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著名科学家卡尔
- 格式:docx
- 大小:14.41 KB
- 文档页数:2
编辑本段沃纳·海森堡-事迹1925年,沃纳·海森堡提出了一个新的物理学说,一个在基本概念上与经典牛顿学说有着根本不同的学说。
这个新学说──在海森堡的继承人做了某些修正后──取得了光辉的成果,今天被公认为可以应用于所有的物理体系,而不管其类型如何或规模大小。
用数学能演证出:在只涉及宏观体系的情况下,量子力学的预测不同于经典力学的预测,不过由于两者在量上差别太小而无法度量出来(由于这种原因,经典力学──在数学上比量子力学简单得多──仍可用于大多数的科学运算)。
但是在涉及原子量纲体系的情况下,量子力学的预测与经典力学的预测迥然各异;实验表明在这样的情况下,量子力学的预测是正确的。
海森堡学说所得出的成果之一是著名的“测不准原理”。
这条原理由他在1927亲自提出,被一般认为是科学中所有道理最深奥、意义最深远的原理之一。
测不准原理所起的作用就在于它说明了我们的科学度量的能力在理论上存在的某些局限性,具有巨大的意义。
如果一个科学家用物理学基本定律甚至在最理想的情况下也不能获得有关他正在研究的体系的准确知识,那么就显然表明该体系的将来行为是不能完全预测出来的。
根据测不准原理,不管对测量仪器做出何种改进都不可能会使我们克服这个困难!测不准原理表明从本质上来讲物理学不能做出超越统计学范围的预测(例如,一位研究放射的科学家可能会预测出在三兆个原子中将会有两百万个在翌日放射Υ射线,但是他却无法预测出任何一个具体的镭原子将会是如此)。
在许多实际情况中,这并不构成一种严重的限制。
在牵涉到巨大数目的情况下,统计方法经常可以为行动提供十分可靠的依据;但是在牵涉到小数目的情况下,统计预测就确实靠不住了。
事实上在微观体系里,测不准原理迫使我们不得不抛弃我们的严格的物质因果观念。
这就表明了科学基本观发生了非常深刻的变化;的确是非常深刻的变化以致于象爱因斯坦这样的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都不愿意接受。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不相信上帝在和宇宙投骰子。
德国著名的数学家卡尔·弗雷德里希·高斯开普勒维尔斯特拉斯G·P·L·狄利克雷戴维·希尔伯特G·W·冯·莱布尼茨波恩哈德·黎曼乔治·康托尔阿廷费利克斯·克莱因L·克罗内克E·E·库默尔歌德巴赫K·哥德尔弗洛比纽斯布劳尔海莱施泰纳鲁道夫斯蒂弗尔鲍耶兰道策梅洛哈塞卡尔·路德维希·西格尔比贝尔巴赫费利克斯·伯恩斯坦J·W·理查·戴德金卡尔·古斯塔夫·雅各布·雅克比希尔伯特,d.(hilbert,david,1862~1943)德国数学家。
他于1900年8月8日在巴黎第二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提出了新世纪数学家应当努力解决的23个数学问题,被认为是20世纪数学的制高点,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力推动了20世纪数学的发展,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尔伯特领导的数学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数学界的一面旗帜,希尔伯特被称为“数学界的无冕之王”。
大卫·希尔伯特(1862年1月23日—1943年2月14日),德国数学家,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
出生于哥尼斯堡,他因为发明和发展了大量的思想观念而被尊为伟大的数学家、科学家。
希尔伯特和他的学生为形成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基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还是证明论、数理逻辑、区分数学与元数学之差别的奠基人之一。
他热忱地支持康托的集合论与无限数。
提出了新世纪所面临的23个问题。
这23个问题涉及了现代数学的大部分重要领域,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就是第8个问题中的一部分。
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20世纪各个数学分支的发展。
1943年在德国哥廷根逝世。
著作有《希尔伯特全集》《几何基础》《线性积分方程一般理论基础》等。
亨普尔覆盖律模型亨普尔覆盖律模型(Hempel's covering law model)是由德国逻辑学家卡尔·格斯特尔·亨普尔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种科学解释模型。
该模型试图解释自然现象的发生和推理过程,以及科学理论的形成和验证过程。
亨普尔覆盖律模型是科学哲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于科学研究和理论建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亨普尔覆盖律模型的核心思想是,科学解释必须符合两个基本要求:覆盖律和可证实性。
覆盖律要求解释必须包含一个普遍性的科学定律,该定律能够涵盖所要解释的现象。
可证实性要求解释中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可观察和可验证的。
亨普尔认为,科学解释的核心在于将特定现象归因于普遍性的科学定律,并通过实证证据来支持这一解释。
亨普尔覆盖律模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科学解释:首先,确定要解释的现象,并对其进行描述和观察。
然后,根据现象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科学定律作为解释的前提条件。
接下来,将这些前提条件与观察到的实证事实进行比较,看是否存在一种因果关系。
如果存在因果关系,那么就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最后,对解释进行验证,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来检验解释的可靠性和普适性。
亨普尔覆盖律模型的优点在于其逻辑严密性和可验证性。
通过将科学解释建立在普遍性定律和实证证据之上,可以使解释更加可靠和科学。
然而,亨普尔模型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它假定自然现象可以通过普遍性定律来解释,但并不是所有现象都能被定律所解释。
其次,亨普尔模型忽视了解释中的背景知识和理论假设对解释的影响,有时可能导致解释的片面性和误导性。
在实际科学研究中,亨普尔覆盖律模型为科学家提供了一种科学解释的基本框架。
科学家可以通过使用亨普尔模型来构建科学理论和解释自然现象,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然而,亨普尔模型并不是唯一的科学解释模型,还有其他的模型如贝叶斯网络和因果关系模型等,它们对于科学解释和推理也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
