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冬智慧树知道网课《教学系统设计(山东联盟)》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94.20 KB
- 文档页数:18
2020智慧树知到《教学有方-课程与教学论(山东联盟)》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教学有方课程与教学论(山东联盟)》章节测试答案绪论单元测试1、多选题: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升自身的课程与教学论的素养与能力。
这三个方面是( )选项:A:情感、态度与价值观B:知识与技能C:情感与意志D:过程与方法答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2、单选题: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与能力,对于教师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
选项:A: 德育活动B: 课堂教学C: 实践活动D: 课外活动答案: 【课堂教学】3、多选题:课程教学论的学习需要研读教育名著。
下列属于教育著作的是选项:A: 《普通教育学》B: 《大教学论》C: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D: 《民主主义与教育》答案: 【《普通教育学》; 《大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民主主义与教育》】4、多选题: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需要( )( )( )( )。
选项:A: 注意扩展学习B: 系统学习C: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D: 联系实际,学思结合答案: 【注意扩展学习; 系统学习;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联系实际,学思结合】5、多选题:课程与教学论是关于( )与( )的理论,是教育者在课程与教学专业领域长期探索所形成的智力成果,具有普遍实用性,对从事课程与教学者的行为具有指导作用。
选项:A: 课程B: 德育C: 教学D: 教育答案: 【课程; 教学】第一章1、西周时期的“六艺”是指A.礼乐B.修辞C.射御D.书数答案: 礼乐,射御,书数2、《四书》是指A.《大学》B.《中庸》C.《论语》D.《孟子》答案: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3、古希腊后期的“三艺”是指A.文法B.修辞C.音乐D.辩证法答案: 文法,修辞,辩证法4、“教学做合一”的教学主张是谁提出?A.蔡元培B.陈鹤琴C.杜威D.陶行知答案: 陶行知5、赫尔巴特提出的四阶段教学是A.明了B.联想C.系统D.方法答案: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6、“教育适应自然”是谁提出的?A.赫尔巴特B.斯宾塞C.卢梭D.裴斯泰洛齐答案: 卢梭7、 20世纪50年代,我国教学受前苏联( )教学思想影响。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2分)MOOC是MassiveOpenOnlineCourse的简称。
A.错B.对第一章测试1【多选题】(2分)“乔布斯之问”的基本命题有()。
A.IT对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B.IT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C.IT几乎改变了所有领域D.IT将引领时代进入数字化2【多选题】(2分)人类学习方式演变发展的三个里程碑分别为()。
A.造纸术的发明B.印刷术的产生C.信息技术的应用D.文字的产生3【多选题】(2分)以下属于写作方式的变革的是()。
A.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B.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
C.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
D.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
4【判断题】(2分)“绿色学习”,翻译成英文就是GreenLearning,简称G-Learning。
A.错B.对5【单选题】(2分)教学创新的一个核心和五大要素中,一个核心是()。
A.教学艺术化B.课程资源化C.学习创作化D.教师团队化第二章测试1【多选题】(2分)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形成的心理学界流派有()。
A.机能主义B.人本主义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E.行为主义F.构造主义2【单选题】(2分)通过动物的行为来研究动物心理,特别是研究了动物的“学习”行为,并创造了迷路圈、迷箱和迷笼等实验工具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B.桑代克C.布鲁姆D.维果茨基3【单选题】(2分)斯金纳把华生刺激——反应的公式发展为()。
A.刺激——反应——强化B.刺激——反馈——强化C.刺激——强化——反应D.反应——刺激——强化4【单选题】(2分)斯金纳对新行为主义的学习定义是()。
A.学习是在有效的强化程序中不断巩固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塑造有机体行为的过程。
B.学习是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结构与机能,这种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而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
C.学习是人类(个体或团队、组织)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
2020智慧树,知到现代教育技术(山东联盟)章节测试【完整答案】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适用于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与考核。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判断题: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学人员需掌握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计算机与网络通信的原理与应用。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3、多选题: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学人员需掌握的技能有:选项:A:教学媒体的评价方法B:教学过程的评价方法C: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D:教学资源的评价方法答案: 【教学媒体的评价方法;教学过程的评价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教学资源的评价方法】4、多选题:根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学人员需掌握的管理方法有:选项:A:教学资源管理的方法B:教学过程管理的方法C:教学项目管理的方法D:教学理论管理的方法答案: 【教学资源管理的方法;教学过程管理的方法;教学项目管理的方法】第一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美国教育技术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选项:A:视听教育B:视觉教育C:教育技术D:视听传播答案: 【视听教育;视觉教育;教育技术;视听传播】2、单选题:斯金纳根据实验提出了什么理论?选项:A:行为理论B:强化理论C:认知理论答案: 【强化理论】3、多选题: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选项:A:受教育者B:学习资源C:教育理论D:学习过程答案: 【学习资源;学习过程】4、判断题:在香农-韦弗模式中,信宿接收到信息后不会对信源进行反馈。
选项:A:错B:对答案: 【错】5、判断题:一般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加减2个信息单元。
选项:A:错B:对答案: 【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使用()调节画面尺寸,可以使画面在投影幕布中合适显示选项:A:变焦环B:聚焦环答案: 【变焦环】2、判断题:为了让立体物品显示出更清晰的轮廓,可以通过转动视频展台投影镜头进行手动聚焦来实现吗?选项:A:错B:对答案: 【对】3、单选题:如何使投影仪中的画面投影展台拾取的画面?选项:A:按下中央控制器上的展台按键B:按下视频展台电源答案: 【按下中央控制器上的展台按键】4、单选题:极域电子教室软件中的“监控”命令,真正监控的是什么?选项:A:学生端电脑屏幕画面B:学生的举止行为答案: 【学生端电脑屏幕画面】5、判断题:对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定位时,完成九点定位之后就可以立即使用吗?选项:A:错B:对答案: 【错】。
