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装结构 裙子结构设计.doc
- 格式:doc
- 大小:515.00 KB
- 文档页数:18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五章下装结构设计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通过对下装结构设计的学习,掌握裙子的分类与构成的分析、裤子的分类与构成的分析。
教学要求:1.掌握裙子的结构设计和结构制图。
2.掌握裤子的结构设计和结构制图。
3.能准确审视下装的服装效果图。
实践教学环节实践1《下装结构设计》一、实践目的:本练习的目的是1.掌握裙子、裤子的基本型,懂得制图规格、制图方法与步骤。
2.能准确审视裙子、裤子的款式图,结构线条准确、流畅。
3.掌握下装结构设计与制图二、实践准备:1.教师在练习前应为学生讲解练习的目的和要求2.制图工具:铅笔、直尺、三角尺、曲线板、绘图纸、牛皮纸、白卡纸、软尺等工具。
三、实践要点:1.掌握正确的制图方法、各线条符号、代号用途的一般规定和标准概念。
2.制图所表达的造型要准确、到位,注意结构线条的流畅、框架线与结构线的区别,外轮廓线明显。
四、实践安排:1.地点:教学楼2.学时:34学时五、实践资料:六、实践步骤:(一).教师与学生同步进行,教师在黑板制图按1:1比例进行示范,学生按1:5比例完成。
(裙子、裤子剪成纸样)(二)学生再按1:1比例在牛皮纸做练习,此练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三)练习具体操作过程如下:第一节裙子的分类与构成裙装的结构设计是将人体的下肢看着一个整体,其特点是无裆缝、呈筒状结构。
裙装的款式丰富多样、造型美观,它与上身结合成为连衣裙,能充分反映女性的优美体态,是女性主要的服饰之一。
一、裙子的分类(1)按长度分类:超短裙、短裙、中裙(膝群)、长裙。
(2)按外部轮廓分类:H型、A型、X型、V型、有些写为:窄裙、斜裙、圆裙。
(3)按内部结构分类:多节裙、多片裙、明裥裙、暗裥裙。
(4)按腰部形态分类:低腰裙、无腰裙、装腰裙、连腰裙、高腰裙。
图1---裙子的分类二、裙子原型结构图、(裙装基型构成)(一)制图规格裙子原型是以腰围、臀围、裙长为主要制图依据,其规格取中号(M)号型裙长L 腰围W 臀围H 腰长160/64 60 60 90 20(二)制图方法1、作基础线(1)作长方形长边是裙长尺寸(原型裙长不包括腰头宽度,一般为3CM,制图时应减掉)短边是H/2+2cm(最小的放松量)。
筒型裙A型裙鱼尾裙育克裙第三章直筒裙纸样设计第一节裙子介绍裙子概念与分类在人体腰围线以下穿着的服装被称为下装。
下装又分为裙装和裤装两大类,他们在结构设计上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
裙装是下装的一种,主要是女性所穿着的服装。
我们通常所说的裙装主要是以独立形式存在的裙子,但有时也把连衣裙称为裙装。
裙子是覆盖人体下身的服装,是下装的一种,在女装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至今已经成为现代女性不可缺少的服装之一。
裙子的款式可以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流行趋势进行变化,种类繁多,风格各异,能够充分体现女性的优美体态。
裙子的种类繁多,款式各异,长短不一。
但是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1. 按裙子廓型的变化分类:紧身裙、A型裙、斜裙、半圆裙和整圆裙。
2. 按裙子的长短分类:裙长及膝的被称为标准裙,膝以上的被称为短裙,再短的被称为超短裙或迷你裙,裙长在膝以下至小腿部位的被称为半长裙,裙长至脚踝的被称为长裙。
超短裙、短裙、及膝裙、中长裙和长裙。
在以上变化的基础之上再加以分割、收褶、腰位以及裙摆形状的变化就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裙子,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
裙子外形线的变化有很多,如图3——1——1。
下装结构(一)波浪裙腰鼓型灯笼型3 ------- 1 -------- 1)、裙子各部位名称在学习裙子结构前,应对裙子各部位的名称有所了解,见图3――2―― 1。
