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笔记(考试常用)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永诗歌的艺术特色:

1、慢词的好处是通过铺述表现。柳永长于铺叙,构思细密,布局完整,层次分明;

2、从语言上看,语言通俗流利,极富音乐性,吸收了当时大量的口语入词,适合广大市民群众的口味。

例如《满江红》(35页):万恨千愁,将少年、衷肠牵系。……甚恁底抵死难拚弃。

3、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是由全力地谱写慢词、促进词体的发展而奠定的,柳永通过以下4种形势发展长调慢词的:

(1)首先利用民间原有的曲调(《乐章集》中的词用唐代敦煌曲子词的曲调);

(2)旧曲新韵(旧曲:唐代教坊整理的曲子);

(3)将小令拓展为慢词,由短章铺衍为长篇。55以内小令铺衍为长篇慢词。例如《女冠子》由41字变为110字;

(4)柳永自创新调/乐,更便于抒发他的情感。

4、唐五代的词或不分片,或只有前后两叠,柳永则从内容出发进行了开拓,除了重新创制两叠的慢词以外,还创造性的把两叠发展为三叠。

论述题:苏词20’

苏词在词史上有特殊的地位,他对词的认识题材内容表现手法、语言运用、风格特色诸方面都有所突破,即所谓的“宋词至‘轼’又一变”。后人对其词的评价《四库全书》“词至东坡……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一)在对词的认识方面,苏轼对词的认识不同于前人,在他以前的人如晏殊把填词看成是呈艺,欧阳修把填词看成“聊陈薄技”,无不把词看成“诗余小道”,到了苏轼则不然,他有意识地提高词的地位,把词看成是和诗具有同等地位、作用的新文体。《与蔡景繁书》“新词,此古人长短句诗也”。

(二)在题词和内容方面,在题词和内容方面也有很大创新。

1、在内容上,苏词冲破了艳科藩篱,扩大了词镜,提高了词品,苏轼以前的北宋刺探主要是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题材狭窄,词人们囿于“诗庄词媚”的观念,诗词分疆而治(诗-庄重;词-媚绮),苏轼则突破了这种观念,举凡怀古、田园、纪游、感旧、说理甚至爱国等原先只能由诗来表达的题材他都用词来表达。例如:怀古(《赤壁怀古》)、田园(《浣溪沙》)纪游(《定风波》)、感旧(《明月几时有》)、说理甚至爱国(《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竹林穿打声

虽深感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保持顽强乐观和超然自适人生态度,顺逆转换,有所得有所失。

2、对于传统的艳科词,对于男女恋情的描写也开辟出新的词境,既不是青楼狎妓,也不是柳永风调,而是感情真挚,风格清丽,词境与词品与婉约词大不相同。代表作《水龙吟》《贺新郎》《杨花词》;

《贺新郎》乳燕飞华尾,

(1)自词产生以后,词家多以之赠妓,人们在抒发夫妻之情时,只用诗而不用词,苏轼则毅然打破这个传统,以词悼亡,从而写下千古名篇《江城子》。《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总:词人们都擅长写爱情,但许多人将它写得浓艳缠绵就算成功了,而苏轼却与众不同,他将男女之情写得朴厚郑重、深刻亲切,感人的力量特别强、特别深,往往文笔萦绕回环、细腻绵密。

(三)风格特色方面,北宋中期,正是柳永词风风靡的时代,苏轼有意以自己新人耳目之作,力矫柳永词的轻软,他通过创作一系列豪迈奔放、激昂磅礴恢弘刚健的词使豪放风格正式成为词中一品。

1、苏轼的豪放风格的艺术表现有三:

(1)将充沛激昂甚至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其中。例如《赤壁怀古》

(2)写人咏景状物是以慷慨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例如《密州出猎》

(3)音调以奔放雄豪著称。

2、在婉约词方面,苏轼对婉约风格的创新主要有两方面:

(1)感情纯正深婉,格调健康高远,很少有玩弄的口吻而多怜惜口吻。

(2)在写作技巧上更趋于成熟完美,富于变化,把很多作诗的手法运用到填词中。

(四)在词的音律方面,苏轼发展了词律,打破了声律对词的束缚,苏词不是不讲声律,只是不喜剪裁以就声律,他以能抒情达意为标准,另外苏轼还自度曲,但他所创之曲与柳永所创之曲不同,,柳曲轻软,而苏轼则是雄壮的。(五)在语言、形式方面,

1、语言:苏轼的语言清新朴素、简洁畅达,不似柳永词之俚俗,也没有花间词的脂粉味,以清雄韵秀见长(精致天籁之音的音乐感),他多方面吸收前人的诗句入词,还将经、史、子、传及杂家小说的语言入诗,甚至用当时的口语,进而打破了只有香软绮丽字眼方能入词的风气。

