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一化学必修一铝复习
- 格式:pptx
- 大小:222.24 KB
- 文档页数:11
高一化学必修一铝知识点速记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3,化学符号为Al。
它的特殊性质使得它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面是高一化学必修一中关于铝的几个重要知识点的速记:1. 铝的原子结构:铝的原子核含有13个质子和中子,电子结构为2, 8, 3,其中2个电子位于第一层,8个电子位于第二层,3个电子位于第三层。
2. 铝的物理性质:铝是一种质轻、质软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它的熔点较低,约为660℃,而沸点为约2450℃。
此外,铝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可以通过压延、拉伸等方式加工成不同形状的材料。
3. 铝的化学性质:铝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但是在空气中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防止进一步氧化。
这使得铝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
铝可以与氧、硫、氮等非金属元素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硫化物、氮化物等化合物。
4. 铝的常见化合物:铝与氧反应形成氧化铝(Al2O3),它是一种无色的固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硬度。
氧化铝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绝缘性,在工业上广泛应用于耐火材料、陶瓷、砂纸等领域。
此外,铝还与其他元素形成不同的盐类,如硫酸铝(Al2(SO4)3)和氯化铝(AlCl3)等。
5. 铝的提取和加工:铝的主要矿石是赤铁矿(Al2O3·Fe2O3),通过冶炼和电解的方式可以提取出纯铝。
铝的加工主要包括压延、挤压和铸造等方法,用于制造飞机、汽车、建筑材料等各种产品。
6. 铝的应用领域:由于铝的低密度、良好的导电性和耐腐蚀性,它在许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铝制品常见于飞机、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制造中,用于减轻重量;在建筑领域,铝合金型材被广泛应用于门窗、幕墙等结构中;此外,铝还用于制造罐装饮料、包装材料等。
7. 铝的环境影响:铝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是过量的铝对环境和生物有一定的影响。
铝离子在酸性环境中容易溶解,并对水生生物造成毒性。
此外,铝工业的废水和废气中的铝离子和铝粉末也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高中化学必修一铝知识点高中化学必修一铝知识点Ⅰ、铝①物理性质:银白色,较软的固体,导电、导热,延展性②化学性质:Al—3e-==Al3+a、与非金属:4Al+3O2==2Al2O3,2Al+3S==Al2S3,2Al+3Cl2==2AlCl3b、与酸: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常温常压下,铝遇浓硫酸或浓硝酸会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c、与强碱:2Al+2NaOH+2H2O==2NaAlO2(偏铝酸钠)+3H2↑ (2Al+2OH-+2H2O==2AlO2-+3H2↑)大多数金属不与碱反应,但铝却可以d、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铝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Ⅱ、铝的化合物①Al2O3(典型的两性氧化物)a、与酸:Al2O3+6H+==2Al3++3H2O b、与碱:Al2O3+2OH-==2AlO2-+H2O②Al(OH)3(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白色不溶于水的胶状物质,具有吸附作用a、实验室制备:AlCl3+3NH3•H2O==Al(OH)3↓+3NH4Cl,Al3++3NH3•H2O==Al(OH)3↓+3NH4+b、与酸、碱反应:与酸Al(OH)3+3H+==Al3++3H2O 与碱Al(OH)3+OH-==AlO2-+2H2O③KAl(SO4)2(硫酸铝钾)KAl(SO4)2•12H2O,十二水和硫酸铝钾,俗名:明矾KAl(SO4)2==K++Al3++2SO42-,Al3+会水解:Al3++3H2O Al(OH)3+3H+因为Al(OH)3具有很强的吸附型,所以明矾可以做净水剂铝及其化合物的重要知识点 1.铝与盐酸:2AL+6HCL=2ALCL3+3H2 气体2.铝与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气体3.铝与氢氧化钠:2Al+2NaOH+H2O=2NaAlO2+3H2气体4.氢氧化铝加热分2Al(OH)3=(加热)Al2O3+H2O5.硫酸铝与氨水:Al2(SO4)3+6NH3.H2O=2Al(OH)3沉淀+3(NH4)2SO46.氧化铝与盐酸:Al2O3+6HCl=2AlCl3+3H2O7.氧化铝与氢氧化钠:Al2O3+2NaOH=2NaAlO2+H2O8.氯化铝与氢氧化钠:AlCl3+3NaOH=Al(OH)3沉淀+3NaCl9.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Al(OH)3+NaOH=NaAlO2+2H2O10.氯化铝与氢氧化钠:AlCl3+4NaOH=NaAlO2+2H2O11.偏铝酸钠与盐酸(适量):NaAlO2+HCl+H2O=Al(OH)3沉淀+NaCl12.氢氧化铝与盐酸:Al(OH)3+3HCl=AlCl3+3H2O13.偏铝酸钠与盐酸(过量):NaAlO2+4HCl=AlCl3+2H2O14.铝和硝酸Al+6HNO3=Al(NO3)3+3NO2+3H2OAl+4HNO3=Al(NO3)3+NO+2H2O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常作耐火材料.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2O3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2)化学性质:①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备单质铝但由于氧化铝的熔点很高,故在氧化铝中添加冰晶石(Na3AlF6)降低其熔点.电解2Al2O3 Al(OH)3 (胶体) +3H+△。
高一化学必修一铝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是一门探索物质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而铝作为重要的金属元素之一,在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高一化学必修一中关于铝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铝的基本性质1. 原子结构:铝的原子序数为13,原子结构为2, 8, 3。
