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复习指导专题07任务驱动型作文之“五步成文法”学案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655.00 KB
- 文档页数:10
高三一轮复习《新材料作文写作“五步成文法”》导学提纲设计人: 审核:高三语文备课组班级:组名:姓名:使用时间:新材料作文写作“五步成文法”—“引”“析”“提”“联”“结”“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材料作文之大忌(忌,即不要)1、忌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答题,因为一旦离开具体试卷我们就不知“这”为何云。
2、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
3、忌“引材料”时生搬硬套,原文照搬。
4、忌抛开材料,信马由缰。
5、忌就事论事,局限于材料。
应本着“文章合为时而著”的原则由此及彼,联想生发开去,借题发挥,写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使文章真实而具有现实性。
1.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数800字左右。
有一个农村女学生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一所名牌大学,但因交不起学费而苦恼。
一家生产健脑口服液的企业愿出万元资助,条件是让这个学生为他们在电视上做广告,说是因服了他们生产的补脑液才思敏捷,考出了好成绩。
这个学生断然拒绝,因为她家庭贫困,从未喝过什么补脑液。
范文:诚实就是财富成绩优异但交不起学费的女大学生,断然拒绝了一家生产健脑液的企业愿出万元资助但要为其做虚假宣传广告的要求,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没有喝过。
(引用材料)“我从来没有喝过!”这句简单的话反映了这位女学生诚实洁白的内心世界。
(分析材料)那么,什么是诚实呢?我认为诚实就是言行与思想的一致。
它既表现为对人的真诚,也表现在办事与求知过程中的实事求是。
(提出论点)诚实是做人的根本。
(分一)每个人都是组成社会整体的细胞,他不可能脱离整体而孤立地存在,这就决定了一个人要在整体中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就必须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
专题07任务驱动型作文之“五步成文法”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五步成文法”“引” “析” “提” “联” “结”1、 “引” ----- 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 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
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 \① 、要有针对性。
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C 丿 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弓I 材料的详略。
② 、要概括。
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 “析”一一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
“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 “提”一一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
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4、 “联”一一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主体部分)“引” “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
“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
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 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
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 重点突出,又要尽量正反结合。
表述观点(分论点)的角度:材料组合的妥、鲜明、 简洁。
中心(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原因: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二、佳作例析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
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
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
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的祖训当作传家宝。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是指在高考作文中,根据题目要求和写作任务,合理运用四种写作方法,从而达到写作目的,获得较好的分数。
这四种写作方法分别是:审题立意法、论证丰富法、结构有序法和语言精炼法。
审题立意法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我们需要仔细审题,并正确理解题意和写作要求。
不同的题目要求,会有不同的立意和写作方向。
在审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关键词的理解和分析,确定好写作的核心要点。
只有正确理解题目的意图,我们才能针对题目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写作,才能让作文内容与高考评分标准相符合。
论证丰富法是高考作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写作法。
论证是写作的核心,也是考生得分的关键所在。
在论证中,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观点阐述,丰富的事例和论据支持,以及合理的作者态度和观点,来展开文章的论述。
