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产技术复习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7
2.5:小麦后期管理一、选择题1.属于防御干热风和雨后青枯的主要措施:( )。
(多选)A. 选用耐高温、抗干热风的早熟品种B. 适期早播,使成熟期提前,避开干热风危害;改良土壤结构,增强通透性,提高抗旱能力C. 合理运筹肥水,促使植株健壮、抗逆性提高D. 在浇足灌浆水基础上,可在麦收前10 d 左右浇灌麦黄水 (对于强筋小麦品种,应慎浇麦黄水,避免对品质形成产生影响)【答案】ABCD2.拔节期喷洒0.2%的矮壮素液或后期喷洒(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A.0.2%B.0.5%C.0.4%D.0.3%【答案】D3.干热风危害一般可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者达( )以上。
A.35%B.30%C.40%D.50%【答案】B4.如果中期施氮过多,会引起贪青,产量( )。
A. 降低B. 升高C. 不变D.增长【答案】A5.在养分水平偏低的麦田,抽穗至灌浆期每亩可喷洒50~60 kg2%~3%的尿素溶液或( )的过磷酸钙液或0.3%~0.4%的磷酸二氢钾液,以延长叶片功能期。
A. 3%~4%B. 1.5%~4%C. 2.5%~4%D. 2%~4%【答案】D二、论述题1、总结小麦后期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答案】三、简答题1.简述防止倒伏。
【答案】小麦抽穗前后倒伏减产30%~40%,灌浆期间倒伏减产10%~30%。
为了防止倒伏,一是要选用矮秆抗倒品种;二是要打好播种基础,如增施有机肥、磷肥,加深耕层,提高播种质量,促进根系发育;三是要构建合理群体,避免群体过大;四要后期科学灌溉,避免土壤形成泥浆,引起倒伏。
2、简述防御干热风与雨后青枯。
【答案】干热风危害一般可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者达30%以上。
高温危害另一种形式是雨后青枯:小麦成熟前4~5d, 阴雨过后突然放晴,并伴以30 ℃以上的高温,雨后青枯一般使小麦减产5%~20%。
防御干热风和雨后青枯的主要措施:选用耐高温、抗干热风的早熟品种;适期早播,使成熟期提前,避开干热风危害;改良土壤结构,增强通透性,提高抗旱能力;合理运筹肥水,促使植株健壮、抗逆性提高;在浇足灌浆水基础上,可在麦收前10 d 左右浇灌麦黄水 (对于强筋小麦品种,应慎浇麦黄水,避免对品质形成产生影响);拔节期喷洒0.2%的矮壮素液或后期喷洒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作物生产技术第二章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1.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是A 小麦的一生B 小麦的生育期C 小麦的生育时期D 小麦的生活年史2.小麦的一生被划分成多少个生育时期A 3个B 10个C 12个D 8个3.小麦的三叶期50%以上主茎第3片叶伸出A 1CMB 2CMC 3CMD 4CM4.小麦的灌浆期是50%以上子粒长度达到最大长度的A 70%B 80%C 75%D 100%5.小麦进入越冬期时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下A 5B 10C 3D 06.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A 温度B 水分C 光照D 养分7.小麦没通过阶段发育时不能A 分蘖B 结实C 长根D 长叶8.小麦的某一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是温度0-7℃,时间15-35天,则这一品种是A 冬性品种B 春性品种C 半冬性品种D 反应敏感型品种9.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A 引种B 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量C 肥水管理D 确定适宜收获期10.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不包括A 单位面积穗数B 单位面积株数C 每穗粒数D 粒重11.小麦底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A 30-50%B 40-60%C 60-80%D 50-70%12.