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候类型(4种)
- 格式:ppt
- 大小:17.50 KB
- 文档页数:3
11种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气候分布:赤道附近;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2.热带草原气候:气候分布:南北纬10度~南北回归线附近;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气候成因:干季受风带,湿季受赤道低压控制。
3.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分布:东南亚、中南半岛;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季交替;气候成因:冬(旱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雨季):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4.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分布:回归线~30度附近;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气候成因:终年受副高或风控制(风是从大陆吹来的干风,且是由高纬吹向低纬,是一个升温的过程,不易形成降水)。
5.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分布:中国的秦岭淮河以南;气候特点:冬低温少雨,夏湿热;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6.地中海气候:气候分布:30~40度,大陆西岸;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气候成因:副高(干)和盛行西风(湿)交替控制。
7.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分布:40度~60度,大陆西岸;气候特点:终年湿润,冬天不冷,夏天不热(冬天高于0度,夏天低于20度);气候成因: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风是从海上吹来的暖湿风)。
8.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分布:35~50度,大陆东岸;气候特点:冬寒冷干燥,夏高温多雨;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分布:温带大陆内部;气候特点:干,冬冷夏热温差大;气候成因:身居大陆内部。
10.极地气候:气候分布:极圈内;气候特点:终年寒冷干旱;气候成因:纬度高,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11.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分布:中国的秦岭淮河以南;气候特点:冬低温少雨,夏湿热;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一、温带大陆性气候——大兴安岭—阴山—横断山一线以西、以北。
二、高原山地气候——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以南、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
三、季风气候:1、热带季风气候——大体上北回归线以南2、亚热带季风气候——大体上北回归线以北、横断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南。
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全年多雨型)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中部。
(全年少雨型)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25°~35°大陆东岸。
(夏季多雨型)地中海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
(冬季多雨型)8.温带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温夏凉,降水平均——亚欧大陆西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亚欧大陆内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欧大陆东部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16、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
对流雨:当空气强烈受热时,湿热空气膨胀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雨就叫做对流雨。
赤道地区全年以对流雨为主,我们国家的对流雨多见于夏季的午后。
地形雨:是因潮湿的空气前进时,受到山地阻挡,被迫沿着山坡爬升。
在上升过程中,空气中的水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
锋面雨:冷暖锋交汇时,暖、湿、较轻的空气被抬升到冷、干、较重的空气上面去。
在抬升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在封面附近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叫锋面雨。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
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十二种气候类型归纳总结表在全球范围内,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气候类型,这些气候类型对于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水资源的分布和分析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十二种常见的气候类型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识别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
一、热带雨林气候(Af)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其中降雨量丰富,年降雨量通常超过2000毫米。
温度相对较高,一年四季温差很小。
该气候类型的地区常见于亚马孙流域、刚果盆地等热带雨林地带。
二、热带季风气候(Am)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大陆东岸,如印度、东南亚等地。
季风气候区域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降雨丰富,而冬季则较为干旱。
温度波动较小,湿度较高。
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
三、热带草原气候(Aw)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地区内陆,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边缘地区等。
年降水量较热带雨林气候少,但仍呈现干湿季节的变化。
温度较高,变化较小。
该气候类型适宜草原植被的生长。
四、热带沙漠气候(BWh)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地区内陆的沙漠地带,如撒哈拉沙漠。
降水非常稀少,干旱程度极高,年降水量通常不足250毫米。
同时,热带沙漠气候也是高温区域,温度波动大。
五、温带海洋性气候(Cfb)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的西侧沿海地区,如英国、法国、西班牙等。
降雨分布均匀,湿度较大。
温度适中,夏季凉爽,冬季温暖,四季温差较小。
该气候类型适宜农作物生长。
六、温带季风性气候(Cwa)温带季风性气候分布在温带地区的东侧沿海地区,如中国的上海、韩国、日本等。
降水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较多,冬季较少。
温度较高,湿度适中。
七、温带大陆性气候(Dfa)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内陆地带,如俄罗斯的莫斯科等地。
温度差异很大,严寒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
降水量较少,分布较均匀。
八、亚热带湿润气候(Cfa)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在温带地区的亚热带地带,如中国的广州、美国的佛罗里达等。
降水较为充沛,但季节性明显,夏季多雨。
十种气候类型及特点1、热带雨林气候形成原因: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10°之间。
2、热带草原气候形成原因: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分布规律: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
3、热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
分布规律: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4、热带沙漠气候形成原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两种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6、地中海气候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7、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原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气候特点:终年温和多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8、温带季风气候形成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分布规律: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9、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原因: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