智慧树知到《教育学原理与应用(山东联盟)》章节测试【完整答案】2020智慧树知到《教育学原理与应用(山东联盟)》章节测试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主要是从目的和内容、方法和原则、形成和制度三个方面系统阐述其教学理论与思想。
( ) 答案:对2、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
答案:六艺3、.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答案:B.孟子4、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答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5、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答案:学记6、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答案:学记7、“官守学业”、“学在官府”体现了教育的答案:阶级性8、学校产生于( )答案:奴隶社会9、古希腊三大教育家是( )。
答案:A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0、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学记》答案:教学相长、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11、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答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第2章单元测试1、人的发展只是人的成长和才能在时间上变化的过程。
答案:错2、教育的发展最终要服务和归结于人的发展。
答案:对3、任何历史时期,教育都应先于经济而发展。
( )答案:错4、社会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因此,教育机械地被生产力所制约。
( )答案:错5、现代教育与文化是本质与属性关系。
( )答案:错6、教育是制造社会舆论的有力阵地。
( )答案:对7、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答案:对8、( )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答案:教育9、( )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答案:遗传素质10、教育中的“揠苗助长”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答案:阶段性和顺序性1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
答案:教育性质12、教育的发展水平最终是由( )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20分)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学习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作出对教育现象的理解和解释,这体现了本门课程的综合性特点。
A.对B.错2【判断题】(20分)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的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它的最终目的和根本任务就是培养师范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素质和实际实践能力。
A.对B.错3【判断题】(20分)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师范小学教育专业重要的课程,也是能够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
A.错B.对4【多选题】(20分)对于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目标是指向实践的,它的最终目的和根本任务是培养师范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基本素养和实际实践能力。
B.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C.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D.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理论应用学科。
5【多选题】(20分)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具有以下特点()A.实践性B.理论性C.应用性D.创造性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下面对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理解的是()A.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B.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
强调课程对学生的情感陶冶和育人功能。
C.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侧重形式、技能,是从内在目的考察语文课程。
D.人文性重在揭示学生“为什么而学”以及“将会怎样去学”,它侧重内容、教育,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于实现人的梦想、价值和追求的意义,即人文精神。
2【单选题】(10分)1963年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
”明确了语文课程的()A.人文性B.。
2020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与训练(山东联盟)完整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古代教育思想家认为学习过程是要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是“知”、“智”、“能”等因素彼此依赖、相互促进、共同促使学习进步发展的过程;是德业并行,德、才、学、识全面发展的过程。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多选题:古代教育思想家对学习规律是选项:A:德业相辅规律B:知能相因规律C:博约结合规律D:序进统一规律E:学思相资规律答案: 德业相辅规律;知能相因规律;博约结合规律;序进统一规律;学思相资规律3、多选题:在《中庸》一书中把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归结为五个方面,分别是:选项:A:博学之B:审问之C:慎思之D:明辨之E:笃行之答案: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判断题: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
教师的任务只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学习者的任务则是接受和消化知识。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5、判断题: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认识是:人的行为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学习就是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和联想,而强化则是促进这种联结的重要手段。
()选项:A:对答案: 对6、判断题: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华生、斯金纳、加涅选项:A:对B:错答案: 错第二章单元测试1、判断题: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以实现教育目的,对教育内容和学生学习过程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2、多选题:技术由()、()和()三种形态构成。
