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院进修汇报演示文稿
- 格式:ppt
- 大小:3.20 MB
- 文档页数:41
华西进修报告+PCCM建设标准第一篇:华西进修报告+PCCM建设标准进修总结我于2018年03月至2018年08月在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进修学习6个月,在各位老师的谆谆教导和精心培育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勤奋工作、刻苦学习,圆满完成了进修学习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达到了预期目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及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共设有6个医疗护理单元,包括呼吸内科病房、呼吸综合病房、结核病房、呼吸ICU,温江院区与上锦院区呼吸病房,合计床位292张,为全国床位数最多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之一。
同时设有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等辅助科室。
在进修期间我共轮转4个病区,从中我系统学习了:内科和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如肺炎、慢阻肺、肺心病、哮喘、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癌、气胸、胸腔积液、肺血栓栓塞症等的主要诊断和治疗;对疑难病如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肺囊性纤维化、LAM等的诊治有了新的认识。
具体体会体现在以下四点:一、发挥“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加强人才梯队建设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年轻医师学到老一辈华西教授的宝贵临床经验,还能激励年轻医师勤思考、用心学、专临床,形成新老医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良好学习氛围。
华西教授在教学及临床工作中,有着讲求实事求是、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多原则性的问题共同协商、允许存在不违反原则的分歧的优良作风。
主要体现在:针对疑难病例,全科每周二、周四疑难病例大讨论;针对疑难病例,组织有放射科、病理科、外科、内科等多科会诊教学查房;针对影像学疑难病例,每周三有影像科联合呼吸科联合读片报告及分析,不断提高影像学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地位。
通过这样系统的、有计划的诊治体系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同时年轻医生了解很多相关知识。
合理的综合治疗是提高内科诊疗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追求学术前沿,注重继续教育学习科室要发展,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
华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可开展的学术活动主要有:每周四早晨课内理论学习、治疗新进展;每周五大内科晨读;周三、周四下午PICC专题讲座,以及不定期针对各类人员的大、小讲课;不定期的国内外著名专家的讲课、国内外的学术会议。
分享成果创造腾飞--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进修总结汇报材料李志海(2012年8月22日于成都)华西进修镀金一直是我们医务人员共同的心愿。
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8月22日,我非常荣幸地被医院选送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超声科的进修学习,首先要感謝医院给予这次难得的进修学习机会,感谢医院领导进修期间的時時督導和关怀,感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各位导师及进修同道,感谢首批进修同事间的相互关心和照顾。
半年的进修学习中,本人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学院分配在各科室轮转,不私自更换科室,不迟到早退。
在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华西各位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我顺利完成了此次进修学习任务。
在华西超声科进修学习这段时间,是我人生中非常宝贵的一段经历,这半年来我又重温了昔日的学生时代,短暂的学习生活对我来说既是一种磨练、更是考验,紧凑、充实及高效的进修安排,我从中受益非浅,胜读十年书,既拓宽了我的视野、又丰富了专业知识,学习掌握了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治规范,学习了先进的诊疗技术和理念,华西医务人员那种强烈的敬业精神、崇高的职业道德、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活跃的学术思维,尤其值得我们学习。
这一期间,我深深地被华西医院超声科的工作风格感染,对学习赴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各方面收获颇丰,下面,我将从7个方面汇报我的进修见闻:一、总结汇报的缘由配合我院【培养名医,打造名院】工程的實施計劃。
承蒙医院领导们殷切期望,华西之旅,学有所获。
回首进修时光,审视自身的收获,我决心要把学到的知识和理念带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并在工作中影响、带动同事们,使我院的超声工作迈上新台阶。
与各位同仁汇报、分享进修学习成果的喜悅心情!二、进修学习的动机及目的进修学习的动机:打造品牌。
“培养名医,打造名院”,既提升医务人员品牌,也提升医院品牌;圓夢,在環境和条件許可下滿足求知的慾望。
进修学习的目的:①学习知识:规范超声诊断,学习、充實、更新專業知识技能,精益求精,希望在工作崗位上更有勝任感;②结识老师:搭建互动、合作交流的平台;③建立人脉:人际关系无处不在,知识网形成;④增长阅历:进修生活的分分秒秒以及所见所闻都是人生阅历的沉淀、是人生宝贵的经历,善于总结就是一笔财富。
医生华西进修心得范本华西医院是国内知名的三甲医院,其进修培训项目备受医生的青睐。
我有幸参加了华西医院的进修培训项目,并在此期间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广大医生能有所启发。
首先,华西医院的进修培训项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学术交流会上,我们会与各个科室的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听取他们的讲座和报告。
通过深入的研讨和探讨,我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还有机会亲身参与临床科研项目,与医护团队一起工作。
这样的实践经验是非常宝贵的,它使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
其次,华西医院的进修培训项目注重培养医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项目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前沿的医疗技术和研究成果。
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新技术、新理论来解决实际临床问题。
