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绣(芙蓉鲤鱼)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1
蜀绣的文化特色与价值研究论文唐宋时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蜀文化的鼎盛时代,也是蜀绣蓬勃发展独成一格的时代,它和西蜀绘画的兴盛相辅相成。
当时的蜀文化呈现出文化艺术和游赏习俗相结合的趋势。
“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最能体现文化艺术和游乐结合的无非是绘画、舞蹈和戏剧音乐。
唐代大慈寺壁画就为当时天下之冠,拥有八千五百多间殿堂,一万三千余幅各式壁画。
“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较之,莫如大圣慈寺之盛。
……像位繁密,金彩华缛,何庄严显示之如是。
昔之画手,或待诏行在,或禄仕两蜀,皆一时觉艺,格入胜妙。
至于本朝,类多名笔,度所酬赠,必异他工。
”至今尚可考见画家之名的,计有卢楞枷、范琼、赵公祐、赵忠义父子、黄荃、文同、常重胤、孙位等一代名家,共六十余人。
这些都说明了当时成都绘画规模的鼎盛和艺术水平的高超。
从唐朝二帝入蜀避难开始,便有大量画家前后来到西蜀。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相对于中原的战乱频繁,川西平原的偏安一隅使得西蜀在原有繁荣的前提上更上一层楼,经济文化一度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难于计数的从北方来的画家汇集于成都,和本地画家共同活跃画坛,加之西蜀的前后主都很重视绘画。
因此公元935年,后蜀正式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翰林图画院”。
后蜀成都人黄荃黄居寀父子开创的工笔花鸟画派成为了花鸟画成熟的代表,被称为“黄家富贵”,基本垄断了整个宋朝院体画的审美标准。
作为成熟发达的内陆文明体现之一的蜀绣,当地绘画的辉煌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蜀绣的发展,奠定了蜀绣以线代墨、运针如笔、绣画合一的艺术风格。
设色绚丽、形象逼真、注重写生、工整严谨的黄家绘画手法极为适配合为刺绣的绣稿,当时的北宋皇帝宋徽宗非常重视刺绣艺术,在翰林图画院中设立绣工科,将刺绣细分为山水、楼阁、人物、花鸟,这不仅大大提升了刺绣的艺术性,而且加快了刺绣和绘画的融合。
蜀绣由于地利所便,运用当时著名画家的绘画作品为蓝本,极力体现了宋画绣的主要特色并沿袭下来。
一针一线绣出锦绣人生路作者:张东亮来源:《新天地》2017年第07期学艺两年,作品走进人民大会堂56岁的孟德芝出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刺绣世家,1979年她顶替母亲进入成都蜀绣厂,开启了为期两年的学徒时光。
因之前并没有在家中专业学习过蜀绣针法,所以进厂后,孟德芝同样需要下一番苦功。
师傅肖福兴告诉孟德芝:“人这一生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花了时间,就得对得住这碗饭。
”她记住了老师的这句话。
一幅好的蜀绣作品,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也非常考验耐心。
比如配色,要从上万种颜色的丝线中配出最好的色彩效果。
不同的作品,还要运用不同的针法。
蜀绣有晕针、铺针、滚针、沙针等122种针法,组合多变。
如锦纹针法,绣出的作品就像织出的锦缎一样。
想学习蜀绣中最难的绝技“双面异色异形绣”,就要熟练掌握上百种针法。
刚进刺绣厂的孟德芝没有什么特别,唯一让工厂前辈印象深刻的,就是这个小姑娘“刻苦、勤奋,一心扑在蜀绣上”。
虽然学徒生涯充满种种艰辛,但因为没有像别人那样轻易地放弃,一路坚持了下来的孟德芝,年纪轻轻就成为绣厂的骨干。
1980年,她参与绣制了巨幅蜀绣《芙蓉鲤鱼》,这幅作品采用的绣制手法,正是蜀绣中最为精绝的双面异色异型绣。
为了这幅大型作品,孟德芝经常熬夜加点,下班后时常感到双手疼痛,双眼模糊……但令她和同事们感到振奋的是,《芙蓉鲤鱼》最终通过验收,被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下岗经商,生意兴旺时当师傅到了上世纪90年代,蜀绣开始走下坡路,耗费心力的精美绣品,一时间竟没了销路,于是很多人离开蜀绣厂。
孟德芝也下海经商,通过朋友在成都荷花池批发市场找了一个摊位,干起了批发牛仔裤的生意。
正当生意日渐兴旺时,当年的成都蜀绣厂厂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郝淑萍找到孟德芝,劝她回厂继续做绣工。
思前想后,放不下蜀绣的她把荷花池的铺面关了,回厂继续当起了绣娘。