用尿素做小麦种肥时每亩用量一般为A 1.5-2.5公斤B 1-2公斤C 5公斤D 3-4公斤13.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A 60-70%B 70-75%C 75-80%D 80-90% 14.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时可播种A 冬性品种B 半冬性品种C 春性品种D 半春性品种15.小麦主要播种方式是A 点播B 撒播C 条播D 精播16.小麦的适宜播种深度是A 1-2CMB 3-4CMC 5-6CMD 7-8CM 17.小麦播后镇压主要起到的作用是A 提墒与促进种子萌发B 透气C 除草D 保温18.小麦的前期生长阶段不包括A 三叶期B 越冬期C 返青期D 分蘖期19.影响小麦种子萌发的因素中没有A 温度B 水分C 光照D 氧气20.小麦幼苗营养的转折期是A 二叶期B 三叶期C 四叶期D 五叶期21.小麦发芽的最适温度是A 1-2℃B 15-20℃C 30-35℃D 5-10℃22.种子萌发最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A 40-50%B 50-60%C 60-70%D 70-80%23.小麦的分蘖节多处于地表下A 1CMB 2CMC 3CMD 4CM24.正常分蘖发生的规律是当主茎长出第7片叶时,主茎长出A 第一分蘖 B 第二分蘖C 第三分蘖D 第四分蘖25.冬小麦的分蘖高峰期一般在A 越冬前B 拔节前C 返青前D 起身前26.小麦分蘖消亡的顺序不正确的是A 自内而外B 自外而内C 自上而下D 先死心后死叶27.小麦的成蘖规律不正确的是A 主茎成穗率高B 冬前大蘖成穗率高C 春生分蘖成穗率低D 高位蘖成穗率高28.小麦分蘖的最适温度是A 3-5℃B 13-18℃C 18-20℃D 10-12℃29.小麦分蘖最适宜的土壤持水量为A 40-50%B 50-60%C 60-70%D 70-80%30.对促进小麦分蘖最有效的营养元素是A 氮B 磷C 钾D 钙31.小麦90%的根分布于地表下A 0-20CMB 0-30CMC 0-40CMD 0-10CM 32.小麦的茎生叶组多数是A 3片B 5片C 7片D 9片33.有缺苗断垄的麦田补种时间应在A 出苗前B 二叶前C三叶前 D 三叶后34.小麦植株的适宜株高是A 50-60CMB 80-90CMC 60-80CM C 100-120CM 35.小麦穗的分化始于A 分蘖期B 越冬期C 起身期D 拔节期36.小麦返青起身期正是A 小穗分化期B 小花分化期C 护颖原基集分化期D 四分体形成期37.小麦的需水临界期是A 孕穗期B 分蘖期C 开花期D 起身期38.小麦孕穗水的浇水时间为A 拔节时B 拔节后15天左右C 孕穗时D 起身后拔节前39.小麦后期生长中心集中到A 穗上B 子粒上C 茎秆上D 花上40.小麦开花授粉受精时的最适温度是A 9-11℃B 18-20℃C 13-18℃D 30℃41.小麦开花时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A 40-50%B 50-60%C 60-70%D 70-80%42.小麦完熟期其小麦子粒含水量降至A 12%B 20%C 25%D 40%43.“硬仁”是小麦什么时期的表现A 子粒形成期B 面团期C 蜡熟期D 完熟期44.小麦收获的最适时期是A 面团期B 蜡熟期C 蜡熟末期D 完熟期45.小麦灌浆期的最适温度是A 20-22℃B 13-18℃C 25-30℃D 18-20℃46.灌浆期要求适宜的田间持水量为A 60%左右B 70%左右C 75%左右D 80%左右47.灌浆水的灌溉时间一般为A 抽穗后B 开花时C 开花后5天D 开花后10天48.小麦中期的主攻目标是A 养根护叶B 提高光效C 穗大粒多D 增加粒数49.一个麦穗花期通常为A 1-2天B 3-5天C 6-8天D 10天左右50.种用小麦一般收获时间是A 面团期B 蜡熟期C 蜡熟末期D 完熟期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1、小麦在播种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答:良种选择播前整地播前施肥播前灌水种子处理与发芽试验每点1分2、说明小麦播种量的确定方法。