2. 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的轻金属,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3. 化学性质: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铝,与非金属元素如硫、碳等反应生成相应的硫化物和碳化物等。
二、铝的制备与加工1. 制备方法:铝的主要制备方法有金属铝的电解法、熔融法和气相还原法等。
2. 加工工艺:铝可通过挤压、拉伸、锻造等加工工艺进行成型,可制备成各种形状的铝材。
三、铝的化合物1. 氧化物:铝的氧化物为三氧化二铝(Al2O3),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常见的矿石为矾土。
2. 盐类:铝与酸反应可生成相应的铝盐类化合物,如硫酸铝(Al2(SO4)3)等。
3. 氢氧化物:铝的氢氧化物为氢氧化铝(Al(OH)3),常见的形式为白色胶状物。
四、铝的应用1. 金属铝: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具有轻质、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
2. 铝合金:铝合金是将铝与其他金属元素进行合金化制备而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热性能,常用于制造飞机、火箭等。
3. 铝的化合物:铝的氧化物与硅、氧化镁等化合可制备陶瓷材料,氢氧化铝则常用于药物制剂和消化剂等领域。
综上所述,铝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在化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的基本性质、制备与加工方法、化合物以及应用领域等知识点对于高一化学学习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深入学习铝的相关知识,加深对其性质和应用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化学铝学问点归纳总结高中化学铝学问点归纳总结铝及其铝的化合物(1)铝及其铝的化合物的学问体系(2)铝①铝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物理性质铝在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ⅢA族,是一种银白色轻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它可应用于制导线、电缆、炊具,铝箔常用于食品和饮料的包装,铝还可以用于制造铝合金。
②化学性质与非金属反响4Al+3O22Al2O3(常温生成致密而结实的氧化膜)4Al+3O22Al2O3(铝箔在纯氧中燃烧发出刺眼的白光)与酸反响2Al+6HCl2AlCl3+3H2↑(Al与非氧化性酸反响产生氢气)Al+4HNO3(稀)Al(NO3)3+NO↑+2H2O常温时遇浓HNO3 发生钝化,但加热可反响与碱溶液反响2Al+2NaOH+2H2O2NaAlO2+3H2↑与氧化物反响2Al+Fe2O32Fe+Al2O3(铝热反响可用于焊接钢轨、冶炼某些金属)(3)氧化铝①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不溶于水。
是冶炼铝的原料,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
②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
与酸反响:Al2O3+6HCl2AlCl3+3H2O与碱反响:Al2O3+2NaOH2NaAlO2+H2O既能与强酸反响,又能与强碱反响的物质:Al、Al2O3、Al(OH)3、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aHSO3)、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2SO3]、氨基酸等。
(4)氢氧化铝制备AlCl3+3NH3·H2OAl(OH)3↓+3NH4Cl与酸反响Al(OH)3+3HClAlCl3+3H2O与碱反响Al(OH)3+NaOHNaAlO2+2H2O加热分解2Al(OH)3Al2O3+3H2O(5)A l3+、、Al(OH)3 间的相互转化关系Al3+Al(OH)3在AlCl3 溶液中逐滴参加NaOH 溶液的现象:先消灭白色沉淀,NaOH 溶液过量白色沉淀又渐渐消逝。
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两瓶无色的溶液其中一瓶是AlCl3 溶液,另一瓶是NaOH 溶液,承受互滴法可以对这两瓶无色溶液进展鉴别)在NaAlO2 溶液中逐滴参加盐酸的现象:先消灭白色沉淀,盐酸过量白色沉淀又渐渐消逝。
高一化学必修一铝三角知识点铝是高中化学重要的金属,主要有铝、氧化铝、*氧化铝。
高考化学中铝的考点主要集中的铝及其化合物的两*,即既可以与*反应,也可以与碱反应。
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铝三角主要体现了铝及其化合物的两*一、单质铝(al)铝是一种活泼金属,具有金属的共*,能够与非金属、*、某些盐反应,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质,可以与碱反应。
铝极易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形成铝离子:al-3e-=al3+。
1.铝与非金属反应铝可以与大多数非金属单质反应,如氧气、*气、硫、溴等,生成相应的氧化物或盐。
4al+3o2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2al2o3;2al+3s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al2s3;2al+3cl2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2alcl3;2.铝与*反应这里所说的*,主要指稀硫*和稀盐*,常温常压下,铝遇浓硫*或浓**会发生钝化,所以可用铝制容器盛装浓硫*或浓**。
注意钝化也属于化学变化。
2al+6hcl=2alcl3+3h2↑;2al+3h2so4=al2(so4)3+3h2↑;3.铝与强碱反应大多数金属不与碱反应,与强碱反应,是铝特有的*质,(锌也可以发生类似的反应,了解即可)2al+2naoh+2h2o==2naalo2+3h2↑;对应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该反应的本质是铝首先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铝与*气,2al+6h2o=2al(oh)3+3h2↑;然后,*氧化铝与*氧化*反应,2al(oh)3+2naoh=2naalo2+4h2o。
在整个过程中,水是氧化剂,而*氧化*不是氧化剂。
在解答电子转移和电线桥双线桥法的题目中要注意。
4.铝热反应铝热反应是指铝在高温条件下还原金属氧化物,置换金属单质的一种反应,不是特指与铝与氧化铁的反应。
2al+fe2o3点击图片可在新窗口打开2fe+al2o3,铝具有较强的还原*,可以还原一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钨,二氧化锰等等。