选项:A:实体B:经验C:知识D:电视答案: 实体;经验;知识3、单选题:教育是()和()的统一选项:A:自然属性B:社会属性C:个体属性答案: 社会属性4、判断题:我国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绪论单元测试1【多选题】(50分)化工设计课程的显著特点A.多变性B.可持续性C.综合性D.实践性2【单选题】(50分)化工过程设计的基本核心内容是()A.化工工艺设计B.技术经济C.公用工程D.外管设计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10分)工艺流程设计是()A.是确定设备的安装方位B.是确定生产过程的基本面貌C.是确定设备的结构图D.是确定管道的安装方位2【单选题】(20分)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其主要任务是()A.应该包括A、B两项B.对项目技术的先进性、经济的合理性作出论证和比较C.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分析预测D.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先进性进行论证3【单选题】(10分)物料和能量衡算一般在哪项工作完成之后进行()A.工艺路线与生产方法的确定B.设备选型C.管道布置D.车间平面立面布置4【单选题】(10分)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中试设计用于所有单元过程B.中试装置的流程和设备结构在形式上一定要与工业装置完全相同C.中试设计是某些开发项目不能采用数学模型法放大时而进行的D.中试装置完全按照小试实验装置放大设计5【判断题】(10分)中试设计的内容基本上与工程设计相同:由于中试装置较小,一般可不画出管道、仪表、管架等安装图纸。
A.对B.错6【判断题】(10分)工艺流程图(PFD)不需要表示出正常条件下放空和排液的管道。
A.错B.对7【判断题】(10分)对于技术上比较成熟中型项目工厂,可以按两段设计完成。
A.对B.错8【判断题】(10分)化工工艺设计过程中,工艺设计人员不需提公用工程条件。
A.错B.对9【判断题】(10分)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不做项目风险性分析。
A.对B.错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0分)多组分饱和蒸气的冷凝在温-焓图上为一箭头指向右上的曲线A.错B.对2【单选题】(10分)关于夹点在温-焓图上的位置,描述的是A.夹点下方称冷端。
B.热端只需要公用工程加热,也称热源。
C.夹点把系统分成两部分。
英语学科教学与设计(山东联盟)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潍坊学院第一章测试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quality of a good language teacher?参考答案:Good educational background2.Whether someone can become a good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 does notsolely depend on his/ her command of the language.参考答案:对3.Xi jinping says a good teacher should have four havings.This means youshould have the ideal and belief, ethic devotion, professional qualities ,kindness and love.参考答案:对4. In your first lesson as a teacher, you should make the students fall in lovewith English and you at the first sight.参考答案:对5.The sentence of " As soon as I arrive there, I’ll telephone you." can bechanged into "On arriving there, I’ll telephone you. "They have the samemeaning.参考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The lead-in of the lesson should be like a dragon head, which makes abrilliant appearance to attract students.参考答案:对2.Do not end the lesson in a hurry. If there is no enough time left, the teahercan turn the content into a thinking question. If there is enough time left, you can give students a question to discuss or ask the students to preview thenext section.参考答案:对3. The structural view of language sees language as a linguistic system made upof various subsystems.参考答案:对4. Generally, a language system includes three aspects: pronunciation,grammar and vocabulary.参考答案:对5. The influential result of the behaviourism is the audio-lingual method.参考答案:对第三章测试1.The principles of teaching English includes interest, simpleness, enoughinput, repetition, imi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tc.参考答案:对2.The teacher's passion can calls the students to learn English but passion isnot sensational and sometime the teacher should control the passion inteaching.参考答案:对3. A teacher should not standing behind the table too long in teaching.参考答案:对4.It's a good idea to concentrate on practicing the students’ listening for sometime.参考答案:对5.Body language refers to various forms of non-verbal communication,wherein a person may reveal clues as to some unspoken intention or feeling through their physical behavior. These behaviors can include body postures, gestures, facial expressions, and eye movements.参考答案:对第四章测试1.Hedge’s five main components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2000)includes: linguistic competence, pragmatic competence, discoursecompetence, strategic competence and fluency.参考答案:对2.There are three phases in a task-based lesson: Pre-task phase ,While -taskphase .and Post-task phase.参考答案:对3.The questions from low to high are knowledge questioning,understandingquestioning, applying questioning, analyzing questioning, evaluatingquestioning, and creating questioning,etc.参考答案:对4.There are some principles for making PPT:Purpose, Practicability,Scientificity,Appropriateness ,Artistry and Simpleness, etc.参考答案:对5.There are many modes of teaching English. The mode of PPP is very common.PPP refers to Presentation, Practice and Production.参考答案:对第五章测试1.The National English curriculum aims education for all students and stresses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参考答案:对2.小学英语课设计理念一是要深入解读文本,将对文本的解读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二是要站在儿童的视角,定位学习目标,落实核心素养。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15分)
对于PVC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聚合机理属于逐步加聚反应
B.