农作物生产技术小麦测试题(五篇模版)第一篇:农作物生产技术小麦测试题第二章小麦生产技术一、名词解释1.小麦灌浆期2.小麦的春化阶段:3.小麦拔节期:4.小麦分蘖节5.小麦中期生长阶段:二、选择题1.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是A 小麦的一生B 小麦的生育期C 小麦的生育时期D 小麦的生活年史2.小麦的一生被划分成多少个生育时期A3个B 10个C12个D 8个3.小麦的三叶期50%以上主茎第3片叶伸出A1CMB 2CMC3CMD 4CM4.小麦的灌浆期是50%以上子粒长度达到最大长度的A70%B 80%C75%D 100%5.小麦进入越冬期时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下A5B 10C3D 06.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A 温度B 水分C 光照D 养分7.小麦没通过阶段发育时不能A 分蘖B 结实C 长根D 长叶8.小麦的某一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是温度0-7℃,时间15-35天,则这一品种是A 冬性品种B 春性品种C 半冬性品种D 反应敏感型品种9.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A 引种B 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量C 肥水管理D 确定适宜收获期10.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不包括A 单位面积穗数B 单位面积株数C 每穗粒数D 粒重11.小麦底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A 30-50%B 40-60%C 60-80%D 50-70%12.用尿素做小麦种肥时每亩用量一般为A 1.5-2.5公斤B 1-2公斤C 5公斤D 3-4公斤13.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A 60-70%B 70-75%C 75-80%D 80-90%14.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时可播种A 冬性品种B 半冬性品种C 春性品种D 半春性品种15.小麦主要播种方式是A 点播B 撒播C 条播D 精播16.小麦的适宜播种深度是A 1-2CMB 3-4CMC 5-6CMD 7-8CM17.小麦播后镇压主要起到的作用是A 提墒与促进种子萌发B 透气C 除草D 保温18.小麦通过阶段发育的顺序是()A 春化早于光照B 春化晚于光照C 两者同步19.小麦冬性品种对日光的反应属于()A 反应敏感型B 反应迟钝型C 反应中等型20通过春化阶段要求温度最低、时间最长的是()A 冬性品种B半冬性品种C 春性品种21.在引进外地小麦品种时,首先要考虑的品种特性是()A.阶段发育B.春化阶段C.光照阶段D.生长特点22.在小麦适宜播种期将要过去而土壤又严重缺墒的情况下,往往先播种后浇水,这种灌水方式生产上叫()A.送老水B.茬水C.塌墒水D.蒙头水23. 50%以上幼苗第1.5~2㎝的日期,称小麦的出苗期。
农作物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小编整理]第一篇:农作物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农作物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0分)1、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是A 小麦的一生B 小麦的生育期C 小麦的生育时期D 小麦的生活年史2、小麦的一生被划分成多少个生育时期A3个B 10个C12个D 8个3、小麦的三叶期50%以上主茎第3片叶伸出A1CMB 2CMC3CMD 4CM4、小麦的灌浆期是50%以上子粒长度达到最大长度的A70%B 80%C75%D 100%5、小麦越冬期的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下A5B 10C3D 06、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A 温度B 水分C 光照D 养分7、小麦没通过阶段发育时不能A 分蘖B 结实C 长根D 长叶8、小麦的某一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是温度0-7℃,时间15-35天,则这一品种是A 冬性品种B 春性品种C 半冬性品种D 反应敏感型品种9、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A 引种B 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量C 肥水管理D 