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欧阳修与快马追字
- 格式:docx
- 大小:17.90 KB
- 文档页数:4
龙源期刊网
读《欧阳修追字》有感
作者:黄裕峰
来源:《小学生作文·小学中高年级适用》2014年第07期
《欧阳修追字》讲述了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为及时修改文章中的疏漏,命家人快马追回已经送出去的文章的故事。
从中我深刻地领悟到了“严谨”二字沉甸甸的分量,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一段经历。
一次,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作为周末作业。
早就和同学约好了一起去踢球的我,为了早点儿写完作业,就按照题目要求胡乱写了几段话敷衍了事。
事后,也没有再仔细阅读修改,就交了上去。
下午,科代表把老师批改完的本子再次发回到我手里。
翻开本子,看到整页用红笔添加的修改符号和密密麻麻的小字,我的脸一下子烧了起来。
其中有一句,我记得非常清楚:“弟弟,你怎么把小猫的胡子剪掉了呢?”老师用红笔做了改动:“弟弟,你怎么把小猫用来探测老鼠洞口的胡子剪掉了呢?”区区几个字就使习作内容变得生动、科学,给整篇文章增色不少。
再看看我自己匆忙中写就的作文——潦草的字迹和干巴巴的语言,简直是惨不忍睹。
我犹豫了片刻,咬咬牙,翻开新的一页,认认真真地重新写了一篇新的作文。
打草稿、誊抄、检查,我一丝不苟地完成每一项工作。
捧着重新写好的作文,我敲响了老师办公室的门……
如果我们在学习上能像欧阳修一样严谨治学,学习怎能不进步?如果我们在工作中也能像欧阳修一样踏实严谨,工作上何尝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呢?严谨,不仅是一种习惯,更应该成为一种踏实的生活态度。
四年级上册期末课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一.麻雀这是群精明的家伙。
它们贼头贼脑,似乎心眼儿极多,北方人称它们“老家贼”。
它们几千年来生活在人间,精明成了它们必备的本领。
你看,所有麻雀不都是这样吗?春去秋来的候鸟黄莺儿,每每经过城市就有一批成了人们晚间酒桌上的一碟新鲜的佳肴,麻雀却在人间活下来。
这种活在人间的鸟儿,长得细长精瘦,有一双显得过大的黑眼睛,目光却十分锐利。
由于时时提防人,它得处处盯着人的一举一动。
脑袋仿佛一刻不停地转动着,机警地左顾右盼。
它们每时每刻都在躲着人,不叫人接近它们,哪怕那个人并没看见它,它也赶忙逃掉。
它要在人间觅食,还要识破人们布下的种种圈套,诸如支起的箩筐,挂在树上的铁夹子,张在空间透明的网等等。
有时地上有一粒亮晶晶的米,它也只能用饥渴的日光远远地盯着它,却没有飞过去叼起米来的勇气。
它盯着、叫着,然后腾身而去——这是因为它看见了米粒旁边有东西在晃动,惹起它的疑心或警觉。
它们不像燕子那样,在屋檐下搭窝,而是筑巢在高楼的犄角;或者在光秃秃的山墙中间,脱落掉了两块砖的洞眼里。
这些巢儿总是离地很远,又高又险,人手是摸不到的。
它们不仅机警多疑,而且具有不可驯服性。
大多数鸟儿都习惯被人圈养在一方天地的笼中生活,用一身招徕人喜欢的羽翼,耍着花腔,换得温饱。
唯有麻雀甘心在风雨中,过着自由自在的日子。
它们可以飞来飞去,可以直上云端,可以掠过镜子一样的水面,还可以站在钻满绿芽的春树枝头抖一抖疲乏的翅膀。
它们从来不肯在镀银的鸟架上稍息片刻。
如果捉它一只,拴上绳子,它就要朝着明亮的窗子,一边叫,一边胡乱扑飞,飞累了,就倒垂下来,像一个秤砣,还张着嘴喘气。
第二天早上,它己经伸直腿,闭上眼睛死掉了。
它没有任何可驯服性,因此,它不是家禽。
1.作者围绕“麻雀的精明”,主要是从哪三个方面来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大多数鸟儿的生活”指的是_________,这种生活的特点是_________。
用欧阳修快马追字的故事
用欧阳修快马追字的故事
欧阳修写文章,非常严肃认真。
每当他写好一篇文章,就贴在墙壁上,不管是坐着还是躺下来,随时可以看到并加以修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用欧阳修快马追字的故事,欢迎阅读。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他是宋代闻名遐迩的文学大师,是当时文坛盟主,诗、词、文均有很高的成就。
欧阳修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每一篇文章,他都要反复锤炼推敲,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这也正是他创作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宋代,一些达官贵人在亭台楼阁建成时,总喜欢请文坛大家作文或题字。
欧阳修有一位老朋友韩琦,当时在相州任职,曾建造了一座别墅。
他便请欧阳修帮忙写一篇文章,以记录别墅画锦堂建造之事。