但因经营不善,加上人工刺绣受廉价工业品的冲击,苦苦支撑到2005年,四川唯一的蜀绣厂关了门,原本担任厂工会主席的孟德芝,一夜之间也成了下岗工人。
河南省导游基础知识分类模拟11多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洛阳水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
A.源于寺庙僧尼为侍奉施主,素菜荤做B.连汤带水一起餐食C.上菜顺序似行云流水D.不讲究上菜顺序、格式,(江南博哥)随心所欲E.最早始于唐代,在当时仅作宫廷国宴之用正确答案:ABCE[解析] 洛阳水席的上菜顺序极为考究,不是随心所欲的。
2. 下列工艺品中属于河南的是______。
A.汝瓷B.南阳玉雕C.汴绣D.麦秆画E.当阳峪绞胎瓷正确答案:ABCDE3. 河南地貌可概括为“三山一原二盆地”。
所谓“三山”,指______。
A.太行山脉B.桐柏——大别山系C.外方山山脉D.秦岭余脉E.嵩山山脉正确答案:ABD4. 对河南社会经济发展有不利影响的气象灾害是______。
A.大风B.冰雹C.洪涝D.霜冻E.干旱正确答案:ABCDE5. 关于张衡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西汉科学家、天文学家B.写过《二京赋》《南阳赋》等出色的文学作品C.最早发现地磁偏角D.制定了《圣寿万年历》和《万年历备考》E.他十分精通数学,著有《算罔论》正确答案:ACD[解析] 张衡是东汉的科学家,最早发现地磁偏角的是沈括,制定《圣寿万年历》和《万年历备考》的是明代的朱载堉。
6. 李迪为河阳(今孟县)人,著名画家,以下属于其作品的是______。
A.《山水训》B.《万壑松风图》C.《松鹰芦雉图》D.《雪树寒禽图》E.《送子天王图》正确答案:CD[解析] 《松鹰芦雉图》《雪树寒禽图》是李迪的作品。
7. 南朝齐、梁间思想家范缜提出了“形神相即,形质神用”论,以下说法符合该理论的是______。
A.“形”与“神”是不可分的,“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B.“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C.刀刃是形,锋利是用,没有了刀刃,就不会有锋利D.“心”是形,思虑是“神”,人死后心器腐烂,精神也就消失了E.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正确答案:ABCD8. 所谓玄学,就是把《老子》《庄子》和《周易》结合起来,阐发其中的精义,构筑成一种新的思辨哲学体系。
—61—蜀绣传人孟德芝在成都市文殊院的庭院深处,有一块写着“孟德芝”的黑底髹金匾额,后面跟着“大师工作室”五个小字,周围还有“银花丝”等一些非遗招牌,这就是蜀绣传人孟德芝大师的工作室。
在工作室的二楼陈列室,一幅幅绚烂夺目的蜀绣悬挂四周,隔壁办公室书橱里摆放着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孟德芝》图文集,以及一本《中国工艺美术》双月刊,里面刊登了一篇孟德芝撰写的《蜀绣:巴蜀民间瑰宝》。
一对于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孟德芝来说,做蜀绣是家庭的传承。
她的母亲是蜀绣厂的一名绣工,而母亲的技艺又是跟着外婆学的。
孟德芝记得,母亲在家常做的一样女红就是绣被面。
“过去家里的老房子中间有一个天井,坐在天井边做织绣光线敞亮,各式绣花绷子架在那里很是逗女孩子喜欢。
”孟德芝说那些色彩鲜艳的绸缎与丝线慢慢地在母亲手里变成了生动漂亮的猫儿鱼儿花儿。
1979年,孟德芝高中毕业不久,母亲退休了,她就顶职进入了成都蜀绣厂。
刚进厂的孟德芝对色彩、图案以及布绷刺绣一看就会,一点就通。
她拜的第一个师傅肖福兴是蜀绣中的佼佼者,肖师傅不吝传帮带,孟德芝也勤奋好学。
她的第一幅作品《山茶花》就在学工中拿了个一等奖。
1981年,北京人民大会堂四川厅需要一幅大型的《芙蓉鲤鱼》双面绣,成都蜀绣厂召集厂里技术优异者一起上阵,共选了10多个人,孟德芝便在其中。
孟德芝回忆道,芙蓉鲤鱼是蜀绣中的代表性图案,参与绣品的制作过程是一个极好的学习过程,她学到了多种蜀绣的针法。
尽管《芙蓉鲤鱼》是一件师徒合作的作品,但对于当时还未满20的孟德芝来说,却是她矢志蜀绣的起点。
二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黄金时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劲吹,经济复苏,蜀绣亦开启新的时代,外销港台、日本、欧美、东南亚。
外国宾客来访日渐增多,他们要看具有地方特色的工艺产品,蜀绣厂门前常常车水马龙。
可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孟德芝所在的刺绣分厂日渐萧条。