结构单元数与重复单元数相同
C.
结构单元的原子组成与单体相同
D.
相对分子量等于结构单元数与单体分子量的乘积
2
【单选题】(15分)
对于聚合物结构单元的描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结构单元总是与单体对应
B.
结构单元数描述聚合物的分子量
C.
尼龙-66中有两种结构单元
D.
结构单元是原子组成与单体相同的单元
3
【单选题】(15分)
对于尼龙-66,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重复单元数与链节数相等
B.
聚合物的强度与分子量有关
C.
属于均聚物
D.
结构单元数是重复单元数的2倍
4
【单选题】(15分)
有一品种的PVC,平均分子量是10万,该PVC的平均聚合度是(已知:氯乙烯的分子量是62.5)
A.
3200
B.
1600
C.
50000
D.
100000
5
【单选题】(15分)
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具有
A.
单分散性
B.
具有统计性
C.
多分散性
D.
单一性
6
【单选题】(15分)
下列聚合物的热行为属热塑性的是
A.
聚氨酯塑料
B.
环氧塑料
C.
PE
D.
酚醛塑料。
第一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20分)正确答案:ABCDEF课件发展是随着学习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不断发展的,当前多媒体课件的发展趋势主要在哪几个方面()?A.网络化(移动化)B.智能化C.集成化D.动态性E.虚拟化F.可生成性2.【多选题】(20分)正确答案:ABCDEF从课件在教学或学习中作用和承担的任务来看,包括哪几种类型()?A.练习、操练型(训练、复习型)B.教学游戏型C.学科资源型D.模拟型E.个别指导型F.课堂演示型3.【多选题】(20分)正确答案:ABCD课件作为一种教学软件有哪些特点()?A.科学性B.教学性C.技术性D.艺术性4【判断题】(20分课件最主要的特点是教学性。
()A.对B.错5【判断题】(20分地理课上,老师播放的网上下载火山喷发的拍摄视频是课件。
()A.错B.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20分)背单词的课件或APP主要采用以下哪种学习()?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人本主义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认知主义学习理论2【单选题】(20分)多媒体学习设计的七大原则是由()提出来的?A.加涅B.皮亚杰C.罗杰斯D.理查德•E•迈耶3【单选题】(20分)人本主义理论的学习观()?A.社会性学习原则B.程序教学原则C.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D.九大教学事件4.【多选题】(20分)正确答案:ABCDE一个有效的多媒体教学应符合以下哪些原则()?A.一致性原则B.冗余原则C.通道原则D.多媒体认知原则E.时空接近原则5【判断题】(20分小华是一名师范类专业的大二学生,他在设计课件时喜欢使用一些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图片和动画,认为这样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你认为他这种做法是()。
A.对B.错第三章单元测试1.【多选题】(20分)正确答案:ABCDE一个典型的、复杂的个别指导型课件应该包含哪几个组成部分()?A.导入B.学习者控制C.帮助D.退出E.信息呈现2.【多选题】(20分)正确答案:ABCDE如果要设计一个课件,以下哪些做法做到简约性要求()?A.信息量密度适当,行间距选择1.3-1.5 倍B.下载的图片根据需要删去不需要的信息C.尽量少使用按钮,菜单、超级链接等控制元素D.尽量一页屏幕只呈现一个知识点E.媒体使用有目的,不使用与教学无关的媒体3.【多选题】(20分)正确答案:ADE关于课件中颜色的作用和使用,下列的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0分)正弦连续函数一定是周期信号A.对B.错2【判断题】(10分)正弦离散函数一定是周期序列。
A.错B.对3【判断题】(10分)余弦连续函数一定是周期信号。
A.错B.对4【判断题】(10分)余弦离散序列一定是周期的A.对B.错5【判断题】(10分)两个离散周期序列的和一定是周期信号。
A.对B.错6【判断题】(10分)两个连续周期函数的和一定是周期信号。
A.对B.错7【判断题】(10分)两个连续正弦函数的和不一定是周期函数。
A.对B.错8【判断题】(10分)取样信号属于功率信号。
A.对B.错9【判断题】(10分)门信号属于能量信号。
A.错B.对10【判断题】(10分)两个连续余弦函数的和不一定是周期函数。
A.错B.对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0分)微分方程的齐次解称为自由响应。
A.对B.错2【判断题】(10分)微分方程的特解称为强迫响应。
A.错B.对3【判断题】(10分)微分方程的零状态响应是稳态响应的一部分A.对B.错4【判断题】(10分)微分方程的零输入响应是稳态响应的一部分A.对B.错5【判断题】(10分)微分方程的零状态响应包含齐次解部分和特解两部分。
A.错B.对6【判断题】(10分)微分方程的零状态响应中的特解部分与微分方程的强迫响应相等。
A.错B.对7【判断题】(10分)对LTI连续系统,当输入信号含有冲激信号及其各阶导数,系统的初始值往往会发生跳变。
A.对B.错8【判断题】(10分)对线性时不变连续系统,当输入信号含有阶跃信号,系统的初始值往往会发生跳变A.对B.错9【判断题】(10分)冲激函数匹配法是用于由零负初始值求解零正初始值。
A.对B.错10【判断题】(10分)LTI连续系统的全响应是单位冲激响应与单位阶跃响应的和。
A.对B.错第三章测试1【判断题】(10分)LTI离散系统的响应等于自由响应加上强迫响应。
A.错B.对2【判断题】(10分)LTI离散系统的响应等于齐次解加上零状态响应的和。