高一必修一化学铝知识点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Al,原子序数为13。
它是地壳中含量第三高的元素,仅次于氧和硅。
铝具有轻质、耐腐蚀、良好导电导热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一化学必修一中与铝相关的知识点。
1. 铝的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较低的密度和较好的延展性。
它的熔点为660.32摄氏度,沸点约为2450摄氏度。
铝在常温下较为稳定,能抵御大部分物质的腐蚀。
2. 铝的化学性质铝具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通过与其他元素的反应制备出多种化合物。
例如,与氧反应可以生成氧化铝(Al2O3),与硫反应可以生成硫化铝(Al2S3)。
此外,铝还可以与氢反应生成氢化铝(AlH3)等化合物。
3. 铝的腐蚀性尽管铝自身具有一定的耐腐蚀性,但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如浓硝酸和强碱的存在下,铝会发生腐蚀。
这是因为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形成氧化铝保护层保护自身,但浓硝酸和强碱会破坏这层保护层,导致铝的腐蚀。
4. 铝的应用领域由于铝具有轻质和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中,用于制造飞机、汽车车身和零部件。
此外,铝还被用于制造罐装饮料、建筑材料、电子产品和家居用品等。
5. 铝的提取与炼制铝的提取主要通过电解法进行。
首先,将含有氧化铝的矿石(如赤铁矿石)经过纯化和粉碎处理,得到氧化铝粉末。
然后,将氧化铝粉末与熔融的硫酸铝混合,这样就得到了电解池的电解液。
在电解池中,通过电流的作用下,将氧化铝还原成铝金属。
6. 铝的环境影响虽然铝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铝的过量排放对环境和生物造成一定的影响。
过量的铝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干扰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此外,铝的工业生产和废弃物处理也会对土壤和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在学习高一必修一化学课程时,理解和掌握以上关于铝的知识点对于学生们深入了解金属元素和化学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铝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需要注意铝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积极采取环保措施。
铝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1.了解金属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铝的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间转换,能写出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知识研读一、铝的性质1. 铝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铝为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金属,密度小(属于轻金属),硬度小,熔沸点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因此,铝是制炊具、电线电缆等的理想材料;铝还具有良好的光反射能力,也可用来制反光镜。
2. 铝的化学性质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铝比较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较强的还原性。
所以铝在地壳中主要以化合态存在,如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
(1)铝与O2反应常温下铝能与O2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保护内层金属,表面失去原来的金属光泽。
加热条件下:4Al + 3O2△2Al2O3(2)铝与酸反应(以铝与盐酸反应为例)化学方程式:2Al + 6HCl =2AlCl3 + 3H2↑离子方程式:2Al + 6H+=2Al3+ + 3H2↑(3)铝与强碱反应(以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为例)化学方程式: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离子方程式: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例1】下列有关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铝在常温下不能与氧气反应B.铝不能与氯气反应C.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强碱D.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答案】C+13 2 8【解析】A项,铝在常温下可形成氧化膜,故能与O2反应;B项,铝可与Cl2反应生成AlCl3;D项,Al2O3是两性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
练习1-1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主要原因是()A.铝的化学性质稳定B.铝与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C.铝在任何条件下均不与氧气反应D.铝与氧气化合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答案】D【解析】铝的化学性质活泼,在常温下即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覆盖在铝的表面,保护内部的铝不被氧气氧化,这也正是性质活泼的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原因。
高一上铝册化学知识点图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高一上学期的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铝及其相关化学知识的内容。
下面的图表将为您详细介绍高一上学期铝相关的化学知识点。
1. 铝的基本性质铝是一种轻便、耐腐蚀的金属。
它具有银白色的外观,具有良好的导热和导电性能。
铝的密度相对较低,但却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
2. 铝的化合物铝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主要有氧化物、氢氧化物和氯化物等。
