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组串式逆变器和集中式逆变器优缺点

组串式逆变器和集中式逆变器优缺点

组串式逆变器和集中式逆变器优缺点
组串式逆变器和集中式逆变器优缺点

前言:国家能源局下放通知,2014年国内光伏新装总容量达14G,其中分布式8G,地面电站6G。分布式光伏电站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国家电网对分布式光伏电站要求如下:单个并网点小于6MW,年自发自用电量大于50%;8KW以下可接入220V;8KW-400KW可接入380V;400KW-6MW可接入10KV。根据逆变器的特点,光伏电站逆变器选型方法:220V项目选用单相组串式逆变器,8KW-30KW选用三相组串式逆变器,50KW

以上的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组串式逆变器和集中式逆变器。

逆变器方案对比:

集中式逆变器:设备功率在50KW到630KW之间,功率器件采用大电流IGBT,系统拓扑结构采用DC-AC一级电力电子器件变换全桥逆变,工频隔离变压器的方式,防护等级一般为IP20。体积较大,室内立式安装。

组串式逆变器:功率小于30KW,功率开关管采用小电流的MOSFET,拓扑结构采用DC-DC-BOOST升压和DC-AC全桥逆变两级电力电子器件变换,防护等级一般为IP65。

体积较小,可室外臂挂式安装。

系统主要器件对比:

集中式逆变器:光伏组件,直流电缆,汇流箱,直流电缆,直流汇流配电,直流电缆,逆变器,隔离变压器,交流配电,电网。

组串式逆变器:组件,直流电缆,逆变器,交流配电,电网。

主要优缺点和适应场合:

1、集中式逆变器一般用于日照均匀的大型厂房,荒漠电站,地面电站等大型发电系统

中,系统总功率大,一般是兆瓦级以上。

主要优势有:

(1)逆变器数量少,便于管理;

(2)逆变器元器件数量少,可靠性高;

(3)谐波含量少,直流分量少电能质量高;

(4)逆变器集成度高,功率密度大,成本低;

(5)逆变器各种保护功能齐全,电站安全性高;

(6)有功率因素调节功能和低电压穿越功能,电网调节性好。

主要缺点有:

(1)直流汇流箱故障率较高,影响整个系统。

(2)集中式逆变器MPPT电压范围窄,一般为450-820V,组件配置不灵活。在阴雨

天,雾气多的部区,发电时间短。

(3)逆变器机房安装部署困难、需要专用的机房和设备。

(4)逆变器自身耗电以及机房通风散热耗电,系统维护相对复杂。

(5)集中式并网逆变系统中,组件方阵经过两次汇流到达逆变器,逆变器最大功率跟踪功能(MPPT)不能监控到每一路组件的运行情况,因此不可能使每一路组件都处于最佳工作点,当有一块组件发生故障或者被阴影遮挡,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

(6)集中式并网逆变系统中无冗余能力,如有发生故障停机,整个系统将停止发电。

2、组串式逆变器适用于中小型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小型地面电站。

主要优势有:

(1)组串式逆变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光伏串对应一个逆变器,直流端具有最大功

率跟踪功能,交流端并联并网,其优点是不受组串间模块差异,和阴影遮挡的影响,同时减少光伏电池组件最佳工作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最大程度增加了发电量。

(2)组串式逆变器MPPT电压范围宽,一般为250-800V,组件配置更为灵活。在阴雨天,雾气多的部区,发电时间长。

(3)组串式并网逆变器的体积小、重量轻,搬运和安装都非常方便,不需要专业工具

和设备,也不需要专门的配电室,在各种应用中都能够简化施工、减少占地,直流线路连接也不需要直流汇流箱和直流配电柜等。组串式还具有自耗电低、故障影响小、更换维护方便等优势。

主要缺点有:

(1)电子元器件较多,功率器件和信号电路在同一块板上,设计和制造的难度大,可靠性稍差。

(2)功率器件电气间隙小,不适合高海拔地区。户外型安装,风吹日晒很容易导致外壳和散热片老化。

(3)不带隔离变压器设计,电气安全性稍差,不适合薄膜组件负极接地系统,直流分量大,对电网影响大。

(4)多个逆变器并联时,总谐波高,单台逆变器THDI可以控制到2%以上,但如果超过40台逆变器并联时,总谐波会迭加。而且较难抑制。

(5)逆变器数量多,总故障率会升高,系统监控难度大。

(6)没有直流断路器和交流断路器,没有直流熔断器,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不容易断开。

(7)单台逆变器可以实现零电压穿越功能,但多机并联时,零电压穿越功能、无功调节、有功调节等功能实现较难。

集中式和组串式逆变器方案对比

集中式和组串式逆变器方案对比 1.方案介绍 兆瓦级箱式逆变站解决方案:1MV 单元采用一台兆瓦级箱式逆变站, 2台500kW 併网逆变器(集成直流配电柜)、交流配电箱等设备,该箱式逆变站箱 体防护等级可达IP54,可直接室外安装,无需建造逆变器室土建房 兆瓦级箱式逆变站解决方案 集中式解决方案:1MV 单元需建设逆变器室,内置2台500kW 并网逆变器(集成直 内部集成 1 1 1 1 1 -------------- I 1 1 1 1 1 1 * > 1 1 1 I 1 1亠 79 世纪新能源网 w ww, NG21 ,com Vi am

流配电柜)、1台通讯柜等设备。现场需要建造逆变器土建房 组串式解决方案:1MV 单元采用40台28kW 组串式并网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防护 等级IP65,可安装在组件支架背后。 iL 朴 盅出材. " .'I 世纪新能源网 2.方案对比 2.1投资成本对比 组串式解决方案: 单位 数审 曲梢1万元) 0汇1交湍■「斋箱 曽 5 0i 45X5^X25 阴画组串式谨变养 40 1. LL 1. 11. L- 霞鏡组升压变压器 台 1 怡 pvfi^iJE.交瘵践绩 1 15 合计 y&. sb ■ 世? W AT ■ 集中式解决方案: 单奋 价格(万元1 16汇】直流汇盜箝 14 0,3X14=4,2 E03kW A 伏井网逆变器 台 15>:2-30 世纪新能源网 N€21

