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旅游业(1)
- 格式:ppt
- 大小:740.50 KB
- 文档页数:49
《旅游政策与法规》精讲蔡正敏主讲乐清市雁荡山旅游学校副校长(《旅游政策与法规》,浙江省旅游局编,2014年5月第4版,中国旅游出版社。
)第五章旅游标准第一节旅游标准一、旅游标准的含义与地位(一)旅游标准的含义1.标准的含义标准是人类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综合的产物,它规定了活动或活动结果的规则、导则或特殊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果。
2.旅游标准的含义旅游标准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旅游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二)旅游标准的地位旅游标准实际上是落实旅游法律和政策的一种技术手段,也是实现依法治旅和依法兴旅的重要抓手。
二、旅游标准的属性标准属性是标准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标准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离的特性,是标准在质方面的表现。
(一)旅游标准具有统一性旅游标准是对旅游行业相关的、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所作出的统一规定。
从旅游标准的实施来看,旅游标准在其适用范围内也是统一的。
统一性既有利于相关人员进行旅游标准的贯彻落实,也有利于相关部门对旅游标准贯彻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统一性是旅游标准最重要的属性,保证了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旅游标准具有法律性从内容上讲,旅游标准是一种“技术法规”。
而技术法规既有法律、法规的内容,也有技术标准,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标准化机构共同制定的。
(三)旅游标准具有社会性1.从标准的制定来看2.从标准的实施来看3.从标准的内容来看三、旅游标准的分类在我国,由政府部门、行业协会或标准化组织参与的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三类。
(一)国家标准1.国家标准是适应于一个国家行政区域范围的标准,由主权国家标准化组织对需要在本国范围内统一的对象制定的标准。
2.我国的国家标准(GB)是指对全国范围内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标准。
(二)行业标准1.行业标准也称协会标准,是指由行业协会组织或政府部门对行业范围内需要统一的对象制定的标准。
第五章旅游业发展战略淮北旅游业发展政策的制定,有良好的外部环境。
它恰值中国旅游业蓬勃发展、安徽省实施旅游业发展的赶超战略之机。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制定出台一系列扶持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加大旅游投入,营造旅游环境,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举办各类宣传促销活动。
省旅游局制定了《安徽省旅游业“十五”计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构建了新世纪旅游产业发展蓝图,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05年,接待入境游客60万人次,年均递增16.5%,旅游外汇收入2亿美元,年均递增14.8%;国内游客4700万人次,年均递增10%,国内旅游收入295亿元,年均递增13%;旅游总收入312亿元,相当于GDP的8%,旅游业将发展成为安徽省支柱产业。
淮北旅游业的发展也有较好的内部环境。
面对“矿竭城衰”的威胁,市委、市政府从“九五”期间就开始提出大力发展非煤产业,2000年提出了加快城市转型的重大决策。
鉴于旅游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在扩大就业、拉动内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城市形象、丰富城市功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市委、市政府提出,经过8~10年的努力,把淮北从一个煤电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城市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商贸旅游城市。
旅游业提到了与工业、商业贸易齐头并进、前所未有的高度,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旅游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市委、市政府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在“依法治旅”、“政策引导”、“旅游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净化和营造旅游发展环境”五方面狠下功夫,先后出台了《淮北市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2000年)、《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2002年)等重要文件,召开了“淮北市发展旅游经济研讨会”(2002年)等重要会议。
对于旅游业起步晚、基础弱的淮北市来说,政府积极行动起来,当好旅游业的引导者、规范者、协调者极为重要。
一旅游产业定位(一)产业功能定位1.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具有广泛的直接或间接联系,关联度高,拉动性强,能促进淮北市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第九节旅游业中的产品电影【非诚勿扰】西溪片段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
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一、旅游产品的概念(一)概念1.从旅游供给的角度看,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凭借旅游吸引物、交通和旅游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旅游活动需求的全部服务。
2.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旅游产品就是指旅游者花费了一定的时间、费用和精力所换取的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
总之,旅游产品就是指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需求,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旅游服务的组合。
(二)旅游产品可分为3个核心要素:1.旅游吸引物2.交通运输3.旅游服务(主体)旅游产品是一种组合产品:是有形产品与无形服务的组合。
(三)旅游产品构成产品的三个层面:核心产品:核心利益或服务,这里的利益常常是无形的。
有形产品:品牌、质量、设计、包装、特色。
