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强度振动上机作业
- 格式:docx
- 大小:187.65 KB
- 文档页数:4
《航空发动机强度计算》的多媒体教学航空发动机强度计算课程是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以航空发动机的旋转零部件为其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转子叶片的静强度和振动分析、轮盘的静强度分析及整机振动与平衡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零件或部件的工作条件、强度计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以航空发动机结构、原理及机械振动、理论力学、弹性力学等课程为先修课程,具有显著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
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学生难以对实际结构有形象的认识,教学过程枯燥,不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力学模型的建立,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
21世纪,人类跨入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蓬勃兴起,迅速发展,该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多媒体进入教育领域之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以及教学理论都随之发生了变化。
因此,本人就关于航空发动机强度计算课程中如何更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开展了思考,并提出了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建议。
一、多媒体教学之优势航空发动机强度计算作为专业必修课,从航空发动机中抽象出叶片、盘等结构,建立模型,开展结构的应力计算和强度分析,较为艰涩、枯燥,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教师对于说明复杂的零部件结构和受载形式往往力不从心,此外,传统的教学方法还受到课堂板书时间、教学语言、课堂纪律等不利因素影响,从而影响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教学的进度和教学的质量。
与板书教学相比,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学生往往会表现出较大的兴趣。
据有关调查统计,同样的内容,视听结合记忆效果比只凭看提高40%,多媒体教学正是实现视听结合的有效手段。
因此,在发动机强度计算的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吸引学生专注度、加深学生理解力等积极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是指通过计算机把多媒体的符号、文字、公式、图像、声音、动画等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采用投影屏幕的形式显示出来,结合教师的讲解和引导达到合理教学过程的目的。
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设计大作业王延荣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13.321 某级涡轮转子的转速为4700r/min ,共有68片转子叶片,叶片材料GH33的密度ρ为8.2×103 kg/m 3,气流参数沿叶高均布,平均半径处叶栅进、出口的气流参数,叶片各截面的重心位置(X , Y , Z ),截面面积A ,主惯性矩I ξ,I η以及ξ轴与x 轴的夹角α,弯曲应力最大的A , B , C 三点的坐标ξA , ηA , ξB , ηB , ξC , ηc 列于下表,试求叶片各截面上的离心拉伸应力、气动力弯矩、离心力弯矩、合成弯矩及A ,B ,C 三点的弯曲应力和总应力。
截 面 0 Ⅰ Ⅱ Ⅲ Ⅳ Ⅴ X , cm 0.53 0.41 0.41 0.40 0.24 0.12 Y , cm -0.41 -0.38 -0.30 -0.19 -0.11 -0.02 Z , cm 62.8 59.1 56.0 53.0 49.4 45.8 A , cm 2 1.80 2.32 3.12 4.10 5.48 7.05 I ξ, cm 4 0.242 0.304 0.484 0.939 1.802 I η, cm 4 6.694 9.332 12.52 17.57 23.74 ξA , cm -2.685 -2.847 -2.938 -2.889 -2.894 ηA , cm 0.797 0.951 1.094 1.232 1.319 ξB , cm -0.084 -0.205 -0.303 -0.219 -0.302 ηB , cm -0.481 -0.521 -0.655 -0.749 -1.015 ξC , cm 3.728 3.909 4.060 4.366 4.597 ηC , cm 0.773 0.824 0.840 1.130 1.305 α 31o 40’ 27o 49’ 25o 19’ 22o 5’30’’16o 57’ 12o 43’c 1am c 1um ρ1mp 1m c 2am c 2um ρ2mp 2m 297m/s -410m/s0.894kg/m 3 0.222MPa 313m/s 38m/s0.75 kg/m 3 0.178MPa2 某一涡轮盘转速12500r/min,盘材料密度8.0×103kg/m 3,泊松比0.3,轮缘径向应力140MPa,盘厚度h 、弹性模量E、线涨系数α及温度t 沿半径的分布列于下表,试用等厚圆环法计算其应力分布。
航空发动机强度与振动教改探析摘要:本文分析了航空发动机强度与振动课程的特点,结合我国发动机自主设计研制对综合型人才的强烈需求背景,提出了课程教改措施。
通过将授课内涵从传统以理论公式推导的分析模式,转变为以结构应力分析、结构优化、材料选材、减重以及强度准则为核心内涵的设计模式,从而培养学生多学科交叉思维。
由于在授课过程中融入了现代航空发动机设计行业背景,并将解决问题作为突出导向,辅以专用和通用软件,使得死板的理论推导课提升为实用性、创新性、多学科性的综合讲解和实践,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强度;教学;多媒体一、以设计题为牵引传统上,教师利用板书或者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将发动机典型结构抽象为相对简单的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完成强度和振动计算公式推导。
以叶片强度分析为例,授课过程涉及发动机结构、叶轮机械、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等先修课程,难度很高,不利于学生对基础力学知识的深刻掌握。
为此,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针对发动机强度与振动教授过程过于强调理论推导的教学方式,设计一些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综合题显得十分必要。
以轮盘强度为例,首先通过理论推导,使得学生掌握等厚轮盘径向应力和周向应力分布规律。
由于实际轮盘形状较多,几乎不存在等厚盘,而以辐板形、双曲形、环形等结构形式存在,需要进行分段积分计算。
为了简化计算过程,课程设计中加入了有限元计算方法,从而可以使学生能在掌握解析方法的基础上,对照数值模拟结果,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由于轮盘设计参数较多,有中心孔厚度和直径、盘外缘直径、辐板厚度、倒角等特征,所设计的综合题目需要利用本课堂传统理论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进行轮盘设计。
为此,我们设计了“航空发动机涡轮盘强度设计”综合题进行专题授课,包含以下步骤:(1)轮盘总体参数确定方法,与航空发动机整机性能、结构布局相关。
例如,盘缘切向速度决定了发动机做功能力,但又与轮盘整体应力水平密切相关。
(2)轮盘结构设计中,存在多个影响强度的关键结构参数。
某型航空发动机常见振动故障分析李洪伟;李明【摘要】The structure of one aero-engine and the factors for vibration during fitting process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mmon vibrating failures during production process were also analyzed including the rotor unbalance, the rotor unbalance as the rub-impacting, the rotor un-centering, the tubine rub-impacting and the equipment factors. Finally the diagnosing and debugging-aid methods for aero-engine vibrating failure were generalized.%针对某型发动机结构特点以及装配过程中与振动相关的要素,分析该型发动机生产过程中常见振动故障情况,包括转子不平衡、转子不平衡与转静件碰摩并发故障、转子不对中、高低压涡轮转/静件碰摩以及设备原因,总结了该型发动机常见振动故障诊断及排除方法.【期刊名称】《新技术新工艺》【年(卷),期】2011(000)012【总页数】4页(P88-91)【关键词】航空发动机;振动;转子;不平衡;碰摩;不对中【作者】李洪伟;李明【作者单位】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山东青岛266041;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山东青岛266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V216.3过大的径向振动往往是造成航空发动机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径向振动值也是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的主要依据之一[1]。