备注:以上价格来源于各设备厂商及系统集成商,此报价仅供参考。设备数量均 按照1MV单元计算。 2.2可靠性对比 (1)元器件对比 集中式解决方案:1MV配置2台集中式并网逆变器,单台设备采用单级拓扑设计,共用功率模块6个,2台并网逆变器共12个。单兆瓦配置设备少、总器件数少,发电单元更加可靠。另外,集中式逆变器采用金属薄膜电容,MTBF超过10万小时,保证25年无需更换。 组串式解决方案:1MW配置40台组串式并网逆变器,单台设备采用双级拓扑设计,共用功率模块12个,40台并网逆变器共480个。功率器件电气间隙小,不适合高海拔地区。组串式逆变器采用户外安装,风吹日晒很容易导致外壳和散热片老化;且单兆瓦配置设备数量多、总器件数多,可靠性低;采用铝电解电容,MTBF仅为数千个小时,且故障后无法现场更换。 (2)应用业绩对比 集中式解决方案:集中式并网逆变器在大型地面电站中应用广泛,国内目前99%的光伏电站均采用该类型并网逆变器,市场占有率高,认可度高。 组串式解决方案:组串式并网逆变器在大型地面电站中的应用极少,国内目前只

逆变器自己制作过程大全

通用纯正弦波逆变器制作 概述 本逆变器的PCB设计成12V、24V、36V、48V这几种输入电压通用。制作样机是12V输入,输出功率达到1000W功率时,可以连续长时间工作。 该逆变器可应用于光伏等新能源,也可应用于车载供电,作为野外应急电源,还可以作为家用,即停电时使用蓄电池给家用电器供电。使用方便,并且本逆变器空载小,效率高,节能环保。 设计目标 1、PCB板对12V、24V、36V、48V低压直流输入通用; 2、制作样机在12V输入时可长时间带载1000W; 3、12V输入时最高效率大于90%; 4、短路保护灵敏,可长时间短路输出而不损坏机器。 逆变器主要分为设计、制作、调试、总结四部分。下面一部分一部分的展现。 第一部分设计 1.1 前级DC-DC驱动原理图 DC-DC驱动芯片使用SG3525,关于该芯片的具体情况就不多介绍了。其外围电路按照pdf里面的典型应用搭起来就OK。震荡元件Rt=15k,Ct=222时,震荡频率在21.5KHz左右。用20KHz左右的频率较好,开关损耗小,整流管的压力也小些,有利于效率的提高。不过频率低,不利于器件的小型化,高压直流纹波稍大些。 电池欠压保护,过压保护以及过流保护在DC-DC驱动上实现。用比较器搭成自锁电路,比较器输出作用于SG3525的shut_down引脚即可。保护电路均是比较器搭建的常规电路。DC-DC驱动部分使用了准闭环,轻载时,准闭环将高压直流限制在380V左右,一旦负载加重前级立即进入开环模式,以最高效率运行。并且使用了光耦隔离,前级输入和输出在电气上是隔离开的,这样设计也是为了安全。如图1.1所示,是DC-DC驱动电路原理图。

纯正弦波逆变器哪个好_纯正弦波逆变器排行榜

纯正弦波逆变器哪个好_纯正弦波逆变器排行榜 纯正弦波逆变器哪个好纯正弦波的逆变器好,困为谐波分量少,功率因数更高。 纯正弦波的逆变器 连续输出功率:1000W 峰值输出功率:2000W 直流输入:12V 交流输入电压:100-120V/60Hzor220V-240V/60Hz 主要优点:其输出波形为纯正弦波,较修正正弦波而言,这种波形稳定,不失真,不易变形,带载能力强,接近于市电的供电能力。 带感性负载如微波炉和电机,具有使负载工作更快,并有效减少设备产生的噪音。提供持续稳定的交流电,保证设备持续正常工作。 纯正弦波和修正弦波逆变器有什么区别纯正弦波的才能称为正弦波,所谓修正正弦波更接近于方波。纯正弦波逆变器可以驱动常见的任何可以接入市电的设备,而修正正弦波对负载有很多限制,比如带电阻类负载(白炽灯、电炉(电磁炉除外)等负载)是没问题的,但电容类负载(比如充电的LED手电筒)在脉冲的边沿会出现冲击电流,导致电容类负载在修正正弦波供电时极易损坏,电感类负载(使用电动机的电器)工作也会出现异常。这个我以前做过专门的测试,下面照片中示波器的图像就是逆变器的输出波形,由于输出电压较高,已经在示波器探头上使用电阻进行100:1的分压。 下面图片中这个就是纯正弦波逆变器的输出波形: 下面这个图片中的示波器图像是修正正弦波逆变器输出的所谓“修正正弦波”: 1、西门子:世界上最大的机电类/电气工程与电子公司之一,世界500强企业; 2、西蒙Simon: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内产品专利近百项,其产品畅销国内外; 3、罗格朗-TCL:电气行业的领导品牌,十大品牌,TCL-罗格朗国际电工; 4、奇胜Clipsal:全球著名品牌,亚洲最大的电工产品品牌之一;

集中式与组串式逆变器的优缺点比较

集中式逆变器:光伏组件,直流电缆,汇流箱,直流电缆,直流汇流配电,直流电缆,逆变器,隔离变压器,交流配电,电网。 组串式逆变器:组件,直流电缆,逆变器,交流配电,电网。 主要优缺点和适应场合 1、集中式逆变器一般用于日照均匀的大型厂房,荒漠电站,地面电站等大型发电系统中,系统总功率大,一般是兆瓦级以上。 主要优势 (1)便于维护管理; (2)逆变器集成度高,功率密度大,成本低; (3)逆变器各种保护功能齐全,电站安全性高; (4)有功率因素调节功能和低电压穿越功能,电网调节性好。 主要缺点 (1)直流汇流箱故障率较高,影响整个系统。 (2)集中式逆变器MPPT电压范围窄,一般为450-820V,组件配置不灵活。在阴雨天,雾气多的部区,发电时间短。 (3)逆变器机房安装部署困难、需要专用的机房和设备。 (4)逆变器自身耗电以及机房通风散热耗电,系统维护相对复杂。

(5)集中式并网逆变系统中,组件方阵经过两次汇流到达逆变器,逆变器最大功率跟踪功能(MPPT)不能监控到每一路组件的运行情况,因此不可能使每一路组件都处于最佳工作点,当有一块组件发生故障或者被阴影遮挡,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 (6)集中式并网逆变系统中无冗余能力,如有发生故障停机,整个系统将停止发电。 2、组串式逆变器适用于中小型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中型地面光伏电站。 主要优势 (1)组串式逆变器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光伏串对应一个逆变器,直流端具有最大功率跟踪功能,交流端并联并网,其优点是不受组串间模块差异,和阴影遮挡的影响,同时减少光伏电池组件最佳工作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最大程度增加了发电量。 (2)组串式逆变器MPPT电压范围宽,一般为250-800V,组件配置更为灵活。在阴雨天,雾气多的部区,发电时间长。 (3)组串式并网逆变器的体积小、重量轻,搬运和安装都非常方便,不需要专业工具和设备,也不需要专门的配电室,在各种应用中都能够简化施工、减少占地,直流线路连接也不需要直流汇流箱和直流配电柜等。组串式还具有自耗电低、故障影响小、更换维护方便等优势。 主要缺点 (1)电子元器件较多,功率器件和信号电路在同一块板上,设计和制造的难度大。(2)功率器件电气间隙小,不适合高海拔地区。户外型安装,风吹日晒很容易导致外壳和散热片老化。

