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及其因素分解

  • 格式:doc
  • 大小:6.89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长期来看,中国劳动生产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改革开放之后的增速更是显著。劳动生产率增长主要依靠各产业内部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相对地,劳动配置结构变化的贡献度并不显著,这种状况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了强化。劳动配置结构变化贡献度较小,与劳动力跨部门流转的交易成本较高有关,而行业内部生产率提高与分工演进、资本深化、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因素分解,资本深化,劳动力流转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然而,经济增长伴随着资本—产出比的不断上升,以及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持续增长,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要素投入来支撑的。由于要素供给刚性的约束和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要保持增长的持续性,必须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的粗放型方式转向更多依靠生产率提高的集约型方式。劳动生产率是生产率序列中最基本的因素,劳动生产率提高对增长方式转变至关重要。

劳动生产率体现为劳动投入的产出效果,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劳动报酬,从而对国内投资和消费产生影响,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标示生产力水平,从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国际经验显示,新兴经济体增长的关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但从世界范围来看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依靠劳动生产率提高来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推动经济持续发展仍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一、劳动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的理论背景

经济增长理论通常采用生产函数和要素核算方法测度全要素生产率,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等于产出增长减去投入变化的部分。然而,此方法面临三个挑战:一是体现要素生产率的技术进步应具有内生性;二是要素生产率应考虑行业差异及要素流转;三是体现生产率变化的技术进步应与要素投入相联系。基于此,准确的生产率增长测度应基于行业来考察,以当前产出作为权重的部门生产率增长率的连锁加权指数。由于发展中国家部门间存在着显著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因此,指数方法对于解析其劳动生产率增长将更有说服力。劳动生产率涉及部门劳动生产率和部门劳动力配置结构两个因素,其增长可分解为以下3个部分。

1.纯生产率效应(pure productivity effect)。该效应表示以基期产出或投入为权数的行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即按照基期产出或投人权重,计算行业劳动生产率增加率的加权平均值。之所以称为“纯生产率效应”,是因为它测度了在产出或投入份额不变时各行业劳动生产率增加的平均值。

2.鲍默效应(baumol effect)。该效应表示在考察期间内各行业劳动生产率和行业权重变动间的相互影响对整体劳动生产率的作用效果。之所以称为“鲍默效应”,是因为鲍默在其不平衡增长理论中阐述了产出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产出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正相关。

3.丹尼森效应(denison effect)。该效应表示考察期内因为要素流动或投人权重差异所引起的生产率变动,即不同行业间劳动再分配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之所以称为“丹尼森效应”,是因为丹尼森认为,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也会提高整体劳动生产率。

上述思想可以用数学公式来表示。用xt表示t时期的gdp;st表示t时期的劳动投入,则劳动生产率为:at=xt/st。考虑劳动配置结构的劳动生产率为:at=,其中ωit表示第i 个行业劳动投入占全部劳动的比重。

如果令rit=ait/at表示第i个行业与整体劳动生产率的相对量,g(a()表示2时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则:

如果是小的平滑时间序列,则sit≈mit=xit/xt。k是代表基期,于是:

上式右边第一项将各行业劳动占比始终固定为基期(mik),只测度劳动生产率因各行业劳动生产率变化(g(ait))而变化的程度,因此是纯生产率效应;第二项测度了行业劳动占比变化(mit-mik)和劳动生产率变化(g(ait))交互作用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度,因此是的默效应;第三项不考虑各行业劳动生产率变化(g(ait)),只考虑各行业劳动力配置结构变化(△ωit)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此是丹尼森效应。由此可得:

判断一:任何经济体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由部门劳动生产率变化、部门劳动力配置结构变化以及上述两种变化的交互作用而实现的,对劳动生产率的解析必须从这3个方面进行。

判断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同部门或行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度较大,因此部门或行业之间的劳动力配置结构的变化,将与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升一样,对劳动生产率发挥重要作用。

判断三: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主要是依靠迂回生产程度加深和中间产品使用数量增加而实现的,这种分工演进可以用劳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投入来度量,即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或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判断四:发展中国家通过劳动力结构转变来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劳动力供给与行业需求相对接,这需要有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以使低生产率部门的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

二、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基本趋势

针对中国1952—2005年劳动生产率的测度,首先需要确定考察期内的基本变化趋势。考虑到产业劳动生产率差异对整体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本文不采用gdp总量除以就业人数的简单平均法,而是采用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及其在gdp中占比的加权平均法来计算劳动生产率。由于gdp中包含了价格因素,因此有两种劳动生产率:一是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二是按照不变价格(1952年价格=100)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其中,gdp总量、三次产业gdp、社会就业人数、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定基零售商品价格指数(1952年价格=100),1952~2004年的数据来自《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2005年的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6)》。

图1显示了1952—2005年按当年价格和不变价格分别计算的劳动生产率情况。从图1可以看出:(1)长期来看,两种劳动生产率均呈上升趋势,1952—2005年,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从327.56元/人增至24145.7元/人,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从327.56元/人增至5527.86元/人,两者分别增长了72.71倍和15.88倍。(2)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高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尤其是1978年之后,两种劳动生产率曲线的“喇叭口”不断扩大,说明价格指数在持续快速增长,两种劳动生产率的偏差度在不断扩大,1978年偏差度为1.359倍,2005年偏差度增至4.883倍。(3)无论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还是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1952~1977年的上升幅度均较小。然而1978年之后,两种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在不断提高,这种趋势在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上述判断表明:按当年价格和不变价格分别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在改革开放之后因价格机制作用而变得更为突出。因此,为了突出劳动对产出的实际影响,本文采用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进行分析。

为了突出对增长率的考察,图2展示1953~2005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