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建设
- 格式:pdf
- 大小:468.98 KB
- 文档页数:4
生态农业气象服务需求及建议近些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破坏及人们日常活动加剧,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严重,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各类农业气象灾害加剧,严重威胁农业健康发展,加强生态农业气象服务是确保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XX县地处XX省北部,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为8℃左右,年平均降雨量358.3mm,无霜期130d,主要以农牧业为主。
目前,建成各类大棚3330个、433.33hm2,形成沼液喂畜、沼渣肥田的绿化生态种养模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XX县共有9个乡镇102个村推广户用沼气池5000多户,建成大型沼气站14个,在建1个。
随着生态农业全面发展,传统气象为农服务已无法较好适应生态农业发展需求,为此积极探索生态农业气象服务发展思路十分必要。
1XX县生态农业气象服务需求1.1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及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均需要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特别是对种植业、畜牧业以及林业结构调整时,除需要对市场因素全面考虑外,还要通过科学合理布局调整农业结构气候适宜区,提升农业结构布局合理性及科学性。
气象部门应建立各类农作物不同阶段生长发育及产量变化情况的农业气象指标体系,找出本地区各农作物生长适宜气候条件;结合农业生长过程中特点发展现代化生态农业,真正确保调整后农业结构发挥最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1.2拓宽农业气象传播渠道当前,XX县气象为农服务信息主要发布途径为电视、手机短信、广播、LED显示屏、乡村预警大喇叭、网络等。
但大部分村民仅是凭借收看电视天气预报获取相关信息。
此外,XX县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部分山区通讯条件较差,网络未完全普及,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气象信息不能及时有效传递至村民手中,若发生突发性灾害,气象预报信息若未第一时间送达,会给生态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因而,迫切需要拓宽农业气象传播渠道。
1.3提升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产品针对性XX县要依据当地气候环境,将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及增加农业效益作为重要切入点,积极对当地生态农业调研,实地调查生态农业对于各项气象服务实际需求,制定精细化可行性调研报告,积极开发制作专门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产品,确保气象服务产品逐步向精细化、多元化发展,提升生态农业气象服务产品针对性。
肇庆市高要区气象为农服务现状及对策一、现状分析肇庆市高要区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降水丰富,年平均降雨量超过1600毫米。
这种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由于气候变化和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高要区的农业生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气候变化导致农作物生长周期和产量不稳定。
高要区的降雨量和温度变化较大,不同年份的农作物生长周期和产量差异较大,给农民的生产计划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气候变化也导致了农作物病虫害的频发。
气候变暖和降雨增多为农作物病虫害提供了条件。
农民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防治措施来保护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高要区的农民对气象信息的利用率较低。
虽然高要区有气象台和农业气象站,可以提供及时的气象信息,但是农民往往无法及时获取和有效利用这些信息,导致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缺乏科学指导。
二、对策建议要改善高要区气象为农服务现状,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完善气象观测网络和信息传输系统。
加强高要区气象台和农业气象站的建设,增加观测站点的数量和覆盖范围,提高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加大对农民的气象信息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气象信息的认识和利用能力。
2. 提供农业气象预警服务。
建立起高要区农业气象预警系统,通过短信、电话等形式向农民发布重要气象信息和农业气象预警,提醒农民采取相应的农事措施,减少农业生产风险。
3. 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培训。
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活动,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和科学种植意识,让他们能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和农作物病虫害。
4. 鼓励农民参与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
通过组织农民参与气象观测和信息收集工作,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气象变化和农业气象知识,增强他们对农业气象服务的认同感和使用信心。
5. 支持农业气象科研和示范基地建设。
加大对与高要区气候特点相适应的农业气象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建设农业气象示范基地,推广和示范科学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稳定性。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工作服务统筹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杭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5.04•【字号】杭政办[2011]11号•【施行日期】2011.05.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工作服务统筹发展的意见(杭政办〔2011〕11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为充分发挥气象工作在服务我市城乡统筹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服务“三农”工作的意见》(浙政办发〔2010〕157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气象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民生稳定大局。
