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十矿瓦斯爆炸事故
- 格式:docx
- 大小:98.01 KB
- 文档页数:9
Gaining wealth through hard work is the great pleasure of life.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新华四矿“8.18”瓦斯爆炸事故一、基本情况:2009年9月8日凌晨1时左右,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新华四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当班入#983,其中14人安全升井,目前造成35人死亡、44人下落不明。
该矿原为为国有地方媒矿,现改制为股份制企业,低瓦斯矿井,属停产整顿的技改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由6万吨年技改为15万吨年。
二、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一是该矿在停产整顿期间拒不执行停产整顿指令,违法违规组织生产;二是存在超层越界开采行为,在批准的技改区域外组织生产,三是采煤方法落后,采用巷道式开采方式,采掘布置不合理,采用串联通风。
(二)间接原因:监管管责任不落实,平顶山市新华区向该矿派了驻矿安监监员,但未未能遇制该矿组织大量人员下井违法生产的行为。
三、防范措施:(一)认真贯彻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会议精神。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各煤矿企业要认真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张德江副总理9月3日在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目前瓦斯治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忧患意识,强化煤矿瓦斯治理与抽采利用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抓好瓦斯治理工作。
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组织领导,强化目标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切实加强防范,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二)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全面推进“三项建设”。
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为主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进一步加大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力度,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治理和宣教三项行动,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保障能力和安全监管监察队伍三项建设,努力实现“降低事故总量、降低伤亡人数、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目标,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切实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
(三)认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河南平顶山6.21事故分析提纲一、基础知识回顾(一)概念(二)特点(三)原则(四)体系二、案例分析(一)事件经过1、6.21事故经过2、4.22瞒报事件(二)抢救和善后工作(三)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2、间接原因(四)事故处理三、从6.21事件看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现状(一)6.21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要有相关的评论,最好是自己的观点)(二)我国现有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三)改善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研究对策四、直击国外公共危机管理经验(一)英国矿难“零死亡”(二)南非经验(三)美国一、基础知识回顾(一)概念•所谓公共危机管理,也称政府危机管理,,是指政府针对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是解决政府对外交往和对内管理中处于危险和困难境地的问题。
•即政府在公共危机事件产生、发展过程中,为减少、消除危机的危害,根据危机管理计划和程序而对危机直接采取的对策及管理活动。
(二)特点:•(1)公共性•(2)突发性•(3)高度不确定性。
•(4)破坏性•(5)资源的严重缺乏性•(6)紧急性(三)原则•(1)以人为本•(2)预防为主•(3)信息公开•(4)时间第一•(5)科学有效•(6)协同处理(四)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二、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1、事故经过(资料不足)•6月21日凌晨1时40分左右,平顶山市卫东区兴东二矿发生井下火药自燃爆炸事故,现场经多次搜救,生还26人,共发现46人遇难。