确定适宜收获期10、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有A 穗数B 株数C 粒数D 粒重11、小麦底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A 30-50%B 40-60%C 60-80%D 50-70%12、用尿素做小麦种肥时每亩用量一般为A 1.5-2.5公斤B 1-2公斤C 5公斤D 3-4公斤13、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A 60-70%B 70-75%C 75-80%D 80-90%14、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6-18℃时可播种A 冬性品种B 半冬性品种C 春性品种D 半春性品种15、小麦主要播种方式是A 点播B 撒播C 条播D 精播16、小麦的适宜播种深度是A 1-2CMB 3-4CMC 5-6CMD 7-8CM17、小麦播后镇压能起到的作用是A 提墒B 促进种子萌发C 除草D 保温18、小麦的前期生长阶段不包括A 三叶期B 越冬期C 返青期D 分蘖期19、影响小麦种子萌发的因素中没有A 温度B 水分C 光照D 氧气20、小麦幼苗的转折期是A 二叶期B 三叶期C 四叶期D 五叶期21、小麦发芽的最适温度是A 1-2℃B 15-20℃C 30-25℃D 5-10℃22、种子萌发最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A 40-50%B 50-60%C 60-70%D 70-80%23、小麦的分蘖节多处于地表下A 1CMB 2CMC 3CMD 4CM24、正常分蘖发生的规律是当主茎伸出长7片叶时,主茎长出A 第一分蘖B 第二分蘖C 第三分蘖D 第四分蘖25、冬小麦的分蘖高峰期一般在A 越冬前B 拔节前C 返青前D 起身前26、小麦分蘖消亡的顺序为(多选)A 自内而外B 自外而内C 自上而下D 先死叶后死心27、小麦的成蘖规律是A 主茎成穗率高B 冬前大蘖成穗率高C 冬前晚蘖成穗率低D 低位蘖成穗率高28、小麦分蘖的最适温度是A 3-5℃B 13-18℃C 18-20℃D 10-12℃29、小麦分蘖最适宜的土壤持水量为A 40-50%B 50-60%C 60-70%D 70-80%30、对促进小麦分蘖最有效的营养元素是A 氮B 磷C 钾D 钙31、小麦90%的根分布于地表下A 0-20CMB 0-30CMC 0-40CMD 0-100CM32、小麦的茎生叶组多数是A 3片B 5片C 7片D 9片33、有缺苗断垄的麦田补种时间应在A 出苗前B 二叶前C三叶前 D 三叶后34、小麦株的适宜株高是A 50-60CMB 80-90CMC 60-80CMC 100-120CM35、小麦穗的分化始于A 分蘖期B 越冬期C 起身期D 拔节期36、小麦返青起身期正是A 小穗分化期B 小花分化期C 护颖原基集分化期D 四分体形成期37、小麦的需水临界期是A 孕穗期B 分蘖期C 开花期D 起身期38、小麦孕穗水的浇水时间为A 拔节时B 拔节后15天C 孕穗时D 起身后拔节前39、小麦后期生长中心集中到A 穗上B 子粒上C 茎秆上D 花上40、小麦开花授粉受精是时的最适温度是A 9-11℃B 18-20℃C 13-18℃D 30℃41、小麦开花时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A 40-50%B 50-60%C 60-70%D 70-80%42、小麦完熟期其小麦子粒含水量降至A 12%B 20%C 25%D 40%43、“硬仁”是小麦什么时期的表现A 子粒形成期B 面团期C 蜡熟期D 完熟期44、小麦收获的最适时期是A 面团期B 蜡熟期C 蜡熟末期D 完熟期45、小麦灌浆期的最适温度是A 20-22℃B 13-18℃C 25-30℃D 18-20℃46、灌浆期要求适宜的田间持水量为A 60%左右B 70%左右C 75%左右D 80%左右47、灌浆水的灌溉时间一般为A 抽穗后B 开花时C 开花后5天 C 开花后10天48、小麦中期的主攻目标是A 养根护叶B 提高光效C 穗大粒多D 增加粒数49、一个麦穗花期通常为A 1-2天B 3-5天C 6-8天D 10天左右50、种用小麦一般收获时间是A 面团期B 蜡熟期C 蜡熟末期D 完熟期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50分)1、小麦在播种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2、说明小麦播种量的确定方法。