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20分)下面关于功能分解法的优点描述的是A.与模块化编程结合使用后,使开发效率有很大提高B.具有较强的应对需求变化的能力C.删除了GoTo语句,使软件能得到有效维护D.以系统需要提供的功能为中心组织系统2【单选题】(20分)下面的开发方法能够兼顾功能和数据的是A.面向对象方法B.功能分解法C.信息建模法D.结构化方法3【判断题】(20分)结构化方法采用数据流、加工进行建模,需求变化极易引起两者的变动,进而引起其他数据流和加工的变化A.错B.对4【判断题】(20分)功能分解法以功能作为系统的构造块,数据组织能力强。
A.错B.对5【单选题】(20分)面向对象方法学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尽可能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分析、设计和实现一个软件系统的方法和过程,尽可能接近于人类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
因此面向对象方法有许多特征,如软件系统是由对象组成的;();对象彼此之间仅能通过传递消息互相联系;层次结构的继承。
A.把对象划分成类,每个对象类都定义一组数据和方法B.强调需求分析重要性C.对既存类进行调整D.开发过程基于功能分析和功能分解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20分)下列关于UML叙述正确的是()。
A.UML仅适用于系统的分析与设计阶段B.UML是一种语言,也是系统设计的方法C.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方面,UML是一种建模语言,不是对开发过程的细节进行描述的工具D.UML仅是一组图形的集合2【单选题】(20分)UML的最终产物就是最后提交的可执行的软件系统和()。
A.相应的软件文档资料B.类图C.用户手册D.动态图3【单选题】(20分)UML提供了4种静态图用于对系统的静态方面进行可视化、详述、构造和文档化。
其中()是面向对象系统建模中最常用的图,用于说明系统的静态设计视图。
A.类图B.部署图C.对象图D.组件图4【单选题】(20分)UML提供了4种结构图用于对系统的静态方面进行可视化、详述、构造和文档化。
第一章测试【单选题】Q分)ID1的代表性模式是()。
c狄克凯瑞模式C-.加涅模式「c>.肯普模式c C .0.斯金纳模式参考答案C2【多选题】2分)根据现代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可以归纳哪三个层面O o r :A. 单元教学设计r :B.活动教学设计•r £,课堂教学设计「D.学科课程教学设计参考答案ACD3【多选题】②分)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认为可以将知识分为行为水平和内容类型两个维度,其中行为维度包括()。
「A.运用r :B.记忆r c.发现r D.知识参考答案ABC4【单选题】e分)1900年()提出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这便是教学系统设计的萌芽。
「C.A.奥苏贝尔「U R布鲁纳c C:c.杜威..D.加涅参考答案C5【判断题】(1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华生、斯金纳、加涅。
c对错参考答案B6【判断题】(1分)古代教育思想家认为学习过程是要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是“知”、“智"、"能”等因素彼此依赖、相互促进、共同促使学习进步发展的过程;是德业并行,德、才、学、识全而发展的过程。
c对错参考答案A第二章测试1【单选题】②分)在马杰的ABCD表述法中,教学目标最基本的部分是().标准r<、..6,对象「C?c.行为c'■: . 0.条件参考答案C2【多选题】②分)以下学习结果属于智力技能的是()or :A.实验规则r :B.圆的面积计算r£,化学元素名称「D.欧姆定律参考答案ABD3【单选题】2分)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称为0。
r层级分析法' ..B.信息加I:分析法C C>.归类分析法r . D.解释模型分析法参考答案B4【多选题】电分)在以外部表述法编写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的是O o r :A.教学目标的表述要用教学的结果来表述r B.教学目标的行为词必须是具体的「C.教学目标的主体是教师r :口.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是内外结合的参考答案ABD5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智慧树知到《教育学原理与应用(山东联盟)》章节测试【完整答案】2020智慧树知到《教育学原理与应用(山东联盟)》章节测试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主要是从目的和内容、方法和原则、形成和制度三个方面系统阐述其教学理论与思想。
( ) 答案:对2、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
答案:六艺3、.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答案:B.孟子4、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答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5、世界上最早的教育著作是答案:学记6、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答案:学记7、“官守学业”、“学在官府”体现了教育的答案:阶级性8、学校产生于( )答案:奴隶社会9、古希腊三大教育家是( )。
答案:A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0、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学记》答案:教学相长、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11、下列哪些有关教育的论述出自《论语》答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第2章单元测试1、人的发展只是人的成长和才能在时间上变化的过程。