2005年,孟德芝下岗了。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一、基础积累与运用(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悄然(qiǎo)国殇(shāng)不辍(chuò)殚精竭虑(dān)B.禁锢(gù)炽热(chì)差使(chāi)深恶痛疾(è)C.俯瞰(kàn)鲜腴(yú)嶙峋(líng)胸有丘壑(hè)D.罅隙(xià)吹嘘(xū)畸形(qí)惟妙惟肖(xiào)2.下列语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A.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向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B.小屋粗制烂造,显然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的。
C.看见满院的狼藉,想起过往的繁华,不由得鼻子一酸。
D.开花时满眼的珠光宝气,使人感到无限的惊喜和欢悦。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巴勒斯坦地区许多儿童在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的战争中失去了生命,这真是惨绝人寰的悲剧。
B.黄老师擅长摄影,他不但在许多杂志上发表过作品,还成功举办了个人作品展,真是妙手偶得啊!C.全场观众完全陶醉在张学友深情演绎的一首首经典歌曲中,直到他挥手告别,人们才恍然大悟。
D.《觉醒年代》剧情跌宕,抑扬顿挫,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的确算是近几年电视剧中的佳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母亲一下班回家,就急急忙忙走进厨房,亲手做了两个儿子最喜欢吃的菜。
B.班主任刚刚接到德育处通知,让想参加民乐社团的学生在本周三前去报名。
C.不仅广汉三星堆遗址在四川家喻户晓,而且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鼎鼎有名。
D.市政府要求所有部门重视防火安全工作,切实做到早预警、早排查、早处置。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12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蜀绣(芙蓉鲤鱼)
蜀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
历史悠久。
据晋代常璩〔qù〕《华阳国志》载,当时蜀中刺绣已特别闻名,同蜀锦齐名,都被誉为蜀中之宝。
清代道光时期,蜀绣已形成专业生产,成都市内进展有特别多绣花铺,既绣又卖。
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要紧原料。
题材内容有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
针法经初步整理,有套针、晕针、斜滚针、旋流针、参针、棚参针、编织针等100多种。
品种有被面、枕套、绣衣、鞋面等日用品和台屏、挂屏等观赏品。
以绣制龙凤软缎被面和传统产品《芙蓉鲤鱼》最为闻名。
蜀绣的特点: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富有立体感,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1982年,蜀绣荣获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
绣娘孟德芝的蜀绣画韵梦绣娘孟德芝的蜀绣画韵梦说到刺绣,人们的第一印象多半是苏绣,而同样是“四大名绣”的蜀绣,针法变化多端、图案惟妙惟肖。
蜀中绣娘们以针线寄情思,孟德芝就是这千万绣娘中的一个。
让我们一起走近孟德芝和她的蜀绣画韵梦。
孟德芝的蜀绣作品。
走进位于成都文殊院街的“梦苑蜀绣”,眼前陈列的蜀绣精品使我大开眼界。
之前便听闻孟德芝的蜀绣作品精美非凡品可比,目睹更觉惊艳,尤其是那一幅大型双面绣《芙蓉鲤鱼》,给我以水墨丹青般的错觉,鱼游荷塘,灵动俊美,仿佛活着的一般,果然名不虚传。
茶摆几案,宾主落座,孟德芝特意将工作室的背景音乐调至一首古琴曲《阳关三叠》。
她笑着告诉我说:“蜀绣雅丽卓绝,我们在此谈论蜀绣,需要有一种淡雅的情绪,更能激起谈兴。
”她将一根小小的绣花针捻起,看着我说:“你是否相信,我从小的愿望是当个老师?”学艺蜀绣孟德芝没有当成老师,却顶替了妈妈的工作,进入成都市蜀绣厂工作。
大学梦破灭了,她拿起绣花针,那一年,她18岁。
进厂学艺,她拜蜀绣大师肖福兴为师。
