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和水准测量平差计算表
- 格式:xls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1
一.坐标计算以下为基本计算公式:直线上计算公式:已知该条直线的方位角à,已知直线的起点或终点的坐标,顺线路方向时,计算点的里程知道,直线的起点或终点的里程知道,可推算出计算点与直线的起点的直线距离d,(即计算点的里程减去起点的里程,逆线路方向时,为直线终点的里程减去计算点的里程),计算坐标增量:∆x=d×cosà∆y=d×cosà计算点的坐标为,直线的起点或终点坐标加上坐标增量,式中方位角à从直线起点算时,为已知即给定的方位角,而从终点算时,à为该段直线的起始方位角加上180度。
à+180à起点计算点终点第一种曲线为两段直线中加一圆曲线,指仅存在圆曲线,如下第1点。
1.圆曲线上计算点相对于ZY或YZ 点的弦长和偏角D=2 RSinδδ=90×L/(πR)δ---------圆曲线偏角D ---------弦长L --------为弧长α=α(zy)+δα------------为计算点的方位角,此α为顺着线路方向计算时。
α=α(yz)-δα------------为计算点的方位角,此α为逆着线路方向计算时。
α(zy)、α(yz)---------为圆曲线的起始方位角。
一般为已知。
计算点相对与直圆点或圆直点的坐标增量:△x=D*COSα△y=D*SINα坐标增量计算完毕后,要算某一点的坐标,用直圆点或圆直点的坐标加上计算点与直圆点或圆直点的坐标增量,即为计算点的坐标。
缓和曲线同理。
第二种曲线为两段直线中始端加一缓和曲线,末端加一缓和曲线,两段缓和曲线中加一圆曲线,如下第2点。
2.缓和曲线上计算点相对于HY或YH点的弦长和偏角δ=L²/6RL0X1=L-(L^5/40R²L0²)Y1=L³/6RL0D=√(X1²+Y1²)α=α(hy)+δα------------为计算点的方位角,此α为顺着线路方向计算时。
导线测量平差最近更新导线测量平差最近发布4.2版,主要增加或更新了以下功能:(如表格显示不正常,请刷新)一、表格输出。
表格输出到WORD,支持表格中的列向下错开半行(如方位角、边长),所有表格输出到WORD后与软件中显示的样式一样。
如下表:导线严密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称:附合及水准示例等级:城市二级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二、导线采用近似平差且方位角边长不进行反算时的表格样式。
原表格中显示的是坐标增量改正数,现增加了一个选项,可以选择显示改正后的坐标增量,以满足一些工程要求格式统一的要求。
导线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称:附合及水准示例等级:城市二级计算者: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3.08.28、坐标导线平差。
指使用全站仪直接观测坐标、高程的闭、附合导线,其中平面坐标完全差的分配方式可以选用“按边长”、“按坐标增量”、“坐标转换”等方式。
坐标导线平差计算表工程名级:城市二级:杨运英校核者:日期:200四、单面单程水准记录计算已知点较密时线路中间也可以穿过已知点。
当含有中视时可以用于中平测量等,表格形式如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测线:仪器:观测:天气:地点:记录:计算者:校核者:日期:不含有中视时可用于五等、等外水准等的记录、计算。
表格形式如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测线:仪器:观测:天气:地点:记录:计算:校核:日期:部测量知点设站,后视另一已知点,观测各碎部点,计算其坐标、高程,绘制图形并可输出到CAD。
方式可以选用“斜距+天顶距”、“平距+高差”或“视距+天顶距”。
距+高差”方式表格如下:碎部测量记录后视:B 测站高程:仪高:气:复核:距”(或“斜距+天顶距”)表格如下:碎部测量记录后视:B 测站高程:指标差:0" 天气:记录:日期:坐标转换于同椭球的不同坐标系间进行转换。
比如同椭球的国家坐标系与工程独立坐标系的转换。
坐标转换计算表工程名第页计算:复核:日期:支导线计算里指输入方位角与边长计算坐标的支导线,如需输入水平角、边长计算各点坐标,请使用“平差计算”模块中的支导线进行计算。
计算方案的设置一、导线类型:1.闭、附合导线(图1)2.无定向导线(图2)3.支导线(图3)4.特殊导线及导线网、高程网(见数据输入一节),该选项适用于所有的导线,但不计算闭合差。
而且该类型不需要填写未知点数目。
当点击表格最后一行时自动添加一行,计算时删除后面的空行。
5.坐标导线。
指使用全站仪直接观测坐标、高程的闭、附合导线。
6.单面单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
指仅进行单面读数且仅进行往测而无返测的水准测量记录计算。
当数据中没有输入“中视”时可以用作五等、等外水准等的记录计算。
当输入了“中视”时可以用作中平测量等的记录计算。
说明:除“单面单程水准测量记录计算”仅用于低等级的水准测量记录计算外,其它类型选项都可以进行平面及高程的平差计算,输入了平面数据则进行平面的平差,输入了高程数据则进行高程的平差,同时输入则同时平差。
如果不需进行平面的平差,仅计算闭、附合高程路线,可以选择类型为“无定向导线”,或者选择类型为“闭附合导线”但表格中第一行及最后一行数据(均为定向点)不必输入,因为高程路线不需定向点。
二、概算1.对方向、边长进行投影改化及边长的高程归化,也可以只选择其中的一项改正。
2.应选择相应的坐标系统,以及Y坐标是否包含500KM。
选择了概算时,Y坐标不应包含带号。
三、等级与限差1.在选择好导线类型后,再选择平面及高程的等级,以便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自动填写限差等设置。
如果填写的值不符合您所使用的规范,则再修改各项值的设置。
比如现行的《公路勘测规范》的三级导线比《工程测量规范》的三级导线要求要低一些。
2.导线测量平差4.2及以前版本没有设置限差,打开4.2及以前版本时请注意重新设置限差。