其中,氧化铝是铝最常见的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材料制备中。
氧化铝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绝缘性能。
3. 铝的腐蚀虽然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但在特定条件下仍然会发生腐蚀。
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铝膜可以保护铝表面免受进一步腐蚀的侵害。
然而,一些强氧化剂和酸性物质可以破坏氧化铝膜,导致铝的腐蚀。
4. 铝的制备铝的制备主要有两种方法:铝矾土电解法和闪铝粉热还原法。
铝矾土电解法是目前主要的工业生产方法,通过电解铝矾土溶液制备纯度较高的铝。
闪铝粉热还原法是一种实验室制备铝的方法,通过高温反应将闪铝粉还原为铝金属。
5. 铝的应用铝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建筑行业中,铝被用作建筑材料,如门窗、幕墙和屋顶,因其轻便、耐腐蚀和可回收性等特点而受到青睐。
此外,铝也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产品等领域,广泛应用于制造工业。
6. 铝的环境与健康影响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
人们对铝的摄入主要来自饮食和药物。
适量的铝对人体并无明显的危害,但长期高浓度的铝摄入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铝与一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关联性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总结:本文介绍了高一上学期铝相关的化学知识点,包括铝的基本性质、化合物、腐蚀、制备、应用以及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铝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潜在问题,为今后深入学习和研究铝提供基础知识。
注:本文章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
铝 金属材料一、铝:1、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 硬度和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其导电性在银铜金之后 2、化学性质: 1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2Al+3Cl 22AlCl 3 4Al+3O 2 2Al 2O 3常温也可以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常用来解释为什么铝不容易生锈2 与酸反应:A 、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盐酸,稀硫酸等,生成氢气 2Al+6HCl===2AlCl 3+3H 2↑2Al+6H +=2Al 3++3H 2↑2Al+3H 2SO 4===Al 2SO 43+3H 2↑ 2Al+6H +=2Al 3++3H 2↑B 、与氧化性酸反应,发生钝化,即铝、铁在冷的浓硫酸,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注意: ① 如果是稀硫酸或者是稀硝酸,则不会发生钝化② 如果是热的浓硫酸或者是热的浓硝酸,也不会发生钝化 3 与碱反应:生成四羟基合铝酸钠 2Al+2NaOH+6H 2O===2NaAlOH 4+3H 2↑2Al+2OH –+6H 2O=2AlOH 4–+3H 2↑4 与盐反应:按照金属活动性顺序,发生置换反应 2Al+3Cu 2+===3Cu+2Al 3+5 与氧化物反应:发生铝热反应 2Al+Fe 2O 3Al 2O 3+2Fe注意事项:① 反应物铝和金属氧化物统称铝热剂② 铝热反应的实验现象为: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热、有熔融物生成.③ 铝热反应常用于焊接铁轨和冶炼金属 二、氧化铝1、存在形式:氧化铝主要存在刚玉中,刚玉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 , A 、其中把含少量铬元素的刚玉称为红宝石; B 、含少量的铁和钛元素的刚玉称为蓝宝石.2、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熔沸点高.3、化学性质:1 电解反应:电解氧化铝用于制取金属铝2Al 2O 3 ========= 2Al + 3 O 2 ↑ 2 两性氧化物即能与酸反应,也能与碱反应 A 、氧化铝与酸反应: Al 2O 3+6HCl =AlCl 3+3H 2O B 、氧化铝与碱反应: Al 2O 3+2NaOH+3H 2O =2NaAlOH 4 三、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物质, 不溶于水,强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和各种色素. 2、化学性质:1 不稳定性:氢氧化铝不稳定,受热易分解.2AlOH 3 ===== Al 2O 3+2H 2O 这是工业上制取纯净氧化铝的方法.2 两性氢氧化物:A 、与酸反应:AlOH 3 + 3HCl= AlCl 3 + 3H 2OB 、与碱反应:AlOH 3 + NaOH =NaAlOH 43、制取:实验室一般用铝盐跟氨水反应制取氢氧化铝 AlCl 3+3NH 3·H 2O === AlOH 3↓+3NH 4Cl电解△Al3+ + 3NH3·H2O === AlOH3↓+3NH4+注意:弱酸比如碳酸,弱碱比如氢氧化钠均不能使氢氧化钠溶解4、知识补充:四羟基合铝酸盐{AlOH4– }的性质:AlOH4–可以看成AlOH4–= AlOH3+OH–(1)与不能共存的离子:只要不能与氢氧根共存的离子,都不能与AlOH4–共存,比如:铁离子、铝离子、碳酸氢根等(2)铝盐可以跟四羟基合铝酸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Al3+ + 3AlOH4–=4 AlOH3↓(3)四羟基合铝酸盐也可以和酸反应,比如实验室也可以利用四羟基合铝酸盐跟二氧化碳反应来制取氢氧化铝A、当CO2不足时,2AlOH4–+ CO2 = 2 AlOH3↓+H2O+CO32-B、当CO2过量时,AlOH4–+ CO2 = AlOH3↓+ HCO3-四、铝合金:1、合金的概念:金属跟金属,或者金属跟非金属通过加热融合而形成的混合物.2、合金的特征:两大一小1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大2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低3 合金的抗腐蚀性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强3、铝合金的优点:密度小、强度高、塑性好、易于成型等优点4、铝合金的用途:经常用于制造飞机构件,建筑业及电子行业等.