答案:错2、教育的发展最终要服务和归结于人的发展。
答案:对3、任何历史时期,教育都应先于经济而发展。
( )答案:错4、社会生产力对教育具有制约作用,因此,教育机械地被生产力所制约。
( )答案:错5、现代教育与文化是本质与属性关系。
( )答案:错6、教育是制造社会舆论的有力阵地。
( )答案:对7、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答案:对8、( )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答案:教育9、( )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前提答案:遗传素质10、教育中的“揠苗助长”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答案:阶段性和顺序性1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 )。
答案:教育性质12、教育的发展水平最终是由( )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操作系统(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第一章测试1.操作系统是一种()。
A:应用软件。
B:系统软件。
C:工具软件。
D:通用软件。
答案:系统软件。
2.关于操作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A:操作系统为用户操作计算机硬件提供一个良好的用户界面。
B: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
C:操作系统负责完成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
D:操作系统能够合理、有效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
答案:操作系统为用户操作计算机硬件提供一个良好的用户界面。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
;操作系统能够合理、有效地组织计算机的工作。
3.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
A:充分利用CPU,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B:缩短作业的周转时间。
C:提高实时响应速度。
D: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
答案:充分利用CPU,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
4.分时操作系统重点关注的是()。
A:资源利用率。
B:实时性。
C:系统吞吐量。
D:用户交互性。
答案:用户交互性。
5.下面选项中,属于现代操作系统基本特征的是()。
A:虚拟性。
B:独占性。
C:并发性。
D:同步性。
答案:虚拟性。
;并发性。
第二章测试1.下列几种关于进程的叙述,()最不符合操作系统对进程的理解。
A:进程是在多程序并行环境中的完整的程序B:线程是一种特殊的进程C:进程是程序在一个数据集合上运行的过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D:进程可以由程序、数据和进程控制块描述答案:进程是在多程序并行环境中的完整的程序2.下列关于状态转换的条件及发生状态的转换叙述中,说法错误的是()。
A:由进程调度,使就绪状态的进程转到执行状态B:因时间片用完,使正在执行的进程转到阻塞状态C:因输入输出完成时间的发生,处于阻塞状态的进程进入就绪状态D:因时间片用完,使正在执行的进程转到就绪状态答案:因时间片用完,使正在执行的进程转到阻塞状态3.一个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总会引起其他一些进程的状态发生变化。
智慧树知到《操作系统(山东联盟)》章节测试答案绪论1、操作系统是一种()。
A.应用软件B.系统软件C.通用软件D.工具软件答案: 系统软件第一章1、操作系统是一种()。
A.应用软件B.系统软件C.通用软件D.工具软件答案: 系统软件2、操作系统是一组()A.文件管理程序B.中断处理程序C.资源管理程序D.设备管理程序答案: 中断处理程序3、系统调用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内部调用,它()。
A.直接通过键盘交互方式使用B.只能通过用户程序间接使用C.是命令接口中的命令D.与系统的命令一样答案: 只能通过用户程序间接使用4、实时操作系统追求的目标是()。
A.高吞吐率B.充分利用内存C.快速响应D.减少系统开销答案: 快速响应5、在分时系统中,时间片一定,(),响应时间越长。
A.内存越多B.用户数越多C.后备队列越短D.用户数越少答案: 用户数越多6、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缺点是()。
A.CPU 的利用率不高B.不具备交互性C.不具备并行性D.吞吐量小答案: 不具备交互性7、在下列性质中,()不是分时系统的特征。
A.交互性B.同时性C.及时性D.独占性答案: 同时性8、引入多道程序的目的在于()。
A.充分利用 CPU,减少 CPU 等待时间B.提高实时响应速度C.有利于代码共享,减少主、辅存信息交换量D.增强系统的处理速度答案: 充分利用 CPU,减少 CPU 等待时间9、()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A.管理计算机裸机B.设计、提供用户程序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界面C.管理计算机系统资源D.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答案: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器10、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是()、资源共享和操作的异步性。