我们在论证中要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如对比分析、事例引证、引用权威观点等,从而增加论证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只有丰富的论证,才能让文章有深度和广度,更好地表达我们的观点和想法。
结构有序法是高考作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写作法。
良好的结构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让读者易于理解。
在写作中,我们可以运用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对比分析等各种结构手法,来组织文章的内容。
我们还要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连接,使文章的内容连贯自然。
在结构上的有序性,可以让我们的观点和论点更为突出,更具说服力。
语言精炼法是高考作文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写作法。
语言的精炼是指运用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使文章具有较高的文采和美感。
在写作中,我们要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用法,要避免冗长和啰嗦的表达方式。
我们还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只有语言的精炼,才能让文章更易读、更有吸引力。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四法是我们在高考作文中必须掌握的四种写作方法。
通过审题立意法,我们可以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写作方向;通过论证丰富法,我们可以有理有据地表达我们的观点和论点;通过结构有序法,我们可以合理组织文章的内容,使之更易读、更有条理;通过语言精炼法,我们可以用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使文章更有文采和美感。
、五步法第一步:明确体裁,掌握格式学生的书面表达往往存在不讲究逻辑、文体和格式的现象,所以很有必要让学生明确常见的几种文体和格式。
就中学阶段,最常见的文体有:应用文(书信、通知、日记、便条)、记叙文和说明文。
近十年NMET书面表达内容题材不外乎上述三种文体。
我们知道:中学教材的内容,涵盖了所有体裁,教师应该结合课文,分类按题材归纳,详细介绍并具体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及格式。
若是记叙文,要弄清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和结果;若是说明文,要了解说明的主旨以及说明的顺序;若是以图画形式提供情景,即看图作文,首先应看懂每幅图的意思,还要弄懂几幅图之间的关系。
第二步:抓住要点,一一对应。
能否找出覆盖主要内容所有要点是得高分的关键,高考的评分标准一般分五个档次,要点越齐全,得高分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若欠缺要点或描述与表达内容要点无关的,得分当然低。
一般要求找出5--6个要点,可先用汉语或用keywords列出,如:NMET2002书面表达答案内容要点:1、60%的同学认为不应收门票2、公园是公众休闲的地方3、如收门票,需建大门、围墙、会影响城市形象4、40%的同学认为应收门票,但票价不宜高5、门票收入支付园林工人工资、购新花木第三步:选词造句,点石成金。
书面表达要求用100词左右写出包含5--6个要点的短文。
从近几年高考英语参考答案看,一般都以8-10个句子组成一篇文章。
若用较少于8句话来表达,则句子容易复杂冗长,容易失控;若用多于10句话来表述,则句子零乱与琐碎,文章缺乏整体感。
且大多数用简单句,少数用并列句和复合句。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对简单句五种基本句型以及“there be存在结构”等进行强化训练,然后对并列句、复合句进行适当的训练,使学生获得了扎实的句子结构基础知识,从而从根本上为迅速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另外,应提醒学生在做题时,要善于避生就熟,如某个词、某个句型想不起来时,可采用“回避”的方法,在不改变原有意思的前提下,转换为自己熟悉和有把握的词语和句型来表达题中所规定的内容要点。
【导语】任何一种技能技巧的形成,并使之达到熟练程度,都必须经过干锤百炼,所谓熟能生巧、巧能生华就是这个意思。
作文也是一样,要提高写作成文速度,主要靠练。
快速作文没有秘诀,没有魔图,只要通过严格训练,就能出成果,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辅导:五步训练法》供您查阅。
素质训练素质训练,也叫基础训练快速作文训练的中心是“快”,这种训练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和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的基础上求“快”、求“好”的训练,如果写作素质太差,就没法进行快速训练。
因此,第一步就是进行基础训练。
通过基础训练,要求达到下列目的:1、提高写作兴趣,培养写作情感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
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严格遵循兴趣性原则。
只有当学生对写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时,快速作司文训练才会有成效。
心理学同时告诉我们,兴趣与当前的需要有关,因此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办法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中重要的一条便是向学生进行快速写作目的教育,如果学生认识了快速作文的必要性,他就会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习趣。
另外,出作文题要紧跟形势,与时代同步,要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要尽量新,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学生有话可写。
2.积累写作材料这一点要贯穿到整个快速作文训练的始终,但在基础训练阶段要重点抓。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写作材料,再好的写作高手也难以完篇。