某型航空发动机在厂内试车过程中,振动故障高达到10%以上,严重影响了该型发动机的正常交付使用,且在外场使用过程中,也时有发生。
航空发动机强度振动上机作业题题目三班级:140411姓名:***学号:********一:题目要求3-1某转子叶片根部固定,其材料密度ρ=2850kg/m3,弹性模量E=71.54GPa,叶片长0.1m,各截面位置、面积、惯性矩列于下表,试求其前3阶固有静频。
二:分析公式如题目所示,已知材料密度,弹性模量,各截面位置、面积、惯性矩,需要求解3阶静频率。
求解静频公式如下:1.弹性线归一化2.振型逼近法3.二阶振型和固有频率求解4.三阶振型和固有频率求解三:编程计算程序使用c语言编写,源代码如下:#include<stdio.h>#include<math.h>#include<stdlib.h>int main(void){float rou=2850;float E=71540000000;float X[11]={0.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10};floatA[11]={0.00017,0.000146,0.000126,0.000109,0.000096,0.000086,0.000077,0.000073 ,0.00007,0.000068,0.000068};floatI[11]={0.000000000279,0.000000000212,0.000000000157,0.000000000108,0.00000 0000084,0.000000000061,0.000000000045,0.000000000037,0.000000000032,0.000 000000030,0.000000000030};float Ab[10];float Ib[10];int i=0;while(i<=9){Ab[i]=((A[i+1]+A[i])/2);i=i+1;}i=0;while(i<=9){Ib[i]=((I[i+1]+I[i])/2);i=i+1;}float Y0js[10]={0,0.1,0.2,0.4,0.5,0.6,0.7,0.8,0.9,1};float Y0sj[10]={0,0,0,0,0,0,0,0,0,0};float Y0xxx[10]={0,0,0,0,0,0,0,0,0,0};float one[10]={0,0,0,0,0,0,0,0,0,0};float two[10]={0,0,0,0,0,0,0,0,0,0};float three[10]={0,0,0,0,0,0,0,0,0,0};float four[10]={0,0,0,0,0,0,0,0,0,0};float wucha=10;float xz=2.58;int a=0;int b=0;int c=0;int d=0;int e=0;int f=0;int g=0;int h=0;int j=0;int k=0;int p=0;int q=0;while(wucha>=0.000001) //给定拟合精确度{q=0;while(9>=q){one[q]=0;two[q]=0;three[q]=0;four[q]=0;q=q+1;} //这步是给数组清零,千万不能忘!a=0;b=9;while(9>=a){b=a;while(9>=b+1){one[a]=one[a]+(Ab[b+1]*Y0js[b+1]*0.01);b=b+1;}a=a+1;} //第一重循环c=0;d=0;while(9>=c){d=c;while(9>=d+1){two[c]=two[c]+(one[d+1]*0.01);d=d+1;}c=c+1;} //第二重循环e=0;f=0;while(9>=e){f=0;while(e>=f){three[e]=three[e]+two[f]*0.01*(1/Ib[f]);f=f+1;}e=e+1;} //第三重循环g=0;h=0;while(9>=g){h=0;while(g>=h){four[g]=four[g]+three[h]*0.01;h=h+1;}g=g+1;} //第四重循环k=0;while(9>=k){Y0sj[k]=four[k]/four[9];Y0xxx[k]=four[k];k=k+1;} //求出实际y0,以便和假设yo对比迭代wucha=0;j=0;while(j<=9){wucha=wucha+fabs(Y0js[j]-Y0sj[j]);j=j+1;} //假设的y0与求出y0之间的误差p=0;while(9>=p){Y0js[p]=Y0sj[p];p=p+1;} //令实际值等于假设值,再次迭代运算}float omega=0;omega=5000*sqrt((1/four[9]));printf("一阶固有静频为:%.5fHZ\n",omega/(2*3.1415926));float Y2js[10]={0,-0.1,-0.3,-0.5,-0.4,-0.2,-0.1,0.5,0.8,1};float Y2[10]={0,0,0,0,0,0,0,0,0,0};float xiuzhen=4;float