亨普尔覆盖律模型是科学哲学中的一种重要解释模型,它试图解释自然现象的发生和推理过程。
卡尔·法布尔(Karl von Frisch),柏林天文台的官方研究所出身的德国生物学家、视觉心理学家,被公认为最伟大的视觉心理学家、昆虫领域的专家。
在20世纪重要的心理学研究之一中,他获得了诺贝尔奖提名。
他以科学家也以人类学家的身份,通过探究感知与行为之间的纽带,凭借着勤奋和对各种昆虫的观察,研究昆虫行为,同时,他还将他对昆虫理解和感受表现在文字上。
事实上,由于他一生的研究,表达昆虫的术语从常规术语变得更加具有生命力。
卡尔·法布尔是著名的昆虫学家,也是德国的著名作家,他对昆虫的爱护从研究、收集、照顾和他对昆虫的术语建立方面体现无遗。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卡尔·法布尔的无数贡献,以及他的昆虫语录。
卡尔·法布尔把昆虫分成四类:蝴蝶、蝗虫、蚱蜢和异种昆虫。
他把蝴蝶叫做“天使”,他说蝴蝶是有灵魂的;蝗虫则叫做“游行客”,因为它们经常成群旅行到其他地方;蚱蜢被称为“街头流浪汉”因为它们一直在巷子里游荡;而异种昆虫又名“恶魔”,因为它们表现非常滑稽有趣。
这种给昆虫本身分类,加上赋予的人类术语,相当生动,令人印象深刻。
卡尔·法布尔的另一个贡献是他对蝴蝶99种不同舞蹈信号的观察,他注意到它们可以传递信息和找到食物来源。
他认为蝴蝶有效地表达了它们自己的感受:他称它们发出的信息为“舞蹈消息”,表达了它们的愤怒、激动、失望等各种情绪。
他还用数学表达式来描述它们的舞蹈,发现了舞蹈模式的规律性,从而发现了蝴蝶有信息交流的功能,这标志着昆虫的智能化进程的开始。
此外,卡尔·法布尔也对蝗虫的危害有着准确的认识,他指出其群体心理学中真实的竞争和协作。
他发现蝗虫在集群中行为发挥出极大的作用,充分发挥协作和竞争优势,从而根据不同环境做出适当的反应。
此外,他还发现了蝗虫在定位食物源上的“独特”条件利用,正是由于他的这一发现,蝗虫被鉴定为人类农业的主要杀手,他的贡献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蝗虫的观念。
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沃纳卡尔海森堡因削龙量子力学以及运用量子力学理论发现了同素异形氢沃纳•卡尔•海森堡(W e r n e r Karl H e i s e n b e r g,1901年12月 5曰一1976年2月 1曰,享年74岁),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哲学家,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
由于对量子力学理论的贡献,于1932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23年,海森堡在慕尼黑大学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
1927年,海森堡发表了《量子理论运动学和力学的直观内容》_文,提出了深具影响力的“测不准原理”,奠定了从物理学上解释量子力学的基础。
他认为,当我们的工作从宏观领域进入微观领域时,我们的宏观仪器(观测工具)必然会对微观粒子(研究对象)产生干扰。
平时人们只能用反映宏观世界的经典概念来描述宏观仪器所测量到的结果,这样,所测量到的结果就同粒子的原来状态不完全相同。
根据这个原理,海森堡宣称,人们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确定一个物理的位置和速度,其中一个量测定得越准确,则另一个量就越不准确。
因此,在确定运动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时一定存在一些误差。
这些误差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在原子研究中却不容忽视。
“测不准原理”原则上可以影响到物理学上或大或小的各种现象,但它的重要性在物理学上的微观领域表现得更加明显。
通常,在实践中,如果研究中涉及的数量很大,那么统计的方法就为研究活动提供可靠的保障;然而如果涉及的数量很小时,那么“测不准原理”会让我们改变原有的物理因果关系的观点,并且接受“测不准’’这一结果。
这一原理的提出是对科学上的基本哲学观—决定论思想的一次重大革新:它告诉人们,测量仪器的不断改进,也不可能克服实际存在的误差。
因而,在实践中,这一原理被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所接受。
海森堡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有作为的科学家之一。
与爱因斯坦受普朗克的量子理论的启发而提出了光量子假设一样,海森堡也是得益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思路而于1925年创立起了矩阵力学,并提出不确定性原理及矩阵理论。
卡尔马克思的历史故事卡尔·马克思的历史故事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年-1883年),作为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科学家之一,其思想影响了整个19世纪的欧洲以及后来的全世界,对历史进程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回顾卡尔·马克思的历史故事,探讨他的思想演进和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1. 卡尔·马克思的早期生活和学术发展卡尔·马克思生于德国特里尔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他在就读于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期间,接触到了康德哲学和黑格尔辩证法等思想,这对于后来他的思想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早年曾任职于《莱茵报》等媒体,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经济学观点。