在医疗领域面临的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问题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参与进修项目,我养成了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另外,华西医院的进修培训项目强调团队合作和交流。
在项目中,我们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一同学习和工作。
我们在小组里共同研究问题、讨论解决方案,互相交流和学习。
这样的合作和交流能够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促进团队的创新力量和凝聚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如何在团队中与他人合作,并形成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此外,华西医院的进修培训项目还给予了我们许多机会去深入临床一线。
我们有幸跟随导师去科室实习,亲身体验和学习临床操作技巧。
这样的实践使我对各个科室的工作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提升了我的临床技能。
通过观察和学习,我学到了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疾病解释,如何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这些经验对我今后的临床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后,华西医院的进修培训项目还注重医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素质提升。
在项目中,我们除了学术知识外,还学会了如何进行科研和学术论文的撰写。
这对于医生的职业发展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我们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
《进修汇报》非常感谢院领导给我机会让我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学习。
我进修的是危重症护理,华西医院现有sicu、nicu、小儿icu、胸科icu、呼吸icu及中心icu几个区域,来到华西医院后,在田永明护士长的安排下我到中心icu进修学习危重症病人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操作技术。
中心icu共有50张床位,科室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在肝脏移植、多器官功能不全等多项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科室有护理人员一百余人,分为伤口小组模块、静疗小组模块、院感小组模块、营养小组模块和ecmo小组模块等,各个小组之间分工明确而且紧密连接,落实到人,责任明确,从发药,打瓶贴,更换吸痰管到仪器的清洁消毒,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
整个护理团队努力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深入开展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展现具有华西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
科室集医、教、研为一体,在进修学习期间,得到了老师们的帮助和指导,三个月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
初入科室,在总带教老师的带领下熟悉了一些简单的仪器和制度、操作,接下来的一周我们被分到不同的小组模块,便于熟悉分到护理组后的工作。
以后的时间我们融入到护理团队,在帮助老师完成工作的同时不断吸取精华,老师们也是乐于传授知识,科室注重进修生的培养,除了平时的工作,每周都会安排人员为进修生讲课,提高我们的整体水平,科室学习氛围浓,每天晨交班时护士长都会提问护士,大家都很积极踊跃回答问题。
在进修期间,感触颇深的是华西在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
主要采用的是宣传图、口头讲解以及“公休会”等方式对家属和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走到病房门口家属等待区墙上贴的是“icu的24小时”,这幅宣传画讲解了icu的护士从六点到一点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以漫画的形式简单明了的告诉家属护士为患者做到了什么,以解除家属心中的不解,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健康教育深入每个华西人的心里,护士在工作期间主动向清醒患者讲解疾病有关的知识,提供患者之所需,让患者住的舒心。
进修总结我于2018年03月至2018年08月在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进修学习6个月,在各位老师的谆谆教导和精心培育下,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勤奋工作、刻苦学习,圆满完成了进修学习任务,取得了一定成绩,达到了预期目的。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及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共设有6个医疗护理单元,包括呼吸内科病房、呼吸综合病房、结核病房、呼吸ICU,温江院区与上锦院区呼吸病房,合计床位292张,为全国床位数最多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之一。
同时设有肺功能室、支气管镜室等辅助科室。
在进修期间我共轮转4个病区,从中我系统学习了:内科和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如肺炎、慢阻肺、肺心病、哮喘、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癌、气胸、胸腔积液、肺血栓栓塞症等的主要诊断和治疗;对疑难病如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肺囊性纤维化、LAM等的诊治有了新的认识。
具体体会体现在以下四点:一、发挥“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加强人才梯队建设通过“传帮带”的方式,让年轻医师学到老一辈华西教授的宝贵临床经验,还能激励年轻医师勤思考、用心学、专临床,形成新老医师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良好学习氛围。
华西教授在教学及临床工作中,有着讲求实事求是、重视循证医学证据、多原则性的问题共同协商、允许存在不违反原则的分歧的优良作风。
主要体现在:针对疑难病例,全科每周二、周四疑难病例大讨论;针对疑难病例,组织有放射科、病理科、外科、内科等多科会诊教学查房;针对影像学疑难病例,每周三有影像科联合呼吸科联合读片报告及分析,不断提高影像学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地位。
通过这样系统的、有计划的诊治体系使患者得到合理治疗,同时年轻医生了解很多相关知识。
合理的综合治疗是提高内科诊疗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追求学术前沿,注重继续教育学习科室要发展,必须重视再教育、再学习及后备人才的培养。
华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可开展的学术活动主要有:每周四早晨课内理论学习、治疗新进展;每周五大内科晨读;周三、周四下午PICC专题讲座,以及不定期针对各类人员的大、小讲课;不定期的国内外著名专家的讲课、国内外的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