第一次见到师傅,她有些不相信,一个身材高大,粗手大脚的男人,怎么能够做出那么精美的蜀绣?当她看到小小的绣花针在师傅的手中上下翻飞,动作之快,竟然看不到针在哪里时,她服了。
她问师傅:“我能学得像您一样吗?”师傅却告诉她说:“不,你要超过我,这才算是学到家了。
”蜀绣针法,有12大类,122种之多。
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技艺繁复。
不同针法组合之丰富多变,是其精髓所在,常以表现点、线的针法与表现块面的针法相结合,形式多样。
每一种针法的学习,少则半月,而组合针法,更是耗时非常。
孟德芝问师傅:“怎么这么多种针法啊?”师傅回答:“蜀绣针法百变,并不是一日形成,这可是经过千百年来先人们的传习而成。
”蜀绣,本传承千年,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平原一带的刺绣,故又名川绣。
关于蜀绣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汉扬雄《蜀都赋》:“丽靡螭烛,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
民间美术定义①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的,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
这些伤口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所以应该是民间美术。
②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祭祀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美的观念。
③所谓民间美术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
④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风俗有密切联系的(三)讲授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
1.年画《赐福生财灶王》(山东杨家埠年画)灶王也称司命主。
在民间,灶王被奉为主宰家庭平安兴衰的一家之主。
图版中是一幅三段式的灶王图。
上层是赐福财神和童子;中层是灶王夫妇及侍从;下层是宅神,两边有文官、武将和侍从。
最下边有聚宝盆和鸡犬。
加上画幅两侧的八仙人物,全图共有32人。
采用阁楼式构图,画面层次丰富、构图饱满,装饰性很强,同时体现了多子多福的吉祥寓意。
《连年有鱼》画面中心是白胖童子,胸前佩戴如意长命锁,右手执戟,左手握磬,磬下悬挂一鲤鱼,举足起舞,一幅欢笑可爱的神态。
组成的一幅吉祥图画。
此年画,富有动感。
人物设色细腻雅致,背景层次丰富,有很强的装饰美感。
三大木版年画产地及代表作品赏析2.剪纸 [放背景音乐《喜洋洋》](1)剪纸的种类按纹样用途(2)剪纸的起源发展(3)剪纸的符号语言圆形月牙形锯齿形柳叶形水滴形(4)南北方剪纸的特点3.刺绣我国四大刺绣:(1)苏绣:在刺绣技艺上有平、齐、细、密、匀、顺、和、光的八大特点。
最能体现苏绣艺术特征的是“双面绣”,它能在绣品的两面绣上不同画面,让人从两面观赏。
双面绣《猫》是现代苏绣的代表作。
(2)湘绣:又称超级秀,是湖南长沙一带绣品的总称。
其工艺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注意刻画物像的外形和内质,竭力表现其特征。
湘绣以狮虎绣品为其代表。
(3)粤绣:产地广东。
其工艺特点是色彩浓郁艳丽,对比强烈,图案饱满均匀,对称齐整、装饰性强。
现代双面绣《金鱼》是一幅反映粤绣工艺新发展的绣品。
导游重点知识(1)五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
(2)中国古代五大名泉:①镇江金山第一泉②无锡惠山第二泉③杭州虎跑第三泉④苏州虎丘第四泉⑤济南趵突第五泉(3)世界古代七大奇迹:①埃及的金字塔,②巴比伦的空中花园,③土耳其的阿尔特弥斯神殿,④希腊奥林比亚的宙斯神像,⑤土耳其的摩索拉斯陵墓,⑥地中海罗德岛上的太阳神巨像,⑦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灯塔。
(4)世界著名的七大建筑奇迹:①埃及的金字塔,②中国的万里长城,③巴比伦空中花园,④罗马大斗兽场,⑤亚历山大地下陵墓,⑥圣索菲亚圣殿,⑦印度泰姬玛哈尔陵墓。
(5)我国四大名亭:①安徽的醉翁亭,②北京的陶然亭,③长沙的爱晚亭,④杭州西湖的湖心亭。
(6)我国四大名楼:①湖北武汉黄鹤楼②湖南岳阳的岳阳楼③江西南昌滕王阁④山东蓬莱的蓬莱阁(7)我国的四大石窟:①敦煌莫高窟②大同的云冈石窟③洛阳龙门石窟④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8)我国四大名塔:①河南登封的嵩岳寺塔②山西应县的释迦塔③云南大理的千寻塔④山西洪洞的飞虹塔(9)四大赏梅胜境:南京梅花山、武汉东湖梅园、无锡梅园、苏州香雪海。