拓展产品:安装、质量保证、售后服务、交货与信誉。
旅游产品的三个层面:以主题公园为例核心产品:刺激与气氛。
有形产品:品牌、服务质量、与他人共享公园、游乐项目和景点、安全、刺激的游乐项目。
拓展产品:开放时间、处理投诉的程序、为有特殊要求的游客提供服务、停车场、辅助服务设施如餐厅、商店、天气。
二、旅游产品的类型划分(一)从旅游者的参与程度划分1.观光型旅游产品旅游者在旅游览过程中主要是被动地“饱眼福”。
如杭州西湖、故宫、长城等,旅游者消费这些旅游产品时的共同特征是“走马观花”,旅游活动中参与性的内容较少。
2.主题型旅游产品仍然带有较多参观成分,但参观的内容和范畴与观光旅游相比显然已经有所分化。
这类景区和景点之间需要存在某些历史或文化或其他方面的联系。
例如,丝路旅游、三国旅游、红色旅游。
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有了明显的指向性。
目 录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三章 旅游者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旅游资源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第五章 旅游业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 旅游组织6.1 复习笔记6.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七章 旅游市场7.1 复习笔记7.2 课后习题详解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8.1 复习笔记8.2 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1.1 复习笔记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移活动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演进。
(1)在原始社会的前期,人们的社会活动基本上也只限于在自己的氏族部落范围内进行。
(2)截止到新石器时代中期,由于缺乏劳动剩余物,人类还不存在有意识的自愿外出旅行的需要。
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上既无开展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
当时人类迁移活动所具有的被迫性和求生性,都说明这种活动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或旅游活动。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1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1)历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①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和农业的分工,游牧部落与农业部落间的产品交换现象开始萌发,但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劳动剩余物甚少,这种交换实际上并不普及,而且这不多的交换也仅限于在相邻部落间进行。
②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家庭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性的行业。
由于社会分工范围的扩大,特别是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剩余产品数量增多,从而使产品交换的范围和数量都得以扩大。
很多产品,特别是手工业产品的生产目的就是为了交换。
在这种情况下,交换本身也就演变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职能。
③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指到原始社会瓦解和奴隶社会形成时期,随着产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专门从事易货贸易的商人阶级。
任务一旅游市场的形成一、旅游市场的概念市场出现于原始社会后期,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以及交换行为的发生,市场随之而形成。
狭义市场:指人们相互交换商品的场所。
广义市场:人们在交换过程中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狭义旅游市场:指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具有购买力和旅游动机的旅游消费群体,即客源市场。
广义旅游市场:指在旅游商品交换过程中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旅游市场的基本矛盾:旅游产品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旅游市场是旅游需求市场与旅游供给市场的总和。
市场是一个商品经济的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哪里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哪里就有市场。
二、旅游市场形成的条件1.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状况旅游资源是旅游市场形成的首要条件2.旅游供求市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前景旅游市场的形成与经济的兴衰是同步的原因(为什么说旅游市场的形成与经济的兴衰是同步的):(1)首先,旅游客源市场的分布格局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人均收入水平是相一致的,并且这种客源市场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凡是经济发达和经济发展前景好的国家和地区都是发展最好和最快的旅游市场。
所以欧美地区既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客源市场,又是世界上最大的旅游供给市场。
(2)其次,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世界旅游市场的分布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
(3)最后,旅游供给市场的综合经济实力是建设旅游市场和旅游环境的物质基础。
3.旅游供求市场的人文地缘关系——形成世界上人数最多的的国际旅游客源市场4.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开发水平旅游市场从形成到成熟,必须经过适应需求、刺激需求、引导需求、创造需求不同层次的实践过程。
5.政府发挥的积极作用三、旅游者的流动规律1.近距离流动量最大,远距离流动量遂渐增大在世界旅游市场中,无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国际旅游,也无论是旅游人次还是旅游收入,都主要取决于旅游距离的远近。
近距离旅游占绝对优势,其流动量最大。
2.流动量和流向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二战后欧美经济发达的国家一直占据着世界旅游市场的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