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整理周易的奥秘尔雅答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7
学 海 无 涯
1.1
1
《周易》后天卦一共有(D)卦。
A、8 B、16 C、32 D、64
2
坤卦代表(C)。
A、人 B、山 C、地 D、天
3
与否卦卦象相反的卦是(B)。
A、乾卦 B、泰卦 C、坤卦 D、艮卦
4
乾卦是纯阴卦。(×)
5
讼卦卦象是乾上坎下。(√)
1.2
1
《周易》中文言传、系辞传来源于(A)。
A、孔子 B、周公 C、文王 D、孟子
2
“生生不息”最早出自(B)。
A、《论语》 B、《周易》 C、《老子》 D、《尚书》
3
相传,各卦的爻辞是周公所作。(√)
4
《周易》在儒家看来,仅仅是本算命的书。(×)
1.3
1
乾卦代表(A)。
A、天 B、地 C、风 D、雷
2
乾卦卦辞中的“元”可比作四季中(A)的德。
A、春 B、夏 C、秋 D、冬
3
乾卦卦辞中的“亨”可比作四季中(B)的德。
A、春 B、夏 C、秋 D、冬
4
乾卦四德可以比作春夏秋冬四时。(√)
5
乾卦卦辞中的“贞”可比作四季中秋季的德。(×)
2.1
1
“自强不息”出自(C)卦的象辞。
A、坎 B、离 C、乾 D、坤
2
阳爻用数字(A)来指代。 学 海 无 涯
A、九 B、八 C、六 D、四
3
“潜龙,勿用”是乾卦(D)的爻辞。
A、上九 B、九五 C、九三 D、初九
4
“亢龙有悔”出自(B)。
A、《史记》 B、《周易》 C、《老子》 D、《尚书》
5
阴爻用“六”来指代。(√)
2.2
1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出自(B)的爻辞。
A、乾卦 B、坤卦 C、需卦 D、离卦
2
屯卦讲的是(C)。
A、天 B、地 C、人 D、风
3
屯卦是(D)之卦。
A、天子 B、大夫 C、自然 D、诸侯
4
“乘马班如,注血涟如”是屯卦(B)的爻辞。
A、初九 B、上六 C、六四 D、九五
5
“厚德载物”出自坤卦的象辞。(√)
6
屯的象是震下坎上。(√)
2.3
1
拥有“坎下艮上”卦象的是(A)。
A、蒙卦 B、需卦 C、屯卦 D、讼卦
2
需卦的卦象是(B)。
A、乾上坤下 B、坎上乾下 C、震下坎上 D、坤上坎下
3
讼卦主要论述了关于(A)的世相。
A、争讼 B、自然 C、天地 D、君子
4
“不速之客”出自《周易》的需卦。(√)
5
师卦是讲老师的卦。(×)
2.4
1
比卦的卦象是(D)。
A、坎下艮上 B、坤上坎下 C、坎上乾下 D、坎上坤下
2 学 海 无 涯
“乾下巽上”的卦是(A)。
A、小畜卦 B、比卦 C、大有卦 D、谦卦
3
(C)的卦辞是说踩着老虎尾巴而老虎却没咬人。
A、豫卦 B、小有卦 C、履卦 D、泰卦
4
大有卦的卦象是(A)。
A、离上乾下 B、震下坎上 C、坎下艮上 D、坤上坎下
5
“君子以类族辩物”出自于同人卦的象辞。(√)
6
《周易》是夏代的著作。(×)
2.5
1
“山附地上”出自(B)卦的象辞。
A、咸 B、剥 C、兑 D、节
2
“雷在地中”出自(C)卦的象辞。
A、渐 B、益 C、复 D、小过
3
“易”的含义有(ABC)。
A、变易 B、不易 C、简易 D、常易
4
“君子以虚受人”出自咸卦的象辞。(√)
5
家人卦是讲家庭的卦。(√)
2.6
1
“地中生木”出自(D)卦的象辞。
A、随 B、豫 C、观 D、升
2
下列那一挂的彖辞涉及汤武革命?(B)
A、大壮卦 B、革卦 C、困卦 D、鼎卦
3
下列选项出自节卦的是(A)。
A、泽上有水 B、泽上有雷 C、木上有火 D、泽中有火
4
解卦的卦象是坎下震上。(√)
5
“山上有木”出自渐卦的象辞。(√)
3.1
1
下列不属于王玉哲先生著作的是(D)。
A、《中国上古史纲》 B、《中华远古史》 C、《古史集林》 D、《国史大纲》
2 学 海 无 涯
《甲骨文字释林》的作者是(C)。
A、罗振玉 B、王玉哲 C、于省吾 D、郭沫若
3
于省吾将王国维释为“朝”字的甲骨文字释为(A)。
A、春 B、明 C、朝 D、萌
4
下列学者属于甲骨四堂的是(ABC)。
A、罗振玉 B、王国维 C、郭沫若 D、徐志摩
5
王国维释为“朝”字的甲骨文字被郭沫若释为“萌”。(√)
6
王玉哲同意于省吾释为“春”的观点。(×)
3.2
1
明夷卦的卦象是(B)。
A、坤上坎下 B、坤上离下
C、离上乾下 D、坎上乾下
2
汉朝人赵宾认为“箕子”是(B)。
A、人名 B、荄兹 C、荄子 D、其子
3
战国时的《彖》、《象》认为明夷中的明是(C)。
A、朝 B、天 C、日 D、春
4
“朝”和“鲜”都有(B)的意思。
A、平 B、明 C、月 D、萌
5
王玉哲认为甲骨文“朝”的简写体是“明”。(√)
6
王玉哲认为“箕子之明夷”即指箕子去朝鲜。(√)
4.1
1
儒家经学的核心是(C)。
A、《诗经》 B、《论语》 C、《周易》 D、《孝经》
2
《易传》成书于(C)时期。
A、西周 B、殷商 C、战国 D、秦汉
3
《周易》是由哪些组合而成的?(AB)
A、符号 B、文字 C、乾卦 D、坤卦
4 学 海 无 涯
李学勤认为,经学的冠冕是易学。(√)
5
孔子早年就对《周易》十分喜欢。(×)
4.2
1
“以通神明之德”中的“神明之德”是指(D)。
A、神明的道德 B、自然规律 C、上帝的指令 D、阴阳之道
2
圣人设立八卦的目的是为了(B)。
A、占卜 B、观象 C、祈福 D、立法
3
下列属于八卦的是(BCD)。
A、大有卦 B、乾卦 C、坤卦 D、震卦
4
下列属于乾卦卦象所象的是(ABCD)。
A、天 B、健 C、君 D、首
5
洞穴之喻是柏拉图提出的。(√)
6
卦爻与人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关系。(√)
4.3
1
坤卦的总体属性是(B)。
A、刚健 B、阴柔 C、安宁 D、躁动
2
“彖辞”中“彖”的意思是(C)。
A、和 B、承 C、断 D、解
3
在对六十四卦的解读中,《易传》基本遵循了(ABC)的认知思路。
A、观卦象 B、类万物 C、通神明 D、占卜术
4
六十四卦的每一卦是八卦两两相重构成的。(√)
5
乾坤之后的六十二卦常常被赋予宇宙论的解读。(√)
4.4
1
儒学易发端于(C)。
A、《黄帝四经》 B、《尚书》 C、《易大传》 D、《论语》
2
以张载为代表的易学叫(D)。
A、理学易 B、心学易 C、象学易 D、气血易
3
义理易学分为(BCD)。
A、理学易 B、儒学易 C、佛学易 D、道学易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