五、金属材料:1、分类:分为黑色金属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1 黑色金属:黑色金属是指铁、锰、铬以及它们的合金2 有色金属:除黑色金属外所有的金属材料统称有色金属注意事项:① 黑色金属只是一种称呼,并不是说黑色金属都是黑色的② 黑色金属材料是人类使用最广泛的金属材料2、黑色金属—钢铁:1 铁的合金主要包括钢铁和生铁,其中生铁的含碳量比较高2 铁的使用经历了一个“铁—普通钢—不锈钢等特种钢”的演变3 不锈钢主要是在普通钢的基础上加入铬、镍等元素,不锈钢有很多类型,但是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其含铬量一般都大于12%.3、有色金属材料—金、银、铜1 金银铜的三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导电性:银>铜>金 导热性:银>铜>金 延展性:金>银>铜2 物理性质:金是黄色金属、银是银白色金属、铜是紫红色金属 其中铜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3 化学性质:金:金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基本不与任何物质反应.银:银的化学性质也很稳定,除了跟硝酸、浓硫酸等少数氧化剂反应外,也基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铜:铜的化学性质相对比较活泼(1) 常温下,铜在干燥的空气中性质稳定,但是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腐蚀,生成绿色的铜锈或者铜绿,方程式为: 2Cu+O 2+H 2O+CO 2====Cu 2OH 2CO 3(2) 铜在加热或者点燃的条件下,能与许多非金属反应:2Cu+O 2====2CuO 2Cu+S====Cu 2S(3) 铜及其化合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转化时常伴着颜色变化4 CuO ======2Cu 2O + O 2↑ CuSO 4·5H 2O====CuSO 4+5H 2O ↑△ △△高温六、铝的图象问题总结:1、铝盐与氨水的反应由于产物氢氧化铝不溶于氨水,因此无论是铝盐里面加入氨水,还是氨水里面加入铝盐,反应都是一样的,因此图像也应该相同,具体如下所示:A、实验现象:加入试剂后,生成沉淀,沉淀不消失B、离子方程式:Al3+ + 3NH3·H2O === AlOH3↓+3NH4+1mol 3molC、图像:1 铝盐里面加入氨水:2 氨水中加入铝盐2、铝盐与强碱以氢氧化钠为例因为产物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因此往铝盐里面加入氢氧化钠,跟氢氧化钠里面加入铝盐,反应情况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图像也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具体如下所示:1 铝盐里面加入氢氧化钠A、实验现象:①先生成沉淀铝盐里面Al3+较多,加入OH-后生成AlOH3沉淀②沉淀消失AlOH3与OH-继续反应,生成〔AlOH4〕-B、离子方程式:① Al3+ + 3OH - = AlOH3↓ 1mol 3mol② AlOH3 + OH- = 〔AlOH4〕-1mol 1mol C、图像:D、习题:例1. 向30毫升1 mol/L的AlCl3溶液中逐渐加入浓度为4 mol/L的 NaOH 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可能为A. 3mLB.C. 15mLD.例2 向含有a mol AlCl3的溶液中加入含b mol KOH的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1a mol 2b mol 3 a/3 mol4b/3 mol 50 mol 64a-bmolA. 12456B. 1456C. 12356D. 135总结:a mol AlCl3与b mol NaOH反应,沉淀的物质的量的讨论情况:A、 b≤3a 时,先写离子方程式,计算沉淀时,要以不足的量来计算Al 3+ + 3 OH-==== AlOH3↓amol 3amol amol∨bmol b/3 mol所以当b≤3a 时,即氢氧化钠不足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b/3molB、 3a<b<4a时,同样写离子方程式,然后判断哪个反应物不足,要以不足的物质来计算沉淀的质量.① Al 3+ + 3 OH-==== AlOH3↓amol 3amol amol∧即AlCl3不足bmol amol 此时沉淀应该以AlCl3来算②AlOH3 + OH- = 〔AlOH4〕-amol amolb-3amol b-3amol b-3amol 则生成的沉淀为a-b-3a=4a-bmol所以当3a<b<4a 时,此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4a-bmol C 、 当b ≥4a 时,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2 往氢氧化钠溶液里面加入铝盐 A 、实验现象:① NaOH 溶液中出现沉淀,沉淀立即消失氢氧化钠溶液里面OH -较多,加入Al 3+后生成AlOH 3沉淀,沉淀马上又跟OH -反应② 继续滴加Al 3+后沉淀突然增多后不变Al 3+与〔AlOH 4〕-反应生成AlOH 3后,AlOH 3不消失 B 、离子方程式:① Al 3+ + 3OH - = AlOH 3↓ ,AlOH 3 + OH - = 〔AlOH 4〕- 1mol 1mol 1mol 1mol 1mol 3mol 1mol 1mol 即第一步发生 Al 3+ + 4OH - = 〔AlOH 4〕- ② Al 3+ + 3 〔AlOH 4〕- = 4 AlOH 3↓1mol 3 mol即加入的Al 3+要先花3mol 去跟OH -反应形成1mol 〔AlOH 4〕-,然后1mol Al 3+再跟1mol 〔AlOH 4〕-反应形成沉淀. C 、图像:3、Na〔AlOH4〕与CO2的反应:由于产物氢氧化铝不溶于碳酸,因此无论是Na〔AlOH4〕里面加入CO2,因此生成的沉淀应该不会消失,具体如下所示:A、实验现象:加入试剂后,生成沉淀,沉淀不消失B、离子方程式:当CO2不足时,2AlOH4–+ CO2 = 2 AlOH3↓+H2O+CO32-当CO2过量时,AlOH4–+ CO2 = AlOH3↓+ HCO3-C、图像:4、Na〔AlOH4〕与HCl的反应:因为产物氢氧化铝溶于盐酸,因此往Na〔AlOH4〕里面加入HCl,跟往HCl里面加入Na〔AlOH4〕,反应情况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图像也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具体如下所示:1 往Na〔AlOH4〕里面加入HClA、实验现象:① Na〔AlOH4〕溶液出现沉淀②继续滴加HCl,沉淀消失B、离子方程式:①〔AlOH4〕-+ H+ = AlOH3↓+H2O1mol 1mol② AlOH3+ 3H+ = Al3+ +3H2O1mol 3mol C、图像:2 往HCl 里面加入Na 〔AlOH 4〕: A 、实验现象:① HCl 溶液先出现沉淀,沉淀迅速消失 ② 继续滴加Na 〔AlOH 4〕,沉淀不变 B 、离子方程式:① 〔AlOH 4〕-+ H + = AlOH 3↓+H 2O AlOH 3+ 3H + = Al 3+ +3H 2O 即第一步的总反应为:〔AlOH 4〕-+ 4H + = Al 3+ +3H 2O ② Al 3+ + 3AlOH 4–=4 AlOH 3↓ C 、图像:5、向AlCl 3、MgCl 2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1实验现象:溶液中先出现白色沉淀,达最大值后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部分溶解.2离子方程式: Al 3++3OH -=AlOH 3↓ Mg 2++2OH - =MgOH 2↓ AlOH 3+OH -=〔AlOH 4〕- 3 图像:。