•事发矿为整合技改矿,生产能力由每年6万吨改为每年9万吨,属低瓦斯矿。
其采矿许可证于6月6日到期,卫东区已于6月7日晚8时对该矿实施断电。
该矿主在区政府实施断电后非法接通电源,违法组织生产。
•该矿名义上为集体所有制,实际上属私营企业;对外名义矿长为黄永贵。
实际上,该矿主井、副井为两个生产区域,是“一套证件、两套生产系统、两个投资主体、两套管理机构”。
主井、副井都各自生产出煤,共用一个风井。
主井的投资主体为李天振等,副井的投资主体为黄永贵等,主井、副井均有各自的矿长、副矿长和管理机构。
国家局瓦斯治理登封现场会交流材料集中全力打赢区域性瓦斯治理攻坚战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10月)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平煤集团是瓦斯灾害比较严重的矿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重大事瓦斯煤尘事故,教训极为深刻。
在现有32对生产矿井中,有12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一矿、四矿、五矿、六矿、八矿、十矿、十二矿、十三矿、香山公司、平禹煤电四矿、平禹煤电白庙矿、梨园矿长虹公司),2对高瓦斯矿井(十一矿、瑞平公司庇山矿),有4对矿井(四矿、十矿、十一矿、十二矿)不同程度的发生过冲击地压(岩爆)现象。
随着矿井不断向深部延伸,煤层瓦斯压力、含量也在不断增大。
据预测,矿区丁组煤层瓦斯压力由-400米水平的0.60MP增加到-800米水平的2.16MP,含量由4.58m3/t增加到7.06m3/t;戊组煤层压力由-430米水平的1.51MP增加到-800米水平的2.55MP,含量由16.7 m3/t增加到30 m3/t己组煤层压力由-430米水平 1.67MP增加到-800米水平的2.45MP,含量由11.5 m3/t增加到29.5 m3/t。
在建矿井首山一矿在-580米水平测定,戊8煤层瓦斯压力达6.8MP,戊9-10煤层5.4MP,推测煤层瓦斯含量在30 m3/t以上。
矿区自1984年发生第一次煤与瓦斯突出以来,累计发生突出152次,突出总煤量15851吨,总瓦斯量85万立方米,平均煤量104.3吨/次,平均瓦斯量5592立方米/次,其中最大强度今年8月1日平禹煤电公司四矿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经专家组认定,突出煤量2500余吨,瓦斯量26万立方米。
损失惨重,教训深刻。
下面,结合平煤实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开展各种专项活动,迅速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事故发生后,集团公司召开了安全生产紧急会议,通报了“8.1”事故情况,对事故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对下一步安全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正沉得下去、严得起来,把整个身心扑到安全上,要采取非常措施,严防死守,严查重处,始终保持安全高压态势,迅速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
十矿5.22突出事故分析及处理措施
张斌
【期刊名称】《煤矿现代化》
【年(卷),期】2005(000)006
【摘要】-575南大巷主巷位于-575m标高,为水平运输大巷.在掘巷初期,为保证1113工作面在回采期间实现独立回风系统,不得已自南向北掘进(掘长418m).在1113工作面回采结束后,为改变掘进头远距离通风和运输(通风和运输长度938m)的困难状况,于2005年2月“南头”停掘,自北头开口,巷道由顶板穿过煤层进入底板,最后与"南头"贯通.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张斌
【作者单位】鹤壁煤业集团公司十矿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
【相关文献】
1.九里山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分析与整改措施 [J], 李涛涛
2.十二矿"4.15"瓦斯中毒事故的分析及处理措施 [J], 张建国;王书庆;李喜员
3.平煤十矿"11·12"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原因分析 [J], 谢海龙;李喜员
4.平煤十矿冲击矿压及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实施方案论述 [J], 王宪刚
5.龙首矿西二采区崩落法采场悬顶事故成因分析及处理方案比选 [J], 谭宝会;张刚刚;孙克让;范永亮;李明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平顶山煤业集团十矿"4 ·8"机电事故1986年4月8日9时,平煤集团公司十矿综采一队戊9.10一13161综采面发生一起综采主机滚筒卷人事故,死亡1人。
㈠自然条件该队是四班作业,早六点班接班时,主机停在采面刮板输送机机头处,采面54~76号架一段采到断层影响煤壁片帮,夜班交班时已维修好。
㈡事故经过接班后班长把刘长辛、丁宜明分到54~76号架工作,他二人去片盘运来大板支护顶板,维护好后,主机开始从机头上行割煤,8时30分,刘长辛在62~63号架中间休息,丁宜明到73~74号架处主机割煤到机尾,验收员苏金山让司机返刀下行割煤,因73~74将近压死、主机在此处连续返刀两次。
班长让到73~74号架清矸拉架,因架子压死,拉不动,验收员苏金山让主机司机拾煤到72架处停车,停车后主机前滚筒到62号架处,主机司机未发现异常。
9时10分,该队技术员从机头上来,见刮板输送机里有一块灯,滚筒下边有一条腿,当时人已死亡。
