有下腔静脉系统的血管损伤,用下肢输血有增加出血的可能。
当发现腹部有伤口时,应立即予以包扎,对有脏脱出者,一般不可随便回纳以免污染腹腔,可用急救包或大块敷料严加遮盖,然后用
军用碗(或用宽皮带作为保护圈)盖住脱出之脏,防止受压,外面再加以包扎,如果脱出的肠管有绞窄可能,可将伤口扩大,将脏送回腹腔,因此时的主要矛盾是肠坏死而不是感染。
脱出的脏如有破裂,为防止容物流出,可在肠破口处用钳子暂时钳闭,将钳子一并包扎在敷料,随伤员后,如果腹壁大块缺损,脱出脏器较多,在急救时应将脏送回腹腔,以免因暴露而加重休克。
在急救处理同时,应用抗菌素如破伤风抗毒素等疑有脏伤者,一律禁食,必要时可放置胃肠减压管抽吸胃容物,有尿潴留的伤员应导尿作检查,并留置导尿管,观察每小时尿量。
急救处理后,在严密的观察下,尽快后送,后送途中,要用衣物垫于膝后,使髋膝呈半屈状以减轻腹壁力,减轻伤员痛苦。
(二)早期处理
1,检伤分类和术前处理应同时进行,检伤分类的目的是判断有无脏伤,使有适应证的伤员尽早手术,出血在和脏容物刺激都可出现休克,这类伤员应紧急剖腹手术,但手术必然会加重休克,因此必须先输血或血浆代用品,将血压提升到90毫米汞柱以上,方行手术,如经过抢救,血压仍升高不到90毫米汞柱,表示有持续出血,而且
出血速度很快,应在加强抗休克的同时进行剖腹止血处理脏伤,只有止住了血,才能控制休克。
2,手术前准备:手术前准备主要是抗休克,其措施为: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立即用粗针头作静脉穿刺或静脉切开,建立一条通畅的输液通路,并抽血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
(3)立即静脉快速滴注平衡盐溶液或右旋糖酐500~1000毫升,随即输血,在多数病人血压能够回升;
(4)安放留置导尿,记录每小时尿量;
(5)放置胃管,接吸引器进行胃肠减压;
(6)术前使用有效的抗菌素,开放性腹部外伤者,应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3,手术治疗
一般腹壁损伤的治疗,可按其它部位软组织损伤处理原则进行治疗,腹腔脏损伤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剖腹探查术,剖腹探查的适应证如下:(1)有明显的腹腔脏损伤的征象者;(2)休克经治疗,
血压仍不升,或上升后又下降,未能查出腹部外出血征象者;(3)观察中的伤员出现上述情况者;(4)战时,前一级医疗单位虽已行剖腹探查,但伤员又出现上述征象者。
麻醉选择:腹腔出血的伤员,以气管插管行全身麻醉较为安全,一般损伤可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
手术切口:一般剖腹探查多采用正中或正中旁切口,操作简单,出血少便于探查,开关腹快,又可根据情况延长切口。
探查步骤:剖腹探查手术要求动作迅速,准确,轻柔,既有重点,又要按一定次序进行以免遗漏,特别要注意探查胃后壁,贲门附近,胰腺,十二指肠和升,降结肠后壁及外侧壁,结肠肝,脾曲部位,肠系膜连接处的肠壁等损伤,开腹后,可根据腹腔容物判断哪一类脏损伤,切开腹膜时,有大量血液自腹腔溢出,表示有实质性脏器或大血管破裂;有气体或消化道容物溢出,表示胃肠道破裂;有胆汁样液体时,表示有胆道系统或十二指肠破裂;有粪样液体或粪臭时,表示有回肠下端或结肠损伤;有尿液或闻到尿味时,表示有输尿管或膀胱损伤,脏损伤的处理是按“先止血,后修补”的原则,腹腔的大量血液,应迅速吸出,并用手捧出血块,然后逐一检查实质脏器,探查的顺序是:脾,肝,肠系膜,盆腔脏器,再切开胃结肠韧带进入网膜囊检查
胰腺;如发现出血来自腹膜后,应切开后腹膜清除血肿,并探查肾脏及腹膜后大血管,找出出血点彻底止血,止血时,先用手指压迫出血点,迅速吸净腹腔积血,看清出血部;然后结扎止血,切忌用止血钳盲目在血泊中钳夹止血,以免造成误伤重要器官,然后再顺序检查空腔脏器,从上腹部开始检查胃之前后壁,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逐段向下,最后检查结肠或直肠,发现胃肠壁破裂时,应暂时用肠钳夹住裂口,防止更多的胃肠容物流入腹腔,待检查完毕后再行处理,一般先处理结肠和末端回肠的裂口,因其容物多为粪便,感染力强,然后再处理胃和空肠,在火器伤中,必须找到伤道全程,以免遗漏伤情,对腹腔的异物和失去活力的组织,血块均应清除,如污染严重,应用大量盐水冲洗腹腔,腹腔置双套管引流负压吸引,并在腹膜外放置橡皮片引流,切口缝合,切口污染不严重者可分层缝合,切口污染严重,肠线缝合腹膜后,其余各层组织用金属线或粗丝作全层减缝合以利切口引流,又可防止切口裂开,对腹壁有较大缺损无法缝合时,可用大网膜覆盖脏,外用凡士林纱布缝于缺损腱膜,肌肉边缘以保护脏,等纱布下有新生肉芽覆盖,即可拆除纱布。
4,术后处理腹部手术后,必须行持续胃肠减压,直到肠蠕动功能恢复为止,如果有胃肠造瘘,也应同时用吸引器负压吸引,吸引时间与前者相同,当造瘘目的完成后,造瘘管一般最早可在二周后拔除。
术后伤员禁食,但要静脉输入适量的液体和电介质溶液,维持营养和水电介质平衡,有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者要适当的输入血浆,全血或水解蛋白,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才能逐步口服流质,半流质食物。
广谱抗菌素的全身应用或联合使用,一般延续到炎症消退为止。
腹腔引流物应在术后4~5天取出,为止血用的填塞物,可在术后4~5天每天抽出一小段,10~12天完全取出。
腹部手术后伤员,在病情稳定后,宜早期下床活动,以防术后肠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