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管理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13
2011年7月14日星期四2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24.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澳大利亚南澳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教育项目25. 北京邮电大学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合作举办电信工程及管理本科教育项目26. 北京邮电大学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合作举办电子商务及法律本科教育项目27. 中国农业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和健康科学中心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8. 中国农业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和健康科学中心合作举办传播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9. 北京林业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合作举办草业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30. 北京联合大学与英国佩斯利大学合作举办国际商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31. 北京农学院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学院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32. 北京农学院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学院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33. 北京理工大学与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信息技术专业学士学位教育项目34. 北京理工大学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信息技术专业学士学位教育项目35. 北京工业大学与美国西部国际大学合作举办商务科学学士学位教育项目36.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美国玛赫西管理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37.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美国玛赫西管理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项目1. 北京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中国社会工作文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2. 清华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3. 中国人民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管理学博士学位教育项目4. 中国人民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其实施办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和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Beihang Sino-French Engineer School )2. 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China-EU School of Law in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Law)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 北京理工大学与英国瑞丁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科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2. 中央财经大学与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合作举办项目管理理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3.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美国莱特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合作举办市场营销硕士学位教育项目5. 北京工业大学与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理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与法国兰斯高等工商管理学院合作举办零售管理硕士学位教育项目7. 华北电力大学与英国斯莱斯克莱德大学、英国曼切斯特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8. 清华大学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合作举办应用金融硕士学位教育项目9. 中国政法大学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合作举办文学硕士(行政管理方向)学位教育项目。
与港澳台联谊联系工作制度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您参考第一篇示例: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回归,与港澳台的联系交流日益频繁。
为促进两岸关系的融洽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制定与港澳台联谊联系工作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联谊活动的范围1. 交流访问:组织台湾、香港、澳门各界人士到大陆进行文化、学术、经贸等领域的交流访问。
2. 交流合作:开展与港澳台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3. 文化交流:举办港澳台地区的文化艺术展览,促进文化交流互鉴。
三、制度规定1. 联谊活动统筹:成立由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组成的联谊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安排与港澳台地区的联谊活动。
2. 联谊程序:联谊活动应提前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参与人员等。
活动后需及时总结、评估。
3. 联谊经费管理:联谊活动经费应切实管理,确保合理使用、公开透明。
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定期审计。
4. 联谊宣传推广:加强对联谊活动的宣传推广工作,促进社会各界对港澳台地区的了解和认同。
四、工作责任1. 政府主导:相关政府部门要主动组织、引导与港澳台地区各领域的交流合作活动,作为政府间交流的重要途径。
2. 社会参与:鼓励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与港澳台地区的联谊活动,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合作共赢。
3. 个人自愿:个人自愿参与与港澳台地区的联谊活动,相互尊重、友好相处,促进民间友好交流。
五、监督保障1. 监督机制:建立与港澳台联谊活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联谊活动的督促检查和评估。
2. 法律法规:依法规范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活动,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3. 安全保障:在组织与港澳台地区的联谊活动时,要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确保活动的安全稳定。
六、联谊成效1. 促进两岸交流:通过联谊活动,促进大陆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增进彼此了解和友谊。
2. 社会和谐: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进民心相通。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办法》的通知冀科外〔2019〕10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科技局、雄安新区管委会改革发展局,各国家级高新区管委会,省直有关部门:为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和《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意见》,进一步提升我省国际科技合作条件和能力建设,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规范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建设工作,我们对《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办法》(冀科外〔2013〕4号)进行了修订。
现将修订后的《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办法.docx河北省科学技术厅2019年5月28日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和《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意见》(冀发〔2018〕18号),进一步深化我省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规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的认定和管理,参照《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办法》(国科发外〔2011〕316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河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下简称“国合基地”)是指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省科技厅”)认定,具有较好国际合作基础和较强国际合作能力,合作内容符合国家和我省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在承担国际科技合作任务中取得显著成绩、具有进一步发展潜力和引导示范作用的各类科技园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型企业、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载体。
