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量吸氧与无创呼吸机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疗效对比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4
36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3年8月下第21卷第24期·临床研究·作者简介:陈微(1986.06—),女,广东汕头人,本科学历,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综合重症医学。
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与面罩高流量吸氧在治疗I 型呼吸衰竭中的疗效对比陈微1…巫礼敏2…陈煜宇3…邱湘钰4(1.潮州人民医院综合重症医学科,广东 潮州 521000)(2.潮州人民医院肾内科,广东 潮州 52100) (3.潮州人民医院肿瘤内科,广东 潮州 521000) (4.潮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广东 潮州 521000)【摘要】目的:研究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与面罩高流量吸氧在治疗I 型呼吸衰竭中的疗效对比。
方法:抽调该院2020年4月-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50例患有I 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将住院号录入系统后,根据住院号尾数奇偶性进行分为两组,实施面罩高流量吸氧治疗的25例患者既定为对照组,实施HFNC 治疗的25例患者既定为观察组。
对比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对比,96.00%高于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气指标对比,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炎症指标对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观察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发生率16.00%低于对照组的52.00%,且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死亡率4.00%低于对照组16.00%,但组间无差异(P >0.05)。
结论:I 型呼吸衰竭患者通过运用HFNC 进行治疗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使血气指标在较短得到较好的改善,减轻机体的炎性反应,促使患者康复。
【关键词】I 型呼吸衰竭;面罩高流量吸氧;经鼻高流量吸氧;血气指标【中图分类号】R56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249(2023)24-0036-03I 型呼吸衰竭属于呼吸衰竭的一个类型,主要是指氧分压低于60 mmHg,但无二氧化碳潴留的低氧状态,常见于重症肺炎、急性吸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左心衰等患者[1]。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86期 115作者简介:徐添杰,男,住院医师,研究方向:内科方向。
·临床研究·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吸氧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探讨徐添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江苏 苏州 )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吸氧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至12月全年笔者所在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给与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吸氧ICU危重患者,排除未能入组患者,分别给与无创呼吸机(对照组)及高流量吸氧(实验组),其中实验组(高流量吸氧组)15例,对照组(无创呼吸机组)14例。
观察在两组患者并发症(肺炎、气胸)、住院时间、自我感知舒适度(舒适例数)、转归(死亡例数)等指标。
结果两组患者在自我感知舒适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在并发症(肺炎、气胸)、住院时间、转归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结论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吸氧ICU危重患者中有重要意义,两组患者在自我感知舒适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流量吸氧更被大多数患者所接受。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高流量吸氧中图分类号:R318.13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86.054本文引用格式:徐添杰.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吸氧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115.0 引言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ICU作为一种呼吸支持新技术近些年来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给患者提供相对比较恒定的吸氧浓度(21%-100%)、温度(31-37 ℃)和湿度的高流量(8-80 L/min)气体,并通过鼻塞进行氧疗,具有很好的舒适性。
现就29例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吸氧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效果比较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1至12月全年笔者所在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给与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吸氧ICU危重患者,排除未能入组患者,分别给与无创呼吸机(对照组)及高流量吸氧(实验组),其中实验组(高流量吸氧组)15例,对照组(无创呼吸机组)14例。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呼吸机在慢阻肺合并肺心病及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对比研究摘要:目的:在慢阻肺(COPD)合并肺心病及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无创呼吸机的有效性。
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86例、2020年06月-2022年11月期间收治的COPD合并肺心病及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43例予以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治疗对象,纳入研究组;另43例予以无创呼吸机的治疗对象,纳入对照组。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均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率与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指标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CRP、PCT、NT-proBNP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HFNC治疗可加快COPD合并肺心病及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有效性较高,预后良好。
关键词: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无创呼吸机;慢阻肺;肺心病;Ⅱ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发病率、病死率较高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导致其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COPD患者主要病理特征为气流受限,且具有不完全可逆特点[1]。
一旦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或遇到气候骤变,则可能导致病情急性加重,极易并发呼吸衰竭及肺心病,是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2]。
普通氧疗及药物治疗COPD无法取得理想效果。
近年来,随着机械通气在临床治疗中的推广,COPD合并肺心病及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中多会出现不耐受情况,导致其住院时间延长,进而使其治疗费用增加,一旦发生呼吸机依赖而无法脱机,或者出现气管内出血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不良后果,可使其经济负担加重[3]。
本研究选取86例COPD合并肺心病及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旨在评价HFNC与无创呼吸机的疗效差异。