㈢事故原因1.当主机前滚筒到62号架处,停止牵引时,刘长新准备通过采煤机去机尾处,由于思想不集中,没注意采煤机已在眼前,左腿踩在电缆槽上,右脚踩在滑道和电缆槽空隙处,左手搬拄支架立柱,松手时右脚陷进滑道和电缆槽空隙处,拔不出来,使身体失去平衡,左脚踏进刮板运输机槽内,被刮板运输机刮板拉倒,上身仰倒在前滚筒上,被截齿挂住,卷入滚筒。
2.主机司机停时,没有很好向前方看,停机后滚筒卷入人未及时发现。
3.作业规程规定,采煤机运行中前方2M内不准人员走动和作业,由于队领导教育不够,未严格按照规程作业,酿成事故。
㈣防范措施1.认真贯彻“三大规程”从严从西细落实安全生产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对职工加强安全教育,工作人员过采面时要认真观察路线情况,以防止事故发生。
3采面主机滚筒前后5m内,严禁工作人员站立或走动。
采面架子拉完后,采煤机滚筒前后10 m禁止人员走动,待采煤机停止后方准通过。
附件3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兴东二矿“6·21”特别重大炸药燃烧事故有关责任人处理情况一、已被司法机关采取措施的人员(34人)1.刘建国,兴东二矿主井矿长。
6月21日被刑事拘留。
2.薛铁良,兴东二矿主井生产副矿长。
6月29日被刑事拘留。
3.胡怀廷,兴东二矿主井机电副矿长。
7月1日被刑事拘留。
4.余家全,兴东二矿主井技术副矿长。
6月21日被刑事拘留。
5.宋欣,兴东二矿主井安检科科长。
6月21日被刑事拘留。
6.程文斌,兴东二矿主井副业队总包工头。
7月1日被刑事拘留。
7.李振军,兴东二矿主井副业队队长。
6月22日被刑事拘留。
8.郭守占,兴东二矿主井副业队副队长。
6月25日被刑事拘留。
9.周长文,兴东二矿主井矿灯管理员。
6月21日被刑事拘留。
10.李振林,兴东二矿主井井下推煤工。
6月22日被刑事拘留,7月28日被取保候审。
11.刘老三,河南省汝州市人,兴东二矿非法购买炸药的中间人。
6月26日被刑事拘留。
12.彭孝斌,湖北省竹溪县人,兴东二矿非法购买炸药的供应人。
4月24日已由河南省偃师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13.郭豹子,河南省宝丰县人,兴东二矿非法购买炸药的中间人。
6月28日被刑事拘留。
14.李天振,兴东二矿主井投资人。
7月22日被刑事拘留。
15.陈丽娜,平顶山市人,兴东二矿股东。
7月12日被刑事拘留。
16.程晓若,河南省宝丰县人,兴东二矿股东,涉嫌赃款转移。
7月12日被批准逮捕。
17.李定乾,兴东二矿主井安全副矿长。
7月15日被刑事拘留。
18.李月勤,李天振之女,涉嫌赃款转移。
7月14日被刑事拘留,7月22日被取保候审,8月3日被刑事拘留。
19.李克峰,李天振之子。
7月1日被刑事拘留后直接取保候审。
20.翟录伟,兴东二矿主井会计。
事故发生后逃匿,已由公安机关通缉。
21.黄永贵,兴东二矿名义矿长,兴东二矿副井投资人、矿长。
7月21日被刑事拘留。
22.张希贤,卫东区城管执法局工作人员。
7月2日因涉嫌玩忽职守罪被逮捕。
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四矿“9•8”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2009年9月8日0时55分,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四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76人、受伤14人,直接经济损失3986.4万元。
经调查认定,这是一起责任事故。
(一)事故煤矿基本情况该矿始建于1993年4月。
1996年1月,经原河南省煤炭工业厅批准,新成立平顶山市新华区四矿,属新华区全民所有制企业。
2001年12月,经平顶山市煤炭工业局批复,该矿核定生产能力6万吨/年。
2003年,新华区四矿通过整体转让方式改制为私营企业(证照未变更,仍为地方国有煤矿),现任矿长李新军,实际控制人张培举。
该矿持有采矿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以及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该矿为立井开拓,共有三个立井,分别为主井、副井、风井。
事故前该矿共有1个采煤工作面和6个掘进工作面。
2007年6月,该矿曾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实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但事故发生前该矿仍按低瓦斯矿井管理。
2008年11月1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要求全省范围内年产30万吨及以下矿井进行停工停产整顿。
2009年3月,河南省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新华区四矿为停工整顿煤矿。
2009年4月23日,新华区人民政府批准新华区四矿进行整顿。
但该矿却借“入井整改隐患”名义违法生产,新华区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在多次检查中未予制止。
(二)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新华区四矿违法违规开采己组煤层,其201机巷顶板冒落导致局部通风机停风后,造成201掘进工作面内积聚大量高浓度瓦斯;违章排放瓦斯过程中致使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巷道内破损的煤电钻电缆短路产生高温火源引起瓦斯爆炸。
2.间接原因(1)该矿违法组织施工和生产,超层越界盗采资源,不执行瓦斯检查制度,制作假报表、假图纸,弄虚作假、应付检查,安全生产管理混乱。
(2)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对该矿擅自变更技改设计方案、边技改边违法生产的行为制止不力,使该矿在不符合验收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复产验收。