近年来,我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气象工作,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为我市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效防御气象灾害、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近年来我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逐渐增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特别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对气象服务准确性、及时性、精细化、均等化的要求日益提高,气象服务需求的无限性与气象科学认知的局限性、公共服务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对气象工作的支持力度,大力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切实发挥气象工作在服务城乡统筹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总体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杭州大城市建设和城乡统筹区域发展主题,以趋利避害为主要目的,着力推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工作,进一步健全基层气象组织体系,完善气象监测预警网络,优化气象防灾减灾机制,强化气象业务与科研基础,深化延伸公共气象服务,提升气象服务城乡统筹区域发展的能力,争取用3-5年时间,建成政府主导有力、部门联动紧密、社会参与广泛的气象工作机制,全面加强气象科技工作人员、部门气象联络员、乡镇(街道)气象协理员、村(社区、单位)气象信息员等队伍建设,实现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到区(县、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设施建设到乡镇(街道)、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编制到村(社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到户(单位),基本建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先进的城乡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和以气象预警信号为先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
2017年第1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295财经◎农业气象突泉县设施农业及气象服务概述黄 辛(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气象局,内蒙古突泉 137500)[摘 要] 突泉县为国家级贫困县,处于低山丘陵地区,干旱、暴雨洪涝、雷电、冰雹、大风等气象灾害多发重发区,监测预报预警难度大,灾害破坏性强,农民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 发展设施农业可有效缓解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
突泉县依托中央对“三农”的优惠政策,围绕自治区“8337”发展战略和兴安盟委盟行署提出的“加快四个转变、建设四大基地”的总体思路,着力培育设施蔬菜产业,成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关键词] 设施农业 现状 气象[中图分类号] S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1-0000-011 突泉县设施农业现状1.1 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08年是突泉县发展设施农业起步的第一年,全县新建肉鸡养殖小区13处,标准化鸡舍256座,饲养规模突破850万只;新建设施农业小区12处,标准化大棚600座。
2009年,新建禽类养殖小区22处,全县肉鸡饲养能力达到2000万只;新建温室大棚300座。
全县农民从设施农业产业中增收1.3亿元。
2013年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2处,园区核心面积2600亩,推广新品种64个,辐射带动面积12万亩。
建设新品种展示田2处,总面积400亩,展示各类新品种46个。
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累计完成投资125956万元,在原有1300座设施温室大棚的基础上新建日光温室10700座,大棚3300座,全县达到14000座(2013年新建日光温室700座、大棚300座),设施农业园区达到111个、设施农业专业村23个。
形成了以突泉镇“中国现代农业园区”、太平乡“赛银花现代农业生态园区”、“金三角现代农业采摘园区”、永安镇“永发食用菌生产种植加工示范园区”、“钢铁葡萄种植园区”、“五星香瓜现代农业园区”、“新生葡萄种植示范区”等为主的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承担主要农作物农业气象观测、发报;主要农作物气候评价、农业气候区划、气候资源开发;灾情调查及评估报告;专题、专项农业气象服务;负责成都市大、小春作物产量预报;开展农业气象试验。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关系密不可分,中国气象局曾提出了《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近年来,更是着力建设“现代农业气象示范基地”,大力推进气象为“农业两区”服务建设,全面提升我国现代农业气象业务能力、服务水平和服务效果。
在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过程中,其中气象试验基地大田固定观测仪器包括建设“三站合一”气象站(四要素自动气象站、土壤墒情自动观测站)以开展物候期观测,小气候观测(无线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生长状况、生长量的测定(叶绿素测定仪、叶面积测定仪、植物冠层分析仪等),土壤状况观测和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观测。
