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位分析法
- 格式:ppt
- 大小:2.90 MB
- 文档页数:46
被测物质的最低量可以达到 10 mol/L 数量级。
第一章 电位分析法第 一节 基本原理1、电化学分析概述根据物质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它是 以电导、电位、电流和电量等电参量与被测物之间的关系做为计量的基 础。
依据物质电化学性质来测定物质组成及含量的分析方法称为电化学 分析或电分析化学。
它通常是使待分析的试样溶液构成一化学电池(原电池或电解池), 然后根据所组成电池的某些电物理量(如两电极间的电位差,通过电解 池的电流或电量,电解质溶液的电阻等)与其化学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来 进行测定。
电化学分析法的特点:(1)灵敏度、准确度高,选择性好-12(2)电化学仪器装置较为简单,操作方便直接得到电信号,易传递,尤其适合于化工生产中的自动控制和在线分析。
(3)应用广泛传统电化学分析:无机离子的分析; 测定有机化合物也日益广泛; 有机电化学分析;药物分析;电化学分析在药物分析中也有较多应用。
活体分析。
根据所量的电参量的不同,电分析化学方法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在某些特定条件下,通过待试液的浓度与化学电池中某些电参量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如电导、电位、库仑极谱及伏 安分析第二类:通过某一电参量的变化来指示终点的电容量分析好电位滴定第三类:通过电极反应把被测物质,转变为金属或其它形式的搓化物,用重量法测定基会量。
2、电化学电池2.1原电池能自发的将本身的化学能变成电能,这种化学电池称为原电池。
以铜锌原电池为例锌电极、负极(阳极):Z n→Z n2++2e氧化反应铜电极、正极(阴极):C u2++2e→C u还原反应2.2电解池实现某种电化学反应的能量由外电源供给则这种化学电池称为电解池仍以铜电极和锌电极为例。
锌电极、负极(阴极):Z n2++2e→Z n还原反应铜电极、正极(阳极):C u→C u2++2e氧化反应应注意:阳极、阴极是对实际发生的反应而言,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负极是对电荷的流向而言,电子流出为负极,电子流入为正极。
电位分析法的原理
电位分析法是一种电化学实验技术,通过测量电极在不同电位下的电流来研究电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
其基本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电位与电荷转移:根据法拉第定律,电极上的电位与与之相关的电荷转移是密切相关的。
当电位发生变化时,伴随着电荷转移的发生。
因此,通过测量电极的电位变化,可以了解电化学反应的过程。
2. 电位与物理化学性质:电位是描述电极表面上化学反应活性的物理化学性质之一。
不同电位下,电极的表面状态、吸附物种和电流密度等均会发生变化。
通过分析电位的变化,可以推断出电极表面的性质和反应活性。
3. 电极响应与反应机理:在电位分析过程中,观察电极的电流响应可以揭示出电化学反应的机理信息。
不同电位下,电流密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化学反应速率、中间体的生成和消耗等过程。
通过电位分析,可以探究电极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
4. 电位与反应速率:电位分析法还可以用来研究电极上的反应速率。
根据泊松方程和负荷传递原理,电流密度与电极的电位变化之间存在相关性。
通过测量电位和电流密度,并应用极谱计算和相关的数学模型,可以确定电极反应的速率常数和相关动力学参数。
总之,电位分析法通过测量电极在不同电位下的电流,揭示了
电位与电荷转移、物理化学性质、反应机理和速率之间的关系。
这项技术在电化学研究、催化剂评价、电池性能测试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