并请欧阳修在文章写成后立即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欧阳修计算了一下日程,立即闭门谢客,拟好腹稿后,一挥而就。
写毕交给来人,来人则立即辞归。
可到了晚上,欧阳修重读白天写的`文章,读到“仕宦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
他觉得这两句意思过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甚和谐,读起来气短而促。
原来是白天成文时,因来人再三催促,没有来得及仔细斟酌所致。
他经过仔细推敲,决定各加一个“而”字,从而使文句上下连贯顺畅,意思也较深邃。
欧阳修马上出门,唤醒家人,又牵出一匹快马,交代一番后,家人便快马加鞭,向相州路上飞奔而去。
到第二天日落西山时,才赶上了韩琦派来的人,把“而”字补上。
从此,欧阳修快马追字的故事便不胫而走,为许多人熟知和传诵。
中国伟人的小故事
以下是关于中国伟人的小故事:
欧阳修曾受一位挚友之托,写了一篇题为《昼锦堂记》的文章。
欧阳修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把文章写好后,便命一差官骑马给友人送去。
可是到了晚上,欧阳修突然想起了什么,马上命令一个仆人道:“你赶快骑快马去追那送文章的差官,让他把文章带回来!”仆人表示差官已经走远,无法追回。
但欧阳修态度坚决,仆人只好急忙骑上马,走捷径,抄小道,拼命追赶,最终追上差官,将文章带了回来。
原来是为了添上两个“而”字。
《昼锦堂记》开头有这样两句:“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
”原稿中没有这两个“而”字,欧阳修将文章追回,就是为了把它添上去。
添上后,文章的语气便与原文大有区别,表现出欧阳修文章曲折舒缓的艺术风格。
李彦宏少年时曾着迷戏曲,之后顺利考入北大,学习图书情报学。
因为专业枯燥,他选择留学美国,改读计算机专业。
在美国学习期间,他曾因回答问题不佳,导致美国教授怀疑中国有没有计算机。
这件事激励他在计算机领域做出一番事业,后来逐渐变成了他的理想,激励他每一天都逐步地接近理想。
六年级上第六单元基础冲关测试卷部编版一.填空题(共12小题)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浪淘风簸.自天涯2.根据古诗内容填空答题。
诗人刘禹锡在《秋词》一诗中的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与《浪淘沙》中的诗句“,。
”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还有许多我们熟知的诗句,如“旧时王谢堂前燕,。
”(《乌衣巷》)“千淘万漉虽辛苦,。
”《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东边日出西边雨,。
”(《竹枝词》)3.根据意思或情境写诗句。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
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4.根据古诗内容填空答题。
《江南春》描写了美丽深邃的江南春景,描写春天的诗句还有许多。
如“人面不知何处去,。
”(崔护《题都城南庄》)“,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碧玉妆成一树高,。
”(贺知章《咏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5.给下面的字注音。
颠簸.涯郭青苔.畦闼6.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慷慨伟大平行稠密破碎破坏7.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我们不加节制地开采资源,地球上的矿产资源会枯竭。
8.给加点字注音。
咸.甜疙.瘩耙.地荞.麦蝈.蝈趟.坏闺.女逮.住白霎.霎旱.天9.三(《三黑和土地》)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黑坐在地里,在做什么打算:;;。
10.选词填空。
领悟领略(1)这位普通老人让我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2)暑假里,张明明跟爸爸一起登上了泰山,他们了泰山的风姿。
11.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判断是否为对偶句)12.用“√”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九曲.(qūqǔ)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bǒbò)自天涯。