Y2sj[10]={0,0,0,0,0,0,0,0,0,0};float b11=0;float C21=0;float a21=0;a21=10;while(fabs(a21)>=0.00000001) //给定拟合精确度{b11=0;C21=0;a21=0;i=0;while(i<=9){b11=b11+2850*Ab[i]*Y0xxx[i]*Y0xxx[i]*0.01;i++;}i=0;while(i<=9){C21=C21+2850*Ab[i]*Y0xxx[i]*Y2js[i]*0.01;i++;}a21=C21/b11;i=0;while(i<=9){Y2[i]=Y2js[i]-a21*Y0xxx[i];i++;}p=0;while(9>=p){Y2js[p]=Y2[p];p=p+1;} //令实际值等于假设值,再次迭代运算}i=0;while (i<=9){Y2sj[i]=Y2[i]/Y2[9];i++;} //归一化q=0;while(9>=q){one[q]=0;two[q]=0;three[q]=0;four[q]=0;q=q+1;} //这步是给数组清零,千万不能忘!a=0;b=0;while(9>=a){b=a;while(9>=b+2){one[a]=one[a]+(Ab[b+2]*Y2sj[b+2]*0.01);b=b+1;。
航空发动机构造及强度课程实验指导书艾延廷赵永健编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6 年 6 月前言航空发动机构造及强度是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骨干专业课程,主要讲授航空发动机主要部件及典型结构,讲授整机及叶片、轮盘等部件的强度振动分析和计算方法,最后讲授航空发动机转子临界转速,航空发动机结构完整性等方面的内容。
轮盘和叶片是航空发动机中的典型部件和零件,研究轮盘应力分布规律、叶片振动振型及固有频率等参数的测量和分析,是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制中的关键技术,因此本课程开设“旋转圆盘应力实验”和“叶片振动应力测试实验”两个实验具有代表性,对有关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好的支撑作用。
本实验指导书是配合该课程实验而编写的。
“旋转圆盘应力实验”是必做实验。
实验的目的是测出等厚、等温、空心、无外载的圆盘旋转时的径向及周向应力沿半径的分布规律,并与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旋转件应力测试及分析方法;学会使用旋转圆盘应力实验的设备及仪器。
“叶片振动应力测试实验”是综合型、必做实验。
内容为测量并分析等截面叶片弯曲振动及扭转振动的自振频率、振型;验证固有频率计算理论。
该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加强对叶片振动理论的理解;掌握叶片振动实验的激振和拾振方法,学会使用李沙育图形法判断叶片共振状态的方法。
通过该实验可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叶片振动理论,掌握叶片振动的实验研究方法。
本课程实验要求学生进行实验预习,预先掌握INV306D(M)智能信号采集处理分析仪的使用方法,认真回答实验思考题。
目录实验1 旋转圆盘应力实验 (1)1. 实验目的............................................................................................................................ 1`2. 实验原理 (1)3. 实验仪器设备 (2)4. 实验步骤 (3)5. 思考题 (4)6. 实验报告要求 (4)实验2 叶片振动应力测试实验 (6)1. 实验目的 (6)2. 实验原理 (6)3. 实验仪器设备 (9)4. 实验步骤 (10)5. 思考题 (12)6. 实验报告要求 (12)实验1 旋转圆盘应力实验1. 实验目的(1) 了解旋转圆盘应力实验的设备和方法,掌握应用电阻应变片测量旋转圆盘离心应力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
航空发动机强度与振动课程设计报告姓名:肖庭文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班级:080141H指导教师:李书明(教授)但敏二0一一年十一月题目及要求题目 基于ANSYS 的叶片强度与振动分析1.叶片模型把叶片简化为根部固装的等截面悬臂梁。
叶片模型如右图所示,相关参数如下:叶片长度:0.04m 叶片宽度:0.008m叶片厚度:0.002m叶根截面距旋转轴的距离为0.16m 材料密度:3m /kg 7900弹性模量:a11P 10.12泊松比 : 0.32.叶片的静力分析(1)叶片在转速为5000rad/s 下的静力分析。
要求:得到von Mises 等效应力分布图,并对叶片应力分布进行分析说明。
3.叶片振动的有限元分析(1)叶片静频计算与分析要求:给出1到10阶的叶片振型图,并说明其对应振动类型。
(2)叶片动频计算与分析要求:计算出叶片在转速为1000rad/s ,2000rad/s,4000rad/s,8000rad/s,10000rad/s 下的动频值,用表格形式表示。