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关于编制中国科协2014年度对外交流合作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日期】2013.04.16•【文号】科协外函[2013]29号•【施行日期】2013.04.16•【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国际科技合作正文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关于编制中国科协2014年度对外交流合作计划的通知(科协外函〔2013〕29号)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办公室(秘书处),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综合处(办公室),有关国际组织中国委员会:中国科协2014年度对外(包括对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计划的编报工作即将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根据国家发展和对外关系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利用国际及港澳台民间科技交流资源,以我为主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及对港澳台科技交流与合作。
要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科学策划,精心组织,保证申报项目的水平和质量。
二、组织形式各单位在安排对外交流合作项目时,应根据工作需要,选择适当的对外交流形式,注重建立较稳定的对外合作渠道,逐步形成以我为主、以项目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对外合作格局。
努力提高我国在国际科技界的地位和影响。
充分发挥民间优势,积极开展海峡两岸科技交流和与港澳地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
认真安排好海智计划工作。
三、国际会议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的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办发〔2006〕10号)和《关于从严控制在华举办各类涉外论坛的通知》(中办发〔2010〕10号)以及中国科协《关于印发〈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华举办国际会议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科协办发外字〔2009〕28号)的有关规定,国际科技会议项目,必须按照国家以及中国科协的有关规定进行申报。
四、出访项目1.在编制出访项目时,要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
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6.23•【字号】宁政办发[2010]83号•【施行日期】2010.06.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宁政办发(2010)8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一○年六月二十三日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苏委〔2010〕63号)和《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南京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宁委〔2010〕43号),设立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挂市知识产权局、市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办公室牌子,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承担统筹管理全市科技、知识产权工作和推进科技管理体制综合改革的责任。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将市软件产业的行业管理和监督职能划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三)增加组织推进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职责。
(四)加强组织推进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职责。
(五)强化推动区域内科技资源统筹整合的职责。
(六)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及市场监督管理的职责。
二、主要职责(一)负责起草科技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牵头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科技发展、科技体制综合改革和科技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战略、政策和措施,推进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二)组织编制并实施全市科学技术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研究提出建立健全科技投融资体系、多渠道增加科技投入的政策措施,协助有关部门管理全市应用研发与产业化资金、科学事业费及各类科技资金;负责全市科技统计监测工作。
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发布日期:2014-04-09第一条为加强我校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管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教重〔2010〕2号)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经费来源为“985工程”等计划及国家引智专项经费,项目分为学校学科国际化建设、人才培养国际化建设、队伍国际化建设、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和海外合作平台和外事工作信息平台建设5个类别。
第三条国际交流合作处负责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总体实施、管理和协调工作。
第二章建设内容第四条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资助分为5个类别18项具体计划。
第五条针对学校学科国际化建设,设立“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包括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和北京理工大学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校内“111”计划))、“一流学科建设对接计划”、“全英语授课专业建设辅助支撑计划”和“全英语教学课程体系建设辅助支撑计划”。
资助经费用于“111”基地聘请本领域海外一流专家来校工作产生的国际旅费、酬金;基地教师和学生出国费用;我校重点学科教师和学生到海外重点参照院系访问、进修与交流产生的出国费用和对方人员来我校进行交流、讲学、合作研究所产生的国际旅费、授课酬金或生活补贴;全英语授课专业聘请海外教师授课酬金、专业教师参加海外培训出国费用以及专业建设所产生的办公费、印刷费、会议费等业务费。
第六条针对学校人才培养国际化建设,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辅助支撑计划”、“优秀海外学生交流计划”、“外国来华留学生支持计划”、“毕业生国际化就业计划”。
资助经费用于我校本科生及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出国(境)进行长短期交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产生的国际旅费、学费、注册费及在外生活费等,以及学生项目管理人员出国费用;对等项目的海外合作院校来我校学习与交流的学生的国际旅费、学费或生活费,留学生奖学金;为推动毕业生国际化就业产生的海外调研费用、国际资格认证和管理费用、授课酬金、培训费等业务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监管工作信息平台2011年7月3日星期天平台首页审批信息重要发布学历认证质量评估招生简章投诉举报热点问答教育资源注意事项政策法规省市监管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含内地与港台地区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名单·“▲”为依据《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和《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实施办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为根据原《中外合作办学暂行规定》依法批准设立和举办,现经复核通过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为同属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部分合作办学机构地区项目/机构名称(含内地与港澳台)北京合作办学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法工程师学院(Beihang Sino-French Engineer School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卓越国际学院●合作办学项目中央财经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北京工业大学与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合作举办信息技术学士学位教育项目● 北京理工大学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专业学士学位教育项目● 