二.选择题(共4小题)13.(《三黑和土地》)“三黑”是这首诗的主人公,他是一位()A.工人B.农民C.军人D.商人14.(《三黑和土地》)第二三小节连用了两个“恨不得”,正确的理解是()A.写出了“三黑”特别想吃地里的土,变成种子在地里睡觉。
B.写出了“三黑”对自己土地的热爱,想尝一尝土地的味道,想感受土地的温暖舒适。
龙源期刊网
欧阳修快马追“而”字
作者:
来源:《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16年第23期
《宋稗类钞》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欧阳修为人写了一篇《相州昼锦堂记》,其中有这样两句:“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
”交稿后,他又推敲了一下,觉得不妥,于是派人骑快马将稿子追回,修改后再送上。
来人接过改稿,草草一读,很是奇怪:这不还和原稿一模一样吗?仔细研读一番才发现,全文只是将“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改成了“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快马追回的只是两个“而”字:但他反复吟诵后,不禁拍案叫绝,赞叹不已。
原来,改句中增加了两个“而”字,意义虽未改变,但是读起来语气由急促变为舒缓,音律和谐,增加了语言抑扬顿挫的音乐美。
怪不得欧阳修心急火燎地非要加上这两个字呢。
欧阳修为北宋文坛泰斗,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从“快马追…而‟字”这个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作品的精益求精的态度。
在《醉翁亭记》中,他也是用了25个“而”字,却各有韵味。
其实,关于欧阳修的写作故事不止这一个呢,大家不妨多搜集一些,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借鉴吧。
课外阅读(一)一、[写人]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0分)欧阳修追字①欧阳修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著作很多,创作态度严谨。
每写完一篇文章,他总是反复推敲,直到自己满意才肯罢休。
②宋代的时候,每当亭台楼阁建成,总要请在文坛有名望的人写文章记载。
韩琦是欧阳修的朋友,他在相州任职时,曾建造了一座别墅,取名“昼锦堂”。
昼锦堂即将竣工时,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欧阳修,请他写一篇文章。
信中还特地言明,文章写成后,马上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③欧阳修计算了一下时间,立即..闭门谢客,拟好腹稿后,写下了《昼锦堂记》。
写完就交给来人。
来人立即..骑马返回。
④欧阳修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总要把白天写的文章拿出来,逐字逐句诵读品味,发现不满意的地方就及时修改。
这天晚上,他重读《昼锦堂记》,当读到“仕官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觉得这两句意思太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甚连贯。
他用心推敲,在两句中各加上一个“而”字,变成“仕官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
这样,不但上下文连贯顺畅,意思也比原文深邃了。
⑤欧阳修想到这里,马上牵出一匹快马,将仆人从梦中叫醒,把添字的事向仆人述说了一遍。
仆人急忙骑马向相州飞奔。
第二天傍晚,仆人终于..赶上了韩琦派来的人,把“而”字补上了。
⑥从此以后,欧阳修快马追字的佳话便声名远扬....。
1.“声名远扬”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2.韩琦为什么要派人到欧阳修家里取字?用“”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2分)3.第③段两个“立即”表明(),第⑤段中的“终于”表明()。
(2分)A.花的时间短B.时间紧迫C.花的时间长D.时间充裕4.请你联系短文第④段的内容,说说欧阳修为什么要让仆人快马追字。
(2分)5.请概括②③两段的主要内容。
(2分)二、[叙事]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共9分)一碗馄饨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