因此,一定要求学生分专题记住;一些典型材料,譬如有关爱国主义,党的领导,尊重知识,改革开放,廉政建设,学雷锋等等,每个方面都要记住一两个典型材料。
材料的积累,教师只能做指导,要让学生自己去找,不要全班统一,全班统一了,写作的论据就会雷同。
所积累的材料要注意三点:一要典型,二要准确,三要记牢。
要强调用脑记,要背,不能光靠笔记本。
材料越充足,写作速度就越快。
3.丰富写作语言如果学生语言贫乏,写作时搜索枯肠也找不到一句恰当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往往写了涂,涂了又写,就无法提高写作速度。
新材料作文写作“五步成文法”—“引”“析”“提”“联”“结”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
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①、要有针对性。
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②、要概括。
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
“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
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
因此,中心(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4“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主体部分)“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
“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
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
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尽量正反结合。
可用并列式或正反对照式。
拟写分论点的角度:1、从是什么的角度拟写(罗列具体现象阐释论点)2、从为什么的角度拟写(说清论点的原因、目的、作用、意义)3、从怎么做的角度拟写(写出实现论点的具体的方法、步骤)5、“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材料作文之大忌(忌,即不要)1、忌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答题,因为一旦离开具体试卷我们就不知“这”为何云2、忌对原材料进行随意改动,杜撰原材料的故事与情节,或者对原材料进行续写。
【快速作文技巧】考场新材料作文写作技巧之五步成文法(一)五步成文法――“引”、“析”、“提”、“联”、“结”一、“引”――定向剪裁,详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
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1、必须存有针对性。
即为艺文志的材料一定必须合乎题旨的须要,能够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须要,恰当地处置不好所惹来材料的征引。
2、要概括。
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二、“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析”,就是紧紧围绕议论的中心对佚文材料内容的寓意展开简明扼要分析。
建议分析得精确,贴近事理,语言精义。
“析”的目的就是为中心(论点)的明确提出缔造理论的条件。
三、“提”――明确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
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
因此,中心(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四、“联及”――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主体部分)“惹来”“析“后,作文就顺利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置。
“联及”就是运用材料提供更多的道理去投影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
可以M18x相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M18x有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
这部分就是作文的重点,既必须放宽思路,又必须归纳招盛纯;既必须重点注重,又必须尽量两极融合。
表述观点(分论点)的角度:1、原因:从为什么的角度思索2、结果:从结果会怎么样的角度思考3、态度:从必须以什么态度回去看待的角度4、方法:从如何去做的角度思考五、“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结尾契合结尾,或进一步特别强调论点,或明确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明确提出期望建议。
新材料作文写作“五步成文法”——“引”“析”“提”“联”“结”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
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①、要有针对性。
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②、要概括。
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
“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
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
因此,中心(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4、“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主体部分)“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
“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
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