A.多道程序设计B.中断处理C.程序的并发执行D.实现分时与实时处理答案: 程序的并发执行第二章1、观察者报告者并发执行导致结果不定的原因是执行程序顺序不合法。
A.对B.错答案: 错2、一个程序可以派生多个进程,一个进程也可以运行多个程序()。
第一章1 名词解释: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有效的教与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这么做,指出了以什么样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的设计,是关于设计过程的理论,与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本质区别在于他们关注的对象不同,前者关心的是设计问题,后者关心的是具体教学问题。
答: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理论基础有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系统方法和传播理论。
学习理论指导教学者从学习理论的视角提出教学设计的问题,为教学设计提供了解答问题的方式,以学习理论的措辞方式建构教学设计的措辞方式,从而促进教学设计研究方式的转变;教学理论则在理性与创造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具有简单而新颖的设计特色,提出基于核心概念、生成性话题及综合主题设计的任务分析法;系统方法为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基基础及系统方法论的取向的反思;人们对传播理论的研究由早期的“枪弹论”模式发展到现在的“交互模式”,使得教学设计由先前的“单向灌输”的理念逐渐转变为现在“多向交互”设计理念。
答:教学系统设计应用的三个不同层次分别为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以及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如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网络教学系统等当做产品来设计,教学产品的类型、内容和教学功能常常由教学系统设计人员和教师、学科专家共同确定,有时还吸收媒体专家和媒体技术人员参加,对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和测试、评价;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如信息化教学教案的设计,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其设计的重点是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现有的教学资料,选择、开发适合的教学资源和策略完成目标,这个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一般由教师自己来完成,必要时,也可由教学设计人员辅助进行。
第一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ID1的代表性模式是()。
A.
狄克·凯瑞模式
B.
加涅模式
C.
肯普模式
D.
斯金纳模式
2
【多选题】(2分)
根据现代学校教学活动领域所涉及的主要问题,教学设计可以归纳哪三个层面()。
A.
单元教学设计
B.
活动教学设计
C.
课堂教学设计
D.
学科课程教学设计
3
【多选题】(2分)
梅瑞尔的成分显示理论认为可以将知识分为行为水平和内容类型两个维度,其中行为维度包括()。
A.
运用
B.
记忆
C.
发现
D.
知识
4
【单选题】(2分)
1900年()提出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这便是教学系统设计的萌芽。
A.
奥苏贝尔
B.
布鲁纳
C.
杜威
D.
加涅
5
【判断题】(1分)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华生、斯金纳、加涅。
A.
对
B.
错
6
【判断题】(1分)
古代教育思想家认为学习过程是要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是“知”、“智”、“能”等因素彼此依赖、相互促进、共同促使学习进步发展的过程;是德业并行,德、才、学、识全面发展的过程。
A.
对
B.
错
第二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在马杰的ABCD表述法中,教学目标最基本的部分是()。
A.
标准
B.
对象
C.
行为
D.
条件
2
【多选题】(2分)
以下学习结果属于智力技能的是()。
A.
实验规则
B.
圆的面积计算
C.
化学元素名称
D.
欧姆定律
3
【单选题】(2分)
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一种内容分析方法称为()。
A.
层级分析法
B.
信息加工分析法
C.
归类分析法
D.
解释模型分析法
4
【多选题】(2分)
在以外部表述法编写教学目标时,应注意的是()。
A.
教学目标的表述要用教学的结果来表述
B.
教学目标的行为词必须是具体的
C.
教学目标的主体是教师
D.
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是内外结合的
5
【多选题】(2分)
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必须考虑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A.
学习者的特征
B.
社会的需要
C.
学科的特点
D.
媒体的选择
6
【判断题】(1分)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与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没有任何的相同点,是相互独立的。
A.
对
B.