2、形式:苏轼之前的词只有调名没有题目,词有题目有小序是从苏轼开始的,苏轼还创了句法连篇,使“文自为文,歌自为歌,然文不碍歌,歌不碍文。”例如《大江东去》“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文;歌的时候,“是”与“三”断开。

黄庭坚的诗歌理论10’

1、诗歌与现实的关系:有前后期的不同:

前期:强调作诗以杜甫为宗,强调诗歌内容及社会公用(诗歌应服务与社会、服务于现实),认为“文章公用不经世,何异丝缫缀露珠”。

后期(乌台诗案发生以后):有鉴于文字之祸,他便不再主张诗歌为政治斗争服务,而仅仅把它当作抒发个人性情的一种工具,提倡“温柔敦厚、不怨之怨”的诗风。

2、如何写好诗歌:

(1)改窜陈句,创脱胎换骨之说。“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为之换骨法,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脱胎法。”黄庭坚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超越前人。所谓的脱胎,即采用前人的诗意和造句的格式,而加以发展,使之更加深化,造成自己的意境;所谓的换骨,即采用前人的诗意,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达,实际则意同而语异。

例如:换骨——《睡鸭》“山鸡照影空自爱,孤鸾舞镜不成双”改自徐陵的“山鸡映水那相得,孤鸾照镜不成双”;

脱胎——“公有胸中五色线,平生补衮用功深。”改自杜牧/苏轼的《郡斋独酌》“平生五色线,愿补舜衣裳。”

(2)与脱胎换骨相联系,他还提出了点铁成金,即指诗人在陶冶情操万物的基础上,赋予古人诗句以新的意蕴,黄庭坚本人运用这种技巧很熟练,这也是他煞费苦心创造出来的对文学遗产的一中继承和借鉴的巧妙形式、但用之不恭或不当则容易造成模拟、剽窃、弄巧成拙的流病,甚至适得其反,点金成铁。

3、在诗歌声律方面:好用拗律,押韵中好压险韵,这是黄庭坚力矫西昆体圆熟的俗格,往往师法杜甫,用拗体变调来写律诗,以追求奇峭劲挺的独特风格,主张“宁律不谐,不使句弱”“宁字不工。不使语俗”,竭力追求格韵高绝的境界,为了避俗生新,追求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他喜欢压险韵。

4、套用奇字僻典,讲究刻意苦吟。黄庭坚为了创意出奇,在运用修辞手段方法也有突出造诣,他重视陈词造句。他还喜用典故,而且爱用冷僻的典故,使诗无一字无来处,甚至在一首诗中同时杂用儒道佛三家经典中的词汇,不一通解,这也使他的诗歌存在着生硬、晦涩的特点。

例如《双井茶送子瞻》(73页)人间风日不到处,

名词解释:

1、白体诗:是指风行于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应答酬唱,浅切易晓的唱和诗。其主要特征是诗务浅切,效白乐天体,内容是流连光景,形式是依次押韵,风格平易清雅,不求雄深典丽,往往流易有余而深警不足。代表作家有徐铉、李昉、王禹偁。

2、晚唐体:在白体诗盛行了五十年以后,在诗坛上又出现了一些诗人,它们没有像王禹偁那样深入生活,而是在唱和诗风的潮流中推波助澜,不过他们变换创作手法,在艺术上争奇斗胜,宗法贾岛姚合,诗歌意境清幽,忌用事,唯搜眼前景而深思刻之,多写山野闲逸情趣,代表人物有潘阆、魏野、林逋、寇准、九僧。

3、西昆体:西昆体是以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这部诗集是宋初唱和诗风发展到极致的产物,它是许多密阁中参加编纂工作的达官贵人场合的诗集。其中的内容大都是管阁生涯的吟有艳情、咏物、咏史之作,缺乏充实的内容。在艺术上师承李商隐,词采华丽,对仗工稳,音韵谐逸,喜用典故。这是一种太平诗,它们流连光景,没有李商隐诗歌的深沉幽怨,代表作家有杨亿。

4、江湖诗派:所谓的江湖诗派是指一些下第文士,他们的流品很杂,大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关心国事,喜欢高谈阔论,以此博取诗名,近于人们所说的“狂者”;另一部分人则不关心时事,专在诗艺上用功,近于人们所常说的“狷者”。江湖诗派的名字是以陈起所刻的《江湖集》而得名,代表诗人姜夔、刘克庄。

5、江西诗派:

所谓的江西诗派是由南宋吕本中的《江西诗派社宗派图》而得名。在此期间,列了25个人,这25个人不都是江西人,因为黄庭坚是江西人,所以定名为“江西诗派”。他们具有共同的创作倾向与风格,都主张宗法杜甫,但他们宗杜并没有很好的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而是以“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