附件1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四矿“9·8”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有关责任人处理情况一、已被采取司法措施的人员(43人)公安机关采取措施19人:1.张培举,新华区四矿投资人。
2009年11月1日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批准逮捕。
2.李新军,新华区四矿矿长。
2009年10月15日因涉嫌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被批准逮捕。
3.韩二军,新华区四矿技术副矿长。
2009年10月15日因涉嫌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罪被批准逮捕。
4.侯民,新华区四矿安全副矿长。
2009年10月3日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批准逮捕。
5.邓树军,新华区四矿生产副矿长。
2009年10月3日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批准逮捕。
6.王宗民,新华区四矿机电副矿长。
2009年10月3日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批准逮捕。
7.王常伟,新华区四矿安检科科长。
2009年10月3日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批准逮捕。
8.王二平,新华区四矿生产科科长。
2009年10月3日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批准逮捕。
9.袁应周,新华区四矿生产矿长助理。
2009年9月30日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批准逮捕。
10.李迎彬,新华区四矿调度室主任。
2009年10月9日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批准逮捕(在逃)。
11.沙永道,新华区四矿调度室副主任。
2009年12月15日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批准逮捕。
12.康民,新华区四矿瓦斯检查员。
2009年10月9日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批准逮捕。
13.贺运国,新华区四矿瓦斯检查员。
2009年10月9日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批准逮捕。
14.袁要恩,新华区四矿瓦斯检查员。
2009年10月9日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批准逮捕。
15.申安民,新华区四矿瓦斯检查员。
2009年10月9日因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被批准逮捕。
16.李新玉,新华区四矿司磅员。
2009年12月15日因涉嫌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被批准逮捕。
17.杜娥,农民。
2009年11月5日因涉嫌包庇罪被批准逮捕。
Successfully tried since ancient times.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平煤神马集团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1.19”较大顶板事故一、基本情况:2015年1月19日4时58分,平煤神马集团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以下简称平煤股份十矿)戊 9.10 -21192切眼掘进工旴面发生一起顶板事故,造成2人死亡。
二、原因分析:一是矿井未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二是工程质量较差,巷道支护强度不够;三是斜巷掘进过断层顶板破碎带,未采取防倾倒冒顶专项措施;四是安全管理松懈。
三、防范措施:(一)平煤股份十矿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补充完善旴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特别是在过断层、老巷、破碎顶板带和掘进斜巷时要敥定斥项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履行领导带班和专职定岗,狠抓现场安全管理和工程质量,确保安全施工。
(二)平煤神马集团要深刻反思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止顶板事故尤其是大面积冒顶事故的安全技术管理方法,要对所属煤矿重新开展一次全面的顶板管理安全隐患大排查,认真查找现场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和监督检查等方面存在的不无和漏洞。
(三)全省煤矿企业要认真学习《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我省煤矿顶板事故分析报告》(豫煤安监调查〔2015〕7号),结合矿井实际情况,举一反三,查找顶板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要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集中开展煤矿隐患排查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豫政办〔2014〕172号)要求,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以查大隐患,防大事故为重点,深入查找安全技术措施存在的问题和隐蔽致灾因素,确保同类事故不再发生。