、裙子纸样设计的依据裙子是覆盖人体下身的服装,因此分析人体腰围线以下的体型特征是裙子纸样设计的基础。
1在臀围线以上腰围细,臀围粗,总体近似呈圆台体,前有腹凸,后有臀凸,且腹凸的位置高于臀凸(要求前省长短于后省长)的位置,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主要是腰部的运动状态。
2 •在臀围线以下主要是下肢结构,围度逐渐减小,应该更多考虑运动状态,臀部运动主要有直立、坐下、前屈等动作。
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包括臀部运动和人体行走的尺度。
大表3-3-1 腰部变化尺度单位:CM运动姿势动作腰围增加量裙子纸样作用点正常直立姿势450前屈 1.1 腰围加放量90o前屈 1.8 腰围加放量坐着正坐 1.5~1.6 腰围加放量900前屈 2.7~2.9 腰围加放量表3-3-2 臀部变化尺度单位:CM 运动姿势动作臀部增加量裙子纸样作用点正常直立姿势450前屈0.6 臀围加放量900前屈 1.3 臀围加放量坐姿正坐 2.6~2.9 臀围加放量900前屈 3.5~4.0 臀围加放量表3-3-3 人体行走尺度单位:CM 动作距离两膝围度裙子纸样作用点行走65~73 82~112 裙摆松度登高20~40 98~128 裙摆松度U四、裙子纸样设计注意点实验取一长方形布料,使其长度等于人体腰线至膝关节的距离,其宽等于人体臀围,将这一方布覆在人体上,形成垂直状圆筒形。
服装设计裙子结构裙子作为女性最常穿的服装之一,其结构设计与剪裁十分重要。
一个好的裙子结构不仅能够将女性身材优势展现出来,还能够提升整体的美观度。
下面将以普通裙子为例,探讨一下其结构。
首先是裙子的上半部分,也就是上身部分。
上身部分有许多的设计细节,比如领口、袖口、腋下的剪裁等等。
领口可以根据裙子的设计风格来选择,常见的有圆领、V领、方领等。
袖口也有各种风格,比如长袖、短袖、无袖等,根据裙子的季节和款式来选择。
腋下的剪裁也十分重要,可以采用一些工艺技巧来凸显女性的曲线美。
其次是裙子的中间部分,也就是裙身。
裙身的剪裁可以根据身体的曲线来设计,有亮点突出和简单直接两种方式。
亮点突出的设计可以通过褶皱、折痕、扭曲等方式来达到,这样能够起到修饰身材的作用。
简单直接的设计可以通过修身或宽松的剪裁方式来展现女性的美态。
裙子的下半部分是裙摆。
裙摆的设计采用的形状和长度可以根据裙子的风格和场合来选择。
常见的裙摆形状有A型、钟型、直筒等,长度有长裙、中裙、短裙等。
裙摆的设计还可以加入一些饰边的装饰,比如褶皱、花边、蕾丝等,这样可以增加裙子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除了以上的结构设计外,裙子的面料和颜色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裙子的面料选择可以根据季节和款式来决定,常见的面料有棉布、丝绸、麻布等。
面料的选择不仅要舒适,还要具有一定的质感和流动感。
颜色的选择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肤色来选择,不同的颜色会给人不同的感觉,比如亮色会显得活泼和年轻,暗色则显得庄重和端庄。
最后,裙子的结构设计还需要考虑一些细节处理的问题。
比如服装的缝合点、收边处理、纽扣、拉链等等。
这些细节的处理能够提升整体的质感和品味。
总结起来,一个好的服装设计裙子结构需要考虑上身部分、中间部分和下身部分的剪裁,面料和颜色的选择,以及细节处理的问题。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一件合身、美观、舒适、时尚的裙子。
裙装结构设计在服装结构这门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裙装结构变化较多,可以采取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在这个项目的教学教案的编写中,做了以下几个创新点。
1、情境模式与教学活动的设计。
在进入课堂教学中,展示关于各类裙子图片的展示,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师生情感、欲望、求知、探索精神的高度统一,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能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得到主动、全面的发展。