在农业气象实验室的建设中包括人工气候箱、光和速率仪、土壤养分测定仪、显微镜、叶面积测量仪、恒温干燥箱、分析天平、实验观测台等仪器成为必配仪器。
托普仪器作为项目仪器的研发生产单位,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全套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项目》配套仪器,如果贵单位有相关项目,希望给我们一个机会,您可以来电咨询一下,我们可根据您的具体需求,提供配置方案、产品选型及专业采购等服务。
最后,祝愿您和您的亲朋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参考方案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数量用途(一)小气候观测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土壤墒情监测系统)NL-GPRS-I托普仪器1套用于采集田间各项农业气象参数(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光合有效辐射、降雨量等)。
无需亲自到田里,可通过网络、短信方式直接查看气象参数信息。
可以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如《**省农业气象监测平台》将所有下面县及乡镇监测点的气象数据全部发送到这个平台上,可轻松了解监控各点气象信息。
大田作物“四情”监测系统(苗情、墒情、病虫草情、灾情)NL-GPRS-A托普仪器1套用于采集田间各项农业气象参数(空气温度、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光合有效辐射、降雨量等)。
农业气象服务现状与发展趋势前言:农业气象部门是一个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服务部门,气象服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农业服务。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农业对农业气象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现行的农业气象工作无论是在内容、方法、途径上均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要求,可以说,农业气象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因此,为了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质量,保证农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本文主要从对农业气象服务的概述、农业气象服务的内容、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促进农业气象服务发展的措施与趋势等四方面进行阐述,以供参考。
一、对农业气象服务的概述农业气象部门是一个面向社会和公众的服务部门,气象服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农业服务。
目前,我国的现代农业气象部门服务体系已经形成并逐渐得到发展。
农业气象部门服务的机构分为国家、省、地、县四级;服务对象以农业为主,但也为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服务;服务的目的是预防灾害、农业稳产增收、改善生态环境。
二、农业气象服务的内容1.提供天气预报以及预防灾害性天气的措施为农业部门以及农民提供每天的天气状况,并对旱、涝、低温、霜冻等灾害性天气进行短、中、长期的报道,从而使农民做好提前的防范。
同时根据所研究的成果,给农民提供一些预防灾害性天气的措施和技术,帮助农民度过灾害。
2.对农业进行气象监测,提供农业生产管理意见农业气象监测主要是通过使用卫星遥感,依据地面农业气象网数据,从而对农作物、灾情、土壤水分、气候条件等进行检测,总结预测信息并对气象条件的利弊进行分析,从而为农民提出农业生产管理意见。
3.实行人工降雨及防雹措施农业生产中,会时常遇见干旱或降雹天气,为了减少干旱和雹子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造成的影响,农业气象部门会进行人工增雨飞行作业以及人工防雹作业,从而将灾害降低。
4.开展森林火险检测通过利用气象卫星对森林、草原火情进行检测,从而提前制定防范措施,对森林、草原等火灾进行预防。
5.改善生态环境天气气候条件对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农业气象部门一边提供气候环境变化资料,一边对生态环境进行检测,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前提,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与管理一、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定义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指的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护环境、改善农民收入和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为目标的农业生产基地。
它是农民学习农业科技和管理经验的地方,也是农业科技推广和示范的重要平台。
二、基地选址与规划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选址要考虑气候条件、土壤质量、水资源等各方面因素。
基地的规划应综合考虑农作物种植要求、灾害风险、生态环境和农田水利设施等,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设施建设。
三、现代化设施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需要配备现代化设施,包括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高效的灌溉系统、智能化的气象监测仪器等。
同时,基地还应建设独立的科研实验室、培训中心等,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
四、智能化农业管理系统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应配备智能化农业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遥感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对土壤水分、气象条件、病虫害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为农民提供科学、精准的农业生产指导。
五、示范种植和技术推广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应进行示范种植和技术推广,包括先进的农业种植模式、高效的施肥和植保技术等。
通过对农作物的选择、种植和管理等方面的先进示范,帮助农民了解和运用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六、科技人才培养与交流合作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应注重科技人才的培养和交流合作。