(10)天下四大丛林:南京栖霞寺、山东长清的灵岩寺、湖北当阳的玉泉寺、浙江天台国清寺。
(11)徐州汉代三绝: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
(12):金陵八家: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
(13):扬州八怪:金农、黄慎、郑板桥、李鳝、高翔、罗聘、李方膺、汪士慎。
(14):江苏三大名茶:云雾茶、碧螺春、雨花茶。
(15):中国四大地方特色名面:刀削面、山西刀削面、拨鱼面、山东抻面。
(16):中国三大名醋:镇江香醋、山西老陈醋、四川保宁醋。
(17):中国三大名腿:如皋火腿(北)、浙江金华火腿(南)、云南宣威火腿。
(18):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伏羲、炎帝、黄帝、尧、舜。
(19)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20):唐宋八大家:韩愈、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曾巩、柳宗元。
解析民间技艺之蜀绣双面绣作者:龚绪来源:《大观》2016年第07期蜀绣艺术起源于四川盆地的川西平原,据三星堆出土文物考证,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与苏绣、湘绣、粤绣一起并称为我国四大名绣,均已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传承文化,承载历史的国粹之一。
蜀绣由于受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的影响,经过长期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
据统计其针法有十二大类,一百二十二种,人们把蜀绣的艺术风格概括为“严谨细腻的针法,淡雅清秀的色彩,优美流畅的线条,中国水墨画的格调”。
蜀绣双面绣则是我国传统手工刺绣中的佼佼者,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成为蜀绣艺术品中的奇葩。
一、蜀绣双面绣的文化价值蜀绣双面绣作品内容意境高雅,针法、色彩追求精致、细腻、典雅、秀丽的艺术风格。
它深受蜀文化思想影响,从当地各种民族及地域文化中汲取营养,发挥文化优势,结合自身的技艺特点,不断改革、变化、发展、创新,逐渐的由民间刺绣发展为风格雅致的传统画绣,并由此产生表现绘画效果的刺绣技艺独特之美。
如用线极细,绣面不露针迹,视觉上极为平整光滑,全面地展现了蜀绣独领风骚的技艺之美。
如蜀绣的代表图案鲤鱼,每绣一条鲤鱼,就用了近30种针法,使鱼的各个部位都能表现出不同的质感效果,上下沉浮,动静相交,远观近看皆活龙活现、呼之欲出。
丝线的粗细、针法的变化、色彩的过渡浑然一体,完美体现了针法和绣线、绘画和刺绣的水乳交融。
蜀绣从最初的单面绣发展到普通双面绣、异色双面绣,甚至到达最高境界的双面三异绣,在薄如蝉翼的透明丝绢上见证了正反两面图案、颜色、针法截然不同的神奇技艺。
二、蜀绣双面绣技艺特点蜀绣双面绣因其技艺难度大,能刺绣的艺人少而成其为蜀绣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目录的重要原因。
蜀绣双面绣可分为普通双面绣、异色双面绣和双面三异绣三大类。
1.普通双面绣是蜀绣双面绣中品种较多的一类,它两面都有相同的图案或文字,可两面欣赏。
22作文与考试我为家乡代言佳作有约▲四川省成都市棕北小学王润雅●走向世界的蜀绣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我的家乡成都举办。
在成都大运会互动体验中心,成都人向国外友人展示了我们中国的各种传统文化,这其中就有我家乡的非遗文化——蜀绣。
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色彩明丽,针法细腻,惟妙惟肖,最富有留白之美。
代表作《芙蓉鲤鱼》有着独特的韵味,让我感到非常的自豪。
蜀绣师傅们灵活的手指来回穿梭,一穿一引、一翻一转,眼神中流露着对蜀绣的自豪与热忱,心中充满对美的无限追求与渴望。
你瞧,他们手指游动之间,一只憨态可掬的熊猫跃于丝绢之上,正悠哉地吃着竹子,活灵活现;还有几个大写的汉字宛如游龙般浮在其间,仿佛中华巨龙腾空而起。
蜀绣师傅们认真、耐心地指导着每一位来自世界各国的刺绣爱小学版23我为家乡代言描龙绣凤:蜀绣,是巴蜀地区流行的一种民间工艺,分为川西和川东(今重庆)两大流派。
蜀绣又名“川绣”,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采用蚕丝线绣出花纹图案的中国传统工艺。