引言概述: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用途。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铝》的相关内容。
铝的起源、性质、制备方法、化学反应以及应用领域将被逐一探讨。
正文内容:一、铝的起源1.铝的发现历史2.铝的存在形式二、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a.密度、熔点和沸点b.导电性和导热性2.化学性质a.反应性b.与非金属的反应三、铝的制备方法1.金属铝的制备方法a.氧化铝的还原法2.铝合金的制备方法a.合金化学反应法b.熔化法四、铝的化学反应1.与酸的反应a.铝与盐酸的反应b.铝与硫酸的反应2.与碱的反应a.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b.铝与氨水的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a.铝与氧的反应b.铝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五、铝的应用领域1.工业领域a.铝制品制造b.铝合金的应用2.生活用品领域b.小家电制品总结: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它具有较低的密度、优良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并且与许多化学物质都能发生反应。
铝的制备方法包括还原法和电解法,而铝的化学反应与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都密切相关。
铝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工业领域和生活用品领域。
通过深入研究铝的性质和用途,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金属元素。
引言概述: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即《铝》。
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从铝的性质、制备方法、化学反应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铝的性质1.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铝的密度较低,为2.7g/cm³,属于轻金属之一。
铝的熔点相对较低,约为660℃,易于加工和成型。
2.化学性质铝在常温下相对稳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起到防腐蚀的作用。
铝可以与许多非金属元素反应,如卤素、硫、氮等。
铝与盐酸和硫酸等强酸反应放出氢气。
3.合金性质铝具有良好的合金性能,可以与多种金属元素形成合金,如铜、锌等。
高一化学知识点铝必修一铝,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3号元素,原子序数为13,符号为Al。
它是一种轻质、抗腐蚀、具有良好导电性的金属,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而在高一化学学习中,了解铝的性质和应用,对我们理解化学世界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部分:铝的基本性质铝是一种典型的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它的外层电子结构为2-8-3,其中最外层的3个电子能够轻松地释放出来形成阳离子Al3+,使铝具有较大的活性。
这也是铝被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铝的化学性质也十分活泼。
它可以与氧、硫、氯等非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氧化物、硫化物、氯化物等化合物。
在空气中,铝会与氧发生反应生成一层氧化铝膜,这一层氧化物膜可以防止铝继续氧化,保护铝的内部免受腐蚀。
第二部分:铝的制备和提炼铝的制备主要有两种方法:电解法和热还原法。
其中,电解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电解法首先需要将铝矾石(Al2(SO4)3)与纯碳粉混合,然后放入电解槽中进行电解。
在电流的作用下,铝矾石中的铝离子(Al3+)被还原成纯铝金属,并在阴极上析出。
而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则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氧气和二氧化硫。
热还原法则是利用铝矾石的高温热分解性质。
首先,将铝矾石放入电炉或回转窑中加热至高温,使其分解成氧化铝和硫酸铁。
接着,将生成的氧化铝与石油焦一同放入电炉中,通过高温还原反应,最终得到纯铝金属。
第三部分:铝的应用领域铝具有重量轻、导电性好、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因此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在交通运输领域,铝合金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和飞机的制造中。
它们不仅能减轻车身和飞机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还能提供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在建筑领域,铝合金门窗、幕墙和钢结构中,被广泛用作材料。
铝合金的轻质和可塑性,使得它成为了设计现代建筑外观的理想选择。
在电子领域,铝是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之一,被用于制造电线、电缆和电子元件。
在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产品中,铝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此外,铝还可以用于制造罐装饮料的铝罐、食品包装材料以及各类铝制品等。
高中化学铝的知识点_化学铝的基础知识归纳化学复习要点之一是运用元素的观点学习和认识物质,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才能把化学掌握好。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铝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铝的知识点(一)1、铝(1)物理性质:密度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银白色金属。