华北电力大学与英国斯莱斯克莱德大学、英国曼切斯特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北京邮电大学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合作举办电信工程及管理本科教育项目●北京邮电大学与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合作举办电子商务及法律本科教育项目●中国农业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和健康科学中心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中国农业大学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分校和健康科学中心合作举办传播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北京林业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合作举办草业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北京联合大学与英国佩斯利大学合作举办国际商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北京农学院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学院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北京农学院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学院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北京理工大学与加拿大北阿尔伯塔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信息技术专业学士学位教育项目●北京理工大学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信息技术专业学士学位教育项目● 北京工业大学与美国西部国际大学合作举办商务科学学士学位教育项目●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美国玛赫西管理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美国玛赫西管理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华北电力大学与法国格勒诺布尔国立理工学院合作举办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首都医科大学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合作办学机构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Sino-German College Applied Sciences of TongjiUniversity)▲上海大学中欧工程技术学院( Sino-European School of Technology of Shanghai University)▲上海理工大学中英国际学院(Sino-British Colleg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and Technology)▲上海交通大学交大密西根联合学院(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JTU-UM Joint Institute)●■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Sydney Institute of Commerce, Shanghai University)●合作办学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师范大学与英国龙比亚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海事大学与荷兰泽兰德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复旦大学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学院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复旦大学与法国里尔第二大学合作举办管理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华东理工大学与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华东理工大学与德国吕贝克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东华大学与德国劳特林根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轻化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东华大学与日本文化学园合作举办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财经大学与美国韦伯斯特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上海财经大学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举办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理工大学与德国汉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理工大学与德国汉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理工大学与德国汉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理工大学与美国中央密西根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理工大学与美国北达科他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理工大学与爱尔兰都柏林格里菲斯学院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交通运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举办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水产大学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举办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上海水产大学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与英国伦敦都市大学合作举办药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师范大学与法国柏莱斯•帕斯卡尔大学合作举办广告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上海师范大学与法国柏莱斯•帕斯卡尔大学合作举办经济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上海师范大学与法国柏莱斯•帕斯卡尔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师范大学与美国戴顿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师范大学与美国戴顿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师范大学与美国韦伯州立大学合作举办经济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上海师范大学与美国犹他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电力学院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电力学院与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与美国中央密西根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与美国中央密西根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华东政法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法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同济大学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同济大学与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电机学院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上海音乐学院与日本多莱坞大学合作举办录音艺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同济大学与法国汉斯管理学院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财经大学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举办经济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与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与加拿大汤姆逊大学合作举办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与加拿大道格拉斯学院合作举办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与加拿大道格拉斯学院合作举办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作举办国际商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杉达学院与美国瑞德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法国巴黎时装公会教育集团国际时装学院合作举办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理工大学与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合作举办英语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上海师范大学与德国巴伐利亚州上法兰肯区手工业管理局技术与创新管理学院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外国语大学与法国皮埃尔•蒙代斯大学合作举办法语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上海外国语大学与德国拜罗伊特大学合作举办德语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上海海事大学与荷兰泽兰德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与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合作举办英语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天津合作办学机构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Sino-European