欧阳修的小故事关于欧阳修的小故事(通用12篇)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关于欧阳修的小故事,欢迎大家参考阅读!欧阳修的小故事篇1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家贫如洗,为觅生计和求学,四处奔波。
十二岁那年的一天,他身背书囊,匆匆行至襄阳城下,见城门已关,抬头望见城头有一个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放学生进城好吗?”老兵问:“城下何人?为何现在进城?”欧阳修答道:“读书人远道而来,进城求宿。
”老兵本不敢违例开城门,但听出是个很懂礼貌很有点口才的小学生,顿起爱怜之心,说道:“既是书生,我出一联,对得出,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晨再进。
”欧阳修答道:“遵命。
”老兵念道:“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欧阳修一听这上联,看似随便说出,其实叠字连用,暗藏机巧,便接上说:“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啊,请先生先对吧。
”老兵大声道:“我是要你对的!”欧阳修笑道:“学生已经对过了。
”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下城楼开了城门。
讲到这里,也许少年朋友们会问:“对联讲究的是字数相等,既然上联十一个字,下联怎么是十六个字呢?”其实,这幅对联是: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欧阳修的小故事篇2寒假里偶尔读到一篇《欧阳修的故事》,深有感触。
故事主要内容讲的是:有个人爱写诗,有一次与欧阳修同行,只是并不知道同路的就是欧阳修,他看到路边有一棵枯树,于是念念有词来了两句:“远远一枯树,两个树枝桠。
”显然,这两句诗既无生命,也无色彩。
但欧阳修听了并不嘲笑,而是笑眯眯地告诉他说:“你如果再加两句,这诗保证漂亮!”这个人听了也就绞尽脑汁地想,欧阳修见他想得挺苦,知道他已渐有所悟,也就加了两句给他听:“春来苔是叶,冬主雪作花。
《欧阳修追字》读后感《欧阳修追字》读后感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欧阳修追字》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最近,我学习了《欧阳修追字》这篇课文,它给我的启发颇为深刻。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国宋朝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应朋友韩琦的邀请,写了一篇《画锦堂记》。
当晚当他重读《画锦堂记》时,发现在文中的两句话“仕官至将相,锦衣归故乡”里各加上一个“而”字会使文章更顺畅,意思深邃。
于是欧阳修连夜叫醒家人,骑马追赶取文之人,最终把“而”字补上的事。
看完后,我不禁思绪万千:欧阳修是我国宋代的一位大文学家,写出来的文章水平非常高,但是他并不因为自己已经很有名气而松懈了对自己的要求,创作态度还是很严谨,而且每写完一篇文章,他都反复推敲,逐字逐句地诵读品味。
单是为了一个小小的“而”字,竟不顾一切地惊醒家人,让家人骑马追赶,把“而”字补上。
此时,对于他的敬佩之情在我心中油然升起。
学完这篇课文,和欧阳修对比起来,我真应该感到惭愧。
因为我想到了自己写作文时的很多毛病。
第一点就是乱用标点符号,我写文章时只注重整体,却忽略了许多细节:有时在文中,该用逗号的我用句号,该用句号的我用逗号,还经常把逗号、顿号和分号弄混淆。
这些毛病都是不该有的,如果你写作文认真的话,就算再小的细节也不会轻视。
第二点就是不注意用词的`简洁性,我经常认为一篇文章字数越多就越好,其实并非如此,写文章时,用词应该简单明了,意思表达清楚就可以了,而且往往短小精悍的文章比那些长篇大论更会受到好评。
第三点就是我不爱反复修改作文,不能像欧阳修那样一丝不苟,所以我的文章中有很多毛病。
写一篇文章,修改是很重要的一步,每个人写文章都不可能一步到位,这时,修改就显得十分重要。
当你仔细琢磨、认真修改文章时,就会发现很多毛病,如果你把错误都改正过来,那么这篇文章的水平自然就又上了一个台阶。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13 精卫填海一、选择题1.以堙.于东海()A.填塞B.土山C.埋没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尤其提辛吊胆B.严肃若有所思C.求尧面如土色3.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女娃“溺而不返”是一次意外事故。
B.“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是一对近义词。
C.精卫填海让人感动的是精卫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
D.经过不懈的努力,精卫最终把东海填平了。