10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详解

10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详解 10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详解 作者:老寿 这个机器,输入电压是直流是12V,也可以是24V,12V时我的目标是800W,力争1000W,整体结构是学习了钟工的3000W机器.具体电路图请参考:1000W正弦波逆变器(直流12V转交流220V)电路图 也是下面一个大散热板,上面是一块和散热板一样大小的功率主板,长228MM,宽140MM。升压部分的4个功率管,H桥的4个功率管及4个TO220封装的快速二极管直接拧在散热板;DC-DC升压电路的驱动板和SPWM的驱动板直插在功率主板上。 因为电流较大,所以用了三对6平方的软线直接焊在功率板上: 吸取了以前的教训:以前因为PCB设计得不好,打了很多样,花了很多冤枉钱,常常是PCB打样回来了,装了一片就发现了问题,其它的板子就这样废弃了。所以这次画PCB 时,我充分考虑到板子的灵活性,尽可能一板多用,这样可以省下不少钱,哈哈。

如上图:在板子上预留了一个储能电感的位置,一般情况用准开环,不装储能电感,就直接搭通,如果要用闭环稳压,就可以在这个位置装一个EC35的电感。 上图红色的东西,是一个0.6W的取样变压器,如果用差分取样,这个位置可以装二个200K的降压电阻,取样变压器的左边,一个小变压器样子的是预留的电流互感器的位置,这次因为不用电流反馈,所以没有装互感器,PCB下面直接搭通。 上面是SPWM驱动板的接口,4个圆孔下面是装H桥的4 个大功率管,那个白色的东西是0.1R电流取样电阻。二个 直径40的铁硅铝磁绕的滤波电感,是用1.18的线每个绕90圈,电感量约1MH,磁环初始导磁率为90。 上图是DC-DC升压电路的驱动板,用的是KA3525。这次 共装了二板这样的板,一块频率是27K,用于普通变压器驱动,还有一块是16K,想试试非晶磁环做变压器效果。 H桥部分的大功率管,我有二种选择,一种是常用的IRFP460,还有一种是IGBT管40N60,显然这二种管子不是同一个档次的,40N60要贵得多,但我的感觉,40N60的确要可靠得多,贵是有贵的道理,但压降可能要稍大一点。 这是TO220封装的快恢复二极管,15A 1200V,也是张工

正弦波逆变器驱动芯片介绍

光伏逆变器6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解 自从公布了1KW正弦波逆变器的制作过程后,有不少朋友来信息,提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都是象我这样的初学者。为此,我又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制作了这台600W的正弦波逆变器,该机有如下特点: 1.SPWM的驱动核心采用了单片机SPWM芯片,TDS2285,所以,SPWM驱动部分相对纯硬件来讲,比较简单,制作完成后要调试的东西很少,所以,比较容易成功。 2.所有的PCB全部采用了单面板,便于大家制作,因为,很多爱好者都会自已做单面的PCB,有的用感光法,有点用热转印法,等等,这样,就不用麻烦PCB厂家了,自已在家里就可以做出来,当然,主要的目的是省钱,现在的PCB厂家太牛了,有点若不起(我是万不得已才去找PCB 厂家的)。 3.该机所有的元件及材料都可以在淘宝网上买到,有了网购真的很方便,快递送到家,你要什么有什么。 如果PCB没有做错,如果元器件没有问题,如果你对逆变器有一定的基

础,我老寿包你制作成功,当然,里面有很多东西要自已动手做的,可以尽享自已动手的乐趣。 4.功率只有600W,一般说来,功率小点容易成功,既可以做实验也有一定的实用性。 下面是样机的照片和工作波形:

一、电路原理: 该逆变器分为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做一块PCB板。分别是“功率主板”;“SPWM驱动板”;“DC-DC驱动板”;“保护板”。 1.功率主板: 功率主板包括了DC-DC推挽升压和H桥逆变两大部分。 该机的BT电压为12V,满功率时,前级工作电流可以达到55A以上,DC-DC升压部分用了一对190N08,这种247封装的牛管,只要散热做到

组串式逆变器与集中式逆变器优缺点PK

组串式逆变器与集中式逆变器优缺点PK 方案对比 集中式逆变器:设备功率在50KW到630KW之间,功率器件采用大电流IGBT,系统拓扑结构采用DC-AC一级电力电子器件变换全桥逆变,工频隔离变压器的方式,防护等级一般为IP20。体积较大,室内立式安装。 组串式逆变器:功率小于30KW,功率开关管采用小电流的MOSFET,拓扑结构采用DC-DC-BOOST升压和DC-AC全桥逆变两级电力电子器件变换,防护等级一般为IP65。体积较小,可室外臂挂式安装。 系统主要器件对比 集中式逆变器:光伏组件,直流电缆,汇流箱,直流电缆,直流汇流配电,直流电缆,逆变器,隔离变压器,交流配电,电网。 组串式逆变器:组件,直流电缆,逆变器,交流配电,电网。 主要优缺点和适应场合 1、集中式逆变器一般用于日照均匀的大型厂房,荒漠电站,地面电站等大型发电系统中,系统总功率大,一般是兆瓦级以上。 主要优势

(1)便于维护管理; (2)逆变器集成度高,功率密度大,成本低; (3)逆变器各种保护功能齐全,电站安全性高; (4)有功率因素调节功能和低电压穿越功能,电网调节性好。 主要缺点 (1)直流汇流箱故障率较高,影响整个系统。 (2)集中式逆变器MPPT电压范围窄,一般为450-820V,组件配置不灵活。在阴雨天,雾气多的部区,发电时间短。 (3)逆变器机房安装部署困难、需要专用的机房和设备。 (4)逆变器自身耗电以及机房通风散热耗电,系统维护相对复杂。 (5)集中式并网逆变系统中,组件方阵经过两次汇流到达逆变器,逆变器最大功率跟踪功能(MPPT)不能监控到每一路组件的运行情况,因此不可能使每一路组件都处于最佳工作点,当有一块组件发生故障或者被阴影遮挡,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发电效率。 (6)集中式并网逆变系统中无冗余能力,如有发生故障停机,整个系统将停止发电。

