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综艺行业报告
- 格式:pptx
- 大小:4.14 MB
- 文档页数:60
广电视角新画可霖央视文化类综艺《朗读者》经营策略探究胡亚东(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116000)摘要:我国综艺节目自20世纪80年代起,以春晚等电视节目为开端,以电视为载体,开启了发 展之路,经历了发展期和成长期,进入嵩速发展时期。
而网络综艺随着网络和各种客户端的兴起,从 2016年开始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
但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综艺节目难免出现只重娱乐、不顾口碑的弊端,背上只有娱乐和过度娱乐的标签。
以央视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在这样的环境中 成为一股清流。
本文分析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的营销模式和盈利策略,究此类节目在传播主流文化 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同时,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口碑的双丰收,实现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线上收益 和线下收益的结合,选取代表性节目《朗读者》作为例子,运用文献分析和数据分析的方法,探究节目 具体的营销模式和策略。
关键词:文化类综艺;营销经营;《朗读者》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 (2019 )17-0080-02一、我国综艺节目发展概述综艺节目是指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具有娱乐性 质的节目。
孟令杰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对“电视综 艺节目”进行概念界定:“狭义上的综艺节目即是指广 大观众所理解的娱乐节目,它是运用特定的声画造型 与表现手段。
[1]广义上的综艺节目内涵宽泛,泛指除 了新闻类节目、剧情类节目、科教类节目、服务类节目 之外的所有具有一定综合性与娱乐性的电视节目的统 称。
图1为中国电视综艺发展历程。
购买播出三个环节。
出品制作环节主要由播出平台、传统综艺制作企业、网络综艺制作企业完成,其中还涉 及广告主的广告植人和广告商的代理环节,以及明星 经纪的共同参与。
而非原创综艺节目还要进行海外版 权的交涉。
承制部分主要由营销企业完成,负责节目 的舞美、摄影、后期制作等工作。
二、央视文化类综艺节目经营策略文化类综艺节目与纯娱乐性质的综艺节目在策划 立意、内容生产和营销管理方面都有较大差别。
中国音乐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音乐+”泛娱乐消费经济引领黄金时代“音乐+”泛娱乐消费经济引领黄金时代音乐产业作为娱乐消费经济的生力军,其发展速度连续三年超过GDP增速,“音乐+”泛娱乐消费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兴起,音乐科技创新应用广泛,音乐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时代。
1、“音乐+”产业融合发展释放音乐文化消费潜力2018年中国音乐产业总规模达3747.95亿元,同比增长7.98%,创近5年来增速新高,从细分行业来看,音乐产业核心层、关联层、拓展层产值规模分别为813.47亿元、1834.4亿元和1100.08亿元,所占比重分别为21.70%,48.94%和29.35%,同比增长分别为5.28%,6.78%,12.21%。
拓展层产值增幅较大,得益于占比较大的卡拉OK市场走出行业调整期,不仅传统KTV市场依托智能化、大众化的经营模式迎来了企稳回升,而且围绕手机APP、内容与版权、硬件设备以及O2O运营模式的卡拉OK产业泛娱乐生态圈进一步成熟。
“音乐+”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释放音乐文化消费潜力。
2、音乐演出市场规模近70亿,消费群体持续年轻化2018年中国音乐类演出票房总收入68.18亿元,同比增长14.8%。
其中,剧场演出票房收入为25.83亿元,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票房收入为39.85亿元,Live house票房收入为2.5亿元。
音乐类剧场演出场次达到4.29万场,同比增长73.6%;演唱会消费人群持续年轻化,“95后”占比超过65%。
3、数字音乐产业用户数量红利进入尾声2018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规模达到612.42亿元,同比增长5.5%。
数字音乐用户规模超过5.5亿人,同比增长5.1%,用户增量红利进入尾声,存量用户消费市场成为未来主要增长点。
在用户付费、广告收入、版权运营、电信音乐增值以及泛娱乐数字音乐产业收入构成中,用户付费率由4%增至6%,同比增长25%,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数字音乐平台、移动K歌、短视频、泛娱乐直播成为数字音乐娱乐体验的主战场。
40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7期传播力研究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中国电视综艺从1983年的春晚开始,也正是受到春晚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综艺都是以晚会的形式呈现,到1990年的《综艺大观》播出推动了综艺市场的发展,也让更多的制作人看到了中国电视综艺发展的潜力随即到1991年的《曲苑杂坛》但由于时代的进步这种单纯以歌舞、小品、相声为主题的综艺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多的电视制作人对中国电视综艺市场提出了更多的设想。