4.初春时节,有的人早早地便脱了棉衣、毛衣,穿起了衬衣和裙子,而有的人却还捂得很严实,这真是()A.立了秋,把扇丢。
B.夏雨少,秋霜早。
C.二八月,乱穿衣。
给加点字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5.炎帝之少女..A.未成年的女孩B.小女儿6.溺.而不返()A.溺水,淹死B.沉溺,沉醉7.以堙.于东海()A.土山B.填塞二、填空题8.拓展训练神话故事的想象力真丰富啊!你喜欢读哪些神话故事?写出它们的名字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天( )无( ) ( )( )过海女( )补( ) 火( )金( )愚( )( )山 ( )( )逐日( )( )好龙开( )( )地三、语言表达10.按要求改句子。
1.李博士不得不停止了工作。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缩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是一种巧合。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鸣叫。
(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勤奋学习能取得好成绩。
1.画荻①学书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于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也买不起纸笔。
有一天,母亲郑氏在河边洗衣服,发现一些断了的荻秆在沙滩上划下条条痕迹。
郑氏灵机一动,装了一些沙和荻秆往家里走,老远就喊道:“儿啊,娘给你找到了不要钱的笔墨纸砚啊!”欧阳修高兴极了:这世上还有不要钱的笔墨纸砚呀?结果走近一看,不由得嘟起了小嘴:“母亲骗人!”郑氏笑了笑,拿起荻秆在沙盘上写下“欧阳”两字,说:“儿啊,这不就是用不尽也不花钱的笔墨纸砚么?”欧阳修这才破颜一笑。
从此,欧阳修跟着母亲用荻秆作笔,以沙盘当纸,学习认字、写字。
母亲是欧阳修的第一任启蒙老师,也成了中国历史上“四大贤母”之一。
欧阳修“画荻学书”,更是成了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刻苦求学的经典故事。
注释①荻: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子长形,似芦苇,秋天开紫花,茎可以编席箔。
2.借书苦读欧阳修十岁的时候,常常向有藏书的邻舍借书读。
有些书,他读得爱不释手,就把书抄下来。
他一边抄,一边把内容熟记于心,并背下来。
就这样,他不仅饱读诗书,而且还拥有了许多手抄的名篇。
有一天,欧阳修到一个姓李的财主家里借书。
财主家有很多精美的藏书,但欧阳修却找不到自己想看的。
后来无意间看到角落里有一本旧书。
他拿起来一翻,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原来这是当时的大文学家韩愈的文集,欧阳修早就想找来读了。
他对主人说:“我不想借书了,您把这本书送给我行吗?”主人很奇怪,那么多好书他不选,偏偏要这么一本破书?于是,便满不在乎地答应了。
欧阳修拿到书,高兴极了,一口气跑回家,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他认真学习韩愈的文章,并把它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独特的文章风格。
后来,欧阳修和韩愈一样,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不怕先生,怕后生欧阳修非常重视对自己文章的修改。
他创作散文或诗词时,初稿写好之后,往往贴在墙上,自己面对墙壁,逐字逐句,反复推敲,一再修改润色①。
站累了,就面对墙壁坐下,继续推敲;坐累了,就躺下,仍然面对墙壁,仔细斟酌②修改,一直改到自己满意为止。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外阅读练习附答案(包含9篇不同类型文体,可直接编辑或打印)一、[写人]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0分)欧阳修追字①欧阳修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著作很多,创作态度严谨。
每写完一篇文章,他总是反复推敲,直到自己满意才肯罢休。
②宋代的时候,每当亭台楼阁建成,总要请在文坛有名望的人写文章记载。
韩琦是欧阳修的朋友,他在相州任职时,曾建造了一座别墅,取名“昼锦堂”。
昼锦堂即将竣工时,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欧阳修,请他写一篇文章。
信中还特地言明,文章写成后,马上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③欧阳修计算了一下时间,立即..闭门谢客,拟好腹稿后,写下了《昼锦堂记》。
