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美术中国龙
- 格式:ppt
- 大小:201.50 KB
- 文档页数:3
教案第10课中国龙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历史文化背景,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 学习龙的造型特点,掌握绘画龙的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龙作品。
二、教学内容1. 中国龙的历史文化背景介绍2. 龙的造型特点及绘画技巧3.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龙的造型特点及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龙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材、绘画工具2. 学具:绘画纸、铅笔、彩色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中国龙的历史文化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龙的造型特点及绘画技巧,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中国龙2. 副历史文化背景、造型特点、绘画技巧3. 教学重点与难点4. 教学过程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学生回家后,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自己心目中的龙作品。
2.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创作过程,共同体验绘画的乐趣。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过程是否顺利。
2. 学生是否掌握了龙的造型特点及绘画技巧,是否能够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3. 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的反思,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的方向。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在本教案中,教学过程的设计需要详细规划,以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充分理解和掌握中国龙的相关知识和绘画技巧。
一、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关键步骤。
在本教案中,可以通过展示中国龙的历史文化背景的PPT,配合生动的讲解,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中国龙》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教学内容《中国龙》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材中的第10课。
本课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形象特征、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形象特征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表现中国龙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中国龙艺术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中国龙的形象特征。
2. 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表现中国龙。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课件、示范作品、绘画材料、手工制作材料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彩色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中国龙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
2. 学习中国龙的形象特征和文化内涵:展示中国龙的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了解中国龙的形象特点和文化内涵。
3. 学习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方法,讲解技巧,指导学生练习。
4. 学生创作:让学生运用所学技巧,独立创作一幅中国龙的作品。
5. 展示评价:学生展示作品,相互评价,教师点评。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龙的文化价值。
六、板书设计1. 《中国龙》2. 内容:- 中国龙的形象特征- 中国龙的文化内涵- 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学生创作要求七、作业设计1. 画一幅中国龙的作品,要求形象生动,色彩丰富。
2. 用手工制作方法制作一个中国龙,要求创意独特,制作精美。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故事、展示作品、示范讲解、学生创作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龙的形象特征和文化内涵,培养了他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中国龙的形象特点,鼓励他们发挥创意,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作品。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重点关注的细节: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中国龙的形象特征。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中国龙 | 湘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掌握绘制中国龙的步骤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对中国龙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
教学内容1. 中国龙的文化背景:介绍中国龙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象征意义。
2. 中国龙的艺术特点:分析中国龙的艺术形象,如龙的形态、颜色和装饰。
3. 绘制中国龙:学习绘制中国龙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构图、勾线和上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绘制中国龙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中国龙的神韵和艺术特色。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中国龙的艺术作品、PPT、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中国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析。
3. 示范:演示绘制中国龙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讲解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动手绘制中国龙,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1. 中国龙2. 副文化与艺术3. 内容:中国龙的文化背景、艺术特点、绘制步骤等。
作业设计1. 必做题:绘制一幅中国龙的作品。
2. 选做题:收集更多关于中国龙的故事和文化知识。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绘制中国龙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掌握情况。
2.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如何进行改进和调整。
3. 教学感悟:对本次教学的感悟和体会。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通过讲述中国龙的传说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设计:选择一个与中国龙相关的故事,如“龙的传人”或“龙与凤”,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目的:通过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同时为后续的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析。
内容讲解:介绍中国龙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如权威、尊贵、吉祥等,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中的形象变化。
中国龙——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历史演变和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文化认知。
2. 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中国龙绘画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1. 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介绍龙在中华民族心中的地位,以及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象特点。
2. 中国龙的绘画技巧:教授如何描绘龙的姿态、鳞片、纹样等,以及如何运用色彩、线条表现龙的气势。
3. 创作实践: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创作一幅中国龙绘画作品,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历史演变和艺术特点,掌握中国龙绘画的基本技巧。