逆变器制作全过程(新手必看)

制作600W的正弦波逆变器 该机具有以下特点: 1.SPWM的驱动核心采用了单片机SPWM芯片,TDS2285,所以,SPWM驱动部分相对纯硬件来讲,比较简单,制作完成后要调试的东西很少,所以,比较容易成功。 2.所有的PCB全部采用了单面板,便于大家制作,因为,很多爱好者都会自已做单面的PCB,有的用感光法,有点用热转印法,等等,这样,就不用麻烦PCB厂家了,自已在家里就可以做出来,当然,主要的目的是省钱,现在的PCB厂家太牛了,有点若不起(我是万不得已才去找PCB厂家的)。 3.该机所有的元件及材料都可以在淘宝网上买到,有了网购真的很方便,快递送到家,你要什么有什么。如果PCB 没有做错,如果元器件没有问题,如果你对逆变器有一定的基础,我保证你制作成功,当然,里面有很多东西要自已动手做的,可以尽享自已动手的乐趣。 4.功率只有600W,一般说来,功率小点容易成功,既可以做实验也有一定的实用性。 下面是样机的照片和工作波形:

一、电路原理: 该逆变器分为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做一块PCB板。分别是“功率主板”;“SPWM驱动板”;“DC-DC驱动板”;“保护板”。 1.功率主板: 功率主板包括了DC-DC推挽升压和H桥逆变两大部分。该机的BT电压为12V,满功率时,前级工作电流可以达到55A以上,DC-DC升压部分用了一对190N08,这种247封装的牛管,只要散热做到位,一对就可以输出600W,也可以用IRFP2907Z,输出能力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主变压器用了EE55的磁芯,其实,就600W而言,用EE42也足够了,我是为了绕制方便,加上EE55是现存有的,就用了EE55。关于主变压器的绕制,下面再详细介绍。前级推挽部分的供电采用对称平衡方式,这样做有二个好处,一是可以保证大电流时的二个功率管工作状态的对称性,保证不会出现单边发热现象;二是可以减少PCB反面堆锡层的电流密度,当然,也可以大大减小因为电流不平衡引起的干扰。高压整流快速二极管,用的是TO220封装的RHRP8120,这种管子可靠性很好,我用的是二手管,才1元钱一个。高压滤波电容是470uf/450V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用的容量大一些,对改善高压部分的负载特性和减少干扰都有好处。H桥部分用的是4个IRFP460,耐压500V,最大电流20A,也可以用性能差不多的管子代替,用内阻小的管子可以提高整机的逆变效率。H桥部分的电路采用的常规电路。 下面是功率主板的PCB截图,长宽为200X150MM,因为,这部分的电路比较简单,所以,我没有画原理图,是直接画了PCB图的。该板布板时,曾得到好友的提示帮助,特在此表示感谢。

纯正弦波单相逆变电源主控芯片 U3988剖析

U3988是数字化的、功能完善的正弦波单相逆变电源 / UPS 主控 芯片,它不仅可以输出高精度的SPWM正弦波脉冲序列,还可以实现稳压、保护、市电/逆变自动切换、充电控制等功能,并且具备LED指示灯驱动、蜂鸣器控制、逆变桥控制引脚,从而可以利用该芯片组成一个完整的逆变电源/UPS系统,用该芯片控制的逆变桥输出,既可以是传统的工频变压器结构,也可以是高频升压后的直接逆变结构。为方便生产过程中的调试,该芯片还具备测试模式,在该模式下,所有的保护功能、市电切换、充电控制均不起作用,仅工作在可以稳压的逆变状态,为最基本的调试和测试提供了方便。 U3988 的内部构成主要有:正弦波发生器、双极性调制脉冲产生逻辑、50Hz(或 60Hz)时基、电压反馈/短路检测、正弦波峰值调压稳压单元、外部扩展的保护响应逻辑、市电过零脉冲过滤、市电电压测量、电池电压测量、逆变控制、充电控制、指示灯控制、蜂鸣器控制、抗干扰自恢复单元构成。整个电路封装成一个18引脚IC(DIP18),其内部结构框图如图一所示: 图二是U3988的引脚图。 VDD是芯片的电源引脚,接单一+5V;GND是地; OSC1、OSC2是时钟引脚,接20MHz晶振; OUTA、OUTB是正弦波SPWM脉冲序列的输出引脚,这两个引脚输出的信号一般要通过死

区控制电路才能送到逆变桥; OUTG是逆变桥使能控制输出,该引脚输出低电平时允许逆变桥工作,输出高电平时则禁止逆变桥工作; AV_CK是逆变输出电压反馈引脚,该引脚接受的是模拟量输入,逆变桥最终输出的正弦波交流电压通过反馈电路送到该引脚,由芯片对逆变输出电压实现稳压、调压和短路检测; BT_CK是电池电压测量引脚,是模拟量输入引脚,电池电压经过电阻降压送到该引脚,由芯片对电池实现欠压保护、充电检测,若不需要使用该引脚,可以直接接+5V; AC_CK是市电电压测量引脚,这也是模拟量输入引脚,市电电压经过降压、整流、滤波、电阻分压后,送到该引脚,芯片会根据该引脚电压的变化,判断市电是否异常,并决定是否进行市电/逆变切换;若不需要使用该引脚,也可以直接接+5V; ACPLUS引脚是市电检测输入,芯片由此引脚的高低电平判断市电的有无;有市电时要将该引脚拉成低电平,对于检测市电的电路,如果为了提高响应速度而不采用滤波电容,也是允许的,虽然在该引脚的低电平信号中含有过零脉冲,但并不会使U3988频繁地进入逆变状态,因为在芯片的内部有过零脉过滤逻辑; AC/DC引脚是市电/逆变控制输出,输出高电平时为市电,输出低电平时为逆变; CHARG引脚是充电控制输出,高电平有效; LED_L引脚是逆变/欠压指示输出,低电平时表示逆变状态,闪烁时表示欠压; LED_P引脚是保护指示输出,当检测到短路或者外部的扩展保护时,芯片停止逆变,进入保护状态,此时指示灯闪烁; PROT引脚是扩展保护输入引脚,高电平有效,用户可以通过外部的或门逻辑实现过流、过温等保护输入,该引脚在逆变和市电状态都可以响应外部的保护请求; BEEP/TEST是双向引脚,正常工作时是蜂鸣器控制输出引脚,通过三极管驱动电磁式蜂鸣器,当在芯片加电的瞬间,该引脚是输入引脚,用来检测外部TEST跳线的状态;关于该引脚的详