(2)化学性质:①跟O2及其它非金属反应:铝及其化合物常温下,在空气中因生成氧化膜,具有抗腐蚀能力。
4Al+3O22Al2O3 2Al+3SAl2S3 2Fe+AlO(铝热反应)②跟某些氧化物:2Al+Fe2O323③跟水反应:2Al+6H2O → 2Al(OH)3+3H2↑ (一般不反应,只有氧化膜被破坏后反应)④跟酸的反应:2Al+6H+→ 3Al3+ + 3H2↑(常温下,在浓H2SO4、浓HNO3中钝化) ⑤跟强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 → 2NaAlO2+3H2↑ 2、Al2O3(两性氧化物):白色固体、熔点高高中化学铝的知识点(二)1.铝箔在氧气中剧烈燃烧4Al+3O22Al2O32.铝片与稀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2Al+6H+=2Al3++3H2↑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2OH-+2H2O=2AlO2-+3H2↑4.铝与三氧化二铁高温下反应(铝热反应)铝及其化合物2Al+Fe2O32Fe+Al2O3高中化学铝的知识点(三)1.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2OH-===2AlO2-+H2O2.硫酸铝溶液中滴过量氨水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Al3++3NH3·H2O=Al(OH)3↓+3NH4+3.①、氢氧化铝溶液中加盐酸Al(OH)3+3HCl=AlCl3+3H2OAl(OH)3+3H+=Al3++3H2O②、Al(OH)3与NaOH溶液反应:Al(OH)3+NaOH(6)NaAlO2+2H2OAl(OH)3+OH-=AlO2-+2H2O。
高中化学必修一铝知识点总结铝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居第三位,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
那么关于高中化学铝的知识点,你掌握了多少了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化学必修一铝知识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化学必修一铝知识点(一)、铝1. 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因它是唯一能与碱反应的金属。
2. 铝箔的燃烧:现象是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不滴落。
原因是铝表面的氧化膜保护了铝,氧化铝的熔点(2050℃)远远高于铝(660℃)的熔点。
3. 铝、铁钝化:常温下,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发生化学反应(不是不反应),因生成了致密的氧化膜。
但在加热条件下,则能继续反应、溶解。
4. 铝热反应:实验现象: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热,有大量的熔化物落下来。
引燃剂:镁条、氯酸钾;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5.离子共存:加入铝能产生氢气的溶液,说明此溶液含有大量的H+或OH-,酸溶液中不能含有NO3-、AlO2-,溶液中一旦有了NO3-,溶液就成了HNO3,它与铝将不再产生氢气;碱溶液中不能含有Al3+、NH4+,但可含有AlO2-。
(二)、氧化铝1.熔点高:作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验仪器等。
2.两性氧化物:因它是化学中唯一的两性氧化物,特别与碱的反应,更应引起重视。
3.工业制备铝:2Al2O3(熔融)=4Al+3O2↑(三)、氢氧化铝1.制备原理:命题角度为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强调用氨水,而不能用强碱。
2.两性氢氧化物:因它是化学中唯一的两性氢氧化物,特别与碱反应,更应引起重视。
3.治疗胃酸过多:因其碱性不强,不会对胃壁产生强剌激作用,但可与胃酸(盐酸)反应,不能用强碱如NaOH。
4.明矾净水原理:因溶液中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Al(OH)3胶体,它可以和悬浮水中的泥沙形成不溶物沉降下来,故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高中化学必修一铝方程式1、铝和氢氧化钠溶液2Al+2NaOH+2H2o=2NaAlO2+3H2↑2、铝热反应4Al+3MnO2=3Mn+2Al2O3(高温)3、氧化铝和盐酸Al2O3+6HCl=2AlCl3+3H2O4、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Al2O3+2NaOH=2NaAlO2+H2O5、氢氧化铝受热分解2Al(OH)3=Al2O3+3H2O6、氢氧化铝和盐酸Al(OH)3+3HCl=AlCl3+3H2O7、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Al(OH)3+NaOH=NaAlO2+2H2O8、三氯化铝和过量氨水AlCl3+3NH3+3H2O=Al(OH)3↓+3NH4Cl9、三氯化铝和过量氢氧化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铝的毒理性质研究发现,铝元素能损害人的脑细胞。
高一化学必修一铝知识点归纳总结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元素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了解铝的性质和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下面对高一化学必修一中与铝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铝的基本性质铝是一种轻质、无机金属,密度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它的熔点较低,约为660℃,比较易于加工成不同形状的制品。
铝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以在空气中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膜,保护铝本身不被进一步氧化。
此外,铝还具有反射光线、抗紫外线等特性。
2. 铝的制取方法铝的主要制取方法有电解法和热还原法。
电解法将铝矾土经过浸出、纯化、电积等步骤得到铝金属。
热还原法主要是利用铝矾土与焦碳反应,将铝矾土中的铝氧化物还原为铝金属。
3. 铝的氧化性与还原性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铝可以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铝,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例如,铝粉与火焰中的氧气反应会发生剧烈的燃烧,产生明亮的火花。