2021年第20卷第3期高流量吸氧湿化仪与无创呼吸机对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对比观察□马红霞【内容摘要】目的:探讨高流量氧疗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与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从科室2018年1月 2020年1月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40例入组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
对照组应用高流量吸氧湿化仪辅助通气,观察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正压辅助通气,对两组患者肺通气情况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两种不同类型的辅助通气方法在呼吸衰竭临床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呼吸频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心动过速、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流量氧疗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与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临床中应用效果良好,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情况,调节患者呼吸节律,但高流量氧疗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辅助通气对患者呼吸道刺激较低,更有利于患者血氧指标的改善。
【关键词】高流量氧疗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无创呼吸机;呼吸衰竭;疗效对比【作者简介】马红霞(1970.11 ),女,甘肃兰州人,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研究方向:老年病及睡眠监测呼吸衰竭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病症,是多种恶性疾病和退行性病变终末期的必然结果,如呼吸道病变、肺组织病变、肺血管疾病、胸廓疾病、神经中枢系统疾病等均可引起呼吸衰竭[1 2]。
呼吸衰竭发生后患者肺功能严重受损,肺通气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患者无法通过正常的呼吸实现气体交换,引起供氧不足和二氧化碳潴留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和代谢紊乱综合征。
呼吸衰竭治疗的关键在于治疗基础性疾病的同时改善患者肺通气情况,以机械通气或辅助通气的方法来调整呼吸节律、优化供氧、排出二氧化碳,预防病情的进一步发展与恶化[3 4]。
高流量氧疗无创呼吸湿化治疗仪和无创呼吸机是呼吸衰竭临床中较为常用的辅助通气技术,两者均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情况,从而提高患者血氧饱和度、降低二氧化碳潴留,从而促进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提高。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 第 6 卷第 80 期2019 Vol.6 No.8041无创机械通气和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的疗效对比杨 岚(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00)【摘要】目的 ICU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对患者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6月我院ICU 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0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心率及动脉血气指标等变化。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疾病治疗后平均动脉压、呼吸、心率等指标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改善,且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治疗有效率高。
结论 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方法,对改善患者病情及预后具有一定价值,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
【关键词】无创机械通气;ICU ;心力衰竭【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80.41.01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对此,本次研究中将我院ICU 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比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差异,形成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2019年6月我院ICU 收治的重症心力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高流量鼻导管吸氧,观察组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1±3.25)岁,均在入院,所纳入的患者均满足重症心力衰竭疾病标准,患者出现肺水肿及呼吸困难等表现。
将口咽腔及颈部等近期手术患者排除,本次研究患者或者家属同意参加,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高流量吸氧与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比较杨晓燕;白建文;刘显东;蒋易;燕艳丽【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iency between high-flow nasal cannula ( HFNC) vs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 NIV) in acute 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30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HFNC group and the NIV group. The indexes of vital sign, blood gas analysis in-dex , Borg scale and visual analog scal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fore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 hours after NIV or HFNC, their HR, MAP and RR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and PaO2 and SpO2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PaO2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NIV group than in the HFNC group. However, Borg scale and visual analog scal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HFNC group than in the NIV group. Conclusion Both HFNC and NIV can improve oxygenation obviousl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 for a short time, and HFNC is more comfortable and tolerable than NIV, which is an another choice for emergency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hypoxemic respiratory failure.%目的对比高流量吸氧及无创通气在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30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高流量吸氧组和无创通气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pO2),同时就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及舒适度进行评分.结果无创通气及高流量吸氧2h后,患者HR、MAP、R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aO2及SpO2明显高于治疗前.无创通气组PaO2明显高于高流量吸氧组,而高流量组呼吸困难评分及舒适度量表明显优于无创通气组.结论高流量吸氧与无创通气短期内均可明显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合,高流量吸氧患者的舒适性及耐受性均优于无创通气,可作为急性呼吸衰竭除无创通气外的一种选择.【期刊名称】《临床肺科杂志》【年(卷),期】2017(022)012【总页数】4页(P2138-2141)【关键词】急性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吸氧;无创通气【作者】杨晓燕;白建文;刘显东;蒋易;燕艳丽【作者单位】200062 上海,上海普陀区中心医院急诊科;200120 上海,上海市东方医院急诊内科;200120 上海,上海市东方医院急诊内科;200120 上海,上海市东方医院急诊内科;200120 上海,上海市东方医院急诊内科【正文语种】中文急性呼吸困难伴低氧血症是急诊科最常见的危重急症,是由多种因素所引发的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与ICU住院率和与不良的预后相关[1]。