集中式、组串和散式逆变器比较专题

集中式、组串式和集散式逆变器比 较 技术专题

目前适用于大型光伏电站的逆变器主流产品包括集中式、组串式和集散式逆变器,各有利弊和优缺点。为更好的为本项目选择合适的逆变器,做此逆变器比较专题报告。集中式、组串式和集散式逆变器的主要优缺点、适应场合和比选结论详述如下: 1集中式、组串式和集散式逆变器概述 集中式逆变器:国内主流设备功率一般不超过630kW,功率器件采用大电流IGBT,系统拓扑结构采用DC-AC一级电力电子器件变换全桥逆变,工频隔离变压器的方式,防护等级一般不低于IP20。体积较大,室内立式安装。系统方案为采用直流汇流箱进行一级汇流,采用集中式逆变器(带MPPT跟踪功能)进行二级汇流及逆变,最后输入升压箱变。 组串式逆变器:功率一般不大于60kW,功率开关管采用小电流的MOSFET,拓扑结构采用DC-DC-BOOST升压和DC-AC全桥逆变两级电力电子器件变换,防护等级一般为IP65。体积较小,可室外壁挂式安装。系统方案为采用组串式逆变器(带多路MPPT跟踪功能)进行一级汇流及逆变,采用交流汇流箱进行二次汇流,最后输入升压箱变。 集散式逆变器:分布式多MPPT,独立跟踪,精度高,发电效率高;分布式DC/DC升压,直流传输电压800V左右、交流并网电压500V左右,传输损耗降低;传输及并网电压高、电流小,逆变器、电缆和箱变的投资都有所下降。系统方案为采用直流汇流箱进行一级汇流(直流汇流箱带多路MPPT跟踪功能),再采用大容量逆变器(不带MPPT跟踪功能)进行二级汇流及逆变,最后输入升压箱变。 光伏场区使用主要器件对比: 集中式逆变方案:光伏组件,直流电缆,直流汇流箱,直流电缆,直流配电柜,直流电缆,集中式逆变器,交流电缆,双分裂箱变。 组串式逆变方案:光伏组件,直流电缆,组串式逆变器,交流电缆,交流汇流箱,交流电缆,双绕组箱变。 集散式逆变方案:光伏组件,直流电缆,智能型带MPPT直流汇流箱,直流电缆,直流配电柜,直流电缆,集散式逆变器,交流电缆,双绕组箱变。

全硬件纯正弦逆变器制作教程

全硬件纯正弦逆变器制作教程 作者:科创论坛尤小翠 注:此文章参考了部分电源网老寿老师和老矿石老师的研究成果 做一个纯正弦逆变器,这个想法9个月之前就有了.做个逆变器,高频的,效率高,体积 小.前级肯定用SG3525或者TL494做的推挽升压,这没啥选择,关键是后级,它决定输 出波形是方波还是正弦波.输出正弦波的后级需要SPWM技术,肯定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使用单片机.的确,使用单片机的好处不少:SPWM波精度高,输出正弦波波形好,稳压精度高,方便加入电压指示功能等,单片机确实非常适合工业量产.但是对于咱们玩家,可不是这样了.单片机不是人人可以掌握的,即便掌握,像我这种只会做电子钟红外遥控之类的初级玩家也很难写出好的SPWM程序.因此,我考虑了全硬件方案. 一、高频前级(原理分析) 在HIFI界,有一句话说前级出声后级出力,同样在逆变界,有前级出功率后级出波形之说。一个好的前级是多么的重要,是确保足够功率输出的保证。 这就是前级电路图啦~ 电路采用了光藕隔离反馈,工作在准闭环模式.轻载或者空载时,由于变压器漏感,输出可能超压,容易穿后级和电容.此时占空比减小输出降低,实测在空载时占空比很小很小,这大概是空载电流小的原因吧(空载电流神一般的~60mA~).

当负载变大后,电路逐渐进入开环模式,以确保足够的电压和功率输出. 注:本图根据老矿石的作品修改 二、全硬件纯正弦后级(原理分析) 老寿老师很久之前就弄过全硬件了,他的方案有SG3525和lm393两种,前者简单,但是最大占空比低(母线电压利用率低),后者最大占空比理论上可以弄到100% (实际也很高)但是电路有点复杂,而且需要双电源供电。我把它们融合了一下,得到了自己的电路。 这是后级的框图 本电路优点: 1.电路极简单,可能为世界上最简单的分立SPWM电路 2.单电源宽电压供电(10V-30V) 3.输出最大占空比高,仿真时最大占空比已经接近100%.这将导致母线电压利用率高,母线电压340V就足够产生230V的工频正弦交流电. 4.隔离输出,受外围电路干扰少 本电路没有使用稳压反馈,故稳压功能全靠前级完成.前级一般由SG3525或者TL494组成,稳压功能不用可惜了. 看本图,由于使用了虚拟双电源,因此单电源供电即可,省略一个辅助电源变压器. 再看驱动板电路图(红圈里的内容是修改过的部分):

正弦波逆变器设计

正弦波逆变器逆变主电路介绍 主电路及其仿真波形 图1主电路的仿真原理图 图1.1是输出电压的波形和输出电感电流的波形。上部分为输出电压波形,下面为电感电流波形。 图1.1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感电流的波形 图1.2为通过三角载波与正弦基波比较输出的驱动信号,从上到下分别为S1、S3、S2、S4的驱动信号,从图中可以看出和理论分析的HPWM调制方式的开关管的工作波形向一致。

图1.2 开关管波形 从图1.3的放大的图形可以看出,四个开关管工作在正半周期,S1和S3工作在互补的调制状态,S4工作在常导通状态,S2截止;在负半周期,S2和S4工作在互补的调制状态,S3工作在常导通状态,S1截止。 图1.3放大的开关管波形 图1.4为主电路工作模态的仿真波形,图中从上到下分别为C3的电压波形、C1的电压波形、S3开关管的驱动波形,S1的驱动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在S1关断的瞬间,辅助电容的电压开始上升,完成充电过程,同时S3上的辅助电容完成放电过程,S3开通。 图1.4工作模态仿真波形 图1.5为开关管的驱动电压波形和电感电流波形图,图中从上到下分别为电