角质胚乳:胚乳细胞被蛋白质和淀粉粒所充实;结构紧密,断面呈透明状—硬卖粉质胚乳:胚乳细胞中有空隙,疏松;断面呈白色而不透明—软麦HI:在规定条件下粉碎小麦样品,留存在规定筛网上的样品占试样的质量分数不完善粒:小麦籽粒中有缺陷或受损仍有使用价值的籽粒包括未成熟粒,虫蚀粒,生霉粒,冻伤粒等皮磨系统:主要提取麦心和带麸皮的麦心清粉系统:利用风、筛相结合的清粉机将纯麦心和略带麸皮的麦心(渣)分开,并将部分麸屑吸出渣磨系统:把从皮磨及清粉机下来的附有麸皮的麦心(渣)进行轻研,刮去麸皮的麦心送往心磨系统,带有麸皮的麦心仍回入清粉系统再处理。
心磨系统:把清粉系统、皮磨系统及渣磨系统筛出的麦心和粗粉磨成面粉,并去除细麸皮小麦的容重:单位容积中小麦的质量,单位g/L,一般680~820,溶重视衡量小麦质量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容重高小麦胚乳含量高,出粉率较高。
小麦的千粒重:17~47克散落行:粮油籽粒群体自然下落至平面时,向四面流散并形成以圆锥体的性质自动分级:粮食在移动或受到振动时,同类型粮粒或同类型的杂质在粮堆中聚集,使粮堆组成成分发生重新分布,这种现象称之为自动分级。
(筛理是利用自动分级:进出仓是要破坏自动分级)小麦硬度的测定方法:压力法,磨研法,近红外法NIR NIR硬麦>75软麦<25不同硬度的小麦特性:1.硬麦皮薄,麦皮与胚乳结合较松;胚乳结构紧密不易破碎,研磨后物料渣心较多。
软麦皮厚,韧性大,买批语胚乳结合紧密,不易分离;胚乳强度较低易磨碎,研磨后物料中粗粒少,麸片,粉多2.硬麦破碎后颗粒状物料多,散落性好,易筛理,软麦则片状,粉状物料较多,筛理性能较差3.硬麦水分渗透较慢,润麦时间长;软麦的润麦时间相对缩短4.硬麦艳梅粉碎室,面粉的淀粉粒损伤相对高些5.硬麦面粉粒度相对较粗,软麦面粉粒度相对较细6.硬麦蛋白质一般含量较多,面粉筋力强,适合制作面包等;软麦一般蛋白质含量较低,面粉筋力弱,适合制作饼干,糕点小麦结构力学特性:抗压,抗剪,抗切削,抗拉面筋:小麦胚乳中的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吸水膨胀后,其分子可以络和成一种富有弹性和粘结性的软胶纤维素含量是衡量小麦及制品中含麦皮多少的一个指标灰分为衡量小麦加工中间制品及产品麦皮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干基(AsH)=灰分值/(1-0.14)胚是麦粒生命活动最强的部分,完整的胚有利于对小麦水分的调节。
12现代农艺班《农作》项目二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第一篇:12现代农艺班《农作》项目二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12现代农艺班《农作》项目二小麦生产技术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小麦是世界上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在我国,小麦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位于第()位。
A.第一位B.第二位C.第三位D.第四位2.田间半数以上主茎第3片叶伸出()cm的日期,称小麦的三叶期。
A.1B.1.5~2C.2~3D.3~53.下列决定小麦穗数的关键时期是()。
A.出苗到越冬 B.返青到孕穗C.抽穗到成熟D.生长中期4.河南省小麦生产中,产量在450kg以上时,多穗型品种,一般每667m2播种量应掌握在()。
A.3~5kgB.4~6kgC.7~8kgD.8~10kg5.当主茎伸出第()叶时,主茎第1叶的叶腋处长出主茎第1分蘖。
A.3B.4C.5D.66.小麦分蘖节的发生部位多处于()。
A.小麦基部近地面处B.地表下2cmC.地表下5cm左右D.地上至地下4cm之间7.小麦幼苗主茎长出第六叶时,主茎长出()。
A.第一分蘖B.第二分蘖C.第三分蘖D.第四分蘖8.()小麦子粒体积达最大值,叫“顶满仓”。
A.乳熟期末期 B.面团期C.蜡熟末期D.完熟期9.小麦使用联合收割机收割的最佳时期是()。
A.乳熟期B.面团期C.蜡熟期D.完熟期10.我国北方春季常有晚霜发生,此时小麦处于()前后,不耐低温,遇到晚霜便受冻害。
A.起身期B.拔节期C.挑旗期D.抽穗期11.小麦冬性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温度是()℃。
A.0~3B.0~7C.0~12D.2~312.小麦能否通过光照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A.温度B.日照的长短 C.水分D.养分13.尿素作种肥时与种子混播,其用量为每667m2以()kg为宜。
A.1~1.5B.1.5~2.0C.3D.5~814.小麦冬性品种对日光的反应属于()。
