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四字词语综合性学习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10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综合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捍卫英雄,就要坚决同一切歪曲历史、wū miè()英雄的行为作斗争。
【乙】《最后一次讲演》中,反动派挑拨离间.,卑鄙.无耻,闻一多先生拍案而起,满腔bēi fèn()地高呼: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丙】无论是面对恐怖势力,还是克服艰难险阻,总有许多英雄一次次在危急时刻,一次次____________,带给我们心灵的震撼与感动。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wū miè ①bēi fèn(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挑拨离间.①卑鄙.(3)在上面文段横线处,填入一个符合语境的四字词语:二、综合性学习2.班级开展了“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解读“和”字】(1)同学们搜集了关于“和”字的材料,请与他们一起解读。
材料一:和,相应也。
从口,禾声。
——《说文解字》材料二:“和”是个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
这个字极妙:左边是间屋子,里面悬有三个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是音乐合奏——合奏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
——周汝昌《和谐之思》根据以上材料和小篆的“和”字,你了解了汉字的构造特点是:。
(2)同学们制作了以“和平”为主题的手抄报,摘录了以下一则新闻。
2021年12月13日,沧州市盐山县国防教育办公室牵头组织全县开展国家公祭日活动。
活动中,盐山县各单位通过电子显示屏、横幅、微信公众号等多种载体,运用播放视频、发放宣传资料、制作展板、主题演讲、国旗下讲话等多种方式开展宣传活动,唤起大家的危机意识。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唯有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才能增强国防力量,使我们的祖国不受外辱,繁荣富强,屹立于世界之林。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训练(含解析)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畸.形(jī)绯.红(fěi)匿.名(nì)深恶.痛疾(wù)B.诘.责(jié)慰勉.(miǎn)不辍.(zhuì)杳.无消息(yǎo)C.佃.户(diàn)锃.亮(zèng)盎.然(àng)颔.首低眉(hán)D.酒肆.(sì)炽.热(chì)摹.画(mó)雷霆万钧.(jūn)【答案】D【解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A 绯红(fēi)。
B不辍(chuò)。
C颔首低眉(h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牢骚胆怯吹虚油光可鉴B.寡妇燥热崎岖和颜悦色C.平庸体量简陋器宇轩昂D.宽恕广漠蒙昧侍人接物【答案】B【解析】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A吹嘘。
C体谅。
D待人接物。
3.下面句子中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母亲待人最________,最_________,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
但她有时候也很有_________,不受一点人格上的_________。
A.慈祥温和刚烈欺负B.仁慈温和刚气侮辱C.仁慈温柔刚气欺负D.慈祥温柔刚烈侮辱【答案】B【解析】(1)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善安详。
仁慈:仁爱慈善。
这里形容“母亲”“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以此应选用“仁慈”。
(2)温和: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
温柔:温顺体贴。
这里形容“母亲”性格的性情平和可亲,所以应选用“温和”。
(3)刚烈:刚强、贞烈。
刚气:刚强的气质和意志。
这里形容“母亲”的意志刚强,所以应选用“刚气”。
由此运用排除法,答案即可确定为B 项。
4.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中学 2023 学年度春季学期中期质量检测试卷八年级语文科目班级:姓名:成绩:一、积累与运用(共 6 题,计 22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 分)()A.行.辈(háng) 欺侮.(wǔ) 斡.旋(wò) 装模.作样(mó)B.锵.然(qiāng) 纠葛.(gé) 糜.子(mí) 天衣无缝.(fèng)C.缄.默(jiān) 龟.裂(guī)追溯.(shù) 草长.莺飞(zhǎng)D.山麓.(lù) 两栖.(qī)眼眶.(kuàng) 戛.然而止(jiá)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 分)()A.蓦然枯躁漂移海枯石烂B.恬静迁徒思慕消声匿迹C.震撼争讼帷幕叹为观止D.静穆褪色连翘人情事故3.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4 分)传播中国古代诗词歌曲,是音乐教育界弘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首要途径之一。
古代诗词歌曲是配乐歌唱的诗歌,凝聚了中国古人的思想和情感□这些歌词有的表现了...古代士人的家国情怀:如《魏氏乐谱》所收李白《关山月》对唐代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的关注..,王维《陇头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有的则反映了古代人民美好的亲情□爱情和友情:如《魏氏乐谱》所收王维《阳关曲》表达了既渴望朋友建功立业于边塞、又不忍离别..的情感。
(1)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 分)。
(2)依次填入语段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1 分)()A. 。