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尽量正反结合。
表述观点(分论点)的角度:1、原因: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2、结果:从结果会怎么样的角度思考3、态度:从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对待的角度4、方法:从如何去做的角度思考5、“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新材料作文之大忌(忌,即不要)1、忌文章一开头即用“读了这则材料”、“看了这幅漫画”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把写作文等同于回答问答题,因为一旦离开具体试卷我们就不知“这”为何云。
2019届高考语文复习指导专题07任务驱动型作文之“五步成文法”学案练习“五步成文法”一、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五步成文法”——“引”“析”“提”“联”“结”1、“引”——定向剪裁,概述材料。
所谓“概述”,就是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是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的“定向剪裁”。
应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引述时应注意:①、要有针对性。
即所引的材料一定要符合题旨的需要,能为中心(论点)服务;同时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恰当地处理好所引材料的详略。
②、要概括。
即对所引用的材料,根据中心(论点)的需要,以最为浓缩的精要语言对它进行高度地概述,而省去不必要的过程和细节描写。
2、“析”——分析材料,突出感悟点。
“析”,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
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
“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提”——提出论点,纲举目张。
“提”,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顺势提出中心(论点)。
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
中心(论点)是全文内容的“神”,材料组合的“纲”,起统帅作用。
因此,中心(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稳妥、鲜明、简洁。
4、“联”——联想联系,论证论点。
(主体部分)“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
“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
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
这部分是作文的重点,既要放开思路,又要概括力强;既要重点突出,又要尽量正反结合。
表述观点(分论点)的角度:原因: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结果:从结果会怎么样的角度思考态度:从应该以什么态度去对待的角度方法:从如何去做的角度思考“结”——重申材料,深化论点结尾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二、佳作例析【典例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谈论传家宝。
小张说,他家的传家宝是一个青花罐,有年头有故事。
小杜说,他家的传家宝是爷爷留下的几枚勋章。
小程说,她家把“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祖训当作传家宝。
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良训胜千金传家更有价传家宝是一个家族认为最有价值,最值得子孙世代拥有并传承的东西。
小张的传家宝青花罐,代表着金钱价值与收藏价值;小杜家的勋章代表着荣誉;小程家以祖训作为传家宝,体现了其家族对人格修养的重视,是精神传承。
虽然小张和小杜的传家宝凝聚着祖先的财富和功勋,有各自的价值,而我更倾向于祖训的价值。
【开篇第一句用下定义的方法揭示传家宝的含义,深刻而准确。
接着在比较中揭示三则材料的核心精神,亦深刻准确。
最后用转折复句,强调作者自己的选择。
典范的任务型作文开头方式。
】祖训,作为家族世代传承的品德匡正器,其作用胜过千金。
小程家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作为祖训,是他们家族对“忠厚”、“诗书”高度重视的体现,在世世代代对祖训的遵守实践中,必然使整个家族沾上书香气息和忠实厚道的韵味。
此乃“良训”,它使人性找到一个标准的框架,在熙熙攘攘的社会中不至于失去立己立人的信念,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塑造一个人美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气息,使之更好地立足于社会,更好地待人接物,在时代洪流中坚守本心,不为污泥所染,不为清涟而显得妖媚。
【第二段第一句说祖训的意义:“品德匡正器”,不得不钦佩作者的语言功底。
结构上,提纲挈领,引起下文。
接着诠释祖训的意义、影响、价值,当然也就说明了选择喜欢祖训的理由。
这一段如果暗示一下祖辈们在久远的时代就已经意识到了精神文明的意义远远大于物质文明的意义,为下一段讨论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张本,又做了暗示性的比较,那就锦上添花了,没有瑕疵了。
】【“更重要的是”显然是递进了,又很自然地开启了这一段的议论。
这一段讨论物质与意识的问题,显然具有了哲学的意义。
可见,作者的视野是广阔的。
学以致用,令人欣喜。
】况且,良训还可以在坚持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创新,使之具有时代性和特定的功能性,赋予新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内涵,成为新时期的“良训”,这一点也是“青花罐”与“勋章”二者所不具备的。
【如果说前两段是全面地、联系地看问题,那么,这一段的对比,很明显是“发展”地看问题,有与时俱进的思想。
难能可贵的是把辩证法的思想贯穿于具体问题的分析之中,理论与分析实际问题(祖训)融合得非常的好。
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结合得非常好。