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10、副极地大陆性气侯形成原因:在欧亚大陆中部和偏东地区又为冷高压中心,风小、云少,地面辐射冷却剧烈,大陆性最强。
气候特点:夏季白昼时间长,7月平均气温在15℃以上,气温年较差特大。
全年降水量甚少,集中于暖季降落,冬雪较少,但蒸发弱,融化慢,每年有5~7个月的积雪覆盖,积雪厚度在600~700mm左右。
总结气候类型知识点归纳一、热带气候类型热带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的地区,包括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三种亚型。
1.雨林气候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特点是温暖湿润,降雨量充沛,气温变化不大。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热带雨林植被繁茂,各种物种丰富多样。
雨林气候的典型代表是亚马逊雨林,它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也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
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向南北两侧,特点是温暖干燥,降雨量较少。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以草原为主,树木相对稀少。
热带草原气候的典型代表是非洲的大草原,如东非大草原和南非的高原草原等。
3.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向南北两侧的岛屿和沿海地区,特点是温暖干燥,降雨量极少。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几乎不存在,主要是沙漠和沙漠草原。
热带沙漠气候的典型代表是撒哈拉沙漠和澳大利亚的荒漠。
二、温带气候类型温带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赤道地区向北纬30度至60度和向南纬30度至60度的地区,包括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三种亚型。
1.温带海洋气候温带海洋气候主要分布在洋流影响下的西风带地区,特点是气候温和,降雨量适中,冬暖夏凉。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繁茂,农田广袤。
温带海洋气候的典型代表是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英国和法国等西欧国家。
2.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内陆大陆地区,特点是冬寒夏热,降雨量较少。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以草原和针叶林为主,农田集聚。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典型代表是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北美的大平原等地区。
3.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附近地区,特点是冬季温暖湿润,夏季干燥炎热。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植被以低矮的绿植和常绿灌木为主,适宜发展园艺和果树种植。
地中海气候的典型代表是地中海周边的各国,如意大利、西班牙和希腊等。
三、寒带气候类型寒带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北极圈和南极圈附近的地区,包括寒带大陆性气候和寒带海洋气候两种亚型。
温带都分布有什么气候类型1、主要分布在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类型。
1、热带: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2、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3、寒带:寒带冰原气候,寒带苔原气候。
一年当中,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北纬23°26ˊ和南纬23°26ˊ之间来回移动。
只有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才能见到太阳直射头顶的景象。
这个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是全球最多的,称为热带。
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地区,太阳高度很小,可以观察到极昼和极夜现象,得到的太阳热量极少,气温很低,称为寒带。
南北回归线到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得到的光热介于热带和寒带之间,气温也较适中,一年四季分明,称为温带。
(1)温带都分布有什么气候类型扩展资料:一、热带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地处赤道两侧,南北跨纬度46°52′,占全球总面积39.8%。
本带太阳高度终年很大,在两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地区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机会,太阳高度角在90°—43°8′之间变化。
在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向南、北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渐增,但最长和最短的白昼时间仅差2小时50分。
所以热带的特点是全年高温,变幅很小,只有相对热季和凉季之分或雨季、干季之分。
二、温带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中纬地带。
南、北温带各跨纬度43°8′,南、北温带的总面积占全球总面积的52%。
本带内太阳高度变化很大,在回归线上的变幅为90°—43°8′之间,随纬度增高,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到极圈的变幅在46°52′—0°之间。
太阳高度一年之中有一次由大到小的变化,气温也随之出现一高一低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也很大,到极圈增加到24小时。
可见,在温带太阳高度比热带小,获得热量少于热带,温度低于热带。
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非常显著,所以四季分明是温带的特点。
三、寒带分别以南北极为中心,极圈为边界的地带,仅占全球总面积的8.2%。
1、热带,温带,寒带各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热带气候有四种: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气候有五种:1、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气候、2、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3、大陆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式气候、4、高原山地气候在热带、温带都有存在寒带气候:冰原气候苔原气候统称为寒带气候如图:结合图例看。
扎]荡样馬韩凯做]=耳+匚.'、:汕|然伟辛杲丸粽匪求£?凄瞬蠶泸那.匸冉T咲逅舒由洋性气仅爲带*便饪啦慌祗原L-以忸氓區沖齐夙汽價■JS^*K2、寒带各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分布寒带气候,是高纬度地区各类寒冷气候的总称,包括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等.多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和南极洲地区。
无真正的夏季,云量多,日照少,年降水量200〜300毫米或更少。
寒带气温较低,昼夜长短变化最大,无明显的四季变化。
寒带占地球总面积的10%。
3、寒带气候类型的自然景观?寒带气候包括寒带苔原气候和寒带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区有少数耐寒的苔藓类植物,冰原气候地面一片冰雪,有少数耐寒动物,如北极熊,南极地区的企鹅等。
4、寒带地区气候类型有什么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等地区,其特点为常年高温多雨,气温年较差小,各月平均温在25—28°C之间,年降水量大多在2000毫米以上,全年分配比较均匀。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南北两侧,这里年平均气温高,但气温年较差略大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大多在400—1500毫米之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离赤道越远,干季越长,因而降水量也越少。
3.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其特点为全年高温,最冷月平均温也在18C以上,降水与风向有密切关系,冬季盛行来自大陆的东北风,降水少,夏季盛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为1500—2000毫米,但有些地区远多于此数。