写完就交给来人。
来人立即..骑马返回。
④欧阳修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总要把白天写的文章拿出来,逐字逐句诵读品味,发现不满意的地方就及时修改。
这天晚上,他重读《昼锦堂记》,当读到“仕官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觉得这两句意思太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甚连贯。
他用心推敲,在两句中各加上一个“而”字,变成“仕官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
这样,不但上下文连贯顺畅,意思也比原文深邃了。
⑤欧阳修想到这里,马上牵出一匹快马,将仆人从梦中叫醒,把添字的事向仆人述说了一遍。
仆人急忙骑马向相州飞奔。
第二天傍晚,仆人终于..赶上了韩琦派来的人,把“而”字补上了。
⑥从此以后,欧阳修快马追字的佳话便声名远扬....。
1.“声名远扬”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2.韩琦为什么要派人到欧阳修家里取字?用“”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2分)3.第③段两个“立即”表明(),第⑤段中的“终于”表明()。
(2分)A.花的时间短B.时间紧迫C.花的时间长D.时间充裕4.请你联系短文第④段的内容,说说欧阳修为什么要让仆人快马追字。
(2分)5.请概括②③两段的主要内容。
(2分)二、[叙事]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共9分)一碗馄饨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欧阳修的经典故事导读:关于欧阳修的经典故事【1】有故事说欧阳修是第一个向民间歌女学习的大家,民间诗歌许多都非常平易近人,自从欧阳修诚心学习之后,他的诗词文章多了简明,非常平易近人。
欧阳修作为一个文学巨匠,自然是离不开不断的学习的,他不仅向民间歌女,还听得进樵夫的建议。
欧阳修所写的著名的《醉翁亭记》就是经过一个过路的樵夫建议之后修改的,可以说,欧阳修在文坛的成就离不开他平易近人的品性。
他除了在文学方面听得进意见之外,他还喜欢琢磨文字。
说到对文字的琢磨,最有名的就是文学严谨。
他有一次帮一个朋友写一篇文章,写完了,也有人送走了。
欧阳修回头细想,琢磨不对,就快马策鞭将文章追了回来,只为在一句之中加上一个而字,可见他严谨的态度。
关于欧阳修的经典故事【2】在欧阳修刚四岁的时候,他父亲就去世了,然而由于他们家的家境并不富裕,因此没有钱供他上学,他的母亲是受过教育的,知道一定要让他学点知识,于是就用芦苇杆之类的木棍在地上写写画画,欧阳修小的时候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认字、写字的。
他母亲还让他背诵了很多古人写的文章,好让他能够学习怎么作诗。
等到他年纪稍微大一些之后,家里因为实在是没有钱让他继续看书了,他就去同村相对富裕一点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的时候还会趁机把书里的内容抄写下来,好让自己能够随时再看。
但是很多时候都是书还没有抄完,他就已经可以将这本书背下来了。
甚至还会因为沉迷于读书,连饭都会忘了吃,满脑子想的都是读书。
因为有了这样的刻苦和努力,他小的时候作出来的诗和写出来的字,就已经和成年人的水平差不多了。
关于欧阳修的经典故事【3】欧阳修性格受他父母的影响很大,欧阳修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她母亲言传身教的原因。
他的母亲是大家闺秀,识字懂礼节。
他和母亲从小寄居在叔父家里,知道叔父家里拮据,他母亲就通过自己的努力养活自己和儿子,并教育欧阳修一定要有志气,千万不能看不起自己,要学会苦中作乐。
他的母亲还教育他以后做官一定要学他父亲,清正廉洁且要宽大处理。
读欧阳修追字有感_750字今天,天气晴朗,我坐在窗前,阅读了《欧阳修追字》的故事,读后使我感受颇深欧阳修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著作很多,创作太度十分严谨。
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时,把白天写的文章拿出来,逐字逐句地诵读品味,发现不合适的地方就改过来。
这天晚上,他和往常一样,在临睡时重读了白天写的文章《相州画锦堂记》,当他读到“仕臣至将相。
锦衣归故乡”时,他停住了,发现这两句写得太直,与上下文的衔接也不太连贯。
于是,他苦苦思索,用心推敲后,在这两句中各加了一个“而”字,句子改成了“仕臣而至将相,锦衣而归故乡。
”修改完后,他立刻牵上一匹快马,把添字的事向家人述说了一遍,家人跃上马飞奔相州。
第二天晚上,家人终于赶上了韩琦派来取文稿的人,把“而”字补上了。
从此,欧阳修成了家喻户晓的人。