错
第三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儿童能推演:如果A>B,B>C,则A>C,这个认知发展阶段属于()。
A.
感知运动阶段
B.
形式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前运算阶段
2
【单选题】(2分)
学习者起点能力包括学习者的认知能力、认知结构及()。
A.
学习态度
B.
学习动机
C.
学习风格
D.
所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3
【多选题】(2分)
()等是了解学习者态度的有效方法。
A.
观察
B.
问卷调查
C.
D.
访谈
4
【判断题】(1分)
学习风格的分析方式主要以试题测验为主。
A.
错
B.
对
5
【判断题】(1分)
确定教学起点时,不能将学习者的知识起点定得太高,应该低于实际水平更好。
A.
错
B.
对
第四章测试
【多选题】(2分)
教学组织形式由三种主要基本形式,即()。
A.
其余都不是
B.
班级授课
C.
个别化学习
D.
协作小组
2
【单选题】(2分)
在《抛物线》一课中,某老师利用计算机在大屏幕上显示太空中彗星飞行的情景,并对彗星划过太空的轨迹进行定格,这种方式是利用计算机()。
A.
教学评价
B.
呈现内容
C.
创设情境
D.
引起注意
【判断题】(1分)
奥苏贝尔认为发现学习是较好的教学方式。
A.
错
B.
对
4
【判断题】(1分)
自主学习设计应体现: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
A.
错
B.
对
5
【单选题】(2分)
"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提出者是()。
A.
奥苏贝尔
B.
布鲁姆
C.
皮亚杰
D.
加涅
第五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为()而设计”称为当前教室环境设计的基本理念。
A.
更好的信息传递
B.
教师的讲授
C.
学生的学习
D.
高效的资源运用
2
【多选题】(2分)
在设计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知识结构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
体现知识教学的策略
B.
体现知识结构的功能
C.
体现知识内容的关系
D.
体现学科教学的规律
3
【判断题】(1分)
物理学习环境可以为学习者创设“物”的便利,但对认知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没有影响。
A.
错
B.
对
4
【单选题】(2分)
以下具有"超文本结构组织信息、友好交互环境"教学特点的是:()。
A.
幻灯投影教材
B.
多媒体教学软件
C.
电视教材
D.
印刷教材
5
【多选题】(2分)
为了更好的营造课堂氛围,教师应该做到()。
A.
了解目标
B.
了解自己
C.
了解从何开始
D.
了解学生
6
【判断题】(1分)
合理选择教学媒体的展示时机,可以将学生的心理状态保持激活和兴奋,我们应该在课堂中让学生持续处于这种状态。
A.
错
B.
对
第六章测试
1
【单选题】(2分)
“厨师品尝汤时,是形成性评价;而顾客品尝汤时,则是()。
”
A.
自身评价
B.
总结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定性评价
2
【单选题】(2分)
在某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使活动效果更好而不断进行的评价,它能及时了解阶段教学的结果和学生学习的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等,以便及时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的教学评价称为()。
A.
诊断性评价
B.
总结性评价
C.
自身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3
【多选题】(2分)
教学材料的评价指标有()。
A.
教育性
B.
科学性
C.
经济性
D.
艺术性
E.
技术学
4
【判断题】(1分)
一对一评价是指教学系统设计人员选择一名学习者进行搜集数据。
A.
对
B.
错
5
【判断题】(1分)
教学系统设计结果的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比,更注重教学系统设计的最终结果。
A.
对
B.
错
第七章测试
1
【判断题】(1分)
混合式学习必须广泛地使用多种技术。
A.
错
B.
对
2
【多选题】(2分)
关于混合式学习,描述正确的是()。
A.
学生能适度地掌控时间、地点、途径或节奏
B.
学生在线学习一部分内容,另一部分内容则需要学生在校进行学习
C.
混合式学习以线上学习为重为主
D.
学生通过在线的方式学到的内容与通过面授的方式学到的内容相呼应
3
【判断题】(1分)
学科教学系统设计的出现是没有必要的。
A.
错
B.
对
4
【多选题】(2分)
教学系统设计自动化的软件工具一般有哪几种?()
A.
信息管理系统
B.
电子绩效支持系统
C.
咨询系统
D.
写作系统
E.
专家系统
5
【单选题】(2分)
以下不属于基于“活动理论”的教学系统设计中,针对学习者学习工具的分析内容的是:()。
A.
交流工具
B.
认知工具
C.
传递工具
D.
效能工具
6
【判断题】(1分)
微课是指“微课程”,是针对一门课程进行的微型教学。
A.
错
B.
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