作为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蜀绣以其明丽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细腻的针法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韵味,丰富程度居四大名绣之首。
好者,忙得不亦乐乎。
此时此刻,我真心地为祖国有这么了不起的文化传承而由衷地感到自豪。
在成都世界大运会开幕仪式上,你发现蜀绣的身影了吗?“雄起,雄起……”高昂的欢呼声震耳欲聋。
中国队入场了,引导员手中的蜀绣引导牌格外耀眼,壮丽的金色祥云环绕在烈红如火的“中国”汉字周围,吉祥、喜庆、幸福的愿望和美好灿烂绽放。
这幅立体的中国文字绣,是对蜀绣热爱60余年的非遗传承人郝淑萍奶奶的作品。
她熟练掌握了一百多种蜀绣针法,经过多次试验练习,搭配琢磨,拆了绣,绣了拆……虚虚实实,劲气生动。
成都大运奖牌的绶带也处处可见蜀绣的身影,非常独特。
绶带的底色是宝蓝色,代表着空明干净;金色的太阳神鸟与成都市花——芙蓉花相结合,展示着成都的历史底蕴和美好的期望。
蜀绣鲤鱼图刺绣技艺研究作者:乔熠乔洪来源:《丝绸》2016年第01期摘要:以蜀绣传统名品鲤鱼图为研究对象,从史学角度阐述蜀绣画绣的渊源,对鲤鱼图的形成、发展与成就进行梳理分析。
从象征寓意和地域特色的角度,探讨纹样题材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经典绣作的研究解析,总结出蜀绣鲤鱼图的技艺特征:鱼头光滑坚硬,鱼眼聚光晶莹,鱼鳞整齐光亮,鱼鳍轻盈灵动;同时根据各类配景的特点应物施针,实现了刺绣与绘画的完美融合。
分析研究鲤鱼图这一经典题材,对蜀绣技法体系的梳理完善具有积极意义,以期为目前相关研究作有益补充。
关键词:鲤鱼图;蜀绣;刺绣技艺;地域特色;吉祥寓意中图分类号:TS935.14;J5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003(2016)01-0026-09 引用页码:011106蜀绣是四川丝绸文化的代表作之一,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
鲤鱼图是蜀绣独树一帜的特色品种,著名丝绸史专家黄能馥教授认为:“蜀绣最好的作品是鲤鱼,它讲究平齐光亮的特点,在这方面没有其他刺绣可以与之相比。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演变,鲤鱼图这一蜀绣传统名品现已形成系列,其中以最具成都地域特色的“芙蓉鲤鱼”为代表。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蜀绣鲤鱼图系列刺绣作品,对其纹样题材的象征寓意作深入探讨,对精湛独特的技艺风格作详细解析,为蜀绣的传承与发展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
1.蜀绣鲤鱼图的渊源与发展1.1蜀绣画绣溯源蜀绣是以川西民间刺绣为基础发展形成的刺绣流派,它的缘起、兴衰与源远流长的蜀文化紧密相联。
川西平原气候温润,宜农植桑,为蜀绣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蜀绣最初的功能是装点服饰等日用品,唐宋时期逐渐形成了观赏性画绣,这类绣品的出现源于蜀地绘画的兴盛。
五代后蜀,成都画家黄荃开创了以工笔花鸟为代表的西蜀画派,其细腻、写实的画风对蜀绣画绣的技艺风格影响深远。
宋代,翰林图画院特设绣工科,增进了刺绣与绘画的融合。
此时期蜀绣大量采用名人字画为刺绣粉本,具有书画作品的风采气韵。
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试题(网友回忆版)二[单选题]1.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钻(江南博哥)木取火”的始祖是()。
A.庖牺氏B.燧人氏C.神农氏D.有巢氏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燧人氏“钻木取火”。
“庖牺氏”,反映原始畜牧业的产生。
神农氏教人种五谷、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远古中国农耕文明的代表和开创了中医的先河。
有巢氏构木为巢,反映了先人构筑自己居所的状况。
[单选题]2.奠定了中医的理论基础,作为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医术,()被中医界奉为理论经典。
A.《伤寒杂病论》B.《脉经》C.《黄帝内经》D.《神农本草经》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西汉时编订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
