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定位新机遇新挑战-滨海新区、深圳、浦东比较
- 格式:ppt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55
滨海新区各区域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重点滨海新区位于中国天津市,是国家支持的新区之一、下面将介绍滨海新区各区域的功能定位及产业发展重点。
一、中心商务区(CBD)滨海新区的中心商务区是新区的核心区域,主要包括滨海中心商务区、滨海高新区、滨海人才园等区域。
该区域被定位为滨海新区的商务金融中心,重点发展金融、商务、服务业等高端产业。
目前,该区已经引入了众多的金融机构和知名企业,成为天津乃至全国的商务金融中心之一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滨海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滨海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园区主要包括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园、滨海绿色创新产业园等区域。
该区域被定位为滨海新区的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创新产业等。
目前,该区已经引入了众多国内外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并孕育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
三、现代制造业园区滨海新区的现代制造业园区是新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滨海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之一、园区主要包括滨海工业区、滨海科技产业区等区域。
该区域被定位为滨海新区的制造业基地,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等。
目前,该区已经引入了众多的知名企业和制造业集团,并形成了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造业集群。
四、港口物流园区滨海新区的港口物流园区是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滨海新区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窗口。
园区主要包括滨海港保税区、港口物流园等区域。
该区域被定位为滨海新区的港口物流中心,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港口物流等。
目前,该区已经形成了以港口为核心的物流体系,并与国内外各大港口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五、城市科技创新园区滨海新区的城市科技创新园区是新区的创新发展重点之一,是滨海新区引领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区域。
园区主要包括滨海科技城、滨海大学科技园等区域。
该区域被定位为滨海新区的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中心,重点发展科技创新、创业创新等领域。
目前,该区已经聚集了众多的高新企业和科研机构,成为滨海新区的创新高地和科技创业基地。
滨海新区与浦东新区的比较分析张晨光1,孙占芳2(1.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300071;2.天津市滨海新区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天津300)摘要: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两地区具有不同的开发历史及经济特征,对比两者在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的不同之处,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对比两者开展综合配套改革基础条件的差异,对两者综合配套改革进行比较和分析,借鉴浦东新区的主要经验,有助于滨海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
关键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F29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07(2008)10-0071-05Abstract:Pudong new ar ea and Binhai new area ar e approv ed to be the comprehensiv e suppor ting refo rm pilo t zo nes,and the tw o ar eas hav e differ ent character istics of histo ry and eco no my o f development.M y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 ence of comprehensive suppor ting r efor m of P udong and Binhai new areas,has practica l meaning to so me ex tent.Co mpa ring the discrepancy of basic co nditions of car ry ing out compr ehensive suppo rting r eform,I make a co mpar ativ e analysis.D raw ing the lesson fro m majo r ex per ience of P udong new area is instrumenta l to the compre-hensive suppor ting r eform o f Binhai new a rea.Key Words:Comprehensiv e Suppo rting Refo rm Pilot Z one;Pudong N ew A r ea;Binhai N ew A r ea;Comparativ e Analysis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均处于我国沿海地区,两者区位条件优越,有大城市做依托,均拥有较丰富的土地资源、海洋资源,但具有不同的开发历史及经济特征。
北部湾开发和深圳开发十大对比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从一个小渔村迅速崛起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
北部湾,近年来也成为了国家重点开发的区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以下是北部湾开发和深圳开发的十大对比:一、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深圳位于中国南部沿海,毗邻香港,是连接内地与香港以及世界的重要枢纽。
其拥有优良的港口资源,海陆空交通网络发达,便于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
北部湾地处中国西南沿海,是中国与东盟国家海陆相连的区域。
虽然也拥有港口,但在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和与周边地区的连接便利性上,与深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二、政策支持深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获得了国家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如设立经济特区、给予特殊的税收政策和开放政策等,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保障。
北部湾开发同样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包括设立北部湾经济区、出台相关发展规划等。
但在政策的力度和先行先试的程度上,深圳早期所获得的政策支持更为突出。