难点:如何表现中国龙的气势和神韵,以及如何在绘画中运用创新思维。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彩铅等。
学具:学生自带画笔、画纸、水彩、彩铅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龙的相关图片和文物,引导学生关注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15分钟):讲解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历史演变和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龙在中华民族心中的地位,以及龙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象特点。
3. 示范(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如何绘制中国龙,讲解绘画技巧,包括如何描绘龙的姿态、鳞片、纹样等,以及如何运用色彩、线条表现龙的气势。
4. 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独立或合作创作一幅中国龙绘画作品。
板书设计:1. 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演变2. 中国龙的绘画技巧3. 创作实践作业设计:让学生继续完善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对作品进行装裱,准备参加学校的美术展览。
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第10课中国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龙的意义和特点;
2.掌握绘制中国龙的基本技法;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美术艺术表现形式。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2.掌握龙的基本形态和构造;
3.学会使用线条表现龙的形态和特征。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材、展示资料、教具和绘制工具等;
2.学生需要准备好铅笔、橡皮、彩笔等绘制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利用图片或展示资料介绍中国龙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并引导学生了解龙的形态和特征。
2. 示范绘制
•教师可以先通过教具或黑板上进行简单的示范,例如绘制龙的构造和坐姿等。
3. 学生操作
1.学生先进行铅笔草图的绘制,尝试表现龙的形态和特征;
2.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展示资料的辅助,学生使用彩笔对龙进行着色;
3.批改和评价学生作品,鼓励学生进行互相交流和分享。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可以掌握龙的基本形态和构造,加深对中国龙在文化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的理解。
中国龙(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中国龙的基本能力。
3.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中国龙作品。
4.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美术作品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
2. 中国龙的艺术特点,如线条、色彩、造型等。
3. 中国龙的表现技法,如勾线、填色、渲染等。
4. 中国龙的创作步骤,如构图、草图、上色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龙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技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出中国龙的韵味和神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中国龙图片、课件、示范作品等。
2. 学具:绘画纸、铅笔、橡皮、彩色笔、水粉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中国龙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技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
3. 示范:教师现场示范中国龙的绘画过程,引导学生学习。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中国龙的绘画练习。
5. 评价与指导: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中国龙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内容:中国龙的文化背景、艺术特点、表现技法、创作步骤等。
七、作业设计1. 课堂作业:绘制一幅中国龙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线条、色彩表现。
2. 家庭作业:收集有关中国龙的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自我反思:对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教学方法和进度的满意度,根据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效果的好坏。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中国龙》湘美版(2012)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龙的文化背景,掌握龙的基本造型特征,并能运用彩绘、拼贴等手法创作出富有创意的龙的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
教学内容1. 龙的文化意义:介绍中国龙在历史、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在不同艺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
2. 龙的艺术特点:分析龙的形象特征,如龙头、龙身、龙爪、龙鳞等,以及龙的动态美。
3. 龙的创作方法:讲解彩绘、拼贴等创作手法,并示范如何制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龙的文化内涵,掌握龙的造型特征,并创作出自己的龙作品。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富有创意的作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示范用材料。
2. 学具:彩绘工具、拼贴材料、画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中国龙的图片和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龙的文化意义、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自己的龙作品,并开始创作。
4. 辅导: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提供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板书设计主题:中国龙内容:龙的文化意义、艺术特点、创作方法结构:清晰的、副和部分,配以相关图片和简短说明。
作业设计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创作一幅龙的画作,要求体现出龙的形态特点和文化内涵。
课后反思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龙的创作方法”。
龙的创作方法在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中国龙》中,创作方法是教学的重点之一。
这是因为创作方法不仅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桥梁,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这一部分,教师需要详细介绍如何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富有创意的作品。
教案第10课:中国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培养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和创造力,通过观察和分析中国龙的特点,运用绘画或制作等手法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作品,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2. 中国龙的特点和形态结构3. 中国龙的绘画或制作方法4. 中国龙的艺术价值和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龙的特点和形态结构,绘画或制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绘画或制作手法,将中国龙的特点和形态结构表达出来。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绘画材料、制作工具。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纸张等。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或教学视频,向学生介绍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观察与分析:让学生观察中国龙的特点和形态结构,分析其艺术价值和意义。
3. 绘画或制作:根据观察和分析的结果,指导学生运用绘画或制作手法,将中国龙的特点和形态结构表达出来。