;、B. ! , ,C. 。
,、D. ! ;,(3)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语段中画波浪线部分的主语为“诗歌”。
B.语段中加点字“戍”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戈”。
C.语段中画横线的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D.语段中加点词语的词性都是名词。
4.默写。
( 9 分)(1)兼葭萋萋,。
第六单元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和运用(共6 小题,计17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按辔.(pèi) 畎.亩(quán) 穷匮.(kuì) 恹.恹欲睡(yān)B. 荷.担(hè) 山涧.(jiàn) 嗟.叹(juē) 丈夫之冠.(guàn)C. 发簪.(zān) 魁.父(kuí) 拂.士(bì) 山北之塞.(sè)D. 智叟.(sǒu) 始龀.(chèn) 箕畚.(bèi) 动心忍.性(rěn)2.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潇洒繁殖张目结舌无动于衷B. 忧患帐蓬触目伤怀旁逸斜出C. 濒临提携深恶痛疾自出心载D. 宽恕俯瞰磨肩接踵妙手偶得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 分)(1)祖国母亲哺育滋养了各族儿女,其博大的胸襟成为_________(凝结勾结联结)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2)在空旷的露台上,一对舞者伴着______________ (良莠不齐抑扬顿挫长短不一)的音乐跳起利落洒脱的探戈舞。
4. 经典诗文默写。
【在(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6 分)(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2)此中有真意,__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3) 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4) 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5)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6)金陵城上西楼,__________________。
(朱敦儒《相见欢》)(7)争渡,争渡,__________________。
初二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汇总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1、分门别类辑古诗。
(1)古诗中的春夏秋冬: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冬: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2)古诗中的风花雪月: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舟》)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王维《鸟鸣涧》)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雪: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古诗中的湖光山色: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4)古诗中的名胜古迹: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古诗中的离愁别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中考语文复习:第专题语言运用综合性学习(一)中考语文复习:第专题语言运用综合性学习语文运用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突破语言运用的难题需要全面综合性的学习。
语言运用综合性学习包括词语的正确运用、句式的适当运用、篇章的合理搭配、修辞的运用,同时还需要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心态。
一、词语的正确运用词语是语言运用和表达的基本单位。
正确掌握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语文练习的重点。
词语的误用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词义的搭配错误,另一种是字形和读音的错误。
在学习词语的时候,我们要注重记忆和实际练习,通过积累、学以致用、反复温习,用对词语才能够变成一个自然的语言跃跃欲试者。
二、句式的适当运用句子是上层建筑。
打造句子语言的规范和优美是语言使用的关键。
课外阅读和对优秀文章的思考是提高句式的最有效途径,应该注意读后感想的表达方式。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仿写、拓展、整合等方面来锻炼句式运用的能力。
三、篇章的合理搭配篇章运用是对整段文字的整体把握。
要理解和掌握一篇文章的意义和重点,需要看篇章结构、熟悉篇章主旨。
篇章的逻辑性、连贯性和层次感都是非常重要的。
限于篇幅,本篇文章不在深入这个角度讨论,可阅读其他有关文章获取更多学习经验。
四、修辞的运用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的高级手段。
学习修辞需要有慧眼辨识优秀的文章,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排比、对比、变化等方法来丰富语言的形式和意义。
好的修辞用词能够很好地点明文中的重点,暗示文章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五、高效的学习方法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够大大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和效益。
我们可以通过制定学习计划,量化学习任务,定期自测,查缺补漏,矫正不足,培养自我反思的习惯等方面来提高复习效率。
六、正确的心态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正确的心态。
要构建积极健康的心理影响,避免心理担忧,建立信心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语文学习并不只是追求语言文字的精美华丽,更应该是一种思维深度和阅读理解的能力。