感电流波形、S3驱动波形、S1驱动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当S1关断瞬间到S3开通的瞬间,电感电流为一恒值,S3开通后,电感电流不断下降到S3关断时的最小值,然后到S1开通之前仍然为一恒值,直到S1开通,重复以上过程。根据以上结论可以看出仿真分析状态和前面的理论分析完全符合。 图1.5开关管的驱动电压波形和电感电流波形 2 滤波环节参数设计与仿真分析 2.1 输出滤波电感和电容的选取 对逆变电源而言,由于逆变电路输出电压波形谐波含量较高,为获得良好的正弦波形,必须设计良好的LC 滤波器来消除开关频率附近的高次谐波。 滤波电容C f 是滤除高次谐波,保证输出电压的THD 满足要求。C f 越大,则THD 小,但是C f 不断的增大,意味着无功电流也随之增加,从而增加了逆变电源的 电容容量,同时会导致逆变电源系统体积重量增加,同时电容太大,充放电时间也延长,对输出波形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逆变桥输出调制波形中的高次谐波主要降在滤波电感的两端,所以L 的大小关系到输出波形的质量。要保证输出的谐波含量较低,滤波电感的感值不能太小。增加滤波器电感量可以更好地抑制低次谐波,但是电感量的增加带来体积重量的加大。不仅如此,滤波电感的大小还影响逆变器的动态特性。滤波电感越大,电感电流变化越慢,动态时间越长,波形畸变越严重。而减小滤波电感,可以改善电路的动态性能,则使得输出电流的开关纹波加大,必然增大磁滞损耗,波形也会变差。综合以上的分析,在LC 滤波器的参数设计时应综合考虑。 本文设计的LC 滤波器如图 3.12中所示,电感的电抗2L X L fL ωπ==,L X 随频率的升高而增大。电容的电抗为 112C X C fC ωπ==,C X 随频率的升高而减小。1L C ωω=所对应

正弦波逆变器和修正波逆变器的区别

1.1逆变器功率器件的选择 目前,国内的光伏发电系统(PhotoVoltaic Sys-tem,简称PVS)主要是以直流系统为主,但最普遍的用电负载是交流负载,这使直流供电的光伏电源很难作为商品普及推广。同时,由于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可以不要蓄电池,且维护简单,而节省投资是光伏发电的发展趋势。这些都必须采用交流供电方式,因此逆变器在PVS中的应用也就越来越重要了。逆变器是将直流电变换为交流电的电力变换装置,逆变技术在电力电子技术中已较为成熟。例如:UPS电源中的逆变器,变频技术中的逆变技术、特种电源中的逆变技术和功率调节器中的逆变技术等,这些都已经以产品的形式推向市场,并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 在小容量、低压PVS中,功率器件多使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因其在低压时,具有较低的通态压降和较高的开关频率,但随MOSFET电压的升高,其通态电阻增大。因此,在大容量、高压PVS 中,一般使用绝缘栅晶体管(IGBT)作为功率器件;在100kVA以上特大容量的PVS中,一般采用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作为功率器件。PVS中的逆变驱动电路主要针对功率开关管的门极驱动。要得到好的PWM脉冲波形,驱动电路的设计很重要。近年来,随着微电子及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陆续推出了许多多功能专用集成芯片,如: HIP4801,TLP520,IR2130,EXB841等,它们给应用电路的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1,2]。逆变电源中常用的控制电路主要是为驱动电路提供要求的逻辑和波形,如PWM,SPWM控制信号等。目前,较常用的芯片有国外生产的8XC196,MP16,PIC16C73 和国内生产的TMS320F206,TMS320F240 ,SG3525 等。 1.2 PVS 中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图 在使用蓄电池储能的太阳能PVS 中,蓄电池组的公称电压一般是12V,24V 或48V,因此,逆变电路一般都需进行升压来满足220V 常用交流负载的用电需求。逆变器可按升压原理的不同分为工频和高频两种逆变器,应用中它们的性能差别很大。 (1)工频逆变器 图1示出采用工频变压器升压的逆变电路。它首先把直流电逆变成工频低压交流电;再通过工频变压器升压成220V,50Hz的交流电供负载使用。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各种保护功能均可在较低电压下实现。因其逆变电源与负载之间存有工频变压器,故逆变器运行稳定、可靠、过负荷能力和抗冲击能力强,且能够抑制波形中的高次谐波成分。然而,工频变压器也存在笨重和价格高的问题,而且其效率也比较低。按目前水平制作的小型工频逆变器,其额定负荷效率一般不超过90%,同时因工频变压器在满负荷和轻负荷下运行时铁损基本不变,因而使其在轻负荷下运行的空载损耗较大,效率也较低。 (2)高频逆变器 图2示出采用高频变压器升压的逆变电路。它首先通过高频DC/DC 变换技术,将低压直流电逆变为高频低压交流电;然后经过高频变压器升压后,再经过高频整流滤波电路整流成通常均在300V以上的高压直流电;最后通过工频逆变电路得到220V工频交流电供负载使用。由于高频逆变器采用的是体积小,重量轻的高频磁芯材料,因而大大提高了电路的功率密度,从而使逆变电源的空载损耗很小,逆变效率得到提高。通常,用于中小型PVS 中的高频逆变器,其峰值转换效率能达90% 以上。 比较两种逆变器可知,高频逆变器的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空载负荷低,但不能接满负荷的感性负载,且过载能力差。 1.3 PVS 中逆变器输出波形 (1)方波逆变器 图3a 示出方波逆变器的输出电压波形。虽然方波逆变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但也存在效率较低,损耗多,谐波成分大,使用负载受限制等缺点。当负载为大功率电机负载或带有变压器的用电器负载时,因其负载的饱和磁通都是按正弦波的上升速率设计的,而方波的上升速度过快,因而造成其铁心饱和,负载会出现起动困难、铁心过热及发出噪声等问题。而且方波逆变器的效率远低于修正波和正弦波逆变器的效率,一般不到60% 。由于太阳能PVS的发电成本较高,因此在太阳能PVS 电系统的优点是结中,方波逆变器已经很少应用了。 (2)修正波逆变器

华为组串式逆变器

华为组串式逆变器 智能 ●最多8路高精度智能组串检测,减少故障定位时间80%; ●多机并联智能电网自适应,电能优质,更好地满足电网接入要求; ●华为专用无线通信技术,无需专用通讯线缆。高效 ●最高效率99%,中国效率98.49%; ●无N线,可节省20%交流线缆投资; ●最多4路MPPT,适应复杂的屋顶环境,发电量提升5%以上。 安全 ●安全的规避PID效应,主动防止触电并隔离; ●无熔丝设计,避免直流侧故障引起的火灾隐患; ●零电压穿越,满足电网接入要求。可靠 ●25年设计使用寿命; ●自然散热,IP65防护等级; ●内置交直流防雷模块,全方位雷击保护。