Institute of Aviation Engineering,CAUC)▲ ■合作办学项目天津商业大学与澳大利亚查理斯特大学合作举办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天津商业大学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合作举办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天津理工大学与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合作举办工业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天津理工大学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席库提米分校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天津理工大学与加拿大汤姆逊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天津科技大学与美国库克学院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天津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合作举办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天津师范大学与日本国立三重大学合作举办日语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开大学与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举办国际会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重庆合作办学机构重庆工商大学现代国际设计艺术学院●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重庆工商大学国际商学院●合作办学项目江苏合作办学机构西交利物浦大学(Xi’an Jiaotong-Liverpool University )▲ 江南大学莱姆顿学院●合作办学项目江苏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苏科技大学与法国巴黎高等计算机学院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合作举办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南京师范大学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合作举办电气与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南京师范大学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合作举办通讯与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江苏工业学院与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江苏工业学院与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苏工业学院与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苏工业学院与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合作举办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工程学院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合作举办电力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南京工程学院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合作举办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与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与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与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与德国梅泽堡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扬州大学与澳大利亚查理•斯窦大学合作举办国际商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南京审计学院与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常熟理工学院与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常州工学院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合作举办软件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苏州科技学院与英国格拉摩根大学合作举办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晓庄学院与英国基尔大学合作举办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盐城工学院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金陵科技学院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科贝尔斯基尔农业与技术学院合作举办园艺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浙江合作办学机构宁波诺丁汉大学(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Ningbo)▲ ■合作办学项目浙江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学士学位教育项目● 浙江工业大学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浙江理工大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合作举办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浙江理工大学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时装技术学院合作举办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浙江科技学院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浙江林学院(已更名为浙江林业大学)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合作举办国际商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合作举办国际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合作举办工程教育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合作举办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与美国印第安那波利斯大学合作举办英语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与美国印第安那波利斯大学合作举办国际金融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与美国印第安那波利斯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宁波大学与法国昂热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温州医学院与美国托马斯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浙江农林大学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温州大学与丹麦尼尔斯布鲁克哥本哈根商学院合作举办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中国计量学院与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广东合作办学机构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山大学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Sino-French Institute of Nuclear Engineering & Techn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合作办学项目广州大学与法国昂热大学、尼斯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华南师范大学与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合作举办商学学士学位教育项目●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合作举办教育管理与发展学士学位教育项目●福建合作办学机构合作办学项目福建农林大学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合作举办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福建农林大学与加拿大新斯科舍农学院合作举办园艺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集美大学与美国库克学院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学士学位教育项目●集美大学与美国库克学院合作举办国际会计专业学士学位教育项目●厦门大学与爱尔兰都柏林商学院合作举办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厦门大学与爱尔兰都柏林商学院合作举办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山东合作办学机构山东工商学院国际商学院●青岛科技大学中德科技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合作办学项目青岛大学与奥地利克雷姆斯高等专业学院合作举办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青岛大学与韩国大佛大学合作举办朝鲜语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青岛大学与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合作举办英语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青岛大学与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青岛大学与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济南大学与英国格拉斯哥加利多尼亚大学合作举办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济南大学与英国格拉斯哥加利多尼亚大学合作举办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山东农业大学与英国皇家农学院合作举办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泰山医学院与韩国全北大学校合作举办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泰山医学院与韩国延世大学原州分校合作举办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济南大学与英国格拉斯哥加利多尼亚大学合作举办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青岛大学与澳大利亚霍尔姆斯学院合作举办国际商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山东建筑大学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合作举办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山东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滨州学院与法国南锡经济管理学校合作举办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聊城大学与韩国建国大学合作举办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鲁东大学与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合作举办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山东科技大学与美国克拉克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西合作办学机构合作办学项目南昌大学与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合作举办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江西中医学院与美国托马斯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四川合作办学机构合作办学项目四川农业大学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合作举办草业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成都学院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合作举办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安徽合作办学机构合作办学项目合肥学院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北合作办学机构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欧美学院●合作办学项目河北工业大学与法国巴黎高等计算机学院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北医科大学与美国库克学院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合作办学机构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合作办学项目河南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大学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河南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大学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生物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河南大学与德国安哈尔特应用技术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郑州大学和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郑州大学和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郑州大学和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合作举办通讯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河南科技大学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科技大学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科技大学与英国东伦敦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科技大学与英国东伦敦大学合作举办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工业大学与英国瑞丁大学合作举办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工业大学与英国瑞丁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河南工业大学与英国威尔士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工业大学与英国威尔士大学合作举办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工业大学与英国威尔士大学合作举办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黄河科技学院与美国肖特学院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黄河科技学院与美国肖特学院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南阳理工学院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商丘师范学院与英国肯星顿商学院合作举办经济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商丘师范学院与英国肯星顿商学院合作举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新乡医学院与英国诺森比亚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郑州轻工业学院与英国龙比亚大学合作举办国际商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郑州轻工业学院与英国龙比亚大学合作举办互联网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郑州轻工业学院与英国龙比亚大学合作举办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郑州轻工业学院与英国龙比亚大学合作举办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中原工学院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中原工学院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举办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中原工学院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举办纺织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中原工学院与英国时驰有限公司合作培养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河南农业大学与加拿大凯波布兰顿大学合作举办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河南农业大学与加拿大凯波布兰顿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郑州轻工业学院与英国龙比亚大学合作举办电子商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湖北合作办学机构合作办学项目武汉理工大学与英国威尔士大学合作举办艺术设计专业学士学位教育项目▲湖北中医药大学与美国温斯顿•沙伦州立大学合作举办护理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三峡大学与英国莱斯特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武汉纺织大学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举办纺织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武汉工业学院与英国蒂赛德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韩国东西大学合作举办艺术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湖南合作办学机构合作办学项目湖南农业大学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合作举办生物科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陕西合作办学机构合作办学项目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举办酒店及餐饮管理专业学士学位教育项目●。