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作与《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在巴黎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相识,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他们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宣称“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部著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对全球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3.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由经济力量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所引起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劳动者的本质,而阶级斗争学说强调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冲突,以及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
4. 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传播与影响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了欧洲工人运动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各国工人阶级组织相继成立,并纷纷加入到社会主义政党中。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对英国、德国、法国等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5. 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俄国与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自19世纪末传入俄国后,迅速成为了当地工人运动的主导思想。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导思想,并对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主义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6. 马克思主义的现今价值与争议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仍然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名人故事】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的故事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德国。
卡尔·魏格纳,一个年轻的地质学家,对地球的演变和动力学非常感兴趣。
他一直在研究陆地的分布和地质构造,但他发现仅仅通过地质学来解释这些现象是不够的。
一天,魏格纳参加了一个关于地质学的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他被一幅地图吸引住了。
这幅地图展示了不同大陆的地形和地质构造。
魏格纳开始研究这些地图,并且注意到南美洲和非洲大陆的形状非常相似,这使得他感到非常惊讶。
他在地图上进一步观察,发现其他大陆的地形也有相似之处。
这个发现引起了他的好奇,他开始尝试解释这个现象。
魏格纳仔细研究了地图,并发现南美洲和非洲大陆的岩石组成非常相似。
他开始怀疑这个相似是一个偶然的巧合,于是他决定进一步研究。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魏格纳收集了大量的地质和地形数据,包括山脉的分布、岩石的种类以及海洋和陆地之间的差异。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他得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地球上的大陆是可以移动的。
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理论。
他认为,地球上的大陆是由一个巨大的陆块组成的,他称之为“旧陆”。
之后,由于地球内部的动力学作用,这个旧陆开始分裂成几块,这些块体便开始在地球表面上移动。
这种运动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大陆和海洋的分布。
魏格纳提出的理论遭到了当时科学界的强烈反对。
许多地质学家认为这种大陆漂移的理论是不可信的,并给魏格纳贴上了"疯子科学家"的标签。
魏格纳并没有被他人的质疑所打击。
他继续收集证据,并进行实地考察。
他发现了更多的证据,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
他发现一些山脉的构造非常相似,尽管它们位于不同的大陆上。
他还研究了地震活动和地热现象,并发现它们都与大陆漂移理论相一致。
最终,魏格纳的理论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接受。
20世纪的科学家利用现代科技的发展,得出了更详细的大陆漂移模型,这也为后来的板块构造理论奠定了基础。
魏格纳的大陆漂移理论,不仅开创了现代地质学的新方向,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卡尔马克思关于历史名言卡尔·马克思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也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创始人之一。
他对历史的研究和理解对于后来的社会科学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关于卡尔·马克思关于历史的名言的一篇文章。
第一步:引言和背景介绍卡尔·马克思曾经说过:“历史总是以奇妙的方式重演。
”这句话揭示了他对历史循环性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卡尔·马克思关于历史观的见解以及他的名言所蕴含的深意。
第二步:马克思对历史的解释卡尔·马克思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关系的变革推动的。
他认为,社会的经济结构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政治、法律、文化等上层建筑则是经济基础的反映。
他将社会发展划分为不同的历史阶段,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经济形态和社会关系。
第三步:历史循环性的观点马克思认为,历史循环性是由不同的社会形态和阶级斗争引起的。
他认为,每个社会形态内部都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这些冲突会推动社会形态的转变。
然而,这种转变并不是线性的,而是一种循环的过程。
每个社会形态都会经历兴盛、衰落和灭亡的阶段,然后进入下一个形态。
第四步:历史的推动力卡尔·马克思强调了经济发展对于历史进程的重要性。