我们应该从实践中学习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专题09 综合性学习★知识划重点★综合性学习题型及解题方法一、图文转换图表题主要考察表格、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等。
但是无论如何,图表题都是有共通的特点,一般都会要求同学们关注题干,认真审题,审出什么呢,看一看题干的要求是什么,看一看题目是什么,当然,更重要的是,同学们一定要把握好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它会围绕着这个主题来出题。
在进行阅读图表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到数字的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要比较出它们的变化,比较出它们的趋势,然后再通过梳理得出结论。
在表述的过程中,需要同学们特别关注词语的运用,尤其是表示诚意的副词。
比如2012年考察的关于水资源的柱状图,在我们的考试说明上面15页是能够看到这个柱状图的: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与国际缺水比较图。
比较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北京水资源是很低很低的,跟那两个柱相差很大,比较过程之中自然就会写出北京市的人均水资源量,它是极为缺少的。
在这里,用副词也是很重要的。
三个柱在比较的过程之中有个递进关系,可以用“甚至”这样的连词来做连接。
因此我们在表达的时候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二、文字概括文字概括的核心就是概括大意,不管它用什么样的类型出,小段的文字我们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如果大段的文字,我们要分出层次来进行概括,然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表达,这个就是文字题的核心部分。
概括的时候,建议有中心句、概括句时一定要把它找到,找到之后就可以很轻松的拿来用了。
如果找不到,再找关健词,自己来进行概括。
在综合性学习里面,图表题和文字题有时候会放在一起出,这时就需要提取信息,提取信息一般是要找到它们的共通点,或者是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我们通过词语把它联结在一起。
或者,是找到共同的部分,把共同点合并同类项概括出来。
文字概括中,还有一种题型是用不同人物的语言来说说感受。
这类题型通常让同学们来概括一下他们的感受是什么,往往是有字数要求的。
这就要求同学们,第一能够抓住它话语里面的核心词来概括内容,第二就是能够把这几个人的角度给它区分出来。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言运用专题练习(含答案)(5)一、初中语文语言运用1.经典著作是经岁月淘洗的精神食粮,阅读经典不可或缺。
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
(1)下面是一段关于“为什么要阅读经典”的文字,请概括出经典作品的四种功能。
(每点不超过六个字)今天,我们为什么要阅读经典作品?仰望夜空,你吟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流淌一份乡情;送别友人,你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递一份旷达。
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融入我们的基因里。
更何况,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
但其意义又不止于传承,就个人而言,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
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当很多人都发生气质的变化时,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就会随之发生变化。
(2)阅读方框内“如何阅读名著”的短文,联系全文,将空缺处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容,另一方面暗示结构主题。
下面是以“回目”的形式为两篇经典文章拟写的标题,请参照下面的示例,补充出空缺之处。
示例:《智取生辰纲》——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三顾茅庐》:________三顾茅,诸葛亮________。
【答案】(1)①体悟经典之美;②继承传统文化;③经历文化濡染;④发生气质变化。
(2)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精读细节,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学会做读书笔记;加深理解,拓宽视野(3)刘玄德;隆中决策【解析】【分析】(1)在整体感知文段内容的基础上从从筛选出如下关键句:这份对经典之美的体悟;如果你不想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那么阅读代表传统文化的典范性文本,是继承传统的一种极佳方式;阅读经典文本是使阅读者经历一番文化濡染的过程;受文化濡染比较多的人和受濡染比较少的人,其气质是截然不同的。
整合出答案即可。
(2)结合语境分析,①第一个方法是写阅读前言、后记和目录的作用,阅读这些内容可以了解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自我综合评价(四)(891)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颓.唐(tuí)鲜腴忍俊不禁.(jìn)触目伤怀B.摇曳.(yè)濒临夷.为平地(yí)满目狼藉C.蹒跚.(shān)悲悯锲.而不舍(qì)恹恹欲睡D.婆娑.(suǒ)技俩密匝.匝(zā)旁逸斜出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并的道德操守和处世方法。
家风中蕴藏着先人所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也包含着简单朴素的为人。
千百年来,家风在一个个家庭里承载、延续,奠定了整个民族文明的基础。
A.传播恪守规则B.传承保守规则 C.传承恪守准则D.传播保守准则3.找出下面语段中的两个病句,并改正。
①朱自清先生是著名的民主战士,对敌人从不留情面。
②然而,通过阅读《背影》,又让我们看到了他深情的一面。
③或许,伟大的,都如他般憎爱分明。
④憎得彻底,爱得深沉。