附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8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与有关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多边机制开展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集成运用国际国内创新资源、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作用。
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层次与水平,全面推动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根据《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国科发资〔2017〕152号)有关要求,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实施方案》任务安排,按照双(多)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协议)要求和落实国家领导人外交承诺的任务部署,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遵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形成机制,编制形成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港澳台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18年度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一、专项总体目标和实施进展本专项按照同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国际—1—组织和多边机制等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不同特点分别细化任务部署。
通过支持重大旗舰型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开展共同资助联合研发、推动科技人员交流和合作示范,鼓励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计划),鼓励大型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等方式全方位支撑科技外交和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各项重点工作。
通过加强统筹协调,集中科技创新合作资源,完善从基础前沿、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到应用示范的全链条政府间科技合作布局;通过实施具体项目合作落实协议和承诺任务,确保国家科技领域外交主张、倡议和承诺落地,展示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通过科技创新合作推动构建全球创新合作网络,提升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应对全球性和区域性重大共性问题能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2017年,根据我国与有关国家签署的政府间科技合作协议以及双(多)边政府共识,本专项共支持了我同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墨西哥、塞尔维亚、欧盟、德国、希腊、以色列、蒙古、印度尼西亚、南非、埃及、金砖国家、芬兰、法国、比利时、英国、匈牙利、波兰、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越南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的政府间科技创新合作项目,本着平等合作、互利互惠、成果共享、尊重知识产权的原则,推动开展了实质性科技创新合作,对于促进科技外交、推动开放创新、提升利用全球科技创新资源能力、全面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国际合作发挥了旗帜性、引领性作用。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科学技术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7.30•【文号】厅字〔2018〕56号•【施行日期】2018.07.30•【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编制工作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科学技术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厅字〔2018〕5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人民政府,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委,解放军各大单位,中央军委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科学技术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审核后,已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8年7月30日科学技术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第一条根据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科学技术部是国务院组成部门,为正部级,对外保留国家外国专家局牌子。
第三条科学技术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主要职责是:(一)拟订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针以及科技发展、引进国外智力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二)统筹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会同有关部门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优化科研体系建设,指导科研机构改革发展,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承担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相关工作,推进国家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
(三)牵头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和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监管机制。
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协调管理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并监督实施。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广东省高等学校国际暨港澳台科技合作创新平台项目的管理办法(试行)【法规类别】教育综合规定【发文字号】粤教科[2013]2号【发布部门】广东省教育厅【发布日期】2013.02.07【实施日期】2013.03.07【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广东省高等学校国际暨港澳台科技合作创新平台项目的管理办法(试行)(广东省教育厅2013年2月7日以粤教科〔2013〕2号发布自公布后30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充分利用国际暨港澳台科技资源,发挥我省高等学校在国际暨港澳台科技合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我省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广东省教育厅特设立广东省高等学校国际暨港澳台科技合作创新平台项目(简称“国际科技合作平台项目”)。
为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平台项目”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试行办法。
第二条“国际科技合作平台项目”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为指导,通过构建“项目-人才-基地”三位一体、相互依托、互为促进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促进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升我省集成和利用国(境)外科技资源的能力,有效地推动全省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的广东省高等学校国际暨港澳台科技合作创新平台项目是指由广东省教育厅组织实施、管理并由广东省高等学校及高等学校所属的科研院所开展的国际暨港澳台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
第二章项目申报第四条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申报指南,由广东省高等学校组织申报。
“国际科技合作平台项目”主要支持:1.合作平台。
支持广东省高等学校与国(境)外高等学校或有实力的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建立联合研发基地、联合研发中心或联合实验室。
2.合作项目。
指在合作平台内进行的、结合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科技发展趋势开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合作研究。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申报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日期】2021.11.02•【文号】•【施行日期】2021.11.02•【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申报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项目的通知各有关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要求,在连续实施三期学会能力提升专项并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拟实施第四期学会能力提升专项“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项目”,支持引导学会全面深化改革、促进能力提升,进一步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一流学会样板,示范带动学会工作整体提升,更好地团结科技工作者为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功立业。