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等。
《黄帝内经》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历来被中医界奉为理论经典,至今仍有指导意义。
[单选题]3.佛教基本教义“四谛”中,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涅槃的是()。
A.道谛B.苦谛C.集谛D.灭谛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四谛”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基础教义。
所谓“谛”,即“真理”的意思。
“四谛”亦称“四圣谛”,即苦、集、灭、道。
苦谛是把社会人生判定为“苦”,全无幸福欢乐可言。
集谛是对造成痛苦与烦恼原因的分析,大体可以概括为“五阴聚合”说、“十二因缘”说和“业报轮回”说。
灭谛提出了佛教出世间的最高理想——涅槃,涅槃的根本特点是达到熄灭一切“烦恼”、超越时空、超越生死轮回的境界。
道谛即解脱之路,通向涅檠的修行方法。
主要是“六度”和“八正道”。
[单选题]4.新加坡忌讳(),视为倒霉之色。
A.绿色B.红色D.黑色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新加坡视黑色为倒霉之色,紫色也不受欢迎,偏爱红色。
[单选题]5.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明媚动人的景色。
属于造园手法中的()。
or2020.03 OO NO.461文/曾子桐蜀绣的起源及其发展如果要谈及蜀绣的起源.就不得不谈到蜀文化的崛起.众所周知,蜀是四川的代名词.蜀文化至少是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宝墩.4500-3200年的三星堆文化基础上,以成都为中心发展而成的.四川的地形特殊一一盆地地形.造就了该地区特殊的风土人情.同时也使蜀绣蓬勃发展成为独具一格的刺绣方式.蜀绣和西蜀绘画的绘画艺术相辅相成.碰撞出了别样的美感.当时的巴蜀文化的发展.使文化艺术(文学艺术)和民间习俗(游玩观赏)相互结合,融会贯通.•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最能体现上述特点.其实现在也有类似的文化结合方式.比如说:现代的歌剧.舞蹈.甚至是各种影视作品.其中都含有这种文化艺术结合的方式.—唐代大慈寺壁画.唐代在唐宋时代蜀文化的代表之一就是—大慈寺拥有众多的殿堂,上面都点缀着各式各样的壁画,据不完全统计.高达13,000幅."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较之,莫如大圣慈寺之盛……像位繁密.金彩华W.何庄严显示之如是.昔之画手,或待诏行在,或禄仕两蜀.皆一时觉艺,格入胜妙.至于本朝.类多名笔.度所酬赠,必异他工."这段文字是用来形容唐代大慈寺壁画的,从里面的文字表述.我们不难看出这里面有很多有名的画家.例如:卢楞枷.范琼.赵公佑.赵忠义父子等人.人数众多.这也说明2020.03Q7NO.461O/了当时蜀文化的影响之广.还有当时的技艺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那么为什么有画家会选择来四川.选择蜀文化呢?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蜀地地势偏远.受到中原暴乱的影响较小.同时地势的偏远和丰富的水土造就了他们当时相较于战乱频发的中原地区更好的经济实力.在经济得到保证的时间里.蜀地人民自然而然地发展了艺术和文化.蜀地的绘画艺术得到了发展,蜀地的绘画主要以工笔画为主.这样的绘画模式为蜀绣的绣稿提供了材料.也促进了蜀绣的诞生并具有了与众不同的刺绣风格.现收藏于西南大学的出土蜀绣文物"双冠图片".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该图的刺绣针法严密,所绣的图案逼真,完全不输现代刺绣.因为蜀绣从开始就和绘画结合紧密.所以蜀绣也被称为"蜀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蜀绣将它的特点发扬光大.形成了绘画和刺绣艺术结合的特殊形式.蜀绣具有艺术绘画特点因为蜀绣的起源和发展都与绘画艺术紧密结合.所以蜀绣的特殊性也是十分明显的(技法和主题).主题.首先刺绣最常见的主题便是动物和植物,而在四川最有名的动物莫过于熊猫和金丝猴.哪怕是现在我们也可以在动物园里见到.特别是熊猫还被誉为"国宝".除了现实存在.还有虚拟的动物.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龙凤.植物的话就是牡丹.芙蓉.蜀绣中有一幅《芙蓉鲤鱼》是最负盛名的.后蜀皇帝孟昶偏爱芙蓉.命百姓在成都城墙遍植芙蓉,秋天芙蓉盛开时如叠锦堆霞.