三、产业基础深圳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物流、文化创意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产业体系,拥有众多知名企业和产业集群。
北部湾的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主要以传统的农业、渔业和资源型产业为主。
近年来,虽然在努力发展临港工业、海洋产业等,但产业规模和竞争力仍有待提高。
四、人才资源深圳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优秀人才,拥有丰富的高素质劳动力和创新人才,形成了良好的人才生态。
北部湾在人才吸引方面面临较大挑战,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教育资源相对不足,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对外开放程度深圳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外贸易和投资十分活跃,与全球经济紧密相连,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城市和外资聚集地。
北部湾的对外开放程度在不断提高,但在对外贸易规模、外资利用水平和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上,与深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六、科技创新能力深圳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大,拥有众多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
以浦东的发展经验看滨海新区的开发文章首先介绍了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浦东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以及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浦东的进一步发展影响很大。
对浦东发展的分析,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发展滨海新区,促进滨海新区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标签:南东新区滨海新区开发公司政府转型民营企业滨海新区和浦东新区均处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两者区位条件优越,有大城市作依托,都有广阔的腹地,较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海洋资源。
浦东新区与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现状的比较(一)浦东新区的发展现状浦东新区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刚刚开放浦东新区时,招商引资和中央、上海市的政策扶持,成为推动浦东开发开放的两大驱动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央赋予浦东的优惠政策,已经陆续到期,政策优势正在减弱。
另一方面,经过十几年快速发展,浦东新区开始面临土地等要素资源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商务成本迅速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投融资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在2005年6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浦东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求浦东新区率先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推动全国改革起示范作用。
两年多来,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进展如何,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得到答案:一方面大力发展以金融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
以金融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在浦东迅速崛起。
在浦东沿江一块1.7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区域内、已经聚集了银行、证券、保险类金融机构476家,其中外资金融机构200多家——这里就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这里1.7平方公里区域内的金融机构为570平方公里的浦东贡献了约1/6的GDP。
一大批优势金融资源的集聚给浦东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不断出现的金融衍生品和新产品,使金融业生产总值以年均30%的速度持续增长。
而日趋成熟的金融市场就像一个资金“沉淀池”,为资源配置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浦东新区,已经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标志。
另一方面更加注重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上海浦东新区与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特区比较研究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特区作为我国在探索改革开放路上的三个里程碑,深圳特区、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的发展不仅存在时间上的连续性,而且在内在机制上也存在着继承性,从自下而上的摸索改革过渡到自上而下的统筹改革,从经济改革深入到制度的创新。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三者承担了不同的角色:深圳特区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区域经济改革开放的拓荒者,其历史意义已远远大于经济意义,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浦东新区是上世纪90年代区域经济改革开放的攻坚者,其社会意义、经济意义和示范效应显得更为重要;同时它们又和滨海新区一道成为是新时期综合改革的推进者。
先行改革者和后行改革者改革的成本是不一样的,深圳与浦东的发展都不约而同地面临转型之苦。
和前两者不同,滨海新区正处于“两级跳”的幸福转型中。
虽然转型动力不一,但三者在发展模式上的探索都将继续推动相应区域的经济与制度的发展。
三区的发展都对相应经济区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作用的程度与方式不一。
从三者的行政功能来看,深圳特区是一个独立的市,其所在的珠三角隶属于广东省一个行政建制,政策统一性、一贯性、变通性优于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
而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则是上海和天津的一个行政区域,二者都是城中之区,其辐射效果或多或少地由于行政上的阻碍而打一些折扣。
因此,深圳对珠三角的辐射较为直接,影响面较大。
其对珠三角的带动效果要优于浦东新区对长三角的带动作用以及滨海新区对环渤海经济圈的作用。
从作用的方式来看,由于深圳在珠三角的龙头地位并不显著,其主要是依靠自身较大的经济总量来推动珠三角的发展;而浦东在长三角的“龙头效应”非常明显,浦东新区依托上海成为了区域发展的中心,区域经济结构较为清晰,区域内“中心——次中心——腹地”的结构一直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浦东的溢出效应机制在长三角发挥了重要的示范效应;而集国家众多优惠于一身的滨海新区对环渤海相关地区发挥作用的方式现阶段主要是“刺激”效应,而“溢出”效应的形成尚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