四、近似平差与严密平差的选择及近似平差的方位角、边长是否反算1.近似平差:程序先分配角度闭合差再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即分别平差法。
2.严密平差:按最小二乘法原理平差。
3.《工程测量规范》规定:一级及以上平面控制网的计算,应采用严密平差法,二级及以下平面控制网,可根据需要采用严密或简化方法平差。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一、水准测量内业的方法:水准测量的内业即计算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如其符合要求则予以调整,最终推算出待定点的高程。
1.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核终端水准点的已知高程,和经水准路线观测、推算的高程之差值称为高差闭合差。
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h f 为:h f =∑测h- (始终H H -) (2-8)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为:h f =∑测h(2-9)为了检查高差闭合差是否符合要求,还应计算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即其限差〕。
一般水准测量该容许值规定为平地 容h f =L 40±mm山地 容h f =n 12±mm (2-11)式中,L ―水准路线全长,以km 为单位;n ―路线测站总数。
2.高差闭合差的调整若高差闭合差小于容许值,说明观测成果符合要求,但应进行调整。
方法是将高差闭合差反符号,按与测段的长度(平地)或测站数(山地)成正比,即依下式计算各测段的高差改正数,加入到测段的高差观测值中:⊿i h = -i hL L f ⋅∑(平地) ⊿i h = -i hn nf ⋅∑ (山地) 式中, L ∑―路线总长;i L ―第i 测段长度 (km) (i =1、2、3...);n ∑―测站总数;i n ―第i 测段测站数。
3.计算待定点的高程将高差观测值加上改正数即得各测段改正后高差:h i 改=hi+⊿h i i =1,2,3,……据此,即可依次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如上所述,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方法除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有所区别而外,其余与附合路线的计算完全相同。
二、举例1.附合水准路线算例下图1所示附合水准路线为例,已知水准点A 、B 和待定点1、2、3将整个路线分为四个测段。
图1 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示意图测段号 点 名 测站 数 观测高差/m 改正数 /m 改正后 高差/m 高 程 /m 备注 1 2 3 4 5 67 8 1 BM1 8+8.364-0.014 +8.350 39.833 148.183 23-1.433-0.005-1.438 246.745 34-2.745-0.007-2.752 343.993 45+4.661-0.008+4.653 BM248.646 ∑20+ 8.847-0.034+8.813辅助 计算h f =+ 0.034m容h f =2012±= ±54mm1〕将点名、各测段测站数、各测段的观测高差i h 、已知高程数填入表2-2内相应栏目2、3、4、7(如系平地测量,则将测站数栏改为公里数栏,填入各测段公里数;表内加粗字为已知数据)。
附合水准测量计算方法
附合水准测量呢,就是从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开始,沿着一条路线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个已知高程的水准点上。
这就像是一场有起点和终点的小旅程。
那具体咋计算呢?咱们得先知道一些测量的数据,比如说后视读数和前视读数。
后视读数呢,就是在已知高程点上,水准仪照准后面尺子的读数。
前视读数呢,就是水准仪照准前面尺子的读数。
这两个读数可重要啦,就像小密码一样。
咱们测量的时候会有好多个测站,每个测站都要计算高差。
高差咋算呢?很简单,高差就等于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
要是这个高差是正的呢,就说明前面的点比后面的点高;要是负的呢,就说明前面的点比后面的点低。
然后呢,咱们要把各个测站的高差加起来,得到总的高差。
这时候要小心哦,计算的时候可不能粗心大意,不然就全错啦。
有了总高差之后呢,咱们就可以计算未知点的高程啦。
已知起始点的高程,未知点的高程就等于起始点的高程加上总的高差。
不过要注意,这里的计算要按照实际的测量路线和方向来哦。
在这个过程中呀,咱们还得检查测量的准确性呢。
如果误差太大,那测量就不合格啦。
就像做菜,盐放多了就不好吃了。
误差的计算也有小窍门,一般根据规范有个允许的误差范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就得重新测量啦。
三等、四等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要求
三等、四等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核是水准测量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相关规范,三等、四等水准路线闭合差的限值分别为±20√L(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和±12√L。
在计算闭合差时,需要将各段高程的测量误差进行合成,以确定整个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为了满足闭合差的要求,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测量精度。