A.反应敏感型 B.反应迟钝型 C.反应中等型D.上述都不对15.在小麦播期确定上,冬性品种与春性品种相比,一般冬性品种应()。
小麦栽培试题问答题(含答案)1、简述小麦春化阶段的概念及类型。
答题要点::(1)小麦春化阶段是指小麦在生长前期(从种子萌动到苗期)要求一定的低温过程,即要求较低的温度和经历一定的天数,植株体内才能完成某种质的变化,开始生殖器官的分化,若没有这一低温过程,它就停留在分蘖状态下生长。
这一特性,称为小麦的感温性。
这一阶段,称为小麦的春化阶段。
(2)根据不同类型小麦通过春化阶段抽要求的温度高低和时间长短不同,将小麦分为春性、半冬性和冬性品种三种类型。
2、简述小麦光照阶段的概念及划分的小麦类型。
答题要点::(1)概念:小麦通过春化阶段后,还需要通过一定时间较长的日照和较高的温度,才能正常的生长发育,开花结实,这个阶段称为光照阶段(2分)。
(2)类型:根据不同类型小麦品种通过光照阶段所需日照长短和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反应敏感型、反应中等型和反应迟钝型。
3、简述小麦温光反应特性在引种上的应用。
答题要点::小麦具有感光性、感温性,是低温长日照作物。
北方的品种引至南方,温度增加,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不易通过,生育期延长,表现为迟熟,甚至不能抽穗;南方品种引到北方,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易通过,生育期变短,但易于遭受冻害。
在同纬度间引种,易于获得成功;高原向平原引种,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不易通过,生育期延长,表现为迟熟;平原向高原引种,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易通过,生育期变短,但易于遭受冻害。
4、简述小麦种子的萌发出苗过程。
(1)包括吸水膨胀、物质转化和萌发三个阶段(2分);(2)播种后种子吸水膨胀,当吸水量达到种子本身重量的30%左右时,内部物质开始转化,当吸水量达到种子本身重量的45%左右时,开始萌发,淀粉等有机物质水解成可溶性糖类并释放能量,供胚芽、胚根伸长。
胚芽鞘伸出地面后,第一片真叶从胚芽鞘中伸出,当第一片真叶露出地面2-3cm,称为出苗(3分)。
5、试以一生总叶数为11,伸长节间为5个的小麦品种为例,简述叶的分组及各组叶的功能。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00 分)1.小麦从种子萌发到新种子形成的过程是。
A 小麦的一生B 小麦的生育期C 小麦的生育时期D 小麦的生活年史2.小麦的一生被划分成个生育时期。
A 3个B 10个C 12个D 8 个3.小麦的三叶期 50%以上主茎第 3 片叶伸出。
A 1CMB 2CMC 3CMD 4CM4.小麦的灌浆期是 50%以上子粒长度达到最大长度的。
A 70%B 80%C 75% D100%5.小麦进入越冬期时气温在摄氏度以下。
A 5 B10 C 3 D 06.小麦能否通过春化阶段的主导因素是。
A 温度B 水分C 光照D 养分7.小麦没通过阶段发育时不能。
A 分蘖B 结实C 长根D 长叶8.小麦的某一品种通过春化阶段的条件是温度 0-7℃,时间 15-35 天,则这一品种是。
A 冬性品种B 春性品种C 半冬性品种D 反应敏感型品种9.小麦阶段发育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
A 引种B 确定适宜的播期和播量C 肥水管理D 确定适宜收获期10.小麦的产量构成因素不包括。
A 单位面积穗数B 单位面积株数C 每穗粒数D 粒重11.小麦底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
A 30-50% B40-60% C 60-80% D50-70%12.用尿素做小麦种肥时每亩用量一般为。
A 公斤B 1-2公斤C 5 公斤D 3-4公斤13.小麦播种时,土壤耕层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
A 60-70% B70-75% C 75-80% D80-90%14.当平均气温稳定在 16-18℃时可播种。
A 冬性品种B 半冬性品种C 春性品种D 半春性品种15.小麦主要播种方式是。
A 点播B 撒播C 条播D 精播16.小麦的适宜播种深度是。
A 1-2CMB 3-4CMC 5-6CM D7-8CM17.小麦播后镇压主要起到的作用是。
A 提墒与促进种子萌发B 透气C 除草D 保温18.小麦的前期生长阶段不包括。
A 三叶期B 越冬期C 返青期D 分蘖期19.影响小麦种子萌发的因素中没有。