到1997年7月《快乐大本营》、1998年11月《幸运52》这两档节目为地方卫视、省级卫视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这两档节目的播出也成为一种风潮,让中国电视综艺市场逐渐红火。
现如今中国综艺市场历经了多年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外综艺渐渐进入中国电视制作人的视野,随即出现了大批从韩国引进版权在国内制作的综艺如《奔跑吧兄弟》、《两天一夜》等,这类综艺很快爆火占据中国市场的大部分,也正是这些综艺的爆火,让更多人提出了对综艺的质疑。
一、中国电视综艺现有市场中国综艺现有市场较为广阔,但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导致电视综艺市场受到冲击,网络成为主要播出平台,同时由于国家审核政策等影响,导致电视台或制作方更倾向于网络总有,因此,电视综艺市场在近几年有所缩水。
这种发展现状也推动了电视综艺制作方的方案优化和制作改革。
(一)市场背景在互联网时代,省级卫视开设视频App 如芒果TV 等,加之视频制作公司的发展使得电视综艺市场遭受重创。
同时网络发达,科技的不断进步多种移动设备的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改变了人们的观看习惯,从定时定点通过电视观看到随时随地通过便携点子设备观看,这种观看方式的转变让人们不再依赖于数字电视的观看冲击了电视行业,在这种冲击下也不断向电视台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包括体制改革、内容营销、节目翻新等。
在这种市场情况之下,电视综艺的内容也渐渐固化。
第1篇一、引言光线传媒(股票代码:300174)作为中国领先的影视制作和发行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影视文化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通过分析光线传媒的财务报告,对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投资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盈利能力分析1. 营业收入分析根据光线传媒近年来的财务报告,我们可以看到,公司营业收入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以下为光线传媒2018年至2020年的营业收入情况:年份营业收入(亿元)2018年 37.322019年 42.962020年 50.10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光线传媒的营业收入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实现了稳步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公司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加大影视项目投入,以及积极布局线上线下产业链。
2. 净利润分析净利润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以下为光线传媒2018年至2020年的净利润情况:年份净利润(亿元)2018年 3.522019年 4.192020年 5.28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光线传媒的净利润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也实现了稳步增长,这表明公司在主营业务方面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3. 盈利能力指标分析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光线传媒的盈利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指标进行分析:(1)毛利率:毛利率是指企业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差额,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以下为光线传媒2018年至2020年的毛利率情况:年份毛利率(%)2018年 44.742019年 46.342020年 47.52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光线传媒的毛利率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公司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2)净利率:净利率是指企业净利润与营业收入的比率,以下为光线传媒2018年至2020年的净利率情况:年份净利率(%)2018年 9.432019年 9.732020年 10.56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光线传媒的净利率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也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感谢主席,问候在场各位。
首先,阐述我方观点,时至今日,业务能力不应该是评价偶像的第一标准。