他认为,不同的经济形态内部存在着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这种阶级斗争最终会推动社会形态的转变。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将推动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五步: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对于卡尔·马克思来说,历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现象,而且具有实践的意义。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变革的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追求社会的进步和平等,他认为通过对历史和社会的分析,可以找到实现社会正义的路径。
关于高斯的故事
高斯,全名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是一位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天文
学家。
他出生于1777年,是德国的一位杰出科学家,被誉为“数学之王”。
高斯的故事始于他的童年。
据说,他在三岁时就能够计算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题,而且在五岁时就已经掌握了加法和乘法。
他的天赋引起了他的父亲的注意,于是他父亲开始教他更高级的数学知识。
在学校里,高斯也表现出色,老师们都对他的天赋刮目相看。
高斯在数学方面的成就令人惊叹。
他在20岁之前就发表了一些重要的数学论文,其中包括《二次剩余的解法》和《复数的研究》等。
这些成就使他成为了当时数学界的一颗新星,备受瞩目。
除了数学方面的成就,高斯在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很多突出的成就。
他在
天文学上的贡献包括提出了高斯定理和高斯分布等,这些成就使他成为了当时天文学界的领军人物。
高斯的一生都在探索数学和科学的边界,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数学定理和公式,其中最著名的是高斯定理和高斯公式。
这些成就使他成为了世界数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
高斯在数学上的成就不仅体现在他的学术论文中,还体现在他的数学教育上。
他是一位出色的教育家,曾经培养出了许多杰出的学生,他们在数学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总的来说,高斯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在数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方面都取得
了很多成就,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部伟大的科学史,更是一部激励人们不断探索、追求科学真理的故事。
卡尔-蔡司Carl Zeiss的历史先说徕卡,话说徕卡这个品牌没有建立以前在1849年,23岁的德国数学家卡尔.开尔纳(Carl Kellner)在威兹拉(Wetzlar)成立"光学协会",开始镜头与显微镜的研发。
这时徕卡的前生。
在1869年Ernst Leitz 接管了公司并成为唯一的管理者,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公司。
这就是著名的Leitz(徕兹)公司。
具体说到徕卡(leica)这个品牌的诞生,不得不先说135相机的产生。
奥斯卡·巴纳克(Oskar·Barnack),德国一位才华横溢的机械师,同时也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执着的色友。
在上世纪初,工业革命盛兴,当时的机械工程师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纳斯达克崩盘前的IT工程师一样是知识分子中的骄子。
Leica(徕卡)相机的历史就是从奥斯卡·巴纳克担任徕兹公司研究主任一职才开始的。
德国光学诸雄,徕卡剑走偏锋,追求小巧。
施奈德讲究的是有容乃大,内力雄厚。
罗墩斯得最出名的是暗(房)(利)器(就是放大镜头啦)而蔡斯就是一个全能高手了。
135幅面Carl Zeiss T*镜头是唯一可以抗衡徕卡的品牌。
120中幅中哈苏也是依靠蔡司T*镜头群称霸专业领域。
就是在大幅,Carl Zeiss也有一支小像场的Planar T* 135mm/3.5号称大幅镜头的最大光圈。
德国古镇耶那Jena就是著名的卡尔. 蔡司光学的故乡。
也许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卡尔. 蔡司(Carl Zeiss ,1816~1888)一个高中毕业的学徒工将会在这里创造一个世界光学巨人。
靠着多年的对光学和化学兴趣,卡尔在学徒满之后长期的在当地的耶那大学旁听。
在1846年卡尔. 蔡司正好30岁的时候,他创办了一个工作室,有20个雇员,早期产品是放大镜片和简单的显微镜,由于得益于两位科学家恩斯特-阿贝和奥托-肖特的帮助,蔡司厂光学镜头的质量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二战以前设在德累斯顿的生产车间是世界上生产规模最大的照相机工厂。
《卡尔·马克思》列宁主要内容目录1.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1.2 结构概述1.3 目的2. 卡尔·马克思的生平与思想2.1 生平介绍与主要经历2.2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2.3 马克思对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的理解3.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贡献3.1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贡献3.2 列宁主义和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3.3 列宁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指导作用4.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与传承4.1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推广与实践应用4.2 马克思列宁主义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的影响与引领4.3 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当代的现实意义与发展趋势5. 结论5.1 总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核心观点和理论成果5.2 引发的思考与启示5.3 对于未来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追求的影响与指导1.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卡尔·马克思和列宁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想家和理论家之一。