可以说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典型。
议论文需要过渡吗?当然,看看这一篇(“更重要的是、况且”)你就明白了,非常巧妙地使用关联词语。
】如今社会,珍惜“青花罐”式传家的人愈来愈多,注重“勋章”式传家的人也为数不少,而以小程家的“良祖”训作为传家宝却是凤毛麟角,不禁令人深思:社会价值取向究竟何去何从?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欺诈互害的社会风气该如何改变?在这般孜孜追求物质至上、轻易抛弃诗书的时代究竟如何坚守?这也是为何小程的祖训弥足珍贵的地方,它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对当今社会人们精神缺失、心灵空虚的悲哀现象起到调剂作用。
【这里作者变换了比较点,或者说是联系实际说理据。
进行比较的一个大难点就是寻找比较点,作者做到了且做得好!比较就是求同求异,且主要是求异。
联系实际阐发议论,需要对写作意图有较好的理解,同时,又表现出了文章的针对性、教育性、目的性。
文为时而著,是作文的铁律、“军规”。
又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分析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文章必须开出药方,解除人们的病痛。
这也是写文章的目的所在。
】财势兼备却(如果)没有道德底线,终会自取灭亡;财势并存却(如果)没有信念的支撑,也将无所作为、泯然众人;自觉高人一等却没有人道主义精神,必将遭到社会唾弃……因此,良训的作用才更该受到重视,社会是由千万个家庭组成,又由家庭的道德文化涵养提高,才能使社会整体风气改善,所以说,小程家式的良训才是永不贬值的最好传家宝!【作者在结尾是这样收束全文的:用一个因果复句,先说危害,后说好处,既总结了全文又得出结论,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
“所以说”这一句不能小觑,它是完成写作任务的表示,是总结全文的表示,又是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的表示。
可以说这一句必须有,重如千斤。
是结尾的范式。
】【解析】本试题参照全国课标卷作文“任务驱动型”的模式,以材料、导语和要求构建试题的任务驱动。
“材1. 明确写作对象仔细揣摩材料所描述的情境,从中选择自己的写作对象。
此次作文试题与全国课标卷一样,提供三种“传家宝”,要求考生选择“更有价值”的传家宝来写。
这三种传家宝,有属于物质形态的,有关于思想精神层面的,也有兼具物质和精神双重特点的。
考生可根据自己的认知,选择适合自己发挥的一种来写自己所认定的“更有价值”的传家宝即可。
如果写作中转换到其他话题,如这次作文中有些考生写“厚积薄发”“诚信”“孝心”“坚持”“勤俭”“价值”“财富”“恒心”,则属于离题。
2. 明确写作的任读完试题,考生必须明确试题的要求,也就是试题给了我们什么具体任务,即要求我们做什么。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起点。
在这次单科质检中,有些考生就是忽视了这一点,没有针对“你认为什么样的传家宝更有价值”展开阐述、论证,也未能体现自己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而是根据原来福建卷的写作思维,对我们为什么要有传家宝或传家宝有什么意义进行论述,导致作文被判为偏离题意。
明确了写作任务,只是写好作文的基础,要想得到一个好分数,还必须在作文中展示考生的才华。
以【典例二】娱乐圈各种新闻频频曝光,犹如一颗颗炮弹砸向娱乐圈,其中最重磅的无疑是吸毒丑闻,一个接一个的明星锒铛入狱,让网友一度发出了“贵圈真乱”的感叹,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打开社交网站,明星吸毒的新闻必定占据页面最显眼的位置,评论数和转发数大的几乎让人不觉心里一惊却以习以为常。
毕竟,明星总是打扮得光鲜亮丽出现在公众面前,试问又有谁会把吸毒这个字眼与这些明星们联系起来呢?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明星吸毒的负面效应不可忽视因为吸食冰毒,零点乐队两名成员被警方拘留,其中包括零点乐队的吉他手大毛(李瑛)和鼓手二毛(李小俊)。
(今日《深圳晚报》B3版)(引述材料,摆出现象)从歌手谢东、满文军到著名导演张元、张一白,娱乐圈里的明星吸毒事件频见报端。
这一社会问题不禁引起人们的深思:娱乐圈为什么会不断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发现,每一次类似事件的发生,都只能成为娱乐圈的短期热点,让人见怪不怪了。
但我觉得,明星吸毒的负面效应还是不可忽视。
(表明立场)(批评式)明星吸毒,而使得又一个偶像的轰然倒塌。
可是,我要说,倒下的绝不仅是一个谢东,一个满文军,一个零点乐队,坍塌的是整个影视圈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随着一个个偶像从神坛的跌落,使原本坚实的偶像基座也变得动摇起来,终而导致偶像群体的塌陷。
明星吸毒已经造成了对演艺环境的玷污和严重的社会影响,让人们对影视圈的名人们的言行举止产生了一定的不信任。
(主体论证部分:论证“为什么”明星吸毒的负面效应还是不可忽视的。
论据1,影响整个娱乐圈形象)明星吸毒,滋生出社会恶习的毒瘤。
身为明星,举手投足备受人们关注。
这些公众人物,成为人们追捧和仿效的时代先锋。
年轻一代对偶像们的一切行为都推崇备至。
因此,明星吸毒,会给青少年们以错误的认识导向,甚至让“粉丝”盲目效仿、追求快感、进而不惜铤而走险。
倘若明星们对自己的生活玩世不恭,则会使人产生认知错位,使粉丝们价值迷失,纷纷效仿,进而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使整个社会道德出现滑坡。
(主体论证部分:继续论证“为什么”。
论据2,滋生社会恶习的毒瘤)明星吸毒现象的发生,暴露出他们内心世界的空虚,缺乏支撑自己不断追求的人生大厦。
一旦自己被带上了众多的光环,他们反而会迷失了自我,道德上出现了失范,人生失去了前行的动力和目标。
(主体论证部分:继续论证“为什么”。
论据3,迷失自己,道德失范。
)要维护明星们的偶像地位,需要明星们洁身自好,树立自己良好的个人形象,做德艺双馨的从艺者。
须牢记,只是做“一时之星”,没有来自内在的光辉,终究难以光照世人。
很多明星是凭借着独特的艺术表现在一夜之间走上了被人顶礼膜拜的神坛的。
但是,如若你从此以明星自诩,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道德准则,那么,总有一天,你会金剥泥落,摔下神坛。
很多如田华、孙道临等老一辈德艺双馨的明星和艺术家们之所以为大众所敬仰,正是因为他们的身上有着道德的光辉和正义的力量。
只有每一个明星高擎起道德大旗,建构人格大厦,才能重塑娱乐圈的整体形象,使娱乐圈富有较高的道德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