读了这遍文章,不禁问自己:我有欧阳修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吗?对此比来,我感到很惭愧。
记得有一次,老师让我们回家做一数学试卷。
我回到家后,为了尽快完成任务,好早点去和朋友玩,马马虎虎地做完了试卷,也没有检查,草草了事。
第二天,试卷发下来时,我看到上面满是红色的叉叉和红色的过程。
有一个我记得十分清楚:我在题目旁边的过程中答案明明写了""0。
8‘,而试卷上却填“8”。
哎,这都是因为我的懒惰和粗心造成的,要是我能够检查一下那该多好啊!今天,我读了《欧阳修追字》一文,更加深了我对“认真"二字的理解。
今后,不管做什么事,我都要像欧阳修那样,养成仔细推敲。
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培养精益求精。
不断进取的精神。
我相信只要坚持这种好习惯和精神,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欧阳修的作文素材欧阳修的作文素材大全欧阳修的作文素材篇1宋仁宗时,人称“红杏尚书”的宋祁喜欢用生僻字,本来很通俗的文字经他一替换,越发难以让人看得懂了,可他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碍于情面,也没人给他指出来。
当时,宋仁宗命欧阳修为主编、宋祁等翰林院学士为编辑,共同修订《唐书》。
这天,宋祁把自己仔细修订的稿子看了一遍,觉得很满意了,就把它交给欧阳修,请他审阅。
欧阳修发现《唐书》中不少通俗的文字都被宋祁用生僻艰涩的文字替换了一般人根本看不懂,他决心纠正宋祁的这个毛病。
过了一天,欧阳修写了八个字“宵寝匪贞,札闼洪休”给宋祁看,并问宋祁道:“宋大人,你看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爱用生僻字的宋祁,思索了一下说:“‘宵寝匪贞’,不就是‘夜梦不祥’吗?‘札闼洪休’,不就是‘题门大吉’吗?是哪位先生,不用后者而用前者,岂不是让人费解吗?”欧阳修听了,哈哈大笑说:“前些日子,您给我看的稿子,其中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你老兄却改成了‘蓬在麻不扶而挺’吗?‘疾雷不及掩耳’一句很通俗易懂,你用‘震雷无暇掩聪’来代替,越发得晦涩难懂了。
”宋祁听了,才意识到自己爱用生僻字的毛病,的确给读者阅读造成了困难,幸好欧阳修诚恳地指了出来。
鼓不敲不响,话不说不明。
每个人身上的缺点不足,只有经别人指出来,我们才会意识到其危害,才会有意识地改正。
欧阳修的作文素材篇2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家贫如洗,为觅生计和求学,四处奔波。
十二岁那年的一天,他身背书囊,匆匆行至襄阳城下,见城门已关,抬头望见城头有一个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放学生进城好吗?”老兵问:“城下何人?为何现在进城?”欧阳修答道:“读书人远道而来,进城求宿。
”老兵本不敢违例开城门,但听出是个很懂礼貌很有点口才的小学生,顿起爱怜之心,说道:“既是书生,我出一联,对得出,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晨再进。
欧阳修快马追字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他是宋代闻名遐迩的文学大师,是当时文坛盟主,诗、词、文均有很高的成就。
尽管仁宗皇帝不相信欧阳修会做出如此伤风败俗之事,并多次作出批示,表明态度,但人言可畏,何况那些人不依不饶,仁宗只好将欧阳修贬到滁州。
到滁州后,欧阳修还是比较乐观的,游山玩水,赋诗作文,如散文《醉翁亭记》、七古诗《菱溪大石》等,几乎看不出他有什么失意的牢骚。
可是,“盗甥”绯闻被小人四处传播,如影随形,历时长久,欧阳修心情岂能不受影响。
欧阳修的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每一篇文章,他都要反复锤炼推敲,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这也正是他创作上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主要原因。
江苏三千学子参加乡试,只有30人能够去汴京,但可以想见,这杀出重重围困,从独木桥上走过来的30个举人,到了省试,那个个都是学霸中的学霸,750分的高考卷子,都能考到740分以上,堪称学神。
在宋代,一些达官贵人在亭台楼阁建成时,总喜欢请文坛大家作文或题字。
欧阳修有一位老朋友韩琦,当时在相州任职,曾建造了一座别墅。
他便请欧阳修帮忙写一篇文章,以记录别墅画锦堂建造之事。
并请欧阳修在文章写成后立即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欧阳修计算了一下日程,立即闭门谢客,拟好腹稿后,一挥而就。
写毕交给来人,来人则立即辞归。
从出土的唐墓壁画来看,长管形的蜡烛至迟在唐朝就出现了。