开宗明义,概念先行。
偶像:最早起源于日韩两国,是粉丝对娱乐圈里所喜欢的艺人的亲切称呼。
时至今日:以当前社会现状作为探讨背景。
业务能力:偶像在娱乐圈行业里所需要的、所应具备的能力。
评价:对事件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
第一标准:具有绝对优势、最重要的考量标准。
所以,时至今日,业务能力还应不应该是评价偶像的第一标准,我方的判断依据是:当前现状下,以此为第一标准,是否有利于文化整体的发展。
接下来,我方将以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论证。
第一:还以此为标准,不再符合当前精神需求多元化发展趋势。
时至今日,随着经济的稳定向好和科技媒体的传播渠道的不断扩大,推动了文化以及相关产业的创新繁荣,进而也在影响着的社会大众精神需求的多元化扩展。
举例来说,根据《2018年中国综艺行业报告》对于数百部综艺的分析,可看出综艺不仅为中国文化产业的版图增添了些许色彩,更令多种多样的偶像进入了大众视野。
我们从《奔跑吧,兄弟》熟悉了“综艺鬼才”演员邓超,从《拜托了,冰箱》喜欢上了刻苦努力的唱跳歌手王嘉尔。
这就表明了社会大众对于偶像的了解和认识的渠道和方面更加多元化。
再到如今,中国选秀节目的喷井式出现,使社会大众首次有了主动选择的可能,由这种可能迸现了拥有“普通人式生存”劲头的杨超越,或引领另样审美的王菊的偶像等等,这种现象无疑体现了社会整体需求的多元化发展。
第二:还以此为标准,阻碍了文化作用的发挥。
首先,推崇业务能力作为绝对优势、最重要的考量标准,不利于偶像自身的发展和其对社会正向作用的引导。
举例来说,以“努力努力再努力”而著称的业务能力实力型偶像张艺兴,当被爆出吸烟后,从媒体舆论的导向再到粉丝说词的泛滥都一致偏向了作为成年人吸烟无可厚非,请多多关注作品的这样的说词。
但是,我们判断分析来看,今天社会大众都知道的“公众场合禁止吸烟”的警示标语,却为何要对于一个拥有无数未成年人粉丝并理应对社会起正向引导作用的偶像放宽了底线。
论网络综艺节目的社会责任作者:彭峰来源:《声屏世界》 2020年第2期彭峰摘要:综艺节目作为以娱乐性为主的节目形式,通常集音乐、舞蹈、搞笑等方式于一体,形式多样,极具娱乐性。
综艺节目已成为节目市场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一类。
竞争促进了繁荣,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文章认为综艺节目应直面这些问题,履行社会责任,并提出了传播正能量、彰显人文关怀、立足传统文化、优化测评标准等履责的手段。
关键词:网络综艺节目社会责任网络综艺节目的社会责任是指节目在播放或运营中,应担负的道德、法律、价值引领等方面的责任,它通常是依靠节目运营者的组织、策划和参与来实现的。
自2014年中国记协实行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试点以来,已6次发布过有关媒体社会责任的报告,参与媒体也由最初的11家增加至46家。
目前在我国,媒体应承担社会责任已成为共识。
电视、互联网作为拥有最广泛的观众媒体平台,其影响力之大,传播速度之快有目共睹。
综艺节目作为电视、互联网平台中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其观众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不可推卸的。
网络综艺节目社会责任的概念与内涵根据媒体社会责任报告,通常媒体的社会责任包括正确引导、提供服务、人文关怀、繁荣发展文化、安全刊播、遵守职业规范、保障新闻从业人员权益、合法经营等。
本文认为,综艺节目的社会责任尤其要侧重以下几方面:履行正确引领责任。
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意识形态的引领责任。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文艺始终都是一种特殊的力量,能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激励人民前进,引领社会进步。
作为拥有广泛的观众群和影响力的综艺节目,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宣传导向和价值取向,弘扬时代精神,凝聚民心力量责任重大。
因此,综艺节目的社会责任首要是履行正确意识形态的引领责任,其次是价值观的引领责任。
青少年作为综艺节目的重要观众群体,其最大特点就是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对社会的认知和辨识能力较弱,最容易被节目中内容或节目表达的观念所引导,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其行为选择或价值追求。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作者:王洋来源:《牡丹》2018年第24期近年来,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品质不断提升,观众审美能力也不断增强,在激烈的电视竞争环境下,电视媒体力求以多样类型的发展来满足受众的多元需求。
但也有部分问题日益突出,泛娱乐化的出现、大量国外节目的引进以及原创能力的缺失都是目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使电视工作者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并给出良好的对策。
一、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电视综艺节目泛娱乐化简单而言,泛娱乐化就是利用大众传媒这种载体,不顾及自身文化底蕴去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感官愉悦,力求利益的最大化,而忽视了寓教于乐的传播初衷。