首先,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仪器,确保其精度和稳定性。
其次,对测量数据进行严格的检核和处理,排除异常值和误差较大的数据。
此外,加强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如定期校准仪器、提高观测员的技能水平等。
在检核闭合差时,如果发现超限,需要认真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正。
一般来说,超限可能是由于仪器误差、观测误差或数据处理不当等原因引起的。
针对不同原因,可以采取不同的修正措施,如重新选择仪器、改进观测方法、加强数据处理审核等。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提高三等、四等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精度,保证水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对于工程设
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避免因测量误差导致的工程问题,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水准平差计算说明书计算过程:(一)计算水准点:DX084---DX086高差(1)∑h 测=0.656+1.476+1.224+1.962+1.760+2.310+0.703+1.861+1.285-2.062-1.788-1.622-2.270-2.060-0.414-1.654-1.561=6(mm)(2)△h=6(mm ) ∑n=17 ∑D 总=1.928(km )(3)△h 容=928.125±=71.34±(mm)>6(mm)(4)∑D (084总)=918.6(m) n=9(站))(003.0917006.017006.09084m n V h -=⨯-=-= )084(h ∑=0.656+1.476+1.224+1.962+1.760+2.310+0.703+1.861+1.285-0.003=13.234(m)注:水准点:DX084---DX086的高差是用闭合水准平差计算得出。
(二)计算水准点:DX081---DX084高差(1)∑h 测=-0.364+2.028+2.194+2.053+1.437+1.529+1.105+1.935+1.657+0.924+1.430+1.533+1.471+1.332+1.823+1.902+2.135+2.443+1.747+1.778+1.763+2.064+1.749+1.680-0.042-0.246-2.099-1.890-2.137-1.740-2.284-1.949-2.051-2.080-1.814-1.451-1.797-2.321-2.335-1.802-1.5-1.705-1.139-1.905-1.538-2.043-1.879-1.553=-3(mm)(2)△h=-3(mm ) ∑n=47 ∑D 总=4.963(km )(3)△h 容=963.425±=694.55±(mm)>-3(mm)(4)∑D (081总)=2450.70(m) n=24(站))(002.02447003.047003.024081m n V h =⨯--=--= )081(h ∑=-0.364+2.028+2.194+2.053+1.437+1.529+1.105+1.935+1.657+0.924+1.430+1.533+1.471+1.332+1.823+1.902+2.135+2.443+1.747+1.778+1.763+2.064+1.749+1.680+0.002=39.350(m)注:水准点:DX081---DX084的高差是用闭合水准平差计算得出。
附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fh= 。
摘要:
一、引言
二、附合水准路线的概念
三、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四、闭合差在水准测量中的应用
五、总结
正文:
一、引言
在我国工程测量中,水准测量是一项基本工作。
水准测量过程中,为了检验观测数据的正确性,需要计算附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
本文将详细介绍附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计算方法及其在水准测量中的应用。
二、附合水准路线的概念
附合水准路线是指在水准测量中,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一定的方向进行水准测量,最后回到起始水准点的水准路线。
附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是指观测高程与理论高程之间的差值。
三、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附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计算公式为:fh=Σ(hi-ni*f),其中hi 为观测高程,ni 为相应的视距,f 为地球曲率改正数。
将所测得的观测高程和视距代入公式,即可求得闭合差fh。
四、闭合差在水准测量中的应用
1.检验观测数据的正确性:通过计算闭合差,可以检验观测数据是否存在错误,如仪器误差、观测误差等。
若闭合差超过规定的限差,则需要重新进行观测。
2.确定高程控制网的精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准测量的高程精度,通过分析闭合差,可以评估高程控制网的精度。
3.分析观测方法的有效性:闭合差还可以用于分析不同观测方法的有效性,为提高水准测量的精度提供依据。
五、总结
附合水准路线的闭合差是水准测量中重要的检验工具,通过计算闭合差,可以有效地检验观测数据的正确性,评估水准测量的高程精度,以及分析观测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