A 温度B 水分C 光照D 氧气20.小麦幼苗营养的转折期是。
A 二叶期B 三叶期C 四叶期D 五叶期21.小麦发芽的最适温度是。
A 1-2℃ B15-20℃ C 30-35℃ D 5-10℃22.种子萌发最适宜的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A 40-50% B50-60% C 60-70% D70-80%23.小麦的分蘖节多处于地表下。
A 1CMB 2CMC 3CMD 4CM24.正常分蘖发生的规律是当主茎长出第 7 片叶时,主茎长出。
A 第一分蘖B 第二分蘖C 第三分蘖D 第四分蘖25.冬小麦的分蘖高峰期一般在。
A 越冬前B 拔节前C 返青前D 起身前26.小麦分蘖消亡的顺序不正确的是。
A 自内而外B 自外而内C 自上而下D 先死心后死叶27.小麦的成蘖规律不正确的是。
A 主茎成穗率高B 冬前大蘖成穗率高C 春生分蘖成穗率低D 高位蘖成穗率高28.小麦分蘖的最适温度是。
A 3-5℃ B13-18℃ C 18-20℃ D10-12℃29.小麦分蘖最适宜的土壤持水量为。
A 40-50% B50-60% C 60-70% D70-80%30.对促进小麦分蘖最有效的营养元素是。
A 氮 B磷 C 钾 D钙31.小麦 90%的根分布于地表下。
A 0-20CM B0-30CM C 0-40CM D 0-10CM32.小麦的茎生叶组多数是。
A 3 片B 5片C 7 片D 9 片33.有缺苗断垄的麦田补种时间应在。
A 出苗前B 二叶前C 三叶前D 三叶后34.小麦植株的适宜株高是。
A 50-60CM B80-90CM C 60-80CM D100-120CM35.小麦穗的分化始于。
A 分蘖期B 越冬期C 起身期D 拔节期36.小麦返青起身期正是。
A 小穗分化期B 小花分化期C 护颖原基集分化期D 四分体形成期37.小麦的需水临界期是。
A 孕穗期B 分蘖期C 开花期D 起身期38.小麦孕穗水的浇水时间为。
A 拔节时B 拔节后 15 天左右C 孕穗时D 起身后拔节前39.小麦后期生长中心集中到。
A 穗上B 子粒上C 茎秆上D 花上40.小麦开花授粉受精时的最适温度是。
A 9-11℃B 18-20℃C 13-18℃D 30℃41.小麦开花时最适宜的相对湿度是。
A 40-50% B50-60% C 60-70% D70-80%42.小麦完熟期其小麦子粒含水量降至。
A 12%B 20%C 25% D40%43.“硬仁”是小麦什么时期的表现。
A 子粒形成期B 面团期C 蜡熟期D 完熟期44.小麦收获的最适时期是。
A 面团期B 蜡熟期C 蜡熟末期D 完熟期45.小麦灌浆期的最适温度是。
A 20-22℃B 13-18℃C 25-30℃D 18-20℃46.灌浆期要求适宜的田间持水量为。
A 60%左右B 70%左右C 75%左右D 80%左右47.灌浆水的灌溉时间一般为。
A 抽穗后B 开花时C 开花后 5 天D 开花后 10 天48.小麦中期的主攻目标是。
A 养根护叶B 提高光效C 穗大粒多D 增加粒数49.一个麦穗花期通常为。
A 1-2 天B 3-5 天C 6-8 天D 10天左右50.食用小麦一般收获时间是。
A 面团期B 蜡熟期C 蜡熟末期D 完熟期二、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小麦在播种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2、说明小麦播种量的确定方法。
3、怎样确定小麦的适宜播种期4、影响小麦分蘖的因素有哪些5、结合小麦前期的主攻目标提出前期的管理技术措施。
6、小麦前期如何查苗补种7、小麦冬前壮苗的标准是什么8、小麦前期、中期、后期的的生育特点分别是什么9、对冬小麦来讲,“春寒穗大”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0、如何浇好小麦孕穗水施好小麦孕穗肥三、计算题(10 分)种粮大户王某有麦田 12 公顷,土壤肥力条件好,预计每公顷产量可达 7500公斤以上,他今年选择的小麦品种是济南 17,千粒重为 40 克,发芽率是 96%。
(1)如果播种时计划基本苗是每公顷 200 万株,他需要准备多少公斤种子(保留一位小数)(2)收获前估产调查结果为平均每平方米 730 穗,平均每穗粒数是 27 粒,千粒重是 39 克,王某的麦田是否达到了预计产量四、综合分析题(30 分)1、做好小麦播前准备工作十分重要,在生产中要结合实际采取相应的措施(1)整地标准是什么棉茬地的整地工作如何进行(2)在严重缺墒,水源充足和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如何浇底墒水(3)如何做小麦的发芽试验2、春季麦苗返青后,要及时诊断苗情,做到对症下药,因苗管理。