泛娱乐化也就促使大众传媒同质化,甚至媚俗化、低俗化,把娱乐使人身心健康的目的放置一边,这也是泛娱乐化和娱乐的本质不同。
电视媒体拥有强大的娱乐功能,电视综艺节目也是娱乐传播的重要载体和传播方式,但是在综艺节目的发展过程中,娱乐的本质渐渐发生转变,泛娱乐化出现。
泛娱乐化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结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进入快节奏时代,大众追求浅显易懂的精神产品,大众文化也慢慢远离深度化,这为泛娱乐化的产生提供了发展环境;电视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根据受众需求制作节目,“以受众为本”的理念促使节目制作加大娱乐筹码;而电视台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唯收视率”的错误认识使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可以说是直接导致了泛娱乐化。
(二)综艺节目内容同质化综艺节目在国内起步较晚,所以人们会向综艺节目发展较成熟的其他地域或国家借鉴和学习。
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根据他们受欢迎的节目来复制节目,于是就有了综艺节目之间的模仿。
《快乐大本营》的导演曾说起初是借鉴香港的《综艺60分》制作的《快乐大本营》,引领选秀风潮的《超级女声》也是由美国的《美国偶像》模仿而来。
但随着版权意识的加强,购买版权引进节目成为新的节目研发路径。
无论引进还是模仿,大众都可以理解,毕竟好的电视节目必定有其受欢迎的原因,这样的做法或许也会促进国内综艺的发展。
传媒观察“慢综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向往的生活》为例周紫云 舒心 阳书凝 梁之诺(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南昌 330000)摘 要: 从创造了口碑和收视双高的“慢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出发,分析它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结合“慢综艺”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 “慢综艺”绿色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慢综艺”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向往的生活》;绿色发展《向往的生活》作为一部“慢综艺”,在其筹备阶段并不为业界所看好,也一度面临广告招商难的困境。
然而,最后,它能以一匹综艺黑马的姿态,创造口碑和收视率双收,在综艺行业掀起“慢综艺”风潮,这一过程不乏许多智慧的结晶。
创新节目内容、发展“慢”字特色、坚持民族文化与正确价值观的输出,这些举措让它受到大众喜爱,成为综艺行业的佼佼者。
一、经济效益分析(一)综艺收入广告招商是综艺节目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据悉,第四季《向往的生活》广告招商总值高达5亿人民币。
其次是版权分销,即综艺制片方将节目版权卖给视频网站并获得的一笔收入。
《向往的生活》将版权爱奇艺,提高了线上热度。
并且在节目第二季,制作方考虑到它的热度为当地旅游业带来的发展,打造了线下体验基地——蘑菇屋,实现节目IP衍生的创收。
(二)制作成本完善的策划,拍摄,以及后期团队是制作一档优秀综艺必不可少的要素。
《向往的生活》节目组需要安排场地,测评游戏及道具,设置节目应急方案,以防意外发生。
并且,为录制时能呈现自然的农村田园风光,节目组提前半年在蘑菇屋四周种植农作物,足以见得节目组在这一方面的投入费用之多,然而实际上这却不足节目制作总成本的三分之一。
为提高收视率,大多综艺节目会邀请话题性明星作为节目嘉宾。
2018年以前,综艺节目的明星费用几乎可以占到总成本的60%,甚至更多。
同时,节目通过微博、推文、短视频APP等进行宣传造势费用则占总成本的5%-10%。
二、社会效益的分析(一)弘扬民族文化《向往的生活》的主要情节都发生在蘑菇屋中,节目设置了常驻嘉宾作为蘑菇屋的“主人”,每期都会邀请其他明星来小屋中做客,呈现主客之间的热情互动,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好客文化。
收稿日期:2019-07-16作者简介:魏鸿灵,女,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传播学专业,主要从事新闻与传播研究。
浅析文化类网络综艺节目的策划与创新———以《圆桌派》为例魏鸿灵(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0093)摘 要:在真人秀扎堆、快餐式综艺节目层出不穷的今天,“跟风”“同质化”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容易使观众产生疲倦感。
而《圆桌派》《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出现,则为综艺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这些综艺节目创新了文化的呈现形式,应用互联网思维,打破与年轻群体之间的隔阂,增强了节目的传播效果。
本文将以《圆桌派》为例,从节目理念、谈话形式、话题选择与内容创新、现场设计等方面,分析新传播生态下该节目的策划与创新,以期为国内综艺节目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思路。