(1)第句是病句,应改为:(2)第句是病句,应改为:4.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①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
②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变化的一个阶段。
③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
④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⑤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这种变化过程究竟能产生多大的影响,目前尚无明确证据。
()A.④②①③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④①③⑤②5.综合性学习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
关心、爱护、孝敬老人,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应有的美德。
班上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新闻2018年4月28日,荆州广播电视台《好人开讲》之“以孝传家”节目播出,最后开讲的是11岁的小女孩覃可欣。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积累与运用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 交卸.(xiè)奔丧.(sāng)狼藉.(jié)密匝.匝(zā)B . 鲜腴.(yú) 倘.若(tǎnɡ) 松懈.(xiè) 惦.记故乡(D iàn)C . 遏.制(è) 点缀.(zhuì) 瓦砾.(lì) 精神颓.唐(tuí)D . 迂.腐(yū) 琐屑.(xiè) 欺凌.(línɡ) 濒.临倒闭(B īn)2. 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 差使避邪蹬堂入室祸不单行B . 星辰谋面连绵不断夷为平地C . 遵循露出触目伤怀张目接舌D . 渴望稳定一事无成深受讫害3. 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我感激那个素未谋面....的好心人。
B . 被老师批评,同桌情郁于中....,撕坏了我的作业本,还冲着我大吼。
C . 这个才被发现的溶洞,目前还没探明通向何处,真是深不可测....。
D . 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自然,却饶有情趣....。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 . 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C .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D .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 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 下列句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B . 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
——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C . 一万年前是这样,一万年以后也是这样!D . 我的树在哪里?树不肯告诉我,我只能等待岁月来告诉我。
6. 下面的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 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凛.冽(lǐng)要塞.(sài)轻盈.(yíng)锐不可当.(dǎng)B.横.蛮(hèng)炽.热(zhì)酒肆.(sì)颔.首低眉(hàn)C.吹嘘.(xū)佃.农(diàn)不逊.(xùn)深恶.痛疾(è)D.诘.责(jié)滞.留(zhì)和蔼.(ǎi)广袤.无垠(m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轩昂躁热粗糙油光可鉴B.简陋落弟俭朴筋疲力尽C.窒息仁慈蒙昧为富不仁D.慰勉畸形愚钝诚皇诚恐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大鱼海棠》的预告片中“守望重生”“义无反顾”“爱苦别离”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骑在“女红军”塑像头上拍照,此类不文明的旅游现象屡婪不止,其原因是缺乏个人修养造成的。
B.一档名为《朗读者》的大型朗读类节目播出,加上已经成为热门话题的《见字如面》,给人一种久违的文化气息。
C.一年一度的两会,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目光,打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
D.读者深受喜爱的杨绛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5.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一文,叙写了当地几个医生为“我”父亲治病的情形,医生开的药方里常有奇特的药引。
B.《回忆我的母亲》选自《朱德选集》,作者朱德,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综合复习测试题(含答案)(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5个小题;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俯瞰.(kàn)濒.临(bīn)踌躇.(zhú)摩肩接踵.(zhǒng)B.斟.酌(zhēn)狼藉.(jié)嶙.峋(lín)惟妙惟肖.(xiào)C.洗涤.(tiáo)雕镂.(lòu)禁锢.(gù)潜.滋暗长(qián)D.簇.拥(cù)蹒.跚(pán)遏.制(è)无动于衷.(zhō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推崇冬奥会坦荡如低长途跋涉B.颓塘抗病毒重峦叠嶂慷慨激昂C.倦怠加湿器不折不挠春寒料峭D.赋闲价值观连绵不断何颜悦色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课上,悠扬的朗读声络绎不绝....地从教室里传出来。
B.泉城济南因地制宜....,光随舟行,景随光至,泉城夜色呈现出独特的美。
C.这个教室的装修方案有创造性、墨守成规....,深受同学们喜爱。