4.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共同完成一幅中国龙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展示与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板书设计:1. 中国龙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2. 中国龙的特点和形态结构3. 中国龙的绘画或制作方法4. 中国龙的艺术价值和意义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根据课堂所学,自己独立完成一幅中国龙的作品,要求运用绘画或制作手法,将中国龙的特点和形态结构表达出来。
2. 家长签字确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作。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引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是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2.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是否有效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中国龙》(湘美版秋)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第10课《中国龙》。
课程内容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形象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龙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学习绘制龙的基本技巧,并通过实践创作一幅以龙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龙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传统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创新精神。
3. 通过绘制龙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和色彩运用能力。
4.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1. 龙的形象复杂多变,绘制难度较大。
2. 学生对龙的传统文化背景了解有限,需要有效引导。
3. 色彩搭配和画面构图需要一定的美术基础。
教具学具准备1. 美术教材或相关参考资料。
2. 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绘画材料。
3. PPT或投影设备,用于展示龙的形象和绘制步骤。
4. 实例作品,供学生参考和欣赏。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龙的传说或展示龙的图片,激发学生对龙的兴趣,导入课程主题。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龙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
3. 技巧讲解:分步骤讲解绘制龙的基本技巧,包括线条勾勒、色彩搭配和画面构图等。
4.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绘制龙的形象,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作品展示: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和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板书设计1. 课程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中国龙》2. 关键词:龙、中国文化、象征意义、绘画技巧、色彩运用3. 绘制步骤:简笔画勾勒、细节描绘、色彩填充、整体调整作业设计1. 学生独立完成一幅以龙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2. 作品要求:构图合理、色彩搭配和谐、细节描绘精细。
3. 作业提交:课后将作品交给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龙的文化理解,引导他们深入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在绘画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创作能力。
《中国龙》教学设计【课标分析】《美术课程标准》指出了:“在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的总目标。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的龙文化、理解龙的造型特点,欣赏有关龙的艺术品,并以合作的形式共同创作一条龙的形象。
2、培养学生概括、想象、夸张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3、通过合作与创新引导,使学生体会龙的精神,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抓住龙的特点,集体创作一条龙。
教学难点:大胆夸张、想象、进行创造性的设计。
在创作中表现出龙的精神、气势,抓住龙的特点、造型及动态。
【教材分析】《中国龙》一课是湘美版四年级下册第十课内容。
以“欣赏·评述”为主,融“设计·应用”、“造型·表现”于一体的一节美术课。
它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激励学生创造、表现的良好契机。
龙是中国劳动人民想象、创造出的独特艺术形象。
它曾经是原始人崇拜的图腾,象征着幸福、吉祥、威武。
现在,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象征。
本课教学应以教材提供的多种龙的图片、龙的形象、龙的衣物、龙的古今不同造型的艺术品等为载体,以比较直观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认识龙的形象构成、理解龙的造型特点和寓意、欣赏龙的各种生活物品以及艺术品,了解一些有关龙的节日,走进中国的龙文化,感悟中国龙的昂扬精神,在最后参与创造表现中加深体会并增强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学生,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地表现平面形象、立体造型,并能大胆地发挥想象,作品内容丰富,富有生活情趣;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和较好的心理品质。
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空间感较弱,线条的运用能力较差,有待进一步地提高。
他们能够以合作的方式对美术作品进行研究。
因为龙的形象复杂,所以本课对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因此采用集体创作一条龙的形式,以降低学习难度。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出示一张门的图片,让学生们猜一猜门后面有什么?播放舞龙,并让他们谈一谈感受。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第10课《中国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龙》这一课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第10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龙的起源、特点和象征意义,以及学习如何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来表现中国龙。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龙的故事、龙的图片、绘画和手工制作教程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中国龙有更深入的了解,并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喜欢听故事,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
他们在绘画和手工制作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启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龙的起源、特点和象征意义。
2.学习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来表现中国龙。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中国龙的形象特点和绘画技巧。
2.难点点:手工制作中国龙的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故事法:通过讲解中国龙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示范法:教师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引导学生学习。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互动提问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促进师生互动,巩固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和教学资源。
2.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龙模型、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
4.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中国龙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中国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中国龙的特点,如形态、颜色、纹饰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绘画和手工制作的过程,边示范边讲解,引导学生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实践。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