通过组织农业技术培训、科技人员交流和科研合作等,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农业科技水平,推动农业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七、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管理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科学的农业耕作措施和环境监测预警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农业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八、资源利用和产业发展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应积极探索土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优化农田水利设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产业附加值,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气象服务在农业气候适应中的应用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深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气候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气象服务在农业气候适应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气象服务能够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农业生产活动。
通过天气预报,农民可以提前了解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包括气温、降水、风力等,从而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如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例如,在播种季节,如果预报有连续的阴雨天气,农民可以适当推迟播种时间,避免种子因浸泡而腐烂;在干旱季节,提前得知降水的可能性,可以帮助农民决定是否需要进行灌溉,以及灌溉的水量和时间。
气候预测也是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更长时间尺度的气候信息,帮助农民制定更具前瞻性的生产计划。
比如,根据长期的气候趋势预测,如果未来几年可能出现干旱,农民可以选择种植更耐旱的作物品种,或者采取一些节水灌溉措施,如滴灌、喷灌等;如果预测到未来气候可能变暖,农民可以提前调整种植结构,增加适合温暖气候的作物种植面积。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是气象服务保障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
暴雨、洪涝、干旱、高温、低温冻害、台风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往往造成严重的损失。
及时准确的灾害预警可以让农民提前采取防范措施,减轻灾害的影响。
例如,在暴雨来临前,农民可以提前清理农田排水渠道,防止积水内涝;在低温冻害来临前,农民可以采取覆盖保温材料、烟熏等方法,保护农作物免受冻害。
气象服务还能为农业提供精细化的气象监测数据。
通过在农田中设置气象监测站,实时监测农田小气候的变化,包括土壤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
这些精细化的数据可以帮助农民更加精准地进行农业生产管理。
比如,根据土壤湿度数据,农民可以精确控制灌溉量,既节约用水,又保证农作物的生长需求;根据光照强度数据,合理调整农作物的种植密度,提高光能利用率。
在农业设施建设方面,气象服务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项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正文:----------------------------------------------------------------------------------------------------------------------------------------------------项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实施意见项政〔2014〕32号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3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的意见》(豫政〔2013〕63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气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快我市气象事业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加快推进我市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重要意义气象工作关系国计民生,在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及保障经济、改善民生、统筹城镇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气象事业作为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其现代化水平是全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
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是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切实举措,也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要内容。
各镇(办)、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互相配合,积极推进我市率先基本实现气象现代化工作。
二、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需求牵引、服务引领、政府主导、统筹集约,以更好地服务项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紧紧依靠科学技术、科技人才、科学管理,加快推进气象基础业务、气象服务、气象人才、气象科技和气象科学管理现代化(“五个现代化”),努力建设一流的气象装备、气象技术、气象人才和气象台站(“四个一流”),全面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气象预报预测、应对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四个能力”)。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践及发展对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也逐渐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气象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农业气象服务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践及发展对策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实践和对策两方面展开论述。