无创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对重症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无创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High flow nasal cannula, HFNC)是指通过鼻导管提供暖湿空气的高流量吸氧技术。
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呼吸道疾病患者的治疗中,特别是对于重症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HFNC在治疗中具有许多优势。
本文将从HFNC技术原理、其在重症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HFNC技术原理HFNC采用鼻导管作为呼吸支持接口,高流量的湿气通过鼻导管送入呼吸道,补充患者的氧气。
其优势包括其能够保持鼻腔温湿度,减少气体流速对呼吸系统的刺激,缓解患者的吸气阻力及临床表现,改善呼吸功能,提高通气/血流比值,并降低对呼吸机的依赖性。
此外,HFNC系统还具有误吸和通气不足发生率低的优点。
二、HFNC在重症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重症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是常见的重症疾病,传统的治疗包括氧气治疗、呼吸机辅助通气等维持呼吸功能的方法。
然而,呼吸机辅助通气有许多并发症,治疗的过程复杂且费用昂贵,因此在许多患者中,寻找替代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和降低风险是必要的。
HFNC是作为一种新的呼吸支持技术,在重症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HFNC系统可提供温暖的、高流量的加湿氧气,以代替传统氧气治疗。
HFNC的高流量能通过鼻腔和咽部形成正压,增加肺容积,改变呼吸模式,从而使通气/血流比值的提高减少呼吸功耗,减轻吸气时候的劳动,并有助于加强肺胞的滞留,促进氧气弥散,提高组织氧供。
三、HFNC在重症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疗效许多研究纷纷证明HFNC治疗重症小儿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优势明显,特别是在轻度至中度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中,HFNC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一项2012年的研究表明,在乳婴中,HFNC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呼吸频次、心动过速的持续时间以及降低呼吸窘迫的发生率。
对比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氧疗对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氧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性。
方法:选取80例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病例取自2018年1月~2023年2月。
按随机抽签法予以对照组(无创呼吸机,40例)与观察组(高流量氧疗,40例)组间划分及疗效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心率、呼吸频率、英国的呼吸问卷(mMRC)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均较短,间歇治疗时间较长,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明显较高,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各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氧疗均可有效改善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及血气指标,但高流量氧疗在临床指标及舒适度改善方面更具优势,且可减少呼吸机使用频率及并发症风险,缩短其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治疗安全性和舒适度。
关键词:肺疾病;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高流量氧疗;临床疗效肺疾病呼吸衰竭发病后以气流受限特征为主要表现,病情一般呈进行性加重。
无创呼吸机是治疗肺疾病患者的有效方法,通过面罩、鼻罩途径予以患者氧气支持,对患者通气状况及呼吸衰竭症状具有高效改善作用,有助于缓解患者病情,但此方案治疗中可能会并发口干、胃胀气、面罩压伤、误吸等病症,导致临床疗效及预后受到影响[1]。
高流量氧疗可对患者吸入气体进行加湿、加温处理,保障其自由呼吸、饮食,与人体生理要求符合度较高[2]。
此外,高流量氧疗的供氧浓度精确,同时可予以患者高浓度给氧、高送气流量,对其通气和供氧功能具有积极改善作用[3]。
本研究选取80例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旨在评价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氧疗对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具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80例肺疾病呼吸衰竭患者,病例取自2021年1月~2022年12月。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重症医学科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在常规抗感染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比较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8 h后两组患者PaO2、pH值均呈降低趋势,PaCO2均呈升高趋势,两组改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对于改善患者血气水平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有同等的疗效,但其可以有效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AECOPD;Ⅱ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属于一种常见的临床呼吸系统疾病,气候变化、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可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从而发展为COPD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而Ⅱ型呼吸衰竭为AECOPD引起的并发症,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
临床通常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来控制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可有效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症状,但易引发鼻腔出血、面部压伤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治疗耐受性。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凭借其加温、加湿等优势,常被用来治疗呼吸衰竭的新生儿或儿童。
近年来,其逐渐应用于临床,有研究显示[2],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于Ⅱ型呼吸衰竭也有较好的疗效。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序贯高流量吸氧用于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心力衰竭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
急性心力衰竭是一种危急病情,表现为心脏无法提供足够的血液流量以满足身体各器官的需求。
当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时,治疗难度进一步加大,病情更显危重。
在重症监护室(ICU)里,如何有效地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机械通气等,但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如药物副作用大、机械通气对患者不适等。
1.2 研究目的1. 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结合高流量吸氧在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具体效果,评估该治疗方法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和预后的影响。
2. 分析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结合高流量吸氧治疗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该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ICU内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意义急性心力衰竭是临床急性心源性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并发呼吸衰竭是一种病情严重的并发症。