关键词:文化类网络综艺节目;《圆桌派》;创新;仪式感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9-0112-03 据《2018年网络原创节目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网络综艺节目从2017年的197档大幅增长至385档。
网络综艺的产出数量几近疯狂,市场规模持续攀升,成为网络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热潮之下,网络综艺节目市场仍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单纯速食类的娱乐综艺节目早已满足不了受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当下“娱乐过剩”与充斥着碎片化信息的环境下,大众真正需要的是精神的食粮,来打开独立与深度思考的阀门。
因此,具有深度与内涵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开始兴起并火热起来。
一、文化类网络综艺节目概述网络综艺节目是指以电视综艺节目形态为基础,依托互联网平台制作的一种节目形态。
其本质上还是综艺节目的形态与样式,但采用互联网思维,利用全媒体进行传播,深刻把握网络传播的特性与互联网时代受众的需求。
而文化类网络综艺节目则是以传播文化知识为主要目的,兼具教育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特殊节目形态。
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的融媒体研究季凡琳河北大学目前我国的综艺分类众多,内容丰富。
艾瑞咨询在去年5月发布了《2018年中国综艺行业报告》,对综艺行业进行预测,2017年综艺产业的收入大概在270亿。
报告还认为综艺节目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未来会增加AI和VR、AR等技术在综艺节目上的运用。
可见,综艺行业的媒体融合将是大势。
而今天要作为研究的是文化遗产类综艺的成功案例———《国家宝藏》的融媒体研究。
笔者选择《国家宝藏》作为研究的原因有这么几个:第一,它的影响力非常广泛,根据央视索福瑞的统计,《国家宝藏》收视率排名最高时达到了全国第三名。
(1)第一季和第二季节目豆瓣评分均高达9.0分左右,B站播放量高达300万,还有数次的微博热搜榜,甚至被媒体称为“爆款电视节目”;第二,文化遗产类的传播是当下国家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
2015年时,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关于文物的文艺作品应该“让文物说话、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
因此《国家宝藏》的“现象级”非常有研究价值。
英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前议员吉尔斯·布兰德雷斯(Gyles Brandreth)对《国家宝藏》节目的制作大加赞赏,并且亲自推荐“我从业的职业生涯里能与此节目相比较的英国节目不多,我推荐大家到国际性的媒体网站上观看《国家宝藏》,了解中国媒体人通过文物讲述中国历史中诸多有趣的故事。
”②这背后的技术支持、创意内容、周边产品的衍生开发等等,都在彰显融媒体的优势及很多启示。
一、节目中各环节的融媒体分析(一)技术:活泼生动,连动古今央视作为主流媒体,节目风格大气端庄、内容严谨含蓄。
但《国家宝藏》将生动化发挥到了最大:虽然舞台面积有限,但节目组精心设置了LED开合车台、天轨吊装及移动设备、全息影像、巨型环幕以及冰屏柱矩阵等技术。
③当国宝讲解员001号张国立老师随着威严庄重的音乐出场时,由LED屏映射出巨大的“门”的形象,给观看者一种大气、雄伟之感的同时,也暗喻了“前世今生”这一隐藏的节目主题。
传媒行业“影、剧、综”深度报告目录1 “影、剧、综”三者中,综艺受政策监管影响最小,逆势发力 .. 41.1 影视行业增速放缓下,“影剧综”三者之间形成存量竞争的局面 (4)1.2 电影:受政策限制和荧幕数增长放缓影响,电影行业市场规模已触达阶段性瓶颈 (6)1.3 电视剧:政策强力监管下,电视剧市场出现下滑 (7)1.4 综艺:受政策限制影响最小,综艺板块逆势发力 (10)2 网络综艺、海外模式借鉴和选秀类是目前综艺主要的发展趋势 132.1 网综爆发式增长后,管理上有与电视综艺统一监管的趋势132.2 借鉴海外成功综艺节目模式更易打造爆款 (15)2.3 选秀类“2.0 版”成为综艺爆款利器 (16)3 综艺节目回归“制播合一”的趋势下,芒果系制播一体化的先发优势显著 (20)3.1 渠道端:浙江卫视在卫视综艺中领先,网络综艺中芒果TV 爆款率最高 (20)3.2 制作端:芒果TV 制播一体化优势显著 (22)4、投资建议: (26)5、风险提示: (27)引言2017 年以来,广电总局针对影视行业的各类不规范现象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指导意见进行整治。
其中既有针对全行业的(如“限薪令”和整治“阴阳合同”现象等),也有针对具体到影视剧板块的(如“限古令”等),监管政策的趋严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影视内容的供给。
从而也深刻影响了影视内容制作公司的业绩和股价表现。
但在2020 年,我们可以观察到两个现象:第一,综艺节目的火爆,尤其是选秀类综艺节目,包括:《青春有你2》、《创造营2020》和《乘风破浪的姐姐》均成为上半年综艺点击量的前十。
其中《创造营2020》播出两个月以来点击量达到了78 亿次,而《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出不到一个月点击量已达到了15 亿次;第二,以综艺制作能力起家的芒果超媒,用户数快速增长,DAU 在2 月份达到了4200 万左右。
而芒果超媒的市值也突破了千亿,十分接近爱奇艺目前在美股的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