D.演讲比赛中,他引经据典,夸夸其谈....,最终夺得第一名。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春风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C.张择端画《清明上河图》,绢本,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
D.身患重疾的张桂梅老师,在南疆大山里创办了全免费的女子中学,12年来默默奉献,把不少家境困难的女生送进了大学,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5.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而且这种现象越来越低龄化②但是互联网时代,汉字却陷入有声无形的窘境③汉字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和智慧④专家学者认为:汉字对智力的开发有巨大作用;认识的汉字越多,联想就越丰富⑤其兼备象形和表意的特点及蕴含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是任何科技也无法模拟和取代的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A.③⑥①⑤④②B.③⑤④②⑥①C.⑥①②③④⑤D.⑥②①④③⑤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孟子》中有许多历代传颂的名言警句。
初中成语总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 掌握初中阶段所学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2. 提高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丰富语言表达;3. 培养学生对汉语成语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和来源;2. 成语的分类和特点;3. 成语的正确运用和辨析;4. 成语的巩固练习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成语的定义和来源,提醒学生成语是汉语的精华,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达方式;2. 提问学生对成语的分类和特点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学习兴趣。
二、成语分类和特点(15分钟)1. 引导学生根据成语的意思和用法进行分类,如:形容人物品质、动作、心情等;2. 讲解成语的特点,如:结构固定、意义丰富、用法灵活等;3. 举例说明成语的出处和故事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
三、成语的正确运用和辨析(20分钟)1. 讲解成语的正确运用,如:语境适宜、意义准确、避免重复等;2. 引导学生通过成语解释和例句来辨析成语的正确与否,如:成语的意思、用法、感情色彩等;3. 提供一些常见的成语错误例句,让学生进行辨析和修改,提高学生对成语的敏感度和辨析能力。
四、巩固练习和应用(15分钟)1. 提供一些成语填空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对成语的记忆和运用;2. 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语表达,如:讲述一个成语故事、用成语造句等;3.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运用成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次复习的内容和收获,反思自己在成语学习中的不足之处;2. 强调成语学习的重要性和持续性,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成语填空练习和口语表达作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一次成语知识测试,检验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3. 关注学生在日常课堂发言和写作中的成语运用情况,对学生的进步进行鼓励和指导。
以上是一份初中成语总复习的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八年级语文基础复习卷班级姓名一、四字词语锐不可当张皇失措转弯抹角月明风清荡然无存触目伤怀情郁于中微不足道大庭广众长途跋涉穷愁潦倒风尘若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生死祸福惟妙惟肖巧妙绝伦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胸中有丘壑因地制宜重峦叠嶂迥然不同雅俗之别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相安无事天衣无缝在劫难逃五彩斑斓啸聚山林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变化多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二、综合性学习(一)、世界何时铸剑为犁1、描写战争的诗词句(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军事成语(1)声东击西(2)马革裹尸(3)打草惊蛇(4)乌合之众3、战争名言(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兵民是胜利之本。
4、战争遗址:(1)长城(2)虎门销烟池5、战争中的英雄故事或英雄人物(1)狼牙山五壮士(2)刘胡兰(3)黄继光6、与战争有关的文艺作品(1)《安妮日记》(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7、近几年的战争:(1)海湾战争(2)反恐战争8、收获、感受通过学习,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非正义战争的罪恶,从而更加热爱和平。
“记住历史,珍惜和平!”(二)、让世界充满爱1、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奉献》《朋友》2、书籍:《爱的教育》《繁星·春水》(冰心)3、感受:通过活动,感悟“爱”的博大精深,学会感恩,关爱弱小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4、广告语: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会更美好。