4. 铝的应用领域铝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以下是其主要的应用方面:- 化工:用于制造硫酸铝、铝化学药品等;- 建筑:用于制造轻质、耐腐蚀的铝合金门窗、铝合金框架等;- 交通: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零部件;- 包装:用于制造易拉罐、食品包装等;- 电子:用于制造电子产品的外壳、散热器等;- 航空航天:用于制造火箭、航天器等。
5. 铝与环境问题铝在大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但过度释放铝离子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铝离子对水生生物具有一定的毒性,过度排放铝离子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损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因此,在铝的生产和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环保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以上就是高一化学必修一中与铝相关的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铝的性质和应用,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导。
高一化学铝合金知识点总结铝合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合金材料。
它由铝和其他元素(如铜、锌、镁等)组成,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
在高一化学课程中,我们对铝合金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了解。
以下是对高一学习过的铝合金知识点的总结。
一、铝合金的制备方法铝合金通常通过两种方法进行制备,即熔融法和粉末冶金法。
1. 熔融法:将铝与其他金属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加热至熔点,然后冷却凝固成型。
这种方法可以制备出各种不同成分和性质的铝合金,应用广泛。
2. 粉末冶金法:将铝粉末与其他金属粉末混合,经过冷压、烧结等步骤形成铝合金。
这种方法适用于制备复杂形状和特殊要求的铝合金制品。
二、铝合金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元素组成和使用目的,铝合金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三个主要类别:1. 铝铜合金:主要由铝和铜组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常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等领域。
2. 铝锌合金:主要由铝和锌组成,具有较高的塑性和可加工性,常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汽车零部件等。
3. 铝镁合金:主要由铝和镁组成,具有良好的强度与耐热性能,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
三、铝合金的性质铝合金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下面介绍几个主要的性质:1. 轻质:相较于钢铁等金属,铝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因此重量轻。
这使得铝合金在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 高强度:添加其他金属元素后,铝合金的强度可以显著提升。
这使得铝合金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和载荷。
3. 良好的导电性:铝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因此在电子设备和电气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4. 耐腐蚀性: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特别是对氧化性介质具有较强的抗腐蚀能力。
5. 可塑性:铝合金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可以通过压力加工、热处理等方法进行成型和加工。
四、铝合金的应用由于铝合金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 航空航天领域:铝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机身、发动机零部件等,因为其重量轻且具有较高的强度。
高一化学铝篇知识点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Al,原子序数13。
它是地壳中含量第三多的元素,仅次于氧和硅。
铝具有轻质、导电、导热、耐腐蚀等优良性质,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高一化学中关于铝的知识点。
一、铝的性质1. 物理性质:铝是一种银白色金属,质轻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
它的熔点较低,约为660°C,沸点约为2467°C。
此外,铝的密度较低,在所有常见金属中属于轻金属。
2. 化学性质:铝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防止进一步氧化。
然而,铝在酸性介质中容易被腐蚀。
铝与氧化剂反应活泼,如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
二、铝的制取和加工1. 制取方法:铝的主要制取方法是通过电解氧化铝熔融体来制取。
工业上常用的铝电解槽通常由氟化钠和氧化铝等物质构成。
在电解槽中,通过直流电流通入,氧化铝被还原成铝金属。
2. 加工方式:铝的加工方式主要有挤压、拉伸、滚轧等。
铝可以通过这些加工方式制成各种形状,如板材、型材和线材等。
这也是铝能在工业和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三、铝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 铝的应用:铝在工业制造中有广泛的应用,如飞机、汽车、船舶等交通工具制造中的结构材料。
此外,铝也用于制造厨具、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等。
2. 氧化铝的应用:氧化铝是铝及其化合物中常见的一种。
由于氧化铝具有高熔点和耐高温性,它在耐火材料、陶瓷材料以及制造催化剂等方面有重要应用。
3. 氢氧化铝的应用:氢氧化铝是一种碱性物质,常用于制备铝盐和药品,同时也可以用作防腐剂和酸中和剂。
四、铝与环境1. 环境问题:铝是地壳中丰富的元素,但大量的铝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例如,酸性雨水中的铝离子对水生生物造成威胁,同时过量的铝对植物的生长也有一定的不利影响。
2. 回收利用:铝具有良好的可再生性,通过回收利用铝制品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