(四)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和各煤矿安全监察分局要加大对煤矿隐患排查治理行动的督导力度,突出监督检查重点,督促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
平顶山煤业公司瓦斯事故瓦斯安全无小事严防煤矿事故发生近年来,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给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煤矿企业的稳定运营造成了严重威胁。
平顶山煤业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煤矿企业之一,必须高度重视瓦斯事故的防范工作,切实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一、瓦斯事故的危害及成因分析瓦斯事故是指在煤矿开采作业中,由于瓦斯爆炸、窒息或中毒等原因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件。
瓦斯事故的危害不言而喻,它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还会导致煤矿设备损坏,停产停工,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瓦斯事故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煤矿开采过程中瓦斯积聚的原因,如煤层中瓦斯含量高、岩壁破碎带等;2.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和设备;3.煤矿工人安全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等。
二、瓦斯事故防控措施为了防范和控制瓦斯事故的发生,平顶山煤业公司制定了严格的瓦斯事故防控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1.加强瓦斯监测设备的投资和使用,确保瓦斯浓度及时准确监测到位。
煤矿企业应配备先进的瓦斯浓度监测设备,并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保证其正常运行。
2.加强对瓦斯积聚区域的通风管理。
煤矿企业应增加通风设备,确保瓦斯能够及时有效被排除,防止瓦斯浓度超标。
3.加强瓦斯知识教育培训,提高煤矿工人的安全意识。
煤矿企业应开展瓦斯安全知识培训,普及瓦斯事故防范知识,提高工人的安全技能水平。
4.建立完善的紧急救援机制和应急预案。
煤矿企业应配备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定期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并进行有效救援。
三、加强瓦斯事故监督管理为了确保瓦斯事故防范措施的落地落实,平顶山煤业公司还将加强瓦斯事故的监督管理。
具体措施如下:1.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煤矿企业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2.加强对煤矿企业的监督检查,做到“零容忍”态度。
相关监管部门应定期对煤矿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并严肃追究责任。
I smiled to make the ending more sad.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河南省平顶山市“11.11”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分析2004年11月11日12时10分,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新生煤矿南店井区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34人死亡,1人重伤,4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907万元。
一、企业概况新生煤矿是1984年以平顶山市司法局名义贷款建设的地方国有企业,归市司法局管理。
对外称新生煤矿,对内称劳改支队二大队。
当时一对斜井开拓,1988年建成投产。
1990年至1993年新生煤矿收购并自建形成西井区、北井区及南店井区三个井区。
1998年在整顿党政、司法机关和军队办企业时,经省整顿领导组批准保留平顶山市司法局新生煤矿。
矿长及法人代表为二监区大队长兼党支部书记李伟。
发生事故的矿井前身是司法局新生煤矿的南店井区,该井区1993年开工建设,一对立井开拓,开采己16-17煤层。
1997年3月司法局新生煤矿以130万元将南店井区转卖给鲁山县梁洼镇农民李大兴经营,在其经营期间没有单独办理有关证照,对外仍称新生煤矿南店井区,司法局新生煤矿负责对其安全组织检查。
1998年6月份李大兴在井区南部又上一立井,与南店井区副井贯通,开采己16-17煤层。
1999年4月份李大兴将南店井区主井延深到庚组煤层,超层非法开采,掘、采巷道50余米,生产一个多月,经营亏损停产。
南店井区在李大兴开采经营到2000年全面停产,拆除设备。
2002年5月南店井区和西井区、北井区合并组合成新的新生煤矿,新生煤矿保留一个生产系统,南店井区主、副井不在生产许可证上,成为无证井。
2003年8月新生煤矿联合体董事会研究恢复南店井区主井(西大井),投资30万元,重新架设由新生煤矿北井区到南店井区主井的供电线路,购置设备,擅自恢复南店井区主井,开始独眼井生产,非法开采庚组煤,产煤1000余吨,掘巷六、七十米,因经营亏损,于10月份停产。