陕西乾陵博物馆的永泰公主墓壁画中,就绘有手执蜡烛的侍女。
但是,蜡烛此时还是贵族高官才使用的奢侈品,一般平民可消费不起。
因此,燃烛也是唐朝人炫富的一种方式,如贵戚“杨国忠每家宴,使每婢执一烛,四行立,呼为烛围”。
可到了晚上,欧阳修重读白天写的文章,读到“仕宦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
他觉得这两句意思过直,与上下文衔接也不甚和谐,读起来气短而促。
原来是白天成文时,因来人再三催促,没有来得及仔细斟酌所致。
他经过仔细推敲,决定各加一个“而”字,从而使文句上下连贯顺畅,意思也较深邃。
欧阳修追字概括主要内容1.引言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文献学家,被誉为“宋代双简之冠”,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名人之一。
他在文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其中涉及了许多重要的文学批评观点。
其中,著名的《欧阳修追字》就是他对于字的演变和使用的一系列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概括。
2.演变理论欧阳修追字主要论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和其与文化社会发展的关系。
他通过研究历代碑刻、铭文、古籍等资料,梳理了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使用情况。
他指出,汉字的演变包括形体演变、用法演变以及意义演变。
这些演变不仅反映了汉字发展的历史变迁,也深刻地揭示了社会文化的发展轨迹。
3.字体变迁欧阳修在《欧阳修追字》中详细研究了各个历史阶段的汉字字体变迁。
他通过对不同时期碑刻、铭文的观察和比较,总结出了汉字字体演变的规律。
他指出,从古代的甲骨文、金文,到隶书、楷书和行书,再到现代的宋体、楷体等,汉字经历了千余年的演变,形成了独特的书写风格和艺术特色。
4.字义演变欧阳修从历史语境和文化背景出发,对汉字的义项演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指出,汉字的义项不仅受到语言发展的影响,也受到社会文化变迁的影响。
他举例说明了一些汉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含义转变,如“忠”字由忠诚、忠贞演变为对君主的忠诚;“官”字从原指的庙堂建筑演变为政府职位等。
5.用法演变欧阳修还对汉字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观察和总结。
他发现,汉字的用法也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某些字在古代用得很多,但在现代使用中却相对较少;有些字在现代用法中发生了扩义、狭义的变化;还有一些字的用法逐渐消失,甚至被淘汰。
6.历史意义欧阳修的《欧阳修追字》对于汉字研究和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他通过对汉字的演变和使用情况的研究,揭示了汉字与文化社会的紧密联系,为后人理解和使用汉字提供了深入的思考。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遗产,也对后世的文字发展和文化传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于欧阳修与快马追字 欧阳修是宋朝着名的文学 家,著作有很多。
创作态度十分严谨,每写完一篇文章,他总是反复推敲, 一丝不苟。
宋朝的时候,每当亭台楼阁建成,总要请文坛有名望的人写文章记载。
韩琦 是欧阳修的朋友。
他在相州任职时,曾建造了一座别墅,取名“昼锦堂”。
昼锦 堂即将竣工时,他写了一封信,派人送给欧阳修,请他写一篇文章。
信中还特地 言明,文章写成后,马上交给来人带回,以便在重阳节前镌刻堂上。
欧阳修计算了一下时间, 立即闭门谢客, 拟好腹稿后, 写下了 《昼锦堂记》 。
写完就交给来人。
来人立即骑马返回。
欧阳修有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临睡前,总要把白天写的文章拿出来,逐字 逐句诵读品味, 发现不满意的地方就及时修改。
这天晚上, 他重读 《昼锦堂记》 , 当读到“仕官至将相,锦衣归故乡”时停住了,觉得这两句意思太直,与上下文 衔接也不甚连贯。
他用心推敲,在两句中各加上一个“而”字,变成“仕官而至 将相,锦衣而归故乡”。
这样,不但上下文连贯顺畅,意思也比原文深邃了。
欧阳修想到这里,马上牵出一匹快马,将家人从梦中叫醒,把添字的事向家 人述说了一遍。
家人急忙骑马向相州飞奔。
第二天傍晚,终于赶上了韩琦派来的 人,把“而”字补上了。
从此以后,关于欧阳修快马追字的佳话便不胫而走。
1/4
2/4
3/4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