现将项目申报相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建设内容围绕新时代科技社团的使命和职责,增强全国学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的“四大能力”(组织凝聚力、学术引领力、社会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学会向中国特色一流学会目标迈进。
(一)组织凝聚力坚持党对学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科技社团发展道路,下沉基层、服务群众,最广泛地把科技工作者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1.党建工作。
学习贯彻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准确,政治把关机制严密科学,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到位,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
三级党组织健全、运行良好,创建符合科技社团特点、面向基层一线的党建强会品牌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2.价值引领。
弘扬科学家精神,积极选树宣传学会优秀典型。
坚守诚信自律,恪守科研诚信,引领学术生态建设,宣传科学价值观和学会核心文化。
3.会员发展。
会员服务机构及制度完备,面向学科领域科技工作者联系渠道多样、方式多元,会员来源广泛、构成完整、活跃度高,具有创新性的会员服务产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科学技术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正文:----------------------------------------------------------------------------------------------------------------------------------------------------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科学技术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5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科学技术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二○○八年七月十日科学技术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2008〕11号),设立科学技术部,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国务院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将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课题承担单位由审批确定改为专家评审确定,相关工作交给事业单位或社会中介组织。
将科技成果评价工作交给社会中介组织。
(三)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的实施管理职责、科技成果推广的具体管理职责、技术市场的具体管理职责划给相关部门或交给地方政府。
(四)加强科技进步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职责,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五)加强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综合平衡的牵头职责,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二、主要职责(一)牵头拟订科技发展规划和方针、政策,起草有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部门规章,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二)负责组织制订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和科技支撑计划,负责统筹协调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重大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及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究,牵头组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攻关。
(三)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中的方案论证、综合平衡、评估验收和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对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中的重大调整提出意见。
因公科技出国(境)实施细则(试行)因公科技出国(境)实施细则(试行)随着我所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国际合作和交流也在广泛深入,赴国外合作交流、访问、讲学以及参加国际会议的人员不断增多,为了更好地为科研人员服务,进一步做好因公科技出国管理工作,规范因公出国报批手续,我们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国外事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中发〔2000〕17号)及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本市贯彻全国外事管理工作若干规定的实施细则》(沪委〔2002〕15号),特制定本细则。
第一条因公科技出国(境)的范围为:出国(境)科技考察、访问、技术交流、技术指导、讲学;技术培训、研修、合作研究、共同开发;出国(境)参加国际科技会议、研讨会;赴国外举办科技展览会;赴国外实施国家级或地方政府、院所科技合作项目等。
第二条科技因公出国的基本原则。
一、因公出国必须目的明确、任务具体、人员精干、路线合理、团组人员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不得绕道、不得增加出访国家和地区、不得延长在外停留时间。
二、凡可由较低级别人员完成的任务,不得派较高级别人员出访;可由专业人员完成的任务,不得派非专业人员出访。
三、局级领导干部出访应与所分管的工作直接相关。
四、同一部门和部门的主要领导(包括正、副职)一般不应同团出访,也不应在短期内分别出访同一国家(地区)。
五、科技考察团组一般不得超过7人,一次出访一般不超过2个国家(地区),1个国家(地区)最多不超过10天,2个国家(地区)原则上最多不超过12天。
六、国(境)外的邀请渠道正常,邀请单位要有一定知名度,接待安排内容符合要求。
七、出国经费(外汇、人民币)落实。
八、参加国际会议应弄清有无“一中一台”或“两个中国”的问题。
九、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人员一般应有论文被大会录用,(口头发言或出墙报)本人具有英语的听说能力;参加一般性研讨会或药厂、公司十、十一、相关国家颁发签证审核时所需的附加材料和照片(详细要求请登陆上海外办网址: 查询)四、赴台湾交流报批程序赴台交流需经过立项和报批两个程序,按相关规定,根据赴台的任务和目的分别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外交部港澳台司、科技部台湾事务办公室或相关部委台办批准,报立项需提前3到4个月。
南方科技大学国际、港澳台交流学生管理办法(流程图)报名人数大于录取名额
录取人数无限制
学校发布协议交流类项目信息
填写《南方科技大学国际交流学生申请表》并交国际合作部
自行申请
提交申请材料校内学术单位遴选
向国外大学提名
国外大学审核申请材料
公布拟录取学生名单
签署《南方科技大学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协议书》、《学生声明》、《亲属声明》交国际合作部,
填写《交流学生修读计划表》交教学工作部进行学分认定
出国准备:办理签证、预订机票、确认住宿等
(注:自行办理。
教学工作部:在读证明、成绩单;国际合作部:资助证明等)
赴国(境)外学习交流
交流期满回校,向国际合作部提交成绩单及书面报告申请出国资助(如适用)取得签证的学生名单报国际合作部备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印发《中国科协组织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日期】2021.12.08•【文号】•【施行日期】2021.12.08•【效力等级】团体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中国科协关于印发《中国科协组织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为进一步加强科协系统组织建设,我会研究编制了《中国科协组织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重要进展请及时报告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
中国科协2021年12月8日中国科协组织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21-2035年)》,依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和《面向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中国科协规划纲要》《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十四五”时期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旨在明确“十四五”时期科协系统组织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各级科协组织及所属学会组织建设的工作遵循。
一、序言“十三五”时期,科协系统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群团工作和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落实《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以党的建设引领科协系统组织建设取得新成绩。
五年来,各级科协领导机构组成人员的代表性、广泛性进一步增强,依章办会的工作能力不断提升。
学会党建和学会治理改革取得新突破,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学会决策、监督、执行的协同治理机制不断完善。