一、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践1. 气象监测与预警农业气象服务的核心在于气象监测与预警。
通过建立气象监测网络,及时了解农田的气象变化,并对农业生产中可能受到影响的气象因素进行预警。
及时发现可能影响作物生长的自然灾害(如暴雨、干旱、冰雹等),提前采取防护措施,减少损失。
2. 精准天气预报精准的天气预报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实践中,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的特点,提供针对性的天气预报,帮助农民及时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在播种季节提供播种上境的天气窗口,及时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提醒农民做好防护措施。
3. 智能决策支持利用气象数据和农业生产数据,结合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决策支持。
通过建立农业气象大数据平台,为农民提供精准的农业生产指导,比如推荐最佳的播种时间、施肥时间、灌溉时间等,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 专业培训和服务开展专业的农业气象培训和服务,提高农民的气象科学素养,使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气象信息。
针对不同种植业态(如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蔬等)开展相应的气象知识和应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利用气象信息的能力。
5. 智慧农业示范通过建设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将先进的气象技术和智能设备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中,进行示范推广。
利用科技手段,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与信息化水平。
加强气象监测网络建设,提高农田气象监测点位覆盖率和监测精度。
利用先进的气象探测技术,建立多层次的气象监测阵地,实现对农田气象的精准监测。
2. 建立气象大数据平台建立气象大数据平台,整合气象监测数据、农业生产数据等多源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全面、精准的气象服务。
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为农业生产提供更精准的决策支持。
2013年度宿州市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皖北(宿州)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3年度)为贯彻落实2013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依据安徽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意见(皖政办〔2012〕52号)”,紧密围绕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内容和全国“百县千乡”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工程的具体要求,立足宿州实际,以提升宿州农业气象服务能力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为着力点,按照“有专业人员、有服务方案、有指标体系、有业务平台、有适用技术、有示范田块、有合作机制、有直通服务、有信息反馈、有效益评估”的“十有”原则,全面提升宿州气象为农服务水平,促进当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为皖北地区各县区创建气象为农服务示范区提供示范,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通过建立健全全市气象为农服务9项示范工程、信息反馈效果评估机制和长效机制,强化业务服务能力建设,夯实气象为农服务基础,初步实现气象为农服务业务规范化、服务产品精细化、服务形式多样化、服务范围规模化、服务模式个性化,面向粮食生产、现代农业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农村气象预警信息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气象灾害防御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保障有力”的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政府化得到进一步深化。
基本建成适应当地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基本满足粮食安全保障、农业防灾减灾和农业应对气候变化需要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和有效的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工作机制。
二、建设内容1.县(区)级气象为农业务服务工作标准化工程建设通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和业务内涵提升,全面提高全市气象为农业务服务工作能力和水平。