2021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9112021年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及对策瓦斯爆炸是煤矿特有的极其严重的一种灾害。
一旦发生,不仅能够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会严重摧毁井下设施,中断生产,有时候还会引起瓦斯连续多次爆炸、井巷垮塌、顶板冒落和井下火灾等二次灾害,从而加重事故的灾害程度。
根据我国煤矿历年的事故统计数据显示,在煤矿重特大事故中,瓦斯事故居首位。
建国以来,我国煤矿共发生一次100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就有22起,其中17起事故是瓦斯爆炸事故,约占77.3%。
因此瓦斯爆炸事故对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如何控制和防止瓦斯爆炸事故是搞好当前煤矿安全一项重要任务。
1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瓦斯爆炸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内,一般为5%~16%;二是有足够能量的点火源;三是混合气体中的氧气浓度不低于12%。
三个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均不能发生瓦斯爆炸。
1.1瓦斯的浓度瓦斯浓度超限是形成瓦斯爆炸事故的根源。
引起瓦斯爆炸的瓦斯浓度是有范围的,凡是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爆炸上限的瓦斯混合物与点火源接触时都不会引起火焰自行传播。
瓦斯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时,由于过量的空气作为惰性介质参与燃烧反应,消耗一部分反应热,起到了冷却作用,阻碍火焰自行传播;相反瓦斯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由于可燃物过剩,即空气中氧气量不足,导致化学反应不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损耗的热量,因而阻碍了火焰的蔓延。
河南平顶山矿务局龙山庙煤矿(现名五矿)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平顶山矿务局龙山庙矿西翼盘区口配风巷, 1960年11月28日17时55分发生了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这次事故是解放以来河南省煤炭系统发生的一次最大的事故。
就全国来说,它是仅次于大同局的老白洞事故。
这次事故牺牲了阶级兄弟187人、负伤36人。
由于爆炸而引起的巷道冒顶长度有1006m,给党和国家在政治上、经济上都造成了巨大的不可弥补的损失。
1.矿井基本情况介绍龙山庙矿是我国自己设计年产120万t的现代化大型矿井,于1956年12月25日动工兴建,1958年12月30日正式投产。
矿井为立井提升,石门、大巷电机车运输。
主要通风设备有1000kW、2BY-165-28#轴流式扇风机两台,其中一台备用,两台主扇的工作能力均为126m3/s(7000m3/min)。
通风方式采用压入式。
主扇设有反风装置,井底车场及各采区均无反风设施(如反风门等),因此移交生产以来从未做过反风试验。
该矿开采 B、C、E、F四组煤层,发生事故前全矿井共有4个采煤区、7个回采工作面、22个掘进工作面,原煤日产量设计为4000t,1959年全年产煤50.33万t。
1960年11月份平均日产2500t,未达到设计年产量。
瓦斯方面:该矿瓦斯等级原设计为2级,所有机电设备皆以2级瓦斯矿井的标准管理,采用矿用防爆型。
1959年经实际鉴定,结果属于一级瓦斯矿,瓦斯的相对涌出量为 2.3m3/t。
煤尘方面:根据煤层资料分析,E组煤的煤尘爆炸指数超过了10% ,层层有煤尘爆炸危险性。
但是自投产以来,从未做过煤尘爆炸性鉴定。
2.事故发生区的状况(1)事故发生前西翼第二盘区采掘方面情况。
E组西翼第二盘区上山以西有一个长壁后退回采工作面(即1412工作面)和7个掘进工作面。
其中西翼岩石大巷(即120大巷)因料石供应不上及顶板破碎,于1960年3月17日停止掘进,3月23~27日进行砌碹,到11月22日才开始复工,停止时间达8个月零5天之久。
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十矿瓦斯爆炸事故1996年5月21日18时11分,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平顶山矿务局,以下简称平煤集团公司)十矿己二采区己15—22210回采准备工作面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灾害波及整个己二采区,包括己二采区2个回采工作面、2个备用回采工作面、3个掘进工作面、一个巷道维修头以及皮带机巷、轨道运输巷和机电硐室。
事故发生时,该采区有作业人员170人,死亡84人,受伤68人。
直接经济损失984.45万元。
1.矿井概况十矿始建于1958年8月,1964年2月投产,设计能力120万t/a,1986年12月完成改扩建,设计能力180万t/a,1991年核定能力为180万t/a,1995年实际产量250万(含青年矿23万t),1996年计划产量240万t(含青年矿25万t),其中一季度53万t、二季度54.5万t。
该矿井田走向长3.8km,倾斜长5.0km,井田面积19km2。
可采煤层丁、戊、己、庚4组共10层,可采储量1.22亿t。
矿井为立井开拓,分一、二水平开采,一水平标高为—140m,二水平标高为—320m。
目前开采丁、戊、己三组煤,丁组煤为1/3焦煤,戊组煤为肥煤,己组煤为主焦煤。
有戊七、己二、北翼中和北翼东四个采区,共6个回采工作面,15个煤巷掘进工作面,3个开拓工作面。
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有4个回风井,总排风量为17159m3/min,其中戊七采区2560m3/min,己二采区5100m3/min;北翼中采区4400m3/min;北翼东采区5099m3/min。