山东省科技厅关于申报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的通知正文:---------------------------------------------------------------------------------------------------------------------------------------------------- 山东省科技厅关于申报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平台的通知各市科技局、省直有关部门、单位:为更好的推进全省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我省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工作,我厅决定启动山东省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建设计划。
请你们按照《山东省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组织符合条件的单位认真填写申请书,审核后报我厅。
我厅将根据申报情况组织专家评审、确定,并正式下文批复。
联系人:张春雪刘春林郗小勇联系电话:**************************传真:*************E-mail:*****************.cn附:《山东省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管理办法(试行)》山东省科技厅2009年3月31日山东省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工作,建设具有山东特色与优势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体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以下简称国际合作平台)分为省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合作研究中心)和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下简称合作基地)两个类别。
第三条国际合作平台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一)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针对行业或区域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跟踪、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动相关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二)加强与国外高水平研究机构、科技人员的联系,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的技术团队;(三)积极开展国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推进引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国际(港澳台)科技合作平台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工作,建设具有本省特色与优势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体系,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省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以下简称国际合作平台)分为省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合作研究中心)和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下简称合作基地)两个类别。
第三条国际合作平台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
( 一 ) 根据全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要,针对行业或区域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跟踪、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动相关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二 ) 加强与国外高水平研究机构、科技人员的联系,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引进国外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的技术团队;
( 三 ) 积极开展国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推进引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第二章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省科技厅全面负责国际合作平台的设立、管理和服务。
各市科技局和省直有关部门、单位(以下简称主管部门)配合省科技厅做好相关工作。
第五条省科技厅负责提出全省国际合作平台建设的总体方案、建设数量、布局等问题;负责对国际合作平台进行审批和绩效评估。
第六条各主管部门按照省科技厅的有关要求,负责组织本地区或本部门、单位国际合作平台的建设申请工作;调度国际合作平台日常运行情况,协调解决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第三章申请与批复
第七条申请建设合作研究中心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申请主体为我省境内高校、科研单位或企业;
( 二 ) 具有较强的科研与开发实力,拥有较好的技术研究和开发基础,有必要的检测、分析、测试手段和工艺设备,有开展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人才队伍;
( 三 ) 拥有固定的国外合作单位,且国外合作单位在本国或世界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
( 四 ) 双方有具体的合作任务和充足的合作经费,已取得阶段性合作成果,有进一步合作的前景和打算;
( 五 ) 至少承担过一项政府间、国家或省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
第八条申请建设合作基地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已批准为省国际合作研究中心;
(二)承担过3项(含)以上国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计
划项目且运行情况良好;
(三)与2个(含)以上国家和地区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第九条对申请单位拥有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同意建设。
第十条申请设立国际合作平台,由申请单位认真填写《本省省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建设申请书》(见附件1)或《本省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申请书》(见附件2),经主管部门审核后,统一报省科技厅。
第十一条省科技厅将组织有关专家对申请建设的国际合作平台进行严格评审,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对具备条件的正式下文批复。
第十二条经省科技厅正式批准成立的国际合作平台授予“本省省中***(国别)**(技术领域)合作研究中心”或“本省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
与港、澳、台合作的名称为“本省省鲁**(地区)**(技术领域)合作研究中心”。
第四章服务与支撑
第十三条国际合作平台建设所需经费主要以申请单位自筹
为主,省科技厅对建设单位承担的部分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安排引导资金支持。
第十四条对国际合作平台实行动态管理。
自国际合作平台批准建设之日起,省科技厅每年对其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高层次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结合和科技辐射等方面的运行
情况和绩效组织考评或评估。
对运行良好、成绩突出的国际合作平台给予滚动支持;对管理不善、绩效不佳的限期整改;连续两次绩效考核不合格,取消其国际合作平台资格。
第十五条对运行情况良好的省国际合作平台,省科技厅将择优推荐申报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争取科技部相关支持。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六条本管理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开始试行。
第十七条本管理办法的解释权属省科技厅。
附件:1、《本省省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心建设申请书》
2、《本省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申请书》
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中心
建设申请书
申请中心名称
申请单位
单位负责人
主管部门
申请日期年月日
本省省科学技术厅
二○○九年制
填报说明
1、申请书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文字表述明确。
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的缩略词,须注明全称。
2、项目申请书需打印一式五份(A4幅面,双面印刷,简装),加盖本单位和主管部
门公章,由主管部门统一报送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
未通过主管部门上报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
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建设申请书
申请单位
单位负责人
主管部门
申请日期年月日
本省省科学技术厅
二○○九年制
填报说明
1、申请书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文字表述明确。
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的缩略词,须注明全称。
2、项目申请书需打印一式五份(A4幅面,双面印刷,简装),加盖本单位和主管部门公章,由主管部门统一报送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
未通过主管部门上报的申请书,将不予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