1、做工精细 华为SUN2000组串式光伏逆变器采用最优质的材料和最先进的工艺制造,通讯只需连接普通网线(RS485线)即可实现;操作简单,容易上手,三相接线简单,接上铜鼻子即可。 2、顶级配置 华为逆变器最多4路MPPT ,比很多其他品牌逆变器多1~2路,更好地解决了电池板的朝向及遮挡问题,提升发电量5%以上;最多配有2个直流开关,在检测或维修时保证绝对安全;最高效率99%,显著提升发电量。 3、屏显简洁 =[表示直流,]~表示交流,第三个图标表示485通讯,第四个图标表示工作状态;第一、二个指示灯绿时,表示逆变器工作正常,可以并网发电;第三个指示灯绿时,表示通讯正常。 4、自然散热 采用全密闭自然散热设计,利用热隔离、热屏蔽技术,将发热器件和热敏感器件分腔合理布局,确保整机无局部热点,提升散热可靠性,解决了因风扇失效散热能力降低导致的功率降低,发电量减少的问题。

5、安装方便 华为逆变器体积小、重量轻,每台逆变器尺寸约550*700*250mm ,重量<60kg ,两个人10分钟就可完成安装;且支持整机更换,故障设备返厂维修,现场无需专家;单台逆变器故障对光伏系统发电影响小。 6、蓝牙监控 华为独有的蓝牙模块可通过逆变器下端的USB 接口与移动设备连接,实现近端的发电数据采集与分析,以及逆变器操作系统的更新升级。移动端监控软件APP 可在华为应用商店下载: 恒通源公司作为华为智能光伏电站解决方案授权经销商,可为您提供华为智能光 伏逆变器等配套产品。咨询热线:400-609-6233 华为逆变器适用于小型屋顶项目(<100kw )、大中型屋顶项目(>100kW )、 地面电站项目(>1MW )。 1、小型屋顶项目(<100kW ) SUN2000组串式逆变器在小型屋顶项目场景中,应用如下图所示:

6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解.

6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解 ---献给象我一样的逆变器初学者 自从公布了1KW正弦波逆变器的制作过程后,有不少朋友来信息,提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都是象我这样的初学者。为此,我又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制作了这台600W的正弦波逆变器,该机有如下特点: 1.SPWM的驱动核心采用了单片机SPWM芯片,TDS2285,所以,SPWM驱动部分相对纯硬件来讲,比较简单,制作完成后要调试的东西很少,所以,比较容易成功。 2.所有的PCB全部采用了单面板,便于大家制作,因为,很多爱好者都会自已做单面的PCB,有的用感光法,有点用热转印法,等等,这样,就不用麻烦PCB厂家了,自已在家里就可以做出来,当然,主要的目的是省钱,现在的PCB厂家太牛了,有点若不起(我是万不得已才去找PCB厂家的)。 3.该机所有的元件及材料都可以在淘宝网上买到,有了网购真的很方便,快递送到家,你要什么有什么。 如果PCB没有做错,如果元器件没有问题,如果你对逆变器有一定的基础,我老寿包你制作成功,当然,里面有很多东西要自已动手做的,可以尽享自已动手的乐趣。 4.功率只有600W,一般说来,功率小点容易成功,既可以做实验也有一定的实用性。 下面是样机的照片和工作波形:

一、电路原理: 该逆变器分为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做一块PCB 板。分别是“功率主板”;“SPWM 驱动板”;“DC -DC 驱动板”;

“保护板”。 1.功率主板: 功率主板包括了DC-DC推挽升压和H桥逆变两大部分。 该机的BT电压为12V,满功率时,前级工作电流可以达到55A以上,DC-DC升压部分用了一对190N08,这种247封装的牛管,只要散热做到位,一对就可以输出600W,也可以用IRFP2907Z,输出能力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主变压器用了EE55的磁芯,其实,就600W而言,用EE42也足够了,我是为了绕制方便,加上EE55是现存有的,就用了EE55。关于主变压器的绕制,下面再详细介绍。前级推挽部分的供电采用对称平衡方式,这样做有二个好处,一是可以保证大电流时的二个功率管工作状态的对称性,保证不会出现单边发热现象;二是可以减少PCB反面堆锡层的电流密度,当然,也可以大大减小因为电流不平衡引起的干扰。高压整流快速二极管,用的是TO220封装的RHRP8120,这种管子可靠性很好,我用的是二手管,才1元钱一个。高压滤波电容是470uf/450V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用的容量大一些,对改善高压部分的负载特性和减少干扰都有好处。 H桥部分用的是4个IRFP460,耐压500V,最大电流20A,也可以用性能差不多的管子代替,用内阻小的管子可以提高整机的逆变效率。H桥部分的电路采用的常规电路。 下面是功率主板的PCB截图,长宽为200X150MM,因为,这部分的电路比较简单,所以,我没有画原理图,是直接画了PCB图的。该板布板时,曾得到钟工的提示帮助,特在此表示感谢。 2. SPWM驱动板 和我的1KW机器一样,SPWM的核心部分采用了张工的TDS2285单片机芯片。关于该芯片的详细介绍,可以看我以前的贴子:https://www.doczj.com/doc/6415683649.html,/topic/563779,这里不详说了。U3,U4组成时序和死区电路,末级输出用了4 个250光藕,H桥的二个上管用了自举式供电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简化电路,可以不用隔离电源。 因为BT电压会在10-15V之间变化,为了可靠驱动H桥,光藕250的图腾输出级工作电压一定要在12-15之间,