井下采用皮带运输,主井使用9t箕斗提升。
1991年7月22日,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鉴定,戊8-9煤层为突出煤层,十矿为突出矿井;1996年2月13口,经重庆分院鉴定,丁5-6煤层为突出煤层。
瓦斯绝对涌出量为68.87m3/min。
矿井采用KJ4安全监测系统监测瓦斯。
发生事故的己二采区位于该矿二水平南翼,走向长1600m,倾斜长2900m,采用对角抽出式通风方式,安装2台主要通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型号为2K60—24。
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十矿瓦斯爆炸事故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河南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十矿瓦斯爆炸事故1996年5月21日18时11分,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平顶山矿务局,以下简称平煤集团公司)十矿己二采区己15—22210回采准备工作面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灾害波及整个己二采区,包括己二采区2个回采工作面、2个备用回采工作面、3个掘进工作面、一个巷道维修头以及皮带机巷、轨道运输巷和机电硐室。
事故发生时,该采区有作业人员170人,死亡84人,受伤68人。
直接经济损失984.45万元。
1.矿井概况十矿始建于1958年8月,1964年2月投产,设计能力120万t/a,1986年12月完成改扩建,设计能力180万t/a,1991年核定能力为180万t/a,1995年实际产量250万(含青年矿23万t),1996年计划产量240万t(含青年矿25万t),其中一季度53万t、二季度54.5万t。
该矿井田走向长3.8km,倾斜长5.0km,井田面积19km2。
可采煤层丁、戊、己、庚4组共10层,可采储量1.22亿t。
矿井为立井开拓,分一、二水平开采,一水平标高为—140m,二水平标高为—320m。
目前开采丁、戊、己三组煤,丁组煤为1/3焦煤,戊组煤为肥煤,己组煤为主焦煤。
有戊七、己二、北翼中和北翼东四个采区,共6个回采工作面,15个煤巷掘进工作面,3个开拓工作面。
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有4个回风井,总排风量为17159m3/min,其中戊七采区2560m3/min,己二采区5100m3/min;北翼中采区4400m3/min;北翼东采区5099m3/min。
井下采用皮带运输,主井使用9t箕斗提升。
1991年7月22日,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鉴定,戊8-9煤层为突出煤层,十矿为突出矿井;1996年2月13口,经重庆分院鉴定,丁5-6煤层为突出煤层。
瓦斯绝对涌出量为68.87m3/min。
矿井采用KJ4安全监测系统监测瓦斯。
发生事故的己二采区位于该矿二水平南翼,走向长1600m,倾斜长2900m,采用对角抽出式通风方式,安装2台主要通风机(一台运转,一台备用),型号为2K60—24。
总排风量为5100m3/min总进风量为5012m3/min。
开采己15、己16、己17三层煤。
采区东部己15、己16、己17合层总厚度为5.4m;采区西部逐渐分开,己15、己16、己17厚度分别为2.0m、1.4m、1.3m,平均倾角8°,瓦斯绝对涌出量为23.7m3/min、相对涌出量为19.2m3/d·t;煤尘爆炸指数为33.03%~41.04%,自然发火期4个月,己二采区有8个作业地点,其中,4个回采工作面(己15—22170综采工作面,己15—22140炮采工作面,己15—22210备用综采工作面,己15—22080备用炮采工作面),3个掘进工作面(己15—22160机巷,己15—22160风巷,己15—22210辅助回风巷),一个维修点(己15—22150绕道)。
瓦斯爆炸地点己15—22210工作面,所采煤层为己15-16合层,厚度2~5.4m,倾角0~12°,直接顶为8~9m厚的砂质泥岩,无伪顶;直接底为砂质泥岩。
瓦斯绝对涌出量5.52m3/min;工作面可采储量22.8万t,有效走向长480m,倾斜长146m,设计采高2.6m。
5月21日4时,开切眼全断面贯通。
事故当班进行扩帮作业。
2.事故发生及抢救经过5月21日18时15分,十矿调度室接到己二采区高强皮带机头司机胡东海在皮带机头的电话汇报,己二高强皮带巷出现大量煤尘烟雾;随后,—320水平调度员杨新华在—320调度室汇报,在—320调度室门口出现水泥尘雾,并有反风现象,持续时间不到5分钟。
18时25分,十矿调度室通知当天矿值班领导,同时通知矿救护队两个小分队整装待命。
18时30分,通知所有在家的副总以上矿领导到调度室。
18时49分,综四队任保安在通排车房汇报说,他在通排轨道向上走时,听见一声巨响,接着一股强风把安全帽吹掉。
几乎同时,采四队张连久在己二采区高强皮带机头汇报说己15—22140采面机巷烟大,采面人员已跑出,在往外跑的路上3人晕倒。
矿调度室立即命令十矿待命的两个救护分队27名队员从北翼人井到己二采区。
19时,十矿总工程师陈锦豪向集团公司总调度室汇报:己二采区可能发生了瓦斯爆炸事故。
公司总调度室当即通知了集团公司救护大队、公司副总以上领导及业务处室负责人。
19时20分,在家的公司副总工程师以上领导全部到达十矿。
立即成立了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聂光国为组长的现场抢救指挥组、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常乃全为组长的行政后勤指挥组,制定了抢救方案,投入抢险救灾。
根据井下巷道布置情况,现场抢救指挥组决定,在一水平戊组西大巷和二水平2--通排下山建立两个井下救护基地,分别负责己15—22080机巷以上所有巷道和硐室,己二采区下部至己15—22080机巷以下所有巷道和硐室的探险和搜索。