他们的思想对于社会主义运动和共产主义追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理念,为无产阶级解放奠定了基础。
而列宁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与贡献,引领着社会主义革命的潮流。
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卡尔·马克思和列宁的关键思想,并探讨他们对社会发展、历史演进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通过对两位伟大思想家生平、哲学思想、理论体系以及其影响力传承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启示。
1.2 结构概述本文分为五个章节进行讨论。
首先,第二章将简要介绍卡尔·马克思的生平与思想。
这包括对他的主要经历和重要思想进行概括,并着重解释他对社会发展和历史演进的独特理解。
接下来,第三章将聚焦于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贡献。
我们将探讨列宁在政治经济学、列宁主义以及帝国主义理论方面的理论创新,并分析他对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
德国著名科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有"数学王子"、"数学家之王"的美称、被认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四位数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牛顿、高斯、欧拉)。
人们还称赞高斯是"人类的骄傲"。
天才、早熟、高产、创造力不衰、......,人类智力领域的几乎所有褒奖之词,对于高斯都不过份。
高斯的数学研究几乎遍及所有领域,在数论、代数学、非欧几何、复变函数和微分几何等方面都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还把数学应用于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磁学的研究,发明了最小二乘法原理。
十分注重数学的应用,并且在对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磁学的研究中也偏重于用数学方法进行研究。
高斯开辟了许多新的数学领域,从最抽象的代数数论到内蕴几何学,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从研究风格、方法乃至所取得的具体成就方面,他都是18─19世纪之交的中坚人物。
如果我们把18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系列的高山峻岭,那么最后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巅峰就是高斯;如果把19世纪的数学家想象为一条条江河,那么其源头就是高斯。
他八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
教数学的老师是一个从城里来的人,觉得在一个穷乡僻壤教几个小猢狲读书,真是大材小用。
而他又有些偏见:穷人的孩子天生都是笨蛋,教这些蠢笨的孩子念书不必认真,如果有机会还应该处罚他们,使自己在这枯燥的生活里添一些乐趣。
这一天正是数学教师情绪低落的一天。
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抑郁的脸孔,心里畏缩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捉这些学生处罚了。
"你们今天替我算从 1 加 2 加 3 一直到100 的和。
谁算不出来就罚他不能回家吃午饭。
"老师讲了这句话后就一言不发的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去了。
教室里的小朋友们拿起石板开始计算:"1 加 2 等于3,3 加3 等于6,6 加4 等于10......"一些小朋友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来越大,很不好算。
有些孩子的小脸孔涨红了,有些手心、额上渗出了汗来。
还不到半个小时,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
"老师,答案是不是这样?" 老师头也不抬,挥着那肥厚的手,说:"去,回去再算!错了。
"他想不可能这么快就会有答案了。
可是高斯却站着不动,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 数学老师本来想怒吼起来,可是一看石板上整整齐齐写了这样的数:5050,他惊奇起来,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 岁的小鬼怎么这样快就得到了这个数值呢?高斯解释他发现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古时希腊人和中国人用来计算级数1+2+3+...+n 的方法。
高斯的发现使老师觉得羞愧,觉得自己以前目空一切和轻视穷人家的孩子的观点是不对的。
他以后也认真教起书来,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
在他的鼓励下,高斯以后便在数学上作了一些重要的研究了。
高斯用很短的时间计算出了小学老师布置的任务:对自然数从1到100的求和。
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对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1+100,2+99,3+98......),同时得到结果:5050。
这一年,高斯9岁。
父亲格尔恰尔德·迪德里赫对高斯要求极为严厉,甚至有些过份,常常喜欢凭自己的经验为年幼的高斯规划人生。
高斯尊重他的父亲,并且秉承了其父诚实、谨慎的性格。
当高斯三岁时便能够纠正他父亲的借债账目的事情,已经成为一个轶事流传至今。
他曾说,他在麦堆上学会计算。
能够在头脑中进行复杂的计算,是上帝赐予他一生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