纯正弦波逆变器 规格书

3000W 纯 正 弦 波DC-AC 逆 变 器 ■ 特性: ● 纯正弦波输出(THD <3%) ● 瞬间功率高达6000W ● 效率高达90% ● 保护各类:电池高低压保护/输出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 过温度保护/输入反接保护/电池低压警报 ● 应用:家电,电动工具,办公和便携式设备,车辆和游艇等。 ● 1年保修 电气规格 型号 BEP3000S 输出 额定功率(Typ.) 3000W 3000W 交流电压 220V 220V 频率 50HZ±0.5HZ 50HZ±0.5HZ 波形 额定电压下, 纯正弦波(THD<3%) 额定电压下, 纯正弦波(THD<3%) 输入 电池电压 12V 24V 电压范围(Typ.) 10V-15V 20V-30V 直流电流(Typ.) 276A 138A 空载损耗 ≤3.8A ≤2A 关机模式电流 ≤10mA ≤10mA 效率(Typ.) ≥90% ≥90% 电池类型 铅酸电池 铅酸电池 电池 输入 保护 保险片 40A*8 20A*8 电池低压警报 10.5V±0.5V 20V±1V 电池低压保护 9.5V±0.5V 19V±1V 电池高压保护 15.5V±0.5V 30V±1V 电池反接保护 通过内部保险片 通过内部保险片 输出 保护 过温度 75℃±5℃ 75℃±5℃ 亮红色指示灯,有报警声,无输出 亮红色指示灯,有报警声,无输出 输出短路 亮红色指示灯,取消短路后自动恢复正常 亮红色指示灯,取消短路后自动恢复正常 过负载(Typ.) ≥ 3000W ≥3000W 亮红色指示灯,自锁, 降低负载重启恢复正常输出 亮红色指示灯,自锁, 降低负载重启恢复正常输出 USB 输出电压 5V 输出电流 500mA 环境 工作温度 0-40℃@100%负载 工作湿度 20-90%RH ,无冷藏 储存温度、湿度 -30℃-+70℃,10-95%RH 其它 重量 净重:6.02Kg 毛重:7.41Kg 尺寸 529**180*142 mm(L*W*H) 包装 558*246*209 mm(L*W*H) 备注 如未特别说明,所有规格参数25℃环境温度下进行量测。

集中式、组串式、集散式逆变器的区别

集中式、组串式、集散式逆变器的区别 一、集中式逆变器 集中式逆变器顾名思义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汇总转变为交流电后进行升压、并网。因此,逆变器的功率都相对较大。光伏电站中一般采用500kW 以上的集中式逆变器。 (一)集中式逆变器的优点如下: 1.功率大,数量少,便于管理;元器件少,稳定性好,便于维护; 2.谐波含量少,电能质量高;保护功能齐全,安全性高; 3.有功率因素调节功能和低电压穿越功能,电网调节性好。 (二)集中式逆变器存在如下问题: 1.集中式逆变器MPPT电压范围较窄,不能监控到每一路组件的运行情况,因此不可能使每一路组件都处于最佳工作点,组件配置不灵活; 2.集中式逆变器占地面积大,需要专用的机房,安装不灵活; 3.自身耗电以及机房通风散热耗电量大。 二、组串式逆变器 组串式逆变器顾名思义是将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直接转变为交流电汇总后升压、并网。因此,逆变器的功率都相对较小。光伏电站中一般采用50kW以下的组串式逆变器。 (一)组串式逆变器优点: 1.不受组串间模块差异,和阴影遮挡的影响,同时减少光伏电池组件最佳工作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最大程度增加了发电量; 2.MPPT电压范围宽,组件配置更加灵活;在阴雨天,雾气多的部区,发电时间长; 3.体积较小,占地面积小,无需专用机房,安装灵活; 4.自耗电低、故障影响小。 (二)组串式逆变器存在问题: 1.功率器件电气间隙小,不适合高海拔地区;元器件较多,集成在一起,稳

定性稍差; 2.户外型安装,风吹日晒很容易导致外壳和散热片老化; 3.逆变器数量多,总故障率会升高,系统监控难度大; 4.不带隔离变压器设计,电气安全性稍差,不适合薄膜组件负极接地系统。 三、集散式逆变器 集散式逆变器是近两年来新提出的一种逆变器形式,其主要特点是“集中逆变”和“分散MPPT跟踪”。集散式逆变器是聚集了集中式逆变器和组串式逆变器两种逆变器优点的产物,达到了“集中式逆变器的低成本,组串式逆变器的高发电量”。 (一)集散式逆变器优点: 1.与集中式对比,“分散MPPT跟踪”减小了失配的几率,提升了发电量; 2.与集中式及组串式对比,集散式逆变器具有升压功能,降低了线损; 3.与组串式对比,“集中逆变”在建设成本方面更具优势。 (二)集散式逆变器问题; 1.工程经验少。较前两类而言,尚属新形式,在工程项目方面的应用相对较少; 2.安全性、稳定性以及高发电量等特性还需要经历工程项目的检验; 3.因为采用“集中逆变”,因此,占地面积大,需专用机房的缺点也存在于集散式逆变器中。

组串式逆变器解决方案

组串式逆变器解决方案:针对屋顶光伏电站 在201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上,国家能源局敲定2014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4GW,其中分布式电站8GW、地面电站6GW。分布式电站有80%主要建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同时因受限于东部土地资源的稀缺,其中又有80%的电站只能建在屋顶。 近年,国家政策从初始投资补贴转向度电补贴,如何降低电站运维成本、提高发电量、提升电站整体收益率,成为我们面临的新课题,需要我们在电站建设形式上深入探索。 一、传统集中式方案弊端 经过实际项目的调研,并与EPC,设计院以及光伏专家的研讨,在屋顶电站设计、建设及运维过程中,我们对集中式逆变器组网方案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比较突出的是以下6类问题: 1、电站建设中最重要的是安全问题。集中式方案中采用直流汇流箱,由于内置直流支路熔丝,存在融不断起火的风险,因为只要有光照太阳能板就会处于工作状态。对于分布式屋顶厂房来说,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不仅电站本身经济收益受影响,更关键会影响到厂房的其他设备。给业主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2、不规则屋顶,采用单个500KW逆变器无法充分利用屋顶面积。逆变器经常处于过载或轻载或者超配、欠配的情况。 3、多个朝向的屋顶,电池板有部分阴影遮挡导致组串的不一致性,单路MPPT 导致发电量相对较低;同时,各路组串的失配损失也将导致发电量的损失。 4、逆变器需要专业工程师维护,单个逆变器故障对发电量影响较大,对维护人员的安全也带来巨大挑战,同时,备件种类较多,故障定位及修复3天以上,严重影响客户发电收益。直流汇流箱故障率高,无法监控到每路组串,增加故障定位时间,由于熔丝挥发,故障率、维护成本高,需要定期更换维护;线路复杂,现场加工的接头多,故障率高;部份项目运行1~2年后,有效发电率低于90%;下图就是某电站直流汇流箱烧毁。 5、集中式方案需要逆变器房和相应土建工程,同时需配套相应的风机,风道,烟感,温感等设备,增加施工复杂度,初始投资和运维成本。 6、集中式逆变器需强制风冷,机房消耗电力大,平均至少300W以上,需要定期扫灰,风扇维护和防尘网更换。 二、组串式解决方案优势 结合欧美等光伏电站建设发达地区屋顶电站的成功经验,组串式已经成为屋顶电站的首选解决方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