1、从图片中观察这些裙子是怎样变化的?2、从图片可以分析出裙子的款式变化是很多的,今天学习裙子结构设计。
短裙、超短裙短裙齐膝裙中庸裙长裙曳地裙(2)按裙腰分:装腰、无腰、连腰、低腰、高腰。
(3)按裙子外形分:H型、A型、Y型。
H 型 A 型 Y 型2、裙子尺寸控制裙子尺寸主要是三围的尺寸,三围指腰围、臀围与裙摆围。
(1)腰围后中心线分割,上端装拉链,下摆开衩。
裙子长短差异较大,开衩位置也各不相同。
②线,即提问中的侧面、腰、臀等术语。
③点,裙装中相关点的名称。
腰头(4)、制图说明 ①裙子的收省原理 裙子围度是采用臀围1/4分配方法来制作的,故腰部需要收一定的省量才能合体。
腰部收省是由于臀腰的差量引起的。
省量的大小是由臀腰差决定的,其次,我们通过分析人体的臀腰部形态,发现标准人体的臀突大于腹突。
所以前后的收省量大小也不一样。
标准人体的臀突围低于腹突围,所以前后的省长也不一样。
②裙长、臀围、摆围的关系在裙长和臀围一定的情况下,裙摆围越小,腰省越大,反之,越小。
一般情况下,摆围大于腰围时腰省比较小,甚至无腰省,这样的裙子形状,人们称它为圆台行(俗称喇叭裙)。
摆围小于臀围时腰省往往比较大,这样的裙子形状,人们称为倒圆台行(俗称旗袍式),摆围等于臀围的裙子形状为圆柱形(俗称直筒式),它的腰省介于两者之间。
③为什么裙子的后腰缝线要低落1cm 左右东方女性与西方女性相比,臀部略有下垂,致使后腰至臀部之间的斜坡显得偏长而有平坦,并在上部处略有凹进,腹部有明显的隆起现象,从侧面观察,腰际至臀底部呈S 形。
下装结构(一)
第三章直筒裙纸样设计
第一节裙子介绍
一、裙子概念与分类
在人体腰围线以下穿着的服装被称为下装。
下装又分为裙装和裤装两大类,他们在结构设计上既有共性,又存在差异。
裙装是下装的一种,主要是女性所穿着的服装。
我们通常所说的裙装主要是以独立形式存在的裙子,但有时也把连衣裙称为裙装。
裙子是覆盖人体下身的服装,是下装的一种,在女装中所占的比例较大。
至今已经成为现代女性不可缺少的服装之一。
裙子的款式可以根据时代的要求和流行趋势进行变化,种类繁多,风格各异,能够充分体现女性的优美体态。
裙子的种类繁多,款式各异,长短不一。
但是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分类方法:
1.按裙子廓型的变化分类:紧身裙、A型裙、斜裙、半圆裙和整圆裙。
2.按裙子的长短分类:裙长及膝的被称为标准裙,膝以上的被称为短裙,再短的被称为超短裙或迷你裙,裙长在膝以下至小腿部位的被称为半长裙,裙长至脚踝的被称为长裙。
超短裙、短裙、及膝裙、中长裙和长裙。
在以上变化的基础之上再加以分割、收褶、腰位以及裙摆形状的变化就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裙子,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要。
裙子外形线的变化有很多,如图3——1——1。
筒型裙A型裙鱼尾裙育克裙
波浪裙腰鼓型灯笼型
(3——1——1)
二、裙子各部位名称
在学习裙子结构前,应对裙子各部位的名称有所了解,见图3——2——1。
(3——2——1)
三、裙子纸样设计的依据
裙子是覆盖人体下身的服装,因此分析人体腰围线以下的体型特征是裙子纸样设计的基础。
1.在臀围线以上腰围细,臀围粗,总体近似呈圆台体,前有腹凸,后有臀凸,且腹凸的位置高于臀凸(要求前省长短于后省长)的位置,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主要是腰部的运动状态。
2.在臀围线以下主要是下肢结构,围度逐渐减小,应该更多考虑运动状态,臀部运动主要有直立、坐下、前屈等动作。
这一部分的运动状态包括臀部运动和人体行走的尺度。
(3——3——1)
表3-3-1 腰部变化尺度单位:CM
运动姿势动作腰围增加量裙子纸样作用点正常直立姿势45º前屈 1.1 腰围加放量
90º前屈 1.8 腰围加放量坐着正坐 1.5~1.6 腰围加放量
90º前屈 2.7~2.9 腰围加放量表3-3-2 臀部变化尺度单位:CM 运动姿势动作臀部增加量裙子纸样作用点正常直立姿势45º前屈0.6 臀围加放量
90º前屈 1.3 臀围加放量坐姿正坐 2.6~2.9 臀围加放量
90º前屈 3.5~4.0 臀围加放量表3-3-3 人体行走尺度单位:CM 动作距离两膝围度裙子纸样作用点行走65~73 82~112 裙摆松度登高20~40 98~128 裙摆松度