目前,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仍然存在许多挑战,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
探索一种新的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将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结合高流量吸氧在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氧合状况,还能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和心力负荷,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通过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为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案。
对于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和促进医疗技术的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原理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是一种通过面罩、头盔或鼻塞等装置,将正压空气或氧气送入气管以维持呼吸道通畅的治疗方法。
高流量吸氧与无创呼吸机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疗效对比研究作者:江惜彬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2期【摘要】目的:研究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对于呼吸衰竭患者的作用与效果。
方法:选出我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7月采用无创呼吸机的42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高流量吸氧的42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
结果:B组患者在护理后其血气分析、各生命体征都优于A组患者(P【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治疗;高流量吸氧;效果;呼吸衰竭;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2-0096-01在临床中,由于急、慢性呼吸衰竭而引发急性发作的患者,多于40%都要开展机械通气(MV)。
MV能够辅助挽回许多患者的生命,然而,其也会增多住院所需的时间,提升医疗花费,使得患者所需担负的压力更多[1]。
所以,尽力降低MV的运用,特别是防范有创机械通气(IPPV)已变成了临床中所需研究与分析的核心问题之一[2]。
本文主要就对比与分析了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对于呼吸衰竭患者的作用与效果,并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1 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出我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7月采用无创呼吸机的42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作为A 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高流量吸氧的42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作为B组。
此次试验研究通过了医院中伦理委员会的核实及批准。
A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5例;其年龄在62-91岁之间,年龄均值(76±10.99)岁。
B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4例;其年龄在63-90岁之间,年龄均值(76±9.18)岁。
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可深入研究。
1.2方式1.2.1A组A组:对患者施予无创呼吸机:借助BiPAP Harmony ST型双水平无创呼吸机,辅助患者处于半卧位,适宜地抬升其头部。
无创呼吸机和高流量吸氧湿化仪治疗呼吸衰竭的疗效比较姜红波【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与高流量吸氧湿化仪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对2016年8月~2017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85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2例)和实验组(43例),对照组使用高流量吸氧湿化仪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呼吸衰竭临床疗效.结果:组内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呼吸频率(21.34±4.16)次/min较治疗前(24.63±2.54)次/min减少,血压有所降低;实验组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呼吸频率(24.03±1.73,18.35±3.25)次/min和血压(110.15±10.53,115.78±19.24)mmHg变化相当,均无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高流量吸氧湿化仪对患者刺激较小,更有助于降低心率,但无创呼吸机治疗更能有效控制患者呼吸频率.两组治疗方式对患者血压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在控制呼吸频率方面优于高流量吸氧湿化仪,但后者治疗方式更有利于患者恢复,对患者的刺激更小.【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年(卷),期】2019(025)002【总页数】2页(P26-27)【关键词】无创呼吸机;高流量吸氧湿化仪;呼吸衰竭【作者】姜红波【作者单位】朝阳二三四医院内五科辽宁朝阳 1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8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并发症,老年人是其主要发病群体。
主要原因是老年患者心肺功能较弱,若出现合并呼吸衰竭,不能及时救治,会对患者产生致命危害。
目前,对感染性休克合并呼吸衰竭治疗方案中,气管插管术是常用方法,其缺点是容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有重要影响[1]。
近年来,无创呼吸机治疗方式取得较大进展,但受医疗条件的限制,无创呼吸机仍不能得到广泛应用,现报告如下。
• 4454 •CHINESE GENERAL PRACTICE : NURSING November 2020 Vol.8 No.22[4] 张雪,孙娟,谢长好,等.心理干预对育龄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9]的影响[]•中华全科医学,018,6(1):1762-1765.[5] 何英,杜小清,景婷,等.连续性护理干预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 [0]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山西医药杂志,017,6(1):113-115.[6]SOLATIK, MOUSAVI M.KHEIRI S e a Z.The effectiveness of [1]mindfulness-basedcognitivetherapyonpsychologicalsymptoms andquality oflifein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pati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 ]. Oman Med J , 2017,32 ( 5 ) : 378385.[7] 王苏丽,吕良敬.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生活质量研究现状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华风湿病学杂志,018,2(4) :217219.[8]王苹,黄鹏飞,长淑彦,等.基于正念减压的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 癌因性疲乏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 (35) :4478- 4481.刘丹凤,王玉娜,孙永梅.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焦 虑、抑郁的影响[].中华现代护理杂志,018,4(33) : 40691072. 徐小青,郑国华,丁雯雯,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身体意象、自尊 与心理困扰的关系[].广东医学,017,1(38):3385.KARIMZADEH H, SHIRZADI M.KARIMIFAR M.The effectofVitaminDsupplementationindiseaseactivityof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patientswithVitaminDdeiciency :arandom- ized clinical trial [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edical Sciences theOficialJournalofIsfahan Universityof MedicalSciences ,2017,22(1):46[2]马玲,叶亚丽,蔡娅菲.