(3)共振分析要求:根据前面的计算结果,做出叶片共振图(或称Campbell 图),找出叶片的共振点及共振转速。
4. 按要求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说明:网格划分必须保证结果具有一定精度。
各输出结果图形必须用ANSYS 的图片输出功能,不允许截图。
课程设计报告基于ANSYS 的叶片强度与振动分析1.ANSYS 有限元分析的一般步骤 (1)前处理前处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结构有限元模型。
在Preprocessor 处理器中进行。
包括:分析环境设置(指定分析工作名称、分析标题)、定义单元类型、定义实常数、定义材料属性(如线弹性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密度)、建立几何模型(一般用自底向上建模:先定义关键点,由这些点连成线,由线组成面,再由线形成体)、对几何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分为三个步骤:赋予单元属性、指定网格划分密度、网格划分)在本课程设计中,先在Preferences 中定义了所要研究的对象是structural (结构),然后在Preprocessor 中定义材料的类型为structural solid->Brick 8node 45,再设定材料密度为DENS=7900kg/m 3,弹性模量为EX=a11P 10.12 ,泊松比为PRXY=0.3 。
小型航空涡轮增压器叶片强度振动研究(精选文档)(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改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收稿日期:2021-06-08;修改日期:2021-06-12基金项目:北航创新基金“小型航空涡轮增压器转子系统研究”项目作者简介:林海英(1971-,男,吉林省吉林人,硕士,目前从事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
E 2mail:haiying@buaa .edu文章编号:100621355(20210620044206小型航空涡轮增压器叶片强度振动研究林海英,陈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191摘要:在进行的某型航空活塞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器气动和结构改进设计的基础上,针对涡轮增压器叶片强度振动问题进行分析。
计算结果表明,在工作转速范围内,叶片不会出现强度和振动问题,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关键词:振动与波;涡轮增压器;叶片;强度;振动Ana lysis of Stress and V ibra ti on of Bl ade for Aero TurbochargerL IN Ha i 2ying,CHEN M eng(Beihang University,Beijing 100191,ChinaAbstract:On the base of structure re modeling and aer odyna m ic design of m icr o turbocharger f oraer o p ist on engine,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stress and vibrati on analysis of blades f or turbocharger .The results shows that in the r otati on range of the r ot or,the blade of comp ress or and turbine will work safely .Key words:vibrati on and wave;turbocharger;blade;stress;vibrati on 使用航空活塞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的飞行器在高空飞行时,由于高度的升高,大气压力和空气密度逐渐下降,其结果是进入发动机的空气量减少,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有所下降。
航空发动机构造及强度复习题注意:后面带◎的为作业一、基本概念1.转子叶片的弯矩补偿◎2.罩量◎3.轮盘的局部安全系数与总安全系数4.轮盘的破裂转速◎5.转子叶片的静频与动频◎6.尾流激振7.转子的自位作用◎8.静不平衡与静不平衡度◎9.动不平衡与动不平衡度◎10.动平衡◎11.挠性转子与刚性转子◎12.转子的临界转速◎13.涡动◎14.自转与公转(进动)◎15.转子的同步正涡动与同步反涡动◎16.转子的协调正进动与协调反进动◎17.持久条件疲劳极限18.恰当半径19.陀螺力矩◎20.压气机叶片的安全系数21.应力比22.动波◎23.过载系数24.涵道比25.耗油率26.增压比二、基本问题1.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有哪几种基本类型?2.航空发动机工作叶片受到哪些负荷?◎3.实际叶片的振动有哪四种类型,其中哪两种危险性最大?◎4.对于等截面转子叶片的弯曲振动,其边界条件是什么?(叶片长为l)◎5.对于等截面静子叶片的弯曲振动,其边界条件是什么?(叶片长为l)◎6.风扇叶片叶身凸台的作用是什么?7.在有的涡轮叶片上采用叶冠构造,其作用是什么?8.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中,两种基本类型发动机的优缺点有哪些?9.列举整流叶片与机匣联接的三种基本方法。