同时,建立市、县(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常态化联动机制,实现上下互动、优势互补,形成气象为农服务合力,即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加强对县区气象局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指导,下发气象为农服务指导产品。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农业气象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正文:---------------------------------------------------------------------------------------------------------------------------------------------------- 中国气象局关于印发《农业气象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气发[2014]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为推动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和发展,强化气象为农服务科技支撑,现将《农业气象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气象局2014年4月8日农业气象试验站网建设与发展指导意见农业气象试验站作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气象科技研发、中试和推广应用的重要平台,是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重要基础支撑。
为更好地发挥农业气象试验站试验研究、技术示范、成果推广、田间观测、人才培养等功能,进一步增强气象为农服务能力,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现状与需求(一)现状分析气象部门现有农业气象试验站70个,其中,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36个,由中国气象局统一规划布局;二级农业气象试验站34个,由各省(区、市)气象局根据当地需要规划建设。
长期以来,农业气象试验站坚持“试验(引进)-示范-推广-服务”的模式,在作物、蔬菜、牧草、瓜果、渔业、林业等适宜生长气象指标鉴定,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象产量预报、农业气象观测、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业务实验,及农作物节水灌溉、小麦干热风、杂交水稻生态适应性、作物低温冷害防御等适用技术研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一批具有实用性的技术和成果,有效提升了农业气象服务的水平。
(二)存在问题现有农业气象试验站网在布局、功能、管理和保障支撑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市气象为农服务实施方案____年市气象为农服务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和气象灾害的增多,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气象信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对于农民来说,了解天气情况可以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决策,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
因此,市气象部门需要开展为农田的服务,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和专业的农业指导,以支持农民的农业生产。
二、目标设定1. 提高农民对气象信息的认知和理解,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利用气象信息进行农业决策;2. 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帮助农民进行合理的农事安排;3. 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4. 加强市气象与农业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农业发展。
三、实施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市气象部门将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气象与农业部门的合作机制市气象部门将与农业部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定期沟通、信息共享的机制。
双方将共同制定农业生产所需的气象指标和预测模型,确保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同时,市气象部门将提供专业的气象服务培训,提高农业部门工作人员的气象认知和技能水平。
2. 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市气象部门将加大气象观测和预报设施的投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重点关注农业生产常见的气象灾害,如干旱、洪涝、冰雪等,提前发出预警和预报信息,帮助农民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
同时,市气象部门将通过短信、农业移动应用等方式向农民发送预报信息,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农民的及时获取。
3. 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指导市气象部门将组织专家团队开展农业气象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气象认知和技术水平。
同时,市气象部门将与农业专家团队合作,共同制定农业生产的最佳气象决策模型,提供具体的农事指导和技术支持。
市气象部门还将建立农业气象咨询热线,及时回答农民的疑问,提供个性化的农业技术指导。
4. 加强宣传和推广市气象部门将加大对农业气象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意识和需求。
通过举办农业气象科普讲座、撰写气象知识宣传手册等方式,普及气象知识和技术,提高农民对气象服务的认识和理解。
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建设
设施农业是通过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小气候观测站和室外自动气象站。
通过对棚内蔬菜、瓜果等特色农产品不同生长期和室内外气象观测数据对比分析,研究日光温室小气候的形成机理,针对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关键技术,以科研为依托,开展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关键技术的相关研究,以便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设施农业气象服务。
设施农业气象服务示范基地建设参考方案
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数量用途
(一)小气候观测
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土壤墒情监测系统)NL-GPRS-I托普仪器1套
用于采集田间各项农业气象参数(空气温度、
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
水分、光合有效辐射、降雨量等)。
无需亲自到
田里,可通过网络、短信方式直接查看气象参
数信息。