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幸福感指数影响因素分析[]•河北医学,017,3(3):511514.(收稿日期:2019-06-17;修回日期:2020-11-02)(本文编辑郭海瑞)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 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比较夏彩芬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 FNC)与无创呼吸机在呼吸衰竭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的比较刘华平;龚传明;屈磊;李翔;李婷【摘要】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3例COPD伴Ⅱ型呼衰的患者随机分为NPPV组(46例)与HFNC组(47例).两组均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抗感染、祛痰止咳等常规治疗,此外,NPPV组给予NPPV治疗,HFNC组给予HFNC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变化以及治疗24h后的舒适度、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HFNC组的舒适度显著优于NPPV组;两组治疗均能有效减缓患者呼吸频率、心率,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状态,但HFNC组治疗24、48 h后的心率、呼吸频率、pH值及PaCO2均显著低于NPPV组,PaO2明显高于NPPV组(P<0.05).HFNC组并发症发生率较NPPV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对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HFNC治疗较NPPV舒适度高,患者更易耐受,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效果也较NPPV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18(028)012【总页数】3页(P1168-1170)【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疗效【作者】刘华平;龚传明;屈磊;李翔;李婷【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63.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1],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我国≥40岁人群COPD患病率为9.9%,且近20年≥40岁人群COPD患病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2],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是导致COP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无创通气应用于治疗COPD伴Ⅱ型呼衰患者较普遍,它可以降低患者者呼吸困难程度,降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提高氧分压(PaO2)[3],但是并发症较高、患者耐受性差等因素影响疗效[4-5]。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年1月第21卷第2期・133・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伴n型呼吸衰竭疗效比较邹荣华(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东乡331800)摘要:目的:比较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II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进行治疗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II型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本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接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接受经鼻高流量氧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检测结果、呼吸支持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转归情况。
结果:治疗后,两组24h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检测结果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呼吸困难缓解时间长于对照组(P V0.05),两组呼吸支持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失败者中治疗不耐受所占比例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鼻面部损伤、胃肠胀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V0.05)。
结论: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II型呼吸衰竭的疗效相似,但患者对经鼻高流量氧疗的耐受性更好,可作为呼吸支持优选方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II型呼吸衰竭;经鼻高流量氧疗;无创正压通气中图分类号:R563.8文献标识码:B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21.02.065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II型呼吸衰竭的常用手段,但对患者耐受性有明显影响,临床开展受到一定限制叫经鼻高流量氧疗作为一种新型氧疗方式,在舒适性和安全性方面都获得了临床医师的认可,其在呼吸衰竭治疗中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叫本研究对经鼻高流量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伴II 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龙源期刊网 高流量吸氧与无创呼吸机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疗效对比研究
作者:江惜彬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2期
【摘要】目的:研究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对于呼吸衰竭患者的作用与效果。
方法:选出我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7月采用无创呼吸机的42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作为A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高流量吸氧的42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
结果:B组患者在护理后其血气分析、各生命体征都优于A组患者(P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治疗;高流量吸氧;效果;呼吸衰竭;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5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2-0096-01
在临床中,由于急、慢性呼吸衰竭而引发急性发作的患者,多于40%都要开展机械通气(MV)。
MV能够辅助挽回许多患者的生命,然而,其也会增多住院所需的时间,提升医疗花费,使得患者所需担负的压力更多[1]。
所以,尽力降低MV的运用,特别是防范有创机械通气(IPPV)已变成了临床中所需研究与分析的核心问题之一[2]。
本文主要就对比与分析了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对于呼吸衰竭患者的作用与效果,并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出我院在2016年11月-2018年7月采用无创呼吸机的42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作为A 组,另选出在此基础之上采用高流量吸氧的42例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作为B组。
此次试验研究通过了医院中伦理委员会的核实及批准。
A组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5例;其年龄在62-91岁之间,年龄均值(76±10.99)岁。
B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4例;其年龄在63-90岁之间,年龄均值(76±9.18)岁。
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P>0.05),可深入研究。
1.2方式
1.2.1A组
A组:对患者施予无创呼吸机:借助BiPAP Harmony ST型双水平无创呼吸机,辅助患者处于半卧位,适宜地抬升其头部。
同时,对患者戴上面、鼻罩,把呼吸机中的各管道同呼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