故成都又名"芙蓉城".技法.由于蜀绣是"画绣".与绘画结合紧密.自此产生以来蜀绣就受到各个文人画师的影响.很大一部分画师的画稿都会被釆取成为绣稿.比如蜀绣中有一幅《怪石从条图》.它就是模仿郑板桥的《竹石》而绣成的.其中技法的最高层次QQ2020.03 OONO.461就是一一异绣.异绣是一种双面异型.异色.异绣法的刺绣艺术.这种绣法对加工者的技艺要求极高.最出名的莫过《稚趣图》.《稚趣图》是由蜀绣大师康宁创作而成的.《稚趣图》刺绣在极薄的半透明纱上,这纱薄如蝉翼,一面是卓文君.另一面是大熊猫母子.•双面异形绣"的要求极为苛刻.要求加工者对蜀绣技法极其熟悉. "密不成堆.稀不见底.光亮平齐,短针细密,外实内松".这是文学大师对于《稚趣图》的最高评价.同时因为康宁呕心沥血,使她成功探索了"双面异形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康宁绣"的创始人.康宁绣传承了蜀绣的精华并独成一派.其双面异形彩绣被誉为■■蜀绣_绝"”蜀绣的文化价值技艺之美.上文已经提到过蜀绣和绘画的关系.我们知道蜀绣的绣稿大多数以画稿为素材.这些画稿一般都是大家所作.里面蕴含着丰富的国学文化.这也使得蜀绣蕴含着文化气息.蜀绣追求的是简洁.清新.颜色要求典雅、细腻.主体给人的感觉是精致和朴素相结合的复杂感.蜀绣结合当地的文化艺术.把思想和精神融入刺绣.使其产生了新的生命力.意境之美.因为蜀绣和绘画的关系.使得蜀绣也表达了绘画的那种意境.蜀绣的构图模仿的是古代诗歌的排章和布列之美.把刺绣融入诗歌把精神和追求融入具体的物象.蜀绣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仅融入了绘画.其实还集合了各种国学文化精髓.其次,蜀绣的色彩清新淡雅.调和颜色的技法丰富.是一种表现意境的很好的方式.再者.蜀绣具有一气呵成.气韵连贯的艺术效果.蜀绣的完成往往不得中断,这得益于严谨有序的构图.复杂多变的造型和严格分割的纹样.富有层次感的图案样式,这种幽雅天真之韵铸就了蜀绣的特殊文化气息.同时蜀绣也正是巴蜀人民恬淡闲逸的意境写照和生活态度。
“ 苏猫湘虎”,以苏绣为首,“四大名绣”代表作品都是撒
提起刺绣,大家可能会第一时间想到苏绣,其实除苏绣外,中国的刺绣还有另外三大门类,分别是湘绣、蜀绣和粤绣。
而且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还衍生出很多民族地区和名手的小派别,如庆阳地区的陇绣,侗族的侗绣,明代松江地区顾氏家族的顾绣,都各具风格,沿传迄今,历久不衰。
苏绣作为”四绣“之首,代表是“小猫”,为了生动表现出小猫的毛丝和神态,绣工们不仅需要千针万线,还必须十分注重色彩的运用,例如一只小小的猫眼,就要按照瞳孔受光部位的不同,以几十种色线来表达,这样才能将猫眼绣“活”。
湘绣巧妙的将我国传统的绘画、书法、及其他艺术与刺绣融为一体,有”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之说,代表是狮虎。
蜀绣的代表是芙蓉鲤鱼,主要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至少有100种以上精巧的针法绣技,绣品严谨细腻、构图疏朗、色彩明快,绣法也较灵活,适应力强。
粤绣花纹繁缛丰满,热闹欢快,绣工多为男性,代表是百鸟朝凤。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的进程,机器逐渐代替了人工,绣工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希望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被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
蜀绣(芙蓉鲤鱼)
蜀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
历史悠久。
据晋代常璩〔qù〕《华阳国志》载,当时蜀中刺绣已特别闻名,同蜀锦齐名,都被誉为蜀中之宝。
清代道光时期,蜀绣已形成专业生产,成都市内进展有特别多绣花铺,既绣又卖。
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要紧原料。
题材内容有山水、人物、花鸟、虫鱼等。
针法经初步整理,有套针、晕针、斜滚针、旋流针、参针、棚参针、编织针等100多种。
品种有被面、枕套、绣衣、鞋面等日用品和台屏、挂屏等观赏品。
以绣制龙凤软缎被面和传统产品《芙蓉鲤鱼》最为闻名。
蜀绣的特点: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富有立体感,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1982年,蜀绣荣获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