四、裙子纸样设计注意点
1.因为腰臀围度存在差异,所以比较合体的裙子纸样必须设计省。
(3——1——4)
实验
取一长方形布料,使其长度等于人体腰线至膝关节的距离,其宽等于人体臀围,将这一方布覆在人体上,形成垂直状圆筒形。
由于人体腰围与臀围之间存在间隙,为使其与人体相吻合,
方法一腰部装松紧,效果腰围处符合人体,腰围以下较蓬松
方法二需将多余部分用针别去形成省,效果腰围至臀围较合体
腰围和臀围之间的体型近似圆台体而且腹凸和臀凸不是一个凸点,是一个范围,这些特征决定裙子省位的设计相对上衣而言比较灵活,可以在腰围线上相对平行移动。
臀凸的突起范围小于腹凸的突起范围,因此前片裙省相对于后片裙省更灵活。
2.裙子腰围和臀围设计的加放量必须满足人体腰部和臀部运动的需要。
3.人体行走尺度是裙摆大小设计的依据。
五、规格设计
1.腰围:在表5-1中可以查到腰围变化的范围是0~3CM,从服装压力舒适性的角度考虑,人体在腰围尺寸缩小2CM时不会感到不舒服,另外由于女性穿着裙子时一般不会束皮带,基于这两点考虑裙子腰围加放量比较小,在0~2CM之间。
如果面料是弹性面料,加放量可以取零。
2.臀围:臀围变化的范围是0~4CM,对于一般面料而言臀围加放量的最小值为4CM,弹性面料加放量可以取得小一些,但一般不会小于臀围,弹性很大的针织面料除外。
臀围加放量的设计与裙子的款式有关,紧身裙的加放量在4~6,A型裙的加放量为6~8CM,其他裙型的加放量在8CM以上。
弹性面料可适当减少。
3.长度:裙子长度的设计主要决定于款式。
长度设计可以参考表5-4。
4.裙摆围:裙摆围度的大小与款式和裙长有关,当裙摆小于正常行走的尺度时可以考虑采用其他的方法增强裙子的功能性,例如紧身裙在裙长超过40CM时一般会设计开衩或褶裥,不然行走会受到影响。
表5-4 裙子长度设计参考表单位:CM
种类参考公式
超短裙0.3*身高±常数
短裙0.4*身高-常数
及膝裙0.4*身高
中长裙0.5*身高-常数
长裙0.5*身高+常数
第二节直筒裙结构设计
一、直筒裙款式图
直筒裙是裙装中的基本裙种,由于它造型结构简洁,一直被人们广泛的接受,并逐步发展变化出许多直身裙类的裙子。
直筒裙的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腰部和臀部比较合体,二是裙摆围度较小。
规格尺寸(cm)
部位裙长腰围臀围腰高腰宽尺寸70 74 98 20 3
对规格尺寸的理解
⏹一般人体的净尺寸是不可以直接用来进行结构制图,必须加放一定松量
⏹松量包括人体的呼吸量和款式松量
规格尺寸是已经加放好呼吸量和款式松量的尺寸
规格设计
裙装作为下装,其结构与形态不能妨碍下肢的运动。
如人在进行站立、行走、跑、跳、坐、上下台阶等一系列活动时,其臀围与腹围尺寸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且裙摆宽度也要符合人体运动时的要求。
因此
1. 腰围:服装压力舒适性的角度考虑,人体在腰围尺寸缩小2CM时不会感到不舒服,另外由于女性穿着裙子时一般不会束皮带,基于这两点考虑裙子腰围加放量比较小,在0~2CM 之间。
如果面料是弹性面料,加放量可以取零。
2.臀围:臀围变化的范围是0-4CM,对于一般面料而言臀围加放量的最小值为4CM,弹性面料加放量可以取得小一些,但一般不会小于臀围,弹性很大的针织面料除外。
臀围加放量的设计与裙子的款式有关,紧身裙的加放量在4~6 CM,A型裙的加放量为6~8CM,其他裙型的加放量在8CM以上。
弹性面料可适当减少。
3.长度:裙子长度的设计主要决定于款式。
4.裙摆围:裙摆围度的大小与款式和裙长有关,当裙摆小于正常行走的尺度时可以考虑采用其他的方法增强裙子的功能性,例如紧身裙在裙长超过40CM时一般会设计开衩或褶裥,不然行走会受到影响。
二、结构制图步骤
制图注意事项
1、制图单位cm,制图比例1:5
2、以净缝制图,制完后再加放缝份
3、在制图中要引用许多公式,服装界将这些公式称为“经验公式”,他的产生具有一定理论依据,带有普遍性,初次接触需加记忆。
1、基础线
①腰围线(上平线)
①~②下摆线(②裙长线)L -腰宽=70-3=67.0cm
①~③腰高20.0cm 20.0 - 3.0(腰宽)=17.0(③立裆深线)
④~⑤④前中线⑤后中线
两线之间的距离为H / 2 = 49.0cm
⑤~⑥前臀围大H/4 = 24.5 cm
后臀围大H/4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