命令公司通风处和十矿通风科监测回风井风流中有害气体和温度变化情况,命令救护队进入灾区探险和抢救遇险人员。
19时15分,救护大队直属中队的两个小分队24名队员赶到十矿,分别由一、二水平巷道进入灾区,随后,又有9个小分队87名队员相继赶到十故,参与抢险救灾。
到22日零时7分,经救护队抢救和遇险职工自救、互救,有86人脱险,发现46名遇难职工、尚有38人下落不明。
为深入灾区搜索抢救其余的遇险人员,确保抢救过程中不再发生爆炸、冒顶事故,指挥部决定全力处理冒顶,进行排水,恢复毁坏的巷道和通风、瓦斯监测设施,在灾区建立了七个气体监测点,随时掌握井下有害气体变化情况。
22日24时,采区通风系统基本恢复正常,运输、洒水灭尘、供电系统部分恢复,开始处理冒顶、排放瓦斯、巷道排水。
经过救护队和抢险救灾人员灾区探险搜索,在灾区先后发现29名遇难职工。
到5月26日,已将发现的75名遇难职工全部运至井上。
由于己15—22210工作面机巷、开切眼冒顶严重,目前还有9名遇难职工尚未找到。
3.事故的性质及原因经过现场调查和技术分析认证,现已查明,十矿“5·21”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事故原因如下:1)直接原因:经分析,认为造成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己15—22210工作面的己15、己16、己17三层煤合层,且受牛庄向斜构造的影响,使煤层瓦斯含量增大,多头扩帮放炮作业又造成瓦斯大量涌出;开切眼贯通后,由于该区域通风设施管理混乱,造成工作面风量严重不足,瓦斯积聚,放炮引起瓦斯爆炸。
2)主要原因:(1)重生产,轻安全。
严重超通风能力违章生产。
1986年十矿改扩建投产后,设计能力为180万t/a,1995年生产原煤250万t;今年五月上、中旬,平煤集团公司组织“一通三防”工作组,对十矿通风瓦斯进行了全面调查分析,认定:矿井生产能力仅有170万t/a,按今年计划的产量,矿井总需风量20397m3/min,实际供风量仅有16757m3/min,缺风3640m3/min,其中己二采区缺风1213.5m3/min,在矿井通风能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今年矿井产量计划215万t,奋斗目标229万t(不含青年矿产量25万t),造成矿井为完成计划而超通风能力生产。
而且,在矿井风量不足,瓦斯频繁超限的情况下,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综合治理瓦斯隐患,而是超限违章生产。
安全检查、通风管理人员严重不足。
根据有关规定,矿应配瓦斯检查员120人,实际人数不足80人,通风科应配9人,在籍有3人,也没有按规定配备合格的人员,安置了不少老、弱、病人员,使正常的瓦斯检查、通风管理工作不能到位。
不重视瓦斯抽放工作。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十矿有四个工作面应进行瓦斯抽放工作。
实际上仅20130工作面进行抽放,而且抽放时间短,瓦斯抽出率低,仅有8%,给通风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2)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严重。
下调瓦斯探头数值,隐瞒瓦斯实际情况。
自1995年后半年以来,十矿瓦斯涌出量增加,综采工作面频繁断电而影响生产,为不使瓦斯超限时断电,1995年11月矿安全办公会研究决定,把瓦斯传感器向下调0.2%~0.4%,先后在20130、17111和22170三个工作面进行调整,造成了长期瓦斯超限冒险作业。
为了应付矿务局通风检查,在矿务局检查时,把瓦斯探头调过来,检查后,又调过去。
当矿务局检查发现这一问题后,明确向十矿指出,不允许再乱调整,但十矿仍然一意孤行,我行我素。
瓦斯记录、报表弄虚作假。
瓦斯检查记录、监测超限记录人员按照矿领导的授意,高值低记,超限少报、不报,弄虚作假,长期隐瞒瓦斯真实情况,不向矿务局汇报。
违章作业。
己二采区22210掘进工作面,在瓦斯涌出量较大的情况下,前面掘进作业,后面同时扩帮。
严重违反了规定。
(3)通风瓦斯管理混乱。
巷道贯通、调风工作无人管理。
由于通风科人员严重不足,使通风管理工作不到位,已二采区22210工作面贯通后,通风部门无人下井调整风路,造成在无措施、无组织的情况下,机掘队随意调风。
通风设施无人管理。
井下主要风门无专人管理,风门经常随意打开、关闭,造成风浪不稳定,作业地点风量忽大忽小,瓦斯浓度时高时低。
风路不畅通,风量增不上。
通风巷道断面小,阻力大,巷道严重失修又不及时修复,造成用风地点风量不足,如己二采区22170采面回风平巷,净高最小处只有0.7m,有的通风断面不足2m2。
瓦斯探头管理不严。
瓦斯探头多次用炮泥、塑料布、衣服等堵塞,使井下瓦斯情况在监测系统中显示不出来,甚至破坏断电功能,使瓦斯超限面不能断电,造成超限作业。
(4)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浮漂。
据矿领导下井记录,作为十矿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的一矿之长,1995年下井只有14次,今年4月至5月20日的50天中仅下井1次;作为十矿技术主要负责人的总工程师,1995年下井19次,今年4月至5月20日的50天中仅下井1次;1995年十矿领导干部中仅有3人下井次数达到上级规定。
领导长期不下井,不可能了解井下实际情况,更不可能及时研究解决事故隐患。
安全办公会议流于形式,会议没少开,但是安全方面的问题没有认真研究,没有制定正确措施,没有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一通三防”责任制没有落实。
煤炭部三令五申,明确规定矿总工程师是“一通三防”主要技术负责人,主管“一通三防”工作,但是十矿总工程师却不分管通风工作,而是由一名副矿长分管,由于责任制没有得到落实,造成都管、都不管,工作不协调、不落实。
(6)技术管理混乱。
己二采区布置了2个采煤工作面、2个准备工作面、3个掘进工作面和一个维修点,由于作业地点多,造成通风系统复杂、作业人员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