(三)说不尽的桥1、桥的名称:(1)吊桥(2)拱桥(3)立交桥2、桥的诗句(1)小桥流水人家(2)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3、桥的故事(1)神话传说中“鹊桥”(2)张果老倒骑驴过桥4、文艺作品:(1)《枫桥夜泊》(2)《断桥》5、历史故事:钱塘江大桥6、名桥:赵州桥苏州宝带桥7、感受:通过活动,能多角度地了解桥,开阔眼界,激发对桥的探讨热情。
八年级语文基础复习卷班级姓名一、四字词语锐不可当张皇失措转弯抹角月明风清荡然无存触目伤怀情郁于中微不足道大庭广众长途跋涉穷愁潦倒风尘若旅鸡零狗碎低眉顺眼连声诺诺生死祸福惟妙惟肖巧妙绝伦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胸中有丘壑因地制宜重峦叠嶂迥然不同雅俗之别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相安无事天衣无缝在劫难逃五彩斑斓啸聚山林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变化多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无人问津二、综合性学习(一)、世界何时铸剑为犁1、描写战争的诗词句(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军事成语(1)声东击西(2)马革裹尸(3)打草惊蛇(4)乌合之众3、战争名言(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兵民是胜利之本。
4、战争遗址:(1)长城(2)虎门销烟池5、战争中的英雄故事或英雄人物(1)狼牙山五壮士(2)刘胡兰(3)黄继光6、与战争有关的文艺作品(1)《安妮日记》(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7、近几年的战争:(1)海湾战争(2)反恐战争8、收获、感受通过学习,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非正义战争的罪恶,从而更加热爱和平。
“记住历史,珍惜和平!”(二)、让世界充满爱1、歌曲:《让世界充满》《爱的奉献》《朋友》2、书籍:《爱的教育》《繁星·春水》(冰心)3、感受:通过活动,感悟“爱”的博大精深,学会感恩,关爱弱小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4、广告语: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会更美好。
(三)说不尽的桥1、桥的名称:(1)吊桥(2)拱桥(3)立交桥2、桥的诗句(1)小桥流水人家(2)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
3、桥的故事(1)神话传说中“鹊桥”(2)张果老倒骑驴过桥4、文艺作品:(1)《枫桥夜泊》(2)《断桥》5、历史故事:钱塘江大桥6、名桥:赵州桥苏州宝带桥7、感受:通过活动,能多角度地了解桥,开阔眼界,激发对桥的探讨热情。
(四)、走上辩论台1、上网利弊2、我看“克隆”3、收获:通过活动,培养自己多角度考虑、分析问题,使自己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也锻炼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莲文化的魅力1、别名:荷花莲花水芙蓉2、象征意义(1)高洁(出淤泥而不染)(2)友谊(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3、诗歌(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4、赏荷胜地(1)杭州西湖(2)三水荷花世界5、谜语6、成语:藕断丝连三寸金莲7、感受:探讨了莲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渊源,解开连文化的神秘面纱,使自己更钟爱莲,尤其爱莲的高贵品质。
(六)怎样搜集资料1、传统节目:中秋节春节2、风俗习惯:中秋吃月饼故事:嫦娥奔月3、途径(1)到图书馆(2)实地调查、采访(3)上网4、感受:促使自己通过观察、调查、访谈、上网等多种途径,学习搜集资料的方法,令自己更自主地学习。
三、识记性默写1、岱宗夫如何?。
(《望岳》杜甫唐)2 ,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唐)3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春望》杜甫唐)4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春望》杜甫唐)5存者且偷生,。
(《石壕吏》杜甫唐)6 ,如闻泣幽咽。
(《石壕吏》杜甫唐)7 ,草盛豆苗稀。
(《归园田居》陶渊明东晋)8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陶渊明东晋)9 ,归雁入胡天。
(《使至塞上》王维唐)10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王维唐)11 ,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12 ,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13洞庭之东江水西,。
(《登岳阳楼》陈与义)14白头吊古风霜里,。
(《登岳阳楼》陈与义)15阳春布德泽,。
(《长歌行》汉乐府民歌)16 ,何时复西归。
(《长歌行》汉乐府民歌)17 ,山山唯落晖。
(《野望》王绩唐)18 ,猎马带禽归。
(《野望》王绩唐)19 ,北风江上寒。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20乡泪客中尽,。
(《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唐)21气蒸云梦泽,。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22 ,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唐)23黄鹤一去不复返,。
(《黄鹤楼》崔颢唐)24 ,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崔颢唐)25 ,白水绕东城。
(《送友人》李白唐)26此地一为别,。
(《送友人》李白唐)27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词》刘禹锡唐)28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刘禹锡唐)29 ,千山高复低。
(《鲁山山行》梅尧臣)30人家在何许?。
(《鲁山山行》梅尧臣)31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宋)32 ,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宋)33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休将白发唱黄鸡。