(1)小麦壮苗的标准是什么(2)对于旺苗应如何进行管理(3)分析小麦弱苗形成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
3、小麦后期是获得高产的重要阶段,做好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十分重要。
(1)分析小麦早衰与贪青的原因并提出防止措施。
(2)防止青干逼熟的方法有哪些(3)如何从打好播种基础的角度防止小麦倒伏(4)小麦控旺转壮的措施有哪些4、说明小麦收获前田间估产的基本步骤,并写产量计算公式(10 分)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100 分)1-5 ACABC 6-10ABCDB 11-15CACAC 16-20BACCB 21-25BCBDD26-30BDBDA 31-35CBBBA 36-40AABBB 41-45DBCCA 46-50CDCBD二、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50 分)1、小麦在播种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答:良种选择播前整地播前施肥播前灌水种子处理与发芽试验每点 1 分2、说明小麦播种量的确定方法。
答:常采用四定法。
(1 分)以田定产,根据地力、水肥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定出经过努力可达到的产量指标;以产定穗,根据产量指标和品种特性等,定出所需穗数;以穗定苗,根据所需穗数和单株成穗数等,定出适宜的基本苗数;以苗定播种量,根据所需基本苗数,计算出适宜的播种量。
3、怎样确定小麦的适宜播种期答:确定播期的方法主要有积温法和气温法。
(1 分)气温法,一般认为冬性品种在气温稳定在 16-18℃时播种为宜,半冬性品种在气温稳定在 13-15℃时播种为宜,春性品种在气温稳定在 12-14℃时播种为宜。
(2 分)积温法认为,根据当地常年气温资料,从日平均气温下降到 3℃之日起,往前累加日均温,当活动积温达到 500-600℃时为最佳播种期,其前后五天内为播种期。
(2 分)4、影响小麦分蘖的因素有哪些答:温度水分养分光照播深播期品种5、结合小麦前期的主攻目标提出前期的管理技术措施。
答:小麦前期的主攻目标一是全苗匀苗;二是冬前促根增蘖,实现冬前壮苗;三是安全越冬。
小麦前期的管理技术主要有:(1)查苗补种疏苗补栽(2)追施分蘖肥,浇好盘根水(3)适时冬灌(4)中耕与镇压(5)严禁放牧啃青(6)防治病虫草害6、小麦前期如何查苗补种答:麦苗出土后及早检查(1 分)如有缺苗断垄 10CM 以上的(1 分),应在二叶期前浸种催芽,及时补种(1 分)。
对零星缺苗地段,可在三叶期后取密补稀进行移栽。
(1 分)补苗时要用同一品种,补栽时要“上不压心,下不露白根”,栽后浇水。
(1 分)7、小麦冬前壮苗的标准是什么答:一是苗龄适宜,春性品种主茎六叶一心,半冬性品种七叶或七叶一心;二是分蘖多,春性品种单株 4-5 蘖,半冬性品种 6-7 蘖,冬前总蘖当数 60-70 万,三叶蘖一半以上;三是根系发达,单株次生根 10 条以上,叶色下绿,不过黄不过浓。
四是长相敦实,株高 20-25CM。
一般不超过 27CM。
8、小麦前期、中期、后期的的生育特点分别是什么答:小麦前期的生育特点是长根、长叶、分蘖等,生长中心以生长为主。
中期的生育特点:第一,根茎叶蘖等营养器官在此期已全部形成,长出全部茎生叶,分蘖由高峰逐渐起身两根分化;第二,进入营养器官与结实器官并盛期,生长中心由叶蘖等营养器官转向以茎穗生长为主,是决定成穗率和争取壮秆大穗的关键时期。
第三,生长变化大,速度快,对水肥要求十分迫切,反应也很敏感。
小麦生长后期营养生长结束,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主的阶段,生长中心集中到子粒上。
9、对冬小麦来讲,“春寒穗大”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正确。
(1 分)小麦返青起身期,下是小穗分化期,是决定小穗数的关键时期。
影响的主要因素的温度与养分。
(1 分)若温度在 10℃以下,有较好的水肥条件,持续时间越长,小穗分化时间越长,小穗数越多,则穗大粒多;(2 分)若温度在 10℃以上,则小穗分化时间短,小穗也少,则穗粒少。
(1 分)10、如何浇好小麦孕穗水施好小麦孕穗肥答:小麦孕穗期是需水临界期,各类麦田均应浇好孕穗水。
浇水时间在拔节后 15 天左右。
对肥力较高,墒情好的长势偏旺的麦田,应推迟浇水,不需施肥;对地力差、苗色黄、有脱肥现象的麦田,可结合浇水每 667M2 追施纯氮 3-5 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