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症状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740.50 KB
- 文档页数:49
活页教案备注第六章: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1、教学内容血液系统疾病病人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2、教学目标掌握血液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体征以及护理评估和措施熟悉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概念、分类、诊断要点和治疗3、教学重点血液系统常见的症状、临床表现血液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措施4、教学难点:该病的疾病治疗要点5、课程思政:5分钟先让学生谈论自己理想的职业,而后引导学生分析目前就业现状、用人单位的预期与学生工作能力的差距,从而避免择业时好高骛远。
6、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7、教学过程环节一:旧识导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8、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小结这一节课的知识点,看怎样指导血液系统病人的日常生活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9、作业布置:完成习题10、教学反思:复习泌尿系统的相关旧识,问:尿毒症期或肾衰终末期治疗?根据老师的指引回想上一节课的重点知识;答:小于用口服胃肠道透析、结肠透析。
大于血透、肾移植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再引导其思考。
掌握重难点加深记忆第二环节: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1.血液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2.造血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3.血液病的分类记录笔记;根据老师的引导进入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1)病史(2)身体评估(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4)常用护理诊断/问题记录知识点,使更加深刻;举一反三,通过列举法进行归纳总结。
,以题型来巩固练习。
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引导积极思考。
常见症状体征:1.出血或出血倾向 2.发热 3.骨、关节疼痛4.贫血5.继发感染小组讨论常见症状体征最主要的表现及特征。
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自我学习;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介绍护理措施以及为控制其症状所需用药进行的评价。
就有关各种体征发生、诊断、治疗进行记录培养学生自我探究的能力10分钟20分钟20分钟20分钟15分钟。
护理学中的血液疾病护理血液疾病是指一系列与血液及造血系统相关的疾病,如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症等。
这些疾病通常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显著影响。
护理学在血液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起着关键作用,旨在提供全面而个性化的护理,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并提升生活质量。
一、贫血护理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主要特征是体内的红细胞数量或质量不足。
贫血患者通常会出现疲劳、气短、心悸等症状,严重的贫血可能会导致心脏和肺部的功能障碍。
护理工作针对贫血患者的特殊需求,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护士应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对患者的贫血病因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2. 营养支持:贫血患者通常存在缺铁、维生素B12或叶酸等营养不良。
护士应制定针对患者个体需求的饮食计划,或者推荐适当的补充剂。
3. 药物管理:根据医嘱,护士可以给予贫血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的药物,如铁剂、维生素B12等。
护士需要监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并记录相关信息。
4. 疼痛管理:部分贫血患者可能存在头痛、胸痛等疼痛症状。
护士应准确评估疼痛程度,并采取相应的疼痛管理措施。
二、白血病护理白血病是一组恶性肿瘤,其特点是骨髓产生大量异常白细胞。
患者常常出现明显的免疫功能异常以及贫血、出血等并发症。
针对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主要考虑以下方面:1. 免疫支持:护士应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在化疗期间,护士要检测患者的体温、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的征兆。
2. 精神支持:白血病治疗周期较长,容易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精神压力。
护士应为患者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不适。
3. 出血管理:白血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容易出现鼻衄、牙龈出血等症状。
护士应引导患者避免剧烈活动、使用软毛牙刷等措施,预防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4. 药物治疗:白血病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化疗或放疗。
护士应准确管理化疗药物的给药时间和剂量,并监测患者的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患者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贫血】贫血常见原因为红细胞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出血。
轻度贫血多无症状,中度以上贫血患者常出现头晕、耳鸣、疲乏无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
贫血若为逐渐发生,机体能逐渐适应低氧状态,虽然贫血严重,但患者自觉症状可以相对减轻,生活仍然可以自理。
贫血发生迅速,患者会表现极度乏力、生活自理困难。
1.护理评估(1)病史1)询问患者贫血发生早期表现:如乏力、头晕、活动后气喘、心悸等表现的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和缓解因素。
2)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如有无失血性疾病,消化性溃疡、痔疮、月经过多;有无化学毒物、放射线物质接触史;有无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3)评估患者饮食习惯:有无偏食、素食、厌食和食欲下降;有无不良的烹调习惯,如炒菜过熟等。
4)评估患者的治疗经过:做过哪些检查,是否确诊;进行了哪些治疗,疗效如何,有无副作用;有无特殊用药史;有无使贫血加重或缓解的方式。
5)评估贫血对患者日常生活、工作的影响程度:有无生活自理缺陷,程度如何,能否正常工作。
6)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反应:如程度轻,患者及家属易产生对疾病不够重视的心理反应;如程度重,又不易根治的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患者及家属易产生焦虑、恐惧、悲观失望、甚至绝望心理;评估家庭主要成员及亲朋好友对疾病的认识、对患者的态度;询问家庭经济状况、经济来源如何,有无医疗保险等。
(2)身体评估1)评估时需注意光线不能太暗或太强,观察皮肤黏膜选择眼睑、口唇、甲床、手指末端的掌面等血管充盈部位。
2)注意心率和心律的变化,有无杂音,有无心衰表现;有无不同类型贫血的特殊体征和原发病的体征,如反甲,黄疸,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3)实验室及其它检查:通过血红蛋白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液图片、骨髓检查等了解贫血的程度、性质。
2. 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与机体组织缺氧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严重贫血可能发生晕倒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