10.列举压气机机匣的三种基本结构形式。
11.压气机转子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12.压气机防喘在结构设计方面有哪些措施?13.轴流式压气机转子有哪三种结构形式?各有何优缺点?14.发动机转子轴向力减荷有哪三项措施?并选其中一项说明减荷为何不影响发动机的推力。
15.叶片颤振的必要条件是什么?说明颤振与共振的区别。
◎16.排除颤振故障方法有哪些?17.疲劳破坏有哪些基本特征?18.燕尾形榫头与枞树形榫头有哪些主要特点?19.何谓动刚度,动刚度与那些因素有关?◎20.说明疲劳损伤的理论要点。
21.排除叶片共振故障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举例说明各方面的具体措施。
22.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由哪些基本构件组成?23.轮盘有几种振动形式,各举例画出一个振型图。
航空发动机强度振动上机作业
——36040108 杨珑题目一涡轮转子叶片的应力计算
一、叶片受力分析及编程基本思路
1.受力分析
从左图中可以看
出涡轮叶片受到离心
拉伸应力,气动力以
及所产生的弯矩(受
力与压气机相同,方
向不同)。
所以要分别
计算所受的力及力矩
并进行合成。
2.编程思路及方法
本题采用常用的C++语言进行编写,由于对程序语言了解不是很多,顾算法比较简单,程序语言比较繁琐,对内存的占用相对较多。
程序的思路为由已知数据分别对离心力,气动力,及其弯矩进行计算,并最后进行合成。
在编程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各力的符号方向以及单位的统一。
详细方法如下:
1).离心拉伸应力及离心力弯矩计算
离心拉伸应力及离心力弯矩的计算,由题中已知数据采用数值积分的算法进行计算。
2).气动力弯矩采用积分方式进行,更加准确
double integral1(double a,double b,double r) { double s=0,h,y,sum=0,pa=a,pu=b; int i;
h=(0.628-r)/10000; /*积分步长*/ for(i=0;i<10000;i++) { s=(fun1((r+i*h),pa,pu,r)+fun1((r+(i+1)*h),pa,pu,r))/2; y=s*h; sum=sum+y; }
return sum;/*返回积分值*/
()()
()1112,121
1
21
2
1
1
i i i
mi i i mi i i i mi mi i i
i cT
i j
j i i
z z z z z z A A A P A z z F F F F
A A ρωσ---=∆=-=
+=+∆=∆=∆+∆++∆=
∆∑()()
()()()1111122
12
/2/2/2i i i i i mi i i mi i i mi i i y i mi z i mi
V A A z z x x x y y y z z z F V y F V z ρωρω-----∆=+-=+=+=+∆=∆∆=∆,1
1
,1
()()()j j
xj c mi j z mi j y
i i j
yj c mi j z
i M y y F z z F M x x F ====-∆--∆=--∆∑∑∑
3.弯矩合成及总应力
二、算法分析及心得
1.算法框图
cos sin
sin cos j xj yj
j xj yj
M M M
M M M
ξ
η
αα
αα
+
+
=
=-
,
,
,
j j
b A
j j
b B
j j
b C
M M
I I
M M
I I
M M
I I
ξη
ξη
ξη
ξη
ξη
ξη
σηξ
σηξ
σηξ
=
=
=
A A
B B
C C
-
-
-
2.心得体会
本题可以说是航空发动机叶片振动计算的典型代表,题目本身并不难,目的是让我们对编程计算有一定的了解认识,锻炼自己分析优化问题的能力。
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这也是叶片计算中最常见的问题,其中也包括由于自己对程序语言的不太熟悉而出现的语法问题,需要自己努力学习。
常见的问题及注意总结如下:
1.对数值积分算法不熟,叠加错误。
2.注意各力的符号方向。
3.结果数量及错误。
分析可能为单位出现错误。
编程时应注意将各个物理量的单位进行统一。
通过对本题的编程练习,发现自己的解决问题,优化问题的能力还是不够,好多问题需要求助于其它同学,此外,自己对程序语言还是不够熟悉,不能够使用较高级的语句,以至于程序语言繁琐,占用内存较高,这对复杂情况的计算极为不利,所以要加强程序语言的学习,同时注意培养自己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