可以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如《**
省农业气象监测平台》将所有下面县及乡镇监
测点的气象数据全部发送到这个平台上,可轻
松了解监控各点气象信息。
大田作物“四情”监测系统
(苗情、墒情、病虫草情、灾情)NL-GPRS-A托普仪器1套
用于采集田间各项农业气象参数(空气温度、
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
水分、光合有效辐射、降雨量等)。
无需亲自到
田里,可通过网络、短信方式直接查看气象参
数信息。
带摄像头,可实时拍摄监测区苗情、
虫情照片。
便携式无线农业气象远程
监测系统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BNL-GPRS托普仪器
1套
用于采集田间各项农业气象参数(空气温度、
湿度、二氧化碳、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
水分、光合有效辐射、降雨量等)。
可通过网络、
短信方式直接查看气象参数信息。
手持农业气象监测仪TNHY-11-G托普仪器可实时采集各项农业气象参数,广泛应用于设施农业、园艺等领域,实现对农业生态信息的自动监控,指导农业生产。
(二)生长状况、生长量的测定
植物营养测定仪TYS-4N托普仪器1台快速无损植物活体检测,可同时测量叶绿素、氮含量、叶片温度和叶片湿度四个参数。
充分反映植物生命体征及生长状况,在农业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
叶绿素测定仪TYS-A托普仪器1台无损植物活体检测,可快速测量叶绿素和叶面温度两个参数,充分反映植物生命体征及生长状况。
叶面积测定仪YMJ-D托普仪器1台
植物叶片面积大小,是作物生长情况、成熟程
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该仪器可以进行野外活体
测定,不损伤植物,可测量叶片的面积、周长、
长度、宽度、长宽比及形状因子。
YMJ-C托普仪器1台
用于离体植物叶片面积的大小,可测单张叶片
的面积,也可以多张叶片同时测量,可分别显
示叶片形状和面积数据。
植物冠层测定仪TOP-1000托普仪器1台用于研究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与光能利
用间的关系。
用于冠层形态及数量的分析。
TOP-1300托普仪器1台广泛应用于作物、植物群体冠层受光状况的测量分析。
可无损测量叶面积指数、叶片平均倾角以及冠层结构。
叶片厚度计HY-1托普仪器1台叶片厚度变化具有周期规律性,其形态变化可以反映植物生长的变化。
果实硬度计GY-4托普仪器1台测水果的成熟度。
数显型。
GY-3托普仪器测水果的成熟度。
指针型。
水果糖度计TD-35托普仪器
1台
测水果的含糖量。
测量范围0-35%。
TD-45托普仪器测水果的含糖量。
测量范围0-45%。
PAL-1进口测水果的含糖量。
测量范围0-45%。
水果酸度测定仪GMK系列进口1台测水果的酸度。
(三)土壤状况观测
土壤墒情监测仪
(全自动土壤水分速测仪)TZS-GPRS托普仪器1套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作物的生长、节水灌溉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土壤水分分布状况,为差异化的节水灌溉提供精确的依据,有利于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指导农户合理灌溉。
可野外长期进行土壤墒情监测。
可监测土壤墒情(四层)、土壤温度(四层)。
可选配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等气象参数。
土壤墒情速测仪
(便携式土壤水分速测仪)TZS-5X-G托普仪器1套
可测土壤温度、土壤水分、空气温度、空气湿
度和露点五个参数,带GPS定位功能。
便携式无线墒情速测仪BWS-100托普仪器1套主机探头一体式结构,手触摸式彩屏显示、操作。
测量前可进行墒情旱情设置、作物选择、作物生育期设置、时间设置、深度设置等。
土壤养分测定仪TPY-8A托普仪器1套可测量土壤养分含量,准确的了解土壤养分含量可以指导农民正确测土施肥,精确的施肥不仅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也有效地避免了由于过量施肥而导致的环境问题。
面积测量仪TMJ-2011托普仪器1台测量土地面积。
可记录面积、长度、总价、周长。
随着行进的轨迹可自动生成图形并计算出面积与长度。
4G的SD卡,用户可以通过USB 口把SD卡数据导入到PC机保存。
取土钻TPLQ-I托普仪器1台土壤取样用,尖头取土更省力,螺旋头土样不易掉,可大大提高对土样的研究效率。
(四)病虫害观测
自动虫情测报灯TPCB-III-C托普仪器1台应用于监测环境与虫害之间的关系,有诱虫、杀虫、分装等功能。
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牧业、蔬菜、茶叶、园林、果园、检疫等领域。
病虫调查统计器TPTJ-4托普仪器1台外型小巧,便于统计野外虫情,全触屏安卓系统,分类统计病虫和植物病害信息,按需生成excel表。
测报工具箱托普仪器1套是植保工作过程中配备的适用工具,方便协助植保工作者进行野外病虫害的测报工作。
(五)农业气象实验室的建设
人工气候箱RTOP-260Y托普仪器1台用于种子发芽,植物培养等。
微电脑自动数粒仪SLY-E托普仪器
1台
可对各种颗粒状的物体按用户的设定值进行自
动数粒,主要用于种子的数粒。
带自动称重功
能,全中文大屏幕液晶显示,中文指导操作。
SLY-C托普仪器
不带自动称重功能。
大小粒种子皆可数粒,数
码管显示。
农药残留速测仪NY-8DA托普仪器
1台
农药是把“双刃剑”,对促进农业增产有着及
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农药本身固有的化学性
和对其使用不当,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危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
该农药残留速测仪
可以快速检测水果、蔬菜中的农药残留,从而
能够有效的控制农药的使用量。
NL-8D托普仪器
恒温干燥箱DHG-9240托普仪器1台用于样品烘干和消毒。
种子风选净度仪CFY-II托普仪器1台用于种子净度试验。
将种子中的杂质及轻、瘪的种子吹入收集杯内,纯净种子留在底部。
显微镜托普仪器1台实验室通用仪器。
电子天平(百分之一)SL502N托普仪器1台
实验室通用仪器。
电子天平(千分之一)JA2103N托普仪器1台
电子天平(万分之一)FA2104N托普仪器1台
实验观测台外购1套
★为更好的服务于农业气象监测,托普仪器可以免费为您建立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如《**省农业气象监测平台》,将所有下面县及乡镇监测点的气象数据全部发送到这个平台上,可轻松了解监控各点气象信息。
★
浙江托普仪器为您提供方案咨询、产品选型、专业一站式服务!
浙江托普仪器专业生产小型气象站、“四情”监测系统、植物营养测定仪、叶绿素测定仪、叶面积测定仪、植物冠层测定仪等农业专用仪器,此项目仪器均为我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多项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已获得软件著作权30多项,仪器均通过第三
方检测,公司已通过ISO9001:2008质量体系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