四、理解性默写1、《望岳》表达作者早年的伟大抱负及奋发向上的精神的句子,2、孔子曾云:“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与杜甫诗中的,。
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3、《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
4、《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虚笔写出了泰山的秀美,用实笔写出了泰山的高大。
5、透过《望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到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6、杜甫的《春望》:言明春望所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7、杜甫的《春望》:平时能引起人们美感的事物,却触发了深受安史之乱之苦的杜甫的与众不同的审美感悟:__________,__________。
( 引用《春望》中原文回答。
)8、通过《春望》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忧国、伤时、思家而造成的苍老之态。
9、《春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上启下,表明了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感。
10、《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消息隔绝,音迅不至时迫切心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
12、《石壕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势,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
13、《归园田居》中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因久别田园、农艺荒疏,而流露出自惭之情。
14、《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污浊的现实中失去自我。
15、《归田园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6、王维的《使至塞上》:诗中写塞外奇特美丽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17、王维的《使至塞上》:写出《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19、《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即景设喻,以物自比,叙事写景,一石二鸟。
20、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直扣诗题,交代此行的目的。
21、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22、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最能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躬耕自食,返归自然愿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描写平原广阔景象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24、《渡荆门送别》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5、《长歌行》中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26、《野望》中颔联是对偶句,请写出来:,。
27、《早寒江上有怀》中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2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表达作者想做官而无人引荐的句子是:,29、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本诗中写出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30、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本诗中含蓄的表达了诗人出求仕之心(急于求官、服务社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31、崔颢的《黄鹤楼》:以写景出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2、崔颢的《黄鹤楼》:表现游子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与此诗句有相同意境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3、《黄鹤楼》最能体现作者思乡之情的是:,。
34、《送友人》中写落日将下,依依不舍来喻故人之情的是:,。
35、《秋词》把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的是,。
36、《鲁山山行》“好峰随处改,。
”37、《浣溪沙》中表达出“人生也可老当益壮”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
《浣溪沙》38、《浣溪沙》中表现词人面对清新春景的愉快心情的句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9、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其中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虚写的是:,。
一、识记性默写答案1齐鲁青未了2会当凌绝顶3感时花溅泪4烽火连三月5死者长已矣6夜久语声绝7种豆南山下8带月荷锄归9征蓬出汉塞10长河落日圆11山随平野尽12月下飞天镜13帘旌不动夕阳迟14老木沧波无限悲15万物生光辉16百川东到海17树树皆秋色18牧人驱犊返19木落雁南渡20孤帆天际看21波撼岳阳城22坐观垂钓者23白云千载空悠悠24日暮乡关何处是25青山横北郭26孤蓬万里征27我言秋日胜春朝28便引诗情到碧霄29适与野情惬30云外一声鸡31尚思为国戍轮台32夜阑卧听风吹雨33门前流水尚能西二、理解性默写答案: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