热带地区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热带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有:(1)赤道多雨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
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
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12℃。
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长,树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
(2)热带干湿季气候(也称热带草原气候)。
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
其主要特点,首先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
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
当受信风影响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
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个月的干季。
其次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
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般年分干、热、雨三个季节。
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3)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
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
热带干旱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炎热、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称。
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判断世界气候类型的方法:
首先遵循:“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第一步:以最低月平均气温15℃和0℃两个数值,把常用10种气候类型(除高原山地气候)虽小到三个范围内:(一)≥15℃的属于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二)0℃<T<15℃(T指温度)的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类型。
(三)小于0℃的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三种类型。
月最高平均气温小于10℃的属于寒带气候。
第二步:根据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和年降水量,降水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二)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三)全年多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四)全年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
气候
第三步:综合气温和降水确定气候类型。
注意: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区别!
热带草原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者超过200mm的月份少于3个月,年降水量在7050-1000mm之间。
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者超过200mm的月份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1500mm-2000mm之间。
图示:。
地理0到60度气候类型在地理上,纬度0到60度的范围内包含了多种气候类型。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气候类型及其大致的分布范围:热带雨林气候(赤道多雨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之间,主要位于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亚马孙河流域、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这里全年高温多雨,各月平均气温在25~28°C之间,年降水量可达2000毫米以上。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10°到北回归线附近的亚洲东南部,如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和云南南部,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等地。
这里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超过20°C。
由于风向的季节转换,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季降水较少。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
这里全年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约25°C。
降水有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大致在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如非洲北部大沙漠区、亚洲阿拉伯地区、澳大利亚沙漠区等。
这里全年高温干旱,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有的地方甚至数年无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在南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如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北美大陆东南部、南美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等地。
这里冬季不冷,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如地中海沿岸、南北美洲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澳大利亚大陆和非洲西南角等地。
这里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十三种气候类型中唯一一种雨热不同期的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知识点总结一、气候的定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气象要素值的统计特征,包括气温、湿度、降水、风向风速等。
气候受地球自转、公转、地形、植被、海洋和大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各异。
二、气候类型的分类原则根据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气候类型可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其中,热带气候又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气候又可分为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又可分为寒温带气候、寒冷带气候和极地气候。
三、热带气候类型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降水充沛,湿度高,气温变化不大,常年植被茂盛,树木高大,繁茂的枝叶阻断阳光,地表温度不高。
热带雨林气候地处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充沛,林木繁茂,呈现常绿的特征。
2.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位于靠近热带草原地带的区域,气温高,降水量适中,具有明显的干湿季。
植被主要是草原和灌木丛,并具有草原大草原的特点。
3. 热带沙漠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位于热带沙漠地区,气温高,降水极少,地表干燥,植被稀疏。
大部分地区为不毛之地,只有盐碱植物和耐旱植物能存活。
四、温带气候类型1. 海洋性气候海洋性气候位于靠近海洋的地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季节变化不明显,有着稳定的气候特点。
植被常年绿色,多样且丰富。
2. 大陆性气候大陆性气候位于内陆地区,季节变化明显,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少。
植被以草原和灌木为主。
3.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位于地中海地区,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季节性分布;植被以低矮灌木为主,具有洁净、宜人的气候环境。
五、寒带气候类型1. 寒温带气候寒温带气候位于靠近极地的地区,气温极低,冷酷严寒,降水较少,植被主要是苔藓和地衣等耐寒植物。
2. 寒冷带气候寒冷带气候位于靠近寒温带的地区,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植被稀疏,主要是耐寒植物。
3. 极地气候极地气候位于北极和南极地区,气温极低,降水较少,特点是长时间的极夜和极昼,植被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